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研究性學習的方法和手段有哪些
1、訪談調查
個別采訪、開調查會,採用的是問答式、討論式,要同被調查者平等對話,採取虛心求教態度,並口問手記。這在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之後,選擇其中有代表性的個體,進行更加深入具體的調查,便是典型調查。其目的是,加強所獲信息的准確度和所獲資料的可信度,確保調查結論的可靠無誤。
2、問卷調查
在調查研究中,發問卷的形式是最常用的一種收集資料的方法。它簡便易行、節省時間,所收集的材料也比較容易整理和統計。有時用無記名形式問卷,可以獲得訪問或開調查會所不容易獲得的某種有價值的資料。
當然有時發出的問卷無法全部收回,會影響所給材料的代表性。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我們要重視對問卷的設計。
3、表格調查
調查表是調查研究中用以對調查對象進行調查登記,並列有一系列調查項目的表格。
調查表是獲得數據的方法,設計時一定要內容明確,按一定順序或邏輯排列。一般表的後面都附"填表說明"以便說明調查目的和填表要求。
其作用:
1、研究性學習是一種實踐性較強的教育教學活動
和現有的學科教學不同,研究性學習不再局限於對學生進行純粹的書本知識的傳授,而是讓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和獲得各種能力。
當然,這里的「實踐」的含義不僅是指社會調查,收集資料,它還包括選題,制定研究計劃,到大學、科研機構請教專家學者,撰寫研究報告等一系列的過程。
2、研究性學習強調知識的聯系和運用
研究性學習和以往的興趣小組、奧賽訓練不同,它不僅是某一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更是各個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如「節水潔具的設計」就至少需要數學、物理兩個學科的知識。
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不但知道如何運用學過的知識,還會很自然地在已經學過的知識之間建立一定的聯系,而且,為了解決問題學生還會主動地去學習新的知識。
3、研究性學習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研究」這個詞本身就具有挑戰性,而學生選的課題往往是平時自己最感興趣的,這樣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然,高中屬於基礎教育階段,高中的研究性學習和大學、科研機構的「研究」在內涵和要求上有著根本的區別。
它仍然是一種學習,只不過是「像科學家一樣」的學習。它形式上是「研究」,實質上是學習,一種綜合性的學習。
Ⅱ 研究性學習有哪些調查方法
1、訪談調查
個別采訪、開調查會,採用的是問答式、討論式,要同被調查者平等對話,採取虛心求教態度,並口問手記。這在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之後,選擇其中有代表性的個體,進行更加深入具體的調查,便是典型調查。其目的是,加強所獲信息的准確度和所獲資料的可信度,確保調查結論的可靠無誤。
2、問卷調查
在調查研究中,發問卷的形式是最常用的一種收集資料的方法。它簡便易行、節省時間,所收集的材料也比較容易整理和統計。有時用無記名形式問卷,可以獲得訪問或開調查會所不容易獲得的某種有價值的資料。當然有時發出的問卷無法全部收回,會影響所給材料的代表性。
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要重視對問卷的設計。如果想比較順利地獲得真實可靠的資料,並使它易於整理和統計,就必須遵循一定原則:問卷中的所有問題都應和研究的目的相符合,即題目應是研究問題和假設所要測量的變數;問卷要清楚地說明問卷的重要性;
問題要簡明扼要,客觀,不能暗示答案;整份答卷要盡可能簡短;所問問題不能超出回答者的知識和能力范圍;回答問題後的資料要易於列表說明和解釋。
設計問卷首先要設計標題,標題要與研究目的相符。其次要寫問卷中的指導語,一般包括稱謂、研究目的、回答問題的要求,對有關問題的解釋,等等。最後要說明聯系人、聯系地址、電話號碼等。
問卷設計好以後,還不能正式使用,需要先做試驗性調查,也就是小范圍的調查驗證問卷內容是否合理,好的保留,不好的淘汰或修改,這樣調查問卷表就會更科學可行了。
3、表格調查
調查表是調查研究中用以對調查對象進行調查登記,並列有一系列調查項目的表格。
調查表是獲得數據的方法,設計時一定要內容明確,按一定順序或邏輯排列。一般表的後面都附"填表說明"以便說明調查目的和填表要求。
調查研究的具體方法還有很多,比如查閱有關資料、訪問調查對象、開調查會等等,這些方法都有不同特色,可以根據研究課題的需要,互相結合起來使用。
(2)准確度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作用
調查法能搜集到難以從直接觀察中獲得的資料,調查法應用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在時間上,觀察法只能獲得正在發生著的事情的資料,而調查法可以在事後從當事人或其他人那裡獲得有關已經過去的事情的資料。
在空間上,只要研究課題需要,調查法甚至可以跨越國界,研究數目相當大的總體以及一些宏觀性的教育問題。調查法還具有效率較高的特點,它能在較短的時間里獲得大量資料。調查過程本身能起到推動有關單位工作的作用。
由於調查法不局限對於研究對象的直接觀察,它能通過間接的方式獲取材料,故有人把調查法稱為間接觀察法。
Ⅲ 社會研究方法分為三個層次
(1)簡述社會學研究方法體系的構成。(東北財大2007年研)
(2)什麼是社會研究的方法論?試述它所探討的主要問題。(中財2010年研)
答:
(1)社會學研究方法體系的構成可分為三個層次:
①方法論
社會研究的方法論所涉及的主要是社會研究過程的邏輯和研究的哲學基礎。或者說,方法論所涉及的是規范一門科學學科的原理、原則和方法的體系。
社會研究的方法論所探討的主要問題包括:
a.社會現象的性質及其理解;
b.社會研究的哲學基礎及其假定;
c.社會研究過程和結果的客觀性問題;
d.社會研究者的價值與研究之間的關系;
e.社會研究中的不同範式及其應用;
f.不同研究方式的內在邏輯等。
②研究方式
研究方式是指研究所採取的具體形式或研究的具體類型。通常,社會研究的具體方式可分為四種主要類型:a.調查研究;b.實驗研究;c.實地研究;d.文獻研究。其中每一種方式都具備某些基本的元素或特定的語言,構成一項具體社會研究區別於其他社會研究的明顯特徵。同時,每一種方式可以獨立地走完一項具體社會研究的全部過程。
③具體方法與技術
具體方法與技術是指在研究過程中所使用的各種資料收集方法、資料分析方法,以及各種特定的操作程序和技術。資料收集和分析是社會研究過程中的兩項重要任務,與四種不同的研究方式相對應,研究者可以採用多種不同的資料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
(2)研究過程的五個階段
包括:①確定研究課題並將其系統化;②設計研究方案和准備研究工具;③資料的收集;④資料的處理與分析;⑤結果的解釋與報告。
Ⅳ 論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1、文獻閱讀法。通過網路資源、高校圖書館網路資料庫資源、校圖書館館藏圖書等方式,獲得與研究課題相關的文獻資料。
2、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結合。一些如經濟總量分析、人員遷徙、消費結構等涉及量化指標的分析,需採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相結合的方式。對於行業和企業則多以官方統計數據和年報季報為基礎,採用經濟模型進行了定量分析。
3、微觀與宏觀分析相結合。從宏觀處著手,找到各類影響因素,然後再以某一行業為例,即從微觀的角度,進一步論證其准確度。在此基礎上,微觀與宏觀相結合的分析更加能夠印證某一領域的發展狀況和進展情況等。
4、理論與實際分析相結合。論文研究必須經過一定的理論基礎,但只有理論,論文顯得枯燥,加上一些實際案例,比如以公司、實例為例,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對策,使研究結果建議更具有科學性。
5、調查法。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調查法中最常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它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搜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製成表式,分發或郵寄給有關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後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
Ⅳ 請教分析方法驗證中准確度試驗
任何一種分析測定方法,根據其使用的對象和要求,都應有相應的效能指標。一般,常用的分析效能評價指標包括:精密度、准確度、檢測限、定量限、選擇性、線性與范圍、重現性、耐用性等;對於生物樣品中葯物分析方法評價的標准與上述的評價指標相比較,有共同之點也有特殊的要求。測定方法的效能指標可以作為對分析測定方法的評價尺度,也可以作為建立新的測定方法的實驗研究依據。准確度(Accuracy)是指測得結果與真實值接近的程度,表示分析方法測量的正確性。由於逗其實值地無法准確知道,因此,通常採用回收率試驗來裴示。
Ⅵ 一份完整的高中物理學史和物理學研究方法。一定要保證准確度。
我讀大學時發了一本物理學史,清華大學出版的那本最全面了!我比較看好這一本!!我已經工作了,不過還是經常看,常留在身邊!你可以在本科院校的學生手裡借一本,或者買一本,有時候他們根本不看的!!!!絕對滿足你的要求!!!主要內容是這樣的!
前言
第1章力學的發展
1.1歷史概述11.2天文學的新進展揭開了科學革命的序幕31.3慣性定律的建立101.4伽利略的落體研究131.5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211.6《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和牛頓的大綜合271.7碰撞的研究291.8牛頓以後力學的發展331.9牛頓的絕對時空觀和馬赫的批判37
第2章熱學的發展
2.1歷史概述402.2熱現象的早期研究402.3熱力學第一定律的建立472.4卡諾和熱機效率的研究592.5絕對溫標的提出622.6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建立642.7熱力學第三定律的建立和低溫物理學的發展682.8氣體動理論的發展722.9統計物理學的創立81
第3章電磁學的發展
3.1歷史概述903.2早期的磁學和電學研究903.3庫侖定律的發現943.4動物電的研究和伏打電堆的發明1023.5電流的磁效應1053.6安培奠定電動力學基礎1103.7歐姆定律的發現1113.8電磁感應的發現1133.9電磁理論的兩大學派1183.10麥克斯韋電磁場理論的建立1193.11赫茲發現電磁波實驗1263.12麥克斯韋電磁場理論的發展130
第4章經典光學的發展
4.1歷史概述1324.2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建立1334.3牛頓研究光的色散1364.4光的微粒說和波動說1404.5光速的測定1464.6光譜的研究150第5章實驗新發現和現代物理學革命157
5.1歷史概述
5.219/20世紀之交的三大實驗發現1585.3「以太漂移」的探索1705.4熱輻射的研究1805.5經典物理學的「危機」186
第6章相對論的建立和發展
6.1歷史背景1886.2愛因斯坦創建狹義相對論的經過1916.3狹義相對論理論體系的建立1986.4狹義相對論的遭遇和實驗檢驗2036.5廣義相對論的建立2056.6廣義相對論的實驗驗證212
第7章早期量子論和量子力學的准備
7.1歷史概述2217.2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設2217.3光電效應的研究2247.4固體比熱2297.5原子模型的歷史演變2327.6α散射和盧瑟福有核原子模型2377.7玻爾的定態躍遷原子模型和對應原理2407.8索末菲和埃倫費斯特的貢獻2447.9愛因斯坦與波粒二象性2507.10X射線本性之爭2527.11康普頓效應253
第8章量子力學的建立與發展
8.1歷史概述2588.2電子自旋概念和不相容原理的提出2598.3德布羅意假說2618.4物質波理論的實驗驗證2628.5矩陣力學的創立2678.6波動力學的創立2688.7波函數的物理詮釋2708.8不確定原理和互補原理的提出2718.9關於量子力學完備性的爭論2728.10量子電動力學的發展276
第9章原子核物理學和粒子物理學的發展
9.1歷史概述2829.2放射性的研究2829.3人工核反應的初次實現2879.4探測儀器的改善2899.5宇宙射線和正電子的發現2929.6中子的發現2949.7人工放射性的發現2989.8重核裂變的發現2989.9鏈式反應3039.10原子核模型理論3049.11加速器的發明與建造3059.12β衰變的研究和中微子的發現3109.13介子理論和μ子的發現3129.14奇異粒子的研究3139.15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和CP破壞的發現3149.16強子結構和誇克理論3169.17量子色動力學的建立3189.18弱電統一理論的提出3199.19誇克模型的發展321
第10章凝聚態物理學簡史
10.1歷史概述32410.2固體物理學的早期研究32510.3固體物理學的理論基礎32710.4固體物理學的實驗基礎33010.5晶體管的發明33010.6半導體物理學和實驗技術的蓬勃發展33410.7超導電性的研究33910.8超流動性的發現34310.9量子霍爾效應與量子流體的研究34810.10非晶態物理的發展35410.11高壓物理學的發展35710.12軟物質物理學的興起359
第11章現代光學的興起
11.1激光科學的孕育和准備36011.2微波激射器的發明36511.3激光器的設想和實現36711.4激光技術的發展37411.5全息術的發明和應用37711.6激光光譜學38011.7非線性光學38211.8量子光學38411.9量子信息光學38611.10原子光學389
第12章天體物理學的發展
12.1天體物理學的興起39512.2匹克林譜系之謎39612.3恆星演化理論的建立39912.4類星體的發現40112.5宇宙背景輻射的發現40212.6脈沖星的發現40512.7星際有機分子的發現40812.8黑洞的研究40912.9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探索411
第13章諾貝爾物理學獎
13.1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設立41613.2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分布統計41813.3時代劃分42013.4分類綜述422
第14章
實驗和實驗室在物理學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4.1實驗在物理學發展中的作用45214.2實驗室在物理學發展中的地位455第15章單位、單位制與基本常數簡史47015.1基本單位的歷史沿革47015.2單位制的沿革47615.3基本物理常數的測定與評定48015.4物理學的新發現對基本常數的影響486結束語488附錄物理學大事年表493
Ⅶ 關於醫學上的靈敏度,特異度和准確度如何計算
靈敏度=A/(A+C),即有病診斷陽性的概率
特異度=D/(B+D),即無病診斷陰性的概率
准確度=(A+D)/(A+B+C+D),即總陽性占總的概率
無論是靈敏度還是特異度,都是在金標准診斷下的用戶或者非用戶中計算得到的,那麼比較超聲和CT的靈敏度,就可以在用戶當中進行配對卡方檢驗,特異度同理。數據可以重新整理為表3和表4。通過配對卡方檢驗,CT和超聲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7)准確度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靈敏度計算注意事項:
Find (Solve for)中選擇N(Sample), Confidence Level (1-Alpha)中填入置信度0.95,Confidence Interval Width (Two-Sided)中填入靈敏度容許誤差的兩倍0.10,P (Proportion)中填入靈敏度的估計值0.85。其它選擇為默認選項後,點擊RUN。
Confidence Interval Width (Two-Sided)是指可信區間的寬度,即可信區間的下限到上限的值,而容許誤差是可信區間的一半。本研究的靈敏度的容許誤差為5%,則可信區間的寬度為10%(即兩倍的容許誤差),因此在Confidence Interval Width (Two-Sided)中選擇0.10。
Ⅷ 如何提高小學階段計算準確率的研究的開題報告
你好,同學,你的如何提高小學階段計算準確率的研究的開題報告老師讓你往哪個方向寫?
開題報告有什麼要求呢
開題報告是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訴我具體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以幫到你,祝開題報告選題通過順利。
1、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即提出問題,闡述研究該課題的原因。研究背景包括理論背景和現實需要。還要綜述國內外關於同類課題研究的現狀:①人家在研究什麼、研究到什麼程度?②找出你想研究而別人還沒有做的問題。③他人已做過,你認為做得不夠(或有缺陷),提出完善的想法或措施。④別人已做過,你重做實驗來驗證。
2、目的意義
目的意義是指通過該課題研究將解決什麼問題(或得到什麼結論),而這一問題的解決(或結論的得出)有什麼意義。有時將研究背景和目的意義合二為一。
3、成員分工
成員分工應是指課題組成員在研究過程中所擔負的具體職責,要人人有事干、個個擔責任。組長負責協調、組織。
4、實施計劃
實施計劃是課題方案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時間安排等。研究內容是指可操作的東西,一般包括幾個層次:⑴研究方向。⑵子課題(數目和標題)。⑶與研究方案有關的內容,即要通過什麼、達到什麼等等。研究方法要寫明是文獻研究還是實驗、調查研究?若是調查研究是普調還是抽查?如果是實驗研究,要註明有無對照實驗和重復實驗。實施計劃要詳細寫出每個階段的時間安排、地點、任務和目標、由誰負責。若外出調查,要列出調查者、調查對象、調查內容、交通工具、調查工具等。如果是實驗研究,要寫出實驗內容、實驗地點、器材。實施計劃越具體,則越容易操作。
5、可行性論證
可行性論證是指課題研究所需的條件,即研究所需的信息資料、實驗器材、研究經費、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技能及教師的指導能力。另外,還應提出該課題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還存在哪些困難和問題,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學校和老師幫助等等。
6、預期成果及其表現形式
預期成果一般是論文或調查(實驗)報告等形式。成果表達方式是通過文字、圖片、實物和多媒體等形式來表現。
Ⅸ 島津LC-20A高效液相色譜測定方法精密度、檢出限、准確度的操作步驟是什麼
精密度,准確度都是根據方法配製溶液,進樣來計算得出來的。RSD相對標准偏差是進6針樣品來計算的,准確度是通過加標回收率來計算的,含量在80%-120%之間。檢出限即配製溶液不斷稀釋使其信噪比達到3:1,設置儀器自己顯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