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開題報告法學研究方法

開題報告法學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14 01:27:32

A. 急求: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集美大學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

政法 學院 法學 專業 2008 年 3月1 日
設計(論文)題目 可轉換公司債券持有人利益的法律保護
學生姓名 王蘭花 學號 2004952023 指導教師 許翠霞
一、畢業論文選題的目的及其意義(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綜述
(一)選題的目的及意義
可轉債最早起源於美國,1843年美國紐約益利鐵路公司首次向社會發行可轉債籌集資本,開創了美國可轉債的先河。從此,可轉債在債券市場上越來越受投資者歡迎,它已經成為美國、歐盟、日本和東南亞等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重要的融資工具,並對這些國家債券市場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可轉換債雖然在中國資本市場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相應的法律制度也從無到有一步步地發展,但相應的法律規范並不完善,理論界對之相關的研究並不太多,尤其是對債券持有人利益的法律保護研究更不多見。
可轉換債在轉換之前,債券持有人只是公司的債權人,並非公司的股東,無權以股東的身份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我國《可轉換債暫行辦法》(雖然在去年已廢止)規定:「可轉換債在轉換股份前,其持有人不具有股東的權利和義務。」站在債券持有人角度考慮,作為投資者,其注重的並非固定的債券利息收益,而是公司股票的升值收益,而股票市價的漲跌與公司的經營業績密切相關,公司經營業績的好壞就直接影響了投資者利益,因此債券投資者對公司的經營情況的關心並不亞於股東,但這樣投資者的處境就變得十分微妙,他們沒有參與經營管理,可經營管理的結果卻與其利益息息相關。對債券持有人更為不利的是發行公司及其股東利用對公司的經營管理之便,可通過各種行為侵犯債券投資者利益,增發、配股、分配股票股利或者現金股利以及合並重組等等都是常見的手段,因此,對可轉換債持有人的利益更需要從法律上予以特別的保護。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綜述
國外:隨著全球金融市場的迅速發展,可轉債已經成為世界資本市場融資的不可或缺的工具。縱觀世界其他國家,為了保護可轉債債券持有人的利益,大都制定了詳細的法律規范,對可轉債持有人面臨的種種風險提出了具體的政策和對策,並建立了可轉債債券持有人利益保護的法律機制。比如,美國的可轉債持有人利益保護的會議制度和信託制度就能夠較好地避免發行人的股東侵害債券持有人的利益;1953年法國政府發布了《轉換公司債令》,對於發行人在轉換前的法律地位嚴加約束,並限制各種金融操作,加強反稀薄化措施,以保護債券持有人的利益;《義大利民法典》、德國《股份公司法》則通過對轉換權進行立法規制,加強發行人義務,防止債券持有人利益被侵犯。
國內:在我國,對可轉債持有人的法律散見於《上市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實施辦法》、《公司法》中,主要從可轉債的發行條件、轉換權、擔保制度等方面進行保護,但法律對相關的制度規定得過於籠統、模糊,不足以真正保護債券持有人的利益。
二、基本思路,主要內容和觀點,創新之處
基本思路,主要內容和觀點:
基本思路:本文試從介紹可轉換公司債券與可轉換公司債券持有人的權利、研究可轉換公司債券持有人利益法律保護的必要性、完善我國可轉換公司債券持有人利益法律保護的角度出發,分析我國現行法律規范中的不足及其完善措施。希望此文能夠真正起到對可轉換公司債券持有人利益進行保護的作用,促進可轉換公司債券在我國市場的健康發展。
引言
(一)可轉換公司債及可轉債持有人的權利
1、可轉債的含義和特點
2、可轉債持有人的主要權利
3、可轉債持有人利益保護的意義
(二)我國對可轉債持有人利益保護的法律現狀
1、我國可轉債持有人的法律地位現狀
2、中石化發行可轉債對債券持有人的影響
(三)國外對可轉債持有人法律保護的相關制度介紹
1、英美可轉換公司債信託制度
2、日本和台灣地區的可轉債持有人會議制度
3、可轉債持有人會議制度和信託制度對我國的借鑒意義
(四)我國可轉換公司債券持有人利益法律保護的完善
1、加強可轉換公司債債券持有人轉換權的保護
2、可轉換公司債債券持有人知情權的保護
3、賦予可轉換公司債債券持有人回售的權利
4、完善可轉換公司債持有人的會議制度
5、引進可轉換公司債的信託制度
(五) 結論

本文的創新之處:本文主要從我國在可轉債持有人利益保護的立法現狀入手,結合國外先進的法律制度,並借鑒其相關制度,試圖找出一條適合我國可轉債持有人法律保護的路子。

三、參考文獻[專著、論文等紙質或網路文獻不少於15(篇)部,其中外文文獻不少於2(篇)部]
1、時建中:《可轉換公司債法論》[M] 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趙旭東:《商法學教程》[M],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3、張福:《可轉換公司債券持有人利益的保護》,[D],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6年5月
4、何寶玉:《信託法原理研究》[M],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5、.陳繼超:《淺析可轉換債券在公司激勵機制中的運用》,[J],《企業家天地》, 2006年第5期
6、張鋼:《可轉換公司債利益平衡機制分析》,[D],華東政法學院 2006年4月
7、崔炳文:《我國企業債券市場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J],《南開經濟研究》,2004年第
6期,第101頁。
8.秦遠灝:《論可轉換公司債券持有人利益的法律保護》,[D] 吉林, 吉林大學出版社2007年4月
9.王金暉等:《我國可轉換公司債券問題研究》,《唐山師范學院學報》[J]2004年7月。
10.趙曉榮等:《籌資新方式——可轉換公司債券解析》,《交通財會》[D]2004年12期。
11.李鳳寧、馬棟:《證券實時行情信息的法律地位及其保護》,[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6年第1期。12.張競芳:《論可轉換公司債券持有人的保護》,《經濟師》[J]2005年第6期。
13. 李伯聖:《論公司治理中債權人治理權的前置》,《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N],2005年1月。
14.Efrat Lev,Adv,THE INDENTURE TRUSTEE:DOES IT REALLY PROTECT BONDHOLDERS?8U.Miami BUS.L.Rev.47
15. .周友蘇:《新公司法論》,法律出版社,[M],2006年版
16.徐娟:《論可轉換公司債債權人利益保護》,[D],吉林大學 2007年4月
17. 陳守紅:《可轉換債券投融資——理論與實務》,[M],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5年10月第1版。
18. 張丹:《論可轉換公司債之債權人保護》,[D],西南政法學院出版社 2007年4月
19. 歐陽啟明:《可轉換公司債各主體利益平衡法律制度設計》,[D] 中國政法大學 2004年5月
20.Fischel,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Movement,35 Vand.L.Rev.1259(1982).
四、完成論文的條件、方法及措施
(一)完成論文的條件:
1、圖書館具有大量的專業著作
2、豐富的網路、期刊資源
3、專業指導老師的指導
(二)擬採用研究方法及措施:
1、研究方法
(1)法理分析
(2)實證分析
(3)應用研究
(4)比較研究
2、研究措施
(1)查閱圖書館的專業性著作;
(2)上中國期刊網,維普資訊,超星數字圖館查找相關內容的期刊及論文資料,並做記錄;
(3)查找相關專業性術語的解釋;
(4)上權威網站查詢最新的發展趨勢;
(5)參考專家的最新的專業學術性論文;
(6)上網查詢近期的網路文獻和最新的法律規定,並比較新舊法的變化。
五、指導教師的意見及建議

論文選題是可轉換公司債券持有人的利益保護,這是我國現行公司法及相關法律制度至今缺乏相應完善法律規定的領域。而隨著可轉換公司債券日益成為一項重要的融資手段,可轉債公司債券持有人的利益保護訴求便會越來越強烈。正是由於立法存在缺漏,先行的理論研究和學術探討就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就選題而言,我同意開題。
就目前的大綱,我覺得還需要進一步斟酌和修改。可轉換公司債券持有人的利益保護可能涉及多個角度,如果面面俱到的話,可能導致整篇論文都在泛泛而談,而每個問題都淺嘗輒止,沒有深入探討。建議從中確定一個更具體的方面來寫作。

簽名:

年 月 日
註:此表前4項由學生填寫後交指導教師簽署意見,否則不得開題;此表作為畢業設計(論文)評分的依據

B. 如何寫好研究生課題論文開題論證報告

一、 開題報告的含義與作用
開題報告,就是當課題方向確定之後,課題負責人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的報請上級批準的選題計劃。它主要說明這個課題應該進行研究,自己有條件進行研究以及准備如何開展研究等問題,也可以說是對課題的論證和設計。開題報告是提高選題質量和水平的重要環節。
研究方案,就是課題確定之後,研究人員在正式開展研之前制訂的整個課題研究的工作計劃,它初步規定了課題研究各方面的具體內容和步驟。研究方案對整個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起著關鍵的作用,尤其是對於我們科研經驗較少的人來講,一個好的方案,可以使我們避免無從下手,或者進行一段時間後不知道下一步干什麼的情況,保證整個研究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可以說,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個課題質量與水平的重要反映。
二、 寫好研究方案應做的基礎性工作
寫好研究方案一方面要了解它們的基本結構與寫法,但「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寫好開題報告和研究方案重要還是要做好很多基礎性工作。首先,我們要了解別人在這一領域研究的基本情況,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點就是要有創造性,熟悉了別人在這方面的研究情況,我們才不會在別人已經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況下,重復別人走過的路,而會站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從事更高層次、更有價值的東西去研究;其次,我們要掌握與我們課題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理論基礎扎實,研究工作才能有一個堅實的基礎,否則,沒有理論基礎,你就很難研究深入進去,很難有真正的創造。因此,我們進行科學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資料,要加強理論學習,這樣我們寫報告和方案的時候,才能更有把握一些,制定出的報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學、更完善。
三、課題研究方案的結構與寫法
課題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題名稱
課題名稱就是課題的名字。這看起來是個小問題,但實際上很多人寫課題名稱時,往往寫的不準確、不恰當,從而影響整個課題的形象與質量。這就是平常人們所說的「只會生孩子,不會起名字」。那麼,如何給課題起名稱呢?
名稱要准確、規范。
准確就是課題的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是什麼,研究的對象是什麼交待清楚,比如我們現在有一個課題名稱叫「佛山市教育現代化進程研究」,這裡面研究對象就是佛山市,研究的問題就是教育現代化問題。有時候還要把研究方法寫出來,比如鴻業小學的「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驗研究」,這裡面研究的對象是小學生,而不是中學生或者大學生,研究的問題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實驗研究,這就說的很清楚,別人一看就知道這個課題是研究什麼。而有些課題名稱則起的不是很准確,比如,「學科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研究」這個名稱,就沒有把研究的對象、問題說清楚,你是中學生或者說是小學生、大學生,是所有的學科或者是單指語文、數學等。再比如,「集中識字 口語突破」這個名稱,我想,別人只看題目,就無法看出研究的是什麼問題,好象是語文,又好象是英語,是中學或者是小學,是小學高年級或者是小學低年級更沒辦法看出來。後來我看了一下內容,知道是小學英語教學方面研究,我想能不能改為「集中識字 口語突破」小學英語教學模式研究。總之,課題的名稱一定要和研究的內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確地把你研究的對象、問題概括出來。
規范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要規范、科學,似是而非的詞不能用,口號式、結論式的句型不要用。因為我們是在進行科學研究,要用科學的、規范的語言去表述我們的思想和觀點。這里有一個課題名稱叫「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個題目如果是一篇經驗性論文,或者是一個研究報告,我覺得不錯,但作為課題的名稱,我認為不是很好,因為課題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正在探討,正開始研究,不能有結論性的口氣。
第二,名稱要簡潔,不能太長。
不管是論文或者課題,名稱都不能太長,能不要的字就盡量不要,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這次各個學校課題申報表中,我看名稱都比較簡潔,我就不再多說了。
(二) 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研究的目的、意義也就是為什麼要研究、研究它有什麼價值。這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當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麼實際作用,然後,再寫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一點,有針對性一點,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不要都寫成是堅持黨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一般性的口號。主要內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關背景(課題的提出): 即根據什麼、受什麼啟發而搞這項研究。 ⑵ 通過分析本地(校) 的教育教學實際,指出為什麼要研究該課題,研究的價值,要解決的問題。
有的也寫問題提出背景的,比如蘇州工業園區星海學校承擔的江蘇省教學研究課題《生活化語文教學研究》 實施方案 的「課題的提出」是這樣寫的: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在中國的教育界引發了一場關於語文教育問題的大討論。無論是語文界的教育專家,還是語文教育工作者,甚至眾多的學生家長,都對目前語文教育的現狀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並表示了極大的憂慮。究其問題的根本,在於語文教育只盯在幾本教材上,遠離了生活的源泉,以至於越來越深地陷入了「死水」中,教師教得死,考試考得死,學生學得死。
從大量的現實和有關的調查中反映出這樣一個現實:盡管經過許多年語文課堂上的學習,但學生卻積累淺薄,閱讀面狹窄;寫文章時言之無物,常感到沒有生活;學得很苦卻收獲很少,對語文課感興趣的同學越來越少,厭學情緒較濃。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發現在教學中常有這樣的課堂:學生有思維,但無智慧;有行動,但無熱情。因為老師沒有把生活中鮮活的事實引入課堂。表面上看,生活事實不是沒有出現在教材、課堂或作業中,遺憾的是,這種生活事實僅僅是以例證的角色出現的。當教師為了說明某個觀點、證明某種結論、鞏固某一記憶時,事實才臨時被拉進了課堂,而此時此刻的生活事實,已經不是那種能給人熱情、沖動、直覺、遐想的事實,它是被人製作、化妝過的一個道具或角色。老師講得很辛苦,學生卻絲毫沒有感觸,因為這不是他有體會、有想法、有感受的事實,他是被動的、勉強的理解事實,而要讓他再寫出這種生活來就更是難上加難了。所以我們的課題「生活化語文教學研究」就是針對當前語文教學為了教而教,遠離生活遠離學生興趣的現狀提出來的。應該講這是一個很有現實意義的,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課題。
面對語文教學的這種現狀,我們認為,語文學科作為多門學科的基礎學科,要做到真正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突破點,就是要變「應試語文」、「課堂語文」為「生活語文」。我們希望通過多渠道的研究,能尋找到一條突破課堂教學封閉模式的新道路,擴大學語文和用語文的時空界限,使學生利用課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廣泛的運用,在實際運用中提高聽說讀寫能力。要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足夠的興趣,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由狹窄的課堂教學變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學。
我們要通過課題的研究使師生自然擺脫語文教學的形式主義和繁瑣哲學。在教與學中自覺地意識到:不熟讀背誦課文,經典語言材料就吸收不了;不擴大閱讀,就不可能擴大知識面,豐富營養,提高眼力;不到生活的源頭活水中去學語文,不為生活而學語文,語文就失去了生命力;沒有豐富的生活體驗、直接的和間接的閱讀,閱讀能力就不可能有實質的提高,寫作就會無病呻吟,搞文字游戲,抒虛情假意。因此,要使師生共同清醒地意識到要改變單一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把語文教學和生活緊密結合起來,是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當然,語文教學要改革、要創新,首先應是它的施教者——教師的素質要提高、觀念要更新。我校作為中新合作開發的工業園區內的第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學校的每一位教師都是經嚴格考核選拔出來的,他們既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又有著較新的教學理念,願意嘗試,敢於創新。新的學校,新的活力,需要新的教學思想來體現其強大的生命力,同時眾多來自各所學校的教師聚集在一起,也需要有新的教學研究所追求的目標來將他們統一到一起,開始譜寫嶄新的篇章。因此,新的學校沒有舊體制遺留下來的固定模式的限制,沒有參差不齊的教師隊伍的制約,更適合開展本課題的研究。
語文學科是基礎學科的基礎,從社會的要求、學科的要求、學校的要求、師生的要求幾方面來看,我校確定的研究課題是體現社會需求的、符合教學規律的,也是非常有現實意義的、可行的課題,它的研究必將使學生獲得最大的利益。
(三) 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的歷史和現狀(文獻綜述)。
規范些應該有,如果是小課題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廣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尋找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從而確定本課題研究的平台(起點)、研究的特色或突破點。 參考總課題報告。
(四)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
指導思想就是在宏觀上應堅持什麼方向,符合什麼要求等,這個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學、政治理論,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發展規劃,也可以是有關研究問題的指導性意見等。對於范圍比較大,時間又很長的課題來講,大家在總的方面,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指導思想,就可以避免出現理論研究中的一些方向性錯誤。這里,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何老師在《佛山市教育現代化進程》研究方案里寫的課題指導思想里的一段話:「這一課題研究要依據黨中央和國家要求,依據廣東省委省政府的決定,依據佛山市委市政府的決定,結合國情、市情和佛山市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實際,……力求揭示佛山市教育現代化進程的規律及表現形式,為佛山市教育現代化實踐服務」。另外,還有一份供大家參考一下,廣東省教育科研「九五」規劃重點課題《學科教學與素質教育》研究和實驗方案裡面,課題指導思想這樣寫:「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從我國經濟領域實現「兩個轉變」和我省2010年基本實現現代化對基礎教育的要求出發,針對在中小學學科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有關理論和實踐問題,開展全方位的改革實驗和理論研究,有效指導廣大中小學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深入教學改革,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從而推進我省基礎教育事業向前發展,為把廣東建成教育強省作出貢獻 」。
(五) 課題研究的目標
課題研究的目標也就是課題最後要達到的具體目的,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也就是本課題研究要達到的預定目標:即本課題研究的目標定位,確定目標時要緊扣課題,用詞要准確、精練、明了。相對於目的和指導思想而言,研究目標是比較具體的,不能籠統地講,必須清楚地寫出來。只有目標明確而具體,才能知道工作的具體方向是什麼,才知道研究的重點是什麼,思路就不會被各種因素所干擾。
常見存在問題是:不寫研究目標;目標扣題不緊;目標用詞不準確; 目標定得過高, 對預定的目標沒有進行研究或無法進行研究。
下面是《學科教學與素質教育》研究實驗方案所寫的課題研究目標:
1、 通過實驗研究,總結出中小學各學科實施素質教育的特點和規律;
2、 提出在中小學學科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意見;
3、 制定中小學各學科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的目標和評價方案;
4、 初步形成素質教育機制下的中小學學科教學基本理論;
5、 全面提高實驗學校學生的素質,促進實驗學校教育質量的大面積提高;
6、 促進實驗學校教師素質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隊伍。
確定課題研究目標時,一方面要考慮課題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慮課題組實際的工作條件與工作水平。
(六)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我們有了課題的研究目標,就要根據目標來確定我們這個課題具體要研究的內容,相對研究目標來說,研究內容要更具體、明確。並且一個目標可能要通過幾方面的研究內容來實現,他們不一定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大家在確定研究內容的時候,往往考慮的不是很具體,寫出來的研究內容特別籠統、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義當作研究內容,這對我們整個課題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們要學會把課題進行分解,一點一點地去做。
基本內容一般包括:⑴對課題名稱的界說。應盡可能明確三點:研究的對象、研究的問題、研究的方法。⑵本課題研究有關的理論、名詞、術語、概念的界說。 如《研究性學習與中學生創造性人格培養的研究》,應先界定什麼是研究性學習,什麼是人格,什麼是性格,性格形成的有關理論,性格與人格的區別和聯系,什麼是創造性人格,研究性學習與中學生創造性人格的培養有何關系等。 研究內容的確定一是根據研究目標來確定;二是從現狀研究、歸因研究、應用(方法)研究或對策研究幾方面來確定。 現狀研究是基礎。 歸因研究是為了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應用(方法)研究或對策研究是研究的重點。 如課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其擬定的研究內容和重點為:⑴ 目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⑵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其分類。 ⑶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形成的原因分析。⑷ 研究我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機制的建立。 ⑸ 構建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及操作方法。其中第(5)是本課題的研究重點。
這里再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廣東有個課題《小學語文活動課研究和實驗》的研究方案指出,本課題研究的中心是,如何科學有序、切實有效的開展小學語文活動課。具體內容包括下列三個方面:1、 根據初中各年級學生的情況和語文教學要求,對初中各年級語文活動課對學生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素質的發展進行詳細的目標規定,從而建立初中語文活動類課程的目標體系。2、 根據小學各年級語文活動課目標和語文學科的特點,安排小學各年級語文活動課的內容,內容的安排力求充實、精當、有序,並初步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活動課內容體系。3、 根據小學各年級語文活動課目標內容和初中各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探索初中語文活動類課程的學習活動方式,確定活動類課程的教學時間、空間及程序,並在此基礎上形成多種切實可行的可操作的語文活動教學模式。
(七)課題研究的方法
1、本課題研究是否要設定子課題。 各子課題既要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又要形成課題系統。作為省、市級課題,最好設定子課題。形成全校的課題研究系統。
2、具體的研究方法可從下面選定: 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經驗總結法、 個案法、比較研究法、文獻資料法等。 如要研究學生實踐能力的現狀必定離不開調查法; 要研究如何優化小學生個性宜採用實驗法;要研究如何對青年教師進行培養可採用經驗總結法;要研究問題家庭學生的教育對策可採用個案法等等。

3、確定研究方法時要敘述清楚「做些什麼」 和「怎樣做」 。如要用調查法,則要講清調查的目的、任務、對象、范圍、調查方法、問卷的設計或來源等。最好能把調查方案附上。
4、提倡使用綜合的研究方法。 一個大的課題往往需要多種方法,小的課題可能主要是一種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
我們在應用各種方法時,一定要嚴格按照方法的要求,不能不三不四,憑經驗、常識去做。比如,我們要通過調查了解情況,我們如何制訂調查表,如何進行分析,不是隨隨便便發張表,搞一些百分數、平均數就行了。
突出介紹行動研究法。
(八)課題研究的步驟
課題研究的步驟,也就是課題研究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驟要充分考慮研究內容的相互關系和難易程度,一般情況下,都是從基礎問題開始,分階段進行,每個階段從什麼時間開始,至什麼時間結束都要有規定。課題研究的主要步驟和時間安排包括:整個研究擬分為哪幾個階段;各階段的起止時間;各階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標、任務;各階段的主要研究步驟;本學期研究工作的日程安排等。
舉例:「適應素質教育的學校德育工作」分課題「愛國主義教育」(初中段)研究報告
第一階段:研究准備階段(1997.9——1998.3)
1、組建研究隊伍。成立校長張勝利為組長,吳大偉副校長為副組長,曾成彬、劉曉華、陽虹、胡艷為主研人員。團隊會幹部、初中班主任(中隊輔導員)及初中各備課組長為參研人員的研究小組,研究人員在初中教師中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2、確定研究對象:從研究的實效性出發,既注意中學教育的連續性又兼顧高、初中教育的階段性特點,與分課題組的兄弟學校協商後,我們選擇了初中三個年級為我們的研究對象,即我們主要進行初中階段愛國主義教育的研究。
3、選擇實驗班:綜合各種因素考慮,選擇初2001級1班(先進班集體)和之班為研究實驗班(班主任均為主研人員)。
4、前測、分析和調研。在總課題組指導下,結合我校實際制定出「西北中學學生思想道德狀況調查表」並側重在初中進行問卷調查。對問卷進行認真統計分析的基礎上,形成了對我校初中學生思想道德狀況的宏觀認識,從而增強了研究的針對性,對過去我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標高、教育內容、教育方法、途徑、手段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剖析,既總結了成功之處,又找出了研究的主攻方向。
5、查閱相關資料,撰寫課題《研究方案》。
第二階段:構建目標體系,設計內容,選擇實施方法和途徑(1998.3一1998.9)
1、構建一級目標:
根據《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精神,將「愛國主義教育」分為「國家意識」、「國情鄉情校情」、「民族意識」、「集體觀念」、「歷史文化」、「壯麗山河」六個方面的分項目標。
2、構建二級目標:
為實施一級目標,根據初中生身心發展規律特點和認知規律,構建出六個方面的一級目標在各年級段應完成的年段教育目標。
3、設計教育內容:
圍繞教育目標,結合各學科教學內容體系及學校德育工作的整體規劃等設計出實現二級目標的教育內容。
4、選擇教育方法、途徑:
本著科學、實效原則,繼承傳統和開拓創新相結合,圍繞目標和教育內容分別選擇出多種不同的方法、途徑。
第三階段:研究方案實施階段: (1998.9——1999.12)
將構建的教育目標,設計的教育內容,按選擇的途徑和方法分別在初中各年段實施,在實施過程中作好觀察、記錄、分析,收集反饋信息。
第四階段:總結提高階段
1、針對實施階段的情況,整調、完善目標體系、教育內容、途徑和方法。
2、將前四個階段研究中的現象、事實、數據、經驗教訓等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升華為理性認識。
3、撰寫論文、個案分析、研究報告、實驗報告、工作報告等。
(九)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
本課題研究擬取得什麼形式的階段研究成果和終結研究成果。形式有很多,如調查報告、實驗報告、研究報告、論文、經驗總結、調查量表、測試量表、 微機軟體、教學設計、錄像帶等,其中調查報告、研究報告、論文是課題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現形式。 課題不同,研究成果的內容、形式也不一樣,但不管形式是什麼,課題研究必須有成果,否則,就是這個課題就沒有完成。
(十)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和人員分工
在方案中,要寫出課題組長、副組長、課題組成員以及分工。課題組組長就是本課題的負責人。一個課題組應該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權之士,二是有識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權了課題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識了課題質量、水平就會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實實踏實實去干。課題組的分工必須是要分得明確合理,爭取讓每個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責任,不能吃大鍋飯。但是在分工的基礎上,也要注意全體人員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討,克服研究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
(十一)其他有關問題或保障機制
如課題組活動時間;
學習什麼有關理論和知識,如何學習,要進行或參加哪些培訓;
如何保證研究工作的正常進行;
課題經費的來源和籌集;
如何爭取有關領導的支持和專家的指導;
如何與校外同行交流等。
四、注意三點:
1、要學會搜集和獲取信息。在網路上,打入「研究方案」四字,搜集到10500篇相關內容。
2、要多學習,多借鑒。
3、創新。
處處留心皆學問(積累)
集思廣益開眼界(學習與借鑒)
登高望遠多創意(創新)

希望能幫助到你!
九品論文網、提供論文發表,職稱論文發表,教育論文發表,學術論文,建築論文發表,醫學論文發表。論文領域:教育,建築,經濟,管理,社科,醫學 ,文學 ,農業 ,體育 ,財會,科技,機械 ,計算機 ,法學,藝術,新聞,工程 ,交通 ,理工,護理等專業。

C. 法學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怎麼


論文網
上搜幾篇,然後把第一段中的拼一下就好了,不過你還是要有思路,因為
開題報告
中包括內容、目的、意義。

D. 國際法學碩士論文開題報告要寫哪些內容

法學碩士論文開題報告要寫的內容一般包括:
1.選題簡介、目的和意義
2.文獻綜述:(4000字以上,參考文獻45篇以上,其中外文參考文獻不少於25篇)---各個學校可能有所不同
3.所選課題的主要研究內容、需解決的問題和創新點
4.課題和論文進度安排及預期達到的研究結果
大體都這些內容

E. 開題報告怎麼寫

zz:如何寫開題報告 2009-10-13 12:50 | (分類:默認分類)
開題報告的內容
1、課題來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2、國內外在該方向的研究現狀及分析;
3、主要研究內容及創新點;
4、研究方案及進度安排,預期達到的目標;
5、為完成課題已具備和所需的條件和經費;
6、預計研究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有及解決的措施;
7、主要參考文獻;
下面是詳細的看人家如何敘述什麼是開題報告以及怎麼寫:

1.什麼是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是指開題者對科研課題的一種文字說明材料。這是一種新的應用文體,這種文字體裁是隨著現代科學研究活動計劃性的增強和科研選題程序化管理的需 要應運而生的。開題報告一般為表格式,它把要報告的每一項內容轉換成相應的欄目,這樣做,既便於開題報告按目填寫,避免遺漏;又便於評審者一目瞭然,把握 要點。
2.撰寫開題報告有什麼意義?
撰寫開題報告,作為多層次科研工作的第一個寫作環節,非常重要,這是因為:
通過它,開題者可以把自己對課題的認識理解程度和准備工作情況加以整理、概括,以便使具體的研究目標、步驟、方法、措施、進度、條件等得到更明確的表達;
通過它,開題者可以為評審者提供一種較為確定的開題依據。「言而無文,其行不遠」,以書面開題報告取代昔日廣為運用的口頭開題報告形式,無疑要切實可靠得多;
如果開題一旦被批准,課題得以正式確立,則還可以通過它,對立題後的研究工作發生直接的影響:或者作為課題研究工作展開時的一種暫時性指導;或者作為課題修正時的重要依據等。
總之,科研開題報告是選題階段的主要文字表現,它實際上成了連接選題過程中備題、開題、審題及立題這四大環節的強有力的紐帶。
在當今世界搞科學研究,必須重視開題報告的寫作。如果不重視開題報告的寫作,即使是有名望的研究者,也不免有科研課題告吹的命運。在美國有這樣一個實 例:美國科學基金會曾同時收到關於同一科研課題的兩份開題報告,一份是獲得過諾貝爾獎金的西博格寫的;另一份是由名不見經傳的一位青年研究者寫的。經過專 家們的認真評議,結果批准了那位無名小卒的申請,把這一課題的研究經費撥給了他。所以,在美國,許多科學家每年幾乎要用兩個多月的時間從事課題建議書(即 開題報告)的起草工作。就我國情況看,關於科技工作者要寫「科研開題報告」,大學研究生、本科生申請學位要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等規定,都已經處於實施 之中。今後,隨著科研管理的加強,在開題報告寫作方面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3.開題報告的各個欄目怎樣填寫?
3.1開題報告封面各欄目的填寫方法
封頁各欄目由開題者(學生)填寫。
其中「 年 月 日」欄目:在開題報告封面下方,應填寫開題報告實際完成的日期。實際完成日期一般應學校規定的時間段內完成此項工作。逾期即被視為未按時完成開題報告工作。
3.2「綜述本課題國內外研究動態,說明選題依據和意義」欄目的填寫方法
綜述(review)包括「綜」與「述」兩個方面。所謂綜,就是指作者對佔有的大量素材進行歸納整理、綜合分析,使文獻資料更加精煉、更加明確、更加 層次分明、更有邏輯性。所謂述,就是對各家學說、觀點進行評述,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觀點。填寫本欄目實際上是要求開題者(學生)寫一篇短小的、有關本課題國 內外研究動態的綜合評述,以說明本課題是依據什麼提出來的,研究本課題有什麼學術價值。
3.2.1 綜述的主體格式
綜述的主體一般有引言、正文、總結、參考文獻四部分。
3.2.1.1引言部分
引言用於概述主題的有關概念、定義,綜述的范圍、有關問題的現狀、爭論焦點等,使讀者對綜述內容有一個初步輪廓。這部分約200—300字。
3.2.1.2 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主要用於敘述各家學說、闡明所選課題的歷史背景、研究現狀和發展方向。其敘述方式靈活多樣,沒有必須遵循的固定模式,常由作者根據綜述的內 容,自行設計創造。一般可將正文的內容分成幾個部分,每個部分標上簡短而醒目的小標題,部分的區分也多種多樣,有的按國內研究動態和國外研究動態,有的按 年代,有的按問題,有的按不同觀點,有的按發展階段,然而不論採用何種方式,都應包括歷史背景、現狀評述和發展方向三方面的內容。
歷史背景方面的內容:按時間順序,簡述本課題的來龍去脈,著重說明本課題前人研究過沒有?研究成果如何?他們的結論是什麼?通過歷史對比,說明各階段的研究水平。
現狀評述又分三層內容:第一,重點論述當前本課題國內外的研究現狀,著重評述本課題目前存在的爭論焦點,比較各種觀點的異同,亮出作者的觀點;第二,詳細介紹有創造性和發展前途的理論和假說,並引出論據(包括所引文章的題名、作者姓名及體現作者觀點的資料原文)。
發展方向方面的內容:通過縱(向)橫(向)對比,肯定本課題目前國內外已達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可能的發展趨勢,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決的方法。
正文部分是綜述的核心,篇幅長約1000――1500字。
3.2.1.3 總結部分(不是必須的)
在總結部分要對正文部分的內容作扼要的概括,最好能提出作者自己的見解,表明自己贊成什麼,反對什麼。要特別交待清楚的是,已解決了什麼?還存在什麼 問題有待進一步去探討、去解決?解決它有什麼學術價值?從而突出和點明選題的依據和意義。這一部分的文字不多,與引言相當。短篇綜述也可不單獨列出總結, 僅在正文各部分敘述完後,用幾句話對全文進行高度概括。
3.2.1.4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綜述的原始素材,也是綜述的基礎,置於開題報告最後面,此處從略。
3.2.2 綜述寫作步驟
3.2.2.1確立主題
在開題報告中,綜述主題就是所開課題名稱。
3.2.2.2搜集與閱讀整理文獻
題目確定後,需要查閱和積累有關文獻資料,這是寫好綜述的基礎。因而,要求搜集的文獻越多越全越好。常用的方法是通過文摘、索引期刊等檢索工具書查閱文獻,也可以採用微機聯網檢索等先進的查閱文獻方法。有的課題還需要進行科學實驗、觀察、調查,取得所需的資料。
閱讀整理文獻是寫好綜述的重要步驟。在閱讀文獻時,必須領會文獻的主要論點和論據,做好「讀書筆記」,並製作文獻摘錄卡片,用自己的語言寫下閱讀時所 得到的啟示、體會和想法,摘錄文獻的精髓,為撰寫綜述積累最佳的原始素材。閱讀文獻、製作卡片的過程,實際上是消化和吸收文獻精髓的過程。製作卡片和筆記 便於加工處理,可以按綜述的主題要求進行整理、分類編排,使之系列化和條理化。最終對分類整理好的資料進行科學分析,寫出體會,提出自己的觀點。
3.2.2.3撰寫成文
撰寫綜述之前,應先擬定寫作提綱,然後寫出初稿,待「創作熱」冷卻後進行修改成文,最後抄入開題報告表的「綜述本課題國內外動態,說明選題依據和意義」欄目內。
3.2.3 撰寫綜述的應注意事項
3.2.3.1撰寫綜述時,搜集的文獻資料盡可能齊全,切忌隨便收集一些文獻資料就動手撰寫,更忌諱閱讀了幾篇中文資料,便拼湊成一篇所謂的綜述。
3.2.3.2綜述的原始素材應體現一個「新」字,亦即必須有最近最新發表的文獻,一般不將教科書、專著列入參考文獻。
3.2.3.3 堅持材料與觀點的統一,避免介紹材料太多而議論太少,或者具體依據太少而議論太多,要有明顯的科學性。
3.2.3.4 綜述的素材來自前人的文章,必須忠於原文,不可斷章取義,不可閹割或歪曲前人的觀點。
3.3「研究的基本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欄目的填寫方法
本欄目由開題者(學生)填寫。「研究的基本內容」和「擬解決的主要問題」在內容上雖然緊密相關,但角度不同,在填寫時,可以分別表述。
3.3.1 「研究的基本內容」的填寫方法。
「研究的基本內容」就是論文(設計)正文部分的內容,是研究內容的核心。正文內容又分為若幹部分和層級。填寫此欄目實際上是編寫論文基本內容的寫作提綱。
基本內容提綱的寫法有兩種:一種是標題法,即用一個小標題的形式把一個部分的內容概括出來。標題法的長處是:簡明、扼要、能一目瞭然。短處是:只能自 己理解,別人看不明白,而且時間一長,自己也會模糊。另一種是句字法,即用一個能表達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一個部分的內容概括出來。句子法的長處是:具 體、明確,無論放下多久,都不會忘記,別人看了也明白。短處是:寫作時不能一目瞭然,不便於思考,文字也多。上述兩種寫法,各有優缺點,用哪一種好,還是 混合使用好,這由作者自己確定。
不管是文科論文,還是理工科論文寫作提綱,都沒有必須遵循的固定模式,一切視研究內容的需要而定。以下介紹兩個案例,供填寫「研究的基本內容」欄目時參考。
3.3.2 「擬解決的主要問題」的填寫方法
「擬解決的主要問題」,就是論文的主攻方向、研究目的。具體是指開題者預先設想的、將要在論文中證明的某一個新的理論問題,或某一個新的技術問題,或 某一個新的方法問題等,以及開題者對這個問題的基本觀點(贊成什麼,反對什麼)。填寫此欄目,就是要求開題者用明確、具體的文字(力求用一、兩句話)把論文題目中的上述信息傳達出來。
「擬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在綜述本課題國內外研究動態的基礎上提出來的,論文正文的各個部分都是為了論述這一主要問題,而主要問題的解決,將得出研究成果。
一篇論文只有一個中心,一個重點。不管文章長短,材料多寡,但主題只有一個。集中也是深刻的保證,只有集中於一個主題,才能論述深刻。如果一個課題, 要解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要問題,就有可能導致主攻方向不明確,在論述過程中發生種種困難,或觀點沖突,或邏輯混亂,或主次不分。所以,一般情況下,一篇 科研論文論述一個基本觀點,解決一個主要問題。
3.4「研究步驟、方法和措施」欄目填寫方法
本欄目由開題者(學生)填寫。要求回答本課題怎樣研究的問題。可以分三個層次表述:即研究步驟、研究方法、研究措施。
3.4.1 研究步驟
研究步驟,也稱寫作步驟、寫作程序等,具體指從提出問題到撰寫成文的各個階段。填寫時可以如下表述:第一步,選題;第二步,搜集、閱讀和整理資料;第三步,證論與組織(擬寫開題報告);第四步,撰寫成文;第五步,論文修改與定稿;第六步,外文翻譯。
為了使同學們對六個步驟有一個明晰的印象,以下逐個給予簡單的介紹。
第一步,選題。
即選擇研究課題,確定主攻方向,是撰寫論文的第一步,是具有戰略意義的大事。選題必須符合選題原則。選題恰當與否直接關繫到研究成果的質量水平。選題有導師命題分配和學生自擬自定兩種方法。題目選擇恰當,等於論文成功了一半。
第二步,搜集與閱讀整理資料。
論文題目選好以後,接著就要搜集資料,進行知識積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資料就無法進行科學研究。搜集資料要發揮高度的主觀能動性,想方設法得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資料來源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文獻資料;二是科學實驗、觀察、調查。
先談談文獻資料的問題,文獻資料是前人從事科學研究的總結。科學研究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的,有著繼承性和連續性。我們要了解本課題研究的歷史 和現狀、掌握動向、吸取經驗教訓、開擴思路、進行比較、做出判斷等等,都需要參考資料,從中得到借鑒、印證、補充和依據。這些都是寫作論文的必要素材。
再談談搜集科學實驗、觀察、調查材料的問題。科學實驗是人們為暴露事物內部矛盾,揭示事物本質及其規律,發現其內部的矛盾而進行的變革研究對象的一種 操作和活動。由於實驗是在受控制的條件下進行的,將盡量排除外界的影響,因此,人們有可能對研究對象做細致、周密的觀察,從而找出事物內部的聯系。我們要 取得實驗的第一手材料,就要進行科學觀察。科學觀察應具有客觀性、系統性和保密性。客觀性,是指不要先入為主,戴有色眼鏡看待事物,而要如實反映事物的本 來面目。系統性,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連續、完整地觀察事物發展、變化的全過程,而不至於漏掉重要的細節。嚴密性,是指觀察要一絲不拘,注意任何微小的變 化。在觀察中,往往會發現意外的情況,這種偶然的發現叫機遇,這種機遇我們不要輕易放過,在其中可能蘊藏著重大的科學發現。觀察要及時、准確地把觀察到的 現象、數據、結果記錄下來,這些都是我們寫論文的素材,科學實驗必須藉助實驗原料、儀器、設備等才能進行,不同的材料、設備,可能產生不同的結果。因此, 這些科學實驗使用的器材,同樣屬於寫論文需要體現的素材。
不論是社會科學的課題,還是自然科學的課題,有的素材必須通過調查才能取得,它是對客觀事物自發過程進行觀察和記錄的科學研究活動(參見任務書中有關「調查研究類型」的介紹)。
從各種途徑獲取的資料,必須加工整理,包括:檢查資料是否齊全,重不重要;對資料進行科學分類(最好根據中國圖書分類方法分類,以使資料分類標准化, 如果按自己方法分類,最好能堅持始終);編制資料索引,進行加工,做到統一化(如數據、年份、術語要統一,便於比較)、序列化(如年代中斷要想辦法排 齊)、典型化(即對同類資料進行篩選,找出有代表性的資料)、形象化(即把一些數字通過圖和表表示出來)等。
搜集和整理資料是異常艱苦和細致的工作,要具有吃苦精神。達爾文曾經說過:「科學就是整理事實,以便從中得出普遍規律或結論。」他自己就是在整理了大 量的文獻資料,搜集了大量的動物標本之後,才寫成了偉大的著作——《物種起源》的。馬克思在撰寫《資本論》時,花了四十年心血,他閱讀了浩如煙海的理論著 作、事實材料、統計數字等等。鑽研和摘要過的書籍達1500多種,為此他還學了好幾種外國語。在《資本論》中引用和提到過的著作達505部,所有英國的議 會報告和其他官方文件59種,報刊56種。列寧對馬克思的《資本論》的產生過程作了精闢的說明,他說:「《資本論》不是別的,正是『把推積如山的實際材料 總結為幾點概括的彼此相聯系的思想』。」我們在撰寫畢業論文的時候,要學習這些偉人的科學精神、吃苦精神。
第三步,論證與組織。在搜集資料的基礎上,需要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它進行研究。首先要樹立科學的方法論。其次,掌握正確的分析方法。第三,確立論點,其中包 括中心論點(或總論點)與分論點。第四,選擇材料擬寫提綱,對全文的內容作通盤的安排,對結構格式作統一的布局,規劃出論文的輪廓,顯示出論文的條理層 次。論證與組織的過程,也是撰寫開題報告的過程。
第四步,撰寫成文。
搜集了資料、確立了論點、選擇了材料、填寫開題報告之後,就進入了論文的撰寫階段。
第五步,論文(設計)修改與定稿。
論文(設計)寫好初稿後,必須從思想內容與表現形式上進行修改。修改論文是很細微深入的工作。論文經過多次修改後,就可以列印定稿,在排版時一定要符合文面的要求。
第六步,外文翻譯:
翻譯是本科畢業生的基本素質和業務水平的重要標志。翻譯的主要用途是獲取和傳播最新的學術信息,一般要求做到忠於原文、通順流暢。
3.4.2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指分析論證課題時的思維方法,它屬於認識論范疇。沒有正確的研究方法,就不能深入認識事物的本質,揭示其客觀規律。沒有正確的研究方法,就 不能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前進、有所創新,自然也就不能獲取研究成果。因此,有的專家學者認為,選擇了好的研究方法,也等於論文完成了一半。
科研方法很多。按照人的活動區分,可以分為兩類:即實踐(經驗)性方法;理論性方法。前者如觀察方法、實驗方法、調查方法、後者如抽象方法、假說方法。各 種科研方法按照適用范圍區分,可以分為三類:即適用於一切學科領域的哲學方法;適用於眾多學科領域的一般方法;適用於某些具體學科領域的特殊方法或專門方 法。這里只能列舉部分研究方法,並按適用范圍將科學研究方法分三大類介紹,其中有些方法是所有專業適用的,有些是部分專業適用的。
3.4.2.1 哲學方法
哲學方法是最為概括、最具有普遍性的方法,適用於各類學科,各個專業。
3.4.2.2一般思維方法
一般思維方法是哲學方法與專門分析方法的中介,是取得經驗性知識及發展理論性知識的一般方法。又分為:歸納與演繹方法;分析與綜合方法;歷史與邏輯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法;系統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比較分析法;定性與定量分析方法。
3.4.2.3 專門分析方法
又稱特殊研究方法。專門方法很多,不甚枚舉,各個學院、系甚至專業可以結合院、系、專業的研究特點,介紹一些專門的研究方法,例如:
理工類專業的常見專門研究方法有:實驗法、觀察法、調查法等。而在物、化、數、生等學科中又有各自的更加專門的方法,如物理學研究中的光譜分析法,化學研究中的比色法等等。
經濟管理類專業常見的專門研究方法有計量經濟法。
法學專業常見的專門方法有歷史考證法、比較分析法、社會分析法、規范解釋法、經濟分析法等。
文藝學類專業常見的專門研究方法有「文學——歷史」批評法、社會批評法、傳統研究法、精神分析法、原型批評法、符號學研究法、俄國形式主義研究方法、英美新批評法、結構主義法、闡釋學法等等。
漢語言文學專業專門研究方法有推理與議論法、證明與反駁法、傳統考據、考證、考訂、點評等方法。
心理學專業專門研究方法有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個案研究法、行為研究法等。
在同一論文中,各個部分可以分別採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各種方法互相補充,互相協調,才能揭示研究對象各個側面或各個層次的特殊規律,進而證明總論點。
對於初學寫論文的本科生來講,有的不知道有哪些研究方法,寫論文不講方法;有的不問清紅皂白,生搬硬套,亂用研究方法;有的雖然知道一些研究方法,但 在論文中往往只局限於一種方法,思維單一,視野狹窄。為此,開題者(學生)首先應該學習研究方法方面的知識;第二,開題者(學生)在論文寫作中應該具體問 題具體分析,靈活地使用各種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F. 法學論文研究方法有哪些

法學畢業論文的准備工作

(一)搜集材料
所謂准備,主要就是充分佔有資料,研究、參考他人的看法。材料越多越好,材料不夠就寫不出好文章。讀的書看的論文很少,知識貧乏,是沒法寫論文和提出新的見解來的。
如何搜集資料?可以圍繞法學畢業論文的選題方向和具體題目,去圖書館、書店,查找有關的專著、論文集、主要法學期刊以及最近幾年的統編教材,也可以在網上搜索、查找法學論文。搜集材料的過程,就是調查研究、思考鑽研、形成論點的過程。
(二)提煉材料,確定論證的主題和方法
在提煉材料的過程中,通常有三種情況:
一是同意別人的論點,但自已有獨特的感受,可從新的角度補充新的理由,豐富別人的論點。
二是不同意別人的見解,可以展開爭論,但必須注意忠實地引用原文,說明自己的理由。
三是受了別人的啟發,在別人見解的基礎上產生新見解,或者別人沒有講到,自已有見解,只要言之有理,也是創見。
論文的主題,是一篇文章的核心和靈魂。法學畢業論文的主題,就是作者對這個法律問題研究成果的基本觀點。主題應力求做到以下五點:
一要正確,符合法理和客觀規律。
二要新穎,具有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不人雲亦雲。
三要直白,不要隱諱。法學畢業論文的主題越直白明確越好,要讓讀者一看就知道,一看就懂,不能讓讀者雲山霧罩,看後不知道說的是什麼。
四是主題要貫徹始終,在文章中不能改變,應圍繞中心和基本觀點去寫。
五是主題要簡明,理論要深厚。
論證方法是說明主題的基本方法。一般來說,法學畢業論文的基本論證方法是立論,即確立文章的基本論點,圍繞這個主題,全面闡述它的正確性、必要性和適用性。有時,也適當運用駁論的方法,如針對某個問題學術界有幾種不同的觀點,對它們進行評析,然後提出自己的觀點。從具體的論述方法來看,一般使用歸納法和演繹法。
(三)法學畢業論文提綱
擬寫法學畢業論文提綱的主要好處是幫助自己從全局著眼,構建論文的基本骨架,明確層次和重點,簡明具體,一目瞭然。論文定稿後,修正或保留的提綱就變成了目錄。提綱可以幫助我們把材料組織成一個理論系統,而不是毫無層次、毫無邏輯聯系地羅列和堆砌在一起。

法學畢業論文的初稿
(一)運用邏輯思維寫學術論文,邏輯上有兩種科學方法,一個是演繹,一個是歸納。所謂演繹,就是從一般到特殊(個別);所謂歸納,就是從特殊(個別)到一般。依靠邏輯思維所產生的分析能力,對他人的觀點作出補充、發揮、糾正、批駁,就自然會形成自已的新觀點,寫出自己的法學畢業論文,就不會只是停留於抄錄他人現成的觀點和材料。
(二)主題突出,論點鮮明
(三)結構嚴謹,層次分明
(四)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五)文字表述清楚准確、簡練流暢

法學畢業論文格式和規范要求
(一)法學畢業論文格式
列印使用B5紙,便於存檔,裝訂線在左面。法學畢業論文列印一般用宋體。文章題目用3號黑體,題名應簡明、具體、恰當,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內容,一般不超過20個字。正文內標題末不用標點符號。
一級題序及標題用「一、二、三……」序號和小3黑體。
二級題序及標題用「(一)(二)(三)……」序號和4號黑體。
三級題序及標題用「1、2、3……」序號和小4黑體。
四級題序及標題用「(1)、(2)、(3)……」序號,不用黑體。
正文用小4號宋體。這樣,文章就眉清目透,井井有條。
當然,這種分題也不是絕對的,要結合實際,該怎樣分,就怎樣分,但要遵循分題的規則。此外,分成幾級題目也是可以變通的,例如不用「1、2、3……」,改用「一是、二是、三是」或「第一,第二,第三」、「其一,其二,其三」也是可以的,但是,無論用什麼,都要層次清楚。
法學畢業論文格式為:封面;題目;摘要;關鍵詞;目錄;引言;正文;結論;注釋和參考文獻。
封面的作用在於使別人知道這是一篇法學本科畢業論文。
摘要是指摘錄下來的要點,主要是表述本文的主要觀點,一般為100—200字。摘要的寫作方法,我認為包括兩部分:一是用一兩句話簡要概括論題的意義,二是將法學畢業論文幾部分內容表述為闡述論文觀點的一段話。關鍵詞是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片語,一般應選3—8個。
(二)法學畢業論文注釋
現代學術視注釋為學術規范與紀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術論著和文章中,注釋不是裝飾品,它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引用他人成說,注示出處,既表示相關論說非作者獨造,並對他人成果給予應有之尊重,又可為讀者提供該領域的文獻信息,以便利後來之研究。
二是反映了作者觀點與其他學者觀點的聯系與區別,或者是對作者自己觀點的進一步說明,因而,也是正文不可缺少的補充部分。三是大量的引文意味著作者的研究的確是在前人和他人的研究成果及所積累的資料基礎上進行的,不是憑空捏造的。
注釋要寫得規范。最規范的,就是《法學研究》的注釋方法:分為著作類、論文類、文集類、譯作類、報紙類、古籍類、辭書類、港台著作、外文類等九個類別,並有注釋例;非引用原文者,注釋前加「參見」;引用資料非來自原始出處者,註明「轉引自」;等等。詳細的內容請看《法學研究》上的注釋體例和文章的注釋方法。
為提高刊物質量和文獻信息計量、評價與研究的水平,促進學術成果在網路化、數字化條件下的交流與傳播,教育部2000年1月頒發了《中國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編排規范》(修訂版),其中注釋主要用於以文章篇名、作者等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和補充說明,注釋序號用帶圓括弧的阿拉伯數字表示;參考文獻置於文本,採用順序編碼制,在引文處按引用文獻在論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置於方括弧內,並列舉了其格式,詳情請看《河北大學學報》(社科版)或其它中文社科學術期刊。
寫法學畢業論文,上述兩種注釋方法,可選擇一種使用,但不能交叉使用。

法學畢業論文的修改定稿、答辯
法學畢業論文初稿完成以後,應再三修改,審查是否符合要求。大到問題是否提得鮮明中肯,論點和論據有無說服力,結構層次是否嚴密合理,小至文字的修飾加工,有無廢話,語言表述是否簡潔准確,通順流暢,符號使用是否恰當,等等。自己修改後,再交給指導教師進行修改,然後定稿。
為了使法學畢業論文能真實地反映學生的理論水平和科研能力,建立論文答辯制度是一種積極有效的措施。答辯是畢業論文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對畢業論文的全面檢查。
答辯首先由學生本人簡要介紹論文的寫作目的和思路、主要觀點,然後由答辯委員會向答辯人提問,讓作者略作準備做出回答,從而進一步考查作者對所論述的問題是否有深廣的知識基礎,創造性的見解和充分扎實的理由。答辯提出的問題,不管作者當場是否能作出完善的回答,都是對於作者一次很好的幫助和指導。

G. 論文開題報告的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實驗方案怎麼寫

你論文選題定好了嗎?開題報告選題老師同意了?開題報告格式要求准備好了沒

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可以問我,希望能夠幫到你?

第一部分 開題報告的內容 1、課題來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2、國內外在該方向的研究現狀及分析; 3、主要研究內容及創新點; 4、研究方案及進度安排,預期達到的目標; 5、為完成課題已具備和所需的條件和經費; 6、預計研究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有及解決的措施; 7、主要參考文獻; 下面是詳細的看人家如何敘述什麼是開題報告以及怎麼寫: 1.什麼是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是指開題者對科研課題的一種文字說明材料。這是一種新的應用文體,這種文字體裁是隨著現代科學研究活動計劃性的增強和科研選題程序化管理的需 要應運而生的。開題報告一般為表格式,它把要報告的每一項內容轉換成相應的欄目,這樣做,既便於開題報告按目填寫,避免遺漏;又便於評審者一目瞭然,把握 要點。 2.撰寫開題報告有什麼意義? 撰寫開題報告,作為多層次科研工作的第一個寫作環節,非常重要,這是因為: 通過它,開題者可以把自己對課題的認識理解程度和准備工作情況加以整理、概括,以便使具體的研究目標、步驟、方法、措施、進度、條件等得到更明確的表達; 通過它,開題者可以為評審者提供一種較為確定的開題依據。「言而無文,其行不遠」,以書面開題報告取代昔日廣為運用的口頭開題報告形式,無疑要切實可靠得多; 如果開題一旦被批准,課題得以正式確立,則還可以通過它,對立題後的研究工作發生直接的影響:或者作為課題研究工作展開時的一種暫時性指導;或者作為課題修正時的重要依據等。 總之,科研開題報告是選題階段的主要文字表現,它實際上成了連接選題過程中備題、開題、審題及立題這四大環節的強有力的紐帶。 在當今世界搞科學研究,必須重視開題報告的寫作。如果不重視開題報告的寫作,即使是有名望的研究者,也不免有科研課題告吹的命運。在美國有這樣一個實 例:美國科學基金會曾同時收到關於同一科研課題的兩份開題報告,一份是獲得過諾貝爾獎金的西博格寫的;另一份是由名不見經傳的一位青年研究者寫的。經過專 家們的認真評議,結果批准了那位無名小卒的申請,把這一課題的研究經費撥給了他。所以,在美國,許多科學家每年幾乎要用兩個多月的時間從事課題建議書(即 開題報告)的起草工作。就我國情況看,關於科技工作者要寫「科研開題報告」,大學研究生、本科生申請學位要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等規定,都已經處於實施 之中。今後,隨著科研管理的加強,在開題報告寫作方面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3.開題報告的各個欄目怎樣填寫? 3.1開題報告封面各欄目的填寫方法 封頁各欄目由開題者(學生)填寫。 其中「 年月日」欄目:在開題報告封面下方,應填寫開題報告實際完成的日期。實際完成日期一般應學校規定的時間段內完成此項工作。逾期即被視為未按時完成開題報告工作。 3.2「綜述本課題國內外研究動態,說明選題依據和意義」欄目的填寫方法 綜述(review)包括「綜」與「述」兩個方面。所謂綜,就是指作者對佔有的大量素材進行歸納整理、綜合分析,使文獻資料更加精煉、更加明確、更加 層次分明、更有邏輯性。所謂述,就是對各家學說、觀點進行評述,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觀點。填寫本欄目實際上是要求開題者(學生)寫一篇短小的、有關本課題國 內外研究動態的綜合評述,以說明本課題是依據什麼提出來的,研究本課題有什麼學術價值。 3.2.1 綜述的主體格式 綜述的主體一般有引言、正文、總結、參考文獻四部分。 3.2.1.1引言部分 引言用於概述主題的有關概念、定義,綜述的范圍、有關問題的現狀、爭論焦點等,使讀者對綜述內容有一個初步輪廓。這部分約200—300字。 3.2.1.2 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主要用於敘述各家學說、闡明所選課題的歷史背景、研究現狀和發展方向。其敘述方式靈活多樣,沒有必須遵循的固定模式,常由作者根據綜述的內 容,自行設計創造。一般可將正文的內容分成幾個部分,每個部分標上簡短而醒目的小標題,部分的區分也多種多樣,有的按國內研究動態和國外研究動態,有的按 年代,有的按問題,有的按不同觀點,有的按發展階段,然而不論採用何種方式,都應包括歷史背景、現狀評述和發展方向三方面的內容。 歷史背景方面的內容:按時間順序,簡述本課題的來龍去脈,著重說明本課題前人研究過沒有?研究成果如何?他們的結論是什麼?通過歷史對比,說明各階段的研究水平。 現狀評述又分三層內容:第一,重點論述當前本課題國內外的研究現狀,著重評述本課題目前存在的爭論焦點,比較各種觀點的異同,亮出作者的觀點;第二,詳細介紹有創造性和發展前途的理論和假說,並引出論據(包括所引文章的題名、作者姓名及體現作者觀點的資料原文)。 發展方向方面的內容:通過縱(向)橫(向)對比,肯定本課題目前國內外已達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可能的發展趨勢,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決的方法。 正文部分是綜述的核心,篇幅長約1000――1500字。 3.2.1.3 總結部分(不是必須的) 在總結部分要對正文部分的內容作扼要的概括,最好能提出作者自己的見解,表明自己贊成什麼,反對什麼。要特別交待清楚的是,已解決了什麼?還存在什麼 問題有待進一步去探討、去解決?解決它有什麼學術價值?從而突出和點明選題的依據和意義。這一部分的文字不多,與引言相當。短篇綜述也可不單獨列出總結, 僅在正文各部分敘述完後,用幾句話對全文進行高度概括。 3.2.1.4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綜述的原始素材,也是綜述的基礎,置於開題報告最後面,此處從略。 3.2.2 綜述寫作步驟 3.2.2.1確立主題 在開題報告中,綜述主題就是所開課題名稱。 3.2.2.2搜集與閱讀整理文獻 題目確定後,需要查閱和積累有關文獻資料,這是寫好綜述的基礎。因而,要求搜集的文獻越多越全越好。常用的方法是通過文摘、索引期刊等檢索工具書查閱文獻,也可以採用微機聯網檢索等先進的查閱文獻方法。有的課題還需要進行科學實驗、觀察、調查,取得所需的資料。 閱讀整理文獻是寫好綜述的重要步驟。在閱讀文獻時,必須領會文獻的主要論點和論據,做好「讀書筆記」,並製作文獻摘錄卡片,用自己的語言寫下閱讀時所 得到的啟示、體會和想法,摘錄文獻的精髓,為撰寫綜述積累最佳的原始素材。閱讀文獻、製作卡片的過程,實際上是消化和吸收文獻精髓的過程。製作卡片和筆記 便於加工處理,可以按綜述的主題要求進行整理、分類編排,使之系列化和條理化。最終對分類整理好的資料進行科學分析,寫出體會,提出自己的觀點。 3.2.2.3撰寫成文 撰寫綜述之前,應先擬定寫作提綱,然後寫出初稿,待「創作熱」冷卻後進行修改成文,最後抄入開題報告表的「綜述本課題國內外動態,說明選題依據和意義」欄目內。 3.2.3 撰寫綜述的應注意事項 3.2.3.1撰寫綜述時,搜集的文獻資料盡可能齊全,切忌隨便收集一些文獻資料就動手撰寫,更忌諱閱讀了幾篇中文資料,便拼湊成一篇所謂的綜述。 3.2.3.2綜述的原始素材應體現一個「新」字,亦即必須有最近最新發表的文獻,一般不將教科書、專著列入參考文獻。 3.2.3.3 堅持材料與觀點的統一,避免介紹材料太多而議論太少,或者具體依據太少而議論太多,要有明顯的科學性。 3.2.3.4 綜述的素材來自前人的文章,必須忠於原文,不可斷章取義,不可閹割或歪曲前人的觀點。 3.3「研究的基本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欄目的填寫方法 本欄目由開題者(學生)填寫。「研究的基本內容」和「擬解決的主要問題」在內容上雖然緊密相關,但角度不同,在填寫時,可以分別表述。 3.3.1 「研究的基本內容」的填寫方法。 「研究的基本內容」就是論文(設計)正文部分的內容,是研究內容的核心。正文內容又分為若幹部分和層級。填寫此欄目實際上是編寫論文基本內容的寫作提綱。 基本內容提綱的寫法有兩種:一種是標題法,即用一個小標題的形式把一個部分的內容概括出來。標題法的長處是:簡明、扼要、能一目瞭然。短處是:只能自 己理解,別人看不明白,而且時間一長,自己也會模糊。另一種是句字法,即用一個能表達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一個部分的內容概括出來。句子法的長處是:具體、明確,無論放下多久,都不會忘記,別人看了也明白。短處是:寫作時不能一目瞭然,不便於思考,文字也多。上述兩種寫法,各有優缺點,用哪一種好,還是 混合使用好,這由作者自己確定。 不管是文科論文,還是理工科論文寫作提綱,都沒有必須遵循的固定模式,一切視研究內容的需要而定。以下介紹兩個案例,供填寫「研究的基本內容」欄目時參考。 3.3.2 「擬解決的主要問題」的填寫方法 「擬解決的主要問題」,就是論文的主攻方向、研究目的。具體是指開題者預先設想的、將要在論文中證明的某一個新的理論問題,或某一個新的技術問題,或 某一個新的方法問題等,以及開題者對這個問題的基本觀點(贊成什麼,反對什麼)。填寫此欄目,就是要求開題者用明確、具體的文字(力求用一、兩句話)把論文題目中的上述信息傳達出來。 「擬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在綜述本課題國內外研究動態的基礎上提出來的,論文正文的各個部分都是為了論述這一主要問題,而主要問題的解決,將得出研究成果。 一篇論文只有一個中心,一個重點。不管文章長短,材料多寡,但主題只有一個。集中也是深刻的保證,只有集中於一個主題,才能論述深刻。如果一個課題, 要解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要問題,就有可能導致主攻方向不明確,在論述過程中發生種種困難,或觀點沖突,或邏輯混亂,或主次不分。所以,一般情況下,一篇 科研論文論述一個基本觀點,解決一個主要問題。 3.4「研究步驟、方法和措施」欄目填寫方法 本欄目由開題者(學生)填寫。要求回答本課題怎樣研究的問題。可以分三個層次表述:即研究步驟、研究方法、研究措施。 3.4.1 研究步驟 研究步驟,也稱寫作步驟、寫作程序等,具體指從提出問題到撰寫成文的各個階段。填寫時可以如下表述:第一步,選題;第二步,搜集、閱讀和整理資料;第三步,證論與組織(擬寫開題報告);第四步,撰寫成文;第五步,論文修改與定稿;第六步,外文翻譯。 為了使同學們對六個步驟有一個明晰的印象,以下逐個給予簡單的介紹。 第一步,選題。 即選擇研究課題,確定主攻方向,是撰寫論文的第一步,是具有戰略意義的大事。選題必須符合選題原則。選題恰當與否直接關繫到研究成果的質量水平。選題有導師命題分配和學生自擬自定兩種方法。題目選擇恰當,等於論文成功了一半。 第二步,搜集與閱讀整理資料。 論文題目選好以後,接著就要搜集資料,進行知識積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資料就無法進行科學研究。搜集資料要發揮高度的主觀能動性,想方設法得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資料來源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文獻資料;二是科學實驗、觀察、調查。 先談談文獻資料的問題,文獻資料是前人從事科學研究的總結。科學研究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的,有著繼承性和連續性。我們要了解本課題研究的歷史 和現狀、掌握動向、吸取經驗教訓、開擴思路、進行比較、做出判斷等等,都需要參考資料,從中得到借鑒、印證、補充和依據。這些都是寫作論文的必要素材。 再談談搜集科學實驗、觀察、調查材料的問題。科學實驗是人們為暴露事物內部矛盾,揭示事物本質及其規律,發現其內部的矛盾而進行的變革研究對象的一種 操作和活動。由於實驗是在受控制的條件下進行的,將盡量排除外界的影響,因此,人們有可能對研究對象做細致、周密的觀察,從而找出事物內部的聯系。我們要 取得實驗的第一手材料,就要進行科學觀察。科學觀察應具有客觀性、系統性和保密性。客觀性,是指不要先入為主,戴有色眼鏡看待事物,而要如實反映事物的本 來面目。系統性,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連續、完整地觀察事物發展、變化的全過程,而不至於漏掉重要的細節。嚴密性,是指觀察要一絲不拘,注意任何微小的變 化。在觀察中,往往會發現意外的情況,這種偶然的發現叫機遇,這種機遇我們不要輕易放過,在其中可能蘊藏著重大的科學發現。觀察要及時、准確地把觀察到的 現象、數據、結果記錄下來,這些都是我們寫論文的素材,科學實驗必須藉助實驗原料、儀器、設備等才能進行,不同的材料、設備,可能產生不同的結果。因此, 這些科學實驗使用的器材,同樣屬於寫論文需要體現的素材。 不論是社會科學的課題,還是自然科學的課題,有的素材必須通過調查才能取得,它是對客觀事物自發過程進行觀察和記錄的科學研究活動(參見任務書中有關「調查研究類型」的介紹)。 從各種途徑獲取的資料,必須加工整理,包括:檢查資料是否齊全,重不重要;對資料進行科學分類(最好根據中國圖書分類方法分類,以使資料分類標准化, 如果按自己方法分類,最好能堅持始終);編制資料索引,進行加工,做到統一化(如數據、年份、術語要統一,便於比較)、序列化(如年代中斷要想辦法排 齊)、典型化(即對同類資料進行篩選,找出有代表性的資料)、形象化(即把一些數字通過圖和表表示出來)等。 搜集和整理資料是異常艱苦和細致的工作,要具有吃苦精神。達爾文曾經說過:「科學就是整理事實,以便從中得出普遍規律或結論。」他自己就是在整理了大 量的文獻資料,搜集了大量的動物標本之後,才寫成了偉大的著作——《物種起源》的。馬克思在撰寫《資本論》時,花了四十年心血,他閱讀了浩如煙海的理論著 作、事實材料、統計數字等等。鑽研和摘要過的書籍達1500多種,為此他還學了好幾種外國語。在《資本論》中引用和提到過的著作達505部,所有英國的議 會報告和其他官方文件59種,報刊56種。列寧對馬克思的《資本論》的產生過程作了精闢的說明,他說:「《資本論》不是別的,正是『把推積如山的實際材料 總結為幾點概括的彼此相聯系的思想』。」我們在撰寫畢業論文的時候,要學習這些偉人的科學精神、吃苦精神。 第三步,論證與組織。在搜集資料的基礎上,需要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它進行研究。首先要樹立科學的方法論。其次,掌握正確的分析方法。第三,確立論點,其中包 括中心論點(或總論點)與分論點。第四,選擇材料擬寫提綱,對全文的內容作通盤的安排,對結構格式作統一的布局,規劃出論文的輪廓,顯示出論文的條理層 次。論證與組織的過程,也是撰寫開題報告的過程。 第四步,撰寫成文。 搜集了資料、確立了論點、選擇了材料、填寫開題報告之後,就進入了論文的撰寫階段。 第五步,論文(設計)修改與定稿。 論文(設計)寫好初稿後,必須從思想內容與表現形式上進行修改。修改論文是很細微深入的工作。論文經過多次修改後,就可以列印定稿,在排版時一定要符合文面的要求。 第六步,外文翻譯: 翻譯是本科畢業生的基本素質和業務水平的重要標志。翻譯的主要用途是獲取和傳播最新的學術信息,一般要求做到忠於原文、通順流暢。 3.4.2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指分析論證課題時的思維方法,它屬於認識論范疇。沒有正確的研究方法,就不能深入認識事物的本質,揭示其客觀規律。沒有正確的研究方法,就 不能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前進、有所創新,自然也就不能獲取研究成果。因此,有的專家學者認為,選擇了好的研究方法,也等於論文完成了一半。 科研方法很多。按照人的活動區分,可以分為兩類:即實踐(經驗)性方法;理論性方法。前者如觀察方法、實驗方法、調查方法、後者如抽象方法、假說方法。各 種科研方法按照適用范圍區分,可以分為三類:即適用於一切學科領域的哲學方法;適用於眾多學科領域的一般方法;適用於某些具體學科領域的特殊方法或專門方 法。這里只能列舉部分研究方法,並按適用范圍將科學研究方法分三大類介紹,其中有些方法是所有專業適用的,有些是部分專業適用的。 3.4.2.1 哲學方法 哲學方法是最為概括、最具有普遍性的方法,適用於各類學科,各個專業。 3.4.2.2一般思維方法 一般思維方法是哲學方法與專門分析方法的中介,是取得經驗性知識及發展理論性知識的一般方法。又分為:歸納與演繹方法;分析與綜合方法;歷史與邏輯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法;系統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比較分析法;定性與定量分析方法。 3.4.2.3 專門分析方法 又稱特殊研究方法。專門方法很多,不甚枚舉,各個學院、系甚至專業可以結合院、系、專業的研究特點,介紹一些專門的研究方法,例如: 理工類專業的常見專門研究方法有:實驗法、觀察法、調查法等。而在物、化、數、生等學科中又有各自的更加專門的方法,如物理學研究中的光譜分析法,化學研究中的比色法等等。 經濟管理類專業常見的專門研究方法有計量經濟法。 法學專業常見的專門方法有歷史考證法、比較分析法、社會分析法、規范解釋法、經濟分析法等。 文藝學類專業常見的專門研究方法有「文學——歷史」批評法、社會批評法、傳統研究法、精神分析法、原型批評法、符號學研究法、俄國形式主義研究方法、英美新批評法、結構主義法、闡釋學法等等。 漢語言文學專業專門研究方法有推理與議論法、證明與反駁法、傳統考據、考證、考訂、點評等方法。 心理學專業專門研究方法有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個案研究法、行為研究法等。 在同一論文中,各個部分可以分別採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各種方法互相補充,互相協調,才能揭示研究對象各個側面或各個層次的特殊規律,進而證明總論點。 對於初學寫論文的本科生來講,有的不知道有哪些研究方法,寫論文不講方法;有的不問清紅皂白,生搬硬套,亂用研究方法;有的雖然知道一些研究方法,但 在論文中往往只局限於一種方法,思維單一,視野狹窄。為此,開題者(學生)首先應該學習研究方法方面的知識;第二,開題者(學生)在論文寫作中應該具體問 題具體分析,靈活地使用各種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部分 撰寫文獻綜述的技巧與方法 文獻綜述在碩士、博士論文寫作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是論文中的一個重要章節。文獻綜述的好壞直接關繫到論文的成功與否。 文獻綜述是文獻綜合評述的簡稱,指在全面搜集、閱讀大量的有關研究文獻的基礎上,經過歸納整理、分析鑒別,對所研究的問題(學科、專題)在一定時期內已經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問題以及新的發展趨勢等進行系統、全面的敘述和評論。「綜」即收集「百家」之言,綜合分析整理;「述」即結合作者的觀點和實踐經驗對文獻的觀點、結論進行敘述和評論。其目的並不是將可能找到的文章列出,而是要在辨別相關資料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論文來綜合與評估這些資料。一個成功的文獻綜述,能夠以其系統的分析評價和有根據的趨勢預測,為新課題的確立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論證。 一、文獻綜述的作用與目的 文獻綜述要針對某個研究主題,就目前學術界的成果加以探究。文獻綜述旨在整合此研究主題的特定領域中已經被思考過與研究過的信息,並將此議題上的權威學者所作的努力進行系統地展現、歸納和評述。在決定論文研究題目之前,通常必須關注的幾個問題是:研究所屬的領域或者其他領域,對這個間題已經知道多少;已完成的研究有哪些;以往的建議與對策是否成功;有沒有建議新的研究方向和議題。簡而言之,文獻綜述是一切合理研究的基礎。 大多數研究生並不考慮這些問題,就直接進行文獻探討,將在短時間內找到的現有文獻做簡略引述或歸類,也不作批判。甚至與論文研究的可行性、必要性也無關。 其實回顧的目的就是想看看什麼是探索性研究,所以必須主動積極地擴大研究文獻的來源。也只有這樣,才可能增加研究的假設與變數,以改進研究的設計。 文獻綜述至少可達到的基本目的有:讓讀者熟悉現有研究主題領域中有關研究的進展與困境;提供後續研究者的思考:未來研究是否可以找出更有意義與更顯著的結果;對各種理論的立場說明,可以提出不同的概念架構;作為新假設提出與研究理念的基礎,對某現象和行為進行可能的解釋;識別概念間的前提假設,理解並學習他人如何界定與衡量關鍵概念;改進與批判現有研究的不足,推出另類研究,發掘新的研究方法與途徑,驗證其他相關研究。 總之,研究文獻不僅可幫助確認研究主題,也可找出對研究的問題的不同見解。發表過的研究報告和學術論文就是重要的問題來源,對論文的回顧會提供寶貴的資料以及研究可行性的範例。 二、文獻綜述中常見的問題 文獻綜述可以幫助新研究者在現有知識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所以撰寫此章節時,要向讀者交代論文不同於先前研究之所在。它是一個新的有關此類研究主題方面的重要的學術研究。但是研究生在撰寫文獻綜述過程中易犯以下四種錯誤:
大量羅列堆砌文章 誤認為文獻綜述的目的是顯示對其他相關研究的了解程度,結果導致很多文獻綜述不是以所研究的問題為中心來展開,而變成了讀書心得清單。

2. 輕易放棄研究批判的權利 我國高等院校多以本校學生考本校研究生者居多,因而往往出現大量引用自己導師的研究成果而不注意其他同行的研究成果的現象,學生擔心學位論文答辯通不過,所以難得見到學生批判導師已有研究的不足;遇到名校名師,學生更易放棄自己批判的權利。由於大量引用他人的著作,每段話均以誰說為起始,結果使自己的論文成為他人研究有效與否的驗證報告,無法說服讀者相信自己的論文有重要貢獻。

3. 迴避和放棄研究沖突另闢蹊徑 對有較多學術爭議的研究主題,或發現現有的研究結論互相矛盾時,有些研究生的論文就迴避矛盾,進行一個自認為是創新的研究。其實將這些沖突全部放棄,就意味著放棄一大堆有價值的資料,並且這個所謂的創新,因為不跟任何現有的研究相關與比較,沒有引用價值,會被後人所放棄。遇到不協調或者互相矛盾的研究發現,盡管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處理,但是不要避重就輕,甚至主動放棄。其實這些不協調或者沖突是很有價值的,應多加利用。將現有文獻的沖突與矛盾加以整合是必要的,新研究比舊研究具有更好、更強的解釋力,原因之一是新的研究會將過去的所得做一番整合與改善。

4. 選擇性地探討文獻 有些研究生不是系統化地回顧現有的研究文獻,找出適合研究的問題或可預測的假設,卻宣稱某種研究缺乏文獻,從而自認他們的研究是探索性研究。如果有選擇性地探討現有文獻,則文獻綜述就變成了研究生主觀願望的反映,成了一種機會性的回顧。 因此一定要進行系統的、全面的文獻綜述,以嚴謹的科學設計來尋找、評估以及整合科學研究的證據,確保文獻綜述完整不偏。要端正學風,勇於探索和不迴避沖突。分析沖突的原因、方法與結論,可以為未來的研究及論文奠定成功.

H. 法學論文 開題報告 研究方法有哪些

開題報告的作用是表明你寫作的主題、論述的主要內容、引用的材料等,以獲得導師的認可。如果你的導師不認可你的開題報告,那比較麻煩,可能要反復修改,甚至要重新選題。對於開題報告的方式,你可以來58期刊網看看。

I. 怎樣寫開題報告

給你一個模板吧,照著寫就行了~~~~~~~~~~~~~·

《開題報告格式》
xx大學城市學院
畢業論文
開題報告
(包括選題的意義、可行性分析、研究的內容、研究方法、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預期結果、研究進度計劃等)
題 目
姓名(學號)
分院(系)
專業班級
指導教師(職稱)
二OO 年 月 日
開 題 報 告(小三號字)
論文題目(四號字)
中文題目:電 力 企 業 侵 權 損 害 賠 償 的 經 濟 分析(小四號字)
英文題目:Times New Roman
報告結構(四號字)
(開題報告主要由以下幾部分構成,本人可根據實際情況對各構成部分的標題和內容進行細微調整,要求:不少於3000字,注意:六、七部分不計算字數。)
一、選題背景及意義
二、研究的內容及可行性分析
三、 論題的研究方法
四、 論文擬解決的關鍵問題及措施和建議
五、 論文的進度安排
六、 論文的寫作提綱
七、 參考文獻
一. 選題背景及意義(四號字)
示例:(小四號字)
1. 現有侵權法對侵權損害的認識與解決
(1)台灣與大陸侵權法律制度的比較
(2)我國理論界關於某些高度危險作業的歸責原則的爭論
(3)法經濟學對侵權法的新啟示
2.存在的問題
《民法通則》第123條的規定顯得過於超前,造成司法實踐的矛盾和問題。
(內容小四號字)
二.研究的內容及可行性分析(四號字)
(內容小四號字)
三.論文的研究方法(四號字)
(內容小四號字)
例如:法哲學、法社會學、經濟分析法學、歷史分析法、比較分析法、歸納演繹法、實證分析、博弈論、成本收益論等等,可根據具體情況對論文的總體思路和布局進行調配。
四.論文擬解決的關鍵問題及措施和建議(四號字)
(內容小四號字)
五、論文的進度安排(四號字)
第一周。。。。。。選題、查閱資料(小四號字)
六.論文的寫作提綱(四號字)
前言(小四號字)
一、問題的提出
(一)、權利沖突及其解決--現有侵權法對高度危險作業侵權損害的認識與解決
1、法經濟學的起源與發展
(1) 對損害負有責任的產權制度
(2) 對損害不負責任的產權制度
2、侵權法經濟分析方法的發展
(二)、方法的改變--侵權行為經濟分析方法的發展
二、電力人身傷害侵權的法經濟學分析
(一)、對電力人身傷害高度危險作業的定義、界定
1、 建立模型,效用比較的可能性,信息成本與意識的培養
(1) 對損害負有責任的產權制度
(2) 對損害不負責任的產權制度
2……………………………
(二)、問題的相互性,借科斯的觀點提出基本立足點
三、得出的分析結論
(一)
1、
(1)
。。。。。。。
四、………………….
結語
七.參考文獻(四號字)
著作類(小四號字)
1.[美>道格拉斯G·拜爾、羅伯特H·格特納、蘭德爾C·皮克著,嚴旭陽譯,《法律的博弈分析》,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2.[美>R·科斯、A·阿爾欽、D·諾斯著,劉守英等譯,《財權權利與制度變遷--產權學派與新制度學派譯文集》,上海,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美> 羅伯特·考特、托馬斯·尤倫著,張軍等譯,《法和經濟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美>李查德·A·波斯納著,蔣兆康譯,《法律的經濟分析》(上、下),北京,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7
5.曾世雄著,《損害賠償法原理》,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
6.王利明著,《侵權行為法歸責原則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
7.汪治平著,《人身損害賠償若干問題研究》,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
8.王成著,《侵權損害賠償的經濟分析》,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9.王利明、楊立新編著,《侵權行為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10.呂忠梅、劉大洪著,《經濟法的法學與法經濟學分析》,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00
論文類
1. R·H·Coase(1960),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Ⅲ, Oct
2. 許宏濤,台灣侵權行為法修正之分析,法學家,2002(3)
3. 時顯群,西方經濟分析法學在中國,現代法學,2002(1)
4. 樊靜、張欽潤,從"華航"空難談高度危險作業的損害賠償,當代法學,2002(11)
5. 閆曉麗,侵權行為法上因果關系問題探討--第三因素介入的因果關系認定,當代法學,2002(12)
6. 葉玉,民事歸責的經濟分析--論"最便宜避免方"的規則,當代法學,2002(4)
7. 許傳璽,中國侵權法現狀:考察與評論,政法論壇,2002(1)
8. 錢弘道,法律經濟學的理論基礎,法學研究,2002(4)
9. 湯維建,論民事訴訟中的舉證責任倒置,法學適用,2002(6)
10. 單國軍,民事舉證責任倒置研究--兼談民事舉證責任的"正置",法律適用,2002(2)
11. 戚燕方,論電力企業民事侵權責任類型之選擇,法學家,1998(3)
12. 葉峰、葉自強,推定對舉證責任分擔的影響,法學研究,2002(3)

閱讀全文

與開題報告法學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野釣小羅非鬧窩解決方法 瀏覽:284
木扶手與立柱連接方法 瀏覽:532
打伊藤的最佳方法 瀏覽:369
來電顯示位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01
單元閥安裝方法 瀏覽:548
一個口腔里潰瘍最快解決方法 瀏覽:652
魚石脂軟膏的使用方法 瀏覽:524
蘋果手機的通知聲音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68
七年級上冊數學練習題計算方法 瀏覽:577
sbs包管子簡單方法 瀏覽:83
魚貝類品質評定方法有哪些 瀏覽:837
水泵灌注樁施工方法視頻 瀏覽:799
方管厚度不一致的立角焊方法技巧 瀏覽:134
醋鵝子做醋方法步驟 瀏覽:53
召喚電腦靈魂的方法 瀏覽:114
馬拉松訓練方法講解 瀏覽:422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方法論集 瀏覽:416
情感滲透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749
用牛尿洗頭的正確方法 瀏覽:894
抓羽毛球拍子正確方法 瀏覽: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