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術院校畢業論文如何寫大神們幫幫忙
一、標題 標題是文章的眉目。各類文章的標題,樣式繁多,但無論是何種形式,總要以全部或不同的側面體現作者的寫作意圖、文章的主旨。畢業論文的標題一般分為總標題、副標題、分標題幾種。 (一)總標題 總標題是文章總體內容的體現。常見的寫法有: ①揭示課題的實質。這種形式的標題,高度概括全文內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它具有高度的明確性,便於讀者把握全文內容的核心。諸如此類的標題很多,也很普遍。如《關於經濟體制的模式問題》、《經濟中心論》、《縣級行政機構改革之我見》等。 ②提問式。這類標題用設問句的方式,隱去要回答的內容,實際上作者的觀點是十分明確的,只不過語意婉轉,需要讀者加以思考罷了。這種形式的標題因其觀點含蓄,容易激起讀者的注意。如《家庭聯產承包制就是單干嗎?》、《商品經濟等同於資本主義經濟嗎?》等。 ②交代內容範圍。這種形式的標題,從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觀點,只是對文章內容的范圍做出限定。擬定這種標題,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論點難以用一句簡短的話加以歸納;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內容的范圍,可引起同仁讀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鳴。這種形式的標題也較普遍。如《試論我國農村的雙層經營體制》、《正確處理中央和地方、條條與塊塊的關系》、《戰後西方貿易自由化剖析》等。 ④用判斷句式。這種形式的標題給予全文內容的限定,可伸可縮,具有很大的靈活性。文章研究對象是具體的,面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須有很強的概括性,面較寬。這種從小處著眼,大處著手的標題,有利於科學思維和科學研究的拓展。如《從鄉鎮企業的興起看中國農村的希望之光》、《科技進步與農業經濟》、《從「勞動創造了美」看美的本質》等。 ⑤用形象化的語句。如《激勵人心的管理體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論》等。 標題的樣式還有多種,作者可以在實踐中大膽創新。 (二)副標題和分標題 為了點明論文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研究目的,對總標題加以補充、解說,有的論文還可以加副標題。特別是一些商榷性的論文,一般都有一個副標題,如在總標題下方,添上「與××商榷」之類的副標題。 另外,為了強調論文所研究的某個側重面,也可以加副標題。如《如何看待現階段勞動報酬的差別——也談按勞分配中的資產階級權利》、《開發蛋白質資源,提高蛋白質利用效率——探討解決吃飯問題的一種發展戰略》等。 設置分標題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清晰地顯示文章的層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層次的中心內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數碼,僅標明「一、二、三」等的順序,起承上啟下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採用哪種形式,都要緊扣所屬層次的內容,以及上文與下文的聯系緊密性。 對於標題的要求,概括起來有三點:一要明確。要能夠揭示論題范圍或論點,使人看了標題便知曉文章的大體輪廓、所論述的主要內容以及作者的寫作意圖,而不能似是而非,藏頭露尾,與讀者捉迷藏。二要簡煉。.論文的標題不宜過長,過長了容易使人產生煩瑣和累贅的感覺,得不到鮮明的印象,從而影響對文章的總體評價。標題也不能過於抽象、空洞,標題中不能採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詞彙,以免使讀者一見標題就如墮煙海,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完全文後才知標題的嘩眾取寵之意。三要新穎。標題和文章的內容、形式一樣,應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做到既不標新立異,又不落案臼,使之引人入勝,賞心悅目,從而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二、目錄 一般說來,篇幅較長的畢業論文,都沒有分標題。設置分標題的論文,因其內容的層次較多,整個理論體系較龐大、復雜,故通常設目錄。 設置目錄的目的主要是: 1.使讀者能夠在閱讀該論文之前對全文的內容、結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以便讀者決定是讀還是不讀,是精讀還是略讀等。 2.為讀者選讀論文中的某個分論點時提供方便。長篇論文,除中心論點外,還有許多分論點。當讀者需要進一步了解某個分論點時,就可以依靠目錄而節省時間。 目錄一般放置在論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論文的導讀圖。要使目錄真正起到導讀圖的作用,必須注意: 1.准確。目錄必須與全文的綱目相一致。也就是說,本文的標題、分標題與目錄存在著一一對應的關系。 2.清楚無誤。目錄應逐一標注該行目錄在正文中的頁碼。標注頁碼必須清楚無誤。 3.完整。目錄既然是論文的導讀圖,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項內容,都應在目錄中反映出來,不得遺漏。 目錄有兩種基本類型: 1.用文字表示的目錄。 2.用數碼表示的目錄。這種目錄較少見。但長篇大論,便於讀者閱讀,也有採用這種方式的。 三、內容提要 內容提要是全文內容的縮影。在這里,作者以極經濟的筆墨,勾畫出全文的整體面目;提出主要論點、揭示論文的研究成果、簡要敘述全文的框架結構。 內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屬部分,一般放置在論文的篇首。 寫作內容提要的目的在於: 1.為了使指導老師在未審閱論文全文時,先對文章的主要內容有個大體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邏輯順序。 2.為了使其他讀者通過閱讀內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問題,如果產生共鳴,則再進一步閱讀全文。在這里,內容提要成了把論文推薦給眾多讀者的「廣告」。 因此,內容提要應把論文的主要觀點提示出來,便於讀者一看就能了解論文內容的要點。論文提要要求寫得簡明而又全面,不要羅哩羅嗦抓不住要點或者只是乾巴巴的幾條筋,缺乏說明觀點的材料。 內容提要可分為報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 報道性提要,主要介紹研究的主要方法與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對文章內容的提示較全面。 指示性提要,只簡要地敘述研究的成果(數據、看法、意見、結論等),對研究手段、方法、過程等均不涉及。畢業論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舉例如下: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府,固然應服從上級規劃部署的全局,但主要的著眼點應放在對下負責,對本地的經濟發展,對本地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負責,這才是發展全局經濟的前提,從而也自然在根本上符合對上負責。 ●變部門「齊抓共管」企業為共同服務於企業,應成為部門工作的主要重點。(摘自《政府在市場經濟中 如何定位》一文的內容提要) 內容提要的寫作要求可以概括為「全、精、簡、實、活」。具體說來: 1.內容提要要求具有完整性。即不能把論文中所闡述的主要內容(或觀點)遺漏。提要應寫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獨立使用。 2.重點要突出。內容提要須突出論文的研究成果(或中心論點)和結論性意義的內容,其他各項可寫得簡明扼要。 3.文字要簡煉。內容提要的寫作必須字斟句酌,用精練、概括的語言表述,每項內容不宜展開論證說明。 4.陳述要客觀。內容提要一般只寫課題研究的客觀情況,對工作過程、工作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不宜作主觀評價,也不宜與別人的研究作對比說明。一項研究成果的價值,自有公論,大可不必自我宣揚。因而,實事求是也是寫作內容提要的基本原則。 5.語言要生動。提要既要寫得簡明扼要,又要生動活潑,引人入勝,在詞語潤色、表達方法和章法結構上要盡可能體現文彩,以求喚起讀者閱讀正文的慾望。 四、正文 正文包括緒論、本論、結論三部分。這是畢業論文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它章節有專門詳細論述,這里不再重復。 五、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又叫參考書目,它是指作者在撰寫畢業論文過程中所查閱參考過的著作和報刊雜志,它應列在畢業論文的末尾。列出參考文獻有三個好處:一是當作者本人發現引文有差錯時,便於查找校正。二是可以使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的教師了解學生閱讀資料的廣度,作為審查畢業論文的一種參考依據。三是便於研究同類問題的讀者查閱相關的觀點和材料。 當然,論文所列的參考文獻必須是主要的,與本論文密切相關的,對自己寫成畢業論文起過重要參考作用的專著、論文及其它資料。不要輕重不分,開列過多。 列出的參考文獻一般要寫清書名或篇名、作者、出版者和出版年份。 說明下 雖然網路上有論文資源 我覺得還是自己的觀點比較好
寫論文的常見研究方法:
1、歸納方法與演繹方法:歸納就是從個別事實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結論原理;演繹則是從一般性原理、概念引出個別結論。歸納是從個別到一般的方法;演繹是從一般到個別的方法。
門捷列夫使用歸納法,在人們認識大量個別元素的基礎上,概括出了化學元素周期律。後來他又從元素周期律預言當時尚未發現的若干個元素的化學性質,使用的就是演繹法。
2、分析方法與綜合方法:分析就是把客觀對象的整體分為各個部分、方面、特徵和因素而加以認識。它是把整體分為部分,把復雜的事物分解為簡單的要素分別加以研究的一種思維方法。
分析是達到對事物本質認識的一個必經步驟和必要手段。分析的任務不僅僅是把整體分解為它的組成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透過現象,抓住本質,通過偶然性把握必然性。
研究過程
1、確定調查課題確定題目時要注意選題是否具有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時要注意選題切忌太大,也要避免無意義的重復勞動。
2、制定調查計劃要明確調查課題、調查目的、調查對象、調查范圍、調查手段、調查步驟、時間安排。
3、收集材料收集材料時要盡可能保持材料的客觀性,盡可能採取多種手段或途徑。
4、整理材料將收集到的材料進行整理,以便後續總結歸納、形成結論。
5、總結研究對整理完的材料進行分析、總結、歸納,得出一般性的結論。
㈢ 藝術類畢業論文怎麼寫格式大神們幫幫忙
每個學校的要求不是很一樣,不過都大同小異,這個給你參考下。 一、畢業論文撰寫結構要求 1、題目:應簡潔、明確、有概括性,字數不宜超過20個字。 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語言精練、明確,中文摘要約100—200字; 3、關鍵詞:從論文標題或正文中挑選3~5個最能表達主要內容的詞作為關鍵詞。 4、目錄:寫出目錄,標明頁碼。 5、正文: 畢業論文正文字數一般應在3000字-5000字左右。 畢業論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論、結論三個部分。 前言(引言)是論文的開頭部分,主要說明論文寫作的目的、現實意義、對所研究問題的認識,並提出論文的中心論點等。前言要寫得簡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長。 本論是畢業論文的主體,包括研究內容與方法、實驗材料、實驗結果與分析(討論)等。在本部分要運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實驗結果,分析問題,論證觀點,盡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 結論是畢業論文的收尾部分,是圍繞本論所作的結束語。其基本的要點就是總結全文,加深題意。 6、謝辭:簡述自己通過做畢業論文的體會,並應對指導教師和協助完成論文的有關人員表示謝意。 7、參考文獻:在畢業論文末尾要列出在論文中參考過的專著、論文及其他資料,所列參考文獻應按文中參考或引證的先後順序排列。 8、注釋: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有些問題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闡述和說明。 9、附錄:對於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參考價值的內容,可編入附錄中。 二、畢業論文撰寫格式要求 1、畢業論文一律列印,採取A4紙張,頁邊距一律採取:上、下2.5cm,左3cm,右1.5cm,行間距取多倍行距(設置值為1.25);字元間距為默認值(縮放100%,間距:標准),封面採用教務處統一規定的封面。 2、字體要求 論文所用字體要求為宋體。 3、字型大小 第一層次題序和標題用小三號黑體字;第二層次題序和標題用四號黑體字;第三層次及以下題序和標題與第二層次同;正文用小四號宋體。 4、頁眉及頁碼 畢業論文各頁均加頁眉,採用宋體五號宋體居中,列印「河北大學XXXX屆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頁碼從正文開始在頁腳按阿拉伯數字(宋體小五號)連續編排,居中書寫。 5、摘要及關鍵詞 中文摘要及關鍵詞:「摘要」二字採用三號字黑體、居中書寫,「摘」與「要」之間空兩格,內容採用小四號宋體。「關鍵詞」三字採用小四號字黑體,頂格書寫,一般為3—5個。 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相對應,字體為小四號Times New Roman。 6、目錄 「目錄」二字採用三號字黑體、居中書寫,「目」與「錄」之間空兩格,第一級層次採用小三號宋體字,其他級層次題目採用四號宋體字。 7、正文 正文的全部標題層次應整齊清晰,相同的層次應採用統一的字體表示。第一級為「一」、「二」、「三」、等,第二級為「1.1」、「1.2」、「1.3」等,第三級為「1.1.1」、「1.1.2」等, 8、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要另起一頁,一律放在正文後,在文中要有引用標注,如××× [1], 9、外文資料及譯文 外文資料可用A4紙復印,如果列印,採用小四號Times New Roman字體,譯文採用小四號宋體列印,格式參照畢業論文文本格式要求。 10、圖、表、公式 圖:a. 要精選、簡明,切忌與表及文字表述重復。 b.圖中術語、符號、單位等應同文字表述一致。 c. 圖序及圖名居中置於圖的下方,用五號字宋體。 表:a.表中參數應標明量和單位的符號。 b.表序及表名置於表的上方。 c. 表序、表名和表內內容採用五號宋體字。 公式:a.編號用括弧括起寫在右邊行末,其間不加虛線。 b.公式中的英文字母和數字可以採用默認的字體和字型大小。 圖、表與正文之間要有一行的間距,公式與正文之間不需空行;文中的圖、表、附註、公式一律採用阿拉伯數字分章編號。如:圖2-5,表3-2,公式(5-1)(「公式」兩個字不要寫上)等。若圖或表中有附註,採用英文小寫字母順序編號。 11、標點符號 注意中英文標點符號的區別,不能混用。
求採納
㈣ 論文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01
【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通常指通過書面或口頭回答問題的方式,了解被試的心理活動的方法。它是有計劃、有目的並且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歷史狀況或現實狀況材料的方法,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了觀察法、歷史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了解,並且對調查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調查法可以分為書面調查和口頭調查兩種。
02
【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在科學實驗和調查研究中,觀察法具有擴大人們的感性認識、啟發人們的思維、導致新的發現這幾個方面的作用。常見的觀察方法有:核對清單法;級別量表法;記敘性描述。觀察一般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覺器官去感知觀察對象。
03
【實驗法】
實驗法是研究者有意改變或設計的社會過程中了解研究對象的外顯行為。實驗法的依據是自然和社會中現象和現象之間相當普遍存在著的一種相關關系——因果關系。其主要特點是:主動變革性、控制性、因果性。實驗法有實驗室實驗法與自然實驗法兩種,實驗室實驗法便於嚴格控制各種因素,並通過專門儀器進行測試和記錄實驗數據,一般具有較高的可信度。自然實驗法比較接近人的生活實際,易於實施。
04
【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子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既能了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題,又能形成關於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於觀察和訪問,還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並且有助於了解事物的全貌。文獻法是一種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學研究方法。
05
【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認識客觀現象,向人們提供實在、有用、確定、精確的知識研究方法,其重點是研究現象本身「是什麼」的問題。實證研究法試圖超越或排斥價值判斷,只揭示客觀現象的內在構成因素及因素的普遍聯系,歸納概括現象的本質及其運行規律。
06
【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是對社會現象的數量特徵、數量關系與數量變化進行分析的方法。在企業管理上,定量分析法是以企業財務報表為主要數據來源,按照某種數理方式進行加工整理,得出企業信用結果。定量分析是投資分析師使用數學模塊對公司可量化數據進行的分析,通過分析對公司經營給予評價並做出投資判斷。定量分析的對象主要為財務報表,如資金平衡表、損益表、留存收益表等。其功能在於揭示和描述社會現象的相互作用和發展趨勢。
07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亦稱非數量分析法,主要依靠預測人員的豐富實踐經驗以及主觀的判斷和分析能力,推斷出事物的性質和發展趨勢的分析方法,屬於預測分析的一種基本方法。定性分析法主要是解決研究對象「有沒有」、「是不是」的問題。定性分析常在定量分析之前進行,它為設計或選擇定量方法提供有用的信息;但並非所有的定量分析都必須事先進行定性分析,因為有時分析對象中含有哪些組分是已知的。這類方法主要適用於一些沒有或不具備完整的歷史資料和數據的事項。
08
【跨學科研究法】
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也稱「交叉研究法」。科學發展運動的規律表明,科學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綜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據有關專家統計,現在世界上有2000多種學科,而學科分化的趨勢還在加劇,但同時各學科間的聯系愈來愈緊密,在語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統一化的趨勢。
09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是社會調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過說明社會現象怎樣滿足一個社會系統的需要(即具有怎樣的功能)來解釋社會現象。
10
【模擬法(模型方法)】
模擬法和類比法很近似。它是在實驗室里先設計出於某被研究現象或過程(即原型)相似的模型,然後通過模型,間接的研究原型規律性的實驗方法。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徵,創設一個相似的模型,然後通過模型來間接研究原型的一種形容方法。根據模型和原型之間的相似關系,模擬法可分為物理模擬和數學模擬兩種。
㈤ 音樂論文研究方法有哪些
建國以來,我國音樂界十分注意音樂理論的研究。五十年代起就出版了專門音樂理論研究刊物。1953 年,在北京成立了民族音樂研究所,1956年,中央音樂學院建立音樂學系,成立了:「西方音樂史」、「中國音樂史」、「民族音樂理論研究」等教研室,開設了「西方音樂史」、「中國音樂史」、「民族音樂理論研究」等課程。同時,公開提出音樂研究為「民族音樂創作服務」的口號。當時的音樂學研究包括:西方音樂史、西方作曲技術理論、中國古代音樂、民間音樂、少數民族音樂以及使用民間音樂的形式創作的音樂研究等。1959年,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獨立,改為中國音樂研究所,後並入中國藝術研究院。20世紀80年代以後,我國人文學科的理論研究追求自我獨立價值,國外各種現代思潮的傳入,促進了我國音樂學學科的飛速發展。全國所有的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甚至綜合大學里都先後設立了音樂學系,音樂學研究生班,成立了單科(如音樂美學、民族音樂學等)的音樂學學會,音樂學及其分支(如音樂美學、民族音樂學、音樂社會學、音樂教育學等)開始被音樂界及社會人士注意起來了。 研究方法是人們衡量一門學科是否能夠成立,是否成熟的基本標識之一。音樂學是針對古今中外的人類的一切音樂成果、音樂行為和音樂現象,去探尋音樂藝術含義和價值的活動,是對人類音樂成果的第二次創造。而這種探索在實踐中總是通過一定方法和進程體現的。方法是一個理論體系的靈魂。方法無效,再美麗的構想,再嚴肅的目的,只能權作畫餅。因此,方法的探究,無疑是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音樂學這門學科誕生以來,研究方法一直是音樂學者們關注的熱點,許多學者對其進行了深入而漫長的探索,已經形成了許多符合音樂發展規律、符合音樂學不同學科思維方式的有效研究方法。方法不僅僅是某個或某些具體的理論,更重要的是貫穿於整個理論研究過程中的總的思路和原則。 今天的中國音樂學作為一門有明確目標、有嚴謹理論體系且能充分展示其多種學術價值的人文科學,除了有一支龐大的學者隊伍和大量具體的研究成果外,充分重視學科本身理論和研究方法的建設,構成了中國音樂學學科的自身品格。中國音樂學在它的發展過程中提倡多維度的思維,根據具體研究學科門類的不同,採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同時,強調學科之間的滲透與融合。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及研究的不斷深入,音樂學的研究也更加體現出跨學科性、邊緣性和交叉性,單純獨立的音樂學研究已成為過去。立體性的音樂學研究給研究者提出了更高要求,音樂學學科方法論的研究在今天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當代,眾多中國音樂學者關注音樂學方法論的探索,各學科均涌現出一批研究方法論的專著,這表明,面對音樂學研究極為迅速而蓬勃發展的現狀,中國音樂學界和音樂學人對音樂學研究方法的高度自覺。 http://www.musiced.com.cn/web/newAction.ac?ac=contentDetail&location=xxdt&ArticleID=896 這個網址可以幫到你
㈥ 論文研究方法有哪些
1、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認識客觀現象,向人們提供實在、有用、確定、精確的知識研究方法,其重點是研究現象本身「是什麼」的問題。
2、調查法
調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過程中進行,通過訪問、開調查會、發調查問卷、測驗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現象的材料。
3、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指把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作為案例,交給受訓學員研究分析,培養學員們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解決問題及執行業務能力的培訓方法。
4、比較分析法
亦稱對比分析法、指標對比法。是依據客觀事物間的相互聯系和發展變化,通過同一數據的不同比較,藉以對一定項目作出評價的方法。
5、思維方法
思維方法又稱思想方法、認識方法是人們正確進行思維和准確表達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學研究中常用的科學思維方法包括歸納演繹、類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辯想像、分析綜合等。
6、內容分析法
內容分析法是一種對於傳播內容進行客觀,系統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內容分析的過程是層層推理的過程。
㈦ 論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1、歸納方法與演繹方法:歸納就是從個別事實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結論原理;演繹則是從一般性原理、概念引出個別結論。歸納是從個別到一般的方法;演繹是從一般到個別的方法。
門捷列夫使用歸納法,在人們認識大量個別元素的基礎上,概括出了化學元素周期律。後來他又從元素周期律預言當時尚未發現的若干個元素的化學性質,使用的就是演繹法。
2、分析方法與綜合方法:分析就是把客觀對象的整體分為各個部分、方面、特徵和因素而加以認識。它是把整體分為部分,把復雜的事物分解為簡單的要素分別加以研究的一種思維方法。
分析是達到對事物本質認識的一個必經步驟和必要手段。分析的任務不僅僅是把整體分解為它的組成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透過現象,抓住本質,通過偶然性把握必然性。
3、因果分析法:就是分析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認識問題的產生原因和引起結果的辯證思維方法。使用這種方法一定要注意到真正的內因與結果,而不是似是而非的因果關系。
要注意結果與原因的逆關系,一方麵包括「用原因來證明結果」,同時也包括「用結果來推論原因」。不同的事物,一般都一身二任,既是原因,又是結果,而且一個結果往往有不同層次的幾個原因。因此,在研究過程中,對所分析的問題必須尋根究底。
4、比較分析法:比較分析法又稱類推或類比法。它是對事物或者問題進行區分,以認識其差別、特點和本質的一種辯證邏輯方法。在資料不多,還不足以進行歸納和演繹推理時,比較分析法更具有價值。康德說:「每當理智缺乏可靠論證的思路時,類比這個方法往往能指引我們前進。」
5、定性分析法與定量分析法:就是通過確定事物的質的關系和數量關系以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辯證思維方法。任何事物或任何問題都是質和量的統一,事物的質量。表現為一定的量,又表現為一定的質。
因此,在研究中,只有弄清質的方面,又弄清量的方面,才能找出其中規律性的問題。在研究中,定性分析就是據事論理,劃清事物質的界限。定量分析就是對問題的規模、范圍、數目等數量關系的情況及變化,進行精確的統計,計算、分析、對比,就是弄清事物發展中量的變化關系。
6、觀察法: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
7、文獻研究法: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子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
(7)藝術類的論文有哪些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任何一項研究都離不開方法的支撐。沒有研究方法的科學研究是不存在的,沒有研究方法,其研究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不是真正的研究。
1、培根用實驗法最早發現了熱的運動本質;
2、笛卡兒用他提出的直覺——演繹創立了解析幾何學;
3、伽利略用實驗——數學方法發現了自由落體定律,運用理想實驗出現了慣性定律,開創了動力學研究的先河;
4、牛頓用公理化的方法、歸納與演繹的方法完成了經典力學體系;
5、湯姆生、盧瑟福、玻爾等用模型化的方法揭開了物質微觀粒子的結構,建立了各種原子結構模型;
6、愛因斯坦運用理想實驗方法、演繹方法和各種非理性的直覺、頓悟方法創立了相對論;
7、康德和拉普拉斯運用思辨的方法與假說方法提出了天體演化學說;
8、拉瓦錫用定量方法、理論思維方法創立了氧化學說;
9、凱庫勒以基本靈感與想像發現了苯的環狀結構式;
10、門捷列夫用分類、比較法發現了元素周期表;
11、海特勒與倫敦等把量子力學的理論引入了化學研究,創立了量子化學。
達爾文用觀察法、實驗法、分類法、比較法等提出了進化論。從中不難發現,這些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等自然科學領域的研究成果都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來實現的。吳文俊的數學、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等最新研究成果也都是採用新的方法取得的,因此,要想做好研究工作,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必須使用一定的研究方法。
㈧ 藝術類論文的寫作技巧
技巧—:依據學術方向進行選題。論文寫作的價值,關鍵在於能夠解決特定行業的特定問題,特別是在學術方面的論文更是如此。因此,論文選擇和提煉標題的技巧之一,就是依據學術價值進行選擇提煉。
技巧二:依據興趣愛好進行選題。論文選擇和提煉標題的技巧之二,就是從作者的愛好和興趣出發,只有選題符合作者興趣和愛好,作者平日所積累的資料才能得以發揮效用,語言應用等方面也才能熟能生巧。
技巧三:依據掌握的文獻資料進行選題。文獻資料是支撐、充實論文的基礎,同時更能體現論文所研究的方向和觀點,因而,作者從現有文獻資料出發,進行選題和提煉標題,即成為第三大技巧。
技巧四:從小從專進行選題。所謂從小從專,即是指軟文撰稿者在進行選則和提煉標題時,要從專業出發,從小處入手進行突破,切記全而不專,大而空洞。 論文的關鍵詞不僅可以用最簡短的詞語概括論文講述的核心問題,而且還可以為相關問題的研究者和閱讀者提供檢索的信息。就規模來說,普通學術論文可以有2——8個關鍵詞,囿於普通學術論文的篇幅、容納的信息等各種原因的限制,多數論文的關鍵詞均控制在3——5個左右。如此規模的關鍵詞使文章顯得更為緊湊;其論述的核心也更為突出。
㈨ 論文撰寫有哪些研究方法和手段
研究生寫論文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
研究生發表論文是非常常見的也是必須的一件事,但是很多研究生初次接觸論文的時候難免會出很多錯誤導致投稿難。那麼研究生在寫論文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本文總結了如下一些技巧。
1、 注意語言表達
雖然科研論文可以說是對他人「講故事」。但與一般的故事不同之處,個人認為,主要在於邏輯性與連貫性。表達方式應以順敘為佳,不宜像詩歌、散文、小說之類的文藝作品,使用倒敘、插敘等手法。
內容詳略得當。該簡略之處就要言簡意賅,該詳盡之處就要清晰全面,不要寫成「流水賬」,也不要寫成「意識流」。
結構要合理。可以按「提出問題(立論)→分析問題(討論)→解決問題(結論)」的總體思路來謀篇布局。摘要、正文和結論的相關內容,要前後呼應。
語言通俗易懂。論文是給別人看的,不要認為自己知道的,別人就一定知道。要使用書面語言,避免使用網路語言。語句長短合適,少用累贅的長句與跳躍的短句。
遣詞要恰當得體。比如,「推測」、「推斷」與「推定」,語氣是有所不同的(在英文文獻中,常用的是suggest、indicate、maybe之類「容他性」的詞語)。注意錯別字。避免因一時的疏忽大意,而留下缺憾。比如,將「風雲二號」寫成「風韻二號」,「碳酸鹽」寫成「碳酸岩」。一字之差,天壤之別。正確使用標點符號。不要分號與頓號不分,一「逗(號)」到底等。
建議同學們在閑暇時,可以多看看漢語言工具書。同時,也呼籲素質教育階段,要切實重視母語—漢語的教學質量。
2、數據、術語嚴謹規范
嚴謹規范,是科研論文的主要特徵之一。
數據分析,避免「張冠李戴」。對數據進行判別時,不要將屬性為A的對象,用B作為參照標准。計量單位,要符合國家標准或者相關行業規范。
注意有效數字的取捨。並不是小數點之後位數越多就越精確,而是要與獲得數據的方法手段結合起來。比如,利用一台精度為5%的儀器進行觀測,數據應寫成「19」,而不是「19.2」。
不能簡單地照搬儀器報出值。高於檢測上限、或低於檢測下限的數據,應該用「>檢測限」、「<檢測限」、「未檢出」或相應的英文縮寫等表示。
標注要詳實。比如,采樣位置圖,應該有比例尺、方位、坐標、圖例及說明等參數。圖版中使用專業符號、代碼表示對象時,應該附註相應的文字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