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心臟起搏器植入術的植入方法
臨時心臟起搏
有經皮起搏、經食管起搏、經胸壁穿刺起搏、開胸心外膜起搏和經靜脈起搏等5種方法。目前多選擇後者。
通常選用股靜脈、鎖骨下靜脈或頸內靜脈穿刺送入臨時起搏電極導線。發生電極導線移位的情況較永久心臟起搏常見。應加強術後心電監護,包括早期的起搏閾值升高、感知靈敏度改變及電極導線脫位等,尤其是起搏器依賴者。另外,由於電極導線通過穿刺點與外界相通,因此要注意局部清潔,避免感染,尤其是放置時間較長者。另外,經股靜脈臨時起搏後患者應保持平卧位,靜脈穿刺側下肢制動。
永久心臟起搏
目前絕大多數使用心內膜電極導線。技術要點包括靜脈選擇、導線電極固定和起搏器的埋置。
1. 靜脈選擇 通常可供電極導線插入的靜脈有:淺靜脈有頭靜脈、頸外靜脈,深靜脈有鎖骨下靜脈、腋靜脈頸內靜脈。通常多首選習慣用手對側的頭靜脈或鎖骨下靜脈,如不成功,再選擇頸內或頸外靜脈。
2. 電極導線的放置 根據需要將電極導線放置到所需要起搏的心腔,一般採用被動固定,也可採用主動固定電極導線。
3. 起搏器的埋置 起搏器一般均埋於電極導線同側的胸部皮下。將電極導線與脈沖發生器相連,把多餘的導線近肌肉面、起搏器近皮膚放入皮下袋。
簡而言之,方法是,將電極導線從手臂或鎖骨下方的靜脈插入,在X線透視下,將其插入預定的心腔起搏位置,固定並檢測。然後在胸部埋入與電極導線相連接的起搏器,縫合皮膚,手術即可完成。
⑵ 怎樣按裝心臟起搏器
心臟起搏器的安裝步驟如下:
局部麻醉:手術通常由心內科醫生在局部麻醉下進行,確保患者在手術過程中不會感到疼痛。
插入電極導線:醫生會通過手臂或鎖骨下方的靜脈插入電極導線。這個步驟需要藉助X線透視技術,以確保導線能夠精確地定位到心臟的起搏位置並固定。
埋入起搏器:在電極導線定位並固定後,醫生會在胸部埋入與導線相連的起搏器。起搏器是一種小型電子設備,用於通過電脈沖刺激心臟,促使心臟按照設定的頻率正常搏動。
縫合:起搏器埋入後,醫生會進行縫合,以完成手術。
手術優勢: 創傷小、痛苦輕:整個手術過程不需要切開胸腔,因此創傷較小,患者的痛苦也相對較輕。 安全性高:由於手術創傷小,因此安全性較高。 效果顯著:安裝心臟起搏器對於預防和減少心臟問題的發生,如暈厥、心力衰竭和猝死,具有顯著效果。
術後效果: 安裝心臟起搏器能夠顯著提升心律失常患者的生活質量,讓他們能夠更安心地享受生活。
希望以上內容能夠幫助您更好地理解心臟起搏器的安裝過程。如有任何疑問或需要進一步的幫助,請咨詢專業醫生。
⑶ 心臟起搏器手術怎麼做的
傳統心臟起搏器手術是將電極導線從手臂或鎖骨下方的靜脈插入,在X線透視下,將其插入預定的心腔起搏位置,固定並檢測。然後在胸部埋入與電極導線相連接的起搏器,縫合皮膚,手術即可完成。目前國內最先進的無導線心臟起搏器則只需要進行微創手術就可以了。
⑷ 什麼是心臟起搏器植入
心臟因為各種原因跳動節律異常,或者跳得較慢,或者時快時慢,因此要管理心率慢,才可吃葯治療心率快,這時就需植入起搏器。起搏器是通過導線連接到心臟,通常有兩根導線,一個在心房,一個在心室,導線在血管走行,然後從血管出來連接起搏器。將起搏器放在皮下,在心臟位置切小口,掏一個囊袋放入起搏器,然後縫合。
從表面看,如果足夠胖的患者,即看不出異常,如果患者偏瘦,可能會看見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