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3m試紙檢測菌落讀數方法

3m試紙檢測菌落讀數方法

發布時間:2025-05-20 04:26:11

⑴ 微生物實驗 3m快速檢測片 檢測大腸桿菌 10^3次方稀釋比10^1稀釋得出來的菌落數多 這是為什麼

可能是因為稀釋的不夠,10^3的濃度比10^1的濃度小是一定的,但是菌落可能聚集在一起,沒有分開……

⑵ 食品車間設備菌落總數怎麼測定 標準是什麼

SN/T 1897-2007食品中菌落總數的測定也可以用於與食品接觸的設備表面的。附錄A。
另有自定的
例一:
物體表面采樣及檢查方法
采樣面積
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
采樣方法
用5×5cm2的標准滅菌規格板;放在被檢物體表面,用浸有無菌生理鹽水液的棉拭子1支,在規格板內橫豎往返各塗抹5次;並隨之轉動棉拭於。連續采樣1~4個規格板面積;剪去手接觸部分,將棉拭於放入裝10ml采樣液的試管中送檢。門把手等小型物體則採用棉拭子直接塗抹物體的方法采樣。
培養(略)
例二:
空氣及與食品接觸面微生物檢驗方法、檢驗標准
1、 目的:
檢測生產車間空氣、操作人員手部、與食品有直接接觸面的機械設備的微生物指標,生產區域環境當中病原微生物的監控,達到規定標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質量。
2、 參照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准》GB15979-1995、《HACCP原理與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公共場所空氣微生物檢驗方法細菌總數測定》GB/T 18204.1-2000、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行業標准SN 0169-92/SN 0172-92/ SN 0170-92、 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二000四年《出入食品微生物檢驗培訓教材》中《出入食品生產廠衛生細菌檢驗方法》、日本東京冷凍食品檢驗方法。
3、 采樣與檢測方法
3.1空氣的采樣與測試方法
3.1.1樣品採集:
(1)取樣頻率:
a)車間轉換不同衛生要求的產品時,在加工前進行采樣,以便了解車間衛生清掃消毒情況。
b)全廠統一放長假後,車間生產前,進行采樣。
c)產品檢驗結果超內控標准時,應及時對車間進行采樣,如有檢驗不合格點,整改後再進行采樣檢驗。
d)實驗性新產品,按客戶規定頻率采樣檢驗。
e)正常生產狀態的采樣,每周一次。
(2)采樣方法
在動態下進行,室內面積不超過30 m2,在對角線上設里、中、外三點,里、外點位置距牆1 m;室內面積超過30 m2,設東、西、南、北、中五點,周圍4點距牆1 m。采樣時,將含平板計數瓊脂培養基的平板(直徑9 cm)置采樣點(約桌面高度),並避開空調、門窗等空氣流通處,打開平皿蓋,使平板在空氣中暴露5 min。采樣後必須盡快對樣品進行相應指標的檢測,送檢時間不得超過6h,若樣品保存於0~4℃條件時,送檢時間不得超過24h。
3.1.2菌落培養:
(1)在采樣前將准備好的平板計數瓊脂培養基平板置37℃±1℃ 培養24 h,取出檢查有無污染,將污染培養基剔除。
(2)將已採集樣品的培養基在6 h內送實驗室,細菌總數於37℃±1℃培養48h觀察結果,計數平板上細菌菌落數。
(3)菌落計算:
a) 記錄平均菌落數,用「個/皿」來報告結果。用肉眼直接計數,標記或在菌落計數器上點計,然後用5~10倍放大鏡檢查,不可遺漏。
b) 若培養皿上有2個或2個以上的菌落重疊,可分辨時仍以2 個或2個以上菌落計數。
3.2工作台(機械器具)表面與工人手錶面采樣與測試方法:
3.2.1樣品採集:
(1)取樣頻率:
a)車間轉換不同衛生要求的產品時,在加工前進行擦拭檢驗,以便了解車間衛生清掃消毒情況。
b)全廠統一放長假後,車間生產前,進行全面擦拭檢驗。
c)產品檢驗結果超內控標准時,應及時對車間可疑處進行擦拭,如有檢驗不合格點,整改後再進行擦拭檢驗。
d)實驗新產品,按客戶規定擦拭頻率擦拭檢驗。
e)對工作表面消毒產生懷疑時,進行擦拭檢驗。
f)正常生產狀態的擦拭,每周一次。
(2) 采樣方法:
a) 工作台(機械器具):用浸有滅菌生理鹽水的棉簽在被檢物體表面(取與食品直接接觸或有一定影響的表面)取25cm2 的面積,在其內塗抹10次,然後剪去手接觸部分棉棒,將棉簽放入含10mL滅菌生理鹽水的采樣管內送檢。
b) 工人手:被檢人五指並攏,用浸濕生理鹽水的棉簽在右手指曲面,從指尖到指端來回塗擦10次,然後剪去手接觸部分棉棒,將棉簽放入含10mL滅菌生理鹽水的采樣管內送檢。
(3)采樣注意事項:
擦拭時棉簽要隨時轉動,保證擦拭的准確性。對每個擦拭點應詳細記錄所在分場的具體位置、擦拭時間及所擦拭環節的消毒時間
3.2.2 細菌•大腸菌群的檢測培養:
樣液稀釋:將放有棉棒的試管充分振搖。此液為1:10稀釋液。如污染嚴重,可十倍遞增稀釋,吸取1ml 1:10樣液加9ml無菌生理鹽水中,混勻,此液為1:100稀釋液。
3.2.2.1 細菌總數:
(1)以無菌操作,選擇1~2個稀釋度各取1ml樣液分別注入到無菌平皿內,每個稀釋度做兩個平皿(平行樣),將已融化冷至45℃左右的平板計數瓊脂培養基傾入平皿,每皿約15ml,充分混合。
(2)待瓊脂凝固後,將平皿翻轉,置36℃±1℃ 培養48 h後計數。
(3)結果報告:報告每25cm2食品接觸面中或每隻手的菌落數
3.2.2.2大腸菌群:
(1)平板法:
a) 以無菌操作,選擇1~2個稀釋度各取1ml樣液分別注入到無菌平皿內,每個稀釋度做兩個平皿(平行樣),將已融化冷至45℃左右的去氧膽酸鹽瓊脂培養基傾入平皿,每皿約15ml,充分混合。待瓊脂凝固後,再覆蓋一層培養基,約3-5 ml。
b) 待瓊脂凝固後,將平皿翻轉,置36℃±1℃ 培養24h後計數。
c) 結果計算: 以平板上出現紫紅色菌落的個數乘以稀釋倍數得出。
d) 結果報告:報告每25cm2食品接觸面中或每隻手的菌落數
(2)試管法:
a) 以無菌操作,選擇3個稀釋度各取1ml樣液分別接種到BGLB肉湯培養基中,每個稀釋度接種三管。
b) 置BGLB肉湯管於36℃±1℃培養48±2h。記錄所有BGLB肉湯管的產氣管數。
c) 結果報告:按BGLB肉湯管產氣管數,查MPN表報告每25cm2食品接觸面中或每隻手的大腸菌群值。
3.2.3 金黃色葡萄球菌檢測
(1)定性檢測
a) 取1ml 稀釋液注入滅菌的平皿內,傾注15-20ml的B-P培養基,(或是吸取0.1稀釋液,用L棒塗布於表面乾燥的B-P瓊脂平板),放進36±1℃的恆溫箱內培養48±2小時。
b) 從每個平板上至少挑取1個可疑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菌落作血漿凝固酶實驗。
c) 結果報告:B-P瓊脂平板的可疑菌落作血漿凝固酶實驗為陽性,即報告手(工器具)上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存在。
(2)定量檢測
a) 以無菌操作,選擇3個稀釋度各取1ml樣液分別接種到含10%氯化鈉胰蛋白腖大豆肉湯培養基中,每個稀釋度接種三管。
b) 置肉湯管於36±1℃的恆溫箱內培養48小時。劃線接種於表面乾燥的B-P瓊脂平板,置36℃±1℃ 培養45~48小時。
c) 從B-P瓊脂平板上,挑取典型或可疑金黃色葡萄球菌菌落接種肉湯培養基,36℃±1℃培養20~24小時。
d) 取肉湯培養物做血漿凝固酶試驗,記錄試驗結果。
e) 報告結果:根據凝固酶試驗結果,查MPN表報告每25 cm2食品接觸面中或每隻手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值。
3.3工廠環境中病原體的檢測計劃與方法
檢測計劃:為了保證食品安全,工廠應該對生產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進行檢測和評估,檢測項目包括李斯特菌,沙門氏菌等病原體微生物,化驗室應該按照一定的計劃對生產場所環境中的病原體進行檢測,其中包括地面、下水道、 排水溝、牆壁、天花板、設備框架、運輸的支架,冷藏裝置、速凍機、傳送帶、設備的螺絲、維修工具等部位。當某個點檢測到病員微生物時,應該對環境中的相似點加大檢測頻率;在把所有的預定點檢測完後,應該對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的存在狀況進行全面評估,在下一次環境檢測循環過程中加強檢測容易出現病原體的環境點,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
檢測頻率: 每月兩次,每次每個區域至少選取5個檢測點,分別進行檢測。
3.3.1 環境李斯特菌的檢測方法(3MTM PetrifilmTM 環境李斯特菌的測試片)
3.3.1.1 用塗抹棒,海綿或者其他采樣設備收集環境樣本。
3.3.1.2 將收集的樣本添加10毫升滅菌的緩沖蛋白腖水,將樣本與緩沖蛋白腖混合1分鍾,將樣品置於室溫(20-30℃)1小時,最久不超過1.5小時,以修復損傷的李斯特菌。
3.3.1.3 將測試片放在平坦處,掀起上層膜。
3.3.1.4 用移液器垂直滴加3毫升樣品到下層膜中央,將上層膜緩慢蓋下,以免產生氣泡。
3.3.1.5 輕輕將塑料壓板放在位於接種區上層膜上,不要壓,扭轉或者滑動壓板。提起壓板等至少十分鍾,以使膠體凝固。
3.3.1.6 將測試片透明面朝上,可疊放至十片,在37℃±1℃培養26-30小時,可以用標准菌落記數器或者其他光學放大器判讀,不要記數圓形輪廓上的菌落,因為他們不受選擇性培養基的影響。
3.3.1.7 對於定性檢測,根據紫紅色菌落是否存在,結果記為檢出或者未檢出。
3.3.2 環境中沙門氏菌的檢測方法
3.3.2.1采樣地點: 選取采樣點時因盡量選取微生物容易滋生的地方
3.3.2.2 操作步驟
3.3.2.2.1采樣應在生產開始後進行,用已浸潤過的棉拭在選定的被測表面旋轉塗抹約100cm2的面積,然後將棉拭放回塗抹試管並蓋緊。
3.3.2.2.2將樣品帶回實驗室,每5個點混合成一個樣品, 登記編號,按照SN0170-92標准及時檢測,若有陽性結果出現,應逐步對所混合的每個點分別檢測。

⑶ 菌落總數檢測的注意事項與快速檢測技術!

食品安全事件頻發,民眾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日益提高,確保食品安全的關鍵在於建立科學的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檢測方法的規范性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環節,它要求檢測數據具有高准確度和可信度。食品中菌落總數反映了食品在生產過程中的衛生狀況,是判斷食品被細菌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本文將分析國標法微生物檢測中菌落總數測定的傳統方法的注意事項,並重點介紹快速檢測技術在菌落總數檢測中的應用。

一、傳統檢測方法

在傳統檢測方法中,菌落總數的檢測流程和注意事項如下:

1. **流程圖**:具體流程圖請參考相關文獻或資料。
2. **注意事項**:
- **器皿及稀釋液**:所有用於檢驗的玻璃器皿必須徹底滅菌,並在滅菌前清洗干凈,避免殘留抑菌物質。每批樣品稀釋液需有空白對照,以檢測平皿、培養基或空氣污染的可能性。
- **樣品稀釋**:
- 樣品應無菌稱取或量取,並與滅菌稀釋液混合,充分振搖,製成1:10的稀釋液。對於固體樣品,最好剪碎後與稀釋液研勻。
- 根據食品衛生標准要求,將1:10稀釋液進行10倍系列稀釋,每一步都應確保菌體均勻分散,特別是在酸度較高的樣品中,需先調節PH值至中性。
- **平板接種與培養**:選擇適宜的稀釋度,將稀釋液加至滅菌平皿內,培養溫度應根據食品種類而定,一般為37℃或30℃,培養時間為48±2小時。
- **菌落計數**:在計數時應區分樣品殘渣與菌落,可向培養基中添加TTC染劑,便於觀測和計數,但濃度不宜過高,以免抑制菌落生長。
- **結果報告**:依據不同情況,報告平均菌落數乘以稀釋倍數,或根據菌落分布情況作相應調整。

二、快速檢測新技術

1. **3M測試片快速分析技術**:
- **概念**:3M測試片是一種便捷可再生的水化干膜,適用於細菌和真菌的計數。
- **檢測步驟**:只需三步即可實現快速准確測定,例如,通過計算紅色菌落的數量來評估菌落數。
- **結果判讀**:測試片上菌落的數量、分布及顏色深淺用於計數,包括無菌落、少量菌落、菌落數在特定范圍內的計數、菌落數超過計數范圍時的處理方法。
- **特點**:
- **工作效率提升**:顯著提高實驗室工作效率,帶來生產力的提升和效益的增加。
- **標准化方法**:品質穩定的快速測試片克服傳統方法的差異性。
- **國際認證**:得到全球權威機構的認可,確保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和廣泛認可。
- **快速響應**:縮短檢測時間,快速提供測試結果。
- **HACCP認證**:適用於食品生產工藝中的關鍵控制點檢測,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

2. **ATP熒光法**:
- **檢測原理**:利用生物發光法檢測總菌落數,基於螢火蟲的發光反應原理。
- **特點**:成本低、操作簡單、響應速度快,已廣泛應用於食品中菌落總數的測定。

3. **MTT法**:
- **檢測原理**:基於活體微生物線粒體中的琥珀酸脫氫酶還原MTT形成結晶,間接反映活菌細胞數量。
- **應用實例**:用於巴氏消毒奶中活菌素的快速檢測,操作快速、靈敏度高。
- **特點**:檢測快速、靈敏度高。

4. **流式細胞術**:
- **檢測原理**:通過激光照射標記後的細胞產生特異熒光信號,對這些信號進行檢測和定量計算得出菌群總數。
- **特點**:快速、便捷、結果可靠、易於操作。

總結**:菌落總數檢測在食品安全中占據重要地位,傳統方法雖基礎但繁瑣,快速檢測技術提供了更為便捷、高效、經濟的解決方案。不同方法各有優勢,適用於不同場景,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檢測技術。積極關注新技術的應用,將有助於實現檢測的精確、經濟、便捷和可靠。

⑷ RNA的提取方法

1、酚抽提法:先用蛋酶K、SDS破碎細胞,消化蛋白,然後用酚和酚-氯萃取,高速離心後取上清,所得DNA大小為100-150kb

2、甲醯胺解聚法:破碎細胞同上,然後用高濃度甲醯胺解聚蛋白質與DNA的結合,再透析獲得DNA可得DNA200kb左右。

3、玻璃棒纏繞法:用鹽酸胍裂解細胞,將裂解物鋪於乙醇上,然後用帶鉤或U型玻璃棒在界面輕攪,DNA沉澱液繞於玻棒。生成DNA約80kb。

4、異丙醇沉澱法:基本同1法,僅用二倍容積異丙醇替代乙醇,可去除小分子RNA(在異丙醇中可溶狀態)

5、表面活性劑快速制備法:用Triton X-100A或NP40表面活性劑破碎細胞,然後用蛋白酶K或酚去除蛋白,乙醇沉澱或透析。

6、加熱法快速制備:加熱96℃-100℃,五分鍾,然後離心後取上清,可用於PCR反應。

7、鹼變性快速制備:先用NaOH作用20分鍾,再加HCI中和,離心後取上清,含少量DNA。

(4)3m試紙檢測菌落讀數方法擴展閱讀:

DNA提取原則:

1、保證核酸一級結構的完整性;

2、核酸樣品中不應存在對酶有抑製作用的有機溶劑和過高濃度的金屬離子;

3、其他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多糖和脂類分子的污染應降低到最低程度;

4、其他核酸分子,如RNA,也應盡量去除。

⑸ 牛奶原奶出廠檢驗標準是什麼

1感官檢驗
1.1色澤和組織狀態:取適量式樣於50ml燒杯中,在自然光下觀察色澤和組織狀態
1.2滋味和氣味:取牛乳50ml於250ml三角瓶中置電爐上煮沸,冷卻至70-80℃,保持瓶口與鼻子之間的距離在10cm左右,用手煽動瓶口上方的氣體,使空氣吸向自己,聞其氣味。冷卻至25℃時,用溫水漱口,品嘗其滋味。

2理化檢驗

2.1全脂乳固體
2.1.1仲裁檢驗按GB5409中規定的方法
2.1.2驗收檢驗按本標准4.2.1.2.1~4.2.1.2.2進行
2.1.1.1儀器:FT120型(或S50型)全組份分析儀、50ml燒杯
2.1.2.2方法:取約40ml、20~40℃經過濾、混勻的牛乳樣品於燒杯中,將燒杯放在全組份分析儀的吸樣管下,選擇相應的檢測程序,按檢測鍵,待電腦顯示屏出現檢測結果時,即可讀數。

2.2脂肪:按GB/T5413.3檢驗。取樣量為10克。

2.3蛋白質:按GB/T5413.1檢驗。取樣量為4克。

2.4酸度:按GB/T5409檢驗。

2.5雜質度:按GB/T5413.30檢驗。

2.6乳糖:按GB/T5413.5檢驗
2.7牛奶溫度:取樣後,立即將校準過的溫度計插入樣品中,待溫度計溫度不再變化時(一般為1分鍾左右),讀取讀數。

3衛生檢驗
3.1抗生素:按GB/T4789.27檢驗。

3.2六六六、滴滴涕:按GB/T5009.19檢驗。

3.3黃麴黴毒素:按GB/T5009.24檢驗。

3.4鉛:按GB/T5009.12檢驗。

3.5汞:按GB/T5009.17檢驗。

3.6無機砷:按GB/T5009.11檢驗。

3.7錫:按GB/T5009.16檢驗。

3.8鉻:按GB14962檢驗。
3.9馬拉硫磷:按GB/T5009.36檢驗。

3.10倍硫磷:按GB/T5009.20檢驗。

3.11甲胺磷:按GB/T14876檢驗。
3.12菌落總數:按GB/T4789.2、GB/T4789.18檢驗;平板法按3MPetrifilm細菌總數檢測法檢驗

3.13耐熱芽孢
3.13.1儀器和材料:生化培養箱(36℃±1℃)、高壓蒸汽滅菌鍋、恆溫水浴鍋(46℃±1℃)、天平、電爐吸管(1ml和10ml,標有0.1ml單位的刻度)、三角瓶(容量為250ml、300ml)、平皿(皿底直徑為9cm)、試管(15mm×150mm)、酒精燈、試管架、試管筐、滅菌刀或剪刀、滅菌鑷子、酒精棉球、記號筆、白瓷缸(用於煮開水)、溫度計(1℃~100℃)、超凈工作台

3.13.2培養基和試劑
3.13.2.1營養瓊脂培養基:營養瓊脂按說明分裝於300ml三角瓶中,高壓滅菌(121℃、15分鍾)。

3.13.2.2生理鹽水:8.5g氯化鈉溶於1000ml蒸餾水中,分裝、高壓滅菌(121℃、15分鍾~20分鍾)。

3.13.3方法
3.13.3.1用10ml滅菌吸管吸取5ml乳樣加入滅菌試管中。

3.13.3.2在另一支試管中加入與乳樣等量的水。

3.13.3.3在裝水的試管中插一根溫度計。
3.13.3.4將裝有乳樣和水的試管同時放入熱水中(在電爐上用白瓷缸把水煮至有小氣泡時)。

3.13.3.5直至「裝水試管」的溫度達到80℃,計時,保溫10分鍾。

3.13.3.610分鍾後,取出試管,用冷卻水冷卻奶樣至室溫。
3.13.3.7用1ml滅菌吸管分別吸1ml冷卻後混勻的乳樣於兩個滅菌平皿中。
3.13.3.8及時將涼至46℃的營養瓊脂注入平皿約15ml,並轉動平皿使之混勻;同時做環境對照試驗。

3.13.3.9待營養瓊脂凝固後,翻轉平板。置於36℃±1℃的培養箱內培養72h±2h,取出計數(同菌落總數測定計數方法)。

3.14耐熱芽孢的測定
3.14.1設備和材料:生化培養箱(55℃±1℃)、高壓蒸汽滅菌鍋、恆溫水浴鍋(46℃±1℃)、天平、電爐、吸管(1ml和10ml,標有0.1ml單位的刻度)、三角瓶、平皿(皿底直徑為9cm)、試管(15×150mm)、酒精燈、試管架、試管筐、滅菌刀或剪刀、滅菌鑷子、酒精棉球、記號筆、白瓷缸(用於煮開水)、溫度計(1-100℃)、超凈工作台

3.14.2培養基和試劑
3.14.2.1營養瓊脂培養基:營養瓊脂按說明制備、分裝於300ml三角瓶中,高壓滅菌(121℃、15分鍾)。

3.14.2.2生理鹽水:8.5g氯化鈉溶於1000ml蒸餾水中,分裝後高壓滅菌121℃、15分鍾。4.3.14.3方法
3.14.3.1用10ml滅菌吸管吸取5ml乳樣加入滅菌試管中。

3.14.3.2在另一支試管中加入與乳樣等量的水。

3.14.3.3在裝水的試管中插一根溫度計。
3.14.3.4將裝有乳樣和水的試管同時放入沸水浴中(在電爐上用白瓷缸把水煮沸,並保持沸騰)。

3.14.3.5直至「裝水試管」的溫度達到100℃,計時10分鍾(如果水不到100℃就沸騰,則等候時間需延長;或在水中加入鹽以提高沸點溫度,但要避免奶樣沸騰)。

3.14.3.610分鍾後,取出試管,用冷水冷卻乳樣至室溫。
3.14.3.7用1ml滅菌吸管分別吸1ml冷卻後混勻的乳樣於兩個滅菌平皿中。
3.14.3.8及時將涼至46℃的營養瓊脂注入平皿約15ml,並轉動平皿使之混勻;同時做環境對照試驗。

3.14.3.9待營養瓊脂凝固後,翻轉平板。置於55℃±1℃的培養箱內培養72h±2h,取出計數(同細菌菌落測定計數方法)。
3.15嗜冷菌:按IDF101A:1991檢驗。

4摻假

4.1摻鹼的檢出
4.1.1仲裁按GB/T5409中2.8檢驗。
4.1.2驗收檢驗按本標准中4.1.2.1~4.1.2.4進行
4.1.2.1原理:鮮奶中如摻鹼,可使指示劑變色,根據顏色的不同,粗略判斷加鹼量的多少。

4.1.2.2試劑配製:玫瑰紅酸(0.05%乙醇溶液):稱取0.05g玫瑰紅酸溶於100ml95%的乙醇中。

4.1.2.3檢驗方法:於盛有2ml牛乳的試管中加入2ml玫瑰紅酸溶液,搖勻,觀察顏色變化。

4.1.2.4結果判定:

閱讀全文

與3m試紙檢測菌落讀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池充電方法有哪些 瀏覽:104
本田思域防盜模式快速解除方法 瀏覽:44
言語障礙治療的方法 瀏覽:933
編寫非標准檢驗檢測方法要求包括 瀏覽:958
緊鐵絲的方法視頻 瀏覽:171
啟動正念教育的正確方法 瀏覽:656
水三輪電機測量好壞的方法 瀏覽:877
恐龍的折紙方法視頻大全 瀏覽:897
台式機電腦降溫方法 瀏覽:89
淡水中鹽度的測量方法 瀏覽:462
marquez訓練方法 瀏覽:164
特曲八大名酒的鑒別方法 瀏覽:935
牛油火鍋正確食用方法 瀏覽:656
二胡的方法和步驟圖解 瀏覽:393
如何要債好方法 瀏覽:71
家用保險絲正確的安裝方法 瀏覽:167
搖桿使用方法 瀏覽:880
年度分解及計算方法 瀏覽:915
蜜蠟真假怎麼辨別方法 瀏覽:970
實驗室制鐵常用方法 瀏覽: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