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水庫入庫流量怎樣計算
將庫區水流狀態近似假定為漸變恆定流。先通過推求各種極限條件的同時水面線,再取它們的包線作為所求回水線的近似解。由於恆定流不考慮流速對時間的變率,則聖維南方程組中的動力方程可簡化為式(1)所示的有限差形式;如局部損失相對較小,則可進一步簡化成式(2):(1)(2)式中z上、z下分別為計算河段上下斷面水位;嬞、坴、噖分別為計算河段上下斷面的糙率、流量、斷面特徵模數的平均值;ΔL為計算河段的長度;v上、v下分別為計算河段上下斷面的流速;g為重力加速度。
具體計算可採用試演算法,如已知嬞、坴、z下、ΔL及斷面特性,可先假定一個z'上值,求出噖,然後由式(2)求得相應的坴'。如坴'=坴,則原假定的z'上即為所求的z上。否則需重新假定並重復上述計算,以求出的下一河段的z上,作為上一河段的z下。自下而上逐河段計算,即可求得整個庫區的回水線。實用上,也常採用圖解法或半圖解法代替試算過程。中國20世紀70年代以前,常採用的這類方法有艾斯考福法和H.M.別爾納德斯基的控制曲線法。這些方法在規劃設計中應用很廣。用於推求庫區淹沒水面線時,一般先由規定頻率的調洪成果給出起始條件,並視情況擬定必要的計算條件,如最高洪水位高於正常蓄水位,通常可取下列數值作為計算條件分別推求兩條水面線,然後取其外包線作為所求頻率的回水線:①壩前最高水位與相應時刻的入庫流量;②入庫最大洪峰流量與相應時刻的壩前水位。當洪水位低於正常蓄水位時,則還要以正常蓄水位與汛末相應頻率的洪峰流量作為計算條件,推求一條水面線,而後再取包線。對於為分析枯水季節航運和引水條件所需的低水位回水線,一般可採用由死水位及相應於供水設計保證率的枯水期流量進行推算求得。
水庫淤積回水推算 水庫淤積將使庫區沿程過水斷面積減小,引起回水上延。通常可採用水庫淤積計算方法,先求出不同淤積水平(年限)的庫區淤積量與分布位置,據以求得淤積後的河道斷面,然後再按上述方法推求淤積後的水庫回水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