① 結腸癌患者,治療的方法有哪些
引言:簡單來說,隨著現在人們生活質量變得越來越好,而且現在醫療水平也越來越發達,人們出現一些小疾病的時候,都能夠得到治療和有效的緩解疾病帶來的痛苦,那麼相信結腸癌對於有些患者來說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症,那麼對於現在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也能夠很有效的保障結腸癌患者盡快的恢復,那麼對於結腸癌患者治療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來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三:總結。
簡單來說患有結腸癌的患者在治療方面手術帶給患者身體的影響非常大,並且副作用也是很大的,所以在採取了一定的治療措施之後,一定要注意術後的恢復。並且一般影響結腸癌的存活率主要是跟患者的身體狀況以及術後恢復有著很大的關系,所以為了更好的恢復身體健康,一定要從各個方面都要注意。
② 只結腸炎有什麼好方法嗎
你好!你的情況屬於結腸炎,不是普通炎症,一般葯物很難根治.中醫中葯長期臨床實踐積累了許多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建議你用傳統中葯蟲草,黑礬,黑棗,核桃仁,梔子,當歸,厚朴,三棱,穿山甲,上甲,下甲,紅花,海南沉,鐵膽粉,蜂膠,蜂蜜,蜂蠟等治療,可以快速治癒不復發.這些葯物能行氣燥濕,升陽祛濕,補脾益氣,,行氣導滯,疏肝健脾,益氣溫腎,消除產生病變的毒素,促進新陳代謝,增加結腸防禦功能,改善腸道紊亂的功能,促進腸道黏膜再生修復,提高整體免疫力。平時飲食注意多吃點易消化的,不要吃涼的,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注意飲食規律,不要暴飲暴食。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祝你早日恢復健康。
③ 想問下,結腸炎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呢
第一,結腸炎的患者可以考慮保守治療,傳疾病的治療方法有很多種,患者可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法,平時做好護理工作,可以有效的改善症狀,做好飲食方面的護理工作,改掉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這種方法適合病情較輕的患者,飲食盡量做到清淡,平時要注意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第二,患者可以採用葯物進行治療,葯物是治療這種疾病比較常用的治療方法,合理的用葯可以控制病情的發展,患者可以服用柳氮磺吡啶進行治療,這種葯物適合病情較輕的患者,而且可以有效的預防復發,可以起到比較顯著的治療效果,而且副作用也會比較小,用葯治療期間也需要做好飲食方面的護理。
第三,如果患者病情比較嚴重的話,可以考慮手術治療,手術可以讓患者徹底擺脫疾病的困擾,手術前應該要做好各項准備工作,術後應該要做好護理工作,尤其要做好飲食方面的護理,盡量選擇清淡有營養的食物,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否則有可能會影響到疾病的治療。
④ 結腸炎最好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1)飲食治療:
腹瀉期要注意補充營養,適當減少飲食中纖維素成分,以易消化富含葉酸、鐵、鈣、鎂、鋅等微量元素的流質飲食為宜。避免牛奶及乳製品。嚴重者最初幾天宜禁食,可用靜脈高營養治療,使腸道得到休息。
(2)心理治療:
做好患者思想工作,盡量全身放鬆,精神過度緊張者,可用鎮靜劑如安定、舒樂安定等。
(3)食療:
①健脾止瀉糕:
鮮山葯250克、赤小豆150克,芡實米30克、白扁豆20克、茯苓20克、烏梅4枚、果料及白糖適量。製法:赤小豆成豆沙加適量白糖。茯苓、白扁豆、芡實米共研成細末、加少量水蒸熟。鮮山葯去皮蒸熟加入上粉,拌勻成泥狀,在盤中一層鮮山葯粉末泥,一層豆沙,約6-7層,上層點綴適量果料,上鍋再蒸。烏梅、白糖熬成膿汁,澆在蒸熟的糕上。分食之有健脾止瀉之功。
②百合粥:
芡實、百合各60克。上兩味葯放入米粥內同煮成粥,主治脾虛泄瀉。
③紫莧菜粥:
紫莧菜100克,白米50克,先用水煮莧菜,取汁去滓,用汁煮米成粥,晨起做早餐服之。
④銀花紅糖茶:
銀花30克,紅糖適量,泡水飲用。
⑤石榴皮紅糖茶:
石榴皮1-2個,紅糖適量,泡水飲用。
⑥車前草60克,灶心土60克,生薑3克,水煎服。
潰瘍性結腸炎常用西葯
(1)柳氮磺胺吡碇(SASP):
[作用與用途]本葯在腸道內分解為5-氨基水楊酸(5-ASA)與碘胺吡碇,前者是主要有效成分,能抑制黃嘌呤氧化酶或白細胞介導的氧自由基形成,能消除炎症。
[用法和劑量]口服:發作期1克/次,3-4次/日,病情緩解後為0.5-1克,2-3次/日,維持治療1年。保留灌腸:以粉劑2.0克加白芨3.0克,溶於生理鹽水。20-30ml中,均勻混搖後進行灌腸,每日1次。
[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偶有胃腸道症狀,皮疹等變態反應。
(2)甲硝唑:
[作用與用途]主要用於各種厭氧菌感染、阿米巴病及絲蟲病等。
[用法和劑量]口服,成人每次0.4克,每日3-4次,用15日為1療程。靜滴:成人每次0.5-1.0克,分2次。
[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
①胃腸道症狀最為常見,與劑量呈正相關。
②肝病患者慎用。
③偶見頭暈、感覺異常、肢麻、共濟失調,停葯即可緩解。
④個別患者可有白細胞減少。
(3)激素類(具體葯物有:氫化可的松、強的松、地塞米松等):
[作用與用途]此類葯物可減少白三烯B4的釋出,抑制其中性粒細胞的趨化作用,防止氧自由基的形成。
[用法和劑量]靜滴:200-300毫克/日,維持10-14天。後改用口服強的松60-80毫克/日,病情穩定後逐漸減量至10-15毫克/日,維持半年左右然後停葯。病變主要局限於直腸、左側結腸的患者,可用半琥珀酸鈉氫化可的松100毫克、21-磷酸潑尼松龍20毫克或地塞米松5毫克加生理鹽水100ml,作保留灌腸,1次/日,病情好轉後改為2-3次/周,療程1-3個月。
[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對合並感染者不宜應用,有糖尿病、高血壓、潰瘍病活動期及腎功能不全者禁用。
(4)硫唑嘌呤
[作用與用途]此類葯物在體內產生硫嘌呤而發揮免疫抑製作用,抑制蛋白質的合成和淋巴細胞的增殖,對T淋巴細胞的抑製作用較強。
[用法和劑量]每日1.5-2.5毫克/千克,分3次口服;療程約1年。
[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與劑量有關,有骨髓抑制、白細胞減少、粒細胞減少等作用,有惡心、嘔吐、少數有肝臟毒性;有致畸危險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
(一)內科治療
潰瘍性結腸炎急性復作的結局主要取決於疾病的嚴重度,表現為全身症狀,而與病期及病變范圍無關,如潰瘍性直腸炎除外不予考慮的話。
內科治療應包括4個方面:⑴卧床休息和全身支持治療:包括液體和電解質平衡,尤其是鉀的補充,低血鉀者應予糾正。同時要注意蛋白質的補充,改善全身營養狀況,必要時應給予全胃腸道外營養支持,有貧血者可予輸血,胃腸道攝入時應盡量避免牛奶和乳製品。
⑵柳氮磺胺吡啶(Azulfidine,SASP):開始時給0.25g口服4次/d,以後增至1g 4次/d口服,在奏效後改為1g 3次/d或0.5g 4次/d。並可同時給甲硝唑0.2g 3次/d,3周後改甲硝唑肛栓0.2g 2次/d納肛,以後改0.2g 1次/d納肛,並持續應用3~6月。
⑶皮質類固醇:常用量為強的松5~10mg,3次/d,1~2周後,劑量遞減,每周減少5mg,直至最後5mg 1次/d或2.5mg 2次/d作為維持量。或用地塞米松0.75~1.5mg 3次/d,同樣遞減至0.75mg qd或0.375mg bid作維持,但目前並不認為長期激素維持可防止復發。在急性復作期亦可用氫化考的松100~300mg或地塞米松10~30mg靜脈滴注,以及每晚用氫化考的松100mg加於60ml生理鹽水中作保留灌腸,在急性發作期應用激素治療的價值是肯定的,但在慢性期是否應持續使用激素則尚有分歧,由於它有一定副作用,故多數不主張長期使用。除皮質類固醇外,也可用ACTH 20~40U靜脈點滴。
⑷免疫抑制劑:在潰瘍性結腸炎中的價值尚屬可疑。據Rosenberg等報道硫唑嘌呤(azathioprine)在疾病惡化時並無控制疾病的作用,而在慢性病例中它卻有助於減少皮質類固醇的使用。
除上述治療措施外,對腹瀉嚴重,出現夜間腹瀉的病例可給予抗膽鹼酯類葯物或復方苯乙哌啶(止瀉寧),但忌用鴉片類葯物如可待因和復方樟腦酊,因為有誘發急性結腸擴張之可能。
(二)外科治療
約有20%~30%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最終將需要手術治療。以往,在各種內科治療方法失敗後,手術作為最後一種解決疾病的方法,而病員也處於急性或慢性疾病嚴重營養不良和虛弱的狀況下。現在多主張較早施行手術,這種治療態度的變化是由於現在有好幾種手術可供選擇和嘗試,而手術的結果是良好的。
⑴手術指征:需急症手術的指征有:①大量、難以控制的出血;②中毒性巨結腸伴臨迫或明確的穿孔,或中毒性巨結腸經幾小時而不是數天治療無效者;③暴發性急性潰瘍性結腸炎對類固醇激素治療無效,亦即經4~5d治療無改善者;④由於狹窄引致梗阻;⑤懷疑或證實有結腸癌。此外,還有幾種非急症情況應考慮手術,如:⑥難治性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是指反復發作惡化,慢性持續性症狀,營養不良,軟弱,不能工作,不能參加正常社會活動和性生活;⑦當類固醇激素劑量減少後疾病即惡化,以致幾個月甚至幾年不能停止激素治療,這是不得不作結腸切除的手術指征;⑧兒童患慢性結腸炎而影響其生長發育時;⑨嚴重的結腸外表現如關節炎,壞疽性膿皮病、或膽肝疾病等可能對手術有效應。
⑵手術選擇:目前對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有四種手術可供選用。各有優缺點,因此應用嚴格的適應范圍,只有合理的選用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①結直腸全切除、回腸造口術:這是最古老、最徹底的手術、無復發和癌變之慮,術後再也不需服葯。術後並發症較少,手術可一期完成。但永久性回腸造口給病員帶來生活上的不便,精神上的痛苦和肉體上的折磨,無疑是病員最不願接受的手術,因此這一術式應限用於具有低位直腸癌需作直腸切除者;有肛門疾病或肛門手術史的病員;以往曾作小腸切除或疑有克隆病不適宜作盆腔回腸袋手術者。
②結腸全切除、回直腸吻合術:這是一個有爭議的手術,因為保留有病變的直腸,有疾病再活動和癌變的危險。然而這一手術操作簡便,避免永久性回腸造口,手術並發症少。因此在Koch回腸造口術和回腸袋肛管吻合術問世前這是唯一可避免永久性回腸造口術的術式。贊成採用這一術式者認為至少可讓病員少受幾年回腸造口之苦,此手術主要適用於直腸無病變的患者。對結腸或直腸中有癌腫或間變的病例,直腸纖維化不能擴張者,有肛周疾病以及術後不能定期隨訪復查的病例均不宜選作此手術。
③控制性回腸造口術:Koch首創在回腸造口前利用末端回腸建成一個儲存袋和一個乳頭瓣,以達到控制排便的目的,這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手術,並發症較多,尤其是有關乳頭瓣的並發症如瘺管形成,乳頭瓣滑動,壞死和瓣脫垂,其中以乳頭瓣滑動最為常見,也是最難應付的問題。雖然有許多改良以減少其發生,但尚無法消除。理論上Kocn回腸袋的地位更有了限制。一般,病員希望避免回腸造口術者宜選盆腔回腸袋手術;如病員已往已作結直腸全切除術或因低位直腸癌或肛門功能障礙不適宜作盆腔回腸袋手術者,則可選作Kocn回腸袋手術。但以往曾作小腸切除手術或小腸伴克隆病者則屬Kocn回腸袋手術的禁忌證。
④結直腸全切除、回腸袋肛管吻合術(IPAA):術手術主要適用於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對內科治療無效的病例,不間斷的腸道外表現,持續的少量出血,狹窄或粘膜嚴重間變的病例。位於直腸中段平面以上的癌腫病例且無播散者也是本手術的適應者。在急性情況下千萬別作此手術。另外在急症結腸切除時,直腸不一定要切除,尤其在年輕患者;如臨床情況需要,直腸應予保留,以後還可以再作近端直腸切除,遠端直腸內粘膜剝除,回腸袋肛管吻合術。
回腸袋肛管吻合術大致可分為3類:即雙腔回腸袋,包括J型、改良J型和側方回腸袋,三腔回腸袋(S形回腸袋)和四腔回腸袋(W形回腸袋)。每一種回腸袋各有優缺點
⑤ 想問下,結腸炎有什麼好的治方法呢
首先就是要積極的尋找和去除各種誘發因素,也要積極的治療各種原發疾病,比如一定要保證作息規律,生活要有節制,避免過度勞累,避免熬夜,飲食也要得當,還要保證充分的休息以及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精神緊張也要避免焦慮情緒,多吃一些容易消化和富含營養的食物,盡量避免吃有粗糙纖維的食物,另外還可以應用抗感染的葯物進行治療,比如應用水楊酸磺胺嘧啶或者用一些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都有助於緩解症狀,必要的話還可以使用止瀉葯對症處理。
⑥ 結腸炎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
慢性結腸炎:此病在臨床中用溫補,收斂等辦法功效甚微,而且易復發。故本方通過35年的探索,認為清腸滑垢法,為一種治療有效的方法。服此葯後,會瀉下粘凍的糞便,大約7天左右即可消失而大便正常,此時不可停葯,須服10劑,以善其後。 熟大黃6克,冬瓜仁15克,丹皮10克,焦山楂30克,川黃連6克,杭白芍10克,廣木香8克。水煎服,每日一劑,連服15劑。
⑦ 治療結腸炎有什麼好辦法
特色療法
中醫分期四步療法
本院長期致力於結腸炎的研究與治療,根據臨床實踐和治療規律。採用 中醫分期四步療法, 中醫治病重在整體治療、辯證論治,本療法根據病人每個階段的病理變化不盡相同,治療過程中根據病情的不同階段、不同病理變化通過中醫辯證來確定不同的治療方案。 通過調理臟腑、扶正脾胃、提高機體免疫能力,促進腸道粘膜再生與修復,維持腸道微生物生態平衡, 迅速控制腹痛、腹瀉、腹脹、膿血粘液便等症狀,並有較強抗復發的特點。治療總有效率達 97% ,治癒率達 90% ,一年內復發率占 3% 。統計學處理其療效顯著於常規葯對照組,且無毒副作用的特點,避免史了西葯及激素葯對臟腑的損害。目前已為上萬名患者解除病痛,特別對久治不愈的慢性結腸炎、腸易激綜合症、潰瘍性結腸炎療效顯著。
中醫治療結腸炎分其效期、治療期、治癒期、鞏固期
起效期,治療期,治癒期,鞏固期 在付葯時必須按順序服葯1.2.3.4號四種不同類型中葯才能達到根治目的。
起效期:第一個療程,1號葯為起效期葯服15天,它是有;川黃連,乾薑,砂仁,白術,萊菔子,刺蝟皮,木賊草等組成方劑,它能清熱燥濕,消食除脹,行氣止痛,調和腸胃,澀暢止瀉之療效。
治療期:第二個療程,2號葯為治療期葯服30天,它是有:黃連,仙鶴草,玫瑰花,香附,穿心蓮,黃柏,紅藤,車前子,,貫眾等組成方劑,它能清熱解毒,消炎止痛,收斂止血,升樣利濕,扶正脾胃之療效。
治癒期:第三個療程,3號葯為治癒期葯服30天,它是有:苦參,木香,丹參,五靈脂,烏梅,合歡皮,白及,白頭翁,等組成方劑,它能祛除病毒,利血消腫,行氣導滯,疏肝健脾,改善腸道功能紊亂,促進腸道黏膜再生修復,提高集體免疫力。
鞏固期;第四個療程,4號葯是鞏固期葯服用30天,它是有:人參,黃苓,雞內金,神曲,延胡索,扶正脾胃,消除產生病變的內毒素,促進新陳代謝,增加結腸防禦功能,達到徹底根治結腸炎的目的。
什麼是結腸炎
結腸炎又稱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主要臨床表現腹瀉、腹痛、粘液便及膿血便、里急後重、甚則大便秘結、數日內不能通大便;時而腹瀉時而便秘,常伴有消瘦乏力等,多反復發作。結腸分為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乙狀結腸是炎症和惡性腫瘤的多發部位)。
結腸炎的主要臨床症狀
結腸炎、直腸炎的主要臨床症狀本病起病多數緩慢,少數可急性起病.病程呈慢性,遷延數年至十餘年,常有發作期與緩解期交替或持續性逐漸加重,偶呈急性暴發,臨床表現:
1.腹瀉: 粘液便及膿血便,輕者每天3—4次,重者數十次或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
2.腹痛: 輕度病人無腹痛或僅有腹部不適.一般有輕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或下腹陣痛,涉及全腹有痛一便意一便後緩解的規律.
3.便秘: 大便秘結4—5日排便一次,糞便如羊屎樣,甚則不吃瀉葯不能通便.
4.其他症狀: 腹脹、消瘦、乏力、腸鳴、失眠、多夢、怕冷等症
結腸炎的病因
一、自身免疫反應:多數學者認為本病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因為本病並發自身免疫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者較多,腎上腺皮質激素能使病情緩解,在部分患者的血清中可查到抗結腸上皮細胞抗體,所以認為本病的發生可能與自身免疫反應有關。另外,某些患者感染腸道菌後,可與結腸上皮細胞抗原起免疫反應,損傷結腸粘膜,並且患者的淋巴細胞對胎兒結腸上皮細胞有細胞毒作用,提示懷疑結腸炎的發生還可能與細胞免疫異常有關。
二、感染:本病的病理變化和臨床表現與一些結腸感染性疾病(如細菌性痢疾)相似,因而有些人認為感染是本病的病因。在細菌、真菌和病毒等多種因素中,目前的研究表明病毒的可能性較大。
三、遺傳:本病的血緣家庭發病率較高,據歐美文獻統計,潰瘍性結腸炎病人的直系血緣親屬中,約15-30%的人發病。此外雙胞胎的研究表明,單合子比雙合子更容易發病,提示本病的發生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
四、神經精神因素:有人認為精神因素在發病中起一定作用,患者多有某些性格特徵,對於生活中重大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適應性差,屬心身疾病一類,心身疾病強調心裡因素在疾病的發生或病程中起重要作用,有人將7種疾病列為心身疾病,即:哮喘,類風濕性關節炎,潰瘍性結腸炎、原發性高血壓,神經性皮炎、甲狀腺功能亢進和十二指腸潰瘍。目前可能有更多疾病被列為心身疾病。
結腸炎患者注意事項
一、休息:休息對疾病有很大好處,特別對活動期病人要強調充分休息,減少精神和體力負擔。隨病情好轉可逐漸增加活動量,但一般應避免重體力活動。
二、飲食和營養:腹瀉期要注意補充營養,又要適當減少飲食中的纖維素成份,像韭菜、芹菜、蒜苔等,要用少渣飲食,以減輕高纖維素成份可能給結腸粘膜帶來的機械性損傷。關於結腸炎患者喝牛奶的問題,要看喝牛奶後有無腹瀉加重,因為潰瘍性結腸炎病人可能對牛乳蛋白過敏,另一方面,有些患者可能因腸道的乳糖酶缺乏服牛奶腹瀉。在我國,患有乳糖酶缺乏症的人要比西方為多,因此,對腹瀉期的炎症性腸病患者應仔細詢問有無對牛乳過敏史,限制乳製品的攝入,有時會起到止瀉的效果。
由於腹瀉便血、長期攝食過少和吸收營養不良等因素,患者可能有缺鐵、葉酸缺乏或貧血、應給予適量補充。一般可經口服或注射補充,運用益氣健脾、養血補腎中葯也可達增加體質和補充營養的目的,但不要濫補,要辯證用葯。長期腹瀉者,要補充鈣以及鎂、鋅等微量元素。
三、糾正水和電解質平衡紊亂:重度患者由於大量腹瀉、發熱,容易有脫水,水鹽代謝紊亂和低鉀,尤其是用大量激素治療時,尿鉀排出增加,更容易導致低血鉀,而低血鉀可誘發中毒性腸擴張,因此,患者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葯,更要注意用葯後反應。門診患者如因病情加重,出現水和電解質平衡紊亂,要及時住院治療,以便及時靜脈補充水,氯化鈉和鉀鹽,糾正水和酸鹼平衡紊亂。
⑧ 慢性結腸炎最好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1.少纖維、低脂肪食物有促進腸蠕動、刺激腸壁的作用,但不易消化,對腸道不利,故應限制。多油及脂肪類食物,除不易消化外,其滑腸作用又可使腹瀉加重,所以油炸、烹調、油煎及肥肉類和食用油應控制用量。
2.注意補充蛋白質及維生素。在日常飲食中應選用一些易消化的優質蛋白質食品,如魚、蛋、豆製品及富含維生素的新鮮嫩葉菜等。最好食用菜汁,以減少纖維的攝入,因為慢性腸炎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差,應採用易消化的半流少渣飲食、少量多餐的方法,以增加營養,改善症狀。慢性結腸炎急性發作時,應食粥類、精米面類、魚蝦、蛋及豆製品和易消化的食物,以使腸道得以休息。慢性腸胃炎是個頑固性的疑是個頑固性的疑難病你可用{長}={銨}={百}={草},有望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