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認為如何才能唱好一首歌從歌唱技巧情感表達個什麼曲的理解方面還是展開作答
任何人只要具備說話的能力就能用聲音去哼唱。但是,你要想唱好一首歌,卻絕非易事。這個 問題 始終是歌唱者或喜愛歌唱的人們所經常提到的問題,其答案也是多種多樣的。對那些確實具有一副好嗓子,又有很好的 音樂 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音響記憶能力的人來說,唱好一首歌較為容易,他們的才能和天賦為唱好一首歌已經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對於那些嗓音條件、天賦一般的人來說,要想唱好一首歌,無疑是要花費一定艱苦勞動的。由於每個人的文化素養、藝術情趣、歌唱習慣、演唱技能程度的不同,更主要的是受自身嗓音條件的限制,無論在歌曲的類別、風格的把握上,還是在聲音技巧的運用以及所採用的 方法 、步驟上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歌唱修養的提高,以及為了達到完善而必須 學習 有關的 理論 知識和相關學科,以及加強基本功的訓練,以便增強自己的演唱能力等,所有這些都是必要的。這里著重談如下幾個問題:一、選擇適應自己演唱的歌曲根據自己嗓音條件、音色、演唱的風格。1、要選擇自己喜愛和觀眾所能接受的歌曲,發自內心去歌唱,才能產生歌唱者和聽眾心理上的交流和共鳴。2、選擇適合自己的聲音音域范圍之內的歌曲,演唱能力所及的歌曲,如超出了自身所能承受能力的限制,那麼,肯定是唱不好這首歌曲的。3、 自然 的歌唱仍是唱好一首歌曲的大前提,因為唱歌是人的一種本能活動,人的身體各個機能的緊張與放鬆、情緒的高漲與低落、思想的集中與鬆弛都會 影響 歌唱。同時,也是與歌唱方法和習慣與身體各個部位自然動作的協調分不開的。二、熟悉、深入、完善聲樂作品當你選擇後聲樂作品後,不要立即去演唱,而要有充分的准備,而且對歌曲要熟悉,要深入 研究 ,做好作品的案頭設計工作。第一, 熟讀歌詞,高位置的普通話朗誦歌詞,加深內歌詞 內容 的深刻理解。第二,試唱作品的曲調,掌握曲調的音準、節奏以及各種速度、力度、表情述語的變化。第三,根據歌詞與旋律的配合,處理好樂句的劃分。第四, 分析 研究作品的 時代 背景,並且熟悉伴奏的織體。第五,根據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作品選擇演唱的方法、形式與手段。第六,增強歌曲情感的處理,加強藝術的表現能力,使音樂、歌聲、語言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呈現給觀眾。三、加強演唱技能的訓練好的演唱,除了聲音優美悅耳,感情真摯動人,語言形象准確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使聲音運用自如。如果演唱者缺乏自如運用聲音的能力,即使演唱一首音域不寬、句式不長的小歌曲,也同樣不能去表達歌曲的內容。雖然發聲技巧只是藝術表現的手段之一,但它在歌唱藝術中,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要有良好的歌唱狀態 發自內心的強烈歌唱慾望,全身心地投入到歌唱中去。要求身體健康,精神振奮,排除一切的雜念與干擾。過分的緊張與鬆弛都會影響良好的歌唱狀態。正確的演唱姿勢應是:身體自然垂直、頸部放鬆、頭略微仰起、胸部自然挺起而不是提起、兩肩微向後開、兩臂自然下垂、兩腿自然站立承受周身的壓力和重心,兩眼有神平視前方。通過眼的傳神、面部表情的變化、語言的准確、聲音的流暢,這就能很好地把作品的內容、情感的變化表現出來。(二)良好的呼吸狀態是歌唱技巧中的關鍵
2. 唱歌有什麼訣竅嗎如何唱好一首歌
第一你要學會吸氣,唱歌正確的吸氣,是把他吸到肚子里。把肚子吸脹的唱歌,有些人越吸肚子越縮進去是不對的。
第二。唱高音你只要把嘴巴長很開,高音就上去了,唱高音不要扯脖子,聳肩的唱上去。要肚子用力唱上去。
第三,就是音準問題了,很多人都說唱歌跑調,是因為沒找到方法。少連。我就教你個技巧。
好比如拿《同一首歌》來說 前面 歌詞是;鮮花曾告訴我,你怎樣走過。 鮮字的拼音是xian 你只要把an正確的唱出來就可以了。 把每個字的後面的,拼音讀清楚。
花; hua 唱准 a
高; gao 唱准ao
走;zou 常准ou
只要把後面的那個拼音唱准就可以了。你慢慢練慢慢琢磨 還有 、一定要做到 "聲情並茂"!!!
聲:指的是發聲的技能(也就用那些動作去唱歌)
情:演唱時所要表達的一種情緒或一種氣氛(一般被視為是不是投入,是不是有歌者的氣質)
就算一個發聲技能高超的人,他的聲音還是會有瑕疵的,因為在聲樂表現中,人聲始終是精益求精的,如果缺少了感情的支撐,那他充其量是一部發聲機器,而且是有瑕疵的。
反之,如果憑一時之勇,一時之情去發泄的話,那就往往脫離不開K歌,叫喊等行為了。
誤區:聲、情兩者不能良好的結合起來,盲目訓練導致成為一個麻木的發聲工具,而過分的熱情似火又太容易染上市井演唱之氣,今後就難改了! 再看看這些吧、對你一定有幫助 1.歌唱的姿勢很重要。要站直,要平均站在兩腿的支持力量上。頭的位置比身體的位置更重要。有人唱高音時把頭抬起來,似乎唱上去省些勁,事實並非如此。頭抬起來高音緊了。喉嚨也會發緊,不松。正確的是:頭應稍低,但別太低。 頭部有很多共鳴,聲音在頭部產生共鳴,聲音就大。頭的動作要與旋律相反,越高頭略低,聲音好象下到胸腔里去。 2.歌唱時,盡量避免用那些與唱無關的肌肉。控制呼吸用橫隔膜時盡量不牽扯到其它肌肉,不要象搬東西那樣使勁,那樣會將所有的腔體關閉起來,把聲音也關緊了。唱的時候不要緊張,自然的唱,肩部要放鬆,不要有小動作,唱時只用橫隔膜。
3.打開喉龍。打開喉嚨很簡單,當你困時,一面講話一面打呵欠,這時候喉嚨就打開了。打開喉嚨比打開嘴巴更重要!這樣唱起來的聲音比只張嘴不打開喉嚨的聲音更亮些。所以,嘴要與喉嚨一起張開,最好後面張得更大些!如同用一個倒立的漏斗,大口一方在頸部喉嚨處,漏斗尖在面罩處。如果聲音位置已全部進入面罩,聲音就能從最輕逐漸唱到最強。
註解:只張嘴不開喉嚨: 前嘴 後嘴
嘴不大,但開喉嚨: 前嘴 後嘴(倒立的漏斗)
4.焦點。歌唱時聲音好象放電影一樣,聲音要有共鳴,焦點要集中,集中在面罩。太遠、太近都不行。每個人都有自己做好的發聲焦點,焦點集中了,聲音會越來越大;沒有焦點的聲音就散了。要求聲音大,不能一天就擺出一個架子,開始時共鳴點要小,然後擴展開來,越唱越大。 這種發聲方法,聲音小,好象燈後面有面鏡子,可以使光照得更遠。頭額、鼻竇等處都是空的共鳴腔,要盡量利用。
5.呼吸。歌唱時,要用躺著睡覺時的呼吸方法。在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橫隔膜)中,我更傾向於腹式呼吸,這樣可以吸得深。且快。但無論哪種呼吸,不可二種同時用!這樣是矛盾的,如同一腳踩剎車,一腳踩油門。
6.訓練聲音。你先找到最好的音以後然後順著往上、往下去唱,嘴、喉嚨位置都不要移動,在唱鄰近的音時盡量體會,盡量模仿那個最好的音,這就叫「自我模仿」。每個人都要有「聲音的記憶」。要特別注意嗓音、喉部的感覺。歌唱是很抽象的,一定要注意咽喉肌腱等發聲器官的技能狀態。聲音的記憶,不光指音調,而是包括音質、音色、力度。要追求上中下聲區的統一。
7.發聲的基本東西。首先,喉部肌肉要使喉結稍下來一些,這樣在聲音的圓潤性、音量等方面比往上的好。其次,唱歌時,要保持一個氣柱,與自然嗓音相反,在有氣柱的基礎上,越到高聲區聲音越寬、越響。 我所說的打開喉嚨,就是讓喉嚨打開,使聲音不受壓制、不受干很自由的出入,打開鼻腔、進入頭腔,自由地振動起到共鳴。要有呼吸支持,得到最大的共鳴效果,而不是說打開喉嚨後壓、擠,聲音發白。如果我們能找到一個正確的位置,聲音就自動的、正確的進入面罩。
8.聲帶如同橡皮筋,既能拉長也能撐寬。但如果一個人不是正常發揮自己真正的音質,而是故意的撐大中、低聲區的聲音,這樣高音是無法唱上去的。即使唱上去,發出的聲音也是大搖大擺的。正確的聲音位置是:按高聲區聲音的寬窄極限與高位置,去定中、低聲的聲音音量及位置,而不是將中、低聲區的聲音故意撐大個音的往上練,唱第一個音時,喉結放下,再往上唱第二個音,控制喉結不動,練好了第二個音,再往上練第三個、第四個,逐步增加。
9.打開喉嚨、喉結穩定與喉頭兩側肌肉用力的關系。喉頭兩側頸部肌肉有力,是要求兩側的肌肉幫助喉頭打開,而不是將喉嚨捏緊。正確的打開喉嚨是感到頸部往四周擴張。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用自然的打哈欠的感覺去講話,去唱歌。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歌唱發聲時的嘴形要呈微笑狀。撅嘴、拉下巴使口形成豎橢圓形,喉嚨容易發緊。
10.如何解決換聲點的問題。中、低聲區的聲音,要與高聲區一樣寬,就容易過渡。如果下面搞得太寬,撐得太大,到過渡音就難以過去。在低聲、中聲區開始往上唱時,要先想好高音的聲音位置,按這個聲音位置唱,就能順利過去。因為聲音的位置始終保持在面罩共鳴里。唱過渡音時,不要使勁用力,要唱得柔和而順利完成。
11.唱弱音時仍要有面罩共鳴,要求音質與音色與唱強音時一樣。唱高音時,聲音在面罩里很響、很亮,唱低音時也要有這種效果,但要柔和的多。
12.唱高音時注意,不要張大嘴。用腹式呼吸唱高音時,上腹部應稍往外一些。
13.應該盡量用方法防止有碰喉嚨的聲音。用微笑去唱,從高音到低音,每個音都有位置、有支持,保持住,嗓子不要用勁。唱高音一下子打上去,下行時盡量按照那個位置連下來,位置不變。
14.不要怕聲音小!我知道很多人在唱中聲區時都希望撐大嗓門。不要這樣,聲音要美,位置要高,音質要高。要保持位置不變是很難的,因為橫隔膜總偷懶。
15.唱HC,要弱,點小。不要一張嘴唱,氣就跑一半,要感覺把臉都蹩青了!歌唱的藝術就是吸氣的藝術,就是要吸得多,唱時盡量慢慢放。用很少的氣振動聲帶。這個訣竅就是要點小一點!唱大了就一下蹩死了。
16.唱低音時不要使勁,簡單些,象小錘子一樣敲出來;唱高音時,象有個小鈴鐺在裡面,尤其是抒情女高音。在哪裡哼就在哪裡唱。要的是位置,不要用勁。
17.結尾的那個高音你還可以唱得更好,換好氣,一下子打上去,點很小然後延長、放大。
3. 怎麼可以唱好一首歌
答:首先你得對這首歌足夠的了解和熟悉,然後可以通過這幾個方面下功夫:1.音準,在演繹這首歌之前先把這首歌的調和節拍哼准,像對著原畫臨摹一樣。2.歌詞,我所說的歌詞可不只是把詞背下來、唱對那麼簡單,每一句歌詞的咬字都值得推敲,口齒必須清晰,所謂「字正腔圓」,做到這一點才能讓聽眾聽得舒服,聽得盡興。3.感情,這首歌唱出來不能只是單純的炫技,要想打動人得去了解作者創作這首歌的初衷,有時要把自己當作歌曲中故事的當事人來演繹,這樣才更有代入感。以上均屬於我的個人觀點,歡迎大家補充。
歌手
4. 怎麼才能唱好歌 基礎方法
一、歌唱的姿勢
正確的歌唱姿勢是:
1、身體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鬆,這里的放鬆絕不是松垮、癱瘓,它應呈現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也就是精神飽滿的狀態。
2、頭部保持於眼睛向前平視稍高的位置,胸部自然挺起,兩肩略下後一點,小腹收縮,兩臂自然垂落,全身有一種積極運動的狀態。
3、兩腳一前一後稍分開,前腳著力、身體的重量要平穩,重量落在雙腳上。
4、面部,眼神要自然生動,眉、眼、嘴是五官中的重要部位,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因此在演唱中眼睛切記應當張大一些,不要眯起眼,虛著唱歌。
5、嘴巴是歌唱的喇叭,應當張得開,放得松,切忌緊咬牙關。
二、歌唱的呼吸
學習正確的歌唱呼吸乃是歌唱藝術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礎。由呼吸控制的歌聲才是聲樂,呼吸是歌唱的原動力。聲樂界有「誰懂得呼吸,誰就會唱歌」之說,說明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它確實是歌唱者首先應該學會的一項基本功。
歌唱時的呼吸與日常生活中說話的呼吸是不大一樣的。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通過說話交流思想感情,因為一般距離較近時所需音量就較小,氣息較淺,不用很大的力度,也不用傳得很遠,而且說話連續用嗓時間長了,嗓音就容易疲勞、嘶啞,這種說話的呼吸若用於唱歌就顯得不能勝任了。
唱歌是為了抒發情感,是要唱給別人聽的。歌唱時面對的往往是大庭廣眾,須將歌聲傳至每個角落,因而要求聲音既要有一定的音量,又要有一定的力度變化,要有長時間歌唱的能力。
並要求根據歌曲的需要,或長、或短、或強、或弱、或高、或低地有控制地輸送氣息,要做到這些,就不是簡單的事了。所以歌唱時的呼吸作為一種藝術手段,有它自身特有的一套規律和方法,它是一項技術性問題,是後天訓練出來的。
(4)學唱好一首歌的分析方法擴展閱讀:
鍛煉肺活量的方法
造成肺活量檢測數值連年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體育鍛煉方法和沒有充足的體育鍛煉時間。鍛煉肺活量的方法有很多下面就簡單介紹三種。
方法一 經常性的做一些擴胸、振臂等徒手操練習。
方法二 耐久跑練習,注意要堅持經常、跑和呼吸配合、距離適當、強度不宜大。
方法三 練習潛水或游泳,在水中不但手臂要不停的劃水,還要克服水的阻力呼吸,是鍛煉提高肺活量的好方法。
鍛煉提高肺活量的方法還有:踢足球、打籃球、折返跑等等很多。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選擇那一種方法,都要持之以恆經常練習才能有效。
5. 如何能准確的唱好一首歌
一、唱歌的姿勢
正確的唱歌姿勢,不僅是歌唱者良好的心態的表現,而且還關繫到氣息的運用,共鳴的調節以及歌唱的效果,在訓練時,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演唱習慣,做到兩眼平視有神,下頜內收,頸直不緊張,脊柱挺直,小腹微收,腰部穩定。
二、唱歌中的呼吸
首先是吸氣,在做呼吸練習時,先做好正確的演唱姿勢,保持腰挺直,胸肩松寬,頭自如,眼望遠處,從內心到面的表情都充滿情意,然後,「痛快地嘆一口氣」使胸部放鬆,吸氣時,口腔稍打開,硬軟齶提起,並與提眉動作配合,很興奮地以後腰為主,將腰圍向外松張,讓氣自然地,流暢地「流進」使腰、後背都有「氣感」,胸部也就自然有了寬闊的感覺,比如用「打呵欠」去感覺以上動作。
但呼氣時不準過深,否則使胸、腹部僵硬,影響發聲的靈活和音高的准確,吸氣時不要有聲響,反之不僅影響歌唱的藝術效果,還會使吸氣不易深沉,影響氣息的支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兩肋擴張,小腹微收的習慣。
三、發聲練習是歌唱發聲的一種綜合性基本技能的訓練,學習唱歌必須以最基本的發聲練習開始。
1、做獲得氣息支點的練習,體會吸與聲的配合,利用科學的哼唱方法,體會並調節自己的歌唱共鳴。
2、學會張開嘴巴唱歌,上下齒松開,有下巴鬆鬆的「掉下來的感覺」舌尖鬆鬆地抵下牙。
3、唱八度音程時,從低到高,母音不斷裂連起來唱,口咽腔同時從小到大張開。
4、氣息通暢的配合,發出圓潤通暢自如的聲音。
四、咬字、吐字准確、清晰
發音練習的目的,歸根到底是為了更完善地演唱歌曲,所以必須要注意咬字、吐字的清晰,正確地掌握語言的回聲,明確漢字語言的結構規律,將歌曲曲調與咬字吐字結合起來練習。練唱時,將每個字按照出聲引長歸韻的咬字方法,先念幾遍,再結合發聲練習,以字帶聲,力求做到字正腔圓,聲情並茂,演唱時發母音的著力點,應盡量接近聲區的集中點,使三個聲區的共鳴得到銜接和靈活調整。
歌唱藝術是聲音與文學相結合的藝術,我們唱好歌曲,不能只講聲音,不講感情,反之也不行,我們應對歌曲的思想內容、表現手法以及詞曲作者、歌曲的時代背景,有個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再進行適當的處理,把歌曲的藝術形象准確完整地再現出來,達到以情帶聲,聲情並茂。
6. 如何唱好一首歌,唱好一首歌的8大藝術處理技巧
1.
技術與藝術
技與藝,即聲與情,一向是歌唱中血肉相連的兩個部分。發聲、咬字、吐字和情感的表達構成歌唱的整體,二者不可分割。歌唱的人聲是以人身的整體作為樂器從事歌唱的,絕非只靠嗓子、氣息或共鳴就能單獨完成的,歌唱是全身心都參與的一種表演藝術,不僅全部身體都要參加,而且包括你的靈魂。歌唱應成為諸種因素融匯於一個整體中的扣人心弦的完美藝術,就是說,只有聲情並茂,技藝結合,才能使歌唱達到感人的境界,產生沁人肺腑的藝術成果。聲與情是辯證的統一,相輔相成。不論是專業歌唱者還是業余愛好者,在平時的訓練中,要加強整體歌唱的意識,使歌唱發聲與情感表達同時進行,使聲、字、情成為一體,養成用心靈歌唱的習慣。
2.
忘我的演唱
唱歌要感動聽眾,首先要使自己處於興奮而又激動的歌唱狀態。「真真假假」是藝術表現的特定手法。「假」是為了表現「藝術的真」,「假」,是表現「真」的藝術技巧。真入假出而不失為真,才能發揮藝術的真實性和表現的真實性的統一,才能發揮藝術感染的強大作用。因此我們在演唱時一定要把握好這兩者的關系,恰到好處地來表現藝術。在平常中,我們發現還有一些人在演唱時精神高度緊張,前怕狼後怕虎,滿腦子私心雜念,這樣的歌唱狀態是絕對唱不好歌的,更不用說感動觀眾了。因此我們講的「忘我的演唱」就是要演唱者丟掉一切來自思想上的或者聲音上的包袱,消除一切緊張因素,以既充滿激情而又放鬆自如的狀態進入演唱,要知道,只有情感得到了解放,才能得到自然而舒暢的聲音效果,才能有更完美的感情表達。歌唱藝術應該是「有聲又有樂」。
3.
藝術的處理
有了對歌曲的真情實感後,就應該對歌曲處理有一個全面的總體設想,這里包括整個歌曲的速度、力度、音量、音色、伴奏等等問題。當然這些設想不是盲目的或是隨心所欲的,歌曲的結構、曲體、調式旋律的起伏發展,直到節奏、和聲等給演唱者以藝術表現的總啟示,它們可以指引歌者內在情緒的走向,找到全曲的高潮及歌曲的層次。在演唱中特別要把握好藝術的對比性,如一首歌的敘述性和歌唱性的區別,一首歌曲中強弱、輕重的變化,其中最關鍵的是要找到歌曲的高點(高潮處)和低點。一般來說要突出高點,一定要把低點放低,一定要有鋪墊的過程,否則一個勁兒地強或一個勁兒地弱是達不到藝術效果的。處理歌曲時,畫龍點睛的部分往往是一些重點句、字。重點的詞句要在咬字吐字上、感情上予以強調,要一句一字地,甚至在一個經過音上深下功夫,反復練唱,認真尋味,找到最適宜的表現手法。也就是說演唱者必須按照自己的總體設計反復演唱攻克難關,直到自己的處理化為真情的體現。
4.
韻味的體現
演唱的二度創作是一個復雜的勞動過程,它對演唱者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好的演唱者不僅能准確地領會和傳達歌曲的藝術意境,同時還能通過自己的再創造,挖掘歌曲里某些潛在的、甚至作曲家沒有料想到的東西。一首作品,作曲家無法提供韻味,它必須由演唱者自己去體會和創造。好的歌者並不滿足於曲譜中所記下的音而必定會在音外的腔上下工夫(腔也就是韻味),並用得恰到好處。在你唱熟了一首新歌後,根據語言的特點、感情的需要,就會自然而然地在音調的旋律音上增加一些其它的音,使之成為裝飾音、顫音、滑音、倚音等,唱起來就會更加動人和自然,就更有味道和美感,這就是韻味給作品帶來的新的生命力。
5.
風格的掌握
作品的風格或者說音樂的風格掌握得好與壞,演唱的效果是大不一樣的。我們常常聽一些獨唱音樂會的演出,有的人聲音相當漂亮,發聲技巧也很高超,但整台音樂會從中國民歌唱到歐洲的古典藝術歌曲,聽起來聲音上也好,力度上也好,韻味上也好,總是一個樣,一個味,讓人聽了過耳即忘,缺少心靈的共鳴和藝術的回味,更有甚者太缺少藝術修養和文化修養,把各種風格的歌曲混淆在一起,使之南腔北調,南轅北轍,與原作差距甚遠。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主要是歌唱者沒有很好地在歌唱前對作品的時代風格、民族風格、地區風格、個人風格等進行細致的分析和了解,沒有能恰如其分地用自己的歌唱技巧來表達作品的風格。因此歌唱者要准確地表現作品的內涵還必須事先研究作品的風格(也就是演唱風格)。當然與其它姐妹藝術相比,音樂的風格具有更多的抽象性。音樂是無形的時間藝術,而繪畫、雕塑、建築等都是有形的空間藝術,因而他們的風格往往比音樂更容易一目瞭然。一個歌唱者文學修養的深淺,會直接影響他對作品的理解和風格的把握,因為風格的形成,主要就是建立在最深刻的認識基礎上的。成熟的歌唱家是能把作曲家的創作意圖和作品的風格特點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能把音樂的全部涵義,讓聽眾「一耳瞭然」的。
6.
聲音的運用
我們在演唱一首作品時,運用什麼樣的聲音才能符合作品的思想內容和情感,這是值得研究和設計的問題。作為歌者有了美妙的聲音外,能駕馭各種聲音和音色變化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比如面對一首進行曲時要選用雄壯的聲音,面對一首圓舞曲時應是明亮、華麗、輕巧的聲音,面對一首搖籃曲時則需要用柔和甜蜜的聲音等等。這里對聲音也要有一個想像的過程,如對一首抒情輕柔的曲子時,可以把聲音設想為「輕柔的紗巾在微風中飄灑」「樹葉輕輕落在地上」這樣的聲音控制上;又如唱一首柔美而又輕巧的歌曲時,又可把聲音比喻為「透明的露珠」、「春夜的雨滴」等等。總之,我們要擅於調動人聲的聲音「庫」中最恰當的聲音,唱出歌曲內容所需要的聽覺效果,貼切地表現作品。
7.
意境的想像
意境的想像,就是要盡量去啟發音樂的想像力,演唱者應根據歌曲的內容和音樂形象,在自己的頭腦中化為一幅幅活動畫面,把自己化為作家、詩人,也變成作品的主人公。換句話說,就是要象戲劇演員進入角色一樣去身臨其境。如果你把一首歌曲的基本情緒和意境設想得很具體,那麼你在表達時就會很真實和生動。想像和意境會很快幫助你確立起正確的音樂形象或者說歌曲的主人公的形象來,歌曲的主人公形象完整、統一了,歌曲的主題思想也就明確了,這樣就會達到情真意切。當然歌唱者解釋音樂的能力,不是一日之功,它是一種生活的積累,記憶的積累,情感的積累,這種積累越多,越豐富,「靈感」也越活躍,越豐富。因此作為歌者,應隨時用眼睛和耳朵去搜集和傾聽各種生活的畫面和聲音,去感受生活,從而增強我們對生活和人物的理解能力和想像能力,從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內涵。
8.
內涵的理解
所謂內涵,主要是指作品的內在含義即思想感情。理解作品的內涵,是演唱的基礎。拿到一首歌曲,先不要急於唱譜,而應該將歌詞反復朗誦幾遍,以便從中了解主人公所處的時代背景、特定環境和思想感情。一首歌曲或長或短,都凝聚著作曲家的強烈感情,作曲家的深情厚意蘊藏在每個音符之中,歌唱者需要認真地去發掘和領會。對作品的理解越深,感受越深,在演唱時的表達則越純真,越完美。一個演員或歌唱者文學修養的深線,會直接影響他對作品內涵的理解。不少學唱的人,往往單純從聲樂技巧來談歌唱表現,因此平時的接觸面比較窄,不看小說不看畫,不讀詩文不聽音樂,甚至於連報紙也不常看,視野不開闊,知識不豐富,這樣的學唱是唱不出感情來的。要知道對作品內涵有無深刻的理解,結果是大不一樣的,因為只有在理解作品的基礎上,才可能做到真情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