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水質監測的監測方法
化學法、電化學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離子選擇電極法、離子色譜法、氣相色譜法、等離子體發射光譜(ICP—AES)法等。其中,離子選擇電極法(定性、定量)、化學法(重量法、容量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在國內外水質常規監測中還普遍被採用。
金標准水質檢測項目相關檢測方法分別如下:
1【pH值】水質 pH值的測定 玻璃電極法GB/T6920-1986
2【溶解氧】水質 溶解氧的測定 電化學探頭法 GB/T11913-1989碘量法《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國家環保總局2002年
3【臭和味】文字描述法《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國家環保總局2002年
4【侵蝕性二氧化碳】甲基橙指示劑滴定法《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國家環保總局2002年
5【酸度】酸度指示劑滴定法《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國家環保總局2002年
6【鹼度(總鹼度、重碳酸鹽和碳酸鹽)】 酸鹼指示劑滴定法《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國家環保總局2002年
7【色度】水質 色度的測定GB/T11903-1989
8【濁度】水質 濁度的測定GB/T13200-1991
9【懸浮物(SS)】水質 懸浮物的測定 重量法GB/T11901-1989
10【總可濾殘渣】重量法《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國家環保總局2002年
11【總殘渣】重量法《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國家環保總局2002年
12【全鹽量(溶解性固體)】水質 全鹽量的測定 重量法 HJ/T51-1999
13【總硬度(鈣和鎂總量)】水質 鈣和鎂總量的測定 EDTA滴定法 GB/T7477-1987
14【高錳酸鹽指數】水質 高錳酸鹽指數的測定 GB/T11892-1989
15【化學需氧量(COD)】水質 化學需氧量的測定 重鉻酸鹽法 GB/T11914—1989
16【生物需氧量】水質 生物需氧量的測定 稀釋與接種法 GB/T7488—1987
17【氨氮】 水質 銨的測定 納氏試劑比色法 GB/T7479-1987 水楊酸-次氯酸鹽光度法《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國家環保總局2002年
18【硝酸鹽氮】水質 硝酸鹽氮的測定 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GB/T7480-1987 水質 硝酸鹽氮的測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HJ/T346-2007
19【亞硝酸鹽氮】水質 亞硝酸鹽氮的測定 分光光度法GB/T7493-1987
20【六價鉻】水質 六價鉻的測定 二苯碳酸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7467-1987
21【總氮】水質 總氮的測定 鹼性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GB/T11894-1989
22【總磷】水質 總磷的測定 鉬酸銨分光光度法 GB/T11893-1989
23【磷酸鹽】鉬酸銨分光光度法《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國家環保總局(2002年)
24【硝基苯類】還原-偶氮光度法《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國家環保總局(2002年)
25【苯胺類】水質 苯胺類化合物的測定 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 GB/T11889-1989
26【游離氯】水質 游離氯和總氯的測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 GB/T11897-1989
27【總氯】水質 游離氯和總氯的測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 GB/T11897-1989
28【氟化物】水質 氟化物的測定 離子選擇電極法GB/T7484-1987
29【氯化物】水質 氯化物的測定 硝酸銀滴定法 GB/T11896-19879
30【硫酸鹽】水質 硫酸鹽的測定 重量法 GB/T11899-89 鉻酸鋇分光光度法《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國家環保總局(2002年)
31【硫化物】水質 硫化物的測定 亞甲基蘭分光光度法 GB/T16489-1996
32【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水質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測定 亞甲藍分光光度法 GB/T7494-1987
33【石油類】水質 石油類和動植物油的測定 紅外光度法 GB/T 16488-1996
34【動植物油】水質 石油類和動植物油的測定 紅外光度法 GB/T 16488-1996
35【總鉻】水質 總鉻的測定 高錳酸鉀氧化-二苯碳醯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7466-1987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國家環保總局(2002年)
36【銅】水質 銅、鋅、鉛、鎘的測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75-1987
37【鋅】水質 銅、鋅、鉛、鎘的測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75-1987
38【鉛】水質 銅、鋅、鉛、鎘的測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75-1987
39【鎘】水質 銅、鋅、鉛、鎘的測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75-1987
40【鎳】水質 鎳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12-1989
41【鉀】水質 鉀、鈉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04-1989
42【鈉】水質 鉀、鈉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04-1989
43【鈣】水質 鈣、鎂的測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05-1989
44【鎂】水質 鈣、鎂的測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05-1989
45【鐵】水質 鐵、錳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11-1989
46【錳】水質 鐵、錳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11-1989
47【溶解性鐵】水質 鐵、錳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11-1989
48【銀】水質 銀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07-1989
49【甲醛】水質 甲醛的測定 乙醯丙酮分光光度法GB/T13197-1991
③ 怎樣選擇水質監測分析方法水質監測中常用的水質分析方法有哪些
樓主,您好。 正確選擇監測分析方法,是獲得准確結果的關鍵因素之一。選擇分析方法應遵循的原則是:靈敏度能滿足定量要求;方法成熟、准確;操作簡便,易於普及;抗干擾能力好。我國對各類水體中不同污染物質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三個層次,它們相互補充,構成完整的監測分析方法體系。
(1)國家標准分析方法我國已編制60多項包括采樣在內的標准分析方法,這些方法比較經典、准確度較高,是環境污染糾紛法定的仲裁方法,也是用於評價其他分析方法的基準方法。
(2)統一分析方法有些項目的監測方法尚不夠成熟,沒有形成國家標准,但經過研究可以作為統一方法予以推廣,在使用中積累經驗,不斷完善,為上升為國家標准方法創造條件。
(3)等效方法 與前兩類方法的靈敏度、准確度具有可比性的分析方法。等效方法必須經過方法驗證和對比實驗,證明其與標准方法或統一方法是等效時才能使用。 詳情請參考國家標准物質網www.rmhot.com按照監測方法所依據的原理,水質監測常用的方法有化學法、電化學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離子色譜法、氣相色譜法、等離子體發射光譜(ICP—AEs)法等。其中,化學法(包括重量法、容量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目前在國內外水質常規監測中被普遍採用。
④ 電導分析法在水質分析中的應用有哪些
水質的檢驗。用電導法鑒定蒸餾水、去離子水及其他水樣的純度,操作簡便、准確度高, 可以進行連續自動測定, 是其他分析方法所不及的。水的電導率越低表示其中的離子越少, 水的純度越高。電導分析法是通過測量溶液的電導來分析被測物質含量的電化學分析方法。
依據的基本原理是溶液的電導與溶液中各種離子的濃度、運動速度和離子電荷數有關。其具體做法是:將被測溶液放在由固定面積、固定距離的兩個鉑電極所構成的電導池中,然後測 量溶液的電導,由此計算被測物質的含量。
(4)水質監測應用到電化學分析方法擴展閱讀
以測量待測溶液的電導為基礎的分析方法。電導是電阻的倒數, 測電導實質就是測電阻。電導分析也可以說是通過測量兩電極間溶液的電阻來確定離子含量的方法。
由於溶液的電導並不是某一種離子的特徵參數,而是溶液中所有離子的共同貢獻,因此電導分析法的選擇性很差, 使它的應用受到很大限制。
⑤ 水質檢測分析方法常用哪些分析方法
1、看:用透明度較高的玻璃杯接滿一杯水,對著光線看有無懸浮在水中的細微物質?靜置三小時,然後觀察杯底是否有沉澱物?如果有,說明水中懸浮雜質嚴重超標。
2、聞:用玻璃杯距離水龍頭盡量遠一點接一杯水,然後用鼻子聞一聞,是否有漂白粉(氯氣)的味道?如果能聞到漂白粉(氯氣)的味道,說明自來水中余氯超標。
3、嘗:熱喝白開水,有無有漂白粉(氯氣)的味道,如果能聞到漂白粉(氯氣)的味道,說明自來水中余氯超標。也必須使用凈水器進行終端處理。
4、觀:用自來水泡茶,隔夜後觀察茶水是否變黑?如果茶水變黑,說明自來水中含鐵、錳嚴重超標,應選用裝有除鐵、錳濾芯的凈水器進行終端處理。
5、品:品嘗白開水,口感有無澀澀的感覺?如有,說明水的硬度過高。
6、查:檢查家裡的熱水器、開水壺,內壁有無結一層黃垢?如果有,也說明水的硬度過高,(鈣、鎂鹽含量過高),應盡早使用軟化處理!注意:硬度過高的水很容易造成熱水器管道結垢,因熱交換不良而爆管;長期飲用硬度過高的水容易使人得各種結石。
(5)水質監測應用到電化學分析方法擴展閱讀:
主要意義:
水資源是人類社會發展不可或缺並且不可替代的重要資源之一,對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與生產都發揮著保障的作用。
當前人類社會中的水資源危機問題已經直接對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限制的作用並且影響著人類的正常生活,所以正視水資源危機以及重視水資源問題具有緊迫性與必要性。而在對水資源質量的調查與把控中,水質分析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飲用水主要考慮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其水質標准除有物理指標、化學指標外,還有微生物指標;對工業用水則考慮是否影響產品質量或易於損害容器及管道。水資源是人類社會發展不可或缺並且不可替代的重要資源之一,對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與生產都發揮著保障的作用。
⑥ 水質測試技術方法的現狀
目前,國內外的實驗測試手段,從分析原理劃分,大致可分為兩大類:即化學分析法和物理分析法(或物理化學分析法,也可叫儀器分析法)。這兩類分析方法之間並不是相互孤立和對立的,例如在運用儀器分析時,在進行分析測量之前,試樣往往必須經過一系列預處理工作,這就必須採用化學方法,同時儀器的校準也常常必須藉助化學分析來核對。在實際分析工作中,應根據具體情況和要求,綜合考慮儀器分析和化學分析的特點,揚長避短,選用適當的分析方法。這就要求分析化學工作者必須同時掌握好這兩類分析方法。
從水和污水的檢測項目來看,主要包括:感官指標,一般性質,常量組份,微量元素,有毒元素,污染組份,微生物,放射性,氣體成份,同位素等,共約90~100項指標,近200個檢驗方法。除經典的化學分析方法外,還包括了許多近年來發展的新技術,如原子吸收光譜法、極譜法、原子熒光法、離子色譜法、感耦等離子體光譜法、質譜法、能譜法以及痕量元素的多種分離富集技術等。
從掌握的分析測試技術方法來看,國內外基本大同小異,國內測試質量和某些先進國家相比,測試數據有較好的可比性,但國內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受經濟條件的制約,儀器普遍陳舊,設備簡陋;人員的技術素質、知識更新得不到較好的提高,這樣就使得國內的測試技術能力仍然保持在70~80年代的水平。當然由於部門和經濟條件的差異,有些單位的儀器設備條件也有比較先進的,但人員技術素質也存在不相適當的狀況。現就各項分析技術的現狀介紹如下:
一、化學分析法
化學分析是最早使用的和長期以來廣泛應用的分析方法,故又有「經典分析法」之稱。化學分析是以化學原理和化學反應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分析方法,此方法以化學反應如酸鹼反應、絡合反應、沉澱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等為基礎建立起來的,用於成份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它是分析化學的基礎,目前仍是國內外分析工作者通用的分析手段。
在現今水質分析中應用最廣的是比色法和容量法。這些方法能夠普及和採用的主要優勢是,只要有化學試劑和玻璃器皿即可進行,不需要太多昂貴的儀器,因此,往往是許多中、小型實驗室採用的主要手段。
比色法對微量物質的測量有很大的優越性,此法的操作步驟一般比較簡單、快速、靈敏度也較高。比色方法有三種:一種是目視比色法,這種方法所要求的設備和技術條件簡單,對低色度溶液的辨認比儀器測定更加靈敏,可以分辨測定液中混濁物的干擾。第二種為分光光度法,第三種為光電比色法。這兩種均需儀器,在正常情況下,用儀器比色比目視法准確,重復性好,但在溶液混濁時,儀器無法辨認容易出現假象,這種方法還容易受儀器性能的影響,由於需要儀器設備和電源供應,所以不宜在野外使用。
分光光度計能將光線分為較狹窄的波段,所以測定效果比光電比色計的好。但前者價格比較貴,在一般測定中,光電比色計也能得到滿意的結果。
所以三種比色法各有優缺點,可以根據具體條件加以選用。
容量法操作起來也比較簡單,對某些項目也能得到較准確的結果,但是也容易受指示劑,操作的熟練程度和標准溶液濃度等條件變化的制約,使准確度和靈敏度受到影響。
二、物理分析法(儀器分析法)
物理分析法,也可叫物理化學分析法或叫儀器分析法。這種分析方法是以物質的物理、物理化學性質(光譜及電化學性質)為基礎並使用特殊儀器進行分析的測試方法。
儀器分析是20世紀初發展起來的一類分析方法,又有近代分析法之稱,它具有靈敏、准確、快速、易於實現自動化和連續測定等優點。
目前在水、工、環測試中主要應用以下各類方法:
1.原子吸收光譜分析法
原子吸收光譜分析法又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簡稱原子吸收法。原子吸收法是一種很好的定量分析方法。目前在國內各大、中實驗室應用比較普遍。它具有靈敏度高、准確度高、選擇性好等優點,方法簡便,分析速度快,如果採用自動化的儀器,每小時可分析100個以上的試樣。
另外,用途廣泛,在測定含量范圍方面,既能用於微量(mg/l)和超微量(μg/l)的分析,又能用於基體組分含量的測定;在測定元素種類方面,約能直接測定70種元素,採用間接方法還可測定鹵素、硫、氮等非金屬元素,測試的種類幾乎可以復蓋元素周期表中70%的元素。
原子吸收法也存在一些缺點和不足:
(1)各元素的分析條件不相同,特別是使用的光源燈不同,不利於同時進行多種元素的測定。
(2)對於成分復雜的樣品,干擾仍然比較嚴重。
(3)對某些高溫元素如稀土元素釷、鋯、鉿、鈮、鉭、鎢、鈾、硼等的測定靈敏度較低。
(4)儀器比較復雜和價格較貴,不利於普及,目前國產儀器性能還不太過關。但價格比較便宜,一般比較容易普及。好的原子吸收儀是美國PE公司產品和日立Z-5000型,但是價格較貴,在現有條件下使許多實驗室望塵莫及。
2.發射光譜分析法
發射光譜分析法,它包括三個最基本的過程:首先對被測物質提供發射光譜的條件,既依靠外加能源使之原子化和被激發;然後將激發態原子所發出的復合光分解為單色光形成光譜;最後對光譜進行檢測。發射光譜分析的方法有五種,即①看譜分析法;②攝譜分析法;③光電直讀光譜法;④火焰光度法;⑤感耦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
在上述五種發射光譜分析方法中,前三種方法本部門採用較少,這里不再贅述。在水、工、環系統主要應用的是火焰光度法和感耦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
火焰光度法的主要特點是以火焰為光源,將試樣在火焰中原子化並激發後,再對發射光進行分光和檢測,其測量方法是用光電轉換元件將光信號轉變為電信號而測量。這種方法由於僅使用火焰光源,提供的能量較低,故能分析的元素比較少,通常測定的對象是鹼金屬和部分鹼土金屬。一般測定水中K、Na、Ca、Sr等元素時,應用比較方便。
感耦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是基於原子發射光譜原理的基礎上,改進了光源條件,即在光源上引入了電感耦合等離子炬。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自60年代中期研製成功以來,與原子發射光譜相結合,以它優越的激發性能,良好的精密度,極低的檢出限以及多元素同時快速測定等優點,已逢勃發展為無機成分分析的主要手段,已廣泛應用於多種行業的科技領域。90年代初北京地質儀器廠在我國首次開發研製成功了WL-100系列單道掃描等離子體光亮計,它的主要技術指標基本達到了國內外同類儀器水平,第一台樣機就在國土資源部礦泉水檢測中心,已在日常使用中。
當然,國產儀器也有它一定的不足之處,就是電學部分還不太過關,耗氣量大,少量樣品測定時成本較高,適於批量生產。
3.原子熒光光譜法
能夠產生熒光的物質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原子。一般所說的熒光分析是指基於分子吸收的熒光現象,基於原子吸收而產生熒光的現象為原子熒光。原子熒光光譜法是60年代建立起來的,是近年來發展很快的一種微量分析方法。它是由基態原子吸收輻射被激發,然後去活化而發射出的熒光。其特點是靈敏度高(一般情況比原子吸收光譜法高),選擇性好和用途廣泛,特別是對環保監測尤為有用,我們這里主要用來測定汞、砷、硒等成分,使用起來也很方便。
4.電化學分析法
電化學分析是利用物質的電化學性質來測定物質組成的分析方法。電化學分析的主要內容包括:電導分析、電位法、電解法、庫侖法、極譜法五種方法。在這些方法中我們目前通常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1)電導分析。本方法是應用兩個相同的惰性電極,插入被分析溶液,在此電極上施加交流電壓,測定其間的電導(電阻的倒數)。電導分析法最先應用於測定電解質溶液的溶度積,解離度和其它一些特性。由於溶液的導電性質取決於溶液中所有共存離子的導電性質的總和,所以這種分析方法不具專屬性。對於復雜物質中各組份的分別測定受到限制。但電導法確屬一種簡便而且十分靈敏的分析方法,至今仍保留著在某些方面的應用,例如對水質純度的檢驗和用做氣相色譜的鑒定器等方面。
容量分析中,使用電導指示滴定終點的方法叫做「電導滴定法」。電導滴定法的准確度較高,並且能用於較簡單混合物中各分量的測定,這種分析方法在實現容量分析的自動控制方面,有較好的用途。
(2)電位法。電極電位與溶液中電活性物質的活度有關,測量電極電位,並應用奈恩斯特方程計算被測物質的含量(如各種離子選擇性電極的直接測定),或以電位作為容量分析的終點指示(稱為電位滴定)。
電位分析所用到的各種電極,從用途上可以分為指示電極和參比電極。如氫電極、甘汞電極、銀-氧化銀電極常用做參比電極,還有些離子選擇電極,如K+、Na+、Ag+、Ca2+、Pb2+、F2-、Cd2+、Br-、I-、Cn-、S2-、SCN-等離子都有選擇電極出售,這些電極使用起來比較方便,特別是在野外或條件較差的小型實驗室,用這些電極也可以解決許多離子成分的測定問題,還有PH值和EH值的測定更是所有檢測水的方法中所普遍採用。
以指示劑變色判定容量分析的滴定終點,雖然方法簡便易行,但也有一定的限制,對於不同化學反應採用不同指示劑,有時沒有適合的指示劑可供應用;對於有色,混濁或具有熒光的溶液無法進行分析。電位滴定法可以彌補上述缺限,而且還可用於混合溶液中,進行連續滴鑒。使用電位突躍檢測滴鑒終點,易於實現自動滴定。
(3)極譜分析法。極譜法是一種特殊的電解分析法,它的操作過程是在特定條件下進行電解的過程。這種方法發展很快,儀器設備便宜,容易推廣,因此應用普遍,其主要特點如下:
第一,靈敏度高。經典極譜法一般可測量10-5mol/L的溶液,近代極譜法甚至可測量低至10-11mol/L的溶液。這對於痕量或超痕量元素測定有很重要的意義。
第二,准確度高。極譜的相對誤差一般為1%~5%,這對於痕量分析方法來說,准確度是相當高的。同時極譜法的重現性很好,用同一溶液可以反復進行多次測定,也有利於得到准確結果。
第三,應用范圍廣。極譜法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就測定的元素而言,原則上幾乎所有的元素都能夠用極譜法直接地或間接地進行測鑒,在水質分析中如Fe、Ae、Ca、Pb、En、Cd、Cr、Co、Ni、Mo、Se、V、W等元素都可以採用極譜法進行測鑒。
第四,分析速度快,容易實現自動化。極譜法的測定工作,一般可在數分鍾內完成。目前已經有自動化和微機化的極譜儀了,從儀器的調整、分析、直到最後的結果計算和顯示(或記錄)全部由微機控制,這樣不但加快了分析速度,提高了分析的准確度,而且使用十分方便。
第五,極譜法的主要缺點是需要使用具有揮發性的有毒物質汞,在使用汞時必須注意汞的回收和保存。
5.色譜法
色譜法實質上是一種物理化學分離方法:即利用不同物質在兩相(固定相和流動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數,當兩相作相對運動時,這些物質在二相中反復多次分配,從而使各物質得到完全的分離。當這種分離技術應用於分析化學領域就是色譜分析。
現代的色譜法,比之早期己向前大大地發展了,它已成為分支很多,性能優越,用途廣泛的一類重要的儀器分析方法。我們通常應用的是氣相色譜,液相色譜和離子色譜法。
目前,氣相色譜法主要應用於石油、化工、醫葯等工業生產部門從事氣體分析及有機化合物的分析;隨著環保事業的發展,氣相色譜法在大氣污染分析和水質分析中也正在發揮重要的作用。在環境地質研究中,我們主要應用氣相色譜法測試水中的污染和有毒有害成分如: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有機磷(敵敵畏、樂果、甲拌磷、甲基對硫磷、對硫磷等)、有機氯(如六六六、滴滴涕)。分析上述項目時常用的檢測器是氫焰離子檢測器和電子捕獲檢測器。
高壓液相色譜分析是在液體流動相色譜分離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氣相色譜的基礎上,色譜理論得到了發展,同時出現了新的高效填充劑,發展了適合於液相色譜用的檢測器和高壓泵,使液相色譜技術有了新的突破,分析速度和分離效率大大提高,為了與經典液相色譜區別,這種新型液相色譜稱為高壓液相色譜。
液相色譜可以分析的項目很多,大部分都是高分子有機化合物,我們這里只開發了水中致癌物質苯並[a]芘在高壓液相色譜上的分析方法。
離子色譜主要用於分析在溶液中能離解成正負離子的試樣。這種儀器從理論上講能測的離子成分很多,檢測時需要的試樣量也很小,但由於色譜柱內的填料為離子交換樹脂,而且受樹脂再生條件的影響,操作起來穩定性不好,也帶來許多麻煩,一般不太受操作者歡迎。
6.同位素的測試
同位素水文地質學作為水文地質的一個新的分支,它的主要任務是研究地下水中同位素的組成、分布規律以及在各種自然物理化學過程中的分餾作用,並應用這些基本理論解決各種水文地質課題,如測定地下水的年齡、研究地下水的運移和水文地質過程的機理、查明地下水化學組份的來源、探討地下水的成因等。隨著同位素水文地質發展的需要,同位素測試技術有了很大的改進,測定精度也大大提高,現在能測的同位素有氚(3H)、碳-14(14C)、氧-18(15O)、氘(D)、硫-34(34S)和碳-13(13C),都有較詳細的樣品制備辦法,測試技術主要採用了質譜分析法和液體閃爍計數法。
質譜分析是利用電磁學原理使離子在磁場的作用下,按照質荷比(M/e)進行分離,從而測定物質質量與含量的方法。目前世界上有幾十種質譜儀,有的用來分析固體和不容易揮發的液體樣品,有的用來分析氣體和容易揮發的液體。質譜分析法不僅具有較高的絕對靈敏度,而且具有較高的相對靈敏度和測量精度。改變質譜儀的電磁參數,可以在短時間內分析多種組份,並且可以連續進樣、連續分析,實現生產流程自動監制。但是與一般分析儀器相比,質譜儀結構復雜,價格昂貴、操作維護麻煩,所以不易推廣和應用。
液體閃爍計數法也是測量放射性的一種主要方法,在弱β射線測量方面,例如3H(氚)和14C的測量,因靈敏度高,測量迅速、操作方便等優點,目前這種方法也一直被應用著。
⑦ 簡述化學分析法的特點
化學分析法是以物質 的化學反應為基礎的一種經典分析方法。法醫毒物分析中常用的化學分析法有:微量顯色反應(主要有酸鹼反應、氧化還原反應、 絡合反應等)、微量沉澱反應與顯微結晶試 驗等。化學分析法操作較簡單、易於掌握、 耗時短、無需特殊設備、便於實行、受時間 地點的限制少,但有些反應僅是利用分子中 某些基團的類別反應,為非特異性反應,只能顯示一組化合物或相同基團的存在。有些反應靈敏度不高,故只有在體外檢材中毒物 濃度較高、含量較多情況下做預試,不可以 化學顯色或沉澱反應做否定結論或做確證試驗。
化學分析法(chemical method of analysis),是依賴於特定的化學反應及其計量關系來對物質進行分析的方法。化學分析法歷史悠久,是分析化學的基礎,又稱為經典分析法,主要包括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以及試樣的處理和一些分離、富集、掩蔽等化學手段。在當今生產生活的許多領域,化學分析法作為常規的分析方法,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滴定分析法操作簡便快速,具有很大的使用價值。
介紹
以物質的化學反應為基礎的分析方法稱為化學分析法,它是比較古老的分析方法,常被稱為「經典分析法」。化學分析法主要包括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以及試樣的處理和一些分離、富集、掩蔽等化學手段。化學分析法是分析化學科學重要的分支,由化學分析演變出後來的儀器分析法。
化學分析法通常用於測定相對含量在1%以上的常量組分,准確度相當高(一般情況下相對誤差為0.1%-0.2%左右),所用天平、滴定管等儀器設備又很簡單,是解決常量分析問題的有效手段。化學分析被應用在許多實際生產領域,並且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它在向自動化、智能化、一體化、在線化的方向發展,可以與各種儀器分析緊密結合。
分類
根據其利用化學反應的方式和使用儀器不同,分為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色譜分析法,比色分析法
滴定分析
根據滴定所消耗標准溶液的濃度和體積以及被測物質與標准溶液所進行的化學反應計量關系,求出被測物質的含量,這種方法被稱為滴定分析法。
重量分析
:根據物質的化學性質,選擇合適的化學反應,將被測組分轉化為一種組成固定的沉澱或氣體形式,通過鈍化、乾燥、灼燒或吸收劑的吸收等一系列的處理後,精確稱量,求出被測組分的含量,這種方法稱為重量分析法。
⑧ 電化學分析法的主要方法
電導法
是用電導儀直接測量電解質溶液的電導率的方法。
電化學分析法電位滴定法
是在用標准溶液滴定待測離子過程中,用指示電極的電位變化指示滴定終點的到達,是把電位測定與滴定分析互相結合起來的一種測試方法。
電化學分析法電解分析法
是將直流電壓施加於電解池的兩個電極上,根據電極增加的質量計算被測物的含量。
電化學分析法伏安法
根據電解過程中的電流電壓曲線(伏安曲線)來進行分析的方法。
電化學分析法溶出伏安法
將恆電位電解富集法與伏安法結合的一種極譜分析方法。它首先將欲測物質在適當電位下進行電解並富集在固定表面積的特殊電極上,然後反向改變電位,讓富集在電極上的物質重新溶出,同時記錄電流電壓曲線。根據溶出峰電流的大小進行定量分析。
電化學分析法電位溶出分析法
在恆電位下將被測物質電解富集在工作電極上,然後斷開恆電位電路,由電解液中的氧化劑將被富集的物質溶解出來,同時記錄溶出時的電位時間曲線,根據曲線上溶出階的長度進行定量,這種方法縮寫為P.S.A.。
電位溶出分析法與溶出伏安法之間主要區別在於前者在溶出時沒有電流流過工作電極,而後者具有背景電流,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淹沒溶出峰。
⑨ 水質環境監測方法有哪些
1
顏色與透明度
水體根據污染物成分不同顯示出各種顏色。常規水質檢測主要根據水質顏色來推測出水中雜質的種類與數量。比如:粘土使水成黃色,硫化氫氧化析出的硫可以使水呈藍色,各種水藻分別呈現出黃綠色以及褐色等。而水質的透明度表明水中雜質對透明光線的阻礙程度。如果透過水層腐蝕一方面白色或者黑色相見的圓盤,並調節圓盤深度直到能看到為止,這個時候圓盤所在的深度與位置標明其透明度。因此,可以通過標明的透明度來判斷水質的狀況。
2
微量成分
水質的微量成分主要以水質檢測儀器來分析。其中主要包括原子吸收光譜法,氣、液相色普法等離子發射光譜法。系統了解各種水質指標的含義具有非常關鍵性意義。對於任何水生生態系統環境都是通過嚴格選擇的指標進行檢測分析結果的。總之,水質的微量成分必須通過這些儀器進行檢測。
3
氧化還原與電化學法
常規水質檢測方法中最典型的就是氧化還原與電化學方法。有水的電導率,氧化與還原電位以及包括PH在內的離子選擇電極的各種指標,比如許多金屬離子等。多為溶解量以及氯離子含量為指標。
4
加熱與氧化劑分解方法
該方法主要將含有生物體在內的有機化合物以及分解時候產生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或者分解時候消耗氧氣的含量等作為水質檢測的指標。
5
溫度與中和方法
其中溫度是最常用的水質檢測方法之一。因為水的許多物理特徵以及水中進行的化學過程中與溫度都息息相關。水源不同,其溫度也不同,但是地表的溫度與當地氣候條件有關,其變化范圍在1—30℃,而海水的溫度變化范圍在2—30℃;中和方法主要包括水體的酸度或者鹼度進行水質檢測。
6
固體含量
天然水中所含物質大部分屬於固體物質,經常有必要測定器含量作為直接的水質檢測標准,各種固體含量標准可以分為三類:其一,懸浮性固體。將水樣過濾之後殘留物烘乾之後殘存的固體物質量,也就是懸浮物質的含量。其二,總固體。水樣在一定溫度下可以蒸發乾燥殘存的固體物質總量,這可以作為常規水質檢測標准之一。其三,統計性固體。溶解性固體主要包括榮譽水的有機物質以及無機鹽,總固體含量是懸浮固體與溶解性固體之和。另外,各種固體含量的測定都是以重量進行的,測定的之後蒸干溫度對結果的影響非常大。因此,在一般情況下,不能得到滿意水質檢測結果,該水質檢測方法的結果不夠精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