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賓士S500的輪轂是鍛造嗎
是鍛造的
另外補充一下:
鑄造式輪圈是將熔化的鋁水澆鑄在砂模中,待其冷卻成型後再經過機械加工(去毛邊,修整外觀,拋光)製造而成。
而鍛造則是使用鋼制模子,將加熱軟化的鋁塊置於其中,用沖壓的方法使其成型,,待冷卻之後再經過機械加工製成。鑄造容易大量生產,而鍛造由於工序較為復雜,因而製造成本較為高昂,但鍛造輪轂在生產過程中由於鋁塊經過不斷沖壓,因此在成型之後,其分子結構會變的非常緊密,所以可以承受較高的壓力,因而在相同尺寸相同強度下,鍛造輪轂也比鑄造輪轂質量更輕。
進一步說,因為鍛造式輪轂結構緊密,能承受高應力,因此在造型設計上,它可以設計出一些比較活潑的細條輻,設計的自由度也更高一些不過相對的,鍛造輪轂的價格也較鑄造輪轂高出很多,因而基本都是用在注重操控的高檔車上。而那些高性能的超跑,則都毫無例外的都使用鍛造輪轂。
鋁合金輪轂的廣泛使用——鋁合金輪轂的優點:
1、省油
平均每個鋁合金輪轂比相同尺寸的鋼輪轂輕2kg,一台轎車用5個便省了不起10kg重量。根據日本實驗,5座的轎車重量每減輕1kg,一年約或節省20L汽油。而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鋁合金輪轂雖然比一般鋼輪轂貴,但每輛汽車跑到2萬km時,其所節省的燃料費便足唚抵回成本。
2、增加發動機壽命
根據發動機負荷與功率曲線圖,當負荷增大至某一程度後,其功率反呈降低,此邊際將就表示此時每1單位負荷,發動機將更吃力(特別耗油),發動機負荷減輕,自然減少故障,延長壽命。
3、散熱好
鋁合金的熱傳導系數為鋼的3倍。散熱效果好,長途高速行駛之時,也能使輪胎保持在適當的溫度,使剎車鼓及輪胎不易老化,增加壽命,降低爆胎的機會。
4、真圓度好
精度高達0.05mm,運轉平衡性能佳,有利於消除一般車身超長及方向盤抖動現象。
5、堅固耐用
鋁合金輪轂之耐沖擊力、抗張力及熱力等各項強度較鋼輪轂要高。這也是鋁合金在國防工業、航空工業扮演重要的角色原因之一。
6、美觀
一般鋼輪轂因生產所限,形式單調呆板,缺乏變化;鋁合金輪轂則有各式各樣的設計,加上光澤、顏色效果好,從而提高了汽車的價值與美感。
㈡ 如何檢驗汽車輪轂
這個就需要金相分析儀了,監測的過程相當復雜。
金相分析是金屬材料試驗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採用定量金相學原理,由二維金相試樣磨面或薄膜的金相顯微組織的測量和計算來確定合金組織的三維空間形貌,從而建立合金成分、組織和性能間的定量關系。將計算機應用於圖像處理,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等優點,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㈢ 買車為何要選鍛造輪轂鍛造與鑄造有哪些區別
這個我知道,鍛造將來是一個趨勢
我朋友就是干這個的158的號,前邊158,中間是2855,後邊四位是1361。
一,鍛造鋁合金輪轂和鑄造鋁合金輪轂的區別
什麼叫鑄造:將金屬熔煉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體並
澆進鑄型里,經冷卻凝固、清整處理後得到有預定形狀、尺寸
和性能的鑄件(零件或毛坯)的工藝過程。
什麼是鍛造:利用鍛壓機械對金屬坯料施加壓力, 使
其產生塑性變形以獲得具有一定機械性能、一定形狀和尺寸鍛
件的加工方法。通過鍛造能消除金屬的鑄態疏鬆,焊合孔洞等,鑄 造
是我國較為古老的一門工藝(如青銅器等),鑄造出來的零部
件的機械性能一般不如鍛造出來的零部件,因此鍛造輪轂成本
最高,因此也最好。
生產加工的方式不同,因此使用的特點也完全不同。
鑄造式輪圈是將熔化的鋁水澆鑄在砂模中,待其冷卻成型後
再經過機械加工(去毛邊,修整外觀,拋光)製造而成。
鍛造則是使用鋼制模子,將加熱軟化的鋁塊置於其中,用沖
壓的方法使其成型,,待冷卻之後再經過機械加工製成。
鑄造容易大量生產,而鍛造由於工序較為復雜,因而製造成本
較為高昂,但鍛造輪轂在生產過程中由於鋁塊經過不斷沖壓,
因此在成型之後,其分子結構會變的非常緊密,所以可以承受
較高的壓力,因而在相同尺寸相同強度下,鍛造輪轂也比鑄造
輪轂質量更輕。
二,改裝鍛造輪轂的好處
1.安全性能鍛造輪轂材料強度比鑄造輪高30%左右,有數據為證
鍛造輪 鑄造輪
硬度 125HB 85HB
延伸率 12% 7%
抗拉強度 370兆帕 250兆帕
鍛造輪轂訂制依照客戶車型設計加工,完美匹配車型數
據,不使用任何附件,譬如墊片,轉接盤,中心套環等,有效
減少了由於附件損壞帶來的安全隱患
2.外觀
因為鍛造式輪轂結構緊密,能承受高應力,因此在造型設
計上,它可以設計出一些比較活潑的細條輻,設計的自由度也
高。能夠根據客戶需求設計,更能適合客戶汽車整體外觀,使
您的愛車更具個性化。
3.操控性能
改裝鍛造輪轂在不影響轉向及裝車的情況下,增加了輪轂
寬度,使車輛加速、剎車和彎道上的靈敏度都會有比較明顯的
提高,不論是從靜止到起步,還是行駛中加速,都會明顯感覺
更輕快,彎道中不論入彎還是出彎,車子都會明顯感覺腳下輕
盈。
4、可以增加發動機的壽命
根據發動機負荷與功率曲線圖,當負荷增大至某一程度後
,其功率反呈降低,此邊際將就表示此時每1單位負荷,發動
機將更吃力(特別耗油),發動機負荷減輕,自然減少故障,
延長壽命。
5、省油提升車輛駕駛舒適性
鍛造輪轂比鑄造輪轂輕,鍛造輪轂使用萬噸級鍛壓機擠壓
過原料,使得金屬的密度更加緊密,從而提升了金屬性能。鍛
造輪轂比鑄造輪轂普遍要輕35%以上。重量的減輕使得懸掛的反應速度有了明顯的提升,懸掛系統反應速度更快,處理路面坑窪自然更加游刃有餘,懸掛更輕快柔韌,顛簸感大大降低。
根據日本實驗,5座的轎車重量每減輕1kg,一年約或節省20L汽油。而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鍛造輪轂雖然比一般鑄造輪轂貴,但是從長遠來看,汽車行駛到達1-3萬公里就能將成本收回。現在車廠為了降低成本,普遍使用的就是鑄造輪轂,而且
相對於改裝輪轂這塊,質量參差不齊,很多生產的鑄造輪轂受
生產設備、技術條件限制安全隱患較大。市面上的輪轂99.%是
鑄造輪轂,為的就是價格便宜。但競技用的輪轂,比如F1、
WRC、WTCC等等比賽用輪轂全部都是高端的鍛造輪轂,每個輪
轂的價格動輒上萬,其目的就是為了減輕那一點點重量。因為
輪轂越重,車輛起步越差、剎車越遲鈍,造成性能不佳。甚至
有一種說法,車輪上減輕1kg,效果等於在車身上減輕10kg。
㈣ 什麼是旋壓鑄造輪轂
採用旋壓法來完成輪轂鑄造成形的過程的輪轂可以稱為旋壓鑄造輪轂。
旋壓法成形技術:將平板或預制形狀的毛坯卡緊在旋壓機的芯模上,由主軸帶動芯模和毛坯旋轉,同時由旋輪對毛坯施加壓力,使其產生逐點連續的塑性變形,從而獲得各種母線形狀的空心旋轉體零件。旋壓成形技術是一種先進的汽車輪轂製造技術
(4)輪轂的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因為輪轂作為高速旋轉的部件,每減去一點重量,對操控的提升都是巨大的:
1、輪軸轉動更輕盈,所以加速感更凌厲。
2、剎車系統負荷減輕,剎車減速更迅猛扎實。
3、避震收放更自如,動態更伶俐,行駛更有路面貼服感。
總而言之就是能在提高車子奔跑的觀賞性同時,實現操控性全面提升。
不同的鑄造工藝的輪轂成本也不同,旋壓鑄造的成本會高一些。
對於普通用戶,普通低壓鑄造輪轂的價格實惠,適合一般普通改裝用戶。
對於追求操控改裝的用戶,旋壓鑄造輪轂是個好的選擇。其相對鑄造輪轂具有更輕的重量,更好的強度,同時產品價格大大低於鍛造產品,性價比高!
㈤ 鍛造輪轂和鑄造輪轂哪個好
鑄造:就是將金屬熔煉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體並澆進鑄型里,經冷卻凝固、清整處理後得到有預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鑄件(零件或毛坯)的工藝過程。現代機械製造工業的基礎工藝。
鍛造:是利用鍛壓機械對金屬坯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塑性變形以獲得具有一定機械性能、一定形狀和尺寸鍛件的加工方法。
㈥ 摩托車輪轂是怎麼做出來的
摩托車車輪是摩托車中極其重要的部件之一, 它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著摩托車行駛的安全和可靠。早期的摩托車速度較低,其車輪結構為剛性連接,輪胎為高壓胎。隨著輪胎及車輪技術的發展,低壓輪胎逐漸取代了高壓輪胎。與此同時,低壓輪胎又出現了無內胎輪胎。目前,摩托車車輪主要有三種結構形式:輪圈輻條組合式車輪、輻板式整體車輪和輕合金車輪。
輪圈輻條組合式車輪是一種傳統的結構型式, 該種車輪與早期剛性連接的車輪相比,
減震性能較好。但是,這種車輪受結構的限制,車輪的外形變化比較困難,不能適應摩托車外觀造型日新月異的需要。並且由於這種結構車輪受輪圈沖孔的限制,不能裝配無內胎輪胎,使它的發展大受影響。輻板式整體車輪分為輻板式整體鋼車輪和輻板式整體鋁車輪。 輻板式整體鋼車輪主要用於中、低擋小輪摩托車。其鋼制輪圈的工藝方法是用鋼板卷制後焊接成型,使用一段時間後,焊接部位易生銹造成無內胎車輪漏氣。輻板式整體鋁車輪有質量小、鋁輻板形狀容易變化等優勢。另外,鋁合金輪圈和鋁輻板通過表面處理後,可以形成車輪所需要的各種顏色,滿足了消費者對多種顏色的需求。輕合金車輪是一種整體式車輪,主要有鋁合金車輪和鎂合金車輪。鎂合金車輪具有比鋁合金車輪更誘人的潛在優勢。 雖然目前鎂合金車輪已經開始應用於摩托車,但主要局限於賽車上,它不能像鋁合金車輪那樣進行大批量生產,其主要是因為:
1) 鎂與氧氣有極大的親和力,在液態下鎂可以劇烈氧化和燃燒,在熔煉和整個鑄造過
程中必須在保護性氣氛的覆蓋下進行,否則會發生燃燒事故。而目前的保護性氣氛都涉及環保問題,不僅會破壞大氣臭氧層,而且對人體危害性較大,且極易損壞設備和建築物。
2) 鎂合金的化學穩定性差,車輪在使用過程中極易發生腐蝕現象。
3) 目前,尚無公認的適合大批量生產的成套鎂合金加工設備和工藝。
鋁合金的初次登場是在 50 年代,鋁合金車輪首次被用於追求高性能的賽車中。
因為鋁合金車輪質量輕、散熱性能好,並且具有良好的外觀,所以,鋁合金車輪逐步
代替了鋼制車輪。
鋁合金車輪具有以下特點:
1) 散熱快、安全。由於轎車在高速行駛時,輪胎與地面摩擦會產生較高的溫度,制動
盤和制動片摩擦會產生較高的溫度,在這樣的高溫作用下,輪胎和制動片均會加速磨損和老化,制動效率下降,輪胎氣壓升高,易造成爆胎和剎車失靈的事故。鋁合金的傳熱系數比鋼材大 3 倍,可將輪胎和制動盤上產生的熱量迅速傳導到空氣中去,避免了輪子在高速運轉下產生的種種弊病,從而增強了制動效能、提高了輪胎和制動盤的使用壽命、有效的保障了汽車的安全行駛。
2) 重量輕、節能。鋁材比重比鋼材小,平均每隻鋁合金車圈比鋼質車圈要輕 2公斤左
右,一輛轎車以 5 只車輪(包括一隻後備車輪)計算可減輕重量 10 公斤。減輕重量也就意味著節省燃料。
3) 舒適性好。鋁合金車圈是精密的鑄造件,精加工表面達到 80%到 90%,失圓度和
不平衡很小,特別是鋁合金的彈性模數較小,抗振性好,能減少行駛中的車身振動,提高了整車的舒適性。
4) 外觀漂亮。鋁合金車圈外表是經抗腐蝕處理再靜電粉體塗裝,它可以鑄成各種花式
外形,讓人感到有一種美觀、精緻和豪華的感覺。有車族往往不惜重金更換自己中意的花式外形。基於鋁合金材料有眾多的優點,我國摩托車工業也主要是生產鋁合金車輪,本課題也採用應用廣泛的鋁合金材料做為摩托車輪轂的材料。
1.2我國壓鑄技術的發展 壓鑄工藝是一種高效率的少、無切削金屬的成型工藝,從19世紀初期用鉛錫合金壓
鑄印刷機的鉛字至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由於壓鑄工藝在現代工業中用於生產各種金屬零件具有獨特的技術特點和顯著的經濟效益,因此長期以來人們圍繞壓鑄工藝、壓鑄模具及壓鑄機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㈦ 碳纖維輪轂有什麼優勢
碳纖維在傳統使用中除用作絕熱保溫材料外,多作為增強材料加入到樹脂、金屬、陶瓷、混凝土等材料中,構成復合材料。碳纖維已成為先進復合材料最重要的增強材料。由於碳纖維復合材料具有輕而強、輕而剛、耐高溫、耐腐蝕、耐疲勞、結構尺寸穩定性好以及設計性好、可大面積整體成型等特點,已在航空航天、國防軍工和民用工業的各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近年來碳纖維這種具備高強度、輕量化的材質被不少汽車製造廠商引入到旗下的高性能車型中,碳纖維車身覆蓋、碳纖維尾翼等等。
考慮到碳纖維本身的造價以及其他投入成本等問題,一直很少有廠商願意將碳纖維應用到民用跑鞋——輪轂上。
現在讓我好好跟你介紹--碳纖維輪轂的優勢
1、更輕
碳纖維是一種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強度、高模量纖維的新型纖維材料。質量比金屬鋁輕,強度卻高於鋼鐵,並且具有耐腐蝕、高模量的特性,在國防軍工和民用方面都是力學性能優異的重要材料。碳纖維輪轂採用兩片式設計,輪輞為碳纖維材質打造,輪輻為鍛造輕量化合金,搭配鍛造鉚釘,較一般同尺寸的輪轂重量低40%左右。
2、更高強度
碳纖維的密度是鋁合金的1/2,強度卻是鋁合金的8倍,被譽為黑色黃金的材料之王。碳纖維技術不僅可以使車身輕量化,同時還可以強化車身強度。採用碳纖維製造的車,重量僅相當於普通鋼材汽車的20%到30%,硬度卻在10倍以上。
3、更節能
據有關專家研究,使用碳纖維輪轂減輕1kg的簧下質量的效能可以等同於減輕10kg的簧上質量。而車重每減10%,便可降低6%到8%的油耗,降低5%到6%的排放,在同樣用油情況下,一輛車每小時可以多開50公里,有助於提升車的加速與制動性能。
4、更耐用的性能
碳纖維復合材料的構成元素穩定,抗酸性、抗腐蝕性超過金屬。也意味著設計者無需考慮產品使用期間有腐蝕造成的性能下降,這也給汽車重量的減輕和性能的提高提供了更多可能。
5、更好超控
碳纖維輪轂有很好的減震效果,具有操控性更強,舒適度更高等特點。汽車更換輕量化的碳纖維輪轂之後,由於簧下質量減輕了,車的懸掛響應速度有明顯提升,加速更快更輕鬆了。
GALLOK改王輪轂---w1w2w.g3k4w5h6e7e8l.c9o10m(請去掉數字)
㈧ 哪位對汽車輪箍有研究謝謝~~~
鋼圈也叫做輪轂,可以說是汽車的「鞋」。中國有句俗話,腳下沒好鞋,為人窮半截。這話放到汽車上同樣適用。如今一輛好車的輪轂肯定不會小,改裝的時候輪轂也是很多人的第一個切入點。因為不但當愛車一下子漂亮很多,而且直接提升汽車個方面的性能。
輪轂的尺寸一般是這樣來表示,舉例來說,去買輪轂,上面都會有這樣的數據:18x8.5,5x114.3,+42
18(直徑18寸)x8.5(寬8.5寸) 5(5個固定螺栓)x114.3(螺栓孔之間間距114.3毫米) +42(Offset是+42毫米)。當然也會看到4x100,那就是4個螺栓的輪轂了,不過4個螺栓大都是微型車,5個比較普遍!我們再來看一下胎。胎的標示是這樣的:245/40-18。245時寬度,40可以理解為厚度,18則是指要配18寸的輪轂了。
輪轂和輪胎的搭配是由汽車決定的,比如說原廠配16x7的輪轂配225/55-16的輪胎,那麼當你升級的時候,科學的選擇是用18x8.5配245/40-18。輪轂的直徑增加,寬度增加,輪胎在直徑和寬度增加的同時,厚度則變薄了。其實道理很簡單,要是輪胎厚度不變的話,那輪子就磨車身了。
薄輪胎雖然薄,但是要比厚輪胎貴很多。先不提生產工藝,首先要保證可靠性,薄胎的橡膠強度就必須大大高於厚胎,因為胎中的空氣減少,對摩擦和碰撞的抵抗能力自然大幅減弱,所以薄胎的質量要高很多。
順帶一句:極品飛車游戲中的理論不能成立,街頭賽車輪轂不宜大於19寸,可以說17到18寸是最好的選擇。也就是說輪胎的厚度不得低於30,30是極限了。一般是40到50最佳。如果輪轂過大,不大增加重量,嚴重影響舒適程度,而且路上一個小坑你的胎就報銷了,怎麼賽車呀?
㈨ 在行駛中,鍛造輪轂真的比鑄造輪轂好嗎
我現在用的一直是鎂卡車輪的輪轂,最大的感受就是很平穩,跑高速的時候,速度快一點也沒有不穩的感覺了,比我之前的鑄造輪轂真的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