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看圖寫話有幾種方法
1、第一步,寫出一個四要素的句子。第二步,為這個句子加上動作和表情,第三步,加上對話、心理、以及其他的修辭手法。
2、看圖寫話,第一個句子很重要。只需要將圖畫上的內容,按照「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順序拼接起來,整個文章的結構就固定了下來,其他的內容都要圍繞這句話展開。
3、寫人和寫物,是看圖寫話非常高頻的兩個考點。寫人時,人物一定要說話,而且需要委婉,不能直接說,需要添加動作和表情。寫物時,需要通過聯想,幫「物品說話」,可以用比喻或者擬人等等其他的修辭手法。
B. 一年級看圖寫話的方法與技巧
一年級看圖寫話的方法與技巧如下:
1、觀察圖片
比如先觀察圖片中都是有些什麼景物和發生了什麼事,然後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多角度,多方位的觀察。
2、展開想像
通過對剛剛觀察圖片的內容,進行一個合理的想像,在書寫的時候盡量用上一些好詞好句。
3、抓住點
寫看圖寫話的時候一定要寫出時間、地點、天氣、事物、原因和結果,也必須將人物動作神態和心裡活動都要寫出來。
4、檢查
看圖寫話,寫完之後一定要檢查閱讀一遍。
C. 二年級看圖寫話的方法與技巧是什麼
第一句要明確寫清:什麼時間、誰、在哪兒、干什麼。
通過仔細觀察,展開想像,能夠寫出每幅圖「最重要的情節」,必須詳細寫。所謂「詳細寫」,就是能寫出人物間的對話,圖中的人物具體是怎麼做的,並能夠用上恰當的動詞。別人一看就知道這句話寫得就是這幅圖的內容,而不是其他圖的內容。
寫好作文的技巧
1、好的文章源於生活,寫你的所見、所聞;寫你的親身體會;寫出你的真情實感,這樣的文章,才會生動感人。
2、寫作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但面對當今的應試教育,你不妨學會一些技巧。比如,平時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好的開頭及結尾。以備考試用之。
3、多讀書,用心讀,學會借鑒。好的文章、好詞、好句,學會積累。
4、確立新穎、獨特的文章標題。有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D. 如何培養低段學生看圖寫話能力課題計劃
一、 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學校繼續開展以「興趣教學」為中心的子課題研究。在課題研 究中我與自己所教學科有效的相結合,並且根據二年級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 制定了《小學低年級語文看圖寫話興趣的培養》這一子課題的計劃。希望在教 學中能通過計劃的實施與實踐,使二年級的小學生能夠自然地用自己的筆說自 己的話,培養他們寫話的興趣。 二、課題研究理論依據 1、 《新課標》指出: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 認識世界,認識自我,是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 」那 么,我認為二年級的寫話教學要分為三個層次教學:首先在於培養學生的寫作 興趣與自信心;其次是重視閱讀、說話,加強語言方面的積累;最後是加強指 導與訓練。 2、 《語文新課程標准》中提出了對二年級學生寫話教學的要求: 「對寫話有興趣, 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在寫 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運用逗號、句 號、感嘆號和問號。 」如果想讓學生達到這個標准,就要個學生創造一定的寫作 氛圍,讓他想要去寫,老師從中指導學生掌握寫作的方法,為今後學生的寫作 打下夯實的基礎。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1、在課題研究與教學實踐中,積累一些培養二年級學生看圖寫話能力興趣 的教學經驗。 2、通過具體的指導方法和分階段的訓練,使學生對寫話產生興趣,樂於表 達,並掌握正確的寫話方法,能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 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並在寫話中正確運用閱讀和生活中積累的詞語。 3、在教學活動,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與低年級學生的心裡特點設計有趣的 教學活動, 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推陳出新。 四、課題研究的對象 課題研究的對象是小學二年級的學生。 五、研究內容:
1、激發表達的願望,培養說話能力. 寫話的前題是「說」 ,先讓學生說自己想說的話,從說一句話、幾句話逐 步過渡到說一段話,逐步提高。具體操作方法是創設多種情境,提高說話水平。 開展游戲,引導說話;動手作畫,鍛煉表達;參與實踐,談談感受;創編故事 與表演相結合,發展想像能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2、說寫結合,多渠道培養學生的寫話興趣。 (1)利用生字組詞、擴句,把部分生字,詞語串起來說完整的話,清楚明白地表 達自己的意思鼓勵學生把說的話寫下來。 (2)立足課本,上好口語交際課。
E. 看圖寫話輔導方法和技巧
鏈接:
「看圖寫話」是寫作文的基礎,也是培養孩子認知能力、形象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的重要一步。
F. 看圖寫話的技巧和方法
1、仔細推敲寫話要求找出要素
認真看圖,培養觀察力。對於小學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觀察能力是十分欠缺的。首先應引導他們看圖要有順序,或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或從遠到近,從近到遠;或從左到右,從右到左;或從中間到四周。
對畫面所表達的主要內容先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再從畫面中人物的形體、相貌、服飾等弄清人物的性別、年齡、身份,使孩子做到言之有序,使整幅圖或多幅圖畫變成一個完整的、連貫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逼真,故事情節更加曲折動人。
2、對比前後圖畫的不同之處
理清圖意需要小朋友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例如給你兩幅圖,第一幅圖呈現了一條小魚在魚缸里、一個貓站在魚缸邊上正朝著魚缸看,第二幅圖呈現了一個魚缸和一隻舔著嘴巴笑眯眯的貓。
在觀察時,就要對比兩幅圖的不一樣,細心的你會發現第二幅圖中魚缸里的魚不見了,而貓正在舔著嘴巴。經過你的認真思考,你會想到魚被貓吃了。圖中省去了貓吃魚的過程,就需要小朋友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理清圖的意思。
3、從圖中場面及人物加以推測
看圖寫話要求中常常會問圖上是什麼時間,小朋友在觀察圖畫時就要從圖中現有的一些場面來推測。例如呈現一幅圖,公園里人們在鍛煉身體,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太極拳,還有的在打羽毛球。
從哪裡能看出時間呢?小朋友就要仔細觀察人們身上穿了什麼,如果人們都穿了短袖、還有女士穿裙子,就可以推測是夏天。如果人們穿著厚厚的衣服,還有人戴手套、戴帽子,就可以推測是冬天。
4、按順序觀察才能表達有序
看圖寫話訓練的一個重點就是按順序觀察,只有按順序觀察了才能使你的表達有序,而不是雜亂無章。
按順序觀察常常出現在場面描寫中,例如出示一幅圖是小朋友們三兩成群地在雪地里玩耍,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有的滾雪球。
小朋友在觀察的時候可以按照從前到後、從後到前、從左到右或者從右到左的順序觀察,並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描寫,這樣你的表達就顯得條理清晰。
5、發揮合理想像豐富語言
很多同學在寫話的時候既表達了圖意,也能夠有條理地描寫,但是語言很簡單,僅僅是就圖說圖,缺乏合理的想像。其實想像可以使你的寫話充滿靈氣和活力。
G. 小學看圖寫話技巧
小學看圖寫話(60節高清視頻完結) 鏈接:
H. 小學生看圖寫話技巧如何掌握
《小學生看圖寫話》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作品相關簡介:
「看圖寫話」是寫作文的基礎,也是培養孩子認知能力、形象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的重要一步。
小學生看圖寫話
I. 怎樣寫好一篇看圖寫話
小學作文能力的培養,應該從看圖寫話訓練起步,看圖寫話是作文最初步的訓練,在此參考了網上的一些資源並綜合編輯了以下幾點:
一、認真看圖,培養觀察力看圖寫話,顧名思義就是就是要用眼睛看,看是基礎。只有經過認真仔細地觀察才能有深厚的理解,才會在大腦里形成清晰的印象。可首先引導他們看圖要有順序,或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或從遠到近,從近到遠;或從左到右,從右到左:或從中間到四周。對畫面所表達的主要內容先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再從畫面中人物的形體、相貌、服飾等,弄清人物的性別、年齡、身份;從人物的表情、動作,推測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麼,想什麼;還要觀察周圍環境,弄清事情發生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等等。使孩子做到言之有序,使整幅圖或多幅圖畫變成一個完整的、連貫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逼真,故事情節更加曲折動人。
二、合理想像,培養想像力看圖寫話的畫面是一個個靜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較單調,我們要引導孩子通過仔細觀察畫面,通過適當的提問為支點,進行合理想像,使靜止的畫面盡量動起來,活起來,使單調的畫面充實豐富起來。引導孩子把不會思維的想像成為會思維的,把不會說話的想像成為會說話的,由一幅圖聯想到前前後後的幾幅圖由一個動作聯想到前前後後的幾個動作,有時,還可以只提供一種情境,讓孩子的想像自由馳騁。
三、看圖說話,培養口頭表達能力低年級孩子由於沒有經過說話訓練,表達起來缺乏條理性和連貫性,說起話來常是前言不達後語,跳躍性很強,有時重復,有時帶有語病。家長在訓練時不能操之過急,開始的要點不應過高。所以要注意以下三點:(1)要讓孩子先看明白,在想像的基礎上,然後組織語言說出來,要求說得有頭有尾,要遵循一定順序,條理清楚,表達完整,聲音響亮,並使用普通話。(2)鼓勵孩子用詞的准確與生動,啟發孩子大膽思維、合理想像。例可問問孩子:「還可以用哪個詞語來形容?」、「你猜猜他們會說些什麼?」(3)訓練要有層次的進行。對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培養,要引導他們:「想好了再說,說完整、連貫的話,用自己的話來說。」對那些口頭表達較差的孩子,家長們要循循善誘,促其發言,哪怕是三言兩語,也應予以肯定。
四、看圖寫話,培養書面表達能力對於一年級的小朋友,剛開始要求他們只要用一兩句話寫清「時間、地點、人物,干什麼」就行了。慢慢地隨著孩子閱讀量的增加,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的提升。要求孩子不僅要寫完整,更是要寫得具體、生動。寫出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等等。看圖寫話的畫面是靜止的,但是孩子寫出來的一段話或一篇文章是生動的、有趣的。
五、培養寫作積極性要想讓在寫作上剛剛起步的孩子們越寫越有勁,越來越自信,就得讓他們的進步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承認和肯定,享受成功的喜悅。所以建議家長們多把文章發表在博客,或可列印好交給老師用於牆報展覽,甚至用一個專用的本子把他們的哪怕是幾句或一段話或幾篇文章收集起來。
六、引導學生課外閱讀,為寫話打基礎。
兒童從小聽故事、愛閱讀,會接受較多的刺激,對他的語言的積累和發展有很大的幫助。美國兒童心理學家研究也認為,那些愛聽故事和閱讀的兒童,其想像力、創造力比其他小孩要高出一頭。為此,在平時,家長要經常講故事給孩子聽,並鼓勵他們自己講故事。為了擴大閱讀面,家長還要推薦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圖書,如:童話、寓言、兒歌、謎語、兒童漫畫、中外名人故事、成語故事、古詩等。孩子根據自己的愛好、興趣有選擇地多讀、廣讀。在閱讀時,認認生字,劃劃優美詞句,並鼓勵記下來,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這樣能促使學生掌握和積累一定的語言材料,為寫話打下堅實的基礎。
J. 如何培養二年級語文看圖說話能力的研究
看圖寫話是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提高兒童認識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良好途徑。作為二年級來說,看圖寫話既是一年級說話練習的進一步提升,也是為三年級的寫作打好基礎的一項必要任務。所以,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看圖寫話的能力是每一個二年級語文教師需要認真探究的問題,先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來談談體會。
一、指導看圖,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
看圖寫話,看圖是基礎,但是低年級學生還缺乏觀察能力,特別是剛入學的孩子,觀察事物無目的、無順序,這就要求教師要在指導看圖上下功夫。讓學生掌握看圖的方法,通過仔細看圖,判斷事物發生的時間、地點、了解畫面所反映的主要內容。首先,要讓學生明確觀察目的,這樣有利於他們集中注意力,克服由於年齡小所帶來的觀察的隨意性。
其次,我在引導學生觀察圖時指導他們從整體入手,初步感知圖畫的主要內容,即這幅圖的內容是什麼,或誰在干什麼。這樣做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和概括能力;指導學生細致觀察,合理想像,敘述圖意。
如在指導《媽媽病了》時,我讓學生仔細地看圖,說說從圖上哪些地方可以說明媽媽生病了,於是,很多同學都從第一幅圖上看出,第一,媽媽躺在床上,閉著眼睛;第二,就是床頭櫃上放著幾個葯瓶子。特別是說出第二點的人,我給予了高度表揚。因為僅看出媽媽躺在床上,還不足以說明媽媽是生病了,關鍵的是床頭櫃上放著葯瓶,這是和平時不一樣的地方,說明媽媽是病了。經過我這樣的指導,學生的觀察就更細致了,也更能幫助學生把話寫清楚,寫具體。
二、邊看邊想,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
看圖寫話雖然是從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入手,但它的目的之一還在於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有的學生在觀察後,還是把作文寫得很平淡,其原因就是沒有發揮想像力的作用,只是就物寫物,就事論事。為了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我重視了「想」這一環節。「想」,一是指老師提出的問題怎樣回答;二是指想像。想像是重點,老師提出的問題,給學生提供了思維的支點,學生藉助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觀察想像,理解圖畫內容,啟迪開拓學生的思維。
還是以《媽媽病了》為例,雖然從圖上只看到媽媽閉眼躺在床上,但是,我激發學生大膽想像,媽媽生病的時候,臉色會怎麼樣?並讓學生聯系平時的生活實際,回憶回憶自己生病的時候精神狀態又是怎麼樣的?後來同學們有的寫:「媽媽的臉色蒼白難看。」有的寫:「媽媽的額頭上還冒著冷汗。」還有的寫:「媽媽緊緊皺著眉頭,很難受的樣子。」同學們從「無」看出了「有」,這就是想像的力量。這樣的想像力相信能為孩子的寫話增添無限的色彩。
三、大膽表達,培養學生表達能力。
低年級學生好奇、天真,求知慾強,善於模仿,好提問題,喜愛表達,思維形象具體,所以在說寫訓練中,我常常啟發學生大膽思維、想像、表達,還要注意啟發學生的求異思維。每次在指導學生看圖說話、寫話時,我經常這樣對他們說:「誰能和大家說不一樣?」「誰能比剛才的同學說得更好?」以此鼓勵同學說話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有了說話的興趣,他們就會積極地表達,久而不厭,心情愉快。
在指導《吃西瓜》時,最後同學們都說到了爺爺奶奶開心地笑了,因為圖上畫出了爺爺奶奶的笑容,但我希望孩子們能說得更細,更深。於是,我就問:「爺爺奶奶見到這么孝順的孩子,會情不自禁地說些什麼呀?」這樣,孩子們的思維被一下子打開了,紛紛各抒己見,大膽表達,有的同學還說出了自己的獨到見地,他說:「爺爺奶奶欣慰地,說:「你學習努力認真,爺爺奶奶獎勵你一塊最大的西瓜。」於是,又把那塊最大的西瓜給了孫女。全家人喜笑顏開。看到孩子們求異,求變的學習態度,我心裡也樂開了花。
四、引導課外閱讀,為寫話打基礎。
兒童從小聽故事、愛閱讀,會接受較多的刺激,對他的語言的積累和發展有很大的幫助。美國兒童心理學家研究也認為,那些愛聽故事和閱讀的兒童,其想像力、創造力比其他小孩要高出一頭。為此,在平時,我經常講故事給學生聽,並鼓勵他們自己講故事。為了擴大閱讀面,我還推薦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圖書,如:童話、寓言、兒歌、謎語、兒童漫畫、中外名人故事、成語故事、古詩等。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興趣有選擇地多讀、廣讀。在閱讀時,認認生字,劃劃優美詞句,並鼓勵記下來,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在平時,盡量讓學生每天能抽出時間讀書、交流。這樣能促使學生掌握和積累一定的語言材料,為寫話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對低年級學生進行作文起步訓練,教師要注重引導課外閱讀,善於利用課本資源,充分激發學生想像,帶領學生實踐,積累寫話材料,讓學生樂說樂寫,使他們能順利地邁上中年級作文的新台階。我堅信:給孩子一片五彩的天空,他們定會像小鳥一樣展翅翱翔,定會用五光十色的筆來描繪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