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資料分析題解題方法

資料分析題解題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16 01:13:58

A. 資料分析的題型有什麼好的解題思路

事業單位考試中常常會考查資料分析的部分,常考的知識點有增長、比重、平均數、倍數等,常用的解題技巧有尾數法、首數法、有效數字法、同位比較法等。接下來我們藉助練習題來給大家講解一下資料分析如何去做才能做到又快又准確。

B. 這個月就要參加國考了,資料分析考場上有什麼技巧

資料分析考場做題策略
一、關於什麼時候做資料分析的建議
資料分析在行測試卷模塊中,往往都放在最後一個模塊,題量一般在 3—4 篇資料共計 15—20 道題量。如果資料分析放在最後一個模塊或者倒數第二模塊做,正確率會下降,因為大多數考生做行測都是時間很緊張,如果最後做資料分析,會因為時間壓迫感強導致做題急躁,而資料分析步驟多,需要看懂題干,再找數據,再列式,最後計算,這些環節都需要認真、仔細和心靜,所以資料分析不適合放在最後來做,一般建議資料分析放在前兩個模塊來做,這樣時間壓迫感不強,正確率更高。
二、關於資料分析模塊內部的做題順序
優先做圖表題,優先做材料和題目沒被分割在兩頁的題。做題講究狀態,如果開篇就來一篇文字材料或者處於翻頁的資料分析,最容易把心態做崩,而選擇一篇好做的資料分析,會提高我們做題的狀態,而圖表材料具有可查性強的特徵,找數據會非常好找,所以建議圖表先做,最後做文字材料或者翻頁的材料。
三、關於做題時間的把控
每篇資料分析最合適的做題時間為 6—8 分鍾,最好 7 分鍾之內做完一篇,切記不可戀戰,不能在一篇上花費過多時間。如果做題速度慢的同學,需要到 10 分鍾左右,建議只能放棄最後一道綜合分析題目(以下哪項可以從材料推出 / 正確的是),做前四題。最後一題統一猜 C,這樣做題性價比更高。這樣的綜合分析題目選擇 C 項的概率將近 50%,所以如果沒時間做,建議猜 C 項。
四、資料分析項中綜合分析題做題策略
因為資料分析綜合分析題大多數會分布在每篇的最後一題(近幾年也有些出現了靠前的現象)。我們在做每篇資料分析時,不管這樣的綜合分析題目處在什麼題序上,我們都應放在最後來做。在開始看選項時,從 D 項往上看,遇到復雜計算直接跳過(某項判定正確與否時間會超過 30S),先看簡單選項。如果 D 項和 C 項都排除了,再從A 項和 B 項中挑選一個相對簡單的來計算,這樣效率更高。所以我們做資料分析綜合分析題看選項的順序建議為:D → C → B/A。

C. 行測的資料分析怎麼提分

整個備戰過程,時間上不好具體把握,短的一個月,長的可以用四五個月,但是都可以分解成以下四個階段:
1、了解自己的優劣:一般來說,已經參加過考公的人會清楚自己哪些地方比較薄弱,那些地方比較擅長。了解這個,當然是為了下一步的集中突破。如果你是第一次參加考試,或者並不清楚自己的優劣,那麼,可以做這樣一個測試:拿一套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試題,把每一部分都分出來,開始看著時間做。你需要盡可能把題目做對為原則。如果這個部分做完,正確率在70%以下,或者時間超過25%,那這個部分就是你的弱項。如果正確率在90%以上並且在試卷要求的時間內完成,那麼,這個部分就是你的強項。對於弱項,需要在下一步的集中突破中花大量的時間練習。而強項,可以直接跳過題庫練習,在模擬題中練習就可以了。
2、系統學習教材:跟著教材學習,教材裡面會分項講解行測幾個分布的題型特點,注意事項,做題技巧等等。在看書的時候,就是需要你總結方法,做好筆記,把每種題型的技巧方法、特點經驗等總結出來,外加教材里每種方法技巧講解完成後,會有相對應的聯系題供你練習,加深印象,掌握方法。然後每次學完教材上的一個模塊後,拿出對應的專項練習題做一部分練習,根據練習題完成的情況,再回來復習下教材里學習的方法技巧,看自己是否都已經熟練掌握了。
3、題庫集中突破:教材很快就會看完,並且在看完教材後對答題的技巧方法有一定的掌握了,那麼現在就需要提升自己的答題准確率和速度了,前面的准備階段已經選擇好了題庫。如果你以前都是每天做那麼幾十道,那從現在開始,每天做起碼超過100道,當然如果你不是全職准備考試,可根據自己的情況確定做題數量。只有這樣的題量,才能保證你對題目有足夠的敏感度。這個階段練習的總題量將達到整個備戰過程題量的80%,請衡量好,並准備好足夠的題目。
4、模擬題練習:這個階段叫做模擬題練習,並不需要你按照準確的時間要求去做。前面是分模塊做題的,現在就需要所有模塊放一起來做,和考試做的題交叉是一樣的,這一階段呢,選擇題量相當的模擬題,盡最大可能去做對題目,不要顧慮時間問題。但是,不要做到一半就停止,做完,然後看時間,記錄超過規定時間多少,然後核對正確率。這兩個數字都是衡量你有沒進步的標准。這個階段,大概需要10套左右的模擬題,最後的結果大致是保持平衡的正確率,而時間已經非常接近要求甚至已經在要求時間之內。一天一套,其他時間可以備戰申論。
5、模擬模擬:到了最後沖刺階段了,拿出真題,這個階段,當作你就在現場,一定要在規定時間內把題目做完。在最後半個月里,每天算好時間進行這樣一次模擬考試。如果有人幫你掐時間,總結錯題,那就更好了。
四 最後沖刺
如果你按照備戰的幾個個步驟下來的話,所做的題量已經是很多了,你的功底可以說足夠深了,那麼現在你所需要的就是技巧了,考場上的技巧。掌握這個,可以讓你更好地發揮出練習中的水平,甚至超常發揮,取得好的成績。因為我們知道,平時的水平跟考場上的分數往往並不一致,關鍵就在於考試技巧。
1、考試時的答題順序。從心理學角度出發,結合實際進行操作的答題順序:首先,做類比推理。類比推理是僅次於常識判斷難度的題目,而且可以說,除非是常識性的類比推理,一般智商的人,都可以很快做出並且做對。這個部分是耗費時間最少的。其次,做言語那部分。也許你會驚訝,這部分是不是要因人而異啊?事實上,無論你言語好或者差,這部分你都逃不掉,而且,中文字誰都看得做對做錯一時間都是不知道的,只管往下做,不要去計較對錯。這部分,即使語文功底再好,這個部分也是會錯很多的。一般言語可以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第三,做常識判斷。第四,做推理部分的其他題目,諸如圖形推理、演繹推理。因為在做了大量的言語題目後,你的思路會打開,做演繹推理的敏感度會提高很多。最後是關於所有理科部分的題目。可以先看下圖表分析中有沒那種一看就知道怎麼做的圖表,那就先做。如果一看都是需要大計算量的,就先放棄。然後看數字運算,可以從上到下做,遇到難題就跳過。做完數字運算,再去做大計算量的圖表分析。最後回去解決難的數字運算題目。
這個做題順序需要認真分析運用,結合自己的特點,稍微變動。但總的一個原則還是先做容易的,再做難的。
2、塗答題卡:塗卡方面也有幾種說法,一是做一道塗一道。二是做完一部分塗一部分,三是全部做完再塗。首先否定第一種,這種是最浪費時間的。推薦用鋼筆或者圓珠筆打草稿,因為那樣比較清晰,不容易錯。那麼如果做一題塗一題,換筆也是浪費時間,而且容易塗錯。第三種,全部做完再塗,對於時間充裕的人來說是比較合適的,全部做完了,塗的時候還可以有一次檢驗的機會,但是對於行測那麼緊張的時間,也不推薦。關於做一部分塗一部分,需要有更深刻的

D. 行測資料分析答題技巧

資料分析可以說是行測考試中的兵家必爭之地,行測想要拿得更多的分數,資料分析部分一定要拿到足夠多的分數。但是對很多考生來說,資料分析最大的特點是題目本身不難,但做起來很花時間,所以我們怎麼做到在保證正確率的情況下,盡量提高資料分析做題速度,節約做題時間呢?格正教育老師告訴大家,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掌握常考概念及其常用公式
在資料分析中常見的概念其實不多,主要有:增長、比重、平均數、倍數等,這些概念通常都不難理解,結合基本的經驗常識,關於這些考點的問題大多都能理解並進行計算,但是如果每次都需要結合題目的問題結合經驗常識在進行思考求解,則會重復花費時間,甚至會將解題過程復雜化。所以考生應該利用復習的時間先行把每個概念對應的公式推導並記憶熟練,在考試中直接使用最終化簡之後的結果,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熟練運用計算和比較方法
在掌握好了常考概念及其常用公式,能夠根據題目條件,快速列式之後,就要進入到計算環節了,由於資料分析的數據都來自於真實統計材料,所以很多數據在計算的時候會顯得特別麻煩,數位很長,而且往往又不具備可以約分或者湊整的關系,因此學習並熟練運用一些計算方法尤為重要,而面對一些比較題,還需要再掌握一些比較方法,可以在避免復雜計算的過程下就把大小區分出來。
在計算方法中,推薦大家學習尾數法解決精確加減運算類型的問題,乘除混合運算類的列式可以通過有效數字法、特徵數字法以及錯位加減法來針對性解決,比較大小類型的問題,可以通過觀察比較法以及同位比較法進行比較求解。
三、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掌握常考概念及其常用公式,能夠熟練運用計算和比較方法相當於具備了高超的「武功招式」,那麼最後需要有「深厚的內力」來驅動它們,而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讓屠龍之技不止於無龍可屠。很多考生都會忽略材料和題乾的閱讀,材料根本不看,題干隨意跳讀,這會導致做資料分析的時候在查找數據的准確性和效率上都大打折扣,哪怕把公式記得再牢,計算方法用得再熟悉也無用武之地。而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夠幫助你在做題的時候清晰理解題目含義,並且快速定位所需數據的位置,進行完成列式求解。格正教育希望各位考生能夠充分理解上述三點的重要性,「三管齊下」最終做到把資料分析做的又快又對。

E. 省考行測技巧:資料分析

國考可謂是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在經濟下行的當今,殺條血路,實屬不易。加之今年疫情影響下經濟發展的萎靡,公考成了很多人眼中的「鐵飯碗」。如何在眾多競爭者中處於優勝的地位,備考至關重要。資料分析在考試中往往是一個拿分點,也是容易丟分的。接下來,中公教育就帶大家從資料分析的角度一起為2021國考而奮戰。

一、了解考情公務員考試經歷多年的考究、完善和調整,無論是考試內容還是考試題量日趨穩定,已經形成相對較穩定的體系。就內容來看,行測包含五大專項,分別是言語理解、數量關系、資料分析、常識判斷和邏輯推理,接下來我們重點來說資料分析備考方案。考題全部為客觀性試題,考試時間為120分鍾。

1、資料分析基本考情

資料分析近幾年都考察20道題,一篇材料帶5個問題的形式出題,總共4篇材料。

2、資料分析考點

近三年考點沒有太大變化,從理論概念來看,資料分析主要考查以下三點,分別是:增長的基礎概念、高頻考點。增長的考點主要是增長率、增長量、基期值、現期值四個研究對象間的基本公式,近幾年均有所考察,題量在5~8個左右,該部分難度不大,都是基本公式的應用,需要引起重視,爭取全部做對。高頻考點分別是是比重、倍數、平均數、年均增長、隔年增長5大考點,其中比重和平均數考點較多,需要加強公式的應用。倍數、年均增長及隔年增長考點稍少一些,但每年均有所考察,需要加強練習。難度較大的是綜合類題目――多個考點結合考察,該類題目難點在計算方法的應用,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計算方法。

資料分析計算方法主要考察的是尾數法、特徵數字法、有效數字法、錯位加減法,這些計算方法能解決90%以上的問題。在掌握理論的基礎上,要求考生熟練掌握不同的計算方法,針對列式的特徵確定相應做題速度才能提升。

3、資料分析題型

主要是直接查找型、計算型、比較型三大類。直接查找類主要是查找、分析數據得出結果,題目設計較簡單。計算類主要是以上四種計算方法的應用。比較類考察的主要是增長率、增長量及年均增長率,比較方法有觀察、結合中間值、首數、同位比較法,針對不同的列式和數據,選取不同的方法。

二、需要重點訓練的基本能力1、閱讀材料的能力

資料分析主要考察的是考生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形、表格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的能力,材料類型分為文字類、表格類、圖形類或前幾種材料綜合型。閱讀、分析、整合材料及理解題干信息,是做題的第一步,可見它的重要性,只有正確分析材料、閱讀題幹才能保證下一步列式的正確性。

2、熟練運用計算公式的能力

列式是建立在讀懂題干所求量,通過所給已知條件確定需要運用哪一個公式解題的過程。讀完題干後,在材料中找到對應的統計指標,確定已知條件的同時能快速列出式子,這就需要考生熟記所有的計算公式。記公式的過程不是死記硬背,而是通過理解來加深記憶,例如:兩數之比部分的公式應該結合起來記憶,倍數、比重、平均數都有統一的形式,分子、分母分別用A、B表示,統一為的形式,記住其中一個公式就相當於記住三個公式,但要注意他們之間的不同。

3、計算能力的提升

資料分析中涉及到的數據較大,這就需要考生在保證精度的前提下提升計算速度。為了提升計算能力,就需要考生多做題,培養數字、列式的敏感性。

4、易錯點的總結和梳理

相比於其它部分,資料分析的難度、考察知識面的廣度都比數量關系簡單很多,所以考生很有必要花更多時間將正確率提升到80%以上。這需要考生認真總結、梳理易錯點,避免在簡單問題上出錯。

不同階段的考生准備程度不同,得根據個人情況調整進度,找到適用於自己的學習方法。

F. 行測裡面的資料分析題目怎麼做有什麼技巧

  1. 估算方法

    1)截位法:合理截取數據的前一位或者前兩位進行化簡計算。

    2)近似轉換法:靠近分數的小數可以轉換為分數進行計算。

    3)放縮法:若是選項差距較大時可以使用此方法,將分數的分子或分母放大或縮小到方便計算的數據,進行比較選擇答案。

    4)首數法:若選項首位數字不同,計算到首位便可以停止計算,選出答案。

    5)尾數法:根據末尾數字的不同快速鎖定答案。

  2. 資料分析題需掌握各題型相應解題技巧,比如:

G. 行測資料分析答題技巧詳細一點!

行測資料分析答題技巧
一、適當試題標記

資料分析的一組材料,是由材料和5個試題組成,不像是其他部分那樣,一個試題下面緊跟著4個選項,試題材料和題目的信息量並不是很大,我們只需要短暫的記憶試題即可,而資料分析由於材料的信息量很大,有些試題和材料相距比較遠,所以我們在解答的時候,就要有意識的在材料中進行標記。

1、試題標記目的

上面已經說過,由於資料分析的材料,尤其是文字材料,信息量很大,而且有的試題和材料距離比較遠,那此時如果我們不進行標記,就容易忘記或者記憶混亂而造成找出錯誤的數據,最終得到錯誤的答案。

對於信息量比較大的表格材料來說,由於表格的行、列比較多,如果我們不進行標記,那麼很容易找錯行或者列,從而找出錯誤的數據。

對於圖形材料來說,由於數據比較凌亂,所以我們在解答的時候,倘若不進行任何標記,那就有可能會將這些數據「張冠李戴」。

總而言之,我們進行標記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准數據,那在實際操作中,如何進行標記呢?且看下面的講解。

2、如何進行標記

不論是文字材料,還是其他材料,我們在解題的時候,都是先看試題,然後根據試題的關鍵詞來到材料中定位,找出關鍵句解答,所以在做標記的時候,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1)對於剛開始確定出來的關鍵詞,我們就可進行標記,把關鍵詞用圓圈圈住或者用直線標出;

(2)然後返回到材料中尋找關鍵句,我們可以根據比較明顯的「指標」進行跳躍性的閱讀,從而找出關鍵句,並用直線勾畫出關鍵句。

二、結合選項分析

不論是資料分析,還是行測的其他部分,都是給出了4個選項,那這4個選項是憑空給出來的嗎?當然不是,如果不是,那這幾個選項在設置的時候,有什麼特點,我們如何結合選項來解題呢?這就是本節將要講解的內容。

1、選項特點分析

行測資料分析給出的4個選項,必然有一個正確的,其餘的要麼是用來迷惑你的,要麼就是正確答案附近的,用來打醬油,對應資料分析而言,一般來說選項的設置也有以下幾個原則(當然說的是一些計算性試題中):

一、正確選項,這個顯然是必須有的;

二、最大迷惑選項,如要求2005年的值,在選項中給出2006年的值;

三、打醬油選項,這類選項一般都是和正確答案比較接近的選項,有時候會給我們的計算帶來不小的麻煩。

2、根據選項選答案

這種方法一般應用在選項中的數據特點比較明顯,如上個資料分析的例題,其次也可以應用在當選項中的數據比較接近時,這時由於增長率比較接近,所以基期和末期的比值是十分接近,往往選項中把這兩個數據均給出來,此時,我們可以通過分析增長率的大小,來快速得到答案。

三、重點回顧主要概念

資料分析中的計算型概念考查頻率較高,比如:同比與環比、百分數與百分點、比重、倍數與翻番、平均數、年均增長率等,對於這些概念,要重點回顧其定義與列式方法,並注意相近概念間的差別。其中,百分數與百分點這兩個概念,在考試中出現頻率最高,且最容易混淆,要結合例題重點關注。

四、重點關注速算技巧

資料分析計算量大,在時間非常緊張的考試中,合理運用速算技巧對於考試獲取高分至關重要。中公教育專家建議廣大考生在這段時間里,可以抽出時間重點關注以下簡化技巧、計算技巧:乘除轉化法、分子分母比較法、年均增長率的簡化演算法、尾數法、首數法、范圍限定法、數字特性法、運算拆分法。在復習時,要注意其適用條件和使用要點。

五、把握常見題型應對策略

針對不同的命題特點技巧解題是考生快速攻克資料分析堡壘的基本功之一,對資料分析中常見的命題形式如計算題、查找排序題、計數題、綜合分析題等要重點關注。並相應採取以下應對策略:

計算題:整合數據關系,正確化簡計算,根據涉及數據和選項的特點判斷是否可以使用計算技巧,選擇正確的計算技巧快速解題。

查找排序題:找到相關數據,在對要排序的數據進行計算時,要注意運用合理的計算技巧,把握好放大和縮小的程度,通常可以對數據兩兩組合先進行比較,再進行下一步討論。

計數題:認真閱讀題干,根據題干要求在資料中確定有效數據,比較有效數據與題干給出的數據之間的大小關系。注意避免多數、漏數、重復計數。

綜合分析題:一般要從整個材料中擷取數據進行分析、對比、計算才能得到正確答案。考生在分析時,可以從最容易計算或分析的選項入手,逐一排除。

六、必考三大增長率公式

復合增長率的公式為r=(1+r1)(1+r2)-1=r1+r2+r1×r2;

比重增減公式為(A/B)×(a-b)/(1+a),注意a為分子的增速,b為分母的增速。

倍數增速的公式為r=(a-b)/(1+b),注意a為分子的增速,b為分母的增速。

從這三個公式來看,我們在解答試題的時候,只要直接套用公式就可以快速的得到正確答案,一般來說,復合增速公式應用在相對於2003年,2005年某指標的增速;比重增減公式,主要應用在求不同年份相同指標的比重差值;倍數增速公式,則主要應用在求平均數的同比增速上面。

H. 行測資料分析解題如何又快又准

備考期間,很多考生每天不斷刷題,不斷對答案,時時刻刻都想看到准確率提高,但是不管怎麼做題准確率總是難以提升!越做越灰心,其實我們要清楚,學習始終是一個「觸底反彈」得過程,在你覺得准確率很低得時候,那麼恭喜你,同學,你馬上就要飛速進步了!那麼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就來討論一下,有著「兵家必爭之地」之稱的資料分析,到底怎麼樣才能又快又准!
大家在做題的時候,時長會出現同樣類型的題目,偶爾對偶爾錯,就導致大家在懷疑自己~那麼對於這種情況,建議大家在做完題對答案的時候,不止關注做錯的題目,同時更要注意「選」對的題目。為什麼呢?大家剛接觸這一部分的時候,基礎還是不太穩定的,所以你「選」對的答案,可能不是「做」對的,極大可能是「猜」對或者是「湊」對的!所以同學們,切記一點,磨刀不誤砍柴工,一定要仔細認真參考答案!仔細參考關注答案的思路,及時總結復盤,積累題型哦!
還有很多同學呢,發現做題的時候速度很慢,大家總會把原因歸結於讀題時候太慢了,總是難以快速判斷題目所問。如果有這一類問題的同學,仔細閱讀接下來的內容!資料分析怎麼快速確定考點。
到底怎麼讀題才能快速抓住考點?讀題目時,我們只要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讀下去就可以了。
1、讀時間。判斷時間是否與材料時間相同:不同,大多考察基期值;時間相同,分情況討論
2、讀比較。判斷是否出現類似於「同比、環比、增長」等比較類描述:沒有出現,大多考察基期值;如果出現,分情況討論
3、讀單位。判斷問題結尾或者選項是否有單位:有單位,一般考察增長量;沒有單位一般考察增長率。

I. 省考行測技巧:資料分析題

行測資料分析中,平均數是常考的一個知識點,而平均數中,比較大小的題也是經常考查的點。對於比較大小,有些題目是需要將ABCD四個選項的平均數全部列出,進而比較最大或最小。除了這種題型之外,另外還有一類題目,是給出總數以及總份數的增長率,比較兩年平均數的大小。這類題目,該如何快速解題呢?今天,中公教育就帶領考生們一起來學習通過增長率比較平均數大小的方法。

理論知識

判斷平均數變化的理論知識點,主要是從現期平均數和基期平均數的基本公式來推導的。我們知道,現期比重,兩個公式中,是一樣的,所以現期平均數和基期平均數孰大孰小,就取決於是>1、<1還是=1。

所以:總數增長率>總份數增長率,即1+總數增長率>1+總份數增長率,所以<1,因此現期平均數>基期平均數;

總數增長率<總份數增長率,即1+總數增長率<1+總份數增長率,所以>1,因此現期平均數<基期平均數;

總數增長率=總份數增長率,即1+總數增長率=1+總份數增長率,所以=1,因此現期平均數=基期平均數。

對於我們廣大學員來說,大家只需要記憶結論中標黑部分,後期直接利用此結論做題就可以。

例題展示

據統計,2015年上半年全國水產品出口量189.28萬噸,出口額95.8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52%和-2.39%。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中,對美國、歐盟、東盟、日本、中國香港、韓國和中國台灣的出口額分別增長-2.49%、-5.04%、31.26%、-1.37%、-18.94%、-11.67%和4.43%。

問題:2015年上半年平均每噸水產品的出口價格比上年同期低。(判斷正誤)

【中公解析】正確。本題判斷現期平均數和基期平均數孰大孰小,只需要找到總數增長率和總份數增長率即可。由材料可知,2015年上半年水產品出口額增速-2.39%<出口量增速1.52%,即總數增長率<總份數增長率,故2015年上半年平均每噸水產品出口價格比上年同期低。

根據以上理論和題目,考生們可以發現,在給出總數增長率、總份數增長率時,判斷現期平均數和基期平均數的大小,是比較簡單的,只需要比較兩個增長率的大小,就可以得出想要的結果。希望廣大考生在備考的過程中,加強練習,提升資料分析的做題效率和速度。

閱讀全文

與資料分析題解題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下水高錳酸鉀指數測量方法 瀏覽:327
纖維樁使用方法 瀏覽:681
貴州點光源安裝方法 瀏覽:802
化學鍍方法和技巧 瀏覽:488
寶寶怎麼治療最好的方法 瀏覽:453
csgo連入專屬伺服器失敗解決方法 瀏覽:935
溶液酸鹼性計算方法 瀏覽:202
戰馬貼膜的正確方法 瀏覽:168
復印機安裝與操作方法 瀏覽:18
概率中的個數計算方法 瀏覽:826
金帥洗衣機使用方法 瀏覽:650
怎麼選擇樁的施工方法 瀏覽:586
聯想筆記本限速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80
怎樣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瀏覽:53
子宮肌層2mm治療方法 瀏覽:792
波紋排水管安裝方法 瀏覽:254
華為網路密碼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007
含羞草如何種植方法 瀏覽:356
小米note微信視頻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51
在家製作紅棗糕的簡單方法 瀏覽: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