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硬度檢測方法及標准

硬度檢測方法及標准

發布時間:2022-12-06 17:22:36

『壹』 硬度標准

洛氏硬度,是在一定負荷下被被測材料表面,由壓痕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布氏硬度,布氏硬度值越小,材料越軟。反之,布氏硬度值越大,材料越硬。維氏硬度,用載荷值除以材料壓痕凹坑的表面積,即為維氏硬度值。

1.洛氏硬度

洛氏硬度(HR)測試當被測樣品過小或者布氏硬度(HB)大於450時,就改用洛氏硬度計量。試驗方法是用一個頂角為120度的金剛石圓錐體或直徑為1.59mm/3.18mm的鋼球,在一定載荷下壓入被測材料表面,由壓痕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

2.布氏硬度

布氏硬度的測定原理是用一定大小的試驗力F(N)(通常是以3000kgf的壓力F,註:1kgf=9.8N,kgf即一千克的力的意思),把直徑為D(mm)的淬火鋼球或硬質合金球壓入被測金屬的表面(圖1),保持規定時間後卸除試驗力,用讀數顯微鏡測出壓痕平均直徑d(mm),然後按公式求出布氏硬度HB值,或者根據d從已備好的布氏硬度表中查出HB值。由於金屬材料有硬有軟,被測工件有厚有薄,有大有小,如果只採用一種標準的試驗力F和壓頭直徑D,就會出現對某些工件和材料的不適應的現象。因此,在生產中進行布氏硬度試驗時,要求能使用不同大小的試驗力和壓頭直徑,對於同一種材料採用不同的F和D進行試驗時,能否得到同一的布氏硬度值,關鍵在於壓痕幾何形狀的相似,即可建立F和D的某種選配關系,以保證布氏硬度的不變性。特點:一般來說,布氏硬度值越小,材料越軟,其壓痕直徑越大;反之,布氏硬度值越大,材料越硬,其壓痕直徑越小。布氏硬度測量的優點是具有較高的測量精度,壓痕面積大,能在較大范圍內反映材料的平均硬度,測得的硬度值也較准確,數據重復性強。

3.維氏硬度

單位:kg/mm2簡介:維氏硬度英文詞條名:Vickers-hardness表示材料硬度的一種標准。由英國科學家維克斯首先提出。以49.03~980.7N的負荷,將相對面夾角為136°的方錐形金剛石壓入器壓材料表面,保持規定時間後,用測量壓痕對角線長度,再按公式來計算硬度的大小。它適用於較大工件和較深表面層的硬度測定。維氏硬度尚有小負荷維氏硬度,試驗負荷1.961~<49.03N,它適用於較薄工件、工具表面或鍍層的硬度測定;顯微維氏硬度,試驗負荷<1.961N,適用於金屬箔、極薄表面層的硬度測定。HV-適用於顯微鏡分析。維氏硬度(HV)以120kg以內的載荷和頂角為136°的金剛石方形錐壓入器壓入材料表面,用載荷值除以材料壓痕凹坑的表面積,即為維氏硬度值(HV)。

『貳』 金屬硬度實驗方法國家標准

現行有效的關於金屬硬度實驗方法國家標准有:
CSM 01 01 02 06-2006金屬洛氏硬度試驗(HRC)測量結果不確定度評定
CSM 01 01 02 07-2006金屬布氏硬度試驗測量結果不確定度評定
CSM 01 01 02 08-2006 金屬維氏硬度試驗測量結果不確定度評定
CSM 01 01 02 09-2006金屬里氏硬度試驗測量結果不確定度評定
GB/T 17394-1998金屬里氏硬度試驗方法
GB/T 18449.1-2009 金屬材料 努氏硬度試驗 第1部分:試驗方法
GB/T 18449.2-2001金屬努氏硬度試驗 第2部分:硬度計的檢驗
GB/T 18449.3-2001金屬努氏硬度試驗 第3部分:標准硬度塊的標定
GB/T 18449.4-2009 金屬材料 努氏硬度試驗 第4部分:硬度值表
GB/T 230.1-2009金屬材料 洛氏硬度試驗 第1部分:試驗方法(A、B、C、D、E、F、G、H、K、N、T標尺)
GB/T 230.2-2002金屬洛氏硬度試驗 第2部分: 硬度計(A、B、C、D、E、F、G、H、K、N、T標尺)的檢驗與校準
GB/T 230.3-2002金屬洛氏硬度試驗 第3部分: 標准硬度塊(A、B、C、D、E、F、G、H、K、N、T標尺)的標定
GB/T 231.1-2009 金屬材料 布氏硬度試驗 第1部分:試驗方法
GB/T 231.2-2002金屬布氏硬度試驗 第2部分:硬度計的檢驗與校準
GB/T 231.3-2002金屬布氏硬度試驗 第3部分: 標准硬度塊的標定
GB/T 231.4-2009金屬材料布氏硬度試驗第4部分:硬度值表
GB/T 24523-2009 金屬材料快速壓痕(布氏)硬度試驗方法
GB/T 2654-2008焊接接頭硬度試驗方法
GB/T 3849.2-2010 硬質合金洛氏硬度試驗(A標尺)第2部分:標准試塊的制備和校準
GB/T 4340.1-2009金屬材料 維氏硬度試驗 第1部分:試驗方法
GB/T 4340.2-1999金屬維氏硬度試驗 第2部分:硬度計的檢驗
GB/T 4340.3-1999金屬維氏硬度試驗 第3部分:標准硬度塊的標定
GB/T 4340.4-2009金屬材料 維氏硬度試驗 第4部分:硬度值表
GB/T 4341-2001金屬肖氏硬度試驗方法
GB/T 4909.8-2009 裸電線試驗方法 第8部分:硬度試驗 布氏法
GB/T 7997-1987硬質合金維氏硬度試驗方法
YS/T 420-2000鋁合金韋氏硬度試驗方法
YS/T 471-2004銅及銅合金韋氏硬度試驗方法

『叄』 硬度是什麼其指標有哪兩種

金屬材料表面抵抗其它更硬物體壓人的能力稱為硬度。常用的硬度指標有布氏硬度(HBS或I-HBW)、洛氏硬度(HRA、HRB、HRc)、維氏硬度(Hv)及肖氏硬度(HS)。

『肆』 硬度的檢測方法有哪幾種,各自的檢測范圍都是什麼

硬度:是指金屬表面抵抗其它更硬物體壓入的能力。按照測量方法的不同,可分為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維氏硬度/肖氏硬度等。
一、 布氏硬度HB
布氏硬度是用一定的負荷(一般為3000kg),把一定硬度的淬硬鋼球(常用10、5、2.5毫米)壓入材料表面,然後用所加的負荷除以材料上球印的表面積,所得結果就是布氏硬度值,單位是公斤/平方毫米,但習慣上不予標注。按照GB231-84<金屬布氏硬度試驗方法>,用淬火鋼球所測出的硬度用HBS表示;用硬質合金球為壓頭所測出的硬度值為HBW.HBS適用於測量退火/正火/調質鋼及鑄鐵/有色金屬及硬度小於450HBS的較軟材料;HBW適用於測量硬度在450~650HBW之間的淬火材料.
1、優點:由於被測金屬壓坑面積較大,所以結果比較准確。同時實踐證明HB與不淬火鋼抗拉強度σb有一定的近似關系,對於低碳鋼σb=3.53HB,中碳鋼σb=3.5HB,高碳鋼σb=3.33HB,灰鑄鐵σb=0.98HB,(σb單位為Mpa)因此根據材料的布氏硬度值,可以近似地確定金屬材料的抗拉強度。
2、缺點:不適合測量HB大於450的材料,因為材料的硬度太高容易引起鋼球變形,使得測量結果不準確。同時由於壓印較大,不適合測定成品和薄板材料。
二、洛氏硬度HR
洛氏硬度是用120度圓錐形金剛石壓入器或直徑為1.59毫米的淬硬鋼球作為壓頭,在一定的負荷的作用下壓入材料的表面上,用壓入的深度來計算材料硬度的大小。洛氏硬度沒有單位。根據所採用的負荷不同,洛氏硬度又分為三種
1、HRA測量硬度很高或硬而薄的HB大於700的金屬,如硬質合金錶面處理工件等,負荷為60公斤及120o金鋼錐);
2、HRB測量較軟的退火件及銅、鋁及HB=60~230的金屬,負荷為100公斤及ф1.588mm鋼球;
3、HRC一般用於測量HB=230~700的調質鋼或淬火回火後的工件,負荷為150公斤及120o金鋼錐;
優點:使用方法簡便,可以直接從刻度盤上直接讀出數值。由於壓印較小,適合測定成品和薄板材料。
缺點:由於壓印小,所以不準確,一般多測幾點,然後取平均值。
以上三種洛氏硬度中一HRC應用最多,一般經淬火處理的鋼材均用它。
洛氏硬度HRC與布氏硬度HBS之間的關系約為高硬度時 HRC1/10HB;
三、 維氏硬度HV和顯微硬度
測定維氏硬度的原理基本與布氏硬度相同,區別在於壓頭採用錐面夾角為136度的金剛石正四棱錐體,單位是公斤/平方毫米,一般不予標出。
維氏法所用載荷較小。壓痕淺,適用於測量零件薄的表面硬化層、金屬鍍層及薄片金屬的硬度,這是布氏和洛氏所不及的。此外,因壓頭是金剛石角錐,載荷可調范圍大,故對軟硬材料均適用,測定范圍0~1000HV。
較新的國家標准為GB/T4340.1-1999《金屬維氏硬度試驗第一部分:試驗方法》
用布氏、洛氏、維氏的硬度試驗法,載荷大、壓痕面積大,只能得到金屬材料組織混合物的平均硬度值,當需要測定某個相或某個晶粒硬度時,就要用到顯微硬度。
顯微硬度試驗法的原理與維氏相同,也是以載荷與壓痕表面積之比來確定。不同的是所採用的載荷極小,一般在1~120gf(1gf=0.0098N),顯微硬度值也可用HV來表示。
四、肖氏硬度HS
肖氏硬度試驗是動態力試驗中最簡單的試驗方法。試驗時,使一定重量的標准沖頭(底端鑲有金剛石圓柱體)或鋼球從一定高度自由落於試樣表面,然後由於試樣的彈性變形,又使其回跳到一定高度,可用落下的高度與回跳的高度的比值來計算肖氏硬度值HS。它取決於材料的彈性性質。因此又被稱為彈性回跳硬度。

『伍』 硬度測試標准

法律分析:所謂硬度,就是材料抵抗更硬物壓入其表面的能力。根據試驗方法和適應范圍的不同,硬度單位可分為布氏硬度、維氏硬度、洛氏硬度、顯微維氏硬度等許多種,不同的單位有不同的測試方法,適用於不同特性的材料或場合。國家標准如下:

GB/T 4341-2001 金屬肖氏硬度試驗方法 2002-05-01實施,代替GB/T 4341-1984

GB/T 9966.5-2001 天然飾面石材試驗方法第5部分:肖氏硬度試驗方法 2002-08-01實施,代替GB/T 9966.5-1988

GB/T 231.2-2002 金屬布氏硬度試驗第2部分:硬度計的檢驗與校準 2003-05-01實施,代替GB/T 6269-1997

GB/T 231.3-2002 金屬布氏硬度試驗第3部分:標准硬度塊的標定 2003-05-01實施,代替GB/T 6270-1997

GB/T 17394-1998 金屬里氏硬度試驗方法 1998-12-01實施

GB/T 18449.2-2001 金屬努氏硬度試驗第2部分:硬度計的檢驗 2002-05-01實施

GB/T 18449.3-2001 金屬努氏硬度試驗第3部分:標准硬度塊的標定 2002-05-01實施

GB/T 3854-2005 增強塑料巴柯爾硬度試驗方法 2005-12-01實施,代替GB/T 3854-1983

GB/T 5766-2007 摩擦材料洛氏硬度試驗方法 2008-06-01實施,代替GB/T 5766-1996

GB/T 2654-2008 焊接接頭硬度試驗方法 2008-09-01實施,代替GB/T 2654-1989

GB/T 531.1-2008 硫化橡膠或熱塑性橡膠壓入硬度試驗方法第1部分:邵氏硬度計法(邵爾硬度) 2008-12-01實施

GB/T 13313-2008 軋輥肖氏、里氏硬度試驗方法 2009-05-01實施,代替GB/T 13313-1991

GB/T 1941-2009 木材硬度試驗方法 2009-08-01實施,代替GB/T 1941-1991

GB/T 4909.8-2009 裸電線試驗方法第8部分:硬度試驗布氏法 2009-12-01實施

GB/T 531.2-2009 硫化橡膠或熱塑性橡膠壓入硬度試驗方法第2部分:攜帶型橡膠國際硬度計法 2009-12-01實施,代替GB/T 531-1999

GB/T 4-2009 精細陶瓷室溫硬度試驗方法 2009-12-01實施,代替GB/T 4-1996

GB/T 231.4-2009 金屬材料布氏硬度試驗第4部分:硬度值表 2010-04-01實施

GB/T 230.1-2009 金屬材料洛氏硬度試驗第1部分:試驗方法(A、B、C、D、E、F、G、H、K、N、T標尺) 2010-04-01實施,代替GB/T 230.1-2004

GB/T 18449.4-2009 金屬材料努氏硬度試驗第4部分:硬度值表 2010-04-01實施

GB/T 4340.4-2009 金屬材料維氏硬度試驗第4部分:硬度值表 2010-04-01實施

GB/T 18449.1-2009 金屬材料努氏硬度試驗第1部分:試驗方法 2010-04-01實施,代替GB/T 18449.1-2001

GB/T 24523-2009 金屬材料快速壓痕(布氏)硬度試驗方法 2010-05-01實施

GB/T 7997-1987 硬質合金維氏硬度試驗方法 1988-03-01實施

GB/T 3849.2-2010 硬質合金洛氏硬度試驗(A標尺)第2部分:標准試塊的制備和校準 2011-11-01實施

GB/T 27552-2011 金屬材料焊縫破壞性試驗焊接接頭顯微硬度試驗

GB/T 9790-1988 金屬覆蓋層及其他有關覆蓋層維氏和努氏顯微硬度試驗 1989-09-01實施

法律依據:《金屬表面洛氏硬度試驗方法》 第一部分 GB/T 230的本部分規定了金屬材料洛氏硬度和表面洛氏硬度試驗的原理、符號及說明,試驗設備﹑試樣、試驗程序﹑結果的不確定度及試驗報告。

值得注意的是硬質合金球形壓頭為標准型洛氏硬度壓頭。如果在產品標准或協議中有規定時,允許使用鋼球壓頭。

『陸』 硬度測試的測試方法

測試原理
在規定的加荷時間內,在受試材料上面的鋼球上施加一個恆定的初負荷,隨後施加主負荷,然後在恢復到相同的初負荷。測量結果是由鋼球壓入材料的總深度,減去卸去主負荷後規定時間內的彈性恢復以及初負荷引起的壓入深度。
術語及定義
洛氏硬度標尺每一分度表示壓頭垂直移動0.002mm。洛氏硬度值由下式求出:
HR=130-e/0.002
HR—洛氏硬度值
e-主負荷卸除後的壓入深度 測試程序
邵氏A型硬度測試方式:
使用邵氏A型硬度機測試,測試時需注意按照標准。
按照標准,測試環境須在標准狀態下(23±2℃,50±5% R.H) 進行,且測試前試片須在標准狀態下放置40小時以上。測試時,將試片置於硬度試驗機平台上。調整使壓針頭與試樣表面的距離至25.4±2.5mm,然後,施加合適力度(不沖擊被測物)使壓針頭壓在試樣上。待完全壓下,與測試物接觸1秒內,立即讀取刻度值到整數字並記錄其結果。(根據不同的標准,讀數時間有不同)
為了讓數值准確,需量取5處且每處相距6mm以上。(部分標准取平均值作為硬度,部分取中間值)
若試驗結果低於10或高於90則不適用此硬度試驗機。大於90時改用邵D型硬度計。
邵氏D型硬度計:
測試方法和A型一致,但若試驗結果低於20或高於90則不適用此硬度試驗機。低於20時,改用邵A型硬度計。
簡單來講,邵氏A測試比較軟的材料(如橡膠),邵氏D測試比較硬的材料(如塑料)。 測試原理
將壓頭(金剛石圓錐、鋼球或硬質合金球)分兩個步驟壓入試樣表面,經規定保持時間後,卸除主試驗力,測量在初試驗力下的殘余壓痕深度h,根據h值及常數N和S計算洛氏硬度。
術語及定義
洛氏硬度=N-h/S
術語及定義Terms and Definition
初始試驗力-------試驗時預載入試驗力。
主試驗力-------使測量樣品產生殘余壓痕的載入。
總試驗力-------初始試驗力加上主試驗力。
測試程序
洛氏硬度應選擇在較小的溫度變化范圍內進行,因為溫度變化可能會對試驗結果有影響。所以試驗一般規定在10~35℃的室溫進行。試樣應平穩地放置在剛性支承物上,並使壓頭軸線與試樣表面垂直。避免試樣產生位移。使壓頭與試樣表面接觸,在無沖擊和振動的情況下施加試驗力,初試驗力保持不應超過3秒。將測在不小於1s且不大於8s的時間內,從初試驗力增加到總試驗力,並保持4s±2s,然後卸除主試驗力,保持初試驗力,經過短暫穩定後,進行讀數。為了讀書准確,在試驗過程中,硬度計應避免受到任何沖擊和震動。
在多處取值時,兩相鄰壓痕中心間距離至少應為壓痕直徑的 4倍,但不得小於2mm。任一壓痕中心距試樣邊緣距離至少應為壓痕直徑的2.5倍, 但不得小於1mm。 測試原理
對一定直徑的硬質合金球施加試驗力壓入試樣表面,經規定保持時間後,卸除試驗力,測量試樣表面壓痕的直徑。布氏硬度與試驗力除以壓痕表面積的商成正比。壓痕被看作是具有一定半徑的球形,其半徑是壓頭槌直徑的二分之一。
術語及定義
試驗力——試驗時所用的負載。
壓痕平均直徑——兩相互垂直方向測量的壓痕直徑的算術平均值。
球直徑——壓頭中硬質合金球的直徑。
測試程序
一般試驗在10~35℃的室溫進行即可,如果有對溫度要求嚴格的試驗(視乎材料對溫度的敏感性),試驗溫度應為23℃±5℃。
試驗力的選擇應保證壓痕直徑在0.24D~0.6D之間。試驗力-壓頭槌直徑的平方的比率鞋(1.02F/D2比值)應根據材料和硬度值選擇。
為了保證在盡可能大的有代表性的試樣區域試驗,應盡可能選取大直徑的壓頭;當試樣尺寸允許時,應優先使用直徑為10mm的球壓頭進行試驗。
使壓頭與試樣表面垂直接觸,垂直於試驗面施加試驗力,加力過程中不應有沖擊和震動,直至將試驗力施加至規定值。
試驗力保持時間為10~15秒。對特殊材料,試驗力保持時間可以延長,但誤差應在±2秒。
任一壓痕中心距試樣邊緣距離,至少為壓痕平均直徑的2.5倍。相鄰壓痕中心間的距離至少為壓痕直徑的3倍。應在兩相互垂直方向測量壓痕直徑,用兩個讀數的平均值計算布氏硬度。(或按GB/T 231.4查得布氏硬度值)
布氏硬度試驗范圍上限不大於650HBW 。 測試原理
將頂部兩相對面具有規定角度的正四棱錐體金剛石壓頭用試驗力壓入試樣表面,保持規定時間後,卸
除試驗力,測量試樣表面壓痕對角線長。維氏硬度值是試驗力除以壓痕表面積所得的商,壓痕被視
為具有正方形基面並與壓頭角度相同的理想形狀。
術語及定義
試驗力------試驗時所用的負載。
壓痕對角線------卸載後,壓頭在被測樣品表面留下的方形或菱形壓痕的對角線。
壓頭夾角------壓頭頂部兩相對面的夾角。
測試程序
試驗一般在10~35℃的室溫進行。對溫度要求嚴格的試驗,試驗溫度應為23℃±5℃。根據試樣厚度和硬度選擇試驗力。使壓頭與試樣表面垂直接觸,垂直於試驗面施加試驗力,加力過程中不應有沖擊和震動,直至將試驗力施加至規定值。試驗力保持時間為10~15秒。對特殊材料,試驗力保持時間可以延長,直至試樣不再發生塑性變形,但誤差應在±2秒。
應測量壓痕兩條對角線長度,用其算術平均值或通過查表得到硬度值。
放大系統應能將對角線放大到視場的25%~75%。 術語及定義
試驗力——試驗時所用的負載。
壓痕對角線——卸載後,壓頭在被測樣品表面留下的方形或菱形壓痕的對角線。
壓頭夾角——壓頭頂部兩相對面的夾角。
測試程序
試驗一般在10~35℃的室溫進行。對溫度要求嚴格的試驗,試驗溫度應為23℃±5℃。根據試樣厚度和硬度選擇試驗力。使壓頭與試樣表面垂直接觸,垂直於試驗面施加試驗力,加力過程中不應有沖擊和震動,直至將試驗力施加至規定值。保持試驗力的時間為10~15秒。對特殊材料,試驗力保持時間可以延長,但誤差應在±2秒。

『柒』 金屬材料硬度測試測試項目及測試標准

金屬的硬度,是指金屬表面局部體積內抵抗因外物壓入而引起的塑性變形的抗力,硬度越高表明金屬抵抗塑性變形的能力越強,金屬產生塑性變形越困難。硬度試驗方法簡單易行,又無損於零件。實際常使用的硬度試驗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維氏硬度三種。三種硬度試驗值有大致的換算關系,機械、機械工藝或金屬材料的手冊上面一般都有換算關系表。
[布氏硬度hb]
布氏硬度是用載荷為p的力把直接d的鋼球壓入金屬表面,並保持一定的時間,測量金屬表面上的壓痕直徑d,據此計算出的壓痕面積ab,求出每單位面積所受力,用作金屬的硬度值,叫布氏硬度,記作hb.
hb=p/ab=p/(πdh)=2p/(πd(d-sqd(d2-d2)))
單位:p-kgf,d,h-mm
對鋼來說,一般選用的鋼球d為10mm,載荷p為3000kgf,壓入時間為10秒。試驗所得直徑d應在0.25d-0.6d的范圍內。布氏硬度的使用上限是hb450,適用於測定退火、正火、調質鋼、鑄鐵及有色金屬的硬度。
[洛氏硬度hr]
洛氏硬度是工業生產中最常用的硬度測量的方法,因為操作簡便、迅速,可以直接讀出硬度值,不損傷工件表面,可測量的硬度范圍較寬。但洛氏硬度也有一些缺點,如因壓痕小,對材料有偏析及組織不均勻的情況,測量結果分離度大,再現性較差。
洛氏硬度(hr)也是用壓痕的方式試驗硬度。它是用測量凹陷深度來表示硬度值。洛氏硬度試驗用的壓頭分硬質和軟質兩種。硬質壓頭為頂角為120º的金剛石圓錐體,使用於淬火鋼等硬的材料。hra以60kgf的負荷試驗,硬度有效范圍是>70,適用於硬質合金、表面淬火層及滲碳層;hrc以150kgf的負荷試驗,硬度有效范圍是20-67(相當於hb230-700),適用於淬火鋼及調質鋼。
軟質壓頭由直徑1.588mm(1/16")的鋼球製成,使用於退火鋼、有色金屬等,以hrb表示,硬度有效范圍是25-100(相當於hb60-230)。
這三種洛氏硬度在表盤上刻度的顏色有所規定,hra和hrc為黑色刻度,hrb為紅色刻度。
[維氏硬度hv]
維氏硬度也是利用壓痕面積上單位應力作為硬度值計量。維氏硬度所使用的壓頭是錐面夾角為136º的金剛石四方錐體。
試驗時,在載荷p的作用下,在試樣試驗面上壓出一個正方形壓痕。測量壓痕兩對角線的平均長度d,藉以計算壓痕面積av,以p/av的數值表示試樣的硬度,以hv表示。
hv=p/av=1.8544p/d2
載荷p的大小可根據試樣的不同選擇,一般為5-100kgf。
一般硬度測量方法對應的處理范圍:
1.
hra:(洛氏a)用於量測熱處理硬質鋼材、氮化物、滲碳冶煉物、軸承鋼、工具鋼及其它軟硬材質的硬度測試。
2.
hk:(knoop
努氏)用於量測較軟材質的鋼及非鐵材料之硬度。
3.
hrc:(rockwell
c洛氏)用於量測熱處理鋼材、氮化物、滲碳冶煉物、軸承鋼、工具鋼等。
4.
hrb:(rockwell
b洛氏)用於量測較軟材質的鋼及非鐵材料之硬度。
5.
hr30t:(rockwell
30t洛氏)
用於量測較軟材質的鋼及非鐵材料之硬度。
6.
hb5:(brinell
布氏5)用於量測鋁、軟質鋁合金、鑄鐵、銅、黃銅等。
7.
hb30:(brinell
布氏30)用於熱處理鋼、退火深冷處理鋼材、沖拉材料鋼、深沖鋼帶料等。
8.
hv:(vickers維氏)適用於量測各類材料。
9.
r:(tensile
mole拉伸模數
n/mm2)用於熱處理鋼、退火深冷處理鋼材、沖拉材料鋼、深沖鋼帶料等。
10.
hr15n:(rockwell
洛氏hr15n)用於量測熱處理硬質鋼材、氮化物、滲碳冶煉物、軸承鋼、工具鋼等。

閱讀全文

與硬度檢測方法及標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焊扶手方法視頻 瀏覽:825
生理鹽水洗鼻正確方法演示 瀏覽:923
食用紅棗香精釣魚的正確方法 瀏覽:952
科研方法研究報告2000字 瀏覽:971
工筆草蟲的種植方法 瀏覽:194
電腦風扇轉速最快的方法 瀏覽:333
抬頭挺胸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708
做葡萄酒的方法步驟 瀏覽:919
工人安裝板材的方法 瀏覽:152
空調外機安裝水管的方法 瀏覽:66
如何用畫圖的方法講工程題 瀏覽:942
簡單的手工花製作方法 瀏覽:387
除了消元法還有哪些方法 瀏覽:52
OT的評定方法有哪些 瀏覽:164
寶寶睡覺咳嗽打噴嚏有什麼方法 瀏覽:623
魅藍手機如何錄音許可權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67
下拉式紗窗使用方法 瀏覽:645
簡單疊蛋糕的方法 瀏覽:498
午夜釣魚最佳方法 瀏覽:324
鍋爐水溫測量方法 瀏覽: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