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教學方法與組織實施

教學方法與組織實施

發布時間:2022-06-19 16:33:33

『壹』 教學原則與教學方法

一、教學原則

(一)教學原則概述

1.教學原則的概念

教學原則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而制定的對教學的基本要求,是指導教學活動的一般原理。

2.教學原則與教學規律的區別

教學原則不同於教學規律,它們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教學規律是不依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是教學過程中固有存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人們只能發現、掌握、利用規律,而不能取消、改造和製造規律。而教學原則是由人們制定的,是屬於主觀意識形態的東西。

教學規律是制定教學原則的客觀依據和基礎,科學的教學原則是教學規律的體現和反映。

(二)我國目前教學原則有:

1.直觀性原則

(1)定義:直觀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過教師用形象語言描繪教學對象,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

(2)貫徹直觀性原則的基本要求是:正確選擇直觀教具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直觀要與講解相結合;ƒ重視運用語言直觀

(3)觀點:

誇美紐斯: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過事物本身來學習,應該盡可能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圖像呈現給學生。

烏申斯基也指出,兒童是靠形式、顏色、聲音和感覺來進行思維的。

2.啟發性原則

(1)定義:啟發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教師要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意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貫徹啟發性原則的基本要求是:①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②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③讓學生動手,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④發揚教學民主。

(3)觀點:

孔子: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學記》: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

蘇格拉底:助產術。

第斯多惠: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叫人發現真理。

3.鞏固性原則

(1)定義:鞏固性原則是指教學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技能,長久地保持在記憶中,能根據需要迅速再現出來,以利知識技能的運用。

(2)貫徹鞏固性原則的基本要求是:①在理解的基礎上鞏固。②重視組織各種復習。③在擴充改組和運用知識中積極鞏固。

(3)觀點:孔子: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

烏申斯基:復習是學習之母。

4.循序漸進原則(系統性原則)

(1)定義:循序漸進原則是指教學要按照學科的邏輯系統和學生認識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2)貫徹循序漸進原則的基本要求是:①按教材的系統性進行教學。②注意主要矛盾,解決好重點與難點的教學。③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

(3)觀點:

《學記》:」學不躐等」、」不陵節而施」。

學不躐等意思是:學習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近及遠、由簡到繁,不能跳躍。

不陵節而施是指不要超越學生所能接受的程度實施教學。

5.因材施教原則

(1)定義:因材施教原則是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的發展。

(2)貫徹因材施教原則的基本要求是:①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有區別的教學。②採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

6.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1)定義:理論聯系實際原則是指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繫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會用、學以致用。

(2)貫徹理論聯系實際原則的基本要求是:①書本知識的教學要注重聯系實際。②重視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③正確處理知識教學與技能訓練的關系。④補充必要的鄉土教材。

7.量力性原則

量力性原則又稱可接受性原則,是指教學的內容、方法、分量和進度要適合學生的身心發展,是他們能夠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難度,需要他們經過努力才能掌握的,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8.思想性和科學性統一原則

思想性和科學性統一原則是指教學中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知識,同時結合知識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二、教學方法

(一)教學方法概述

1.教學方法的概念

教學方法是為完成教學任務而採用的辦法。它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是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獲得身心發展而共同活動的方法。

2.選擇與運用教學方法的基本依據:①教學目的和任務的要求;②課程性質和教材特點;③學生特點;④教學時間、設備、條件;⑤教師業務水平、實際經驗及個性特點。

3.教學方法的特徵:(1)注重啟發學生思維,發展學生智能;(2)注重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發揮教師的主導性;(3)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總結和指導;(4)注重學生的心理及其學習動機的激發;(5)注重多媒體教學手段及網路資源平台的運用;(6)繼承和借鑒國內外優秀的教學實踐經驗。

(二)中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

1.講授法

(1)定義: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

講授法可分為講述、講解、講讀和講演四種方式。講述是教師向學生描繪學習的對象、介紹學習材料、敘述事物產生變化的過程。講述講解各有側重,但在教學中常結合使用。講演則是系統全面地描述事實,深入分析和論證事實並歸納、概括科學的結論。

(2)講授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講授內容要有科學性、系統性、思想性。②注意啟發。③講究語言藝術。

2.談話法

(1)定義:談話法也叫問答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

談話法可分復習談話和啟發談話兩種。復習談話是根據學生已學教材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通過師生問答形式以幫助學生復習、深化、系統化已學的知識。啟發談話則是通過向學生提出未思考過的問題,一步一步引導他們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識。

(2)談話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要准備好問題和談話計劃。②提出的問題要明確,富有挑戰性和啟發性,問題的難易要因人而異。③要善於啟發誘導。④要做好歸納、小結。

3.演示法

(1)定義:教師通過展示實物、直觀教具,進行示範性實驗或採取現代化視聽手段等,指導學生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演示的特點在於加強教學的直觀性,不僅是幫助學生感知、理解基本知識的手段,也是學生獲得知識、信息的重要來源。

(2)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①做好演示前的准備。②要使學生明確演示的目的、要求與過程,主動、積極、自覺地投入觀察與思考。③通過演示,使所有的學生都能清楚、准確地感知演示對象,並引導他們在感知過程中進行綜合分析。

4.練習法

(1)定義: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運用知識去完成一定的操作,並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2)練習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要有明確的目的與具體的要求。②要有周到的計劃與適切的步驟。③要有恰當的分量與適當的難度。④要有科學的時段與有效的方法。⑤要有正確的態度與良好的習慣。⑥要有及時的檢查與認真的總結。

5.實驗法

(1)定義: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一定的儀器設備,通過條件控制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從觀察這些變化中獲得知識的方法。

(2)實驗法的基本要求是:①明確目的,精選內容,制定詳細的實驗計劃,提出具體的操作步驟和實驗要求。②重視語言指導,重視教師示範的作用。③要求學生獨立操作,及時檢查結果。

6.討論法

(1)定義:討論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而進行探討、辨明是非真偽以獲取知識的方法。其優點在於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促進學生靈活地運用知識。

討論法的基本要求是:①問題要有吸引力。②要善於在討論中對學生啟發引導。③做好討論小結。

7.參觀法

(1)定義:參觀法是教師緊密配合教學,組織學生到校外一定場所進行直接觀察、訪問而獲得知識或驗證知識的方法。

(2)參觀的類型:①感知性參觀。②並行性參觀。③驗證性參觀。④總結性參觀。

(3)參觀法的要求:①參觀前,教師根據教學要求和現實條件,確定參觀的目的、時間、對象、重點和地點,並在校內外做好充分准備。②參觀時,教師要根據不同參觀類型提出不同的具體要求,組織學生全面看、細心聽、主動問、認真記。③參觀後,教師要根據教學要求和參觀計劃,指導學生座談收獲、整理材料、客觀評價、寫好報告。

8.讀書指導法

(1)定義: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和課外讀物獲取知識、發展智力的方法。它既強調學生的」讀」,又強調教師的」指導」。

(2)基本要求:①指導學生精心閱讀教科書。②指導學生善於閱讀參考書。③指導學生寫好各種形式的讀書筆記。

9.實習法

(1)定義:實習法是教師指導學生根據教學要求,組織學生在校內外一定場所從事一定的實習實踐工作,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綜合運用理論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又稱實習作業法。與實驗法、練習法相比具有更強的實踐性、獨立性、綜合性和創造性。

(2)實習法的基本要求:①實習前,教師要向學生講清有關的理論知識、實習任務與操作規則,落實實習場所,備妥實慣用具,分好實習小組。教學實習要搞好試講。②實習中,教師要加強具體指導,做好操作示範,把握實習進程,檢查實習效果,及時查漏補缺。③實習後,教師要指導學生寫出實習報告,評定實習成績,開好總結大會,並為每個學生寫出公正、客觀的評語。

10.發現法

(1)定義:發現法是教師通過提供適宜於學生進行」再發現」的問題情境和教材內容,引導學生積極開展獨立的探索、研究和嘗試活動,以發現相應的原理或結論、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方法。

它是由美國教育學家布魯納在20世紀60年代根據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認知結構發展理論並總結了杜威實用主義教育活動的經驗教訓所提出

『貳』 教學活動有哪些方法

教學活動既然是指施教者(教師)按照一定的教學原則通過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達到對受教者進行傳授客觀性知識、鍛煉技能、啟迪智慧、引導正確的價值實現和激發積極情感體驗的教育活動,其形式多樣,在教育實踐中,主要的教學活動形式有:

講授式:教師通過系統的知識講解,給學生留下深刻而清晰的知識結構。

談話式:師生通過相互交流談話,達到釋疑解惑的目的。

研討式:師生和學生圍繞一定的課題進行探究式學習思考討論,達到相互學習、啟迪智慧,加深理解的目的。

實踐活動式:通過具體的實踐或活動開展,使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得到發展。

競賽式:通過考試或比賽的方法,激發學生潛能。當然,實踐中的教學活動形式有很多,只要能達到教學目的都是值得肯定的。

自由學習式:學生自己通過書本、多媒體等多種渠道進行學習。

(2)教學方法與組織實施擴展閱讀:

教學活動的基本環節就是指教學活動這一個個各具不同功能的不同階段。教學環節包括:

復習→導入新課→講授新課→師生互動→課堂總結→布置作業。

教學活動組織的構成要素:

受教者(學生);施教者(教師);教學目的;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 教學環境。

各因素之間的關系,學生是教學活動組織的出發點,也是教學活動組織的落腳點,它決定著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目的又影響著教學內容的選擇和編排。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和教學目的確定後,在一定程度是就決定了教學方法的選擇和使用。

『叄』 如何組織教學

如何組織和實施有效教學涉及了方方面面,主要以教師的課前有效備課、課堂有效實施、課後有效反思為主線進行,從而使學生獲得具體的進步或發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1、有效的備課是有效教學的基礎(1)鑽研教材。教材是新課程的重要載體,是實現課程目標、實施教學的重要資源,它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了預設的基本線索,所以鑽研教材是教師備課的必要環節。(2)了解學情。了解學情不僅僅是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還應了解學生個體情況,不同的個體在同一個知識面前所表現出的接受、理解、運用的能力存在千差萬別。根據了解到的情況,進行分層備課,使全體學生均能吃飽、吃好。(3)組織教材。備課不是對原有教材的復述和教學的照搬,而是教師對教材知識的再學習過程,是尋求最佳教學方法、傳授知識的課堂藝術設計過程;是結合學習實際,對教材要點重新構思及巧妙安排的再創作過程。2、課堂組織實施是有效教學的關鍵 課堂是課題研究的實驗基地。新課程要求學生具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獨立探究獲取知識的能力、團結合作的精神和積極進取的態度,能夠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所以,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應該採用有效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有效學習。我們認為,有效的教學策略包括:(1)有效的情境創設策略(2)有效的課堂提問策略(3)有效的合作與交流策略(4)有效的探究學習策略(5)有效的課堂練習策略(6)有效的課堂評價策略3、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學的助推器 教師作為實踐反思者要做好自我評價研究。教學的有效性更多地取決於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反思能力的提高,開展教學反思的研究,從而推動教師成為教學的實踐者、思考者、研究者。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該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事實上,每一位教師都有能力對自己的教學加以反思、研究與改進,提出最貼切的改進意見。與外來研究者相比,教師處在一個及其有利的研究位置上,有最佳的研究機會。 教師如何對課堂教學進行反思?我們設想的策略是:提問診斷改進。教學後,對於自己在課堂上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表現,可以這樣自我提問:我的教學是有效的嗎?教學中是否出現了令自己驚喜的亮點環節?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怎樣採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改進?學生學到了哪些知識,哪些能力得到培養,欠缺的是什麼,怎樣改進?等等。

『肆』 如何組織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直接決定了課堂教學效果,是教與學的關鍵所在。高效的課堂必須要做到教學設計提前完成,老師要提前關注學情,分配好課堂時間,掌握好的教學方法,緊抓教學重難點進行講解,課後還要做好教學反思。
1、寫好教學設計。
一名高效的老師,肯定不會出現在課堂上臨時思考教學步驟,耽誤課堂時間,影響課堂效率。提前備課是課堂效率的基本保證。
2、關注學情,分配好課堂時間。
小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不能滿堂灌,需留給學生10-15分鍾進行反饋。比如口頭操練,筆頭操練等。將課堂時間進行有效分配,要給學生留下消化和吸收的時間。

打開網路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3、掌握好教學方法,不同的學齡的學生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小學生更適合靈活有趣的教學方法。中學生更適合任務型的教學方法。不同的方法會催生出不一樣的教學效率和效果。
4、掌握好教學重難點。
重點著重說,難點要深入淺出,一次講清,不要妄想一次沒說清,下次課再講,夾生飯炒不熟!這是有經驗教學者的的總結。
5、做好課後反思。
每節課後根據教學效果進行深刻反思,以優化後面的教學設計。從而去彌補過往教學的不足,逐漸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打開網路APP,查看更多內容
舉報/反饋
今日熱榜
1
31省區市新增確診144例 本土126例
2
中方對蓬佩奧等28人實施制裁
3
黑龍江新增68例確診 85例無症狀
4
#廣電時評批鄭爽:不提供露臉機會#
5
河北新增20例本土確診均在石家莊
打開網路APP查看更多熱榜
相關閱讀
第五章 談談備課、聽課和評課



打開網路APP盛言竹語
校長參加教研組活動,在教研員指導後分享了對課堂教學的5個建議



打開網路APP教育好文
課堂教學的關鍵是如何有效,談談對有效課堂的認識與實踐



打開網路APP教育好文

了解教學設計的層面,教育教學實踐中既有高度又注意細節,雙贏
打開網路APP佳人在哈佛
打開網路APP看更多資訊
精彩視頻
02:05
阿嬌課堂:小學課堂搭石教學詳解,課文內字詞解析討論
打開網路APP阿嬌課堂
02:46
嬌嬌課堂:小學課堂坐井觀天教學詳解,課文寓意以及給出的道理
打開網路APP嬌嬌課堂
01:32
性感高跟鞋爵士舞,課堂教學演示視頻
打開網路APPFusionDance飛迅舞蹈
00:10
幼兒園晨檢、接送抓拍、課堂輔助教學,一步到位!
打開網路AP

『伍』 如何組織有效的課堂教學

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具體方法:

1、別開生面的課堂引入:人常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一節課的關鍵是課堂引入,課堂引入的方法多種多樣,如直接引入,復習引入,講故事引入,名言引入法等,不同的課要採用不同的形式,引題恰到好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以及探究知識的慾望;

2、抑揚頓挫的語言藝術:教師要上好每一節課,必須講究上課的語言藝術,即上課要有抑揚頓挫,不能平鋪直敘,毫無激情;

3、有效地師生互動合作:學習盡管是學生的個體行為,但學會合作也是學習做人和做事的一個基本素質。課堂教學是一個知識整合的過程,也是一個小團體,需要合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於把握時機,讓學生相互之間去探究知識的規律,內在的聯系,運用的技巧。教師適時的誘導點撥,使學生在師生生生合作的過程中增進信任,提高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達到共同的提高。

『陸』 如何實施課堂教學

(一)備課求「實」--預設、生成,相輔相成。作為一名教師,在備課前要吃透教材,力求備課准確到位,做好課堂教學預設。因此,必須明確編者意圖,明確每節課所學的知識點、知識塊在整個單元、整冊教材、整個學段所處的地位、作用。每節課的重點、難點、關鍵點都做到心中有數。當然,教材是專家編的供學生學習的材料,內容單一,片面,所以教師不能完全依賴教材,照本宣科,可以將相關的課外材料引入課堂,使現有的課本與課外的材料相互補充,使我們的課堂更加有血有肉,更加形象生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教材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為了更好地實施教學,我們需要科學重組教學內容,大膽的改造教材,讓教材「為我所用,為生所用」。課堂教學需要預設,但也不是按部就班,連說開場白、過渡語、結束語都預設好,甚至將語氣、手勢、表情都事先設計好了,這不是教學而是演戲。同時,過度強調現場生成教學,可能是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就到哪裡。預設與生成應該是相輔相成,互為作用,通過預設去促進生成,通過生成去完成預設的目標。有效的預設應促進課堂上的有效生成。

過去把生成看成一種意外的收獲,現在則把生成當成一種價值追求,當成彰顯課堂生命活力的常態要求。我們說,預設是為了更好的生成,一堂充滿生成活力的課必須要創設有效乃至高效的預設。

(二)課堂求「活」--形式、方法,把握有度。只有確保課堂教學高效,才能帶來教學質量的高效。這就要求我們在「活」字上做文章。
即:
1、靈活的教學方法。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對象,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一法為主,多法配合,靈活地運用各種手段,最大限度地發揮課堂上每一分鍾的作用。根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依據學生特徵選擇教學方法;根據學科的特點選擇教學方法;依據教師的特點選擇教學方法;依據時間標准選擇教學方法。
2、活躍的教學狀態。只要能讓學生的思維總處於活躍狀態,積極地探索知識並試圖將剛剛獲得的知識轉化為能力,這就是一節高效的課,成功的課。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要將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學和練,學習目標由學生確定,過程讓學生參與,問題讓學生提出,內容讓學生總結,方法讓學生歸納。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和促進者,做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3、科學的學法指導。俗話說:「予人以魚,惠其一時,授之以漁,惠其一世」。教師要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善於為學生創設提問的問題情境,鼓勵學生敢於提出疑問,引導學生產生疑問,進而發現問題,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可以隨時質疑,會質疑本身就是思維的發展、能力的提高。通過質疑使學生獲得有益的思維訓練,變「學會」為「會學」。形式和方法層出不窮,開辟了課堂教學的新空間,但要真正實現課堂教學的務實高效,還必須有度。例如學習《楊修之死》,老師可設計問題:楊修的死究竟是因為曹操?還是楊修自己?你是怎麼看的?對於楊修的死因,歷來眾說紛紜,這是小說的重點、難點,讓同學們討論的過程,是他們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搜集資料,形成自己觀點的過程。通過討論,表達自己的看法,能加深對小說人物形象的認識,深化對課文主題的理解。有同學的觀點為:楊修之死歸於他自己。理由是:楊修恃才放曠,賣弄聰明,輕率大意。有同學的觀點為:楊修之死歸於曹操。理由是:曹操陰險狡詐,殘忍歹毒,虛偽多疑。學生還用小說中的具體事例做為自己觀點的支撐。雙方有理有據,很有見地。因此針對課文的重難點展開討論,能激發學生旁徵博引,探究主題,提高學習效果。

『柒』 如何組織和實施有效教學

1、有效的備課是有效教學的基礎 (1)鑽研教材。教材是新課程的重要載體,是實現課程目標、實施教學的重要資源,它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了預設的基本線索,所以鑽研教材是教師備課的必要環節。 (2)了解學情。了解學情不僅僅是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還應了解學生個體情況,不同的個體在同一個知識面前所表現出的接受、理解、運用的能力存在千差萬別。根據了解到的情況,進行分層備課,使全體學生均能吃飽、吃好。 (3)組織教材。備課不是對原有教材的復述和教學的照搬,而是教師對教材知識的再學習過程,是尋求最佳教學方法、傳授知識的課堂藝術設計過程;是結合學習實際,對教材要點重新構思及巧妙安排的再創作過程。 2、課堂組織實施是有效教學的關鍵 課堂是課題研究的實驗基地。新課程要求學生具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獨立探究獲取知識的能力、團結合作的精神和積極進取的態度,能夠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所以,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應該採用有效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有效學習。我們認為,有效的教學策略包括: (1)有效的情境創設策略 (2)有效的課堂提問策略 (3)有效的合作與交流策略 (4)有效的探究學習策略 (5)有效的課堂練習策略 (6)有效的課堂評價策略 3、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學的助推器 教師作為實踐反思者要做好自我評價研究。教學的有效性更多地取決於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反思能力的提高,開展教學反思的研究,從而推動教師成為教學的實踐者、思考者、研究者。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該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事實上,每一位教師都有能力對自己的教學加以反思、研究與改進,提出最貼切的改進意見。與外來研究者相比,教師處在一個及其有利的研究位置上,有最佳的研究機會。 教師如何對課堂教學進行反思?我們設想的策略是:提問診斷改進。教學後,對於自己在課堂上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表現,可以這樣自我提問:我的教學是有效的嗎?教學中是否出現了令自己驚喜的亮點環節?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怎樣採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改進?學生學到了哪些知識,哪些能力得到培養,欠缺的是什麼,怎樣改進?等等。

『捌』 語言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一、分析教材要透,注重提問的設計。要明確教材僅僅起一個橋梁作用,主要是決定於教學方式和方法。教學的方式和方法要為教材的內容服務,要注重對語言理解能力的培養,讓孩子聽懂作品,並善於把握整體信息。提問不能過於模式化,教師的主體地位主要是體現在提問上,要盡可能地考慮到孩子們的發散性思維,因此在提問的設計上能大則大,能變則變。提問要注重個體差異,要符合幼兒現階段的發展水平。注重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使幼兒具有積極參加語言活動的興趣。進一步提升幼兒語言的運用能力。
二、創設情境,構築語言學習的新舞台。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的運用和發展都離不開一定的情境。幼兒時期,是語言發展的最佳時期。而創設讓幼兒「有話可說」的教學情境,就是語言教學活動的關鍵。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掌握幼兒特點,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教室的擺設、教具等都可作為訓練孩子語言能力的素材,讓孩子在訓練中提高動手能力,對形成孩子良好的思維發展也是十分重要的。有了語言情境,孩子們就自然而然地進入了角色,有了說話的機會和說話的內容。我帶的是小班,針對小班年齡特點,我經常給予主動與老師交談的孩子以表揚和擁抱。這樣做以後,他們都非常親近老師,都主動地將自己生活中的快樂與不高興都與老師講。孩子們與人交往的意識有了,而且他們的語言表述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效果非常好。
三、溝通心靈,撩開語言學習的燦爛天空有句話說得好,教育是一顆心撼動另一顆心的事業。在幼兒語言教學活動中,離不開循循善誘,更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法則,如果只顧「齊步走」、搞「一刀切」,那麼就會傷害到許多幼小的心靈:進步快的「吃不飽」,進步慢的則跟不上。尤其對一些「後進」的幼兒來說,由於教師的一時疏忽,教學策略上的「粗枝大葉」,說不定,從此就會了斷了孩子語言學習的興趣與願望。舉一個例子:當我每次組織孩子聽錄音故事的時候,我經常這樣邊做動作邊說:「插上電源,再按鍵,好聽的故事就出來。教師的多次重復,孩子們就自然而然會說這句話了,不會再對我說:「老師,這個,這個。」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幼兒對語言的運用能力。

『玖』 如何優化課堂教學組織與實施的方案

在21世紀的今天,教育改革風起雲涌,中國基礎教育要實現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就要從根本上實現課堂教學的優化改造。課堂是素質教育的主戰場,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只有優化課堂教學,才能改變「獨白式」的傳統教學素質化,所以,課堂教學的優化改造便成為當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課題。
所謂課堂教學的優化是要求我們在有限的時間里,達到使學生既能掌握基礎知識,又能提高能力,開發智力,而且又減轉過重的課業負擔的目的。優化課堂教學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優化課堂教學目標,實現課堂教學素質化。
教學目標是根據教學大綱規定的原則,把大綱的要求細化,並把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質教育寓於其中。課堂教學的一切活動都是圍繞教學目標展開的。優化了的課堂教學目標應以學習者為中心,盡可能多地給每一位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時間和空間,為其今後的發展打一個堅實的學科基礎,其中學科知識應包括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及由其內容所反映出來的思想和方法。學科能力包括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像能力以及應用知識分析總是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科觀念包括對學科價值的認識,應用意識,定量分析問題和思考問題的意識等等。其它綜合素質包括心理素質,德育素質,美育素質和勞動素質等。
總之,優化課堂教學的目標應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氣氛中主動地學習而不應是以分數的目標的被動學習。另外,目標的制定一定要有可操作性和可檢測性,避免大而空。
優化創新教學內容,實現教學效果整體化。
課堂教學內容的優化創新,也是對知識經濟時代的一種回應,它觸及到了課堂教學的根本性問題,直接影響到整體的教學效果,課堂教學內容體現創新,主要包括引導學生確立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打好創新素質基礎應以創新要求歸宿,優化創新應成為課堂教學法的核心內容。
因此,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既要注意知識的系統性,邏輯性,又要符合學生由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由感性到理性的認知基礎對教材內容重新進行精心的組織安排,使展示的教材有新鮮感,新奇感,有吸引力,有感召力,能起到補充,完善,招展學生原有知識結構的作用,每節課要正確在教學中要輔墊什麼,思維向什麼方向發展,以及還要做哪些滲透等,從而使教學內容優化創新,使課堂教學取得整體效果。
例如,在《故鄉的榕樹》的教學中,我就大膽地一改以往的教學內容,重新安排,選取播放與此文內容相似的音樂——二胡曲《還鄉行》,用音樂的旋律來向同學們訴說,這堂課只要求同學們一邊默看課文,一邊欣賞音樂,一邊思考課文及音樂支中所代表現的內涵,其餘什麼也沒多說。結果,這堂課競收到令人預想不到的良好的效果。
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實現課堂教學的宏觀管理。
課堂教學是由多元目標,多種要素和多個因子有機組合的綜合體。教學模式就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指導下為完成教學任務所建立起來的比較穩固的教學程序及其實施方法的策略體系。有時序結構、教法結構、心理結構、主客結構、過程結構、知識結構等,教師的任務就是將教學中各種復雜因素,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藝術地組合在一起的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對教學模式的認識,可以啟示我們:(1)在構建教學模式時要十分重視他的科學性,完整性,可操作性,決不能顧此失彼。(2)在教學中要自學地學習運用教學模式。(3)在教學中貴在創新,要構各具特色,有不同風格和流派自成一體的教學模式。
優化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方法是一個策略系統,教學目標和內容確定以後,確定和選擇靈活的教學方法使成為優化課堂教學的重要課題。各教材內容是豐富的,但若沒有生動的教法,那麼學生學習的舉也是不能持久的。學習積極性也是不能經常保持的。揚以教學要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和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採用不同的教法,其目的上讓學生思維活動處於積極的狀態,更好發展其學習的主體作用。
要使學生主動參與,使全體學生動腦(思維),動口(表達),動手(操作),多種感覺密切配合協調參加到學習中來,學生的聽,看,讀,寫,想等一系列活動,就是學生觀察能力,表達能力;運用能力的培養,學生在參加知識的實踐中,全提出許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其求知慾會驅使自己去解決這些問題,這就是學生的一種助力。學貴有疑,教貴做疑,有疑問才會執著追求,尋根來求源,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識,這樣才有到於實現由「授魚」向「授漁」的轉變。
在語文課教學實踐中,我們根據每冊每單元的具體內容和特點,結合職業中學的特殊學情,嘗試了分層教學法,它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同班分層,把課堂教學分成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側面是集體教學階段,這階段教師在以絕大部分學生的水平為基礎,利用盡可能少的時間,進行少而精的集體教學。第二階段是個別學習階段,在這階段,我們對不同同學生實施不同的指導,不同的練習和檢測。最後再通過必要的教學反饋,採取各種形式學生的知識缺陷進行針對性的補習和矯正,最經使全體學生掌握所學習的內容。另一種情況是異班分層,就是在同一年級內把學生的情況按程度分為A,B,C三個層次,重新組織班教學一室內容,同時請校內的老教師開設講座,學生自由選聽,每一年級對「優生」和「學習暫時困難的學生」都要特別重視,制定具體措施,激發學生成功的喜悅,特別是對每一個「學習暫時困難的學生」建立個人檔案,經常和家長聯系,真正做好他們的轉化工作。
誠然,「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課堂教學中還有許多種方法。例如,六步教學法,談話式教學法,點撥式教學法等等,要貴也在於得法,要精心選擇和靈活運用多種方法,還要注意方法的協調性,得法就能提高教學質量。
優化教學評價,激勵學生學習。
教學質量們評價對教學起著導向作用,要以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為依據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的結果,從認識,技能和思想感情等方面作出全面評價,藉以獲取教學反饋的信息,改進教學方法,激勵學生進步。教師要想方設法加強課堂信息反饋,增大信息交流速度,對反饋的信息,適時作業評價,對學生正確的認識要及時強化,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反饋越及時,課堂教學效果就越好,教學效率優越高,要重視教學過程中的形成性評價,做到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相結合。要加強學生的自我評估,培養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結果和學習過程評價的能力,使他們評估與自我評估相結合,使評價制度更能發揮激勵學習的作用。,要增強實際操作和測試方式,對學生的測量,作圖,製作等動手能力進行評價,特別是對多媒體電化教學,由於聲,色並置,同步顯示,更能吸引學生,激起極大舉,其優越性是其他教其其所不能代替的,對此的操作能力要及時作業評價。
優化課堂訓練,強化已學知識。
教學大綱明確指出:「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課堂訓練是適應學生智能發展和課堂教學規律的一種策略。
然而,目前課堂訓練普遍存在這樣的問題。(1)以習慣練習代替訓練,(2)不問內容與時機,信手挪用現代的練習;(3)備課找題單,上課用題單,上課用題單,講解對答案。「不是灌,使是串(串講)要不就是滿堂練」。課堂訓練陷入了「低效率——重負擔——低效率」的悟圈,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所以,解決問題,關鍵還得在如何「優化訓練」上下功夫。
訓練內容要指向目標。課堂教學目標教學結構, 學方法,課堂訓練和評價起著定向作用,反過來,課堂訓練不是促進達標的重要手段。集中目標才能集中優勢,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課堂上每一項訓練活動,每一首訓練題,教要圍繞教學目標來設計成編造。
訓練設計要科學有序,一是訓練題要典型有序,從內容上看,鞏固記憶性的題,要求提示明,表達概括簡練,題型典型;理解運用基礎知識,發展思維的題,要靈活多變,角度典型,培養遷移創新能力的題,要求新穎,又要與所學知識自然聯系,內容典型。訓練題編排,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水平,著眼點放在學生最近發展區,有每個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題,有適合一般學生的基本題,還要有適合優生完成的提高題,促使各類學生都要「跳一跳摘桃子」。二是訓練過程要體現發展提高,即有利於學生發展思維的提高能力。教師要在課堂「雙基」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概括,演繹,以訓練思維品質與思維習慣。
訓練方法要是靈活多樣。一個充滿生命活動的課堂教學應熔思想,語言,知識能力素質培養於一爐,課堂訓練也必須是多角度,多側面,多形式的。
正確發揮教師的訓導作用。一是控製作用。教師應以教學目標為依據,以課堂結構為依託訓練方案,以訓練的最佳電動機和最佳方式來安排訓練活動。二是點撥作用。按「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的古訓,講練結合,適當點化,激勵學生自己去思考創新。三是評價教育作用。善於從訓練中捕捉信息,及時評價,幫助學生發現長處,找到善距,引導學生順利到達目標和獲得發展。
優化的課堂訓練才有效,有效的課堂訓練才能真正減輕過重的課業負擔,強化已學的知識。
總之,教學既是科學,又是藝術。教育家加里寧曾說過:「教育事業是艱巨的事業,優秀的教育家認為,教育事業不但是科學的事業,而且是藝術事業。」優化課堂教學當然要用教學質量來衡量,對於我們教者也要加強自身基本功的鍛煉和素質的培養,樹立正確的教學思想,積極為優化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而作出努力。

閱讀全文

與教學方法與組織實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下水高錳酸鉀指數測量方法 瀏覽:334
纖維樁使用方法 瀏覽:687
貴州點光源安裝方法 瀏覽:808
化學鍍方法和技巧 瀏覽:494
寶寶怎麼治療最好的方法 瀏覽:459
csgo連入專屬伺服器失敗解決方法 瀏覽:939
溶液酸鹼性計算方法 瀏覽:205
戰馬貼膜的正確方法 瀏覽:174
復印機安裝與操作方法 瀏覽:21
概率中的個數計算方法 瀏覽:828
金帥洗衣機使用方法 瀏覽:654
怎麼選擇樁的施工方法 瀏覽:588
聯想筆記本限速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85
怎樣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瀏覽:57
子宮肌層2mm治療方法 瀏覽:799
波紋排水管安裝方法 瀏覽:258
華為網路密碼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011
含羞草如何種植方法 瀏覽:359
小米note微信視頻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53
在家製作紅棗糕的簡單方法 瀏覽: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