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血小板功能檢測方法

血小板功能檢測方法

發布時間:2022-10-02 03:16:13

A. 怎樣檢查血小板

血小板檢查有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血小板數量的檢查;第二部分是血小板功能的檢查。血小板數量的檢查,包括外周血中血小板的數量是否在正常范圍內,血小板數量增多還是血小板數量減少,同時還可以查血小板的壓積、血小板體積分布寬度。血小板的功能檢查,包括血小板收縮試驗,還有血小板相關免疫球蛋白的檢查、血小板聚集試驗的檢查等。通過這些檢查,能夠對血小板的數量及功能、狀態做出明確的診斷。例如血小板數量嚴重減少的病人,最常見的疾病是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如果這個病人血小板數量正常,但是出血時間明顯延長,通過檢查發現血小板聚集功能明顯下降,則最大的可能性是血小板無力症。

B. 血小板計數的檢查方法

血小板計數,指單位體積血液中所含的血小板數目。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細胞,可保護毛細血管的完整性。
血小板由於體積小,特別是容易發生粘附、聚集和變性破壞,故常難以准確計數,常藉助於高科技血液分析儀。血小板計數方法主要有兩大類:血細胞分析儀法和目視顯微鏡計數法。目視顯微鏡技術法有普通光學顯微鏡計數法(分為直接法和間接法,但後者已被淘汰)和相差顯微鏡法。
普通光鏡直接計數法:
因稀釋液成分,有多種計數方法。具體分為兩類: 破壞紅細胞的溶血法:例如草酸銨稀釋液法對紅細胞破壞力強,血小板計數發生困難,也有用赤血鹽血小板稀釋者,此劑穩定,可在室溫下長期保存而不變質,但如稀釋20倍或40倍,則紅細胞破壞不完全。 不破壞紅細胞的方法:有復方碘稀釋液。因紅細胞未被破壞,可能掩蓋血小板,且易導致生長微生物而干擾計數,現已被淘汰。 相差顯微鏡直接計數法
用草酸銨作稀釋液,在明顯的顯微鏡下進行計數,並可於照相後核對計數。此法准確性高,血小板易於識別。
血細胞分析儀法
此法由於重復性好,在保證最高級別的結果准確性的同時,盡可能大地消除手工樣本預分類對檢測過程的影響,適於臨床應用。血液細胞分析儀逐步普及,一般均發全血作為標本,比用富含血小板漿測定簡便可靠。但由於血細胞分析儀技術法不能完全將血小板與其他類似大小的物質(如紅細胞或白細胞碎片、灰法等雜物)區別開來, 因此計數結果有時仍需目視顯微鏡計數作校正,因而國內外仍將目視顯微鏡計數(特別是相差異顯微鏡技術法)作為參考方法。
在各種稀釋液中,無論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法或顯微鏡計數法,多以草酸銨溶血法作為參考,全國臨檢方法學學術會議推薦草酸銨溶解計數方法為首選方法。
3.血細胞分析儀法:此法由於重復性好,適於臨床應用,血液細胞分析儀逐步普及,一般均發全血作為標本,比用富含血小板漿測定簡便。但由於血細胞分析儀計數法不能完全將血小板與其它類似大小的物質(如紅細胞或白細胞碎片、灰法等雜物)區別開來,因此計數結果有時仍需目視顯微鏡計數作校正,因而國內外仍將目視顯微鏡計數(特別是相差異顯微鏡計數法)作為參考方法。

C. 血小板計數的檢查方法

血小板計數,指單位體積血液中所含的血小板數目。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細胞,可保護毛細血管的完整性。
血小板由於體積小,特別是容易發生粘附、聚集和變性破壞,故常難以准確計數,常藉助於高科技血液分析儀。血小板計數方法主要有兩大類:血細胞分析儀法和目視顯微鏡計數法。目視顯微鏡技術法有普通光學顯微鏡計數法(分為直接法和間接法,但後者已被淘汰)和相差顯微鏡法。
普通光鏡直接計數法:
因稀釋液成分,有多種計數方法。具體分為兩類:
破壞紅細胞的溶血法:例如草酸銨稀釋液法對紅細胞破壞力強,血小板計數發生困難,也有用赤血鹽血小板稀釋者,此劑穩定,可在室溫下長期保存而不變質,但如稀釋20倍或40倍,則紅細胞破壞不完全。
不破壞紅細胞的方法:有復方碘稀釋液。因紅細胞未被破壞,可能掩蓋血小板,且易導致生長微生物而干擾計數,現已被淘汰。
相差顯微鏡直接計數法
用草酸銨作稀釋液,在明顯的顯微鏡下進行計數,並可於照相後核對計數。此法准確性高,血小板易於識別。
血細胞分析儀法
此法由於重復性好,在保證最高級別的結果准確性的同時,盡可能大地消除手工樣本預分類對檢測過程的影響,適於臨床應用。血液細胞分析儀逐步普及,一般均發全血作為標本,比用富含血小板漿測定簡便可靠。但由於血細胞分析儀技術法不能完全將血小板與其他類似大小的物質(如紅細胞或白細胞碎片、灰法等雜物)區別開來,
因此計數結果有時仍需目視顯微鏡計數作校正,因而國內外仍將目視顯微鏡計數(特別是相差異顯微鏡技術法)作為參考方法。
在各種稀釋液中,無論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法或顯微鏡計數法,多以草酸銨溶血法作為參考,全國臨檢方法學學術會議推薦草酸銨溶解計數方法為首選方法。
3.血細胞分析儀法:此法由於重復性好,適於臨床應用,血液細胞分析儀逐步普及,一般均發全血作為標本,比用富含血小板漿測定簡便。但由於血細胞分析儀計數法不能完全將血小板與其它類似大小的物質(如紅細胞或白細胞碎片、灰法等雜物)區別開來,因此計數結果有時仍需目視顯微鏡計數作校正,因而國內外仍將目視顯微鏡計數(特別是相差異顯微鏡計數法)作為參考方法。

D. 新的血小板功能診斷的方法是什麼

在人體組織內,血小板的病變能產生眾多不良影響。血小板機能亢進時,會出現血凝結塊突發的危險,這將導致血管梗塞;血小板機能不全時,不能在極短的時間里使傷口閉合,以致有流血致死的危險。目前已有許多測定血小板功能的診斷方法,所有這些方法或不夠可靠,或十分費時。此外,由於采血和血小板功能診斷之間經常存在很長的時差,因此,所有傳統的方法實際上都是在「不真實」的條件下進行的。

在漢諾威醫科大學誕生的一種新的診斷方法,解決了上述一些棘手問題。他們採用的是從牛皮結締組織中提取的固態骨膠原來「模擬」測試,這是一種尚未公開的方法。

新的血小板功能診斷的方法是:通過機械吸入活塞將靜脈血吸入測試盒,測試盒內有一塊骨膠原做成的測試平片,平片上有一深4毫米直徑0.4毫米的孔。當血液以約每秒5厘米的速度流經該孔時,血小板就沉積在孔的內壁。這種沉積漸漸使孔的直徑不斷減小,即骨膠原平片上孔內壁增厚。這種增厚可由壓力計測知,壓力計記錄了測試盒後面上升的負壓。模擬記錄儀記錄負壓隨時間的變化過程,在計時表所確定的時間間隔內,曲線的斜度就是血小板功能的量度。

要經濟地採用上述診斷方法,就要解決在骨膠原上打出一定尺寸、可重復的、經濟的、無熱損傷的孔。因為測試盒和骨膠原都是需要量很大的一次性使用的產品。可重復性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不能讓操作者對每一測試盒都進行校準。經過反復試驗,漢諾威激光中心,採用拉姆達物理公司的EMG150MSC型準分子激光器所打出的孔,可以達到令人十分滿意的要求。

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利用激光在醫學診斷中發揮作用,有些是直接的,有些則是間接的、而其他方法又無法替代的。

E. 醫院中如何檢測血小板數量

在醫院檢測血小板數量非常簡單,因為現在檢測設備先進了。
醫院、血站最普遍的是血小板聚集測試儀,只需一兩滴血,幾分鍾就能測試出血小板計數。
現在還有家用小型血小板的檢測儀器,方便居家使用。

F. 血小板試驗

一:血細胞分離機制備的濃縮血小板與洗滌血小板的體外實驗對照

目的 對比研究體外採集洗滌對血小板功能與形態的影響。方法 採用血細胞分析儀、經典玻球法、經典比濁法及流式細胞技術檢測CS 30 0 0 plus血細胞分離機制備的單個供者濃縮血小板和洗滌血小板 ,採集前後及相互間血小板的有關形態學指標、粘附聚集性、血小板活化依賴性顆粒外膜蛋白 (GMP 14 0 )及血小板膜GPⅡb/Ⅲa復合物的表達。結果 兩組製品的血小板PDW、PCT、MPV均比採集前顯著降低 ,但組間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 ;兩組血小板的粘附聚集率、CD62p+ 及CD41a+ CD62p+ 陽性表達率採集前後及組間比較 ,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兩組製品的血小板CD41a+ 陽性表達率顯著高於採集前 ,但組間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結論 血小板在體外的採集過程中可能受到輕微激活損傷 ;採用CS 30 0 0 plus血細胞分離機制備的濃縮血小板和洗滌血小板質量可靠、臨床適用性強 ;用流式細胞技術檢測血小板CD41a+ 、CD62p+ ,評價體外血小板功能有較好的參考價值

二:中文名稱: 血小板聚集試驗
英文名稱: Platelet aggregation test
簡介
【參考值】

玻片定性法大多數在++~+++

比濁法:為均值±ISD

濃度6×10-6M的ADP可引起最大的可逆性聚集,此時,最大聚集率為35.23±13.52%,坡度為63.91±22.17度。

濃度4.5×10-6M的腎上腺素可引起雙相聚集曲線,此時第1相的最大聚集率為20.25±4.82%,坡度為61.92±32.90度。

【生物學變異】

使用某些葯物後,如阿司匹林,右旋糖苷、保泰松等,可使聚集性減低,故在本試驗前應停用有關葯物。

【臨床意義】

血小板聚集系指血小板之間相互粘著的能力。血小板膜上存在著ADP特殊受體,ADP可使血小板聚集。ADP主要來源於血管損傷部位發生血小板粘附後的損傷組織及紅細胞釋放的ADP,但主要是由血小板釋放內源性ADP可使血小板聚集,如果血小板釋放內源性ADP量不足或不能釋放,血小板就會解聚而恢復正常形態。

除ADP外,膠原纖維、凝血酶、腎上腺素等也可使血小板發生聚集並誘發血小板釋放內源性ADP。

1.血小板聚集性增加 見於手術後,糖尿病,急性心肌梗塞,靜脈血栓形成:青紫型先天性心臟病、肺炎、高β-脂蛋白血症,抗體-抗原復合物反應,腎移植的排異反應,人工心臟瓣膜移植術,多發性硬化症。口服避孕葯,高脂肪食譜、吸煙。

2.血小板聚集性降低 血小板無力症(Glanzmann病)原發及繼發血小板疾病Bernard-soulier綜合症,釋放反應異常(貯藏池疾患),血管性假性血友病,May-Hegglin異常,Swisscheese病,先天性低纖維蛋白原血症。

遷延性及嚴重肝病,Wilson病、腎病(尿毒症)維生素B12缺乏、細菌性心內膜炎、抗血小板抗體、術後低纖維蛋白原血症。在有血小板缺陷患者中,血小板加入腎上腺素後第二波可以不出現,這是由於血小板內源性ADP釋放不佳所致。

希望你會喜歡哦O(∩_∩)O~

G. 血小板的相關病症

疾病簡介
血小板疾病是由於血小板數量減少(血小板減少症)或功能減退(血小板功能不全)導致止血栓形成不良和出血而引起的. 血小板數低於正常范圍14萬~40萬/μl. 血小板減少症可能源於血小板產生不足,脾臟對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壞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釋(表133-1).無論何種原因所致的嚴重血小板減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發性瘀斑,最常見於小腿;或在受輕微外傷的部位出現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腸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陰道出血);和手術後大量出血.胃腸道大量出血和中樞神經系統內出血可危及生命.然而血小板減少症不會像繼發於凝血性疾病,那樣表現出組織內出血(如深部內臟血腫或關節積血).
也可能因遺傳導致.男性發病,女性攜帶.(WAS綜合症)
也可能為戈謝病(Gaucher』s disease,GD)的主要症狀之一。戈謝病為一種脂質代謝障礙的家族性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疾患,引起不正常的葡萄糖腦苷脂在巨噬細胞內積聚。臨床表現為肝脾腫大,鼻衄,瘀斑,貧血,骨痛,骨密度降低,生長發育遲緩等症狀。
與白血病區別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病的典型症狀表現為出血,在發病前期,皮膚會出現針扎樣紅點,之後會發展成塊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紫癜的大小不等,小的如黃豆粒,大的能達到手掌那麼大。
出現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部位一般在體表皮膚比較鬆弛的部位,如頸部、眼睛周圍、下肢等,並伴有腫痛,嚴重的會在口腔黏膜部位出現紫斑。血液中正常血小板數量為30萬/立方毫米,患病時可減少到4萬~5萬,當血小板數量降至2萬時,患者就有可能出現消化道出血、顱內出血、血尿等,危及生命。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病跟白血病的一些症狀相似,有些患者認為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病就是種白血病,心理壓力很大,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專家認為紫癜病是因為單純的血小板減少使凝血功能出現異常,而血小板減少和凝血功能異常只是白血病的症狀之一,白血病患者體內的白細胞、紅細胞等都不正常,它們完全是兩碼事。
飲食治療
血小板減少的病人在飲食上要保證各種營養成分的供給,宜多食富含優質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含微量元素鐵較多的蛋類、牛奶、豆類、新鮮蔬菜和水果、海產品等。食療原則以補氣養血,滋陰涼血、止血為主,以下幾種食療方,如能症食相符,多有療效。
1.參蓮粥:
取人參9克,旱蓮草9克,白糖適量,粳米60克。先將人參發片燉熟;旱蓮草洗凈煎湯去酒量,與淘洗干凈的粳米一同入鍋,加水適量,先用旺火燒開,再轉用文火熬煮成粥,加入人參即成。日服一劑連服數劑。具有補氣養血的功效。
2.紅棗羊脛骨糯米粥:
取羊脛骨1根至2根,紅棗20枚,糯米100克。先將羊脛骨洗凈敲碎,加水適量煎取湯汁,去骨後與淘洗干凈的糯米和去核的紅棗一同入鍋,先用旺火燒開,再轉用文火熬煮成稀粥,調味後即可食用。具有補脾養血、補腎益氣的功效。
3.白茅根藕節煎:
取鮮白茅根60克,鮮藕節60克。將白茅根洗凈,切段。將鮮藕節將洗凈切片,與白茅根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上下午分服。有清熱涼血、收斂止血的功效。
4.花生米燉紅棗:
取花生米30克,紅棗20枚。半紅棗洗凈,與花生米同入鍋中,加水適量,小火煨燉30分鍾,即成。上下午分服,飲湯,吃花生米,嚼食紅棗。具有補氣攝血的功效。
5.蜂乳牛奶:
取蜂乳20克,牛奶250毫升。將牛奶倒入鍋中,煮沸,晾至溫熱狀態時,加入蜂乳,攪勻即成。早晨與早點同時服用。具有益氣攝血、補精養血的功效。
醫用處方
【辨證】風火熱毒,傷其血絡,營血瘀滯,淫於腠。
【治法】清熱涼血,滋陰解毒。
【方名】犀角地黃湯加味。
【組成】犀角3克,生地3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白薇10克,紫草10克,知母10克,沙參10克,生槐花30克,大青葉10克,板藍根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譚家興方。
中葯處方(二)
【辨證】脾陰虛,血燥,陰虛生內熱,熱傷絡脈則血外溢。
【治法】養陰益脾,潤燥,佐以清熱,化斑。
【方名】加味脾陰煎。
【組成】生地10克,生白芍30克,旱蓮草15克,山葯20克,蓮米15克,連翹10克,赤小豆30克,黃連6克,淡竹葉10克,五味子10克,棗皮10克,大棗10個,炙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袁尊山方。
中葯處方(三)
【辨證】血瘀於肌腠。
【治法】活血化瘀,佐以補脾滋腎。
【方名】加減紫癜方。
【組成】雞血藤15克,丹皮15克,茜草15克,當歸15克,大棗10克,茅根15克,旱蓮草20克,三七粉5克(沖服),仙鶴草20克,山梔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處】孫偉正方 血小板在動、靜脈血栓形成中發揮重要作用。21世紀對血小板在凝血功能中的作用,尤其是對其聚集機制有了許多新的認識,從而導致了檢測技術的發展。總體上講,血小板具有黏附、聚集、釋放、促凝、血塊收縮和維護血管內皮完整性等六大功能。血小板功能檢測可分為血小板一般功能測定、血小板黏附、血小板聚集及釋放功能的測定和流式細胞術(FCM)分析等。一般性PLT功能測定包括血小板計數、血塊收縮試驗(CRT)、全血凝固分析法(WBCA)(檢測儀器:全血凝固分析儀)、活化凝血時間測定法(ACT)(檢測儀器:凝血分析儀)、血小板計數比值(PCR)(血小板計數儀)、快速血小板功能分析法(RPFA)等,這些方法是臨床評價血小板功能的較為常用的輔助手段。
血小板黏附試驗
一定量血液與一定表面積的異物接觸後,即有相當數量的血小板粘附於異物表面,測定表面接觸前後血小板數之差,可得出占血小板總數的百分率即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黏附率增高提示血栓性疾病的存在。
血小板聚集功能測定
聚集功能是血小板的另一個重要生理特性,是指血小板與血小板之間的黏附,顯示活化的血小板相互作用成團的特徵,是血小板參與止血和血栓形成過程的重要因素之一。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測定對於臨床上診斷血栓前狀態和血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義。在PRP或全血中加入誘導劑連續攪拌能誘發血小板聚集,聚集反應有兩相: I相:血管壁損傷部位血小板黏附,通過損傷的組織或紅細胞釋放出ADP所致。特點是聚集發生迅速、可逆即聚集後的血小板又自行分離(稱解聚);Ⅱ相:聚集是由血小板本身釋放的ADP誘導發生的,特點是聚集過程緩慢、不可逆。血小板聚集檢測原理是在PRP中加入誘導劑,使血小板聚集,而使血液濁度發生相應改變,根據描記曲線計算出血小板聚集的程度和速度,主要有過濾壓力法、比濁法、剪切誘導血小板聚集測定法、散射性粒子檢測法、全血電阻抗法、血小板計數法和微量反應板法等。
血小板釋放試驗
包括緻密顆粒釋放(血小板ATP釋放、5—TH測定)和a顆粒釋放(PF4檢測、β-TG檢測、GMp-140測定)。
血小板花生四烯酸(AA)代謝產物測定
包括血漿TXB2測定、血漿丙二醛測定和尿液AA代謝產物測定。
血小板膜蛋白檢測
包括PLT膜GPI測定和血小板膜G P Ilb/Illa測定等。 1.外周血細胞計數是確定血小板減少症及其嚴重性的關鍵性檢查,同時血塗片檢查能為其病因檢查提供線索.若血小板減少不伴有其他影響止血功能的疾病(例如肝臟疾病或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止血功能篩選檢查則是正常的是血小板減少症的診斷方式之一。
2.骨髓象檢查,若在血塗片上見到除血小板減少以外的異常,有本檢查適應證.本檢查可提供巨核細胞的數量及形態的信息,並確定有或無引起骨髓功能衰竭疾病(例如骨髓異常增生)的存在。抗血小板抗體檢查臨床意義不大。若患者病史或檢查提供hiv感染危險依據,應對其進行hiv抗體檢查。
3.病毒感染急性血小板減少症,病毒血症可引起血小板凝集和破壞而數量減少,並非免疫機制引起。特點是血小板減少發生在感染初期,減少程度與感染輕重成正比,隨感染好轉而血小板上升。PA-IgG不增高。這些可與ITP鑒別。
4.感染並發血小板減少症,也發生在感染急性期,出血症狀及全身症狀均較急性ITP嚴重,血小板減少進展更快,同時有凝血酶原時間延長、纖維蛋白原降低、3P試驗陽性等實驗室檢查異常,可資鑒別。起病時常伴有發冷、發熱、頭痛、嘔吐等全身症狀,以及結合實驗室檢查可資鑒別。

H. 激活凝血時間的原理

Sonoclot 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儀的原理及應用摘要Sonoclot 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儀是一種通過檢測血凝塊粘彈性,來測定體外凝血及血小板功能的儀器。在心血管外科、肝移植手術和其它出血量大的手術中,以及兒科、重症監護及止血研究等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多,已逐漸成為一種重要、准確、快捷的臨床止血和凝血功能的檢驗工具。本文對該儀器的原理及應用作一簡介。ABSTRACT Sonoclot coagulation & platelet function analyzer can test the viscoelasticity of clot and reflect the functions of coagulation and platelet in vitro. Currently, it has been used in cardiovascular surgery, liver transplantation and other surgeries with massive hemorrhage. It can also be used in pediatric ward, intensive care unit and homeostasis research. It has gra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accurate and convenient tool for clinical homeostasis examination. This article introces briefly the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s of this instrument. Sonoclot 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儀(Sonoclot coagulation & platelet function analyzer,SCA,SIENCO,Inc,USA)由Von Kaulla等人於1975年發明,主要用於對凝血和血小板功能進行體外檢測。目前,該儀器在心血管外科、肝移植手術和其他出血量大的手術中,以及兒科、重症監護及止血研究等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多,已逐漸成為一種重要、准確、快捷的臨床止血檢驗工具。本文對該儀器的原理及應用作一簡介。一、正常止血過程血管受損後,組織因子進入血液、血液與血管內皮下膠原相接觸可以分別啟動外源性及內源性凝血系統,並通過共同途徑最終生成凝血酶,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纖維蛋白原變為纖維蛋白單體,纖維蛋白單體再聚合為纖維蛋白多聚體,最終使血液成為凝膠狀。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凝血級聯反應。在凝血過程中,血小板也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1]。首先,血管壁破損後,血小板在VW因子的介導下,粘附於內皮下膠原,並被內皮下組織及局部形成的凝血酶激活,發生釋放反應,釋放ADP及TXA2, 從而進一步吸引血小板發生聚集。激活的血小板和纖維蛋白共同形成白色血栓。凝血塊形成後,血小板的收縮蛋白通過纖維蛋白網路結構,使血凝塊發生收縮(凝血收縮),這樣可以大大加強血凝塊的強度,最終起到止血的作用。這時血凝塊也由凝膠態變為固態。另外,血小板對於凝血級聯反應也有加速及催化的作用。可見,血小板對於正常的止血功能發揮著異常重要的作用。在凝血系統啟動的同時,纖溶及抗凝系統也被激活,使止血及抗凝系統在新的平衡點上達成新的動態平衡。二、Sonoclot分析儀的原理及檢測參數Sonoclot 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儀(圖1)可以提供血液樣本體外止血過程的全部資料,其檢測參數可以反映凝血系統激活、纖維蛋白凝膠形成、凝血收縮及纖維蛋白溶解的相關信息。其工作原理為:與超聲感測器相連的一次性塑料探針在新鮮未抗凝的血液標本(0.36ml)中以200Hz的頻率上下震動,所遇到的阻力被記錄下來,轉化為模擬電信號,以凝血信號(clot signal)的方式由電腦或列印機顯示出來。其實質上是對血液標本整個凝固過程中粘彈性變化進行實時測算(圖2、3)。其檢測參數包括:ACT(SonAct,激活凝血時間)血液標本保持液態的時間,正常值為85-145s,主要反映內源性凝血系統的狀況(圖4)。CR(clot rate, 凝血速率),曲線上升的第一個斜率,反映纖維蛋白形成的速率,間接反映纖維蛋白原的水平(圖5),正常值為15-45 clot signal /min。凝血塊形成後,在血小板及纖維蛋白的共同作用下發生收縮,隨著血凝塊強度變大,sonoclot標記曲線上升,並逐漸達到頂峰,隨著凝血收縮的進行,血凝塊會從探針的表面拉開,使sonoclot標記曲線下降(圖6)。 TP(time to peak,達到高峰時間),凝血信號曲線達到高峰的時間,該高峰由纖維蛋白與血小板相互作用而成,可反映纖維蛋白原水平及血小板的量及功能,正常值〈30 min;MCS(maximal clot signal,最大凝血標記值)代表探針遇到的最大阻力值,其高度反映凝血收縮的強度,正常值70-90 clot signal(圖7)。PF(platelet function, 血小板功能) ,反映血小板功能,由與分析儀相連的Signature viewer電腦軟體依據血液標本結束液態階段(纖維蛋白多聚體形成)後凝血收縮的強度及速度(凝血收縮過程中sonoclot曲線各點的微積分值)計算出的相對值。血小板的功能除了PF外,還可由TP、MCS反映。正常Sonoclot曲線通常可見兩個明顯的高峰,第一個高峰反映了纖維蛋白原轉變成纖維蛋白,其上升支越陡(CR值大),說明纖維蛋白原的濃度越高,其轉變成纖維蛋白的速度越快;第一個高峰之後的曲線下降至第二個高峰形成及其後的下降支是纖維蛋白與血小板產生相互作用,血凝塊發生收縮的結果;第二個高峰越高、越陡,說明凝血收縮越強烈,纖維蛋白原的濃度越大,血小板參與凝血的綜合體現(反映血小板的量、功能及其與纖維蛋白相互作用的情況)越好。可見,Sonoclot分析儀不但可反映凝血因子的狀況,而且也可反映血小板的數量及功能。三、Sonoclot檢驗與常規凝血檢驗常規凝血功能檢驗包括:凝血相(APTT、PT、CT、TT、FIB)及血小板計數(PLT)。其中凝血相只能反映凝血因子的狀況,並不能反映整個凝血過程的全貌;血小板計數只是對血小板的定量檢驗,並不能反映血小板的功能。而Sonoclot分析儀所反映的是凝血級聯及凝血系統全過程中的綜合情況,即凝血因子及血小板的相互作用,這是常規凝血功能檢查所無法作到的。更重要的是,到目前為止尚缺乏一種適用於臨床的檢測血小板功能的方法[2]。目前檢測血小板功能的經典方法是在添加不同誘導物質的條件下,進行的血小板功能檢驗,但這種方法,復雜、費時,只適於在實驗室中進行。而Sonoclot分析儀的參數與血小板的功能具有很好的相關性,有報道認為Sonoclot分析儀測定的Tp與膠原誘導的血小板凝集性、血小板計數和纖維蛋白原水平呈多元線性相關(r = 0.742)[2]。從而為床旁對凝血及血小板功能進行快捷、准確的檢驗提供了一種可行的方法。而且,Sonoclot檢驗用於預測術後凝血功能障礙的敏感性和准確性均優於常規凝血功能檢驗[3,4]。四、Sonoclot分析儀的臨床應用1.抗凝管理:心血管手術及抗凝治療過程中,Sonoclot分析儀可以准確反映抗凝的效果,從而為抗凝劑的使用提供客觀依據(圖8)。2.圍術期凝血功能檢測:在肝移植(圖9)[5]、心血管手術後止血功能異常的預測[4]和其他出血量較大的手術中,以及鑒別術後出血原因時(圖10)[6], Sonoclot分析儀可以及時提供凝血及血小板功能的相關信息,為臨床醫師的處理提供可靠依據,指導血液製品的使用,有針對性的對凝血功能的異常表現進行干預,減少血液製品的浪費。3.DIC的輔助診斷:DIC是重症監護以及緊急搶救過程中的常見病症,其診斷目前主要依靠臨床醫師對患者的臨床表現以及一些實驗室指標的綜合判斷。Sonoclot分析儀可以在短時間內(20-30分鍾)提供直觀的DIC的相關信息,幫助醫師快速准確的做出判斷(圖11)。 4. 高凝狀態的識別:Peck 等人[7]發現將Sonoclot檢驗與凝血酶生成試驗(TGT)結合應用可以使高凝狀態的識別率達到79-100%。從而為高凝狀態的識別及監測提供一種快速、簡便的方法。另外,由於Sonoclot分析儀檢驗所需血量較少(0.36ml),很適合於新生兒及小嬰兒的凝血功能的檢驗。Sonoclot分析儀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可以快捷、准確反映凝血系統綜合狀況的檢驗方法,是我們可以只用較少的血量而獲得較多的信息。但Sonoclot檢驗並不是唯一的、最終的診斷依據,臨床醫師仍應結合病人情況及其他檢驗指標進行綜合判斷。

閱讀全文

與血小板功能檢測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涼風的鍛煉方法 瀏覽:602
tcl55f6支架安裝方法 瀏覽:269
常規鋁拉伸網板的安裝方法 瀏覽:192
藤當歸的功效與作用食用方法 瀏覽:573
抹灰餅的方法是什麼 瀏覽:327
洗衣機不洗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266
消防應急筒燈接線方法圖片 瀏覽:60
中職學情分析方法 瀏覽:14
老式空調使用方法 瀏覽:738
一目十行的鍛煉方法 瀏覽:123
朝陽貨車輪胎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245
如何控制倒流香的方法 瀏覽:729
如何對付拖延自己的方法 瀏覽:389
白細胞免疫標記常用方法 瀏覽:875
枸杞根快速入盆方法 瀏覽:690
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怎麼辦四種方法 瀏覽:637
正確連接線方法視頻 瀏覽:122
預約方法如何寫 瀏覽:603
女明星快速長頭發的方法 瀏覽:195
化學研究四種方法 瀏覽: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