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心電圖測量數值,求高人分析
1、 各波段時間與心率檢測:心電圖記錄紙上橫向坐標可以檢測各波的寬度,即時間。1·0MM的距離等於0·04S。在心電圖上檢測心率時,只需測量一個P-P(或R-R)間期的秒數即可得出心率數。計算公式:HR=60/P-P(或R-R)。
2、各波段振幅檢測:心電圖記錄紙上的縱向坐標可以檢測各波的振幅。1·0MM的振幅相當於 0·1MV的電壓。
3、平均心電軸:心電軸是指左、右心室除極的最大的綜合向量。代表這段時間內心室除極的平均電勢方向和大小,是空間性的。通常採用的檢測方法有(1) 目測法:是一種較簡單而粗略的大致測量方法。通常利用Ⅰ或Ⅲ 導聯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來判定心電軸是否有偏移。(2) 振幅法(作圖法)(3) 查表法
『貳』 心電圖檢測原理與方法
你好!心電圖是通過記錄每一個心動周期心肌生物電的變化,從心房、心室除極和復極過程電位高低和時間長短來了解心律和心肌狀況。每個波段圖由下列各波和波段構成,p波、p-r段、p-r間期、qrs波群、t波、s-t段、u波。
『叄』 如何測量心電圖
一份較為理想的心電圖基線(或叫等電位線,即無波時的水平線),應該是一條完全水平的橫線。實際上我們所見到的心電圖其基線常出現上下擺或突然性升降,造成基線擺的范圍,多是由於被檢查者未能安靜,描記時軀體移動產生的肌電干擾所致;或胸導聯記條時,胸廓呼吸運動可引起基線擺動。一般的基線擺不致影響有關P 線及QRS波群的正確分析,但卻很影響對ST�T段升降的判斷,故做由於基線不穩需要重復檢查,方能確定診斷。此外,還可以在各導聯的描記中看到一種很有規律的50次/s左右的纖細波形,是由身體按地或導聯電極與體表接觸不良造成的交流電干擾,分析波形時應特別注意。
分析心電圖,主要是看各波的幅度和經歷的時間是否正常,以及有無異常的節律和波形等等。一般心電圖的記錄紙上都標有豎線和橫線。豎線上的格顯示電位差的大小,每一小格相當於0.1 mV;橫切線上格表示時間,每一小格相當於0.04 s,測量各波的波幅,應分是向上的波還是向下的波,對於向上的波(如P波)應自基線的上線量至波的頂端;測量向下的波(如Q波或S 波)波幅時,應自基線的下線量至波的底端。
測量波的時程應注意某一波離開或恢復到基線的部位。如為向上的波則以其離開或回到基線的下線量起,如為向下的波則以其離開或回到基線的上線量起。
當P�R波間期固定,正常P波形態頂圓規律出現P�R期間小於0 s~20 s,大於或等於0.12 s,但在病理情況下,P�R期間大於0.20 s,可以診斷為I度房室傳導阻滯。經注射阿托品葯物後,P�R間期縮短者可視為功能性改變,P�R間期延長,無改變者說明竇房結有病理性改變,或稱病態竇房結。P�R間期小於0.12 s且P波直立伴有或不伴有「△」波提示,有典型,不典型預激綜合征。P�R間期正常的往往有2∶1房室傳導阻滯。
P�R間期不固定,P波可發生於QR波之前之後,甚至融合在其內。具有代表性心電圖文氏Ⅱ度Ⅱ型竇房結傳導阻滯;文氏Ⅱ型逆型傳導阻滯;交界性心律;間歇性預激綜合征;多源性房性心動過速;頻率依賴性房室傳導阻滯;隱匿性的逆性傳導影響。
『肆』 檢查心臟疾病最有效的方法有哪些
年輕的時候不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但是不要不服老,進入中老年時期就要開始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對於中老年皮帶講有三項高發的疾病,那就是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臟病。特別是心臟病發病的時候簡直是要人命,如果覺得自己的心臟不舒服,要立刻引起重視,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你知道怎樣判斷自己是否得了心臟病嗎?檢查心臟病的有效方法有哪些?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
一.去醫院用專業儀器檢查是否患有心臟病。
對於心臟病的判斷,我們不求有效,但求專業。如果覺得自己的心臟不舒服,一定要去醫院進行專業的檢查。心臟病只是個統稱類型,有很多必須要進行全面的檢查才可以確定到底患了什麼樣類型的心臟病。還有很多專業的設備,比如說心電圖,X射線和心血管造影……這樣檢查出來的結果更具有權威性。
『伍』 如何測量心電圖
目前心電圖機均有隨機程序,自動進行相關數據的檢測,精度較高,比人工目測要准確些,但心電圖最終報告需要人工審定。
簡易方法是用分規進行測量,不同指標測量的起止點需要進行專科學習。
『陸』 心電圖怎麼檢查
心電圖一般做9導或12導聯AVF是其中一個導聯
T波是心室復極波
T波一般與QRS波群電軸基本一致T波在AVF導聯可是倒置或平坦的
但深度不超過0.3mv。如果其導聯中T波深度超過正常值或者其它導聯T波也有超過正常改變需要注意心肌有無缺血。
『柒』 心臟檢查有哪幾種
心電圖(ecg):反應心臟電生理變化.眾所周知,心臟的搏動源於心臟自生的電活動,心電圖檢查可以從電生理的角度觀測心臟的活動.一些疾病如心肌梗塞等從心電圖上均可以表現出來.
心臟超聲(彩超):用超聲觀察心臟的實時變化,尤其是血流動力學變化.分M型超聲,二維超聲,彩色多普勒超聲.最多的是彩超,使用多普勒原理,可以實時的監測血流動力學的改變,監測心臟各個瓣膜的功能,各種先天性的和後天性的心臟病均能比較明確的顯示出來.
X線檢查(胸部正位片):可以直管的反映心臟的大小,形態.從而直觀的判斷心臟疾病的種類.
CT:就如LZ說的斷層掃描,可以精確的分辨心臟的位置,大小,與大血管的毗鄰.現在有心臟的三維再造技術,就是通過CT掃描後再通過計算機的處理,得出一個三維的心臟模型.
(冠脈)造影:造影是應用造影劑,在X線透視下觀察心臟、重要血管的血流等情況。造影分許多種,比較多的是冠脈造影,用來觀察冠狀動脈的通暢情況。注意是在X線下,與彩超是不同的。
『捌』 心電圖檢查運動試驗方法有哪些
運動試驗的方法包括雙倍二階梯運動試驗(現已少用)、蹬車運動試驗和活動平板運動試驗3種。通過運動試驗可誘發心電圖異常(缺血性改變)或心絞痛,或誘發某些類型的快速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動過速。已有明確心絞痛及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不宜行運動試驗,以免使病情惡化。
『玖』 檢查心臟病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心臟病的檢查有以下幾種方法:
1、心電圖
一般檢查方便,價格低廉,但是很多時候,僅在病情發作時出現異常生理電位變化,所以准確率低。
2、心臟彩超
動態心電圖,是通過多普勒原理來檢查心臟血流灌注的手段,准確率較高,價格較心電圖要高很多,一般對於心臟瓣膜疾病和嚴重的冠脈血流受阻診斷准確。前提是對醫生的檢查經驗較為嚴格。
3、平板實驗
可以很好的了解心臟在運動中的供血問題以及平靜時不易察覺的異常心電圖,可以說是心電圖檢查的一種完善盒補充。
4、冠脈造影
目前是檢查心血管的金標准,檢查直觀,並可以及時知道介入治療,但是價格昂貴,並且有一定的危險性。
『拾』 心電圖檢查有哪些種類
1、普通心電圖檢查
臨床運用已一百多年,技術成熟,成本低廉,普及面廣。這種檢查基本上能隨到隨做,而且檢查費用便宜,十分快捷。發作期間或持續性的異常心電信號,僅普通心電圖就足以反映患者的心臟情況。但對不定時發生的情況多數顯得「力不從心」,因為它收錄到的僅為患者安靜平卧時1~2分鍾左右的心電信號,在非發作期易產生「漏」診,也就是「命中率」有限。
2、動態心電圖檢查
能連續記錄到被檢者日間和夜間時段的心電活動情況,雖然貴些,但信息量大,可以說幾乎不會放過任何一次「偏差」的心電波,從而彌補普通心電圖的不足,大大提高對不定時發生的心慌心跳,尤其是對一過性心慌心跳及短暫的胸悶心痛發作的檢出率,包括人們「毫無感覺」——即無症狀的異常心電波變化也能被「揪」出來。
3、運動心電圖檢查
一般在運動中或運動後馬上做,以觀察心肌有無缺血的現象,是發現早期冠心病的一種檢測方法,但該檢查禁忌症較多,一般老年人或體弱者不建議做此項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