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光的反射實驗報告
題目
平面鏡成像(一)
授課時間
40分鍾
時間
班級
初二(9)班
執教者
周小梅
地點
金山區羅星中學電化教室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憶述(知道)光在均勻介質中傳播規律
理解像的形成
理解平面鏡成像特點
技能目標
初步學會「實驗—分析—歸納」的探究方法
能准確觀察、猜測(假設),准確量度及記錄,完成報告,增強動手實驗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情感目標:
體會物理學中的美,激發學習興趣,培養熱愛科學的精神意識,嘗試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平面鏡成像特點
難點:像的概念
教具
多媒介體教學儀器一套(演示)
自製平面鏡成像器材:
演示: 400mm×300mm×3mm玻璃板、平面鏡各一塊
蠟燭(長支)2支、光具座
學生實驗 200mm×200mm×3mm玻璃板1塊
200mm×200mm×3mm平面鏡2塊
光具座、火柴1盒、蠟燭2支、玩具娃娃(高10cm左右)
教學類型及主要方法
講授新課(探究型)
激勵興趣法
教學過程:
師:現在同學們誰也不許回頭,老師老求你們想一個好方法在不回頭的情況下,清楚地看到我們教室後面坐了幾個老師。
學生;用鏡子照。
對。很好!(教師展示)。請同學們仔細觀這面鏡子,請將此鏡子描述一下。
學生:圓(方)形、很光亮、鏡面是平的……
師:板書 1、平面鏡
表面是平的鏡子叫平面鏡,即光滑的物體表面,如平靜的水面、拋光的金屬面等。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
多媒體演示拱橋倒影圖
師:這是一幅拱橋在水中的倒影圖,拱橋與它在水中的倒影組合成了這幅完美的圖畫,請問: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學生:平面鏡成像。
師:對。很好。平面鏡不僅可以對光線起反射作用,還可以成像。平面鏡成像到底有什麼特點呢?即像與物之間有什麼關系呢?即像在什麼位置形成?像有哪些特性?像的大小等,請同學們相互合作完成實驗報告。
實驗報告
班級:________ 實驗組人員:________ 記錄人:________
實驗目的: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
實驗器材:玻璃板×1塊、火柴×1、蠟燭×2、光具座、刻度紙×1張
實驗步驟:
(1)、將刻度紙平鋪在光具座上,把玻璃板插入光具座中央「00`」槽中,使玻璃板和光具座成垂直狀態(⊥90°)
(2)、將點燃的蠟燭置於玻璃板前某一位置。
(3)、移動玻璃板後未點燃的蠟燭A』的位置,直到玻璃板前面兩支蠟燭從玻璃板望過去,都完全重合為止,且用筆畫出前後兩支蠟燭的位置。
(4)、用手指去「接觸」蠟燭A』的「燭焰」是否燒痛你的手。
⑵ 光的反射定律的實驗驗證
光的反射規律實驗
實驗目的:找出光反射時的規律。
實驗器材:平面鏡,紙板,激光筆,直尺,量角器,筆。 實驗步驟:
實驗中研究光的反射,其中選擇對光反射能力強的平面鏡做反射面,用白色硬紙板和白紙顯示光束傳播的路徑。
(1)按圖甲所示,先使E、F成為同一平面,使入射光線沿紙板射向鏡面上的O點,觀察從鏡面反射的光線的方向。
甲 乙 丙
(2)改變入射光線的方向,觀察反射光線的方向怎樣改變。
(3)按圖乙那樣,把紙片F向前折或向後折。
反射角和入射角的關系做實驗研究,可採取如丙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①一張16 K的白紙用圖釘或透明膠條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紙中間畫出直線ON作為法線;在ON的一側畫幾條角度不同的直線OA、OA1、OA2。
②讓從手電筒前面紙縫中射出的光分別沿OA、OA1、OA2射向鏡面,觀察反射光線。
③分別在每條反射光線的位置上用大頭針扎一個孔B、B1、B2。用刻度尺畫出直線分別將OB、OB1、OB2連接起來。
④再用量角器量出反射角(r)和入射角(i)的大小,並記錄大小進行比較。 角i 角r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⑤使光線分別沿OB、OB1、OB2射向鏡面,觀察每條反射光線的方向。
分析和論證:
(1)上述步驟1和2可看到E和F在一個平面內時有反射光線,且反射光線隨著入射光線的改變而改變。
(2)按步驟3把紙片F向前折或向後折,將觀察不到反射光線。
(3)從步驟4的①-④可看出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4)從步驟4的⑤可看出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說明:(1)光的反射定律可概括為十二個字三線共面,兩線分居,兩角相等。
(2)反射定律的第三條反射角等於入射角,不能說入射角等於反射角,因為先有入射,後有反射;入射在前,反射在後;入射是因,反射是果。
(3)在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⑶ 用法線來「研究光的反射」叫什麼研究方法
應該是叫「模型法」,比如光線、磁感線等等,對不可見的東西建立模型研究。
⑷ 光的反射和折射規律的實驗探究。
光的反射既可以用波也可以用粒子性來解釋 但是 光的折射只能用波動性來解釋
折射的本質是波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導致的
若從粒子之間的碰撞角度來考慮光子和介質中的分子間的作用,那麼就會有一個不同空間方向的分布,而不是像折射那樣光只集中在一個方向上;事實上,從粒子之間的碰撞角度來考慮光子和介質中的分子間的作用是光與分子間的散射作用.
⑸ 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實驗中,第一步,改變 的方向,觀察反射光線方向怎樣改變;實驗結...
入射光線;光反射時,反射角等於入射角;反射光線;光反射時,反射光線、法線和入射光線在同一平面上.
⑹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理想模型法
[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由於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在同一平面內,當保持兩側紙板在同一平面內,將它們如圖乙所示傾斜後,兩塊紙板不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在紙板F上就無法呈現出反射光線了,但此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⑺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實驗中,運用的是什麼物理探究方法(就是控制變數法之類的) 務必說明理由
運用歸納法 ⑻ 在「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中,某小組實驗步驟如下:A.把一個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張硬紙板
(1)使光線沿紙板射向鏡面O點,然後把硬紙板NOF向前折或向後折是為了確定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 ⑼ 光的折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分別是誰發現的大蝦支招!
公元二世紀,希臘人托勒密(90—168)通過實驗研究了光的折射現象. 1.實驗設計:托勒密的實驗設計如圖所示:在一個圓盤上裝上兩把能繞盤中心S旋轉的中間可以活動的尺子.將圓盤面垂直立於水中,水面到達圓心處. 2.實驗方法:實驗時轉動兩把尺子使之分別與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重合.然後把圓盤取出,分別按照尺的位置測出入射角和折射角. 3.實驗結果:托勒密通過上述的方法測得從空氣中射入水中的光線折射時的一系列對應值為: 4.數據分析:托勒密通過分析以上數據,得出結論:折射角和入射角是成正比關系.今天我們知道這個結論是不正確的,它只有在入射角很小的情況下才近似成立. 5.留給我們的沉思:從托勒密的實驗設計實驗方法到實驗數據的收集可以說是完全正確的.他的實驗結果也是相當精確的,與現代值幾乎沒有多大的差別.但是托勒密可惜的是未能從正確的數據中發現正確的規律,從這里可看出對實驗數據正確處理,加上正確理論的指導在發現規律中的重要性.托勒密是第一個用實驗方法測定入射角和折射角的人,他曾求出具有單位半徑的圓中弧與所對應的弦長數字,並巧妙地用數學方法編制了表(相當於現代的正弦三角函數表),他當時對折射角和入射角的測量是相當精確的,如果他當時把關於光折射的實驗數據與他所編制的這份表作一比較的話,他就會不難發現入射角的正弦與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對給定的兩種介質來說是一個常數,這樣他就會發現折射定律,然而他卻沒有這樣做,以致錯過了一次發現的機會. ⑽ 光的反射轉換法
光的傳播路線比較抽象,不容易觀察,畫出光路圖來表示光的傳播方向,來研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規律,使比較抽象的物理現象直觀化.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模型法. 與光的反射實驗的研究方法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6聽筒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63
柳樹種植方法
瀏覽:387
美雄諾龍的檢測方法
瀏覽:267
99乘78的簡便運算方法
瀏覽:966
用點電荷來代替帶電體的研究方法叫微元法
瀏覽:232
微博主頁皮膚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03
本金罰息計算方法
瀏覽:489
治療肚子疼的最快方法
瀏覽:944
胯打開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173
波菜種植方法和時間
瀏覽:243
憂鬱症如何治療方法
瀏覽:953
雙膠紙張厚度計算方法
瀏覽:439
國外手機截圖方法
瀏覽:701
現實suv側方停車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62
寬容哪些方法
瀏覽:980
中考實心球的方法與技巧
瀏覽:531
如何瘦臉練成瓜子臉的四種方法
瀏覽:949
腎陽不足的鍛煉方法
瀏覽:576
新鮮蓮子的食用方法視頻
瀏覽:807
如何降低敏感度訓練方法
瀏覽: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