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標本留取方法不正確的原因分析

標本留取方法不正確的原因分析

發布時間:2022-05-11 03:31:30

1. 如何正確留取痰培養標本

留取痰樣本步驟:

1、以清晨的時間作為留取痰時間。

2、為了減少口腔常居菌的污染,先用清水漱口後再從氣管深部咳出痰液(並非唾液)吐入無菌容器內。

3、用氣管穿刺法來進行對厭氧菌的培養。

4、痰液留取應立即送去檢查,避免污染。

5、當檢查結核分枝桿菌時,為了提高陽性率應收集24小時內各時間段的痰液。

(1)標本留取方法不正確的原因分析擴展閱讀:

留取痰樣本的注意事項:

1、由於咳痰標本常受到口咽部定居細菌的污染,分離得到的細菌往往不能真正代表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應密切結合臨床進行分析,必要時進行多次培養。

2、痰液的細胞學篩選:將痰液直接塗片後光學顯微鏡檢查,每低倍視野鱗狀上皮細胞小於10個,白細胞大於25個,或鱗狀上皮細胞:白細胞< 1:2.5,可認為痰液來源於下呼吸道,即為合格痰標本。

3、由於痰的非均質性,定量培養之前需先將標本液化和勻化。

4、采樣前使用過抗菌葯物者,檢測到的感染菌濃度降低,可導致假陰性結果。

2. 如何正確採集血培養標本

血標本的留取採取准確的抽血方法是保證精確評價患者kt/v
的前提。根據患者血管通路及抽血時間等的不同,操作規程如下:
(1)透前抽血
1)動靜脈內瘺者:於透析開始前從靜脈端內瘺穿刺針處直接抽血。
2)深靜脈置管者:於透前先抽取10
ml
血液並丟棄後,再抽血樣送檢。避免血液標本被肝素封管溶液等稀釋。
(2)透後抽血:為排除透析及透後尿素反彈等因素影響血尿素水平,要求在透析將結束時,採取如下抽血方法:
1)
方法1:首先設定超濾速度為0,然後減慢血流速度至50
ml/min
維持10
秒鍾,停止血泵,於20
秒鍾內從動脈端抽取血標本。或首先設定超濾速度為0,然後減慢血流速度至100
ml/min,15~30
秒鍾後從動脈端抽取血標本。
2)
方法2:首先設定超濾速度為0,然後將透析液設置為旁路,血流仍以正常速度運轉3~5
min
後,從血路管任何部位抽取血標本。

3. 血標本採集存在的問題應採取哪些防範措施

樓主,你好~~

1 標本容器的選擇不當

不同的檢驗標本需要不同的檢驗容器。采樣所用的容器是否恰當是直接影響檢驗結果的因素之一。常見的使用容器不當有以下情況:血清標本使用有抗凝劑的試管;全血標本使用乾燥試管;血培養標本使用未經消毒的,密封不嚴的培養瓶或不按無菌技術操作造成容器污染而導致雜菌生長,培養失敗。這些都是由於標本容器使用不當人為造成的錯誤。因此,根據不同的檢驗目的選擇標本容器,必須按要求進行採集和使用。同時抽取幾項檢驗血標本時,一般注入容器的順序為:血培養瓶,抗凝管,乾燥試管。動作應迅速准確。
2 采血的時機不當

血液中的很多成分易受飲食影響。血標本做生化檢驗,應在病人空腹時採取。但某些病例的空腹血也可使檢驗結果受到影響。常見原因是:取血前一天晚上病人大量飲酒或半夜加餐,均會使空腹血待測指標發生變化。取血前使用葯物也會影響檢驗結果,在臨床上常常遇到病人血糖濃度很低,可病人一般情況良好,調查發現病人輸入大量維生素c,使血糖測定結果偏低;做細菌培養,在使用抗生素之後留取標本,會使培養陽性率降低。因此護士要根據檢驗內容,事先通知病人,向病人交代清楚有關的注意事項,嚴格掌握標本採集的適宜時機。
3 采血部位不當

臨床上有個別護士貪圖方便,直接從輸液的針頭上接上注射器抽血,或靜脈點滴時從同一血管近心端采血標本,使檢驗標本含有大量新輸入的液體;血氣分析標本取靜脈血送檢;這些都會使檢驗結果與病人病情不符,因此對輸液輸血病人,採集血標本時應在對側肢體採取。血氣分析標本應採取動脈血。
4 采血量不當

取血時要根據不同的檢驗目的,選擇不同的抗凝劑試管。不同的抗凝劑試管,要求的采血量不同,要注意抗凝劑與血液要有一定比例,不能過多過少,並將血液與抗凝劑輕輕搖勻。血抗凝劑過多,易造成血液稀釋,結果偏低,樣品滲透壓改變,細胞形態發生改變。抗凝劑過少或與血液未混勻,均可出現血液凝固或出現肉眼看不見的小凝塊,而影響檢測結果的准確性,往往給臨床醫生帶來假象,延誤了診斷和治療。
5 采血的方法不當

採集血標本所用方法可直接造成血液成分的變化,如抽血前止血帶在病人臂上縛的時間過長或過緊,都會造成血液成分的變化。對於一些采血困難,縛止血帶過長的病人,可以在針頭刺入靜脈後的短時間內放鬆止血帶,等待數分鍾再抽血。氣體,易揮發物質,ph值等測定時,可採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如:注射器中事先裝有滅菌的抗凝劑,取血後立即將注射器針頭斜面刺入橡皮塞中,盡量避免血液空氣接觸而影響血液成分含量或其ph值。血氣標本采動脈血時最好是血液自動流入注射器內。另外,采血方法不當常可導致標本溶血而影響和干擾檢測項目。紅細胞內液的某些化學成分與血清濃度不同,紅細胞內液濃度高時,溶血導致血漿中濃度增高,反之可產生不同的稀釋作用。通常標本發生溶血的原因:注射器、針頭及容器含水分;采血部位用酒精消毒後,酒精未完全揮發;反復皮下穿刺,甚至刺破血管;抽血速度過快,產生血泡並將泡沫注入容器;振盪血液時過於劇烈;兩次抽血注入同一試管內等。因此,取血時最好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部位皮膚消毒後應等皮膚乾燥後再抽血,抽血後取下針頭,將血液順管壁緩慢注入試管內,避免將泡沫或用力將血液急速推入容器造成溶血。
6 病人和標本不符

望閱讀愉快~~O(∩_∩)O~~

滿意就請及時採納我吧!如有問題請繼續追問哦!

4. 血標本被污染的原因

標本採集是醫務人員的日常工作之一,採集行為直接影響檢驗科收到的標本狀態,進而影響醫生對病情的判斷和疾病診治。血標本採集的正確與否及其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到檢驗結果的准確性,進而影響臨床診斷。一個有價值的檢驗結果需要護理人員、患者、檢驗人員多方面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現就護理人員在採取血標本中常遇到的不合格標本原因及對策做總結:

血液標本不合格原因

1、標本凝塊:

2、標本量少:

3、采血管出現錯誤: 在采血過程中使用了不正確的采血管;

4、真空采血管出現破損;

5、血樣送檢時間超時。未按照相關規定將採集到的血樣送到相應檢驗室;

6、血樣標本信息存在錯誤或者沒有檢測的項目要求;

7、沒有採集到血樣標本;

8、出現溶血問題,如重度或者重度溶血;

9、嚴重脂血,主要呈現為牛奶狀;

10、採集到的血樣標本受到污染,如運送中沒有加蓋導致被其他的標本污染。

檢驗科室凡是遇到上述任何的一個情況都將血標本判定為不合格標本,會立即致電病區護士,核對患者的信息、不合格原因等,並在做出判斷後要求臨床護士重新采血。

在臨床工作中,遇到最多的不合格標本還是溶血和凝血。凝血分為肉眼不容易發現的血凝塊及是液凝固兩種類型。導致出現這兩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在對患者進行抽血的時候不順利,抽血時間過長。這樣操作帶來的問題是血液可能在針管當中已經出現凝固;或在血液被注入到針管當中的時候,沒有立即輕搖,從而也可能造成部分的血液凝集;或在進行搖晃的時候,搖晃不均勻,時間不夠充分,使得血液沒有和抗凝劑充分混合;其次就是采血量不足或者是操作不規范的問題。

標本溶血原因

1、病人血管不充盈,用止血帶時間過長,捆紮過緊,並反復用力拍打穿刺部位,引起血管內溶血;

2、穿刺不順利,針尖在靜脈中反復探尋,損傷組織過多,造成血腫而溶血:

3、混勻抗凝管時用力過猛或送檢時振盪過大;

4、從已有血腫的靜脈采血,血樣可能含有已溶血的細胞;

5、未使用采血針,而使用了一次性注射器,抽血過快,采血後將血從注射器注入試管過猛,血細胞受外力而溶血;

6、標本量不足,血液和抗凝劑比例失調,由於滲透壓的改變發生溶血;

7、靜脈穿刺處用酒精或碘伏消毒,酒精或碘伏未乾即開始采血;

8、注射器或盛血容器不幹燥或容器污染;

9、注射器和針頭連接不緊,采血時空氣進入,產生氣泡,發生溶血;

10、用真空管采血卻未抽足量,即真空管內還殘留部分負壓,引起標本溶血。

5. 動物染色體標本中造成染色體標本製作不佳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1)動物的選擇,一般用小鼠,其繁殖能力強,易於飼養.我們常用的是它們的骨髓細胞和精巢,因其分裂指數較高,不用體外培養就可以得到分裂中期的細胞.
2)秋水仙素用量要注意,太多或處理時間過長,會導致染色體的過分凝縮或著絲點裂解,最終會引起染色體形態不正常,甚至被破壞或溶解.
3) 低滲處理很關鍵.低滲液的量、處理時間均與細胞的數量有關.低滲過度,細胞會破裂;低滲不足則染色體在一起,分散不開.
4) 離心速度或離心時間也能影響染色體標本的制備.離心速度過大或離心時間過長,則會引起細胞破裂;反之,離心速度過小或離心時間過短,則細胞沉降不下來,則會引起大量細胞的丟失.
5) 固定液要隨用隨配,固定徹底後再打散細胞團塊,否則細胞容易破碎,染色體分散亦受到影響.
6) 載玻片要預冷.冷卻不夠,則會影響染色體的附著和鋪展.
7) 用吸管吹散細胞時用力必須盡量輕柔,用力過大則會造成細胞破裂,而染色體也會彌散在溶液中,在隨後的離心中將會丟失.
8) 滴片時的高度很重要,高度過低細胞不會破裂;過高則染色體過於分散甚至丟失,無法辨別出染色體的准確數量.

6. 下列抽樣調查選取樣本的方法是否合適若不合適,請說明理由。

(1)不合適,調查的范圍較小,沒有代表性和廣泛性,失去了調查的意義




7. 如何正確留取痰標本

痰是診斷某些呼吸道疾病的依據之一。通過觀察痰的性狀可以大致上辨別疾病的類型,對痰液進行培養還能發現致病微生物以及葯物敏感性,對治療疾病有幫助。查痰如此重要,因此病人應掌握正確的留痰方法,否則將會直接影響痰檢結果
正確留取痰標本的方法是:
1.病人留痰標本前用清水漱口,以清除口腔內的食物殘渣及部分雜菌

2.做深呼吸數次後,收腹用力咳出來自支氣管深部的膿樣或粘液樣痰液,痰量不少於3毫升,避免留取唾液或鼻咽部分泌物;
3.留痰標本要使用專用的痰盒,並及時送實驗室檢查,以免乾燥妨礙檢查;
4.在治療期留痰培養標本時,應在停葯48小時後留取

5.無痰或少痰者應使用濃鹽水刺激排痰;或拍背咳嗽使痰液排出。
分享到:
相關新聞最新科普知識睡眠呼吸暫停有哪些危害?睡眠呼吸暫停有什麼症狀?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有哪些病因?什麼是睡眠呼吸暫停?如何防範秋季呼吸道疾病

8. 痰培養標本怎麼留才正確

留痰培養標本:

1、取痰前一天要多喝水,有條件的可以做霧化使痰液稀釋,易於排出。

2、在早晨空腹祛痰比較好。先用清水漱一下口,保持口腔衛生,有假牙的需要取下來,然後用力咳嗽,最好是深咳,將呼吸系統深部的痰液吐出來,吐到容器內,容器一定是無菌的乾燥的,然後收取痰液後擰緊,立即送到檢驗科。

3、用氣管穿刺法來進行對厭氧菌的培養。

4、痰液留取應立即送去檢查,避免污染。在室溫下不應該超過兩小時,另外如果沒有條件立即送檢,應在4度的冰箱內保存24小時內處理。

5、當檢查結核分枝桿菌時,為了提高陽性率應收集24小時內各時間段的痰液。

(8)標本留取方法不正確的原因分析擴展閱讀:

痰培養的臨床意義:

該項檢查適用於各種不明原因的呼吸道感染疾病。

痰液培養出致病菌後,進行菌種鑒定,可得出相應的病原菌。常見的致病菌有:

1、革蘭陽性菌: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結核分枝桿菌、放線菌、奴卡菌、厭氧球菌、白喉棒狀桿菌等。

2、革蘭陰性菌:卡他布蘭漢菌、腦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腸桿菌、假單胞菌、軍團菌等。

3、培養分離出一些真菌,有助於真菌性感染的診斷。

4、做病毒分離:可分離到某些病毒,如分離到禽流感病毒H5N1,則可診斷為禽流感。

9. 製作植物標本實驗成敗關鍵原因分析

做植物標本實驗成敗,關鍵原因分析呃呃,實驗原因關鍵失敗是因為你那個脫水的時間不夠,然後壓制他乾燥的時間

閱讀全文

與標本留取方法不正確的原因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麻科學種植方法 瀏覽:608
亞硝酸鹽國標檢測方法 瀏覽:615
交配系統的研究方法 瀏覽:413
高壓消防水泵安裝方法 瀏覽:467
捕兔子最佳方法 瀏覽:419
組合鍵電腦有什麼記憶方法嗎 瀏覽:366
治療肩周炎的土方法 瀏覽:729
文胸正確的折疊方法 瀏覽:746
海姆立克法個人急救方法圖片 瀏覽:419
appleid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38
sumifs的使用方法及實例 瀏覽:883
第三次復婚的最佳方法 瀏覽:144
明星怎麼增肥方法 瀏覽:467
安卓home虛擬鍵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281
燒傷痛癢用什麼方法治療 瀏覽:985
碧緹福按摩儀使用方法 瀏覽:589
國家隊排球線路專項訓練方法 瀏覽:979
矛盾與解決方法作文 瀏覽:382
排列三計算方法視頻 瀏覽:334
正宗的干條燕窩食用方法 瀏覽: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