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經時候肚子脹脹,有什麼辦法可以減輕痛苦
經痛是許多女性都曾有過的經驗,是子宮劇烈收縮所形成的抽筋感,有如快速跑步之後所造成的小腿抽筋。 一般的經痛只持續一兩個鍾頭,最多不超過一天,休息一下即可復原,但病理性的經痛,則可能連痛兩三天,痛到無法移動,甚至休克。 子宮內膜異位協會調查會員的結果顯示,有病理性經痛的女性,許多人下輩子不想當女人,把每個月都要來臨的」朋友〃當成是痛苦的期待與」世界末日〃 。 經痛的症狀也有許多面貌,下腹部的撕裂痛是最常發生的(一半以上)其它如絞痛、腹脹、隱隱作痛、下背部酸、麻、脹,有多人並有惡心、拉肚子、頭痛等等多面性,這樣的痛楚,持續上一整天,甚至好幾天,難怪許多人說想把肚子挖掉算了!〃。 有不少的人患有病理性經痛,所謂病理性經痛,就是骨盆腔中有疾病所導致的疼痛;譬如子宮內膜異位就是最常見的疾理性經痛,大約佔百分之五十,其它疾病還有:子宮發炎(骨盆腔發炎),子宮肌腺瘤,子宮腸道沾黏等。診斷病理性經痛的方法,包括詳細的病史,骨盆腔診視,超音波檢查,以及血液篩檢等,大多數的經痛原因都可檢 得出來,但對於某些輕型的疾病;未曾有過性生活的女性;以及碰到某些檢查的死角時,便可能需要依賴更進一步的腹腔鏡手術才能確實的診斷。 一般的經痛,忍個一天便可以度過,有的人會用熱敷下腹部、喝熱飲、糖水、洗熱水澡等,讓骨盆腔血液循環改善,來去除不少的疼痛。 睡覺,暫時忘掉子宮收縮的感覺,也是不少人推薦的良方,如果這些方法均無法有效地改善經痛,葯物便是第二道防線,大多數的止痛葯都可以對經痛作適當的抑制,若無效可加上抗痙攣葯物或輕型鎮靜劑等。但還是會有某種比例的人無法簡單地跳出此困擾,此時便需要認真地思考:是身體內那個問題無法解決,才會造成這么厲害的症狀? 是否需作個腹腔鏡或長期的葯物治療才能改善疾病?到醫院尋求幫助是最好的方法。 痛經的調理 凡是在行經期或行經前後出現腹痛、腰酸、下墜等不適,就叫作痛經。原發性痛經是指沒有骨盆腔器質疾病的痛經,對健康並無危害,繼發性痛經則是由於生殖器存在某些病變所引起的,其中最常見的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症、子宮黏膜下肌瘤以及子宮頸阻塞,經醫生檢查治療,病因若去除,痛經自然消失。 痛經的病人除了尋求醫生的診治之外,平日的自我調理亦很重要,自我調理的原則在於改善體質、增加身體的抵抗力。針對這一點,必須在日常生活上注意要有規律的生活、適度的運動、均衡的營養、充足的睡眠以及愉悅的心情。說起來簡單,您做到了嗎? 痛經的飲食及營養療法: 痛經以腰腳酸痛、腹部抽痛、乳房脹、抽痛為主的人,平日應攝食富含維他命B1、B2的食物,如:糙米、胚芽米、肝臟、杏仁、乳製品等等,或以合利他命F供作B1、B2的補充。而平日有骨盆腔充血,經來下腹子宮卵巢部位疼痛的人,則建議多攝取富含維他命C、E的食物,如:黃、綠色蔬菜、橙子、檸檬、核桃、杏仁、小麥胚芽等以改善骨盆腔的血液循環,緩解骨盆腔充血的疼痛。 至於經來時整個腹部都痛的人,則平日尤直注意飲食及營養,少食生冷油膩,可以維他命B群、酸奶、表飛鳴等調理腸胃。因貧血而引 起痛經的人,經來時多有頭暈或兼耳鳴、腹痛綿綿,則可以補充鐵劑、深綠色蔬菜或偶爾喝一些白蘭地酒,痛經可以逐漸改善。 痛經的物理療法: 痛經時,有些人覺得以熱水袋在腹部上熱敷可以減輕疼痛,此種體質之人,可以在平日多洗溫泉或作熱水盆浴,每次約一小時,盆浴時同時作臍旁(約手掌寬)之按摩,對骨盆腔血液循環的改善及瘀血(充血)的消除,有良好的效果。唯月經期間並不適合盆浴,此時可以拇指按壓臍下二橫指之部位(此為中極穴),一般按壓十分鍾至二十分鍾,可以減輕或消除痛經。 簡單的葯茶療法: 痛經伴有四肢發冷、面青唇白時,可以等分量的生薑(或乾薑)、大棗、紅糖煎湯溫熱服用。如果痛經嚴重,明顯拒按的,可以川紅花三錢,沖泡三百㏄熱開水當茶飲,每日一至二次,可以消除瘀血作痛的不舒服。 好吃的食補: 痛經覺腹冷或喜熱敷的,可以羊肉半斤、當歸、生薑各五錢,桂皮酌量調味燉煮來吃;痛經伴血色稀淡、頭暈目眩、腰膝酸軟的,可以當歸二錢、黃耆一兩、雞四分之一隻或排骨四兩、虱目魚半尾燉服。 至於經痛綿綿,伴有下腹空重下墜的感覺,則可以聖愈湯(高麗參二錢、黃耆四錢、當歸三錢、川芎錢半、熟地三錢、白芍三錢)燉雞四分之一隻,味道十分鮮美。
2. 要來月經之前經常肚子脹痛,需要注意哪幾方面能夠保證身體健康。
要來月經之前肚子脹痛多屬於痛經。痛經的症狀就是:來月經之前肚子出現脹痛,等到月經期結束以後,痛經也隨之消失,如果月經結束依舊脹痛,那麼就要去醫院檢查到底是什麼原因了。痛經並不是每個女性都會這樣,具體是看每個人的體質,那麼痛經的女性需要注意哪些呢?
4、不要吃辛辣食物
小女生口味重,就算是月經來的時候都不注意,依舊喜歡吃重口味的辛辣食物,刺激性的食物會加重肚子脹痛程度,特別是在月經要來的時候。
有些女性天生痛經,有的是後天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只要改變自己不良的生活習慣,多吃一些暖宮的、可以去除寒氣的食物,痛經會消失的。
3. 月經前肚子脹怎麼辦呀
首先要看看是否有婦科炎症,如果沒有就要檢查一下消化系統有沒有問題,大便和胃腸功能好不好,如果說都沒有問題的話則考慮看是否和月經周期有關系。有的人就是在月經期時會出現肚子脹的情況,還有就是在來月經之前,由於盆腔充血,就感覺到腰酸、肚子不舒服,甚至解大便都不舒服,而月經結束之後症狀就會慢慢消失。所以,如果這種症狀跟月經周期有關系那麼就是臨床上說的經前期的綜合征。可以適當地用一些調經的如烏雞白鳳丸等活血化淤、止疼作用的葯物,或者是外用葯,如康復消炎栓,在經前和經期有明顯的止痛和消炎的作用,可以晚上睡覺之前把葯塞進肛門使它溶化來緩解症狀。而經前盆腔充血,下肢容易酸脹,可以每天用熱水泡腳,自己做些局部按摩,症狀可能會減輕。
4. 經期前肚子脹痛怎麼辦
痛經的原因 月經期間發生劇烈的小肚子痛,月經過後自然消失的現象,叫做痛經。多數痛經出現在月經時,部分人發生在月經前幾天。月經來潮後腹痛加重,月經後一切正常。腹痛的特點與月經的關系十分密切,不來月經就不發生腹痛。因此,與月經無關的腹痛,不是痛經。痛經可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種。原發性痛經是指從有月經開始就發生的腹痛,繼發性痛經則是指行經數年或十幾年才出現的經期腹痛,兩種痛經的原因不同。原發性痛經的原因為子宮口狹小、子宮發育不良或經血中帶有大片的子宮內膜,後一種情況叫做膜樣痛經。有時經血中含有血塊,也能引起小肚子痛。繼發性痛經的原因,多數是疾病造成的,例如子宮內膜異位、盆腔炎、盆腔充血等。近年來發現,子宮內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時,也能引起痛經。因此,需要通過檢查,確定痛經發生的原因之後,針對原因進行治療。 2.痛經的飲食調養 婦女在行經前後或經期,出現下腹及腰骶部疼痛,嚴重者腹痛劇烈,面色蒼白,手足冰冷,甚至昏厥,稱為「痛經」,亦稱「行經腹痛」。痛經常持續數小時或l—2天,一般經血暢流後,腹痛緩解。本病以青年婦女較為常見,是婦女常見病之一。中醫認為痛經多因氣血運行不暢或氣血虧虛所致。臨床常見有氣滯血瘀、寒凝胞宮、氣血虛弱、濕熱下注等症。飲食療法能起到較好的防治作用。痛經患者在月經來潮前3-5天內飲食宜以清淡易消化為主。應進食易於消化吸收的食物,不宜吃得過飽,尤其應避免進食生冷之食品,因生冷食品能刺激子宮、輸卵管收縮,從而誘發或加重痛經。月經已來潮,則更應避免一切生冷及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蔥、生蒜、胡椒、烈性酒等。此期間病人可適當吃些有酸味的食品,如酸菜、食醋等,酸味食品有緩解疼痛作用。 (摘自:求醫問葯網 http://www.jk58.com ) 此外,痛經者無論在經前或經後,都應保持大便通暢。盡可能多吃些蜂蜜、香蕉、芹菜、白薯等。因便秘可誘發痛經和增加疼痛感。有人認為,痛經病人適量飲點酒能通經活絡,擴張血管,使平滑肌鬆弛,對痛經的預防和治療有作用。如經血量不多可適量地飲些葡萄酒,能緩解症狀,在一定程度上還能起到治療作用。葡萄酒由於含有乙醇而對人體有興奮作用。情緒抑鬱引起痛經者適當喝點兒葡萄酒,能夠起到舒暢情緒、疏肝解悶的作用,使氣機和利。另外,葡萄酒味辛甘性溫,辛能散能行,對寒濕凝滯的痛經症,可以散寒祛濕,活血通經;甘溫能補能緩,對氣血虛弱而致的痛經,又能起到溫陽補血、緩急止痛的效果。 痛經患者平時飲食應多樣化,不可偏食,應經常食用些具有理氣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如薺菜、洋蘭根、香菜、胡蘿卜、橘子、佛手、生薑等。身體虛弱、氣血不足者,宜常吃補氣、補血、補肝腎的食物,如雞、鴨、魚、雞蛋、牛奶、動物肝腎、魚類、豆類等。 在一般情況下,月經期由於盆腔充血而有小腹部輕度的墜脹感,這是正常的,並非病理性的。但是當疼痛嚴重,甚至到了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並需要服葯的時候,就屬於病理狀態了,醫學上稱之為痛經。因為生殖器官病變引起的痛經,叫繼發痛經。生殖器官未器質性病變的痛經叫原發痛經。 原發性痛經經常發生於月經初潮後不久,或未婚、未孕的女性,可能的病因是子宮內膜和血液內前列腺素含量的增高造成的,治療的方法只能是在月經來潮的時候服用含有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的葯物,如消炎痛或乙醯水楊酸,以緩解症狀。繼發性痛經的病因較復雜,如子宮頸狹窄、子宮發育不良、子宮內膜異位症、內分泌異常或盆腔炎等,都可以引起痛經。需要進行系列的檢查才可以確定原因。 原發性痛經一般對生育沒有影響。有的繼發性痛經就會對生育產生影響,如子宮發育不良、子宮內膜異位症、內分泌異常等。很多大醫院的婦產科都可以做相應的檢查和治療,建議你仔細地查找病因,對症治療。 給你幾個痛經的中醫食療方 若月經來時肚子不舒服,可用熱水袋熱敷,還可喝些生薑紅糖水、玫瑰花茶等暫時緩解。 中醫認為,月經病與腎功能、脾、肝、氣血、子宮等都相關,而且痛經有寒熱虛實之分,可以痛感來分類。喝熱飲痛感減弱屬寒,痛感加劇屬熱,喜按喜揉者屬虛,越按越痛者屬熱。痛經者平時應忌食生冷和酸辣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為佳。以下是幾個痛經食療方: 1.氣虛血弱型,羊肉燉當歸北芪:當歸50克,羊肉500克,北芪30克,吃肉喝湯。 2.肝腎虧損型,川芎丹參煲雞蛋:川芎6克,丹參12克,雞蛋兩個,加水同煮待蛋熟後去殼再煮片刻,吃蛋喝湯。 3.寒凝血淤型,生薑紅糖水:生薑15克,紅糖適量,開水沖泡當茶飲。 4.氣滯血淤型,益母草煮雞蛋:益母草30克,雞蛋兩個,加水同煮待蛋熟後再煮片刻,吃蛋喝湯。 5.濕熱蘊熱型,絲瓜紅糖湯:老絲瓜250克洗凈切碎,紅糖適量,煎湯趁熱喝 治療痛經的方法 痛經指婦女在經期或行經前後,出現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則劇痛昏厥者。 本病的發生有情志所傷,起居不慎或久淫為害等不同病因,並與素體及經期,經期前後特殊的生理環境有關。此外,亦有因子宮發育不良或畸形,或子宮位置過度不正而發生痛經的。 [方一] 山楂30克,向日葵籽15克,紅糖30克。先將山楂、向日葵籽一齊放在鍋內炒,以葵花籽炒香熟為度。再加水,熬成濃汁後,將紅糖放入熬化即成。每次於經前1--2天,連服2--3劑,正痛時亦可服用。 本方適用於血瘀為主的痛經。 [方二] 荔枝核、香附、黃酒各30克。將荔枝核、香附研成細末,混合成裝入瓷瓶密封保存,每個痛經發生之前一天開始服用,每次服6克,以黃酒適量調服,1日3次。 本方適用於以氣滯為主的實證痛經。 [方三] 丹參、延胡索各30克,牛膝、紅花、鬱金各15克,白酒半公斤。將生丹參、延胡索、牛膝、紅花、鬱金倒人瓶中,用白酒浸泡加蓋,密封半個月。每隔3天,用力搖動葯酒瓶1次,每次約搖3分鍾。行經前兩天開始飲服,每日3次,每次1--2匙,至經血干凈時停飲。連服4個經期為I療程。 本方適用於氣滯血瘀之痛經。 [方四] 阿膠、杜仲各15克,陳艾10克,凈子雞1隻(約500克),生薑6克。將杜仲、陳艾與雞入砂鍋中同燉,將熟時加人生薑,燉20分鍾,加鹽調味每次用熱湯烊化阿膠5克,日3次,飲湯食肉。 本方適用於寒混凝滯之痛經。 [方五] 桂枝5克,山楂肉15克,紅糖30克。將前2味加水2碗,文火煎成1碗,加紅糖再煎片刻,日2次,趁熱飲。 本方適用於因寒而致痛經。 [方六] 荔枝核、香附各等分,黃酒適量。荔枝、香附共研末,每服6克,黃酒調服,日2次。 本方適用於陽虛內寒之痛經。 [方七] 雞蛋2個,元胡20克,益母草50克。3物加水同煮,蛋熟後去殼,再煮片刻。食蛋飲湯,於經前開始,日服1次,連服5—7天。 本方適用於陽虛內寒之痛經。 [方八] 鮮薔薇根①克(干者30克),七葉蓮9克,雞蛋2隻。將薔薇根、七葉蓮加清水3碗煎至1碗,去渣,再把雞蛋兩只煮熟去殼放人葯液中同煮,加少量米酒服食。在月經來潮前1--2天開始服,每日1次,連服2--4天。 本方適用於濕熱下注所致之痛經。 [方九] 母雞1隻,當歸30克,醪糟汁60克。將雞去毛並內臟洗凈,當歸洗去浮灰;把雞放人砂鍋內,同時加水、醪糟汁、當歸、姜、蔥、鹽、蓋嚴鍋口,先在旺火上燒開,再用小火燉3小時,出鍋時撒胡椒面,佐餐食。 本方適用於氣血不足所致之痛經。 [方十] 猴頭菌100克,凈母雞750克,黃芪30克,黨參15克,大棗10克,調料適量。將猴頭菌溫水發脹後洗凈,除苦味,切2厘米厚片待用;凈母雞去頭腳,剁方塊,放人罐內,加薑片、蔥、紹酒、清湯適量,上放猴頭菌片,浸軟洗凈之黃芪、黨參、大棗,以濕棉紙封好罐口,上籠蒸爛,揀去姜、蔥,將湯潷出,扣人盤中擺好,將潷出的雞湯倒人砂鍋,燒開後入料酒、味精、鹽各適量,用玉米、澱粉勾汁,澆在雞上。 本方適用於氣血雙虛所致之痛經。 [方十一] 川芎6---9克,丹參12克,雞蛋2隻。將川芎、丹參、雞蛋加水同煮,雞蛋熟後去殼取蛋再煮片刻,吃蛋飲湯。 本方適用於肝腎虛損之痛經。 當歸生薑羊肉湯 組成:羊肉500克,當歸60克,黃芪30克,生薑5片。 用法:羊肉切塊,與當歸,黃芪,生薑共燉湯。加鹽及調味品,吃肉飲湯。 功效:益氣養血。適用於氣血虛弱型痛經。 山楂紅棗湯 組成:山楂50克,生薑15克,紅棗15枚。 用法:上葯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功效:活血化瘀,溫經止痛,行氣導滯。適用於痛經。 炒山楂 組成:山楂30克,向日葵子15克,紅糖60克。 用法:將山楂,向日葵子烤焦後研末,加紅糖沖服。分2次服,每日早,晚各1次。於經前1-2日開 始服或經來即服。每次月經周期服2劑,連用1-2個月。 功效:活血化瘀,收斂鎮痛,補中益氣。適用於氣血虛弱型痛經。 另外每晚睡前喝一杯加一勺蜂蜜的熱牛奶也可以緩解通經 女子痛經葯茶治療方法三則 1.玫瑰花茶:玫瑰花15克,沸水沖泡代茶。 功能:理氣解郁,活血散瘀,適用於經期腹痛、以脹痛為主者。 2.姜棗茶:生薑3片,大棗5枚(打碎),以沸水沖泡代茶飲用。 功效:散寒止痛,適用於痛經下腹冷痛者。 3.當歸茶:當歸6克,川芎2克,沸水沖泡代茶
5. 怎樣緩解經期小腹脹痛
女性經期小腹脹痛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一般情況下,是由於盆腔充血而有小腹部輕度的墜脹感,這是正常的,可以採用熱敷的方法來有效的緩解腹脹痛症狀。尤其是在小腹局部墜脹的情況下熱敷的效果更加的明顯。方法其實很簡單,只需要在月經前或者是月經期間將毛巾放在熱水中浸濕,擰干後放在腹脹部位進行熱敷即可。如果有條件的話還可以購買暖寶寶,在經期放在腹部,腹脹的情況就可得到有效緩解。除了可以熱敷之外,在此期間女性還可以通過和熱飲以及熱茶的方法來有效的緩解腹脹情況。比如像生薑紅糖茶、山楂湯飲等,都可以緩解腹脹。
但是當疼痛嚴重,甚至到了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就可能是病理狀態了,醫學上稱之為痛經,需要重視起來,用葯治療。市面上治療痛經的葯物有很多,但是要慎重選擇,如果單純的止痛,那隻能是治標不治本,反而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葯物的選擇要從女性體制出發,從根本進行調理,才能標本兼職。中醫治療重在調理生理功能,使月經調控恢復正常,千金益母顆粒相對於雌激素和鎮痛葯物治療具有副作用小、不易復發的優勢。千金益母顆粒具有「活血調經,行氣止痛」的功效,臨床主要用於治療氣滯血瘀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同時能夠有效促進子宮復舊。
另外,提醒女性在經期一定要注意日常護理,盡量不吃生冷刺激食物,避免痛經加重,還應該做好保暖工作,尤其腹部要避免著涼。
6. 來月經前一天肚子脹氣怎麼回事
不知這種情況有多長時間了,這個也屬於經前期症狀。和來月經的時候,激素分泌降低有關。來月經的時候可以喝些益母草沖劑加紅糖。用熱水袋熱敷一下腹部都可以改善的。
7. 月經期上腹脹怎麼回事
月經來前腹脹是正常現象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便秘可以每天早晨吃飯之前喝一杯白開水晚上喝蜂蜜加香油另外每天多補充水分就會好了特管用
8. 月經來了肚子有脹氣該怎麼辦
不少女性在月經期間都會感覺肚子難受,其中月經期間肚子脹氣是很常見的。那麼,呢?下面來看看專家是怎麼說的。 【月經時候肚子有脹氣的調理方法】 1、飲食均衡:雖然健康的飲食無法消除經痛,但對改善全身的健康狀況卻有神奇功效。避免過甜或過鹹的垃圾食物,它們會使你脹氣及行動遲緩,多吃蔬菜、水果、雞肉、魚肉,並盡量少量多餐。 2、補充礦物質:痛經保健鈣、鉀及鎂礦物質,也能幫助緩解經痛。專家發現,服用鈣質的女性,較未服用者還少經痛。鎂也很重要,因為它幫助身體有效率地吸收鈣。不妨在月經前夕及期間,增加鈣及鎂的攝取量。 3、避免咖啡因:咖啡、茶、可樂、巧克力中所含的咖啡因,使你神經緊張,可能促成月經期間的不適。因此,應避免咖啡因。此外,咖啡所含的油脂也可能刺激小腸。 【溫馨提示】以上就是「」的相關介紹。
9. 月經前期肚子脹氣怎麼辦
月經前的反應,月經前常見腹部脹氣感,有些人腹脹,大多數女孩會有便秘現象,小腹墜痛和乳房脹痛等,建議經期前適當多吃一點新鮮蔬菜和水果和高纖食物有助排便。
10. 來月經時候肚子有脹氣怎麼辦
不少女性在月經期間都會感覺肚子難受,其中月經期間肚子脹氣是很常見的。無錫協和醫院婦科專家表示:無論是著涼還是由於月經出血導致發炎狀況都會感覺到肚子脹。 月經時候肚子有脹氣的調理方法: 1、飲食均衡:雖然健康的飲食無法消除經痛,但對改善全身的健康狀況卻有神奇功效。避免過甜或過鹹的垃圾食物,它們會使你脹氣及行動遲緩,多吃蔬菜、水果、雞肉、魚肉,並盡量少量多餐。 2、補充礦物質:痛經保健鈣、鉀及鎂礦物質,也能幫助緩解經痛。專家發現,服用鈣質的女性,較未服用者還少經痛。鎂也很重要,因為它幫助身體有效率地吸收鈣。不妨在月經前夕及期間,增加鈣及鎂的攝取量。 3、避免咖啡因:咖啡、茶、可樂、巧克力中所含的咖啡因,使你神經緊張,可能促成月經期間的不適。因此,應避免咖啡因。此外,咖啡所含的油脂也可能刺激小腸。 協和醫院婦科專家經過多年潛心研究的結晶--中西結合調理療法,博取了中醫醫學的精華和現代西醫醫學的高科技,針對女性朋友月經不調的症狀,把中醫的整體觀和西醫的微觀相結合,即將中醫的辯「症」與西醫的辯「病」相互融合、相互取長補短,克服了單一療法的缺陷,根據女性朋友月經不調的不同表現,指定個性化的診療方案。 「中西結合調理療法」在月經不調的臨床治療上,施治專家通過對月經不調患者的病史、生理、精神等多方面入手,明確病因後,因人因病而異,結合中西醫特點,確立科學、完善的診治標准,確立科學、完整的診治,中西醫合璧,達到治與防的雙重功效。標本兼顧。 以上就是「來月經時候肚子有脹氣怎麼辦」的相關介紹,無錫協和醫院婦科專家提醒,女性來月經時候肚子有脹氣可適當做調理,如果您長期月經不調,感覺不適,建議您在專業的醫院進行檢查,以免帶來更嚴重的疾病。那麼,月經不調易引發哪些疾病?可以詳細的與協和婦科家溝通,點擊馬上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