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越野爬山訓練方法

越野爬山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15 21:42:48

㈠ 怎樣爬山更輕松

熱身運動往往被爬山的人忽略,人們常常是到達山下後就開始上山,不做任何准備活動,這樣做對關節和肌肉不利,尤其是乘車到山下的人,沒有充分活動開,如果立即上山,很容易對關節,肌肉,韌帶造成損傷。
所以在上山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備活動,夏天要做5分鍾左右的准備活動,冬天要做約10分鍾的准備活動,活動的內容包括,全身各主要關節,韌帶,肌肉的大范圍活動,伸拉,放鬆,使心臟,關節,肌肉等進入運動狀態。
上山運動要根據自己的體力,心率等狀態,階段性地逐漸加快上山的速度,放慢速度,再加快,再放慢,使心率控制在有效心率范圍內,還要根據每個人的體力,決定爬山的高度,不一定非要爬到山頂。
如:想增加耐力,可採用小步幅,中頻率上行,配合深呼吸;想增長腿部力量,可採取中大幅,中等速度,間歇性上行,走一段,稍許休整,再走一段,加強速度素質(尤其是年輕人),可採用中步幅,高頻率,間歇跑;即跑一段,走一段後調整,再跑一段,再走一段,在一些平緩地段或有台階的扶手的地段,可做倒向下山的練習,這樣做會對人的平衡能力,協調性等素質有較明顯的鍛煉作用但是這個動作也較危險,最好有旁人扶助,尤其不要在地勢較陡的地段做此項練習。
下山後,不要著急馬上乘車回家,要在平緩的地方做一些放鬆運動,使快速跳動的心臟逐漸地恢復正常,使身上的汗漸漸退掉,將緊張的關節肌肉,韌帶適當伸拉,放鬆,使其恢復到平常狀態,同時還要注意保暖,以防著涼。
人們爬山時,容易興奮,超體力向山上行進,這樣爬山易造成心動過速,對身體贊成損害,有心肝離血管疾病的人,甚至可能出現危險。針對這個問題,建議大家在爬山時,要密切注意自己每分鍾脈搏的次數,注意做深呼吸放鬆,使心跳保持在正常范圍之內。

如何登山鍛煉

25歲、30歲、35歲爬山的速度大不同
爬山的速度、山的高度、坡度,都會影響運動強度,從而收到不同的運動效果。那麼,以怎樣的頻率爬山才能達到健身目的呢?怎樣的頻率才適合你?
保持「有氧運動有效心律范圍」是健身登山最適宜的強度。
持續20分鍾以上的爬山才算有氧運動。而有氧運動的強度可以參照心率估算。首先,要掌握如何計算最大心率。
最大心率=220-年齡
接下來請用食指和中指按住頸部喉管的任意一側,默數10秒鍾內的心跳次數,然後乘以6就是每分鍾的心跳次數,既正常心率。健康人的「有氧運動有效心律范圍」應是最大心律的65~85%之間。
如果覺得測脈搏量心率麻煩,建議嘗試簡單有效的「談話試驗法」:爬山時如果能正常交談,表示沒有超負荷,如果不能,就需要調整速度或強度了。
了解運動強度不足的方法:「自覺用力平分法」。爬山後感覺疲勞,但休息一夜後就恢復了,這表示運動強度合適。如果一點不累,則表示運動強度不足。
檢測心率,有助於調整爬山的節奏、速度,實現運動目標。不同身體狀況,不同年齡的人,則需要按照適合的方案去爬山。
25歲爬山
年輕就是資本,資本是你強壯的身體。為保持或提高身體素質,你要在運動中向自己發出挑戰。
大步幅、快速向上挺進,對你來說是可以實現的。你要證實自己的實力,贏得別人欽佩的目光,也要在高強度運動中,全面提高身體素質。
25歲的你,「有氧運動有效心律范圍」應是最大心律的70%~85%(140~165)。在此強度下運動,可以提高心血管耐力,燃燒更多體脂。
30歲爬山
需要一個相對平穩的過程,不要急停,也沒必要急進,甚至沖刺,均勻較快的速度最適合你。
30歲的你,「有氧運動有效心律范圍」應是最大心律的60%~70%(160~135之間)。在此強度下運動,有助於健康,對心血管頗有益處,同時比低強度運動燃燒更多熱量(包括脂肪)。建議你在這個強度下運動很長時間。
35歲爬山
小步幅、勻速地爬山,可以提高整體健康水平。
35歲的你,「有氧運動有效心律范圍」應該保持在最大心律的60%左右。長時間運動,可以降低體脂、血脂。你會感覺很輕松,身體微微出汗,但不必在乎,只要在承受范圍內,時間長一點也沒關系。爬山的同時欣賞山間秀麗的風景,也許從一草一木中,會得到更多生活啟示。
身體就像一部機器,加速運轉需要過程。開始時,先以緩慢的速度爬5~10分鍾,再根據身體情況逐漸加速。但在過程中請盡量保持勻速,身體能夠承受即可。下山時同樣,最好保持加速——勻速——減速的運動狀態。
因為目的是健身,所以請不要盲目地和其他人攀比速度。人體的骨骼、肌肉、內臟器官都是有惰性的,並非你不具備某種能力,而是需要一個過程。只有通過鍛煉,才能使體能得以充分發揮。有人一開始就猛爬,結果氣喘吁吁,頭暈目眩,甚至以後再也不敢爬山了。其實剛開始登山,落後一些,慢一點,並不表明體質差,經過鍛煉,你一定會趕上或超過別人。
該多久爬一次山?
爬山的過程中,腿部和臀部肌肉發力,可以消耗大量脂肪,使腿部肌肉纖維,變細變長,防止臀部下垂。既然好處這么多,是否可以天天爬?最好不要。因為爬山需要消耗大量體力,肌肉的恢復也需要時間。
對於沒有運動基礎的人來說,至少要間隔兩三天,體質稍差的需要一周才可以恢復。你們的運動頻率可以是:每周一次或隔周一次。
運動訓練學中有一個概念叫「超量恢復」,是說人體機能(如力量、心肺功能)若要得到提高,必須經過鍛煉(增加負荷)。但休息一段後又會逐步退化到之前的水平。如果能在尚未退步之前堅持鍛煉,身體機能還可以提高,攀升到更高的水平,這就是「超量恢復」。
所以,對於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鍛煉不能間斷,否則效果會大打折扣。間隔時間在二三天左右為宜。如果你沒有條件每周登山,至少每隔二三天都要進行其他有氧項目的鍛煉。
健身房中的台階訓練器、爬山機,可以鍛煉到大腿和臀部,增加耐力,起著與爬山相同的鍛煉作用。或者在家練習蹲起、扎馬步,每天5~10分鍾,感覺累了就休息1分鍾。最簡單的練習就是爬樓梯,堅持鍛煉,再去登山時你會感覺雙腿分外有力。
也許爬山不適合你
爬山是一項大眾體育運動,因為沒有過高的技術要求,多數人都能參與。但也有一部分人因為身體緣故並不適合爬山,比如:
·腿部有疾病的人
比如關節炎和骨質疏鬆。上山時,膝關節要屈曲成130~150°,這是髕骨負擔最重、容易引起膝關節疼痛的角度,下山時,下身骨骼和關節要承受很大沖擊力,這些刺激會加重病情。所以患有關節炎和骨質疏鬆的人最好不要爬山。
·冠心病患者
爬山時體力消耗較大,血液循環加快,身體負擔加重,易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
·癲癇病患者
不宜爬山,一旦癲癇發作,有生命危險。
·如果你有眩暈症·如果你特別想爬山
不要單獨行動,最好與人同行,緩慢前進,不可太急,途中多休息幾次,並做好預防措施。你必須明白,即使你的手機電量充足,信號良好,120火速奔來,也需要您漫長的等待。

㈢ 爬山有什麼技巧 爬山要注意什麼

上山前:
一、體能訓練:
體能的要求並非是為了到山上玩樂用的,而是為了突發狀況時,能有自救及救人的基本能力!
二、出發前准備:
1、糧草要備足,可多試幾種,找出適合自己體力及口味的。
2、背包裝填:
(1)原則上越晚用到及越少用到的放最下面。
(2)所有背包外面的繩子或外掛的物品要收好繩頭,以免行進時絆到自己!
(3)背包裝填時要注意不要讓背包凹凹凸凸的(尤其是背部的地方),這樣重心很不穩,背起來會很累!
(4)背包打好後要記住自己背了什麼東西並記住每種東西擺放的位置,不要等到要拿東西時又得把背包整個倒出來!
(5)背包打好時背上背包走一走晃一晃,看看重心穩不穩,或是背上有沒有突出物,即背起來舒不舒服!如不行,就重新打包吧!:)
二、在山上時:
1.准時在出發時間、地點集合!
2.背背包時要把肩帶等調整好,可請有經驗者幫忙調整。
3.關於行進方式:
上坡時不要走幾步就停下來喘氣,最好以等速度,不疾不徐地一直慢慢走,切忌經常休息,這樣會耗掉更多體力。休息時間原則上不要久到讓身體冷下來(大部分的說法是一個小時休息10分鍾),否則容易著涼,且易使體力透支,尤其冬天時容易會抽筋!
休息時要面朝來處,記憶當地景物,並作好判圖工作,確定是不是在預定的路線上,也可避免迷途時找不到退路!
下坡時,要慢而沉穩,切忌蹦蹦跳跳,不然膝蓋軟骨會受傷,造成永久性運動傷害!(下坡時可帶護膝保護之)
行進間最好能保持前後在可見距離,以應付突發狀況,避免個人迷途!
4.如何保持體力:
避免上山前熬夜(不要太興奮睡不著覺)。
避免停停走走。
衡量自身體力,不要逞能背多(但也不可故意裝作背不動!)
晚上盡早睡覺,並要有高品質的睡眠!
5.注意保暖:
不論是在行進間休息,或是到營地後,保暖工作都是第一個要做的,乾爽的衣服會是你不可或缺的幫手!休息時務必選擇避風的地方,營地亦同,不要選在風口處!
根據季節不同,視具體情況帶禦寒衣物及替換的毛襪,這樣在營地的晚上就不會受凍!(山上的氣溫要比城市低很多)。
6.到營地後:
穿上衣服,保持體溫,並搭好帳篷!
將當日及隔晨會用到的公裝拿出來(如鍋具、爐子、食物等),集中放好。
領隊會分配人員取水、炊事等等工作,盡量多動手幫忙去做,不要站著發呆----除非身體不舒服;如不舒服,立刻告知領隊或向導!
公事弄好後再開始整理私裝、帳篷內務、准備好碗筷。
長程縱走幾天後通常行動會較呆滯,但仍要把握越早弄完越早休息的原則,爭取休息及睡眠的時間!
用餐完畢,如水源充足,可直接取水洗滌碗筷(也可用湯洗干凈即可),廢水不要任意傾倒;如水源不夠,則用衛生紙擦乾凈即可-----不可用人工清潔劑!

㈣ 如何爬山鍛煉體能幫助大些

個人建議,上山的時候,勻速但是不要停。
下山的時候,要控制速度,不要過快,也不要停。
注意:山不要太高呀,泰山的話,還是要稍微休息的。呵呵。

鍛煉完了,一定做好放鬆,否則腰酸背痛,就慘了。

想加強的話,可以適當加一個背包。但是一定要貼身背著。

㈤ 誰知道定向越野怎麼練習

定向運動是一項處在發展和變化中的綜合性體育運動,它的技能會因為這個變化而變化。在進行不同項目的定向運動時,由於使用的裝備、器材以及組織比賽的方法不同,因而需要的技能也不盡相同。限於篇幅,這里僅介紹典型的定向運動項目——定向越野的技能。

一名好的定向越野選手的技能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

1.在野外能夠迅速地 辨別方向 ;

2.能熟練地使用 地圖 和 指北針 ;

3.善於進行長距離的 越野跑 ;

4.既果斷又細心,能夠迅速 選擇最佳的行進路線 。

但是,在任何情況下,運動員的辯別方向和使用地圖的能力始終都是最基本的。

㈥ 爬山前兩個星期,如何增強體能

這是提高體能和健康的最有效的間斷訓練方式之一。這種訓練方法能幫您在很短的時間內燃燒大量熱量。
做法:
1、 熱身15分鍾;
2、 然後跑步或騎車3分鍾,用您最大心率90%~95%的狀態(主觀感覺上應該是10分之8.5到9)。再用3分鍾做積極恢復(您應該仍然在運動,只是在一個輕松的節奏下)。然後再將上述過程重復3到4次;
3、 結束後進行10分鍾的整理活動。
鍛煉方法的額外好處:此訓練方法就像給心臟做舉重鍛煉一樣,可以加強心肺系統,促進您的綜合健康狀況。

㈦ 怎樣練習五公里越野

跑的時間隨便選擇,一般是上午或者下午,但最好是下午,跑完回來洗個澡,晚上可以適當的休息調節下。晚上看不清路,越野的話容易傷著腳,呵呵。

我以前當兵時也老跑越野,這里想問下,你練習5公里的原因是什麼呢,如果是強身就沒有什麼要求,如果是比賽的話就要給自己加壓。

部隊里練習越野根本沒什麼特點,就是多跑,一群人一吼全部沖上去了,呵呵,跑的慢的還要挨罰,自然有練習效果了,如果是你自己個人練習的話就需要注意給自己加壓。

單獨一個人跑時也沒有比較,不知道是算快還是算慢,跑5公里時一定要勻速,不能開始跑的快了,開始快了後面就沒勁了,也就變成折磨了。

前3公里勻速,第4公里自己調節,第5公里開始沖刺!

基本是保持3步一呼吸的均率!

跑5公里最關鍵的是在於堅持,不能因為今天累了就不跑了,太懈怠的話永遠提高不上去。有條件的話就每天跑1次,沒條件的話2-3天跑一次也行。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令你滿意。

閱讀全文

與越野爬山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下水高錳酸鉀指數測量方法 瀏覽:329
纖維樁使用方法 瀏覽:683
貴州點光源安裝方法 瀏覽:804
化學鍍方法和技巧 瀏覽:490
寶寶怎麼治療最好的方法 瀏覽:455
csgo連入專屬伺服器失敗解決方法 瀏覽:935
溶液酸鹼性計算方法 瀏覽:202
戰馬貼膜的正確方法 瀏覽:168
復印機安裝與操作方法 瀏覽:18
概率中的個數計算方法 瀏覽:826
金帥洗衣機使用方法 瀏覽:651
怎麼選擇樁的施工方法 瀏覽:586
聯想筆記本限速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82
怎樣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瀏覽:53
子宮肌層2mm治療方法 瀏覽:792
波紋排水管安裝方法 瀏覽:254
華為網路密碼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009
含羞草如何種植方法 瀏覽:356
小米note微信視頻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51
在家製作紅棗糕的簡單方法 瀏覽: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