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棚西紅柿腐根病是什麼症狀
一、根腐病發病特點
根腐病主要危害西紅柿根部,發病初期於主根和莖基部產生褐色斑,後逐漸擴大、凹陷,嚴重時主根變褐腐爛,導致地上部逐漸枯萎。縱剖莖基部或根部,維管束變為深褐色,之後根莖腐爛,不生長新根,發病後期,病株多枯萎而死。
二、病菌傳播及發病原因
西紅柿根腐病病原屬半知菌亞門真菌,病菌以菌絲體和卵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在苗床內傳播主要是帶菌的土壤、肥料、農具和澆水等。病菌從幼苗傷口侵入,再借雨水、灌溉水傳播。高溫、高濕宜於此病發生。苗床連茬、地面積水、施用未腐熟的肥料、地下害蟲多、農事活動造成根部傷口多的地塊發病較重。
三、西紅柿根腐病防治措施
1.葯劑防治。發病初期及時進行葯劑防治,用40%乙膦鋁可濕性粉劑2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劑400-600倍液澆灌苗床,每平方米苗床用葯液量2-3公斤;或在移栽前用72.2%普力克水劑400-600倍液浸苗根,也可於移栽後用72.2%普力克水劑400-600倍液灌根。
2.農業措施。做好苗床土壤消毒工作,培育無病壯苗。平整土地,做好排灌系統、高畦栽培。重病地與非茄果類、瓜類蔬菜實行3年以上輪作。加強水肥管理,適時適量灌水,澆小水,切忌大水漫灌。雨後及時排水,澆水後及雨後適時中耕鬆土。施用充分腐熟的糞肥,增施磷、鉀肥,避免肥料施用不當燒傷根系。初見發病植株及時拔除燒毀。
『貳』 番茄根腐病
番茄褐色根腐病是一種農作物的病害,主要為害作物的莖基部和根部,定植後即可發病。初發病時側根和細根變褐;大量脫落或腐爛,後主根也變褐,表面產生黑色小粒點或裂縫,表皮木栓化,嚴重的病根腫脹或變粗,隨根部病情擴展,莖基部變成黑褐色或腐爛,致植株地上部生長不良,下部葉片變黃乾枯,發病初期病株中午萎蔫,早、晚能復原。但病情嚴重時不再復原,致全株枯死。
『叄』 西紅柿根部爛是什麼原因該怎麼治療
番茄根腐病,基部及維管束,病株部分枝和葉片變黃萎蔫,莖內維管束褐變,濕度大或生育後期莖基部或根莖部腐爛, 用甲霜.惡霉靈加五氯.福美雙或者四黴素或者咯菌腈或者枯草芽孢桿菌 或者多粘類芽孢桿菌 加生根劑灌根,間隔5天連續灌根一次。
『肆』 番茄根腐病
番茄根腐病已成為冬春大棚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番茄根部,病初在主根和莖基部產生褐斑,後逐漸擴大凹陷,嚴重時主根變褐腐爛,導致地上部逐漸枯萎。針對該病的誘發條件,以農業防治為主,葯劑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該病發生和流行。
選用良種 相對而言,粉安娜和金棚這兩個品種根腐病的發生率最低,低溫狀態下生長較為正常。適期定植 目前主栽的大果型品種以
8~9葉苗初現花蕾定植為好,苗
過小不利於開花坐果,苗過大則
影響根系生長。時間上以11月
下旬前定植較合理,定植太遲碰到連續低溫,易引發根腐病。
加強保溫 大棚番茄越冬除了外棚覆蓋6~8S多功能膜保溫外,在1~2月還要在棚內加蓋2層3S的多功能膜,夜晚嚴密覆蓋。
肥水管理 控制基肥,合理追肥。基肥一般每畝用45%三元復合肥50公斤加腐熟有機肥1000公斤。在盛果期追肥,每畝每次用5~10公斤尿素。用水上要前控後促,前控是指定植活棵後適當控制用水,確保枝葉健壯及根系發育,後期加強肥水以保證豐產。
用葯控病 連作田塊定植時用 40%乙膦鋁錳鋅200~400倍液作定植活棵水;連續低溫陰雨後,搶晴用甲霜靈700~1000倍液灌根,每株澆葯液50~100克;根腐病初發期用農利來700~800倍液灌根,每株澆葯液 100~150克。
『伍』 番茄莖腐根腐病病害的栽培防治方法
西紅柿根腐病發病特點是病源屬半知菌亞門真菌。病菌在土壤中越冬,並可存活5~6年。在苗床內傳播主要是帶菌的土壤、肥料、農具和澆水等。
病菌從幼苗傷口侵入。再借風、澆水傳播。高溫、高濕是此病發生、流行的關鍵。
苗床連茬、地面積水、施用未腐熟的肥料、地下害蟲多、農事活動造成根部傷口多的地塊發病較重。可用72.2%普力克水劑400~600倍液澆灌苗床(每平方米用葯液量2~3公斤);或在移栽前用500倍巴內達碧卡根聰聰浸苗根,也可於移栽後用72.2%普力克水劑400~600倍液灌根。
『陸』 番茄根部腐爛,這是什麼病該怎麼辦
番茄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果蔬食品,營養豐富、風味獨特,深受大家的喜愛。因此也引得許多農戶種植栽培。
2.採取葯劑防治
抓住感病生育期,用葯劑控制根腐病的流行(1)一般連作地塊定植時用40%乙膦鋁錳鋅500倍液作為定植活棵水。(2)連續低溫陰雨後,馬上在晴天施用甲霜靈800倍液灌根,每株使用80克左右。(3)根腐病在發病初期用農利來750倍液進行灌根,每株使用120克左右。
『柒』 西紅柿根腐病是怎麼引起的
番茄根腐病病原為墨色刺盤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具有隔膜,呈現為墨褐色,剛毛比較多。大小約為200~350微米,主要盤生在直徑長度約為0.5毫米的菌核上。且分生孢子的形狀為梗圓筒形,稍彎或分枝。該病菌除了為害番茄,同時還為害馬鈴薯、茄子等茄科作物。 3 番茄根腐病的發病規律 番茄根腐病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器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在沒有充分腐熟的堆肥中越冬。第二年春天會產生大量的分生孢子並隨著雨水、灌溉水或昆蟲傳播蔓延,從根部或莖基部的傷口處侵入植株體內進行為害。番茄幼苗期病菌在育苗床內還可以隨著帶菌的土壤、肥料、農具和澆水等進行傳播。病菌多數是從幼苗的傷口侵入,然後再藉助雨水、灌溉水等媒介進行傳播。 番茄根腐病病菌的最適發病溫度為22℃~24℃,如果在生長期遇到較長時間的低溫而導致土壤溫度低於20℃,則非常不利於根系生長發育,容易誘發番茄根腐病的發生,土壤粘重的重茬地及地下害蟲嚴重的地塊發病重。高溫、高濕環境有利於此病發生。如果種植地塊連年種植番茄,地面長期積水,經常施用沒有完全腐熟的堆肥,地下害蟲積累比較多,或農事活動而造成植株根部傷口比較多的地塊該病的發生比較嚴重。
『捌』 番茄根部病害多,你知道有哪幾種呢怎麼施葯呢
青枯病通常發生在番茄開花結果的時候,首先是上面的葉子枯萎下垂,然後是下面的葉子枯萎,中部的葉子最後枯萎,前期可以在傍晚恢復,病嚴重的時候馬上枯萎死亡。瓶柱莖形成棕色水浸狀斑,向下凹陷,官渡呈棕色,水部逐漸腐爛。隨著病情的擴大,在病梗上也能看到水浸型條紋斑點,骨髓變成棕色,裡面充滿白色的菌農,橫截病梗,用手擠壓,血管團超過白色的菌液。與高地種植、地膜覆蓋、田間防止積水、平衡施肥、海嶺生物刺激劑一起,提高植物抗病能力。發病初期,可以嘗試灌溉溴菌銅、氫氧化銅、活土郡乾草芽菜孢子菌等。
這種病主要發生在番茄的須根和側根,發病嚴重的植物個子小,甚至因早衰而枯萎死亡。番茄感染根結線蟲病後,根部發育不良,主根和側根萎縮,畸形,上面形成大小不同的腫瘤,呈白色扭曲形狀。通過清除土壤、改良產、有機肥料證等破壞根結線蟲發生條件。在預防和發生初期,可以用阿維菌素、噻嗪、厚枝菌、煙草青黴、溴菌醯胺等葯劑預防。例如,托州復合哈茨真菌(比木黴菌更有效率)。一方面改變土壤菌群的格局,培養有益的菌群,抑制菌。另一方面,促進根的恢復,提高植物抗病能力,減少腹針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