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植物營養研究方法精品課程

植物營養研究方法精品課程

發布時間:2022-06-13 19:47:45

㈠ 常江的主要教學經歷

植物營養學(本科);植物營養研究方法(本科);植物營養研究方法與設計(研究生)
教研項目:
植物營養學,校級重點課程,2006-2009 (1)植物逆境營養與生態效應;
(2)土壤污染評價與農產品質量安全;
(3)農田水肥資源高效利用及耦合機制; (1) 漬害條件下的小麥營養生理和形態生理研究
(2) 懷寧縣蔬菜高效栽培模式示範與推廣
(3) 安徽省主要土壤環境質量及其預警研究(05021010)
(4) 棚室脅迫蔬菜生產土壤環境中農葯、重金屬污染控制與修復技術(略)
(5) 沿淮低窪地中低產田水分調控關鍵技術集成與示範(2009BADA6B04)

㈡ 當代植物營養科學有哪些研究方向

當代植物營養科學研究方向:
1、根際研究,土壤養分生物有效性的概念;
2、植物營養性狀的遺傳學研究;
3、植物營養與微生物;
4、植物營養與分子生物學;
5、植物營養與生態學

㈢ 在植物營養學中什麼叫做土培法

土培法就是指利用土壤或與土壤相近的固態物質作為基質栽培植物的方法。

㈣ 植物營養田間研究的方案設計主要有哪幾種

植物營養田間研究的方案設計主要有兩種:制訂試驗處理方案和試驗小區設置方案。
一個試驗設計有若干個處理。如一個品種或一種栽培措施,就是一個處理。在田間試驗中,安排處理的小塊地段稱試驗小區。試驗中同一處理種植的小區數目稱重復。試驗須設立對照區。近代田間試驗以「誤差控制」為理論基礎,遵照以下3個基本原則進行設計:①重復原則。在試驗田上每個處理只有設置幾個重復,才能根據相同處理的各小區間的差異情況,估算其試驗誤差的大小。重復越多,處理平均值越可靠,因為平均數的標准差與重復次數的平方根成反比。②隨機排列原則。其目的在於使各處理在重復內所佔的小區位置機會均等,這樣可以避免由土壤肥力、結構、田間管理等環境因素帶來的系統性誤差。隨機排列只有在設置重復的基礎上才能發揮作用。③局部控制原則。將試驗田按照土壤肥力等因素劃為幾個局部地段,使地段之內環境條件比較一致,各個處理在每地段內只安排1個小區,成為1個區組(又稱重復)。由於地段內土壤條件差異較小,各處理互相比較時可靠性較高。在上述3種情況下,與處理比較無關的變異的量可在統計分析中消除掉。

㈤ 有沒有關於植物營養液配製的教案啊

有,大量、中量元素用霍格蘭營養液,微量元素用阿農營養液,這是最標準的。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的教材《植物營養研究方法》里就有。

㈥ 植物營養學的研究方法

植物營養學是研究植物對營養物質的吸收,運輸,轉化和利用的規律及植物與外界環境之間營養物質和能量交換的學科。目的是提高作物產量和改良產品質量。
植物營養學的主要任務是闡明植物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營養物質交換和能量交換的具體過程,以及內營養物質運輸,分配和能量轉化的規律,並在此基礎上通過施用合理肥料的手段為植物提供充足的養分,創造良好的營養環境,或通過改良植物遺傳特性的手段來調節植物體的代謝,提高植物營養效率,從而達到提高作物產量和改善產品品質的目的.
植物營養學的研究方法:
生物田間試驗法

植物營養學科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生物模擬法
藉助盆缽,培養盒等特殊的裝置種植物進行植物營養的研究,通常稱為盆栽試驗或培養試驗.
化學分析法
研究植物,土壤,肥料體系內營養物質的含量,分布與動態變化的必要手段.
數理統計法
在現代植物營養研究中,數理統計已成為指導試驗設計,檢驗試驗數據資料不可缺少的手段和方法.
核素技術法
利用放射性和穩定性同位素的示蹤特性,追蹤他們的變化以揭示物質運動的規律.
酶學診斷法
由於一些營養元素是酶的活化劑,或是對酶結構起穩定作用,或有調節作用.因此了解植物體內某種酶的活性變化就可以反映出植物的營養狀況.

㈦ 求一篇「植物營養學研究論文」

摘要:本文綜述了蔬菜硝酸鹽含量過高對人體的危害,影響蔬菜硝酸鹽含量的因素,降低蔬菜硝酸鹽含量的措施及其效果,並對今後的研究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蔬菜;硝酸鹽;影響因素;栽培措施

1前言

蔬菜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但蔬菜又是易於富集硝酸鹽的作物,人體吸收的硝酸鹽80% 以上來自於蔬菜[1]。故硝酸鹽含量是評價蔬菜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雖然硝酸鹽對人體沒有直接的毒害作用,但進入人體後,會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還原為有毒的亞硝酸鹽,它可與人體血紅蛋白反應,使之失去載氧功能,造成高鐵血紅蛋白症。長期攝入亞硝酸鹽會造成智力遲鈍[2]。另一方面。亞硝酸鹽還可間接與人類攝取的其它食品、醫葯品、殘留農葯等成分中的次級胺反應,在胃腔中(pH=3)形成強致癌物—— 亞硝胺,從而誘發消化系統癌變[3]。因此,硝酸鹽污染問題已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世界各國學者對蔬菜硝酸鹽積累及其控制途徑進行了日益廣泛和深入的研究。近年來許多研究單位對蔬菜中的硝酸鹽污染以及如何控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影響蔬菜硝酸鹽積累的因素很多,與蔬菜的種類品種有關,與水分、溫度、光照有關,也與施氮量、氮肥種類、施氮方法等因素有關,但施肥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要減少蔬菜硝酸鹽含量,一是要進行合理施肥,控制施肥種類、數量,掌握好施肥方法等。二是調節水、溫、光等環境條件,從而達到控制植株根系對NO3-的吸收速率,降低其吸收量,進而加速硝酸鹽在植物體內的代謝的目的。

2 影響蔬菜硝酸鹽含量的因素

2.1內部因素

影響蔬菜硝酸鹽含量的內部因子主要包括:蔬菜種類、品種、部位和生育期,這些因子主要受遺傳因子所控制[4]。

2.2.1 蔬菜種類不同其硝酸鹽含量差異明顯。現在研究證實,不同蔬菜種類的硝酸鹽含量從大到小的次序為根菜類> 葉菜類> 瓜類> 茄果類。

2.2.2 同一種類蔬菜不同品種硝酸鹽含量也不相同,如萵苣Bellone品種葉片中硝酸鹽含量為2878mg/kg,而Tornade品種硝酸鹽含量僅為123mg/kg,2個品種間硝酸鹽含量差異十分懸殊。

2.2.3 蔬菜不同部位的硝酸鹽含量也有很大差異,一般而言,根>莖>葉>果;葉柄>葉片;外葉(下部葉)>內葉(上部葉)。

2.2.4 生育期對於菠菜而言,其體內硝酸鹽含量隨著生育期的延長而降低,這可能是由於隨菠菜生育期推進其吸收土壤硝酸鹽能力下降,或隨植株增大硝酸鹽相對量降低造成的。因此菠菜不宜提早收獲。

2.2外部因素

蔬菜積累硝酸鹽的過程也受外部其他環境因素如土壤水分、光照、溫度、栽培措施等顯著影響[5]。

2.2.1光 光照對植物體內的硝酸鹽代謝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是決定植株硝酸鹽含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光照強度、光周期和光照持續時間均影響植株硝酸鹽含量。在低光照強度下,植株積累大量的硝酸鹽, 而在較高的光強下,硝酸鹽的積累減少[6]。光照影響植株硝酸鹽含量的主要原因是硝酸還原酶活性受光照強度的調節,而且光照正常條件下, 光合作用良好,植株生長量大,吸入的硝酸鹽被稀釋而不致累積很多,同時光合作用可提供硝酸還原的能量,使之轉化為銨態氮,因此也有利於減少硝酸鹽的累積[7]。

2.2.2 溫度 溫度高低影響植物對硝酸鹽的吸收速率。在適溫范圍內,隨溫度升高,植物生長速度加快,根系對硝酸鹽的吸收也加快,促進植株地上部生長,NRA也隨之提高使植株體內硝酸鹽積累減少。溫度降低,根系吸收硝酸鹽能力減弱,同時,NRA也因溫度降低而減弱,以致硝酸鹽積累增加[8]。

2.2.3 水分 硝態氮的吸收、運輸與水分運動密切相關。質流是水分驅動的物質運動,而質流對作物吸收硝態氮的貢獻率達70%-90%。蒸騰作用的持續進行,使溶解於水中的硝態氮向植物體內各處移動,分布於不同器官的組織內部及外部空間的水分中。另外,硝態氮的代謝也離不開水分[9]。

2.2.4 氮肥供應 大部分蔬菜為喜硝態氮作物,於是人們為追求高產而盲目追施硝態氮肥,而NO3-含量卻隨氮肥用量增加而不斷升高,不能及時被還原。另一方面,施肥方法不當,基肥不足,追肥次數偏多,導致硝酸鹽積累增加。

3 降低硝酸鹽含量的控制途徑和措施

綜上所述,有關影響植物體內硝酸鹽積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作物之間的差異也十分明顯,因此要有效降低硝酸鹽的積累首先要分析研究對象所特有的影響因子,針對主要因子通過明確的調控措施,達到降低硝酸鹽積累的目的。

3.1 施肥措施

蔬菜硝酸鹽嚴重超標,除了與蔬菜的種類、品種、遺傳特性不同有關外,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是:施用化肥,超量施肥,重施氮肥,沒有均衡的控制和調節土壤肥力。控制蔬菜硝酸鹽過量殘留的措施是,嚴格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少施化學氮肥,應以有機肥為主。因為有機肥礦化速度慢,不會導致硝酸鹽在植株體內明顯積累,並能提高蔬菜的產品質量和口感度[10]。

3.1.1 合理施用氮肥

⑴搭配施用不同形態的氮肥

邱孝煊等報道,每公頃氮素用量450Kg,空心菜中硝酸鹽含量,氯化銨<硫酸銨<尿素<碳酸氫銨<硝酸銨.施氯化銨的空心菜硝酸鹽比其它化學氮肥低10%以上,這與氯化銨中的Cl-能抑制硝化作用有關。李海雲等報道,銨態氮和硝態氮的比例不同影響硝酸鹽的積累量,經多種蔬菜試驗表明,NH4+-N所佔比例越大,NO3-含量降低越明顯。其原因在於NH4+被植物吸收後立即參加含氮有機物的形成,而NO3-則要先還原,後一過程需消耗額外能量並在相應酶系參與下進行。因此,施銨態氮肥可使蔬菜硝酸鹽含量減低。朱祝軍等研究的結果是,對不結球生長的營養液中,銨態氮和硝態氮濃度(mmol/L)比例以1:1為最佳。[11]

⑵適宜的氮肥施用量

氮素是植物生命活動的必需養分,且需要量在各元素中居首位。任祖金等報道,偏施和濫用氮肥,是造成蔬菜硝酸鹽積累的重要原因,提出300Kg/hm2為氮肥用量的臨界值。在保證產量的同時,適當降低氮肥施用量能降低硝酸鹽的富集。

⑶嚴格掌握氮肥的施用方法

氮肥要深施、早施。深施可以減少氮素揮發,延長供肥時間,提高氮肥利用率。早施則利於蔬菜植株早發快長,延長肥效,減少硝酸鹽積累。還應根據蔬菜種類、栽培條件、氣候條件等靈活施肥。無公害蔬菜生產過程中,其硝酸鹽含量是不斷變化的。據研究,隨著氮肥追肥時間的推移,蔬菜體內的硝酸鹽含量有逐漸減少的趨勢。對蔬菜來講,追肥的時間應安排在採收前30天,追肥的原則為「少量多次」[12]。

⑷控制氮肥施用時間

研究結果表明,追氮後8天是蔬菜收獲上市的安全始期,隨著時間延長,硝酸鹽累積具有明顯下降趨勢,至追氮後18天,蔬菜體內硝酸鹽分別比始期下降21.9% ~34.7% 。因此,得出蔬菜「攻頭控尾」的施氮技術模式[13]。

3.1.1有機肥無機肥配合施用

菜田施用有機肥是一項降低蔬菜硝酸鹽積累,提高產品營養價值的有益的農業措施。這是因為生物降解有機質是個漸進過程,養分釋放緩慢,適合於蔬菜對養分吸收;土壤中有機質能促進土壤反硝化過程,從而有效降低土壤中硝態氮濃度。和氮肥相比,施有機肥能降低蔬菜50% 的NO3-的積累量 。據此,要廣辟肥料,確保蔬菜生產對有機肥的需求。但有機肥施用量過大,也會引起蔬菜中硝酸鹽的大量積累,菜田有機肥施用量最大限量為60t·hm2。

化學氮肥與廄肥、土雜肥配合施用,能有效控制和降低蔬菜中的硝酸鹽積累。通常無機氮與有機氮的比為l:1;氮、磷、鉀三要素的比例,100天以內的短季節蔬菜為l:0.2:0.5,長季節蔬菜為l:O.5:0.6。[14]

3.1.2 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技術

測土配方施肥,是控制蔬菜硝酸鹽積累的重要措施之一。大量研究結果表明,氮肥施用量與蔬菜體內硝酸鹽含量呈正相關,磷、鉀肥的施用量則與之呈負相關。這是由於:鉀在植物體內能促進蛋白質的合成,鉀的濃度越高,促進作用越強,從而提高了氮的利用率,蔬菜中K含量每遞增0.1% ,NO3-量下降33.O% ;磷是硝酸還原酶和亞硝酸還原酶的重要組成部分,參與NO3-的還原和同化。高祖明等指出,N、K比過大是造成葉菜NO3-積累的重要原因,且缺磷比增氮更易引起葉菜組織內NO3-積累。因此,在蔬菜生產上應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做到缺什麼補什麼,缺多少補多少。達到平衡施肥。這樣,不僅能降低蔬菜中硝酸鹽的含量,而且增產效果十分顯著[15]。

3.1.4 葉面噴施微肥

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對於減少蔬菜中硝酸鹽的積累有一定的效果。蔬菜收獲前lO天,葉面噴施微肥,能提高產量和品質,收獲前1天用草酸、甘氨酸等噴灑,可明顯降低蔬菜中的硝酸鹽含量。近年來的研究結果表明,葉面噴施鉬、錳等微肥,對降低蔬菜硝酸鹽積累有良好的效果。這是因為鉬和錳元素在植物體內參與硝態氮的還原過程,鉬是硝酸還原酶的組成部分,錳是多種代謝酶的活化劑。對蔬菜葉面噴施鉬肥和錳肥,能激活蔬菜體內的硝酸還原酶,從而使蔬菜體內硝態氮的還原同化量超過其吸收量,降低蔬菜硝酸鹽的含量。

葉菜類不能葉面施氮肥。葉面噴施直接與空氣接觸,銨離子易變成硝酸根離子被葉片吸收,硝酸鹽積累增加,又不耐貯存[16]。

3.2 改善生態條件

3.2.1 改善光照條件,增加光照時間

保證正常光照,是硝酸鹽在植物體內同化並降低其濃度的決定條件之一。露地和保護地條件下光照強度降低20% ,蔬菜硝酸鹽含量增加150%; 強光照下可使菠菜的硝酸鹽含量較之弱光照來得低。正常光照條件下,光合作用良好,植株生長量大,吸入的硝酸鹽可被稀釋而不致積累太多,同時還促進硝酸還原酶的合成,程高其活性,並為硝酸還原提供能量,因此有利於硝酸鹽含量的下降[17]。

3.2.2 改善土壤水分供應狀況

研究表明,土壤水分充足時,蔬菜的生長量可提高109.9%~174.8% ,而硝酸鹽含量卻降低19.4%~ 25.0%,硝酸鹽還原酶活性也明顯降低。因此,在蔬菜生產中應注意水分管理,避免由於缺水造成水分脅迫[17]。

在乾旱情況下,蔬菜的硝酸還原酶的合成受阻,分解加快,硝態氮積累顯著增加。因此,在收獲前幾天進行灌水,可使硝酸鹽含量下降。

3.3 配合使用氮肥抑制劑

為降低和控制蔬菜硝酸鹽的含量,目前國外普遍採用氮抑制劑來抑制土壤硝化細菌的活性,從而達到減少土壤和蔬菜中硝酸鹽積累的目的。在現有的氮抑制劑中,使用效果較好的首推雙氰胺(DCD)。在氮肥中,添加10~20%的雙氰胺與單施尿素相比,可使青菜莖葉中的硝酸鹽含量降低10~30%。將雙氰銨與碳銨一起施用效果更佳,可使葉柄和葉片中的硝酸鹽含量減少25~45%。[18] 因此,蔬菜在施用氮肥時,應按純氮量的10~20%添加雙氰胺,與化肥拌勻後施用,控制硝酸鹽積累的效果最佳。

3.4 選育低富集硝酸鹽的品種

由於硝酸鹽積累存在遺傳差異,所以選育低積累的品種被認為是控制蔬菜硝酸鹽含量的有效方法之一,低硝酸鹽含量已成為育種的1個重要目標。國外有育成硝酸鹽富集力弱的菠菜新品種的報道,但國內目前還沒有選育成功低積累的蔬菜品種。隨著對蔬菜硝酸鹽積累的遺傳規律的進一步認識,特別是隨著現代分子生物技術的發展,利用基因工程選育低富集硝酸鹽品種必將成為重要的發展方向。

3.5 調整收獲時期和時間

由於不同生長發育階段的蔬菜硝酸鹽含量不同,一些蔬菜生長前期大於後期,所以,適當晚收有利於降低蔬菜中的硝酸鹽,降低幅度可達數倍甚至數十倍。另外,光照、溫度等外部因素對蔬菜硝酸鹽積累也有明顯影響。因此,生產中應根據1d內溫度和光照變化的節奏確定適宜的收獲時間,同時應根據光、溫等條件的季節變化以及蔬菜生長發育進程確定適宜的收獲時期。[20]

4 存在的問題與展望

目前,蔬菜體內硝酸鹽的積累問題已引起廣大科研工作者的關注,而且在這一領域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尚缺乏控制效果好、簡單易行的方法。一些控制硝酸鹽積累的措施目前還很難用於生產實踐,另外一些方法控制效果不太明顯,還有一些方法或觀點雖在理論上成立,但目前還沒有取得應用成果。我國目前蔬菜生產條件及農民的科技水平,特別是目前國內生產者對產量的追求以及消費市場對供應量的要求決定了在短期內難以顯著降低氮肥的施用量(氮肥是蔬菜體內硝酸鹽的主要來源),因此,不降低氮素投人,如何控制蔬菜硝酸鹽積累就成為一個重要研究課題。針對這一研究目標,從營養互作,水氮互作等營養生理以及代謝方面出發進行NO3-的轉化的基礎研究就顯得非常必要。另外,由於蔬菜種類繁多,遺傳基礎及適宜生長條件、同化利用硝酸鹽能力差異較大,所以,無論是關於硝酸鹽積累過程的基礎研究還是控制措施的探討均要有明確針對性。

5 小結

綜上所述,通過調整施肥措施、改善生態條件、使用抑制劑、選育低富集硝酸鹽的蔬菜品種、調整收獲時期和時間等,對減少蔬菜中硝酸鹽累積量有很大的作用,應該對菜農加強宣傳,採用合理的技術措施來減少蔬菜中硝酸鹽累積,既使菜農節約肥料成本、增產增收,又減小對消費者的危害。

㈧ 營養品質目前研究方法有什麼

1、植物營養生理學

主要研究植物對養分的吸收運輸分配和調控;營養元素的生理功能及其缺乏和過剩的症狀和發生機理,以及這些過程與環境因子的相互作用;重點研究植物在旱澇鹽鹼高溫冷害病蟲害通氣不良營養缺乏或毒害等環境脅迫條件下的植物營養生理學及適應性變化規律,新無機營養元素和有機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及營養機理等,為合理施肥提供依據。

2、植物營養遺傳學特徵

應用植物營養遺傳學原理,採用營養動力學,酶學和分子生物學方法,開展高產作物耐缺氮磷鉀鋅及其它營養元素的營養遺傳特徵,作物品種篩選及調控營養機理研究,為高效節肥品種選育提供科學依據。

3、復合肥料及各種新型肥料的肥效機理及施用技術研究

結合化工和農業部門以及生產需要對復合肥及新型肥料的肥效及作用機理進行研究,為工農業生產提供依據。主要包括:三元復合肥肥效增產機理;鈣鎂硫硅,微量元素稀土及SeGeCo等元素肥料作用機理環境效應施用方法和技術研究;商品有機肥有機-無機復合肥生產工藝肥效機理以及對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及新型肥料進行試驗研究。為肥料生產和施用提供依據。

4、提高肥料利用率技術研究

主要是針對氮肥利用率低損失浪費嚴重,開展平衡施肥與計算機推薦施肥技術開發,解決當前農業生產技術和應用問題。

5、土壤生物量氮與氮素循環及調節作用

主要研究不同施肥條件下土壤生物量氮的動態及其周轉的氮量,微生物周轉氮與作物吸收關系,土壤養分養分的生物有效性,肥料中氮利用率以及在土壤-作物系統循環和施肥調控。

6、新型高效緩效肥料研製及工業廢渣農業利用

結合各種材料特點和作物營養規律,開展長效肥控效肥緩效肥磁性肥葉面肥葯肥以及有機無機復合肥等的配方及生產技術研究。充分利用我國自然資源和工業廢物開展研究,如鋅硼鐵錳鉬等工業礦渣鋼渣草碳褐煤等資源利用與開發。

7、組織培養與無土栽培營養配方(組合)及應用技術

組織培養及無土栽培成功的關鍵技術之一是優化營養配方的篩選,應用植物營養學原理,對一些經濟類植物進行營養液組合研究,是植物營養學研究的內容之一。幾年來已經建立了一些研究實驗室手段並積累了一些工作經驗。

8、植物營養診斷與推薦施肥技術研究與開發

根據植物營養失調症特徵和葉片顏色變化規律進行定性和定量診斷施肥;土壤作物化學診斷方法;精準農業及施肥技術;土壤植株營養快速診斷方法及速測儀應用;DRIS技術營養圖譜信息系統及診斷應用技術。

9、施肥對環境質量影響及良性生態循環施肥技術研究

在長期肥料定位試驗基礎上,開展施肥對土壤環境質量影響,施肥對土壤農產品中重金屬含量影響,施肥與溫室效應等研究,為合理施肥,改善農業生產環境質量和生態農業提供依據。

10、土壤氮的MIT過程

結合肥料長期定位試驗開展 不同有機物料中氮在土壤中的礦化過程(氨化作用硝化作用),礦化氮的微生物和礦物固持作用(微生物體氮礦物固定態銨),長期不同施肥對土壤氮的礦化勢(N0)有機氮組成及其作物有效性的影響,不同礦化階段的凈礦化率凈殘留率及影響土壤氮MIT過程的因素的研究。

㈨ 植物生理學 與 植物營養學 有什麼不同呢

植物生理學
以承擔教育部"高等農林院校面向21世紀生物學系列課程改革",山東農業大學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為依託,近幾年對植物生理學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進行了深入研究和改革探索。課程內容體系包括"植物生理學"理論課和實驗課兩門課:
1、植物生理學(理論部分) 植物生理學以高等綠色植物為主要研究對象,以揭示自養生物的生命現象本質及其與外界條件的相互關系,以為生產實際服務作為主要任務。當今,隨著分子生物學的迅猛發展,人們對植物生命活動奧秘的認識,已經從整體、器官、細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另一方面,在宏觀領域與環境科學、生態學等緊密結合,轉而從生物圈及群體的角度進行綜合研究;簡而言之,植物生理學的研究內容可概括為以下幾方面:細胞生理、代謝生理、生長發育生理、逆境生理以及植物生理的分子基礎及應用。該課程不僅傳授基本知識,基本概念,而且通過教學過程進行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傳授,注重培養創新能力,提高科學素質,在人才培養中起著十分重要和獨特的作用。
2、植物生理學實驗 實驗內容按照基礎實驗、提高實驗和綜合實驗三個層次劃分。基礎實驗注重配合植物生理學理論課教學,以實驗操作為主,增強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和記憶,熟練掌握儀器設備的使用,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操作技能。提高實驗選用現代科技發展的新技術和新的實驗方法,吸引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綜合性實驗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實驗設計,實施,結果分析,實驗報告撰寫及小型答辯會,均由學生獨立完成。通過本課程的學習為專業課程的學習和科學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
3、淘汰了一些陳舊的教學內容,增加了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部分內容,例如信號轉導,光抑制與光破壞防禦的分子機制,植物開花的ABC模型等。完善考試方法,增加綜合分析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植物營養學

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微量營養素,維生素可分為水溶性和脂溶性兩類(表1-2).水溶性維生素是維生素C(抗壞血酸)及8種B族維生素---硫胺素(維生素B1 ),核黃素(維生素B2 ),尼克酸,吡哆醇(維生素B6 ),葉酸,鈷胺素(維生素B12),生物素和泛酸.脂溶性維生素包括視黃醇(維生素A),膽鈣化醇和麥角鈣化醇(維生素D),α-生育酚(維生素E),葉綠醌和甲萘醌(維生素K).僅維生素A,E和B12在體內的儲存有意義.
必需微量元素包括鐵,碘,氟,鋅,鉻,硒,鎂,鉬和銅.除氟和鉻外,這些微量元素均與代謝所需的酶或激素結合.氟與鈣形成一種化合物(CaF2 ),具有穩定骨骼和牙齒中礦物基質的作用,預防齲齒.除了鐵和鋅之外,工業化國家中,微量元素缺乏症在臨床實踐中不太常見.
涉及動物營養的其他微量元素(即鋁,砷,硼,鈷,鎳,硅和礬)尚未確定也為人類所必需.所有微量元素在高濃度時都是有毒的,某些元素(砷,鎳和鉻)已被當作癌症的病因.在體內,鉛,鎘,鋇和鍶是有毒的,但金和銀作為牙齒的成分是惰性的.

閱讀全文

與植物營養研究方法精品課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樓梯護牆面的測量方法 瀏覽:379
幼兒園的教育方法有哪些內容是什麼 瀏覽:267
如何測試自己的尿液的正確方法 瀏覽:865
英語口語演講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164
咬肌最好的鍛煉方法男生 瀏覽:644
男性鍛煉心臟最好的方法 瀏覽:164
戒指的折疊方法視頻 瀏覽:150
電腦強制進去桌面的方法 瀏覽:763
剪星星的方法視頻 瀏覽:922
最簡單的破土方法 瀏覽:499
維e淡斑使用方法 瀏覽:358
淋巴細胞計數有哪些方法 瀏覽:461
用黏土做蛋糕的方法視頻 瀏覽:317
真假鹽的辨別方法視頻 瀏覽:80
淺談思想政治教學方法論文 瀏覽:405
幾種快速練出腹肌的方法 瀏覽:259
研究方法跟途徑一樣嗎 瀏覽:774
華為手機怎麼開機方法 瀏覽:833
列舉工業工程概念中所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瀏覽:175
上課時想睡覺有什麼方法可以緩解 瀏覽: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