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白鼠采血三種方法的優缺點,謝謝!
1.采血部位:眼眶采血
采血方法:將鼠固定在實驗台邊緣,左手抓緊鼠頸部皮膚固定頭部,並輕輕向下壓迫頸兩側,使眼球充血。用事先准備好的10號金屬針頭頂端(針尖斜面朝內)垂直插入內眥並向眼底方向轉動以便切開靜脈叢,血液便會連續不斷地滴入采血管。用此法大約可取3~5mL血液。取血完畢,立刻用脫脂棉壓迫止血。
優點:眼眶後靜脈叢采血法方法簡單,便於掌握。血流較快,采血量多,能在較短時間內採到3~5mL血。傷口較小,癒合較快。成功率高,死亡率低。
缺點:不能避免組織液的混入,對於血樣要求較高的研究應謹慎使用。另外,多次使用易引起大鼠的感染。對後續試驗結果存在一定影響。
2.摘眼采血:鼠可以眼球取血,需要多多練習。一般來說,可以三人配合取血。取血前不需麻醉,用眼科剪剪掉大鼠的胡須(胡須過長,血液滴下的時候容易沾在胡須上,既浪費,又造成溶血,故應剪掉)。
所需器械:眼科小剪、眼科彎鑷、止血鉗。
一人抓大鼠並用眼科彎鑷摘眼球,一人用止血鉗夾住大鼠的嘴部以固定大鼠頭部,另一個人拿試管接血。
大鼠在掙扎過程中,很容易導致血液丟失,因此固定頭部很重要,否則只有眼看著血液亂飛,卻不入試管。摘眼球也需要技巧,否則眼球摘下來了,而血液卻不流出來,應多多練習
優缺點不太清楚啊,只知道我一個學長摘眼球的時候被咬了一口,挺殘忍的
3.采血部位:心臟取血(其實這個一般用在家兔)
采血方法:將實驗動物做仰卧有助手固定,術者在其左前肢腋下處剪毛及消毒。在胸部心臟跳動最明顯處,用一寸長的12好針頭直刺心臟,感到以針頭跳動或有血液內流動時。即可抽血。一次可采血15-20ml
優點:抽血快,血液不易凝集,心區面積大, 進針准確性較高, 易一針見血, 且采血量能滿足大量試驗需要
缺點:心臟損傷較大,難以迅速癒合,不利於短期連續采血。
3『.采血部位:心臟采血(剪開皮膚)
采血方法:從胸部正中剪開皮膚2.0~2.5cm。暴露肋骨和肌肉。左手拇指和食指從胸廓兩則擠壓,以確定心臟的位置,此時可觸摸到心尖的搏動。然後拇指松開,右手持注射器(7號針頭),在胸骨左側(對操作者來說是右側),離胸骨0.5cm的第三肋和第四肋之間進針,並使針頭與肋骨側成90°左右的夾角。進針的深度為2cm左右(根據動物大小而定)。進針時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夾住心臟博動的位置,使之固定,進針要快。若針頭進入心室,由於壓力的原因血液會自動進入針管,抽起來很容易。若進針過深,就一邊回退一邊抽。若進針過淺,可感覺到針頭隨心臟的博動而搖動,這時可再進深一些。
優點:采血量大,樣本質量可靠。
缺點 :不能保證完全是動脈血,因進針的方向或操作問題亦可采出靜脈血。另外,應用本采血方法後,有部分鼠可造成死亡,因此不適合對動靜脈血有嚴格要求的實驗研究,亦不適用於試驗中間過程的采樣。
❷ 請問小鼠斷頭取血法最多可以取多少血可以用1.5ml的管子接著嗎會不會噴射出去
看小鼠年齡,成年的話大約可以取1ml左右。
不過這種取血法不好,容易混入唾液,毛等等。
看這個資料
1)尾尖取血:當所需血量很少時採用本法。固定動物並歷出鼠尾,將鼠尾在45℃溫水中浸泡數分鍾,也可用二甲苯等化學葯物塗擦,使局新血管擴張。將鼠尾擦乾,剪去尾尖,血自尾尖流出,讓血液滴入盛器或直接用移液器吸取。如需間隔一定時間,多次採取鼠尾尖部血液,每次采血時,將鼠尾剪去很小一段,取血後,先用棉球壓迫止血並立即用6%液體火棉膠塗於尾巴傷口處,使傷口外結一層火棉膠薄膜,保護傷口。也可採用切割尾靜脈的方法采血,三根尾勢脈可交替切割,並自尾尖向尾根方向切割,每次可取0.2~0.3ml血,切割後用棉球壓迫止血。這種采血方法在大鼠進行較好,可以較長的間隔時間連續取血,進行血常規檢查。
(2)眼眶後靜脈叢取血:當需中等量的血液,而又需避免動物死亡時採用此法。用左手固定鼠,盡量捏緊頭部皮膚,使頭固定,並輕輕向下壓迫頸部兩側,引起頭部靜脈血液迴流困難,使眼球充分外突(示眼眶後靜脈叢充血),右手持毛細玻璃管,沿內眥眼眶後壁向喉頭方向旋轉刺入。刺入深度小鼠2~3mm,大鼠4~5mm。當感到有阻力時再稍後退,保持水平位,稍加吸引,由於血壓的關系,血液即流人玻璃管中。得到所需的血量後,撥出毛細管。若手法恰當,小鼠約可采血0.2~0.3ml,大鼠約可采血0.4~0.6ml。
(3)斷頭取血:當需要較大量的血液,而又不需繼續保存動物生命時採用此法。左手捉持動物,使其頭略向下傾,右手持剪刀猛力剪掉鼠頭,讓血液滴入盛器。小鼠可采血0.8~1.0ml,大鼠可採用5~8ml。
(4)眶動脈和眶靜脈取血:此法既能採取較大量的血液,又可避免斷頭取血法中因組織液的混入導致溶血的現象,現常取代斷頭取血法。先使動物眼球突出充血後,以彎頭眼科鑷迅速鉗取眼球,並將鼠倒置,頭向下,眼眶內很快流出血液,讓血液滴入盛器,直至不流為止。此法由於取血過程中動物未死,心臟不斷在跳動,因此取血量比斷頭法多,一般可取鼠體重4~5%的血液量,是一種較好的取血方法。
(5)心臟取血:動物仰卧固定在固定板上,剪去心前區部位的被毛,用碘酒酒精消毒皮膚。在左側第3~4肋間,用左手食指摸到心搏處,右手取連有4~5號針頭的注射器,選擇心搏最強處穿刺,當針刺入心臟時,血液由於心臟跳動的力量自動進人注射器。此法要求實驗者掌握以下要點:要迅速而直接插入心臟,否則,心臟將從針尖處滑脫;如第一次沒刺准,將針頭抽出重刺,不要在心臟周圍亂探,以免損傷心、肺;要緩慢而穩定的抽吸,否則,太多的真空反而使心臟塌陷。若不需保留動物生命時,也可麻*醉後切開動物胸部,將注射器直接刺人心臟抽吸血液。
(6)大血管取血:大、小鼠還可從頸動、靜脈,股動、靜脈和腋下動、靜脈取血,在這些部位取血均需麻*醉後固定動物,然後作動、靜脈分離手術,使其暴露清楚後,用注射器沿大血管平行刺入(或直接用剪刀剪斷大血管),抽取所需血量。切斷動脈時,要防止血液噴濺。
❸ 請問大鼠斷尾取血如何操作
擠啊擠……擠啊擠……就這樣。這樣子採到的血可以用毛細管吸,做細胞分析足夠,但是要用血清的話……好像還是不夠。
也有用5ml注射器從尾靜脈抽取的,不知道效果如何。
我自己要做血清的。我用的方法是:股靜脈抽取。可以順利抽到好多血……可是老鼠它也……掛了……接著就做心臟灌注……取標本……如果你不介意老鼠的死活,或者反正要取標本,就乾脆像我這樣。
❹ 金黃地鼠怎麼采血
1.尾尖取血:間斷尾巴進行取血。注意,剪下來一點就可以,小鼠1-2mm,大鼠3-5mm,流出血液收集即可。過程中可以捋尾巴。血液可以用於塗片,試紙檢測血糖等。
2.眼眶後靜脈叢采血:刺破眼眶靜脈叢進行采血的方法。一隻手保定老鼠,食指拇指輕輕按壓頸部兩側,導致眼眶後靜脈充血,用針以45°角從內眼角刺入,並向下旋轉;血液將流出。此法可短時間內重復采血,小鼠一次0.2-0.3 mL,大鼠0.5-1mL.
3.摘眼球取血:此采血方法致死。小鼠倒置5s後,保定,用鑷子摘取眼球,血液從眼眶中流入EP管,注意,最好不要反復用 鑷子刺眼眶,即便流出血液,也溶液產生溶血現象。一般麻醉後會收集更多血液,在不影響實驗結果的前提下,推薦使用。
4.心臟取血:由於心室不好掌握,故而一般不推薦活體心臟取血。常解剖後或麻醉後心臟取血。保定老鼠後,針成45°角斜向前刺入心臟(心臟劇烈跳動,肉眼可見心臟跳動的位置),吸取血液。易有溶血反應。
5.此外還有斷頭取血,腹主動脈采血和頸動脈或股動靜脈或腋下動靜脈取血。其中斷頭取血量大,但是不推薦,容易產生心理陰影。
金黃地鼠(Golden hamster;Mesocricetus auratus)又稱敘利亞地鼠、金毛鼠、熊仔鼠,金絲熊,金黃色,體重150克,染色體22對。1930年自中東敘利亞引進,各實驗室飼養有所不同,但遺傳上比較一致,無大變異。應用最多,原產於敘利亞、黎巴嫩、以色列等地,於1938年引入美國後才正式成為寵物。主要分布在東歐、南歐和亞洲的少數地區。
❺ 大鼠取血做葯代動力學,哪種取血方法較好
一般可以插管取血,做葯代動力學基本上都可以的,比如頸動脈,頸靜脈,也可以尾靜脈采血,主要看你的實驗。
❻ 對實驗動物采血的要求
1.小鼠和大鼠采血
(1)眼眶取血:將小鼠抓牢固定,用拇指和食指將眼部皮膚扒開,使眼球充分突出,眼窩內眥處為眼靜脈竇。將毛細管由此刺入,捻轉,輕輕外提,使血液充滿毛細管,采血後用一塊干紗布將眼合上數分鍾以止血。小鼠每次采血0.2~0.3mL,大鼠為0.5~1.0mL。
(2)剪尾采血:固定動物,將尾尖剪掉1~2mm(小鼠)或5~10mm(大鼠),然後自尾根部向尖部按摩,血即自尾尖流出。如需較多血也可先將尾浸於近50℃的熱水中,再剪去尾尖。采血後用膠布包紮尾尖進行壓迫止血。由於鼠血凝集快,需要全血應事先置抗凝劑於采血管中,如用血球懸液,應立即與生理鹽水混合。小鼠可取血0.1mL,大鼠可取0.3~0.5mL。
(3)斷頭取血:斷頭時,左手抓鼠,右手持剪刀於頸部迅速剪掉鼠頭,立即將鼠頸向下,血液即可流入已准備好的容器中
(4)腹主動脈采血:將動物麻醉,仰卧固定,從腹中線切開皮膚,暴露腹主動脈,用注射器抽取血液。
(5)股動(靜)脈采血:將動物麻醉固定後,進行一側腹股溝動、靜脈分離手術,血管下方分別穿一根絲線,左手提起血管,右手持注射器將針平行刺入血管內取血。
(6)心臟采血:動物麻醉後,仰卧固定於鼠板上,在左胸側第三、四肋間,用左手食指觸摸到心搏動處,右手持注射器垂直刺入心臟,抽取所需血量。小鼠取0.5~0.6mL,大鼠取0.8~1.2mL。
2.家兔采血
(1)耳中央動脈采血:將兔固定後,在兔耳中央有一條粗而鮮艷的中央動脈。左手固定兔耳,右手持注射器,在中央動脈末端向心方向刺入動脈,慢慢回抽針芯,動脈血立即進入針筒,一次可取血15 mL。
(2)耳緣靜脈采血:拔去耳緣部被毛,用燈泡照射加熱耳朵或以75%酒精塗擦局部,使靜脈擴張,再用石蠟油塗擦耳緣,防止血液凝固。耳受熱後用小血管夾夾緊耳根部,用粗號針頭逆靜脈迴流方向刺破靜脈或用刀片切開靜脈,血液可自動流出,一般可采血2~3mL。取血後棉球壓迫止血。
(3)心臟采血:操作同鼠類。兔一次最多采血25mL。
(4)股靜脈、頸靜脈采血:做股靜脈、頸靜脈分離術,然後采血。
❼ 求助:大鼠舌下靜脈取血失敗,原因是什麼
目的探討一種可以多次,大量,比較安全的大鼠采血的方法.方法大鼠乙醚 麻醉後,用真空采血管舌 下靜脈取血.結果舌下靜脈取血可以採到 2~3ml 左右的血.結論舌下靜脈取血為 大鼠的首選采血方式. 【關鍵詞】大鼠g-T 靜脈采血 為了滿足試驗的要求,經常對大鼠進行多次采血, 且要求對大鼠本身損傷要小,每次抽血的量還要足夠. 根據這個要求現介紹一種新的大鼠采血方法——舌下 靜脈采血.筆者通過這種方法對300 只大鼠進行了多 次采血.發現這種方法可以滿足在大鼠實驗中多次,取 血量大且對大鼠的影響比較小.現報告如下. 材料與步驟1.1 准備器械蒸發皿(直徑20cm),止血鉗兩把,乙 醚,大鼠固定板,采血管,采血針,棉球. 1.2 實驗動物遠交群(SD)大鼠300 只,雄性,體質 量300g 左右. 1.3 步驟 1.3.1 麻醉先用棉球蘸取乙醚放入蒸發皿中,再把 大鼠投入蒸發皿中,蓋嚴皿蓋. 1.3.2 取血大約3~5min 大鼠被麻醉,取大鼠仰卧, 將四肢及上齒固定於大鼠板上.助手兩手各持一把止 血鉗,左手持止血鉗夾住大鼠的下齒並上提,使舌漏出, 右手持止血鉗夾住鼠舌並拉出.這時操作者可以清楚 地看到大鼠舌下的兩條舌下靜脈,持采血針與舌面呈 l0.夾角插入舌下靜脈,見有回血時把采血針的另一端 插入采血管.血液因負壓的抽吸作用快速地被抽人管 內.取血的多少可以根據實驗的要求來定.一般可取 2~3ml,據筆者觀察此量對大鼠影響不大. 1.3.3 止血將針頭拔出後用棉簽壓住進針處,助手 松開止血鉗,按壓片刻,把大鼠取下. 注意事項要求采血環境光線充足,室溫不能太低,一般高於 20.,如果室溫太低,大鼠舌下靜脈收縮,勢必造成進針 困難;麻醉深度要適宜,一般大鼠跌倒且眼睛半睜半閉 時效果最好.麻醉過淺時大鼠在采血過程中易蘇醒,固 定鼠舌困難,采血針易穿出靜脈;麻醉過深時特別是有 基礎疾病的大鼠易死亡.夾持鼠舌的止血鉗應是無齒 鉗或在有齒鉗上套一節軟塑料管,這樣可以減少對鼠舌 的損傷;為避免穿刺部位大量出血,進針的部位可以選 擇舌下靜脈旁開1mm 的位置,然後再調整方向插入舌 下靜脈. 討論現今常用的大鼠取血方法有尾部取血,心臟取血, 內眥取血,斷頭取血,腹主動脈取血等J.但這些取 血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弊端,特別是在實驗中對大鼠要求 安全大量反復取血時,這些方法就難以滿足實驗的要 求.其中鼠尾采血量較少,僅適用於做白細胞計數或血 紅蛋白檢查,對於血清指標的檢測則不適用].心臟采 血時,如果操作熟練可以多次取血,但從大鼠心臟取血 要觸摸到心跳明顯處進針,其難點是大鼠心臟小,心搏 快,進針准確部位及深淺不易掌握J,易造成心包積血 而至大鼠死亡.斷頭采血法雖能取到較多的血量,但極 易被污染,按此法獲取的血液中大多混有少量組織液和 被毛,可能影響實驗檢測結果,最大的缺陷是只能取一 次血.內眥取血則取血量與操作者技術熟練程度有關, 取血量不易控制,多次采血後容易感染.本方法便可彌 補以上幾種方法的不足,通過對300 只大鼠反復的采血 發現該方法的具有以下優點:對大鼠損傷小,操作結 束大鼠便清醒,即可進食飲水.除采血後鼠舌稍有水腫 外無其他損傷.這樣可以減少採血對試驗本身的影響. 可以反復采血,筆者發現抽血後大鼠的舌下靜脈在很 短的時間內便可修復.抽血量較大,一般一次可以抽 到2~3ml 的血液,筆者曾試驗最多可以抽到7rrIl,大鼠 仍可存活.所採的標本不受污染.通過這個試驗我 們認為,只要按要領操作,該法取血較方便簡單,易完 成,可以滿足試驗取血的要求.舌下靜脈取血應為大鼠 采血的首選方法,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VanHH,BaumansV,BrandtCJ,eta1.OrbitalsinusBloodamplingin :theinfluenceofech- niqueandexpertise[J].LaboratoryAnimals,
❽ 大鼠取血方法
腹主動脈采血,眼眶采血,頸動脈采血,尾靜脈采血等
❾ 動物抽血抽什麼部位
大型動物,如牛馬可以抽頸下靜脈血,雞鴨可以抽翅膀下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