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機械損耗和轉差率公式
轉差率是指電機實際轉速與理想同步轉速之差,具體計算公式為:轉差率=(同步轉速-非同步轉速)/同步轉速。同步轉速可通過公式計算得出,即同步轉速=60*電源頻率/極對數。非同步轉速則是電機的實際運行轉速。
變頻調速技術通過調整電機的工作電源頻率來改變電機轉速,是實現節能的重要手段。其基本原理基於電機轉速與輸入頻率成正比的關系,即n=60f(1-s)/p,其中n、f、s、p分別表示轉速、輸入頻率、電機轉差率和電機磁極對數。
機械損耗主要包括軸承摩擦損耗、通風損耗和電刷摩擦損耗。其中,軸承摩擦損耗與摩擦面上的壓力(或壓強)、摩擦系數以及摩擦表面間的相對運動速度密切相關。軸承摩擦損耗的計算公式因軸承類型而異。滑動軸承摩擦損耗可通過公式計算,滾動軸承摩擦損耗則可通過另一公式計算。
通風損耗在電機中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部分,尤其是在自通風電機中。通風損耗的計算公式為pw=1.75Qv2×10-3,其中Q代表通過電機的風量,v代表風扇外圓的圓周速度。
軸承摩擦損耗的具體計算方式取決於軸承的類型。滑動軸承摩擦損耗可通過公式Pf=0.000124d2jθμ50vj計算,適用於大型卧式高速電機。滾動軸承摩擦損耗則可通過公式Pf=0.0000025F2dV計算。
通風損耗的計算與電機轉速的立方成正比。因此,在設計和優化電機時,需要綜合考慮這些因素,以確保電機的高效運行和降低機械損耗。
『貳』 發熱功率,機械功率,電功率,分別是什麼,和它們的公式。
發熱功率
用電器的電功率用於發熱部分的功率就是熱功率。用i*i*R來計算。
例如電風扇,他的電功率一部分用於做機械運動,一部分用於發熱。發熱部分的功率就是熱功率了。(因為電風扇不是純電阻,歐姆定律不適用,不要用i=U/R)
輸出功率(應該是電學):P=U外^2/R=I^2*R(必須是存電阻電路,例如電路中只有電阻或燈泡)
P=U外*I(使用無條件限制)
發熱功率(其實就是電流做功),公式和輸出功率一樣的(純電阻),若不純則:P=U外*I-W(其他功)
總功率(最簡單的一個):P=E*I(電路中,E是電源電動勢),若不是電路則:P=P1+P2+...+Pn.
其實表達方式有N種.
機械功率
機械在單位時間內做功的多少稱為機械功率
P= W/t 推導公式 P=Fv
機械效率是指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
機械效率是衡量機械本身性能優劣的一個重要因素。
機械效率用公式:η(讀作艾塔或者伊塔)=W有用/W總×100%=Gh/Fs=G/nF(豎直方向)=G/(G+G動)(豎直方向不計摩擦) 來計算,它的大小用百分數來表示,且只能在0至100%之間變化,沒有單位。
電功率
物理學名詞,電流在單位時間內做的功叫做電功率。是用來表示消耗電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它的單位是瓦特(Watt),簡稱"瓦",符號是W。
作為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一個用電器功率的大小數值上等於它在1秒內所消耗的電能。如果在"t"(SI單位為s)這么長的時間內消耗的電能「W」(SI單位為J),那麼這個用電器的電功率就是P=W/t(定義式)電功率等於導體兩端電壓與通過導體電流的乘積。
(P=U·I)。對於純電阻電路,計算電功率還可以用公式P=I^2*R和P=U^2 /R。
每個用電器都有一個正常工作的電壓值叫額定電壓,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正常工作的功率叫做額定功率,用電器在實際電壓下工作的功率叫做實際功率。
串聯電路
P(電功率)U(電壓)I(電流)W(電功)R(電阻)t(時間)
電流處處相等 I1=I2=I總(電流處處相等且等於總電流)
總電壓等於各用電器兩端電壓之和 U總=U1+U2(總電壓等於各部分電壓之和)
總電阻等於各電阻之和 R總=R1+R2
總電功等於各電功之和 W總=W1+W2.....+Wx
分壓原理 U1:U2=R1:R2 =P1:P2
串聯電路比例關系
W1:W2=R1:R2=U1:U2 =P1:P2=Q1:Q2
總功率等於各功率之和 P總=P1+P2.....+Px 或U^2/R1+R2.....+Rx
電流與電功率和電壓之間的關系:I=P/U
額定功率比實際功率等於額定電壓比實際電壓的平方 Pe/Ps=(Ue/Us)的平方
並聯電路
總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 I總=I1+I2
各處電壓相等 U1=U2=U總
總電阻等於各電阻之積 :各電阻之和 R總=(R1*R2)/(R1+R2) 1/R=1/R1+1/R2
總電功等於各電功之和 W總=W1+W2+......+Wx
分流原理 I1:I2=R2:R1=W1:W2=P1:P2
總功率等於各功率之和 P總=P1+P2 或U^2/R總
並聯電路比例關系
I1:I2=P1:P2=R2:R1
總功率等於各功率之和 P總=P1+P2 或U^2/R
總電流的求法:I=P/U
⑶同一用電器的電功率
W1:W2=R2:R1=I1:I2 =P1:P2=Q1:Q2
電壓相同時,越串聯總功率越小,越並聯總功率越大
推導:①當電路中只有一個電阻時,總功率為P總=U^2/R
②當電路中有兩電阻並聯或串聯時,設電阻相等。則兩電路總功率分別為
並聯時P總=U^2(R1+R2)/R1*R2
串聯時P總=U^2/R總(串聯R總=各電阻阻值之和)
③當電路中電壓相同時,
因為R1+R2(串聯總電阻)>R(單個電阻)>R總(並聯總電阻)
所以P並>P單個電阻>P串這時,還有另一個結論。電壓相同,串聯時功率小的燈泡亮,並聯時功率大的燈泡亮
『叄』 怎麼計算風扇的推力,流量,流速
一般按下述步驟進行:
1、計算確定隧道內所需的通風量。
2、計算所需總推力It。
It=△P×At(N)。
其中,At:隧道橫截面積(m2)。
△ P:各項阻力之和(Pa);一般應計及下列4項。
1) 隧道進風口阻力與出風口阻力。
2) 隧道表面摩擦阻力,懸吊風機裝置、支架及路標等引起的阻力。

(3)摩擦風扇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一級風的風速等於1米/秒,二級風的風速等於2米/秒。三級風的風級上加1,其風速等於4米/秒。四到九級在級數上減去2再乘3,就得到相應級別的風速。
風力等級表是根據平地上離地10米處風速值大小制定的。在一般情況下以0至12級共13個級別表示,但在特殊情況下存在13級以上的風力等級。比如,在2006年台風「桑美」襲擊福建時,福鼎合掌岩測得了17級以上(75.8米每秒)的最大陣風。
十至十二級的風速演算法是一樣的,十級風速是27米/秒,在此基礎上加4得十一級風速31米/秒,再加4得十二級風速35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