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香蕉研究方法

香蕉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10 23:40:30

① 香蕉 催熟 方法

香蕉冷藏後催熟的環境條件是20~25℃,初期的相對濕度為90%,中後期為75%~80%。催熟方法有以下4種:
①乙烯利催熟:17~19 ℃時,用2000~3000μg/g乙烯利,70小時後果皮大黃;20~25 ℃時,1500~2000μg/g乙烯利,60小時後果皮大黃;25℃以上時,1000μg/g乙烯利,48小時後果皮大黃。方法是只要把香蕉的每個蕉果蘸到葯液(不用整個蕉果浸濕)即可,然後放入塑料袋中扎緊袋口,3~4天便會黃熟。
②熏香催熟:用普通的衛生棒香,點燃後放在能密封的催熟容器或小室內。棒香用量的多少以及密封時間的長短,要根據氣溫和香蕉成熟度而定。如容納2500kg的催熟室,氣溫30℃左右時,用棒香10支,密封10小時;氣溫25℃,用棒香15支,密封20小時;氣溫20℃時,用棒香20支,密封24小時;氣溫更低時,則應同時在室內生火爐,提高室溫到20℃以上。成熟度較高的香蕉可少用棒香,縮短密封時間;反之,多用棒香,延長密封時間。經過密封熏香之後,將香蕉移至20℃左右,空氣流通的地方讓其成熟。
③乙炔催熟:將香蕉置於能密封的室內,將電石放在缽中,然後裝一個能使水慢慢滴入缽中的滴瓶,滴瓶中的水量以不超過缽的容積為度。這樣,電石遇水反應,產生乙炔氣體。如1500kg香蕉在30℃左右,需電石1.5~2kg,密封16~18小時;20℃左右時,需電石2~3.5kg,密封4~5天。然後移至20℃左右,空氣流通處放3天,即可使香蕉黃熟。
④乙烯催熟:把香蕉放在不通風的密室或塑料帳內,通進乙烯氣體。乙烯與香蕉的量為1∶1000。

② 香蕉保存方法有幾種

生活中無處可見的就是水果,在眾多水果中獨愛香蕉。香蕉的果肉是如此的香甜,並且口感軟軟的,極為中意它。但是每次買回來香蕉,有點我很苦惱,也是大眾人的問題,如何保持新鮮。買香蕉最開始是挑選,這一步對於小編太難了,買的太熟味道鮮甜,但不宜保存。買青色的香蕉又不太好吃,很是苦惱。還是老實研究保存方法吧!最後選出來這幾種,一起學起來吧!

平時買下香蕉都是直接放冰箱,記住看完視頻下次不要怎麼做了。因為香蕉這類熱帶水果特別怕冷,冰箱的溫度一般都是低於12度,很容易凍傷,並且果皮表面會出現黑斑,加速水果的變質和腐爛。大家平時在超市買的水果都是香蕉在6、7月份成熟後就採摘下,在運輸到銷售點通過催熟劑來人工碎熟的,所以一般大家買來香蕉,先清水洗幾遍,然後擦乾凈水,再用保鮮膜裹著香蕉的根部,這種方法能極好的長期保存。

香蕉要吃多少掰多少,有小夥伴食用這種方法吧!吃香蕉喜歡,一個個全部掰下來,然後挑個最鮮的香蕉食用,不知道有沒有相同的,反正小編很是喜歡,但後來媽媽提醒我菜才知道,掰下來是最容易壞的,不掰放一起反而會保存的時間長一些,所有你以後要改,養成一個不掰的習慣。

另一種方法,香蕉的根部用紙巾整個包裹好,再放入保鮮袋記得把空氣擠出來,扎緊口袋後放在陰涼同分的地方。香蕉不同於橙子、檸檬這些水果,易腐爛還不耐放。而且全熟透以後還特別招惹小飛蟲,所以小編建議你吃多少買多少,不要貪多。現在學會怎麼保存香蕉了吧!

看完這個香蕉的保存技巧學會了嗎?想吃新鮮的香蕉就用起來吧!好吃還營養美容,放一個月都不會壞。看到這里了,點個關注唄

③ 香蕉保衛戰:歷史上的香蕉滅絕危機

很少有人知道,我們現在天天能吃到的香蕉正面臨一場滅頂之災。事實上,香蕉和病菌之間的戰爭從來沒有停止,歷史上香蕉滅絕的危機不止一次發生。如今,新的致命黴菌TR4已經席捲了亞洲、非洲及澳洲。澳大利亞科學家正在緊急研究可抗黴菌的新品種香蕉,避免香蕉從地球上消失。

但是,這一新品種香蕉雖能抵抗TR4黴菌,但從商業角度卻還很難達到市場要求,仍需要在研發後期通過收集反饋,不斷改進之後,慢慢根據顧客喜好培育更好的改良品種。

不過,至少我們看到了未來還能繼續吃著香蕉享受假期的希望。


本文來源土流網農業頻道,轉載請註明來源「土流網農業」

了解土地交易資訊、政策咨詢,歡迎關注服務號「土流網」(ID:tuliucom)

④ 香蕉是如何繁殖的

塊莖繁殖:為了在短期內培育大量芽苗而採用的繁殖方法,採用尚未開花結果的植株或大吸芽的地下莖(10~11月份萌芽)為材料,切塊時間最好在11月~翌年1月份;

大部分可以發芽,4、5、6月苗高40~50厘米即可栽植,此繁殖方法的優點是可減少病蟲害,成活率高、生長、結果整齊,初期植株比吸芽繁殖矮,較為抗風,但有第一代產量低的缺點。

地下莖切塊繁殖的方法,先將地下部植株切掉,挖起塊莖,留假莖12~15厘米高,然後把塊莖切成小塊,每塊重量約120克以上,接著按株行距15厘米,把切塊平放於畦上,芽眼朝上,再覆土蓋草,進行施肥管理。

(4)香蕉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肥水管理

定植後施肥要堅持「勤施、薄施、重點施」,定植後2~3周用淡糞水或少量速效化肥沖水5公斤,隔7~10天施一次(在晴天進行、淋於離蕉頭10~15厘米處),直至抽蕊,隨著植株長大而沿冠蓋面逐漸擴大施肥范圍。

除日常追肥外,還需結合中耕培土重施兩次肥,第一次是改桿肥,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進行,每株施磷肥、鉀肥各0.3公斤,灰糞3公斤;第二次是改果肥,在立秋或6月下旬7月上旬進行,每株施灰糞5公斤,復合肥0.5公斤。

定植後,隨著植株生長,要及時除去根部的新芽,抽蕊結果期,根據植株的長勢,確定適宜留果數,斷其花蕾,以確保植株營養的充足供應。

⑤ 誰能告訴我有關香蕉的所有知識

我幫你分一下類別。

有關香蕉的基本知識

香蕉屬於芭蕉科、芭蕉屬、真蕉亞屬。香蕉其實是食用蕉(甘蕉)的俗稱。事實上食用蕉包括有兩個類型:一是鮮食蕉,二是煮食蕉。鮮食蕉又包括香蕉、大蕉、粉蕉和龍牙蕉4個類型。因香蕉(香牙蕉)類型栽培廣泛,經濟效益好,故常以香蕉作為食用蕉的總稱。
香蕉起源於亞洲東南部,即東南亞、馬來西亞一帶及中國。中國的雲南、廣東、海南、福建及西藏的東南部均發現有野生香蕉的分布。香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果樹之一,遠在3000~4000多年前已被發現並在4000多年前希臘已有文字的記載。目前香蕉已迅速在世界各地發展,主要分布在東西兩半球南北緯30°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少數分布在北緯30°以外。全世界栽培香蕉的國家和地區達120個,其中主產區為中南美洲和亞洲。
香蕉的水分低、熱量高,含有蛋白質、脂肪、澱粉、膠質及豐富的碳水化合物(高達20%以上)、維生素A、B、B6、C、E、P及礦物質鈣、磷、鐵、鎂、鉀等,其中鉀的成份為百果之冠,鎂的成份亦高,並被證實有防癌之功。
香蕉性寒、無毒、甘甜柔滑,果肉、果皮、花、根皆可入葯,能去熱毒、潤肺、止渴、清腸、降血壓、通血脈、補血、止咳等,可用於防治便秘、胃潰瘍、高血壓、低血壓、貧血、癤腫疙瘩、皮膚病、動脈硬化、冠心病、咳嗽、支氣管炎、唇乾舌燥等,並可穩定情緒、使心情愉快。

香蕉的種植管理

栽培香蕉是以吸芽無性繁殖的方式繁衍後代。大田生產香蕉,過去多用吸芽繁殖和地下球莖切塊繁殖育苗,繁殖率有所提高,但仍滿足不了需要,且易帶病蟲害。目前這兩種常規繁育方式僅有少數地方採用。
1、 地下莖切塊繁殖
採用地下莖切塊育苗一般在11-12月間,將地下莖挖出來,大的可切成7-8塊,小的切成兩塊,每塊留一壯芽(圖2),塊重120克以上,切口塗上草木灰,按株行距15厘米×15厘米的規格,芽眼朝上,平放在畦面上,蓋一層薄土,然後再蓋些稻草。翌年1-2月,待蕉苗高40-50厘米時,即可控苗定植。此法育出的種苗可與同期定值的吸芽同時開花結果,產量無差異。但要注意選擇無病健壯的母株,否則很難避免速頂病傳播。
2、 吸芽繁殖
採用3-4月出土、苗高40-50厘米的劍芽和褸衣芽進行分株繁殖。劍芽,即當年春、夏
季萌發的芽,形似竹筍,葉片細小如劍,此芽定植先長葉,後長根,苗齡幼小。褸衣芽又稱過冬芽,是前年秋末從地下莖較低部位萌發的芽,由於冬後葉片乾枯下垂,形似破衣衫,故而得名。此芽定植後是先長根,後長葉,生長迅速,結果較早。分株時要用特製的長柄利鏟,從吸芽是母株相連處割離,盡量少傷母株地下莖部(圖3)。吸芽必須帶有本身的地下莖,定植後易於成活,切口最好塗以草木灰,並晾乾後進行定植。不能選擇生長細弱的母株或收果後殘株地下莖抽發出的大葉芽,此苗長勢弱,結果遲,用其吸芽繁殖容易發生束頂病。
為了減少蕉苗帶來的病蟲害,蕉苗必須消費處理。方法是:採用石灰少量式波爾多液
(硫酸銅0.5千克,生石灰0.175千克,加水50千克)、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以消滅炭疽病和葉班病病菌,可用40%樂果乳劑2000倍液消滅帶毒蚜蟲,預防束頂病的發生。

(1)香蕉的施肥量
據國外研究,香牙蕉每株一年需要氮150.5克,磷40.7克,鉀561克。但植株只能吸收肥料的一部分,其中氮占施肥量的50%(也有稱僅1/4),鉀占施肥量的50%,磷僅占施肥量的20%~30%,即是說,施用的氮、磷、鉀肥料有50%~80%流失或被土壤固定。因此,施肥量應包括植株的吸收量和流失或被固定兩項的總的。而要確定本園合理的施肥量,還得考慮本地的氣候條件。本園的土壤結構與肥力,以及水的供應狀況,生產目標(即單位面積產量、單造蕉或多造蕉栽培、新植或宿根)、種植密度、品種類型、管理水平等因素。例如,海南省要比廣西少施點肥,土壤缺鉀的要多施鉀肥,要高產優質的施肥水平必須比一般生產的高,打穴深施的比撒施的要少些,等等。在廣東珠江三角洲蕉園。產量要達到每公頃30000~45000千克(畝產2000~3000公斤)時,要求每株一年施肥量氮518~823克,磷186~297克,鉀750~1185克。
為了使施肥科學合理,即既滿足香蕉生長發育的需要和生產目標的要求,又不致多施浪費肥料,最好是進行香蕉葉片營養分析和土壤養分分析,根據分析結果指導施肥,按其缺乏量多少,合理補充不足的部分。
(2)香蕉的肥料三要素配比
肥料中氮、磷、鉀三要素配比不同會影響香蕉對氮、磷、鉀的吸收與生長發育。筆者綜合廣東、廣西、福建、台灣等省區近年的香蕉配方施肥經驗,認為要獲得施肥效果良好,氮、磷、鉀三要素配比范圍應是1:0.2~0.5:1.1~2.0要確定香蕉氮、磷、鉀三要素的合理配比,還應做到以下兩點:
①必須根據本園土壤中氮、磷、鉀的含量尤其是鉀的含量不同而不同,氮、磷、鉀的配比;土壤含鉀十分豐富(交換性鉀達0.06%以上)的應為1:0.3:0.5,含鉀較豐富(交換性鉀0.025%~0.059%)的應為1:0.3:1,含鉀中等(交換性鉀0.015%~0.0249%)的應為1:0.3:1.1~1.3,含鉀偏低(交換性鉀0.0075%~0.0149%)的應為1:0.3:1.4~1.7,含鉀低(交換性鉀只有0.0075%以下)的應為l:0.3:1.8~2.0。
②必須根據香蕉不同生長發育期而定。據非洲幾內亞的分析結果,花芽分化前期要求氮鉀比是1:1.35~1.6,花芽分化後期則為1:1.5~1.7,超過或低於上述比例都不利香蕉的生長發育。
(3)香蕉重要施肥時期
香蕉對養分的需求一般隨著葉期增大而增加。香蕉18~40葉期生長發育的好壞,對香蕉的產量與質量起決定性作用,所以這一時期是香蕉重要施肥期。這個時期又可分為營養生長中後期與花芽分化期兩個重施期,應把大部分肥料集中在這兩個時期施用。
①營養生長中後期(18~29葉期),即春植蕉植後3~5個月,夏秋植蕉植後與宿根蕉出芽定筍後5~9個月。從葉形看,這個時期由剛抽中葉(此時剛抽出的新葉多呈彎曲像虎尾狀)至進入大葉1~2片。這個時期正處於營養生長盛期,對養分要求十分強烈,反應最敏感,蕉株生長發育得好壞,由肥料供應豐缺所決定,如果這時施重肥,蕉株獲得充足養分,就能長晚葉大莖粗的蕉株,進行高效的同化作用,積累大量有機物,為下階段花芽分化打好物質基礎。
②花芽分化期(30~40葉期),即春植蕉植後5~7個月,夏秋植蕉植後與宿根蕉出芽定筍後9~11個月,從葉形看,這個時期由抽大葉1~2片至短圓的葵扇葉,葉距從最疏開始轉密,抽葉速度轉慢;從莖干看,假莖發育至最粗,球莖(蕉頭)開始上露地面,呈壇形;從吸芽看,已進入吸芽盛發期。這個時期正處於生殖生長的花芽分化過程,需要大量養分供幼穗生長發育,才能形成穗大果長的果穗。根據國外研究,當營養生長後期進入花芽分化時,葉片的氮素含量驟然下降,因為這時急需大量的氮素供應花芽分化使用,當根系從土壤吸收的氮不能滿足需要時,氮素不得不從葉、莖等組織器官轉移過來。這時施重肥,可促進葉片最大限度地進行同化作用,製造更多的有機物質供幼穗的形成與生長發育。
(4)香蕉施肥次數
香蕉具有周年生長、生長迅速、增長量大的特性,而我國氣候特點是香蕉生長最佳季節里出現高溫多雨天氣,肥料施後易滲漏,揮發流失,因此,香蕉施肥必須貫徹勤施薄施、重點時期重施的原則。
近年來,我國香蕉施肥次數普遍比過去增多,少則一年5~9次,多則10~20次。究竟一年施肥多少次才合適呢,曾有人作過香蕉施肥次數試驗,第一組分13次施,第二組分8次施,總施肥量相同。結果:第一組植株莖干比第二組高15厘米,粗2.7厘米;第一組8月中旬前已全部抽蕾,第二組9組上旬才抽完;產量第一組比第二組增加10%。
肥料分多次施用,可盡量減少流失,提高利用率,充分發揮肥效。對於砂質土壤的蕉園,肥料分多次施效果更為明顯。
根據以上情況,我們認為,香蕉施肥次數較適宜為全年12~15次,其中重肥5次,薄肥7~10次。
(5)香蕉肥料種類與施肥方法
①肥料種類。香蕉施用的肥料分有機肥和無機肥兩大類。
有機肥。有機肥即有機質肥,包括人和家畜的糞尿、家禽類、動物廢棄物、作物莖葉與糟粕、草木灰、綠肥等動植物的有機物質,以及河泥、塘泥、游泥等沖積物,含有較全面的營養元素。有機肥施用後可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狀,改善土壤的排水與通氣性能,經土壤微生物分解後可增加土壤腐殖質和營養元素。有機肥一般用作新植蕉基肥或早春肥、過寒肥,而易分解的麩餅肥可作花芽分化肥或壯苗肥。
無機肥。無機肥大多屬化學肥料,元素含量高,能溶解在水或弱酸里,易被香蕉吸收利用,肥效高而且快,使用也很方便。但有的無機肥料使用不當會造成土壤板結或過酸或偏鹼,無機肥與有機肥配合施用,就可以克服這些毛病。香蕉常用的無機肥料,氮肥有尿素、硫酸銨、碳酸氫銨、氨水等,磷肥有過磷酸鈣、鈣鎂磷肥、脫氟磷肥和磷礦粉等,鉀肥有硫酸鉀、氯化鉀等。復合肥一般含氮、磷、鉀元素,配比一般為15:15:15,廣州黃埔加拿大外資廠生產的香蕉BB肥的氮、磷、鉀配比為1:0.2:1.33。
②施肥方法。香蕉施肥有兩類,就是根際施肥和根外追肥。以根際施肥為主,根外追肥為輔。
根際施肥可分液施和干施,而干施又分撒施、穴施和溝施。
液施。液施將肥料用水溶稀釋後施用,對那些易溶解的即溶即用,對有機肥麩餅、人和畜禽類等要用水或人、畜尿漚爛腐熟才用,溶成糊狀的施後應即覆蓋薄土。液施的好處是肥料易接觸根系,易被吸收又不傷根,天旱時還起灌溉作用。
撒施。撒施就是把肥料撒於畦面上,一般在雨季過後、土壤還較濕潤時進行。晴旱天土壤乾燥不宜撒施,若晴旱天撒施一定要先把畦面淋(灌)濕。撒施要撒得均勻,施畢最好淋一次水。撒施的好處是省工,能擴大吸收面,快見肥效,但施用不當易傷根和流失浪費,尤其是5~7月蕉根易露土時,千萬要控制好肥料的依度。
穴施。穴施是在離蕉株30~100厘米處挖穴,穴深15~23厘米(大小視肥料多少而定),將肥料放入穴內並用土覆蓋。遇旱天須充分淋濕,以利肥料分解溶化。穴施的好處是防止肥料流失,肥傷較少,但吸收面窄,肥效較遲緩,花工多。一般用於春肥和過寒肥。
溝施。溝施是在離蕉株30~100厘米處1~2個弧形小溝,寬15~25厘米,長35~50厘米,深8~15厘米,將肥料均勻施在溝內,然後覆土。溝施的好處除防止肥料流失和肥傷較少外,吸收面較穴施寬,肥效較穴施快,但也較花工。一般用於春肥、秋肥及過寒肥,不宜在5~7月使用,因那時蕉株細根遍布全園並露出地面,開溝易傷細根。
香蕉根外追肥就是向葉面或果面噴施低依度的液態肥。根外追肥的優點是肥料易被葉片或果實直接。快速吸收,能及時補充營養,滿足香蕉生長發育對養分的需求,尤其是花芽分化至幼果發育時期需要大量的養分,通過根外追肥可及時補充其所需的養分,對提高香蕉產量和質量起著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噴施葉面、果面肥,肥料吸收率可高達90%,顯著高於根際施肥。但根外追肥也有不足之處,主要是每次施肥量小,需要多次施用,花工較多。
根外追肥使用哪種肥料,需根據土壤營養元素含量、植株缺素狀況及香蕉不同生育期而定,一般用尿素(不含縮二脲)、三元復合肥(氮:磷:鉀為15:15:15)。磷酸二氫鉀、葉面肥(如葉面寶等)以及各種微肥(硫酸鋅、硫酸錳、硫酸亞鐵、硼砂、中性硫酸銅等)。使用濃度也應根據不同肥料種類和香蕉生育期而定,如幼齡期(7~12葉期)尿素、三元復合肥為150~250倍液,成長植株至幼果期(22葉期至果實四成肉度)尿素、三元復合肥為50~100倍液,磷酸二氫鉀為250~350倍液,綠旺為800~1000倍液,硫酸鎂為2000倍液,其他各種微肥(硫酸鋅等)為3000~5000倍液,含有生長素的葉面肥如葉面寶為8000~10000倍液,
根外追肥還應注意做到:使用噴霧性能好的噴霧器,霧點細而均勻;最好加0.5%的展著劑(如中性洗衣粉);噴施時間最好在下午4點鍾後。
經過多年生產實踐證明,香蕉根際施肥與根外追肥相結合比單一根際施肥效果好,能增加產量,又可提高果實質量,特別對果皮色澤,果實內質及耐貯藏性有較大改善,同時可節省用肥量,降低香蕉生產成本。
(6)香蕉不同栽培的施肥
香蕉栽培時間不同,目標要求不同,其施肥時間和次數等也有所不同。
①新植蕉施肥。新植蕉施肥因春植與夏秋植而不同,蕉苗是吸芽苗還是組培苗施肥也有差異。關於組培苗的初期施肥在前面已講了,這里講的植後施肥主要是吸芽苗。初期施肥用液肥淋施。
春植。春植蕉植後20天左右。幼苗抽生1~2片新葉時開始追施稀薄糞水或麩水或尿素溶液,每隔10~20天1次,共施3~5次。5月重施1次春末肥,促進蕉苗生長,培育壯苗。7~8月蕉株新出總葉數22~24片時已進入花芽分化期,因此,7~9月份分兩次施重肥,促花芽分化與幼穗形成;在兩次重肥之間追施3次薄肥(這期間施肥,既促進花穗生長,也催下造蕉吸芽抽生),至9月前已將全年85%肥料施下。10月再追施1~2次壯果肥, 11月施1次過寒重肥,為壯果和蕉株越冬打下良好基礎。在全年10個月內施肥次數共12~15次,其中重肥5次,薄肥7~10次。
夏秋植。第一年植後至入冬前施薄肥3~4次,培養壯苗, 10月下旬施1次過寒重肥,提供營養生長後期的養分,增強植株越冬能力。第二年3月上旬施1次早春重肥,加速營養後期生長,為轉入花芽分化期提供充足養分。4~5月已進入花芽分化,應在4~6月或5~7月分2次重施花芽分化肥,其間還追施3次薄肥,促使蕉株早抽蕾,抽壯蕾,並為培養下造壯苗提供足夠養分。8~10月再追施3次薄肥壯果,同時促進下造蕉營養前中期生長。10月底重施過寒肥,12月追施越冬前薄肥,為下造蕉株營養後期生長打基礎。在兩年的17個月施肥合計14~15次,其中重肥5次,薄肥9~10次。
②宿根單造蕉施肥。宿根單造蕉施肥依培育春夏蕉與正造蕉而不同。
春夏蕉。3月初施早春重肥1次,加速上造果實發育和當造蕉株營養前期生長。3~5月追施薄肥3次,5月下旬施重肥1次,加速當造蕉株營養前中期生長。6~7月再追施3次薄肥,促當造蕉株營養後期生長。7~9月生長總葉數達28~30片,標志著花芽分化已開始,那時應抓緊施重肥2次,促當造蕉株幼穗形成和下造蕉抽生。9~10月追施1~2次壯果。壯苗薄肥, 10月底重施過寒肥,12月再追施1次薄肥,促當造果實發育和下造蕉株營養前期生長。全年12個月施肥合計13~14次,其中重肥5次,薄肥8~9次。
正造蕉。3月初施早春重肥1次,促進當造蕉株營養後期生長。4~7月已進入花芽分化階段,應分兩次施花芽分化肥,促當造花芽分化和下造蕉抽生,同期在重肥之間追施3次薄肥。8~10月再追施3次薄肥,促當造果實發育和下造蕉營養前中期生長。10月底施過寒肥,12月追施1次薄肥,增強蕉株越冬能力,促進下造蕉營養後期生長。全年12個月施肥合計12次,其中重肥5次,薄肥7次。
③宿根多造蕉施肥。宿根多造蕉施肥應立足於早字和足字。第一年新植蕉除下足基肥外,還須早追肥,勤施肥,全年施肥量比單造蕉多施1/4~1/3,施肥次數多2~4次。第一年在植後10~20大開始追施薄肥,3~4月間追施4次,促進蕉株早生快發。5月初施1次春末重肥,加速蕉株營養前中期生長。5~6月追施2次薄肥,加速蕉株營養後期生長,促進抽生下造壯芽。7~9月分兩次重施肥,促進第一造蕉株花芽分化與幼穗形成,並加速第二造蕉株營養前中期生長,8~10月追施3次薄肥,促早抽蕾,出壯蕾,同時加速第二造蕉株生長, 10月底施1次過寒肥,隨後追施1次薄肥,為第一造壯果,第二造蕉株營養後期生長打基礎,保證果實與蕉株順利越冬。第二年2~3月重施1次早春肥,加速第二造蕉株營養後期生長,促進抽生第三造壯芽。4~6月分兩次重施春夏肥,在重肥之間追施3次薄肥,促第二造花芽分化,加速第三造營養前期生長。7月施薄肥1次,促第二造果實發育,第三造蕉株營養後期生長。8~10月分兩次重施夏秋肥,同期加追施3次薄肥,促第三造蕉花芽分化。11~12月最後追施兩次薄肥,促進第三造果實發育。第一年10個月共施15次,其中重肥5次,薄肥10次;第二年12個月共施14次,其中重肥5次,薄肥9次。

(一)1月份管理工作
①尚未包蕉防寒的蕉立即包蕉,有霜凍的晚上應進行有果蕉園或秋植蕉園灌水和噴淋防霜。
②清園。鏟除蕉園內和交通路雜草,挖除束頂與花葉心腐病病株及地下莖,清除蕉園枯葉和病葉。
③春植蕉園開始整地和挖坑。
④積制有機肥。
(二)2月份管理工作
①繼續注意防寒和挖除病株。
②中下旬氣溫回暖,開始平畦,修理溝田。秋植蕉園種植間作物,乾旱時應及時灌水或淋水。
③春植蕉園中下旬施基肥、回坑,准備種蕉。
④秋植蕉和上年春植蕉園施速效肥。
(三) 3月份管理工作
①繼續清園,清除腐爛葉片。已收果的假莖、枯葉、雜草、地下老莖,堆漚制基肥(加入0.5%石灰和0.01呋喃丹)。
②定植春蕉,注意防旱灌水或淋水。
③施基肥、追肥。防治病害和蟲害,修理畦溝。
④補植缺株。
(四)4月份管理工作
①防治病害(葉斑病)。繼續挖除束頂及花葉心腐病植株及其地下莖,防治象鼻蟲等害蟲。
②春植蕉及時補植缺株,所有蕉園注意灌溉防旱。
③施重肥。二年蕉、秋植蕉株施尿素100克、氯化鉀50克、復合肥50克、麩350克、吠哺丹10克。
④蕉園除雜草和繼續修整畦溝和各種排水溝。
(五)5月份管理工作
①上旬追施攻苗肥,株施尿素150克、氯化鉀100克、復合肥100克。
②防治葉斑病和害蟲。
③蕉園除雜草。
(六)6月份管理工作
①上旬迫施壯苗肥。株施尿素150克、氯化鉀100克、復合肥100克,秋植蕉施攻花肥。
②除雜草和注意排水,鏟除吸芽。
③挑畦溝泥、培土,結合修整各種溝。
④防治葉斑病和蟲害,發現有束頂病和花葉心腐病及時挖除和補植大小相當的苗。
(七)7月份管理工作
①秋植蕉施壯蕾肥。氯化鉀150克、復合肥200克、過磷酸鈣250克、麩肥300克、吠哺丹10克。其餘蕉按上月施肥量進行追肥。
②每10天除吸芽1次,結合除草進行。
③注意防病、防蟲和排水,疏蕾和斷蕾,套袋防蟲害。
(八)8月份管理工作
①秋植蕉防曬和施壯果肥,株施氯化鉀100克、復合肥150克。其他蕉施攻花肥,株施氯化鉀150克、復合肥200克、麩300克。
②丘陵坡地注意淋水防旱,除草和覆蓋。
③防治葉斑病和挖除束頂病與花葉心腐病病株,注意防治蚜蟲等害蟲。
④下旬准備採收秋植蕉。
⑤秋植蕉准備整地、挖坑,翻堆肥和積制基肥。
(九)9月份管理工作
①採收秋植蕉和定植秋植蕉。
②追施促花肥,株施氯化鉀150克、復合肥200克、麩肥300克;已收秋蕉追施苗肥,株施尿素100克。肥各50克。
③砍除已收秋植蕉的假莖堆漚制堆肥。
④除雜草、除吸芽,注意灌溉防旱。
⑤防治病蟲害,斷蕾套防病蟲塑料膜套。
(十)10月份管理工作
①迫施壯果肥。株施氯化鉀100克、復合肥150克。
②除草和灌水防旱。
③防治病蟲害。
④秋植蕉繼續追肥。株施尿素50克、氯化鉀100克。
(十一)11月份管理工作
①清理枯葉、病葉和畦溝。
②除草積制堆肥。
③病蟲防治和挖除束頂與花葉心腐病病株及地下莖。
④准備和開始收蕉。
⑤秋植蕉施越冬肥和地下莖培溝泥。
(十二)12月份管理工作
①清除雜草、枯葉、病葉。
②施越冬肥和地下莖部培土護根。
③未收蕉套塑料套防寒。

太多了,你自己看。

⑥ 香蕉是如何繁殖的

1、吸芽繁殖 。吸芽主要是用劍芽(紅筍)和褸衣芽進行繁殖。芽一般要高達40厘米以上。 吸芽繁殖是香蕉栽培傳統較為普遍的育苗法。

2、塊莖(球莖)繁殖 。在塊莖留假莖12~15厘米高,然後把塊莖切成小塊,塊莖繁殖主要是為了在短期內培育大量芽苗而採用的繁殖方法。

(6)香蕉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栽培技術

1、定植中耕

大田定植的最佳時間為春植,結合耿馬縣的香蕉基地土壤情況,定 植方法採用溝植和坑塘定植。水田採用溝植,要求對土壤進行深耕後起畦,一畦二行,每畦間溝深0.5米,寬0.3米,畦長100米,設二級排水溝,以利於旱季灌水,雨季排水,定植規格按1.7×2.2米的寬窄行,每畝種植176株;旱地採用坑塘植法,定植規格按1.7×2.6米的寬窄行,每畝種植150株。

2、肥水管理

(1)定植後施肥要堅持「勤施、薄施、重點施」,定植後2~3周用淡糞水或少量速效化肥沖水5公斤,隔7~10天施一次(在晴天進行、淋於離蕉頭10~15厘米處),直至抽蕊,隨著植株長大而沿冠蓋面逐漸擴大施肥范圍。

(2)除日常追肥外,還需結合中耕培土重施兩次肥,第一次是改桿肥,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進行,每株施磷肥、鉀肥各0.3公斤,灰糞3公斤;第二次是改果肥,在立秋或6月下旬7月上旬進行,每株施灰糞5公斤,復合肥0.5公斤。

⑦ 香蕉的秘密

香蕉挨了凍,或者皮被碰傷,碰破時,常常會出現黑色的斑點,看去象塊金錢豹的皮。這卻又是另一場化學變化。原來,香蕉表皮細胞中,還含有一種氧化酵素。平時,它被細胞膜嚴密地包裹著,不與空氣接觸,正如你夏天躺在蚊帳里一樣,不受蚊子的打擾。但是,一旦受凍、碰傷,細胞膜破了,那氧化酵素就流出來了,與空氣中氧氣發生氧化作用,結果生成一種黑色復雜的產物。

閱讀全文

與香蕉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米蕎的食用方法是什麼 瀏覽:647
論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 瀏覽:90
前列腺癌治療新方法上海 瀏覽:755
怎麼股癬治療方法 瀏覽:97
化學消毒劑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620
越南蒸雞肉的正確方法 瀏覽:488
自動水管安裝方法圖解 瀏覽:74
仁和雪蓮精華使用方法 瀏覽:75
降血糖的方法圖片 瀏覽:569
色漿的製作方法和步驟 瀏覽:245
治療失眠的好方法周教授 瀏覽:752
三星手機恢復出廠設置的方法 瀏覽:829
如何改善唇深的方法 瀏覽:203
地球計算方法最新2012 瀏覽:491
兒童游泳的正確方法圖解 瀏覽:637
如何用卡紙做燈籠手工製作方法 瀏覽:346
滅蟻靈分析方法 瀏覽:953
接觸器連接方法和圖例 瀏覽:105
多元回歸分析方法的選擇 瀏覽:230
狐臭治療方法手術 瀏覽: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