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練好韌性
一、發展柔韌性的練習方法
1、主動或被動的靜力性伸展法
主動或被動的靜力性伸展練習是一種行之有效且比較流行的伸展方法,它是緩慢地將肌肉、肌腱、韌帶拉伸到有一定酸、脹和痛的感覺位置,並維持此姿勢一段時間,一般認為停留10~30秒應該是理想時間,每種練習應連續重復4~6次為最好。這種方法可以比較好地控制使用力量,比較安全,尤其適合於活動少和未經訓練的人,它由於拉伸緩慢可避免拉傷。
2、主動或被動的動力性伸展法
主動或被動的彈性伸展練習是指有節奏的、速度較快的、幅度逐漸加大的多次重復一個動作的拉伸方法。主動的彈性伸展是靠自己的力量拉伸,被動的彈性伸展是靠同伴的幫助或負重藉助外力的拉伸。利用主動或被動的動力性伸展法進行練習時,所用的力量應與被拉伸的關節的可能伸展力相適應,如果大於肌肉組織的可伸展能力,肌肉或韌帶就會拉傷。在運用該方法時用力不宜過猛,幅度一定要由小到大,先做幾次小幅度的預備拉伸,再逐漸加大幅度,從而避免拉傷。
二、發展柔韌性鍛煉模式
1、柔韌性練習強度柔韌性練習應採用緩慢、放鬆、有節制和無疼痛的練習,做到「酸加」、「痛停」「麻停」。只有通過適當的努力柔韌性才會提高。隨著柔韌性在鍛煉過程中的提高,練習強度應逐漸加大。
2、柔韌性練習的時間和次數柔韌性每種姿勢練習的時間和次數是逐漸增加的,應從最初的10秒練習時間,逐漸增加至30秒,每種姿勢應重復次數在3次以上。如果是平時體育鍛煉時的柔韌性練習,5~10分鍾的時間就足夠了,如果是專門為了提高柔韌性練習或運動員的訓練,則練習時間必須達到15~30分鍾。
3、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初次練習易產生不適感,甚至酸痛感,經過一個時期的練習,疼痛感和不適應感才能消除。如果柔韌性練習停止一段時期,已獲得的效果就會有所消退。因此,柔韌性練習要持之以恆才能見效。
4、柔韌性練習要全面不論是准備活動中的伸展練習,還是專門發展某些關節柔韌性練習,都要兼顧到身體各關節柔韌性全面發展。因為在身體活動中,完成動作要涉及幾個相互關聯的部位甚至全身。
5、柔韌性練習之後應結合放鬆練習每次伸展練習之後,應做些相反方向的練習,使供血供能機能加強,這有助於伸展肌群的放鬆和恢復,如壓腿後做幾次屈膝下蹲動作。
三、安全告誡
(1)在進行較大強度肌肉伸展練習前,必須做熱身活動,使身體微微出汗。
(2)肌肉伸展產生了緊綳感或感到疼痛時就應該停止練習,防止拉傷。
2. 如何測量金屬材料的韌性和疲勞性能
工程上最常使用的檢測方法是,在沖擊試驗機上檢測材料的沖擊(斷裂)韌性;在疲勞試驗機上模擬工作載荷檢測疲勞(斷裂)強度。
韌性和疲勞強度是材料的諸多力學性能指標(參數)中的比較經常檢測的項目。韌性好的材料(例如高強度合金鋼)就不容易在服役過程中發生脆斷破壞。特別是在低溫條件下,材料的韌性是很重要的;例如,嚴寒地區的橋梁鋼結構,工程機械等。疲勞強度指標的檢驗對在交變應力條件下工作的工件是很重要的;例如,車輛的承載彈簧,如果疲勞強度低,就會容易出現疲勞斷裂,達不到設計的使用壽命;更危險的是還會發生災難性事故!
3. 培養心理韌性的八種方法
積極心態是指積極的心理態度或狀態,是個體對待自身、他人或事物的正向、穩定、主動的心理傾向。擁有積極的心態,面對困難和挫折,我們會更加樂觀,激發我們的潛能,從而向成功邁進一步。
從積極心理學角度分析,我們總結了提升積極心態的8個方法,供朋友們參考。
一、樹立信心。
信心是自我實現的預言,成功取決於你相信自己能夠取得成功的程度。
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信心是一種選擇,在失敗面前,依然要保持樂觀、自信。
二、設立目標。
一個人沒有目標,猶如一條行駛在茫茫大海中卻沒有方向的小船,彷徨而又迷茫。
只要我們有目標,一切皆有可能,目標使我們更能專注、更具適應力。心理學研究發現,實現目標並不能使人幸福,擁有目標和實現目標的過程,才會讓人更加滿足。莎士比亞說過:成功之時一切都已結束,努力的過程才是幸福的!
三、學會幽默。
微笑本身就是一劑良葯,也是一種運動,能激活我們的副交感神經系統,增加體內T細胞,加強我們的免疫力,以抵抗疾病。
幽默能滋潤我們的生活,關鍵時刻化解尷尬,避免不良人際關系。
四、放棄完美。
追求完美,會讓我們害怕失敗,裹足不前,更會誇大問題,傷害我們的人際關系。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放棄完美,專注於努力,專注於所需的改變,去享受旅途中的點點滴滴。
五、提高自尊。
自尊就是尊重自己。一個人如果連自己都看不上自己,會無形中損害身心健康。
心理學家調查發現,自尊與快樂的相關系數超過0.6,是快樂的主要決定因素之一。提高自尊,更能應付困境,增強信心,體驗幸福人生。
六、經常運動。
當今心理學的問題在於,我們大多關注的是脖子以上,而真正產生問題的主因是脖子以下。運動不是一種奢侈,而是一種需要,就如氧氣一樣的需要。運動的重要性,我們大部分文章都會提到,運動是幸福的源泉。
七、緩解壓力。
大多數醫生認為,人們80%的生理疾病都是源於壓力導致的免疫系統變弱。
心理學研究發現問題其實不在於壓力,而是在於我們對壓力的正確看法。壓力對我們是有好處的,它增強我們的心理韌性,長遠來看是讓我們更加快樂。改變看法,所有壓力都能迎刃而解。
八、心存感恩。
當我們把注意力關注在好事上面,關注在我們已經擁有的一切上面,快樂和愉悅的體驗就會越來越多。
4. 怎樣比較材料的韌性呀
1.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如硬度、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韌性是指物體在受力變形後,不易折斷的性質。
過程與方法:
1.用簡單測量的方法檢驗材料的韌性,通過比較發現不同材料的韌性不同的物理特性。
2.選擇適當的詞語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激發學生對物質世界的探究興趣。
2.知道物體的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
3.增強材料循環使用,節約資源的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用簡單測量方法比較材料的韌性。
【教學難點】認識到所有材料都有不同程度的韌性的特點。
【教學准備】
每組學生(共8組):
1. 寬度、厚度一樣的塑料條、鐵片、木條、卡紙條各一根
2. 50克鉤碼12個。
3. 重物一塊
老師:上述材料一套,銀光棒和泡沫條各一根。
【教材設計】
材料一般是指具有滿足指定工作條件下使用要求的形態和物理性狀的物質。材料是物質,但不是所有的物質都可以稱為材料。
韌性是材料的一種性質,但許多材料都不只具備一種性質,而是同時具備多種性質,例如鋼除了具有韌性以外,還有很強的硬度。書上設計的實驗是分別伸出5厘米、10厘米、15厘米,這樣記錄單上所填結果如果縱向比較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材料伸出得越長它的韌性就越強嗎?這樣的實驗使學生認為材料不同點韌性不一樣,事實上每一種材料的每一部分韌性都是一樣的。另外如果僅用書上的方法完成實驗,學生就會誤認為鋼的韌性很差。所以我們在設計實驗時就固定長度,改變重量,滲透韌性是有限度的這一知識點。
三年級的學生才接觸到科學課,重在激發他們的探究興趣。但這個實驗看似簡單,但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要精確的測量出直尺彎曲了多少厘米,操作起來有較大困難。特別是在讀數時,學生要花很長的時間,且缺乏准確性。所以老師就對實驗方法,以及如何填寫實驗現象進行了指導,並要求學生只看彎曲的程度,記錄順序,這樣學生操作實驗就要簡單些。
【教學過程】
一、 韌性的認識
(一) 激趣引入
1. 比一比誰先把兩根材料折斷。
2. 師組織匯報,介紹什麼是韌性。
材料能夠彎曲變形,但是卻不會斷裂。我們就把這種材料受力後能變形,但不斷裂的性質叫做韌性。(師板書:韌性 能變形 不斷裂 )
3. 揭示課題:不同的材料它的韌性相同嗎?今天我們就來想辦法研究不同材料的韌性。(板書:比較)
二、比較不同材料的韌性
1. (老師出示四種材料:鐵片、木條 卡紙條 塑料條)這四種材料哪一種的韌性更好呢?猜猜看!你們能想到一種比較的辦法嗎?小組討論。
2. 生匯報想到的辦法。
3. 師根據學生回答進行引導:
哪種方法更科學。在做科學實驗時,為了做到更科學、更公平地比較幾種材料的韌性,我們就必須控制這些材料的其他條件相同,觀察這四種材料,他們有哪些地方相同?(生回答:長度、寬度、厚度、形狀等)那我們就可以比較這幾種材料在其它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誰的韌性更強一些?我們就來做個比較實驗。(顯示實驗步驟:木條、卡紙條、鐵片、塑料條分別伸出桌面15厘米,用重物壓住。先在伸出桌面的一端分別掛上1個相同的鉤碼,看看它們彎下去了多少,把彎曲程度的大小記錄下來。然後再掛2個、3個鉤碼,記錄下彎曲的程度。)老師同時講解實驗步驟。提出注意事項。
4. 交流實驗結果。
5. 引導學生思考:通過剛才的實驗發現了什麼?這四種材料誰的彎曲度比較大呢?誰的韌性更強?還發現了什麼?
6. 師小結:
三、認識塑料
1.師介紹:通過剛才的實驗同學們發現了材料的韌性,我們還知道了不同的材料它們的韌性也不相同。在生活中人們就常常利用材料的不同韌性這個特點來製作各種不同形狀的物品。其中塑料是一種韌性比較強的材料,
2.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用塑料做成的?想一想這些物品用塑料來做有什麼優點?
3. 引導學生認識塑料除了韌性這一特點外,還具有不導電、防銹、傳熱慢等特點。
四、塑料的循環使用
1.關於塑料你還了解些什麼呢?(了解塑料不易被分解,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以及塑料循環使用的過程。)
2. 看科學書第53頁,你又知道了什麼?
3. 師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對塑料更深的了解,塑料雖然有很多優點,但對我們的環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壞,因此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得少用塑料製品。另外通過研究現在已經生產出來了可降解的塑料,希望同學們以後盡量選用可降解的塑料製品,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
5. 提高材料斷裂韌性的方法
資訊
塑料韌性差時怎麼改善,這三種辦法都可以試試
時間:2020.02.13 信息來源:
當再生料、水口料及添加填充料加工成品降低成本,在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的今天是每個公司的必徑之路,但其成品易碎易破,韌性度不好,一直是塑料行業比較頭痛的事情!那麼怎麼解決這一難題呢?
塑料韌性差
一、目前常見的就是增韌方法:用等比例的新料加再生料混在一起
用等比例的新料加再生料混在一起,此方法因原料的韌性度好,它可以帶動再生料的韌性。這樣的也是一種平常的增韌方法。而且也節約成本。
二、市場上有推出一種針對於塑料增韌的產品:塑料增韌劑(增塑劑)
在再生料里添加增韌劑,可以使再生料能起到增韌效果。增韌劑它一般分為:顆粒增韌劑,液體增韌劑,粉未增韌劑。三種形態增韌劑。每個品牌的增韌劑他們的添加量都不一樣。價格方面也不一樣。效果好的增韌劑,它可使再生料的韌性度與原料相同,有時比原料韌性度還好。各種塑料的增韌劑配方不一樣。
三、除了以上兩種增韌方法以外,還有就是添加EVA塑料
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簡稱EVA,一般醋酸乙烯(VA)含量在5%——40%。與聚乙烯相比,EVA由於在分子鏈中引入了醋酸乙烯單體,從而降低了高結晶度,提高了柔韌性、抗沖擊性、填料相溶性和熱密封性能,因此也可以在再生料里添加EVA它可以使再生料提高柔韌性、抗沖擊性。從而增加塑料的韌性。
6. 材料韌性的實驗是什麼實驗
材料韌性的實驗是比較軟硬實驗。
實驗名稱:比較材料的軟硬。
實驗目的: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別的物體破壞它的表面。
用簡單測量的方法檢驗材料的物理性質,通過比較發現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比如混凝土試塊材料,它的力學性能試驗就有抗壓、抗劈裂等;鋼筋材料的試驗有抗拉、抗彎;還有一些材料(比如波紋管)還要做抗剪試驗等,關鍵要看是什麼材料,這種材料在實際使用中有涉及到哪些性能指標,然後才能去分別做。
斷裂韌性
斷裂韌性材料阻止宏觀裂紋失穩擴展能力的度量,也是材料抵抗脆性破壞的韌性參數。它和裂紋本身的大小、形狀及外加應力大小無關。是材料固有的特性,只與材料本身、熱處理及加工工藝有關。是應力強度因子的臨界值。常用斷裂前物體吸收的能量或外界對物體所作的功表示。
例如應力-應變曲線下的面積。韌性材料因具有大的斷裂伸長值,所以有較大的斷裂韌性,而脆性材料一般斷裂韌性較小。
7. 斷裂韌性的測試方法
測試試樣表面先拋光成鏡面,在顯微硬度儀上,以10Kg負載在拋光表面用硬度計的錐形金剛石壓頭產生一壓痕,這樣在壓痕的四個頂點就產生了預制裂紋。根據壓痕載荷P和壓痕裂紋擴展長度C計算出斷裂韌性數值(KIC)。 計算公式為:
E為楊氏模量,例如對於Si3N4系統一般取300GPa。公式中載荷P單位為N, 裂紋長度C單位為mm, 顯微硬度HV單位為GPa。
目前國內常用的斷裂韌性試樣有兩種:
1)三點彎曲試樣SE(B)
2)緊湊拉伸試樣C(T) 在試樣中間開一裂紋,通過三點或四點抗彎斷裂測試,計算材料的斷裂韌性。
·IM法比SENB法簡便經濟,但測得的數據不如SENB法可靠;
·SENB法是普遍公認的標准測試方法;
·為了實際方便,要對IM法測試公式修正,使結果更接近SENB法。
8. 提高心理韌性的方法有哪些
以下4種方法來建立你的心理韌性
1.擁抱變革
精神上強硬的人不斷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 他們每天都努力超越自己的舒適區 ,因為他們歡迎挑戰並將其視為成長的機會。
把它作為一種日常習慣,開展活動,迫使你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冒險,擁抱未知,這是擴展你的心理韌性的一種很好的方式。
如果你想成為自己在業務和生活中最好的版本,你需要冒險並做一些令你感到不舒服的事情。
2.練習正念
正念就是要保持現狀。 企業家經常發現自己處於多個不同的方向,這可能會影響他們的注意力。
這就是為什麼專注於現在和現在是在線企業主學習的重要技能。
邁阿密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建立心理韌性的最佳方法之一是通過一致的方式練習正念。
在您的日常生活中創建基於正念的實踐(如冥想)的最大好處之一是,它可以讓您有效地管理運行在線業務時可能帶來的無數壓力因素。
3.積極主動
毫無疑問,健康的身體有助於健康的心靈。 大量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智力和穩定性越高,他們就越有可能實現和保持健康的身體。
如果您經營在線業務,則必須承諾保持活躍狀態。 在電腦前的幾個小時可能會對你的身體和精神狀態造成負擔。
4.掌握你的情緒
為了變得精神強硬,你需要掌握自己的情緒 。 經營在線業務需要您能夠在壓力下做出戰略決策,這就是為什麼您能夠保持冷靜和客觀,無論您的情緒狀態如何都很重要。
9. 如何用沖擊曲線分析試樣的韌性,抗斷裂能力等性能
沖擊韌性:當試驗機的重擺從一定高度自由落下時,在試樣中間開V型缺口,試樣吸收的能量等於重擺所作的功W。
沖擊韌性是一個對材料組織結構相當敏感的量,所以提高材料的沖擊韌性的途徑有:改變材料的成分,如加入釩,鈦,鋁,氮等元素,通過細化晶粒來提高其韌性,尤其是低溫韌性,提高材料的冶金質量,減少偏析,夾渣等。
(9)常見的韌性分析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由於荷重位移曲線機的荷重感應器(Load Cell)在軸向的力量(含推、拉兩個方向),超過載大荷重120%時會損壞,操作時請特別小心。另外,橫向荷重及沖擊荷重亦需避免。
荷重位移曲線機對於荷重感應器有完整的保護機制,但是先決條件是荷重感應器連接線必須確實連接。另外請於正常程序下使用本機台,則即使發生高速移動而造成硬碰硬的情況,荷重感應器亦能受到完全的保護。
由於荷重位移曲線機是使用Windows系統控制,為了避免多任務操作導致CPU資源被暫時佔用而造成試驗結果的不準確或誤動作,建議於使用荷重位移曲線機做試驗時請結束其它的軟體程序。而屏幕保護程序及電源管理部分亦請一並移除。
10. 學習任務韌性變形帶的識別與分析
一、韌性變形帶的識別
(一)概述
岩石中呈連續過渡的遞進變形高應變帶,稱為韌性剪切帶;在變質層狀岩石中,當剪應變數達到一定值時,岩石變形出現宏觀上的不連續狀況時,稱為韌性斷裂,後者往往有明顯強弱變形分界面(圖9-20),二者合稱韌性變形帶(也屬狹義韌性剪切帶)。它們是岩石受力產生遞進變形演化階段的不同產物(圖9-21)。
圖9-20 韌性變形帶的兩種構造樣式
圖9-21 韌性剪切帶遞進變形模式
(據張家聲,1988,修改)
韌性變形帶發育在塊狀岩石中,通常形成由弱至強連續過渡的應變糜棱岩帶,並常具有遞進變形的一系列特徵,它無明確的變形邊界,這在變質侵入岩中或厚層的塊狀岩石內(如石英岩、厚層大理岩等)常有發現。韌性變形帶在層狀岩石中,通常是與褶皺作用的面狀構造置換以及順層滑脫作用等密切伴生,變質岩層狀岩石中出現十分特殊的變質構造岩帶。
韌性變形帶的規模大相徑庭:規模宏大的韌性變形帶延伸可達數千米,寬數百米;規模可小至手標本的毫米級。從形態而言,古老的韌性變形可以被後期構造變形影響而發生褶皺,造成多變的形態,而較新的韌性剪切帶常常是呈線形展布(見圖6-1)。
韌性變形帶是地殼中,深層次變形的產物。它是深部地殼中一個構造薄弱帶,通常構成地殼內一個線形的熱液蝕變帶、退變質帶、線形構造岩漿侵入帶和成礦帶,經風化剝蝕而表露於地表。因此,研究它們是窺視地殼深部構造變形作用的一個重要窗口。
(二)韌性變形帶類型
按現代對斷裂構造層次的概念,Sibson(1977)提出斷層雙層模式圖是大家所熟知的。隨著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使得韌性變形帶的構造層次概念不斷發展和深化。我國地質工作者在研究變質岩區構造時,按構造相的基本觀點,將韌性變形帶分為三種主要類型:
(1)淺部構造相韌性變形帶:與綠片岩相的形成空間大體相同。
(2)中部構造相韌性變形帶:與角閃岩相的形成空間大體相同。
(3)深部構造相韌性變形帶:與麻粒岩相的形成空間大體相同。
不同構造相中的韌性變形帶有其各自特徵性的礦物組成和變質構造岩特徵(表9-1,表9-2)。
表9 -1 不同的脆韌性剪切帶特徵簡表(以長英質岩石中發育的剪切帶為例)
(引自房立民等,1991)
表9 -2 深構造相、中構造相韌性變形帶中岩石變形特徵一覽表
(引自房立民等,1991)
二、糜棱岩的識別
糜棱岩呈狹長帶狀分布,緻密堅硬,礦物多呈顯微細晶,少量呈碎斑。基質細密具有面理構造,面理圍繞碎斑分布,形成似流動構造——糜棱面理。
糜棱岩系列岩石的重要特徵是:礦物在較高溫度和壓力作用下,晶體經塑性變形和明顯的重結晶而形成的具有強烈優選方位,流動構造發育,岩性為條紋狀細粒岩石。通常具有以下特點:①發育在強應變帶內;②表現出強化的面理和線理;③與原岩相比,粒徑更細。
隨著糜棱岩化程度(糜棱岩中細粒化基質性質和含量、主要顆粒粒徑大小以及重結晶作用的程度)的增高,可將糜棱岩進一步劃分為糜棱岩化××岩、初糜棱岩、糜棱岩、超糜棱岩。隨著變形後重結晶的增高,糜棱岩中的細小顆粒因重結晶而增大,並有一些新生礦物出現,使糜棱岩轉變形成各種結晶片岩。基質以重結晶作用為主的糜棱岩,可根據結晶程度和結晶顆粒的大小,分為千糜岩、變余糜棱岩、構造片岩和構造片麻岩。
三、韌性剪切帶標志及剪切運動方向的分析
(一)韌性剪切帶宏觀標志及剪切運動方向的分析
(1)S型面理:S型面理的發育程度和岩石的變質變形程度從剪切帶的邊部向中心逐漸增強(圖9-21)。在各向同性的均質岩石中,韌性剪切帶內部的新生面理與韌性剪切帶的邊界成45°夾角,夾角指向對盤運動方向。自邊緣向中心,這個夾角越來越小,在中心部位,面理與剪切帶的邊界近於平行。宏觀上呈S形(圖9-22)或反S形。這種剪切帶內部面理稱糜棱面理,常用S表示,面理相當於應變橢球體的AB面。其空間展布形式反映了剪切帶內部的應力、應變狀態。
圖9-22 韌性剪切帶內部的 「S」 型面理及其反映的應變變化
(2)S-C組構:除了剪切帶內部的S型或反S型面理外,還常發育有平行剪切帶邊界的面理,稱剪切面理,用C或Sc表示,它是由更細的顆粒或雲母等礦物組成的。在剪切帶內糜棱面理S與剪切面理C相交,構成S-C組構(圖9-23)。S-C組構也可以指示剪切帶內部的應力、應變狀態。
圖9-23 S-C 組構
(3)a型褶皺和鞘褶皺:①褶皺軸與剪切帶內拉伸線理平行的褶皺,稱為a型褶皺,一般發育在剪切帶內強烈剪切部位(圖9-24B、D、E)。而地殼淺層次形成的褶皺,軸垂直於拉伸線理,稱為b型褶皺(圖9-24C)。a型褶皺可以由剪切作用直接導致層狀岩石形成,或是由開闊的b型褶皺隨著剪切變形的加劇改造而成。②鞘褶皺是a型褶皺發育完好時的一種特殊類型,其褶皺軸與拉伸線理平行,形似刀鞘,常呈扁圓狀或舌狀,甚至圓筒狀,多為不對稱褶皺,沿剪切方向拉得很長(圖9-24E,圖9-25)。鞘褶皺常成群出現,大小不一,以中小型為主。
圖9-24 韌性剪切帶中的褶皺
(據Mattauer,1980,略修改)
A—韌性剪切帶中的拉伸線理,M為剪切運動方向,L為拉伸線理;C—褶軸垂直拉伸線理的b型褶皺;
B、D、E—褶皺軸平行拉伸線理的a型褶皺;E—已進一步發育成鞘褶皺
(4)拉伸線理:在剪切帶內的面理上礦物沿最大拉伸方向定向排列,構成平行剪切滑動方向的拉伸線理,用L表示。由於剪切帶內發育良好的S型面理及剪切面上的拉伸線理L,使剪切帶具有良好的面狀構造和線狀構造,有時稱這種構造岩為S-L構造岩。
圖9-25 韌性剪切帶中的鞘褶皺及拉伸線理
(據Gidon)
拉伸線理平行於應變橢球體A軸(即X軸),即平行於剪切運動方向。如糜棱岩中常見的角閃石等礦物定向及生長,以及構造片麻岩中輝石鏈狀分布,它們都產生於韌性剪切作用中。因此,在野外可以根據糜棱岩帶、新生面理帶或退化變質帶、鞘褶皺及其伴生的拉伸線理等構造確定韌性剪切帶的存在,進而判定其剪切方向。其中,拉伸線理平行於其變形時的運動方向。
(5)壓力影:它是在構造應力作用下,礦物在壓力大的方向上發生溶解;而在壓力小的方向上發生沉澱形成的。它廣泛發育在變質岩地區和糜棱岩中,壓力影尾端呈「S」形彎曲,其延伸方向指示剪切運動方向(圖9-26)。
圖9-26 壓力影宏觀示意圖
(二)韌性剪切帶微觀標志及其剪切運動方向的分析
顯微鏡下觀察糜棱岩具有多種韌性變形現象,如旋轉碎斑系、壓力影、顯微S-C組構、雲母魚、晶體剪破與書斜式構造等,可作為剪切運動的指示標志。
(1)旋轉碎斑系:糜棱岩中相對較硬的礦物或集合體(長石、石榴子石等)構成旋轉碎斑系。其尾端由變形的基質或動態重結晶物質組成,它們多呈單斜對稱形式,從而構成σ型與δ型(圖9-27A)。σ型或δ型旋轉碎斑系,其結晶尾延伸方向指示剪切運動方向。
(2)顯微S-C組構及雲母魚:顯微S-C組構與宏觀S-C組構具有相似的含義。「雲母魚」構造是另一種S-C組構,大多發育在石英雲母片岩中,不對稱的「雲母魚」尾可指示剪切方向(圖9-27B、C)。
(3)晶體剪破與書斜式構造:受剪切作用改造沿Sc面剪破晶體或沿次級剪切破裂剪破晶體並發生平移產生書斜式構造(又稱「多米諾骨牌」構造)。其裂面與剪切帶的銳夾角示剪切方向(圖9-27D)。
圖9-27 韌性剪切帶剪切運動微觀標志
A—旋轉殘斑系;B—顯微S-C組構;C—雲母魚;D—書斜式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