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有一套以數量分析為特徵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實證分析法、邊際分析法、均衡分析法、靜態分析法、比較靜態分析法、動態分析法、長期與短期分析法、個量與總量分析法等。
一、實證分析法:
經濟學中的實證分析法來自於哲學上的實證主義方法。實證分析是一種根據事實加以驗證的陳述,而這種實證性的陳述則可以簡化為某種能 根據經驗數據加以證明的形式。在運用實證分析法來研究經濟問題時,就是要提出用於解釋事實的理論,並以此為根據作出預測。這也就是形成經濟理論的過程。
二、邊際分析法:
是利用邊際概念對經濟行為和經濟變數進行數量分析的方法。所謂邊際,就是額外或增加的意思,即所增加的下一個單位或最後一個單位。在經濟學分析中,簡單地說,邊際是指對原有經濟總量的每一次增加或減少。嚴格地說,邊際是指自變數發生微小變動時,因變數的變動率。
三、均衡分析法:
均衡本來是物理學概念。引入經濟學後均衡是指經濟體系中各種相互對立或相互關聯的力量在變動中處於相對平衡而不在變動的狀態。對經濟均衡的形成與變動條件的分析,叫做均衡分析法。分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法,是在不考慮經濟體系某一局部以外的因素的影響的條件下,分析這一局部本身所包含的各種因素相互作用中,均衡的形成與變動的方法。
一般均衡分析法,是相對與局部均衡分析法而言的。它是分析整個經濟體系的各個市場、各種商品的供求同時達到均衡的條件與變化的方法。
四、靜態分析法、比較靜態分析法、動態分析法
是完全抽象掉時間因素和經濟變動過程,在假定各種條件處於靜止狀態的情況下,分析經濟現象的均衡狀態的形成及其條件的方法。
比較靜態分析法
是對個別經濟現象的一次變動的前後,以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均衡位置進行比較而撇開轉變期間和變動過程本身的分析方法。
動態分析法
是考慮到時間因素,把經濟現象的變化當作一個連續過程,對從原有的均衡過度到新的均衡的實際變化過程進行分析的方法。
Ⅱ 外匯市場的研究方法
浮動匯率制度下,外匯市場上匯率的持續異常波動是經濟學中最讓人困惑和難以給予理論解釋的經濟現象之一。
從20世紀70年代的宏觀模型到90年代末以來日益盛行的外匯市場微觀結構理論研究,雖然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令人鼓舞的進展,但至今還不能很好解釋匯率內在生成機制及其波動特性。與之相對應,匯率理論中微觀基礎和宏觀規律之間的聯系也一直沒有得到合理的說明。隨著復雜性科學在經濟和金融研究中的應用,出現了一種嶄新的金融市場研究方法--計算實驗金融學。計算實驗金融學藉助多主體模擬技術構建人工金融市場,模擬金融市場的運行,來發現金融市場演化的規律。從現有研究成果來看,人工金融市場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展示了良好的發展前景。
首先,採用元孢自動機模型模擬外匯市場,從交易者心理預期角度對其復雜性進行分析。其次,建立基於異質性交易者的匯率決定模型,通過人工外匯市場模擬實驗,分析外匯市場復雜性的演化規律。然後,引入央行干預改進基於異質性交易者的匯率決定模型,通過人工外匯市場模擬實驗,分析央行干預對匯率穩定的影響。最後,結合模擬實驗和壓力測試的結果,分析了人民幣匯率政策調整對匯率穩定的影響,並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雖然人工外匯市場的假設簡化了市場結構和主體行為特徵,和真實市場存在一定的差異,但仍很好地描述了外匯市場復雜性演化的過程,為外匯市場演化規律的研究提供了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人工外匯市場模擬實驗表明,外匯市場的復雜性演化與交易者行為模式緊密相關。交易者心理預期的變化是造成匯率預測的不確定性、環境變化影響的不確定性和市場軌跡的非周期性循環等復雜性特徵的主要原因。
Ⅲ 在我國如何學習和研究市場營銷學
不同的市場環境,不同的地理區域,市場營銷的活動具有不同的特點,用比較的方法可以從中找出市場營銷的規律性。不同國家的市場營銷有不同的特點,採用比較的方法進行研究,可以探索國外市場營銷學中適合我國國情的內容。同時,市場營銷學的研究要採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紛繁龐雜的市場營銷關系做出科學的判斷,預見發展趨勢,以便採取有效措施、開展市場營銷、提高經濟效益。
研究市場營銷學主要分為五種:1.產品研究法,即較為詳細、具體、深入地分析某種或某類產品的營銷個性問題;2.組織研究法,以商品流通的各個環節為主線,研究市場營銷系統中的各種機構的特性、變革和功能;3.功能研究法,主要是研究各種營銷功能的特性及動態,著重研究不同的營銷機構和產品市場如何執行這些功能;4.管理研究法,即從管理決策角度研究市場營銷問題,是戰後西方營銷學者和企業界採用,較多一種研究方法;5.系統研究法,這是一種將現代系統理論與方法運用於市場營銷學研究的方法。
Ⅳ 市場調查的方法有哪些
1、問卷調查法
問卷法是目前國內外社會調查中較為廣泛使用的一種方法。問卷是指為統計和調查所用的、以設問的方式表述問題的表格。問卷法就是研究者用這種控制式的測量對所研究的問題進行度量,從而搜集到可靠的資料的一種方法。
問卷法大多用郵寄、個別分送或集體分發等多種方式發送問卷。
由調查者按照表格所問來填寫答案。一般來講,問卷較之訪談表要更詳細、完整和易於控制。問卷法的主要優點在於標准化和成本低。因為問卷法是以設計好的問卷工具進行調查,問卷的設計要求規范化並可計量。
2、網路調查法
網路調查法是利用Internet 的互動式信息溝通渠道來搜集有關統計資料的一種方法。這種資料搜集方法包括兩種形式,一是在網上直接用問卷進行調查,二是通過網路來搜集統計調查中的一些二手資料。這種方法的優點是便利、快捷、調查效率高,調查成本低;缺點是調查范圍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調查時還有可能遭到計算機病毒的干擾和破壞,甚至前功盡棄。
3、實地調查法
實地調查法,是應用客觀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對某種社會現象,在確定的范圍內進行實地考察,並搜集大量資料以統計分析,從而探討社會現象。實地調查是在傳播研究范圍內,研究分析傳播媒介和受傳者之間的關系和影響。
實地調查的目的不僅在於發現事實,還在於將調查經過系統設計和理論探討,並形成假設,再利用科學方法到實地驗證,並形成新的推論或假說。
4、社會調查法
社會調查是指一種特定的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社會調查方法就是社會調查主體為保證其社會調查活動朝著預定的方向進行,達到了解和認識社會的目的所運用的手段、工具和方式的總和。社會調查方法在社會調查活動中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構成社會調查活動的第三大要素。
5、抽樣調查方法
就是從總體中不加任何分組、劃類、排隊等,完全隨機地抽取調查單位。特點是:每個樣本單位被抽中的概率相等,樣本的每個單位完全獨立,彼此間無一定的關聯性和排斥性。簡單隨機抽樣是其它各種抽樣形式的基礎。通常只是在總體單位之間差異程度較小和數目較少時,才採用這種方法。
6、統計調查方法
統計調查方法是指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搜集統計資料的方法。《統計法》規定的統計調查方法主要有普查、抽樣調查、統計報表、重點調查和綜合分析等。我國現行調查方法的選擇原則是:以周期性普查為基礎,以經常性抽樣調查為主體,綜合運用全面調查、重點調查等方法,並充分利用行政記錄等資料。
Ⅳ 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什麼其分析方法有幾種
西方經濟學即被運用於西方市場經濟國家的經濟學,有市場經濟者喊學之稱。以1776年亞當·斯密《國富論》的出版為標志,經首擾野濟學歷經200多年的風雨滄桑。在這個不長不短的歷史進程中,從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薩伊、穆勒、馬爾薩斯、馬歇爾到凱恩斯、米爾頓·弗里德曼、薩謬爾森、盧卡斯、斯蒂格利茨,經濟學大師輩出;從古典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和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經濟學流派林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帶來經濟學的不斷創新和發展,以致於文獻上有「經濟學帝國」之稱。
研究對象以及方法:主要包括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 -- 研究家庭、廠商和市場合理配置經濟資源的科學 -- 以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為對象;以資源的合理配置為解決的主要問題;以價格理論為中心理論;以個量分析李鄭為方法;其基本假定是市場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
宏觀經濟學 - 研究國民經濟的整體運行中充分利用經濟資源的科學 — 以國民經濟整體的運行為對象;以資源的充分利用為解決的主要問題;以收入理論為中心理論;以總量分析為方法,其基本假定為市場失靈、政府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