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利用多媒體進行大學英語詞彙教學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營造語言氛圍 利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系統能較便利地展現感性材料,創設最佳情境,把學生帶入到一個嶄新的、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去,達到「課伊始,趣亦生」的效果. 如:高二下冊課文Life in the Ocean,教師如果利用多媒體先向學生展示海底奇觀及海底奇異生物的圖片並配以英文解說,以此引入課題,就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中第二冊第一單元Disneyland這一課,老師可直接放映動畫片《唐老鴨與米老鼠》、《白雪公主》、《三隻小豬》、《灰姑娘》等片段,讓學生在笑過之餘更迫切地希望了解Disneyland的歷史. 多媒體集圖形、圖像、聲音、動畫、文字於一體,從不同的感官刺激學生,能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語言氛圍,活躍課堂教學氣氛. 2.促進聯系,強化聽說訓練,培養讀寫能力 在聽力訓練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把聽力練習打到屏幕上,錄上聲音,反復播放,如還有困難可把聽力內容也打到屏幕上,看懂後再重新聽,學生見到文字內容並理解了練習,難題降低了難度,使每個學生都有收益. 教師上閱讀課時,在學生閱讀課文之前可以讓學生一邊觀看圖片或錄像一邊聽課文錄音.此舉既可以訓練學生的聽力,又可以幫助學生下一步對課文的閱讀理解.在加強閱讀訓練方面,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把根據課文回答問題的練習打到屏幕上,如果沒有生詞,學生可以順利地讀懂,也很容易從課文中找到答案.如果有困難,答案也可隨後顯示出來. 對話課的教學中採用多媒體能大大激發學生說的慾望.高中第一冊Unit 4 Lesson 13的主要內容情節是准備乘飛機去旅遊,高中第二冊Unit 1 Lesson 1是迪斯尼樂園的鍾樓附近問路,Unit 10 Lesson 37是在商店與售貨員交涉,節取這樣的視頻圖像是較方便的.在「扮演角色」的對話中,大屏幕又起到了舞台背景的效果,使表演真實可信,增強自信心. 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加強學生寫的技能訓練.教師可以利用圖片創設場景並提示Key words,要求學生先說後寫,或在閱讀訓練後安排這樣的練習.採用多媒體技術可把學生的典型錯誤顯示在屏幕上,針對錯誤分析講解,一目瞭然,學生便能得到整體提高. 3.增強感知,突破學習難點,提高學習效率 利用多媒體可以用圖形、圖像、動畫等表現一些口述和板書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化解教學過程中的疑點和難點;可利用不同的色彩、字體和符號突出重難點,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能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大幅度地增加實踐練習的數量,突出教學重點,提高語言信息的活動強度.講解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的區別時,教師若設計幾組對比圖片:a falling tree/a fallen tree, the rising sun/the risen sun boiling water/boiled water讓學生觀察理解將會獲得較好的效果;講授單詞用法時,我們可以利用現成的教學軟體,通過技術處理,提取該詞在各課中出現過的典型句子進行匯編作為例子,讓學生通過例子進行總結,得出單詞用法. 利用多媒體還可以增加課堂容量,提高課堂密度,實現單元的整體教學,或跨單元跨學期的對比教學.教高二Einstein一課時,可以運用多媒體聯系高一Abraham Lincoln KarlMarx進行對比教學,挖掘文章的共同點,幫助學生總結寫人物作文的方法.這樣,通過前後聯系擴大了課堂容量,使學生在一節課的有限時間內接觸到多篇課文,增加了知識的輸入量,提高了教學效率. 4.豐富刺激,培養觀察能力,促進創新思維 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給學生一個廣闊視覺的空間.大量的圖文信息,多姿多彩的畫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視覺,激發了學生認真觀察的習慣,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學生觀察認真,感受豐富,對課文理解才有深度,語言表達才能貼切. 利用多媒體技術形象生動、信息量大、交互性強等特點,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有的放矢地補充恰當的資料,進一步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並長期堅持不懈地組織學生討論,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教學高二課文First Aid時,教師可展示一些需要採取急救措施的場景資料,如:遇火災,車禍,有人落水等,要求學生自由發揮想像,討論並陳述急救方案;教課文Saving the earth 時則同樣可以展示一些環境污染之類的素材,要求學生觀看後發表見解.資料通過用多媒體手段來表現,會更直觀、形象、生動,更有利於拓寬學生思維的空間,活躍和激發思維,為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打下良好的基礎. 當然,英語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技術優化課堂教學的同時要把握好「度」的問題,要找准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英語教學的最佳切入點,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學生的主體性 我們要避免過多地使用多媒體.如果刻意地追求現代化,英語課變成多媒體課件展示課,教師就成了「放映員」,從表面上看,學生的興趣很濃,但實際上變成了老師搞「雜耍」,學生看熱鬧.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無意注意過多,教學信息在傳遞過程中的干擾過大,學生對語言素材的獲取量相當有限. 2.注重課件的實效性 課件的製作是為了教學,不是單純吸引學生,課件的製作重在實效.許多教師希望多媒體課件「好玩」一點,「檔次」高一點,特別是用於公開教學或評優活動時,講究畫面背景復雜一點,按鈕多一些,令人目不暇接.事實上,我們不能不考慮實際效果而片面追求「技術含量」.面對眾多按鈕,教師可能會被搞得手忙腳亂,紛繁復雜的背景往往使學生的注意力被分散,結果反而事倍功半. 英語教師應從自身學科的特點出發,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注重課件風格和教師教學風格的一致性,恰當地進行選擇和運用,注重多媒體的實效性,使其能最佳地優化英語課堂教學. 3.注重課件的啟發性和結合應用 我們不能強調「學生——計算機」的關系而忽視「教師——學生」的關系.多媒體無法取代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景中用英語進行的交際操練,更無法取代學生的思維訓練. 同時我們還要避免用投影屏幕取代黑板.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應隨時根據教學進展需要創設情景,引導學生進行操練,從而達到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目的.且優秀的板書不僅精練,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提出的疑問隨時調整、修改板書內容,這些作用是多媒體所不能取代的.
㈡ 到底什麼是多媒體和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是今年來應用很廣泛的一種教學新方式。
他把教學內容細心編排之後,通過軟體製作設計,把講課的錄像錄音做系統的規劃分類,並設置按鈕,這樣就有一種交互性加入在裡面。
更有人性化和可操控性。一般多媒體的製作也有好多軟體可以實現,比如flash、authwere、derector、方正奧思等等。
多媒體教學的好處是可以刻盤保存,可以硬碟拷貝,可以隨時播放,講的快聽不懂的地方可以返回重聽。
多媒體教學現在在網上有好多,還有的買電腦軟體教程的書後面都會附有張光碟,這個是多媒體教學,比書本教育有很大的優勢。
關於多媒體,從廣義上說「是指多種功能單一的教學媒體的組合應用」,比如黑板、掛圖、幻燈、投影儀,等等;狹義上說是指多媒體技術的教學應用。
即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綜合處理和控制符號、語言、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動畫等多種媒體信息,把各個多媒體要素按教學要求,進行有機組合,同時完成一系列人機互動式的操作。
㈢ 如何更好的運用多媒體進行有效教學
1.將多媒體信息內容進行優化
在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時,要特別注意控制呈現的教學內容的信息量。明確課堂容量的大小並非取決於內容的呈現速度,而取決於學生的接受、理解程度,多媒體課件只是為我們提供了加快信息傳遞的可能性,傳遞信息的多少還得依據實際情況而定。因此,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思維和認知規律。設計好多媒體課件所呈現的教學內容。
2.內容為主,其餘都為內容服務
教師在製作多媒體課件時。應該始終意識到該課件是要講述某一部分教學內容,它的一切形式都要服務於教學內容。多媒體課件在設計風格上要講究科學性和實用性,應簡明扼要,表述清楚;圖文搭配合理;字型大小要協調,整體色調要和諧;聲像的使用要慎重。總之,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必須有度,不能一味追求「新」、「奇」。進而喧賓奪主,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3.加強教學設計,突出教學重點、難點
無論採用什麼形式的教學手段,教學都是一個嚴肅、嚴謹的過程,每門學科都有其自身內部的邏輯規定性和科學的嚴密性。多媒體教學課件僅僅是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和方法。不是教師追求的終極教學效果。因此,一個教師教學課件做得質量再好、水平再高,如果不在教學上下功夫,那麼教學課件也只能是教學的一個門面.對教學難以起真正的支持和協助作用。教師在製作課件時要把主要精力用在重點、難點的突破上,而不要為了趕時髦而將「節節課」、「門門課」都做成多媒體課件。
4.教師作為主導方,進行多面化教學
教師應該時刻認識到自己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認清多媒體課件只是一種輔助教學的工具,是用來輔助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不可能取代教師。多媒體課件是教師用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的工具和手段。教師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根據學生的反應.適當、及時地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手段。
5.加強對教學教法的專研創新
教師可以利用已有的多媒體課件資源。但是要依據自己的課堂需要重新整合課件內容,形成新的、能夠滿足自己教學需要的多媒體課件。還要加強對教學教法的研究.嘗試將多媒體課件與實驗教學、案例教學等各種教學方式相結合,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的能力.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
㈣ 如何正確發揮多媒體技術的教學功能
正確發揮多媒體技術的教學功能的方法:
一、教師要「會用」
人類已進入信息時代,以計算機和網路為核心的現代技術的不斷發展,正在越來越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學習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適時恰當地選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以形象具體的「圖、文、聲、像」來創造教學的文體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使其重視實踐操作,科學地記憶知識,並且有助於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思考,使教師以教為主變成學生以學為主,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效果。數學教師應該從自己學科的角度來研究如何使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幫助自己的教學,把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到小數學科教學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筆、紙和筆一樣自然、流暢,使學校教育朝著自主的、有特色的課程教學方向發展。
教師必須會熟練的使用多媒體設備,熟悉並學會多媒體教學設計和編制多媒體教學軟體真正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理論和技能,從而在教育教學的改革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以迎接21世紀對我國教育工作者的挑戰。
基於此,我們可以讓老師參加一些培訓,請一些專家等來做講座或通過教師自學等途徑來提高他們運用多媒體技術的能力。
二、教師要「善用」
小學數學學科的特點是抽象、概括,而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是容易接受直觀形象的事物,合理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既能加強直觀,又有利於抽象概括,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厭學情緒,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使學生始終保持興奮、愉悅、渴求知識的心理狀態。這對於優化小學數學課堂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 運用多媒體導課,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參與動機與興趣
創設情境就是通過教師創設的情境來誘導學生置身於形象生動的學習場景之中,生動、巧妙的導入新課,寓教於樂,讓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下產生對新知識的好奇與渴望,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能夠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課件來完成這一過程,那就事半功倍。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開始教師就問學生:「車輪是什麼形狀的?」同學們覺得這個問題太簡單,便笑著回答:「圓形的」,教師又問:「為什麼造圓形的呢?」這時學生不知如何解釋,教師激情地說:「今天老師帶大家去看一看動物們在運動會上的表現。」播放汽車拉力賽:小豬駕駛方形輪子參賽,小兔駕駛橢圓形輪子參賽,小猴駕駛他的圓形輪子參賽。當比賽開始後,學生都放聲大笑。這時,教師可設計一些解說詞,增加氣氛。說道:「小豬、小兔的車子今天是怎麼啦,跑起來怎麼一高一低的,開得那麼吃力呀!小猴最輕松,比他們開的穩當多了,而且速度也快,同學們你們說一說這是為什麼呢?」這樣創設的情境,給學生一種新鮮感,讓學生親身體驗數學問題就在我們身邊,同時也體會到問題思考意義。從而激發了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來,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 化靜為動,突破教學重難點
數學的教學內容比較抽象,再加上有些內容的傳統教學手段不得力,所以某些內容對於學生而言比較難掌握,這就形成了教學的難點。而教學重點是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傳統的教學往往在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問題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即使如此,學生仍然感觸不深,易產生疲勞感甚至厭煩情緒。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有效方法是變革教學手段。由於多媒體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備,所以恰當地加以運用,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從而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取得傳統教學方法無法比擬的教學效果。
如在教學「圓柱的體積」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圓柱體積計算公式推導這一重點,電腦演示把一個圓柱體的底面平均分成若乾等份(平均分成16等份、32等份……),然後把圓柱切開,通過動畫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平均分的份數越多,就越接近於長方體)。反復演示幾遍,讓學生自己感覺並最後體會到這個近似的長方體的體積與原來的圓柱的體積是完全相等的。再問學生還發現了什麼?通過動畫演示體會到這個近似的長方體的底面積、高與圓柱的底面積、高的關系,從而推導出求圓柱的體積公式,使得這課的重難點輕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
(三) 善用交互,增加訓練密度,提高練習效果
練習是把知識轉化為能力並發展為智力的一種活動。在練習鞏固中,由於運用多媒體教學,省去了板書和擦拭的時間,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向學生提供大量的習題,練習容量大大增加。
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中強大的交互功能,可以進行不同形式的練習,也可以進行一題多變、一題多解的訓練,多方位、多角度、循序漸進的突出重難點,既鞏固了新知,又發展了思維,培養了能力。
利用多媒體的反饋系統可以使教學評價和反饋更加科學、及時有效。學生練習出錯時,電腦錄音馬上提示,耐心勸他不要灰心.鼓勵自己訂正,反復練習,既符合小學生爭強好勝的特點,又復習鞏固了知識。
(四) 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選擇數學學習材料,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華羅庚曾經說過,對數學產生枯燥乏味、神秘難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脫離實際。然而現實的生活材料,不僅能夠使學生體會到所學內容與自己接觸到的問題息息相關,而且能夠大大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隱藏著豐富的數學問題。因此,數學學習材料的選擇應十分注意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注意實效性。但這些鮮活的、具有明顯時代特徵的數學學科教學素材和教學內容,由於受教材編寫的限制,很難在教材中反映出來。而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和互聯網強大的資源優勢,可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素材。
如在小學數學第十二冊《統計初步》的教學中,我們首先通過上網查詢資料,從學生最關注的「非典」統計出發,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中尋找數學知識的「原型」,依靠學生對感性材料的直接興趣,激發學生想創新。又如學習了《平行四邊形》,多媒體展示了生活中的應用:「鐵拉門的動態展示,技術人員使用伸縮尺制圖,貨車車廂之間的連接鏈等等,教師運用這些聲、形組合的信息載體把學生帶入了生活,讓學生覺得生活中充滿了數學,生活離不開數學。教學小學數學第七冊「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時,課前我們安排學生自己通過各種途徑(包括)上網),搜集有關數據,課上學生代表匯報。他們帶來的資料:有的是地球南北兩極之間的距離,有的是中國土地面積的大小,有的是今年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的收視率……通過生動的、富有教育意義的、有說服力的數據、統計材料,學生不僅輕松的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而且成功的接受一次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思想教育。我們正是這樣運用信息資源跨越時空界限的特點。將信息技術融合到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來,充分運用各種信息資源,引入時代活水,與小學數學學科教學內容相結合,使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更具有時代氣息。更貼近生活和現代科技,同時也可使教師拓展知識視野,改變傳統的學科教學內容,使教材「活」起來。
三、教師要「恰當」的用
(一)遵循認知規律,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在多媒體輔助教學中,個別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從引到放,從新授到練習,從概念到規律,都投影到屏幕上,學生看得多,聽得多,但思考得少。強調過多的外部刺激,不留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維的空間,學生收效甚微,更談不上能力的培養。我們應明確,多媒體教學也應遵循認知規律,注意學生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體現學生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在課件的引導下,學習新知識,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不單純只注重教學手段的改革,而忽視學習過程和教學過程的研究,以防「穿新鞋,走老路。」
(二)多媒體技術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不能完全代替教師的授課。多媒體輔助教學是輔助授課教師解決重難點教學問題,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不是每節課都用,而是教學傳統教學方式很難講清楚的內容時才適合用。在課堂上,多媒體只是一種工具,和黑板、粉筆一樣,只不過現代化水平高一點,因而,教師在講課中不要完全依賴多媒體,不要把課堂變為課件展示。所以,任課教師在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除了在課件上下大功夫,讓課件盡量符合本節課的要求外,還應在教學基本功上多鑽研,提高教師的講課水平,而讓多媒體課件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總之,對於多媒體輔助教學這一現代教學手段,我們應該努力尋求它和傳統教學手段的結合點,把多媒體輔助教學與傳統教學完美地結合起來。真正發揮其現代性特點,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㈤ 多媒體教學的作用是什麼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運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教學方法有哪幾種?1)語言的方法:包括講授法(講述、講解、講讀、講演)和談話法(啟發、問答、指導性談話)。(2)直觀的方法:包括演示、參觀、實地考察。(3)實踐的方法:包括練習(口頭練習、書面練習、操作練習)。(4)自主學習的方法:包括讀書指導、討論、合作交流。總之,教學方法的選擇,一要依據教學目的和任務,二要依據學科特點和學習內容,三要依據學生年齡特徵,四要依據教學環境、教學設備等實際
㈥ 多媒體進行教學應注意哪些注意事項
一、 根據教學內容和進度安排,主動為教師演示和操作各種教學設備,說明使用方法,使教師正確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
二、 掌握各種多媒體教學設備的規格、性能和使用方法,熟悉各種多媒體教學設備的保養和維修要求,並主動做好保養和維修工作。要創制教學軟體,並協助任課教師自製教學軟體。
三、 建立電教儀器的帳目,健全入賬、報廢、出借、領用、賠償等制度。每學期進行實物清查;做到多媒體教學設備來往分明,賬物相符,及時增添補全。
四、 各種教學設備分類編號定點存放,有條不紊,對貴重設備要特別加強管理。做好電教室、電教器材室、微機室的保衛工作,注意防火、防盜、防潮、防蛀。
五、 要認真學習有關電教課教材,按時參加有關學科的教研活動,共同研究改進電化教育的方法,提高電化教育的質量。
六、 協助任課教師輔導好課外小組的活動,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能力。做好第二課堂的工作,訓練學生的特長。
多媒體進行教學的優勢:
一、直觀性。
多媒體計算機通過顯示器、揚聲器等設備將圖像、聲音輸送出來,作用與人們的視覺、聽覺器官,人們直接就可以感受到計算機所要表達的內容。正是由於直觀性,計算機多媒體能輕易地被人們接受,得以廣泛應用。
二、可重復性。
源於計算機的復制技術,多媒體裡面的內容可以輕松的復制,我們可以減少大量編輯工作,並且能輕易獲取信息資源。
三、信息大容量性。
由於計算機存取技術的發展,現在計算機信息儲存容量已經非常大,人們可以將大量的信息資料儲存進計算機,並可以隨時調用。
㈦ 南華大學的多媒體怎麼用
多媒體教學一體機的使用方法(包含如何進行開關機等基本操作及一些常見問題)
一、使用多媒體教學一體機的操作流程
第1步:按下多媒體教學一體機右下方面板上的電源鍵,電腦投影同步開機。
第2步:開展正常的教學工作。
第3步:下課關機:按下多媒體教學一體機右下方面板上的電源鍵,電腦投影同步關機。或通過計算機系統的關機程序,關閉計算機。關閉計算機後,投影儀會在充分冷卻後自動關機。
第4步:教師關閉黑板
二、使用多媒體教學一體機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1、計算機在使用過程中,出現藍屏或死機等故障。
解決辦法:教學一體機右側後方有一個總電源開關,找到那個開關,關閉總電源,過20秒後重新打開總電源,再通過正常方法開機。
2、計算機在使用過程中,出現觸摸屏定位不準現象。
解決辦法:用面紙擦除一體機屏幕四周邊框內側的灰塵,特別是下方的粉筆灰。
三、多媒體教學一體機其他功能及使用方法
1、直接播放U盤中的音樂或視頻。
操作過程:把U盤直接接入到一體機右方外接的USB介面中,把信號源選擇設置為「多媒體」,使用一體機面板按鍵,即可播放聲音或視頻。
2、使用筆記本電腦或投影儀為輸出設備。
操作過程:用一根VGA線連接筆記本與投影儀右側的VGA輸入介面,再調節相應的輸入源即可。
3、使用教學一體機開展班級文娛活動。
可以使用本機的視頻播放功能開展文娛活動,使用方法:安裝「酷我k歌」軟體,通過該軟體提前從網上下載准備演出的歌曲;使用一個外置麥克風接入電腦的音頻輸入插孔(在一體機右側方有一個6.5的插頭),這種方法只能使用一隻麥克風。如果需要使用兩只麥克風,需要另外安裝一個功放設備,把麥克風接在功放上,再把功放的輸出接到電腦音頻輸入線上。
還可以使用一台DVD,一台功放,把DVD的AV輸出線連接到一體機右方的AV輸入線介面。
它集合了電子白板、投影、功放、音響、計算機、視頻展台、中控等多媒體設備功能於一體,極大的滿足了學校信息化教學對媒體設備的需求。
㈧ 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方式有哪些
利用多媒體技術所具有的高度集成性、良好的交互性、信息容量大、反饋及時等特點,將多種信息同時或交替作用給學習者感官,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教學的種種弊端,使學習便加趣味化、自然化、人性化。多媒體技術在教育教學中應用的意義既深且遠。
(1)多媒體教學使教學內容由抽象變為直觀,便於觀察和認識,有利於學習和掌握教材。
2)利用多媒體幫助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
㈨ 如何很好地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活動
當今社會已步入信息化的社會,我們作為教師,如何適應新的形勢,充分運用多媒體,把文本、圖象、聲音和視頻圖象等交流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應用於教學中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並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組合,以多媒體信息作用於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
其次我們要掌握在多媒體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教師在課前應認真鑽研教材、瀏覽資源、選擇媒體和分析學生。
1、教師在課前要認真閱讀教材和《教師教學用書》,理解教學目標,找出重點、難點。這樣我們在課堂上才能抓住重點,在講授時才不會手忙腳亂。
2、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備知識點,還要分析學生。要分析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與教學目標的差距,才能決定教學中知識講解的深度以及如何處理新知識點與原有知識的關系;要分析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對教學的影響,如小學低年級學生分析和想像力都較差,所以我們要盡量將事物形象化,減少教學難度,便於學生理解;要分析地域對學生學習認知的影響,農村地區的學生可能對外界的信息了解較少,對城市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不了解,而城市地區的孩子對一些自然界的規律也不了解,這很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理解的障礙,教師在備課時需要注意;要分析學生的學習規律和學習興趣,教師要知道學生想要了解和探索什麼,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課前應根據學生的特徵選擇好媒體資源。如我在上《王二小》這篇課文時,課前就要想到現在的學生生活過得比較幸福,無法體會王二小當時所處的環境是個什麼樣的環境。所以我在認真瀏覽媒體後,就選擇了《小兵張嘎》這部影片中的一段情景,充分反映了戰爭年代人民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讓學生在多媒體創設的豐富多彩的學習環境中,去體會一下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讓他們明白什麼樣的人才算是英雄。
二、在教學中應注意把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密切結合起來。對於每個教師來說,傳統的教學已經形成了一種模式。而多媒體教學對我們教師來說又是一個新的挑戰。傳統的教學主要以教師為中心,注重教師「教」,學生「學」。而多媒體教學是利用計算機作為教學工具,靈活多樣、形象直觀,代替了過去那種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但是我通過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發現,有一部份教師走入了一個誤區,他們完全把計算機作為了教學的工具,完全忽略了作為教師,姿體語言對學生所產生的作用。他們只管坐在計算機前操作(把已准備好的課件通過計算機傳到電視屏幕上),再配上必要的提問。師生之間少了些許互動。教師只顧操作計算機,觀察不到學生的言行舉止。這樣,不利用課堂教學所要提倡的師生雙邊活動。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把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緊密結合起來。
三、應根據教學內容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它與傳統教學相比,有許多優點,能化靜為動,化抽象為直觀。學生能直觀、形象、生動地掌握所學內容。因此,教師在備課時,應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徵、知識特點、認知水平等來選擇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服務於教學。
總之,合理地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教育的發展能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㈩ 在課堂上應該如何運用多媒體技術
引言:在課堂上如果說想讓學生更好的一些課堂內容的話,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技術,就能夠讓老師隨時的進行展示內容,那麼在課堂上應該如何運用多媒體技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