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繼發性高血壓病的治療
繼發性高血壓有明確的病因,治療方法與原發性者完全不同。
1、大多數嗜鉻細胞瘤為良性,可作手術切除,效果好。約10%嗜鉻細胞瘤為惡性,腫瘤切除後可有多處轉移灶。
2、ACE抑制劑對腎臟有保護作用,除降低血壓外,還可減少蛋白尿,延緩腎功能惡化。腎動脈狹窄治療包括手術、經皮腎動脈成形術(PTRA)和葯物治療。手術治療包括血流重建術、腎移植術、腎切除術。經皮腎動脈成形術手術簡便、療效好,為首選治療。不適宜上述治療者只能用葯物治療以降低血壓,ACE抑制劑有降壓效果,但可能使腎小球濾過率進一步降低,使腎功能惡化,尤其對雙側腎動脈狹窄不宜應用。鈣通道阻滯劑有降壓作用,並不明顯影響腎功能。
3、大多數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單一腎上腺皮質腺瘤所致,手術切除是最好的治療方法。癌症也許應作切除治療,如無轉移,療效也很好。對增生病例,可作腎上腺大部分切除術,但效果差,一般需用葯物治療。
葯物禁忌</strong>
1、激素類葯物 如強的松、地塞米松等。這些葯物可導致循環血量增加,而發生高血壓;甲狀腺激素類葯物則能興奮神經系統,引起血壓升高;
2、止痛葯物如消炎痛、保泰松等,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使血管趨向收縮而致高血壓;
3、避孕葯可使血管收縮,並刺激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而造成高血壓;
⑵ 繼發性高血壓的治療
原則上主要是針對病因治療:
1.腎實質性高血壓
腎實質性高血壓應低鹽飲食(每日<6g);大量蛋白尿及腎功能不全者,宜選擇攝入高生物價蛋白,並限制在0.3~0.6g/kg/d;在針對原發病進行有效治療的同時,積極控制血壓在<130/80mmHg,有蛋白尿的患者應首選ACEI或ARB作為降壓葯物;長效鈣通道阻滯劑、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α受體阻滯劑均可作為聯合治療的葯物;如腎小球濾過率<30ml/min或有大量蛋白尿時,噻嗪類利尿劑無效,應選用袢利尿劑治療。
2.腎動脈狹窄和主動脈縮窄
可採取狹窄部位球囊擴張、支架置放改善狹窄部位的血壓動力學異常以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
3.內分泌性高血壓
多為良性,手術切除腫瘤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手術有一定的危險性,術前需做好充分的准備;螺內酯可用於控制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的高血壓、低血鉀,改善臨床症狀;α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和/或β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可用於控制嗜鉻細胞瘤的血壓、心動過速、心律紊亂等。
4.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
減輕體重和生活模式改良對OSAHS很重要,口腔矯治器對輕、中度OSAHS有效;而中、重度OSAHS往往需用CPAP;注意選擇合適的降壓葯物;對有鼻、咽、齶、頜解剖異常的患者可考慮相應的外科手術治療。
5.真性紅細胞增多症
降壓葯物可選用轉換酶抑制劑(ACEI),該葯物有降低促紅細胞酶活性從而使Hb下降。其他可選擇用鈣拮抗劑如:尼莫地平、吲噠帕胺(壽比山)或中樞α2興奮劑可樂定等,服造血抑制劑如:羥基脲、環磷醯胺等,有效率達80~85%。必要時配合靜脈放血,1~3天一次,每次300~500ml。
6.葯源性高血壓
一旦確診高血壓與用葯有關,應該停用這類葯物,換用其他葯物或者採取降壓葯物治療。
7.基因遺傳性疾病
詳見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