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VCP分析
VCP分析:本量利分析(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CVP分析)又稱量本利分析(VCP分析) 本量利分析是成本--產量(或銷售量)-- 利潤依存關系分析的簡稱,也稱為CVP分析(Cost-- Volume--Profit Analysis),是指在 變動成本計算 模式的基礎上, 以數學化的會計模型與圖文來揭示 固定成本 、 變動成本 、銷售量、 單價、銷售額、利潤等變數之間的內在規律性的聯系,為 會計預測 決 策和規劃提供必要的 財務信息 的一種 定量分析方法 。
B. 財務分析方法 cpvcvp
財務分析方法 :cvp叫本量利分析。
概念與特點:
一、本量利分析是成本--產量(或銷售量)--利潤依存關系分析的簡稱,也稱為CVP分析(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是指在變動成本計算模式的基礎上,以數學化的會計模型與圖文來揭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銷售量、單價、銷售額、利潤等變數之間的內在規律性的聯系,為會計預測決策和規劃提供必要的財務信息的一種定量分析方法。
二、本量利分析它著重研究銷售數量、價格、成本和利潤之間的數量關系,它所提供的原理、方法在管理會計中有著廣泛的用途,同時它又是企業進行決策、計劃和控制的重要工具。
三、本量利分析方法是在成本性態分析和變動成本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主要研究成本、銷售數量、價格和利潤之間數量關系的方法。它是企業進行預測、決策、計劃和控制等經營活動的重要工具,也是管理會計的一項基礎內容。
以上信息希望對你有幫助。
C. CVP的介紹
本量利分析(CVP)是成本--產量(或銷售量)--利潤依存關系分析的簡稱,也稱為CVP分析(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是指在變動成本計算模式的基礎上,以數學化的會計模型與圖文來揭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銷售量、單價、銷售額、利潤等變數之間的內在規律性的聯系,為會計預測決策和規劃提供必要的財務信息的一種定量分析方法。
D. CVP的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
本量利分析是以成本性態分析和變動成本法為基礎的,其基本公式是變動成本法下計算利潤的公式,該公式反映了價格、成本、業務量和利潤各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即:
稅前利潤=銷售收入-總成本=銷售價格×銷售量-(變動成本+固定成本)
=銷售單價×銷售量-單位變動成本×銷售量-固定成本
即:P=px-bx-a=(p-b)x-a
式中:P——稅前利潤
p——銷售單價
b——單位變動成本
a——固定成本
x——銷售量
該公式是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出發點,以後的所有本量利分析可以說都是在該公式基礎上進行的。
E. 什麼是cvp分析
本量利分析是"成本-業務量-利潤分析"的簡稱。它被用來研究產品價格、業務量(銷售量、服務量或產量)、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總額、銷售產品的品種結構等因素的相互關系,據以作出關於產品結構、產品訂價、促銷策略以及生產設備利用等決策的一種方法。本量利分析中最為人們熟悉的形式是盈虧臨界分析或稱保本分析。許多人把兩者等同起來。確切地說,盈虧臨界分析只是全部本量利分析的一部分。顯然,盈虧臨界分析並非只著眼於找出一個不盈不虧的臨界點或稱保本點,它所期望的是獲得盡可能好的經營成果。這種分析方法可以用來預測企業的獲利能力;預測要達到目標利潤應當銷售多少產品(或完成多少銷售額);預測變動成本、銷售價格等因素的變動對利潤的影響等等。
F. 什麼是本量利分析如何進行分析
本量利分析法是根據有關產品的產銷數量、銷售價格、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等因素同利潤之間的相互關系,通過分析計量而確定企業目標利潤的一種方法。
我們知道,企業從事生產、經營的目的之一是獲利,對納稅人來說,稅收是支出構成的一部分。因此,就像企業節約費用、節約成本一樣,為了獲利,企業開始節稅,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納稅籌劃。納稅籌劃與管理會計中的基本決策分析方法――本量利分析有著許多聯系和共同點。本文就本量利分析中應關注稅收成本性態影響提一些自己的觀點。 本量利分析,是將成本劃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並假定產銷量一致的情況下,根據成本、業務量、利潤三者之間的關系進行預測和決策的一種技術方法。其原理在決策、計劃和控制中具有廣泛的用途,是管理會計的重要基礎。
由於稅收從本質上來講是企業成本的構成部分,基於其計稅依據的不同,可以分別歸入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這就是我們常提及的稅收成本性態分析。 如營業稅,由於應納稅額 = 營業收入×稅率,營業稅與收入總數量呈正比例增減變動關系,因此,營業稅可以歸入變動成本;再如房產稅,若採用公式應納稅額= 計稅房產余值×1.2%來計稅,營業稅在一定時期內(計稅房產余值不發生變化)不受業務量的增減變動影響而固定不變,可以歸入固定成本。
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本量利分析中稅收成本性態的影響: 我們先給出本量利分析的計算公式: 利潤=(單位產品銷售價格-單位變動成本)×產品銷售數量-固定成本總額,並設定如下前提:
(1)產銷量能夠一致;
(2)例中所給出的成本不含所給出的稅金。 例1,某商業企業小規模納稅人產品銷售價格為26元/台,單位變動成本為15元/台,增值稅稅率為4%,固定成本為8萬元,預測市場銷量為8000台,能否投入經營?若市場銷量為12000台,結果該如何? 如前所述,由於應納增值稅隨業務量增減變動呈正比例變化,因此可歸入變動成本。 在市場銷量為8000台的條件下: 利潤=[26-15-26÷(1+4%)×4%]×8000-80000= 0(元) 可見,在市場銷量為8000台的條件下,企業如投入經營為盈虧臨界狀態,因此,方案不可取。而在這個方案中若忽略稅收變動成本影響,利潤=(26-15)×8000-80 000=8000(元),看起來有盈利,則會得出錯誤結論。
在市場銷量為12000台的條件下: 利潤=[26-15-26÷(1+4%)×4%]×12 000-100 000=20 000(元) 可見,若市場銷量為120000台,企業投產可獲利20000元,因此,該方案可取。 例2,某企業產品銷售價格為25元/台,單位產品變動成本為15元/台(含稅收變動成本),企業應納房產稅 5萬元,年折舊 7萬元,我們以市場銷量為目標,進行市場決策分析。
如前所述,企業年納房產稅不隨業務量增減而變動,可歸入固定成本,我們先計算一下利潤為零的市場銷量,也即損益臨界點。 利潤=(25-15)×銷售量-7000-5000=0 銷售量=(70000+50000)÷(25-15)=12000(台) 企業可做籌劃如下,若該期市場銷量預測值大於1200O台,企業方能獲利,投產方案才可取。否則,方案不可取。 例3,企業產品銷售價格為25元/台,車位變動成本為15元/台(含稅收變動成本),固定成本總額為15萬元,企業主管部門要求稅後利潤按13.4萬元上交並以此考核,我們以市場銷量為目標,做有關分析(假定所得稅稅率為33%): 稅前利潤=稅後利潤÷(1-所得稅稅率)=13.4÷(1-33%)=20(萬元)這20萬元為最低目標利潤,近似於固定成本,所以有:200000=(25-15)×銷售量-150000,銷售量=(150000+200000)÷(25-15)=35000(台)。
因此,若市場銷量預測值大於35000台時,企業才能完成上級考核目標;否則,企業則完不成考核目標。 從以上計算可以看出,在將各稅種所繳納稅款分別歸類並入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前提下,本量利分析與納稅籌劃思路可以很好地結合,給企業管理決策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從而最終實現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
G. cvp是什麼意思
1、CVP:中心靜脈壓
中心靜脈壓(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是指右心房及上、下腔靜脈胸腔段的壓力。
2、CVP:本量利分析
本量利分析(CVP)是成本--產量(或銷售量)--利潤依存關系分析的簡稱,是指在變動成本計算模式的基礎上。
以數學化的會計模型與圖文來揭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銷售量、單價、銷售額、利潤等變數之間的內在規律性的聯系,為會計預測決策和規劃提供必要的財務信息的一種定量分析方法。
(7)研究cvp分析的三種方法擴展閱讀:
CVP(中心靜脈壓)注意事項
1、測壓過程中發現靜脈壓突然出現顯著波動性升高時,提示導管尖端進入右心室,立即退出一小段後再測,這是由於右心室收縮時壓力明顯升高所致。
2、導管阻塞無血液流出,應用輸液瓶中液體沖洗導管或變動其位置。
3、導管留置時,需用抗凝劑沖洗,以防血栓形成;留置時間,一般不超過5天。
H. 量本利分析
本量利分析,即分析考察企業的成本—業務量(銷售收入)—利潤之間的依存關系。這三個變數之間的依存關系,即形成企業的利潤結構,進行本量利分析的目的是要從結構上把握企業銷售收入的增加或減少會給經營利潤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根據成本(Cost)、業務量(Volume)和利潤(Profit)三個詞的英語首字母,也將本量利分析簡稱為CVP分析。
本量利分析,包括盈虧臨界點分析、各因素變動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首先先引入幾個概念:
貢獻毛益—指銷售凈額減去變動成本總額後的余額。
變動成本—變動性製造成本、變動性銷售費用和變動性管理費用。
單位貢獻毛益,通過貢獻毛益與銷售量的比值推算。
貢獻毛益率=單位貢獻毛益/單位產品售價
或:貢獻毛益率=總的貢獻毛益/總的銷售收入
以此推算企業需要達到什麼樣的業務量水平才可以補償企業的所有成本——正好夠本,盈虧相抵。這就是盈虧臨界點分析。用公式可表示為:
BE=FC/(SP-VC)
BE表示盈虧臨界點的業務量;
FC表示固定成本;
SP表示單位產品售價;
VC表示單位產品變動成本。
企業業務量如低於此點,就發生虧損;如高於此點,則取得盈利。
盈虧臨界點作業率,該指標說明企業要實現盈利所要求的最低作業水平。
盈虧臨界點作業率=盈虧臨界點的業務量/正常開工的業務量
安全邊際:表示盈虧臨界點銷售量與預計業務量之間的差額,經濟含義是指現有的業務量再降低多少企業將從盈利狀態轉入虧損狀態。計算公式如下:
安全生產業務量=預計業務量-盈虧臨界點業務量
安全邊際率=(安全邊際/實際業務量)*100%
銷售邊際率=銷售利潤/銷售收入=安全邊際率*貢獻毛益率
表明只有安全邊際部分(即超出盈虧臨界點的業務量)的貢獻毛益率才構成為企業的利潤。
I. 什麼是CVP分析法
本量利分析簡稱為CVP分析,即分析考察企業的成本(Cost)—業務量(Volume)—利潤(Profit)之間的依存關系。進行本量利分析的目的是要從結構上把握企業銷售收入的增加或減少會給經營利潤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J. CVP的操作方法
CVP(中心靜脈壓)的操作方法:
1、靜脈插管方式
經皮穿刺法:經頸內靜脈或鎖骨下靜脈,將導管插至上腔靜脈,或經股靜脈插管至下腔靜脈。
靜脈剖開法:現僅限於經大隱靜脈插管至下腔靜脈。需判斷導管插入上、下腔靜脈或右心室無誤。
2、插入深度
經鎖骨下靜脈者約為12-15cm,其餘均為35-45cm。一般認為上腔靜脈壓較下腔靜脈壓更精確,因為腹內壓增高時下腔靜脈壓不夠可靠。
3、測量方法
將測壓管零點置於第四肋間右心房水平腋中線位置,操作時先將中心導管夾閉,使靜脈通道與測壓管相連,使靜脈通道中的液體充滿測壓管至高於預計靜脈壓之上,然後關閉靜脈通道,打開中心靜脈導管,使測壓管與中心靜脈導管相通。
則測壓管內的液體迅速下降,到一定水平不再下降時,觀察液面在量尺上的刻度數,既為CVP的值,不測量時,關閉測壓管,使靜脈通道與中心靜脈導管相通,繼續補液。
(10)研究cvp分析的三種方法擴展閱讀:
測量的注意事項
測量時確保靜脈內導管暢通無阻;每次測量完畢後倒入測壓管內的血液需沖洗干凈,確保靜脈內導管和測量管道系統內無凝血和空氣,管道無扭曲等。
測壓管留置時間一般不超過五天,時間過長易發生靜脈炎或血栓性靜脈炎,故留置3天以上需用抗凝劑沖洗,以防血栓形成;加強管理,嚴格無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