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快速入定方法視頻

快速入定方法視頻

發布時間:2025-05-05 02:45:03

『壹』 怎樣才能快速入定

覺普法師:如何快速出入定境?

這是我自己的實修經驗,感嘆於末法時期修證不易,在此公開貢獻給願意走禪定路子的人。佛陀告訴了我們修證的路子,如果自己沒有走過,把佛陀說的當作是自己證到的,倒因為果,倒果為因者,請繞行。本人沒興趣做任何爭執。
首先,我們看看佛陀是怎麼證悟的:佛陀生下來,因為過去多生累劫的修持的因緣,便具有與眾不同的稟賦。繼而,他拋棄了王位,又出家求道十二年,十二年中他都做了什麼呢?學無想定三年,無想定是把思想完全滅除掉,最後「知非即舍」;又學非想非非想定,它不象無想定般什麼都不知道,它不是沒有知覺,沒有靈感的功夫,佛學成後,又知非即舍;後來又到雪山去修苦行,六年後,他認為苦行也不是道,然後就下山去。釋迦牟尼佛到了恆河邊,接受了牧羊女的供養,恢復了體能,來到菩提樹下禪定,發誓若不解脫,不起此座。河根據史集記載,在六天之內,他先得四禪八定,再得意生身,而後陸續一夜之間證得六神通。第七天的凌晨,睹明星而悟道。
大家要注意這十二年,因為很容易把它忽略過去,認為佛告訴我們的真理,我們文字上懂了,現實中似乎有一點感應,就是我們的了。釋迦摩尼佛是再來人,他來給我們實現如何修行,當時很多弟子跟隨他修行,他成道後又講法四十九年,是根據當時的機緣,針對大家修證的問題而作開示。我看到了佛陀修證的路子,明白佛陀所說是要我們去修證、行道,所以才發心腳踏實地去修證、行願的。我常說,修行,粗惑好轉,細惑、微細惑必須在日常百忙訓練的同時,去深入禪定才能轉。很多人對這種說法不以為然,沒有禪定經驗者,很難體會這個道理,可以理解。不經歷甚深禪定,你無法看到根植與我們八識田中的種子升起現行的微妙,更別說去截斷瀑流,證悟實相,然後升起妙用。
話說回來,如何入定?如何自由出入定?這里,我們只講關於初禪的方面,因為以後的可以旁通(至於大定方面的,還要聯系入定前的著意等因緣)。入定不是等待機會,很多修行人一生入定都不能自在入定,入定對他來說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原因是不懂得怎麼訓練自由出入定。訓練的關鍵,就是要懂得如何入定與出定。不懂修禪定的人,即使曾經入過定,也是每次坐下來,就等待體驗他以前靜坐的覺受,依靠期待上一次靜坐的體驗而入定,不相信入定是可以隨時進入的。
過去傳記里,修行人出入自在、坐脫立亡、轉世不迷者很多。這個訓練好了,將來功夫深入,配合出入體的方法,要出入自在就輕車熟路了,但這只是身體的解脫。還不是得道,必須配合般若,才能真正解脫。打坐要入定,首先要有入定前的一些覺受。如果一個人的身心都很舒適、健康,修法又正確,他入定前會產生輕安的現象。全身非常舒服,一般感覺輕飄飄的,有些人會覺得身體越來越大,甚至膨脹到覺得充滿整個世間;有人會覺得身體越來越小,或感覺要飄浮起來。這種現象後,就會產生很快樂的感受,這即是進入初禪前的輕安覺受。初禪、二禪、三禪都有不同的快樂感受,到了四禪就舍棄樂受了。四禪定都有他們的四加行。
我們一再強調起初訓練出定時要觀照身心的覺受,除了了悟諸法的不生不滅,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為訓練自由出入定做准備。【【初入定的人一定會覺得全身很舒服、快樂,身上原有的不舒服感消失,外呼吸停止或變得非常微細,內呼吸活躍起來,心念集中了,這樣,我們已經進入初禪了。】】但初期我們往往不知道自己已經入定,倒是出定才發覺。另外,初入定的人往往有一種體驗,就是從非常舒服的感覺中出來之後,會忽然覺得腳又酸、麻、痛了,但在出來之前卻不知道痛,因為初禪只有樂受沒有苦受,離生喜樂嘛,你暫時離開了意識對身體覺受的分別執著,有一種初步超越身心的解脫快感。所以,入初禪時身心很舒服,一旦出定就會重新恢復分別意識對身心束縛。
我們知道,煩惱來自於分別執著。佛在《楞伽經》中告訴我們,一切識廣說有八識,如果簡說的話,可以分為三種現象,即三種識:1,真識,即真相之識,如來藏性。2,現識,即現量境的識。現量境猶如鏡子照物,忠實而不偏頗,只有印相沒有染著相。現識是對現量境所顯的現量識。3,分別事識,是分別一切事物的分別識。如果要恢復真識的自相,先要消除接受習氣熏染的分別事識的作用,一切身心的根識便自然消除,這就是滅了識相。在修行的次第中,如果先訓練把升起相續作用的生因滅了,因相續而生的緣也就自然消滅,無始劫來妄想熏染的習氣就不能起現行。但由於人們面對宇宙萬物,首先接觸的不是第一念,而是現量境,但現識與分別意識的交變過程是不容毫發的,所以,我們從第一念下手訓練。就是也就是說,一件事在依它起的現量境上,一覺即離,就不會形成遍計所執,就不會有煩惱。理解了這個,佛陀所教導的四念處中觀身如身、觀受如受等就不難理解了。
我們經常提醒大家靜坐中要保持一知,也就是知道自己在靜坐、知道自己在散亂在昏沉的那一知,它不屬於散亂,也不是屬於昏沉,要保持著那一知。對於身心的反應,保持一知,不要去貼標簽、去研究。關鍵就在於我們是不是真正一念了,如果去研究,就有染了,就不是第一念了。在日常百忙中,也同時訓練,對一切聲色不起貪執,辱罵、贊嘆等等不過是聲音而已。其他色塵亦如是思維轉化。這個說起來簡單,因為有無始劫的貪執在,做起來就難,要恆持訓練。日常百忙做到了,打坐時就不容易散亂,進一步,入禪定就輕而易舉了。
以我的經驗,【【要入初禪,上坐時先空掉雜念,但不是去多個「空」,只要對一切保持一知就行了。至於身心的反應,看著它,不迎不懼。如此,立刻就可以入定。】】(對前面的理論感覺繁瑣的人,要入初禪定記住這個就行了)進一步,看到入定過程有呼吸與心念的變化,還有身體感覺受樂的變化。我們要利用這些變化來認識入定的道路,並且依次照破五蘊,證得無上菩提。因為此篇專門講如何入定,特別是如何入初禪之定,其它的就不多做解說了。保持一知,不是要我們去抓住一知,這樣又多了個「一知」。一知,是無染的、親切的、輕輕地安住,對身心的反應,看著他,不做任何聯想。這樣離生喜樂就來了。當雜念升起,定境就會退,只要再提起一念即可重新進入禪定。習慣了,清清明明,有個知的境界在,還不是道。要知道我們活著,基本的身體健康在,這個喜樂才會生起。如果色身毀壞,它也毀壞了,可見這個境界還靠不住。把身體的樂受還給感覺,
把心理的歡喜還給知覺,那個還不掉的,才是我們要找的。
打坐,不是呆坐,要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修行是越來越清明,而不是越來越糊塗。保持清明,就可以輕松出入定境。下坐時,要把定境帶到日常百忙,才能真實啟用。如果在定境的喜樂中還坐不住,那是好動的習氣使然,要看到這個。很多人入定,先是安坐,一直坐,時間久了,不知不覺就進入定境了。到底是什麼時候入定、怎麼入的,不知道。至於定境的進展,以及下一步要注意什麼,更是莫名其妙。他往往認為必需坐久了才會入定。其實是不懂如何入定。甚至有人即使入了定了也不知道入了定,就那樣在那裡傻等,就等著坐斷兩條腿吧。
我在關中,實在感到時間寶貴。但有感於末法時期,修行不易,所以奉獻此篇,希望對願意實修者有所幫助。不以為然者,請別煩惱,大可一笑了之。

『貳』 打坐入定較快的方法

1. 觀察呼吸是快速進入定境的有效方法。將注意力集中在人中區域及其兩邊,保持正念觀察整個呼吸過程。
2. 在呼吸過程中,將注意力放在人中兩側及鼻孔附近,這個區域的細微變化是觀呼吸的關鍵。這是一種迅速入定的技巧。
3. 初學者應專注於人中兩側,感受呼吸帶來的冷熱變化。當呼吸時,會察覺到細微的熱感,而在吸氣時則可能感受到輕微的涼意。如果心念不夠細膩,這種感覺可能難以覺察。
4. 將手放在人中部位,通過手的感覺來察覺呼吸的進出。對於定力較弱或缺乏禪定練習的人來說,這是一種有用的方法。
5. 無論何種人,只要能夠專注於呼吸的出入,就能清晰地觀察整個呼吸過程。從呼氣到吸氣,再到下一次呼氣,需要保持專注和持續的練習。

『叄』 快速入定的方法

解答,
一般情況下都是深呼吸,
慢慢來,
放下心

閱讀全文

與快速入定方法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水平儀計算方法 瀏覽:364
長期缺鉀的中年人快速補鉀方法 瀏覽:845
三星手機反應慢的解決方法 瀏覽:339
網通寬頻正確安裝方法 瀏覽:553
幾個月寶寶感冒最快解決方法 瀏覽:411
鑄鋼常用手工造型方法有 瀏覽:342
酒精過敏的治療方法 瀏覽:716
手短的鍛煉方法 瀏覽:533
天衣無縫的解決方法 瀏覽:876
腰冷痛怎麼緩解最快方法 瀏覽:86
動點線段計算方法和技巧初一 瀏覽:803
安卓電腦截屏方法 瀏覽:391
旅客心理研究方法 瀏覽:35
牙周炎自我治療方法有哪些 瀏覽:547
如何自己在家做生日蛋糕的方法 瀏覽:451
手機上怎麼交電費的方法 瀏覽:578
治甲溝炎用什麼方法 瀏覽:794
簡單版腌黃瓜條的腌制方法 瀏覽:181
電機電流3相一致性計算方法 瀏覽:572
魚墩施工方法視頻 瀏覽: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