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文化貿易是什麼意思
國際文化貿易是一個嶄新的,集傳媒經濟、國際貿易、文化研究、經濟學、傳播學等知識為一體的跨專業學科領域,瞄準國際文化貿易發展的前沿問題和最新動向。以國際文化貿易理論、文化市場理論、國際傳播、傳媒與文化經濟學、影視貿易、WTO與國際文化貿易等為主幹專業課程,重點培養掌握國際文化貿易基本理論與方法,廣泛了解國際文化貿易前沿問題,熟練掌握國際文化營銷與策劃、市場運作、談判技巧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能在文化部門、媒體機構、涉外經濟貿易部門、企事業單位以及政府機構從事文化外貿管理、調研、開發和策劃等方面工作的專業型、實用型、創新型高級人才。
❷ 什麼是文化貿易
國際上一些貿易研究機構和專家,把文化貿易分為硬體貿易和軟體貿易。一般來說,硬體指用來生產、儲存、傳播文化內容的器物工具和物態載體,如攝影器材、視聽設備、影視器材、舞美設備、游戲和娛樂器材、藝術創造和表達的工具等,軟體則指文化內容和文化服務,包括廣播電視節目、電影動畫片和故事片、印刷品、出版物、視聽藝術、表演藝術、載有文化藝術內容的光碟、視盤和多媒體、娛樂、會展等。
❸ 「國際文化貿易」這一專業的情況如何
不錯啊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的學生應系統掌握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了解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經濟狀況,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具有從事對外經濟貿易工作的基本技能。學生畢業後可在外向型企業、外貿公司、政府對外經濟貿易管理部門、相關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從事國際經濟與貿易的業務、管理、調研和宣傳策劃工作。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WTO方向)本科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較系統地掌握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中國對外貿易和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現狀,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慣例與WTO規則,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了解主要國家與地區的對外貿易狀況,能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及政府機構和科研院所從事國際經濟與貿易業務、管理、調研與教學科研等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的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的學生應較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了解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現狀,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了解主要國家與地區的社會經濟情況,能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及政府機構從事實際業務、管理、調研和宣傳策劃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理論和方法;
2. 掌握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
3. 能運用計量、統計、會計方法進行分析和研究;
4. 了解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及其貿易政策;
5. 了解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發展的動態;
6. 能夠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具有聽、說、讀、寫、譯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計算機從事涉外經濟工作。
編輯本段主幹課程:
主幹學科:經濟學、統計學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計量經濟學、世界經濟概論、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金融、國際結算、貨幣銀行學、財政學、會計學、統計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社會調查和專業實習等,一般安排6周。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相近專業:經濟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財政學 金融學 國民經濟管理 貿易經濟 保險 金融工程 信用管理 網路經濟學 體育經濟 投資學 環境資源與發展經濟學 房地產經營與估計 統計學 國際文化貿易 稅務 稅收
現今國內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排名(2008):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1 湖南大學 A+
2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A+
3 廈門大學 A+
4 中國人民大學 A+
5 南開大學 A+
6 暨南大學 A+
7 浙江大學 A+
8 上海對外貿易學院 A+
9 中央財經大學 A+
10 遼寧大學 A+
11 武漢大學 A+
12 上海財經大學 A+
13 東北財經大學 A+
14 西安交通大學 A+
15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A+
16 安徽財經大學 A+
17 復旦大學 A+
18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A+
19 河海大學 A+
20 河南大學 A+
21 西南財經大學 A
22 哈爾濱工業大學 A
23 華東理工大學 A
24 上海外國語大學 A
25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A
26 東華大學 A
27 上海大學 A
28 江西財經大學 A
29 青島大學 A
30 華南農業大學 A
❹ 中國傳媒大學的研究生專業都有哪些
1、國際關系(030207):
01國際關系理論;
02國際關系與大眾傳播;
03國際關系與跨文化交流;
04當代國際關系;
2、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030501):
01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社會思潮;
0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
3、思想政治教育(030505)
01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
02傳媒政治;
03政治傳播與政治社會化;
4、文藝學(050101)
01中國古典文論與美學;
02文藝學原理與馬列文論;
5、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050102):
01應用語言學;
02對外漢語教學;
03語言信息處理;
6、漢語言文字學(050103)
01漢語史;
02文字學;
03現代漢語;
04漢語教學;
7、中國古代文學(050105):
01先秦兩漢文學;
02魏晉南北朝文學;
03唐宋文學;
04元明清文學;
05中國文學批評史;
8、文學與世界文學(050108) 01俄蘇文學;
02現當代西方文學與大眾傳媒;
9、新聞學(050301)
01新聞史;
02新聞理論;
03新聞業務;
04網路新聞及新媒體;
05報刊理論與實踐;
10、傳播學(050302)
01理論傳播學;
02應用傳播學;
03傳播學研究方法;
04電視文化傳播;
05媒介與女性;
06國際傳播;
07新媒體;
11、國際新聞學(050320)
01國際新聞史論;
02國際新聞業務;
03國際新聞與跨文化交流;
04國際媒體;
12、廣播電視新聞學(050321)
01廣播電視史;
02外國廣播電視;
03電視新聞;
04紀錄片;
05新聞攝影;
13、輿論學(050322)
01輿論學基礎;
02應用輿論學;
03輿論調查;
14、編輯出版學(050323)
01編輯出版理論;
02出版經營與管理;
03電子出版編輯;
15、廣告學(050330)
01廣告理論與廣告史;
02廣告實務;
03廣告媒介04品牌傳播;
05受眾與市場;
16、公共關系(050331)
01公共關系理論;
02公共關系實務;
03危機管理04營銷公關;
17傳播心理學(050332)
01傳播心理基礎理論;
02傳播心理應用;
18、傳媒教育(050334)
01媒介素養教育;
02比較傳媒教育;
03傳媒高等教育;
19、傳媒政策與法規(050335)
01傳媒法實務;
02比較傳媒法;
20、傳媒經濟學(050336)
01傳媒產業管理;
02國際文化貿易;
03文化產業管理;
04影視項目管理;
21、廣播電視語言傳播(050337)
01語言傳播發聲學;
02播音主持基礎理論;
03播音主持業務;
04漢語普通話教學與水平測試;
22、藝術學(050401)
01藝術美學;
02藝術傳播學;
23、音樂學(050402)
01廣播影視音樂理論;
02廣播影視音樂應用;
03音樂人類學;
04音樂社會學與音樂傳播;
24、美術學(050403)
01影視美術;
02美術與新媒體;
03當代美術創作與理論;
25、設計藝術學(050404)
01設計藝術史論;
02廣告設計;
26、戲劇戲曲學(050405)
01戲曲歷史與理論;
02戲劇歷史與理論;
03廣播電視戲曲;
27、電影學(050406)
01電影藝術史論;
02電影創作;
03電影電視劇表演藝術;
04影視製片;
28、廣播電視藝術學(050407)
01電視藝術理論;
02電視策劃;
03廣播電視文藝;
04電視劇創作與理論;
05電視藝術與技術;
06錄音藝術;
07廣播電視語言藝術;
29、動畫學(050420)
01動畫創作;
02動畫藝術理論;
03動畫產業;
30、數字媒體藝術(050421)
01數字媒體藝術理論;
02數字媒體藝術與技術應用;
03網路多媒體;
31、應用數學(070104)
01微分方程求解及其應用;
02不確定理論中的數學方法;
03代數及其應用;
04統計與計量方法;
05媒體信息處理與智能;
32、計算電路與系統(080902)
01電子測量與電路狀態診斷;
02現代電子設計
33、電磁場與微波技術(080904)
01微波與衛星通信;
02光纖傳輸與通信技術;
03電磁兼容04電磁輻射、散射與逆散射;
34、通信與信息系統(081001)
01聲頻技術;
02數字電視技術;
03數字廣播技術;
04信息網路技術;
05傳輸與覆蓋監控;
06信息安全技術;
07移動多媒體;
35、信號與信息處理(081002)
01DSP技術與應用;
02多媒體技術;
03自動控制技術;
04視聽模式與人工智慧;
05高性能計算及應用;
06信號處理技術;
07嵌入式軟硬體技術;
36、計算機軟體與理論(081202)
01分布式計算與軟體;
02傳媒信息安全;
03智能信息處理;
37、計算機應用技術(081203)
01互聯網應用技術;
02媒體信息數據化技術;
03數字娛樂與動畫;
38、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120100)
01媒體管理;
02管理信息系統;
39、企業管理(120202)
01戰略管理;
02營銷管理;
03財務管理;
40、行政管理(120401)
01公共管理理論與實踐;
02公共政策理論與實踐;
❺ 傳媒專業考研有哪些方向
傳媒類考研大概分為四大類:新聞類、傳播類、廣告類和藝術類。新聞類專業包括新聞學;廣播電視學;輿論學;國際新聞學;編輯出版學。傳播類專業包括傳播學;傳媒經濟學;傳媒教育學;傳媒政策與法規等等。
新聞類專業:
①新聞學學碩(包括新聞理論、新聞業務、新聞史、報刊理論、網路新聞等方向)
②廣播電視學(包括廣播電視史論、廣播學、電視學、紀錄片學、媒介文化傳播等方向)
③輿論學(包括應用輿論學、輿論學基礎等方向)
④國際新聞學(包括國際新聞史論、國際新聞業務、跨文化交流、國際媒體等方向)
⑤編輯出版學(包括編輯出版理論、出版經營與管理等方向)
傳播類專業:
①傳播學學碩(包括傳播理論與歷史、傳播研究方法、應用傳播、媒介與女性、傳播心理學、媒介素養、國際傳播等方向)
②傳媒經濟學(包括文化產業管理、傳媒產業管理、國際文化貿易、影視項目管理等方向)
③傳媒教育學;④傳媒政策與法規;⑤融媒體研究。
廣告類專業:
①廣告學學碩(包括廣告理論和廣告史、廣告實務、廣告媒介、品牌傳播、市場與受眾、公共關系、區域品牌等方向)
②新媒體產業;③品牌策劃與營銷。
藝術類專業:
①播音主持;②影視編導;③傳媒藝術學;④藝術史論。
❻ 中國傳媒大學傳媒經濟學考研初試參考書有哪些
科目一:「傳播學理論與歷史」
1)《傳播學總論》(第二版)胡正榮 清華大學出版社
2)《傳播學基礎:歷史、框架與外延》段鵬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3)《21世紀初大眾傳播發展戰略研究》胡正榮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4)《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美]沃納·賽弗林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5)《傳播學史》[美]羅傑斯 上海譯文出版社
科目二「傳播實務」
公共部分
6)《傳播政治經濟學》文森特著 黃紅宇等 上海譯文出版社
7)《媒介研究技巧》(第二版)(美)伯傑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8)《大眾傳播研究方法導論》陳陽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指定選作二(傳媒經濟學專業)
9)《傳媒經濟理論》卜彥芳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10)《當代國際文化貿易與文化競爭》李懷亮
傳媒經濟學(Media Economics,又稱媒介經濟學),傳媒經濟學構建於不同的經濟學理論和分析方法之上,致力於研究經濟和金融力量如何影響傳媒體系和傳媒組織。傳媒經濟學的研究最早開展於20世紀50年代,早期的學者主要致力於研究報業競爭和廣播電視結構及管制。相關圖書《傳媒經濟學》中,作者既著眼理論又觀照實踐,以嫻熟的筆端,扎實的學理和對業界精深的理解,為人們展現了一幅美國傳媒經濟的全景式理論畫卷。
❼ 國際文化貿易在職研究生屬於哪個專業,中國傳媒大學媒體管理學院的高級研究生課程進修班怎麼樣
國際文化貿易方向是傳媒經濟學專業下設的四個研究方向之一,中國傳媒大學媒體管理學院高級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就有這個專業方向。這個專業方向的優勢本專業針對在廣播電視機構或其他文化機構、涉外經濟貿易部門、企事業單位以及政府機構從事對外文化貿易、管理、研究、發行和策劃等方面工作的人員開設,依託雄厚的師資隊伍,充分發揮培養文化傳媒領域專門人才的優勢,培養國際文化市場競爭需要的高級專門人才。關於這個專業更多的信息,你可以網路一下cucmms,第一個就是他們的招生網站,可以去了解一下。
❽ 簡述傳播學發展的歷程,談談當今時代傳播具有哪些新的特點和趨勢
.理論傳播學方向
在經濟、社會日益信息化、全球化的當今時代,研究人類信息傳播活動及其規律的傳播學已經成為重要的基礎性學科。本研究方向在傳播學學術體系中處於核心地位,是該學術體系的基礎理論。
本研究方向的特點是在從傳播歷史發展入手研究傳播活動的普遍規律的基礎上,側重於研究代表傳播發展方向的,以廣播電視為主體的電子傳播活動及其規律。
宏觀上,本方向研究有助於我國經濟、社會信息化過程中把握傳播活動的過程、機理和效果等的基本規律,從新的學術角度,用新的研究方法探討、開拓傳統學術領域;微觀上,本研究方向結合我國傳播業,尤其是廣播電視業實踐,研究廣播電視傳播的手段、受眾、改革等重大問題,認識規律、擴大效果,實現正確的輿論導向,為我國改革開放建構良好的輿論與傳播環境,促進兩個文明建設。
2.應用傳播學方向
根據本學科點的基礎和優勢,應用傳播學方向側重與以下兩個領域的研究:
傳媒經營是從經濟的角度研究傳播活動的一門應用性很強的新興學科。該學科從傳播媒介入手,既分析了傳播活動及其發展規律,又科學地界定了傳播媒介在傳播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確了傳媒經營活動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傳播事業發展的基礎。
傳媒經營是伴隨著大眾傳播事業的發展和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而發展起來的一門邊緣學科,它既具有傳播理論的共性特徵,又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傳媒經濟的研究對象是以傳輸信息為主要任務的、建立在高技術基礎上的各種傳播媒介以及由它所引起的各類經濟活動及其運行規律,其理論體系的形成使傳播學增添了新內容。
傳媒經營具有很強的求實性特徵,它突出對信息傳播經濟行為的研究。這一研究重點既是信息社會大量生產、傳播、控制信息和知識所必需的,也是傳播學在信息社會必須深化研究的重要課題。
信息傳播活動遵循市場規律的要求,在增大信息傳播量的同時,十分重視信息產品價值的增值。信息傳播的投入產出是傳媒經營理論研究的重點,並實現少投入多產出。您所察看的信息來自www.kathy010.com
傳媒經營既然是傳播理論體系中的一個分支學科,它的建立和完善化既有利於傳播學理論體系的豐富和發展,又為充分運用傳播學理論提供了必要的理論依據和具體的操作原則、策略與技巧。
傳媒經營理論的形成,為開發和利用信息傳播資源提供了理論依據;為傳播學理論在發展中國家中廣泛應用尋找到了入門口;為建立完整的應用傳播學體系打好了基礎。
傳媒經營理論的形成,是傳播學、信息學、經濟學聯系起來的「橋梁」,它使傳播學理論與我國經濟建設,特別是對信息經濟的發展緊密地結合起來,使傳播學真正地走進了生活,走進了社會經濟領域。
傳媒經營理論的形成,把傳播實務研究由過去的單一化的新聞傳播推向了寬范圍的信息傳播,同時也在發展著傳播效果理論。
傳媒經營理論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它不僅是當代傳播活動所必需,而且是未來網路傳播時代所必需。
受眾研究是傳播學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也是橫貫傳播學與應用傳播學諸學科方向之間的一個重要橋梁。受眾研究既是傳播活動的決策依據,也是衡量傳播效果的尺度來源,它的量化形態還是媒介與廣告市場的通用貨幣。以受眾理論為指導,採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所進行的受眾調查,如視聽率調查、閱讀率調查等及其分析本身,也成主媒介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受眾研究以三個並重為特徵,即理論、方法與實際應用並重,文理並重,宏觀與微觀研究並重;注重培養三種高級專門人才,即從事受眾理論研究的人才,從事受眾調研分析的人才,以及基於受眾調研進行媒體策劃、編排、經營以及廣告媒體計劃、購買和效果評估的復合型人才。
3.傳播學研究方法方向
傳播學是研究人類信息交流的科學,是研究人類傳播活動的發生、發展及其規律的一門具有多學科性的邊緣學科。傳播研究方法則是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現代科學和技術,有效地客觀地進行研究方案的設計;信息的收集、處理和分析;結果的描述、解釋以及理論模型的檢驗和修正等,從而達到綜合性地、深層次地、定性和定量相結合地探索和研究傳播活動的客觀規律和傳播效果的目的。
傳播研究方法的特點是,文理綜合,學科交叉;既研究定性方法,又重視定量方法;既強調基本的理論和框架,又注重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和計算機軟體;既要與國際的研究方法同步,又要適應我國的研究實際。
傳播研究方法的目標是,培養掌握現代科學語言,熟悉思維模式,能夠運用歸納、分析、建模等方法從事傳播研究的復合型的高級研究人才。既培養既懂定性分析方法,又能綜合地運用現代定量分析方法和各種計算機輔助手段進行傳播學有關前沿課題和實用課題研究的應用型人才。
傳播研究方法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三大類,研究方法類(科學的基本原理、抽樣調查原理、計算機輔助調查技術、實驗、內容分析、定性研究法、媒介研究、數據處理等)、統計分析類(初級分析法、高級分析法、時間序列分析、結構方程式模型,等)和實用軟體類(數據錄入軟體、統計分析軟體、問卷調查分析軟體、專業分析軟體,等)。在教學方法上,改變傳統的以老師灌輸知識為主的課堂教學,提倡研討,並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通過現代化的信息網路尋求知識和答案;注重培養學生創造性地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與教師共同完成研究課題,實現從實踐到理論再回到實踐的學習過程。
傳播研究方法綜合多種學科,同時藉助現代信息分析工具,採取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在學術上有著重要的意義。傳播學研究方法的突破將大大地提高我國傳播學學科的整體研究水平,並有助於我國傳播學隊伍的整體素質的提高。
「傳播研究方法「是中國傳媒大學新開設的傳播學研究方向,具有文理兼容的交叉學科的性質。為了鼓勵傳播研究方法方向的研究生更好地學習,為我國的傳播學科培養更多的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該方向設立有「柯惠新傳播研究方法獎學金」(簡稱「柯惠新獎學金)。您所察看的信息來自www.kathy010.com
4.電視文化傳播方向
電視文化傳播方向是對電視影像符號、各種節目形態作整體性的研究。它跨多種學科,如:哲學美學、社會學、傳播學、人類學、新聞學、心理學、影視理論。研究范圍廣闊而深透,是電視新理念、新觀念、新社會文化現象的研究。
電視文化傳播在整個現代媒介文化中處主導地位,影像文化現正取代印刷文化的中心位置,成為主導文化。電視文化是大眾文化中對社會最具影響力的文化,在整個現代媒介文化研究中,它處於學術最重要的地位。而以往我們對電視文化研究不夠,常陷入各分支學科之中,難免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對電視文化的深入研究可以讓各個分支學科從整體上觀照電視媒體文化。
由於電視文化對整個社會的影響力巨大,我國電視媒體的不斷開放,影視文化在國際競爭的加劇,對電視文化的研究具有極廣闊的前景。如:對世界各個文化差異性和體制的研究;各國家、各地域的觀眾文化心理研究;電視的策劃;數字互動電視:電視功能和DV影像文化的研究,將推動電視理論各學科的發展,並能產生眾多的邊緣學科。它應成為媒介文化的主導學科。
電視文化傳播方向培養的學生,能更深透地理解電視對社會的作用,視野更開闊,具有深厚的文化學養,在電視台和理論研究上更具創新思維和研究能力,媒體業將更需要此專業方向培養的智能策型劃和多視野觀念的電視人。
5.媒介與女性方向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社會性別與媒介傳播的關系逐漸成為跨學科研究的核心課題之一,尤其是從性別平等的視角進行媒介研究,以及對媒介在女性文化與現實發展中的詩學研究,更是學界前沿學術的發展需要。該領域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媒介與女性學術成果和業界產品的現狀和發展走向(特徵、屬性、視角、橫向及縱向理論支點),女性媒介工作者和女性受眾的調查研究(性別觀念對媒介影響、媒介女性文化再現等),以及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該領域學科框架和理論體系的建構和完善等。
媒介與女性研究正成為國際學術界的新興領域。與歐美國家研究水平相比,我國的媒介與女性研究尚處在起步階段。推動教學科研整體實力的提高,培養專業的研究人才,形成持續穩定的學術力量,已成為推進我國媒介與女性研究新階段的戰略要務。中國傳媒大學招收「媒介與女性」碩士生、開設研究課程,將對我國的媒介與女性研究產生深遠的奠基作用,也將積極推動中國傳媒大學學科體系的整合、創新。
媒介與女性研究具有較高的學術和實踐的參考價值。通過開展研究、教學工作,可以提高媒介工作者、特別是女性媒介工作者和媒介決策者確立科學的社會性別意識,促進媒介生產無性別歧視和性別刻板印象的媒介產品,使大眾傳媒成為宣傳社會性別意識、促進社會平等和社會文明的社會輿論平台;還可以為黨和政府、新聞媒體、媒體業界關注婦女、消除性別歧視現象提供理論支持,在監督和促進等方面發揮理論指導作用,從而建立有利於婦女爭取「平等、進步、發展」的媒介環境,承擔起促進社會性別平等的社會責任。
6。國際傳播方向
❾ 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專業
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專業有:
國際關系(030207)
01國際關系理論
02國際關系與大眾傳播
03國際關系與跨文化交流
04當代國際關系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030501)
01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社會思潮
0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
思想政治教育(030505)
01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
02傳媒政治
03政治傳播與政治社會化
文藝學(050101)
01中國古典文論與美學
02文藝學原理與馬列文論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050102)
01應用語言學
02對外漢語教學
03語言信息處理
漢語言文字學(050103)
01漢語史
02文字學
03現代漢語
04漢語教學
中國古代文學(050105)
01先秦兩漢文學
02魏晉南北朝文學
03唐宋文學
04元明清文學
05中國文學批評史
中國現當代文學(050106)
01中國現代文學
02中國現代戲劇影視文學
03中國現代作家與流派
04中國當代文學與文化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050108)
01俄蘇文學
02現當代西方文學與大眾傳媒
新聞學(050301)
01新聞史
02新聞理論
03新聞業務
04網路新聞及新媒體
05報刊理論與實踐
傳播學(050302)
01理論傳播學
02應用傳播學
03傳播學研究方法
04電視文化傳播
05媒介與女性
06國際傳播
07新媒體
國際新聞學(050320)
01國際新聞史論
02國際新聞業務
03國際新聞與跨文化交流
04國際媒體
廣播電視新聞學(050321)
01廣播電視史
02外國廣播電視
03電視新聞
04紀錄片
05新聞攝影
輿論學(050322)
01輿論學基礎
02應用輿論學
03輿論調查
編輯出版學(050323)
01編輯出版理論
02出版經營與管理
03電子出版編輯
廣告學(050330)
01廣告理論與廣告史
02廣告實務
03廣告媒介
04品牌傳播
05受眾與市場
公共關系(050331)
01公共關系理論
02公共關系實務
03危機管理
04營銷公關
傳播心理學(050332)
01傳播心理基礎理論
02傳播心理應用
傳媒教育(050334)
01媒介素養教育
02比較傳媒教育
03傳媒高等教育
傳媒政策與法規(050335)
01傳媒法實務
02比較傳媒法
傳媒經濟學(050336)
01傳媒產業管理
02國際文化貿易
03文化產業管理
04影視項目管理
廣播電視語言傳播(050337)
01語言傳播發聲學
02播音主持基礎理論
03播音主持業務
04漢語普通話教學與水平測試
藝術學(050401)
01藝術美學
02藝術傳播學
音樂學(050402)
01廣播影視音樂理論
02廣播影視音樂應用
03音樂人類學
04音樂社會學與音樂傳播
美術學(050403)
01影視美術
02美術與新媒體
03當代美術創作與理論
設計藝術學(050404)
01設計藝術史論
02廣告設計
戲劇戲曲學(050405)
01戲曲歷史與理論
02戲劇歷史與理論
03廣播電視戲曲
電影學(050406)
01電影藝術史論
02電影創作
03電影電視劇表演藝術
04影視製片
廣播電視藝術學(050407)
01電視藝術理論
02電視策劃
03廣播電視文藝
04電視劇創作與理論
05電視藝術與技術
06錄音藝術
07廣播電視語言藝術
動畫學(050420)
01動畫創作
02動畫藝術理論
03動畫產業
數字媒體藝術(050421)
01數字媒體藝術理論
02數字媒體藝術與技術應用
03網路多媒體
應用數學(070104)
01微分方程求解及其應用
02不確定理論中的數學方法
03代數及其應用
04統計與計量方法
05媒體信息處理與智能計算
電路與系統(080902)
01電子測量與電路狀態診斷
02現代電子設計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080904)
01微波與衛星通信
02光纖傳輸與通信技術
03電磁兼容
04電磁輻射、散射與逆散射
通信與信息系統(081001)
01聲頻技術
02數字電視技術
03數字廣播技術
04信息網路技術
05傳輸與覆蓋監控
06信息安全技術
07移動多媒體
信號與信息處理(081002)
01DSP技術與應用
02多媒體技術
03自動控制技術
04視聽模式與人工智慧
05高性能計算及應用
06信號處理技術
07嵌入式軟硬體技術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081202)
01分布式計算與軟體
02傳媒信息安全
03智能信息處理
計算機應用技術(081203)
01互聯網應用技術
02媒體信息數據化技術
03數字娛樂與動畫技術
管理科學與工程(120100)
01媒體管理
02管理信息系統
企業管理(120202)
01戰略管理
02營銷管理
03財務管理
行政管理(120401)
01公共管理理論與實踐
02公共政策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