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秧田型最適合什麼教育方法

秧田型最適合什麼教育方法

發布時間:2025-07-17 19:51:56

如何有效組織小班化教學

近年來隨著出生人口銳減、農民工子女隨親進城就讀,農村學校的生源出現了自然的萎縮,很多農村學校形成了十幾個學生甚至幾個學生的小班。在這種被迫自然「小班化」的形勢下,如何實施好「小班化」教學,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課題,值得我們去探討、去研究。

一、「小班化」教學的優勢

由於人數的減少,班級教室空間顯得很充足。教師可根據具體人數,充分尊重學生志願的前提下,可以自願組合,可以自由搭配,可以隨時變更。教室的布置由學生自己設計,如課桌擺放可採取圓桌會議室式,把課桌圍在一起,放在教室中間。教室內還可以設計一個簡易的書櫃作為小圖書館。這樣就把教室變成了學生的樂園,寬松、安逸、清靜、獨特。

教學方法的改變。由於空間的變化,教師融於學生中間,角色變了,授課的方式也改了。課堂上教師可以對小組和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可以有針對性地關注到每名學生,教學環境民主寬松。在這樣的課堂上鼓勵學生小組學習、合作學習、互相競爭。每個學生都受到教師的有效關注,掃除了心理障礙和學習障礙。而且作業是面批,問題是面講,大家學習得非常開心。

課餘生活豐富了小班生活,減輕了教師課內的壓力,能騰出精力來大力開展課外活動,可以有組織地感受自然,能激發同學們熱愛自然、熱愛家鄉、享受生活。

二、「小班化」教學的組織形式

小班化教學的組織方式,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的形式將傳統單一的「秧田型」

變為「馬蹄型」、「品字型」、「口字型」、「U字型」等。討論、實驗等採用「風車型」、「餐桌型」,游戲、表演等採用「馬蹄型」、「口字型」、「U
字型」;操作、競賽等採用「餐桌型」、「品字型」、「U
字型」;考試時採用原有的「秧田型」。而且每個小組都安排老師的座位,方便老師參加學生的學習活動,拉近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

改變原來課堂教學的人際關系,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增加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密度,促進學生個體潛力的發揮,培養學生之間團結互助與協作精神。

三、「小班化」教學方法和教學管理模式

課堂教學方法的改變,教育管理模式的改變,教育教學的氛圍更加寬松和諧,更有利於教育目標、教育內容綜合性實施,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間的人際交往密度和頻度提高,情感交流的機會,從而大大增強了教師對學生的人格影響力、學校生活的親和力和集體的凝聚力。教師在課堂上要做到:

(1)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關注到課堂上的每一位同學,做到課堂上無旁觀者、無教學「死角」。

(2)通過同質分組,異質分組等形式,培養學生交往的技能及分享、合作的態度。

(3)了解學生個體的智力情況、情感狀況、個性特點和認知風格等,探索小組討論、個別學習、全班活動相結合的有利於學生溝通、交往的教學方法。

(4)改變傳統的幾何圖形排列的課桌椅方式,根據教材的內容,採用小組形、圓桌形等多種有利學生和老師之間互動的課堂形式以適應教學方法的改變。

四、小班化課堂教學具體模式:四六三課堂教學模式

「四」是指:預習、展示、預展、反饋四種課型,也可理解成自主學習、互助合作、展示提高和達標鞏固四種方法。

「六」是指:課堂操作主要流程有情景(復習)引入、確定目標、預習交流、展示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測評六個環節,可相互穿插、相互結合

(1)情境引入。主要指課的導入,可採用問題情境、復習舊知識、回顧上節課內容等方法引入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要以激發學生興趣為目的,增加引入的趣味性。

(2)確定目標。每節課要有具體的教學目標,目標的制定要具體,可操作性強,課堂上通過適當的形式(板書、口述、多媒體)

將目標展示出來。

(3)預習交流。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向學生出示預習提綱,學生在獨立思考、個人自學的基礎上,不會的問題可向對子、組員、老師請教,然後組長組織本小組的成員統一交流,形成共識。此環節要注意強調學生的獨立思考,對重點知識、易錯知識點做好標記,課下用情境引入。主要指課的導入,可採用問題情境、復習舊知識、回顧上節課等方法,引入雙色筆整理到預習本上。

(4)展示提升。是對基礎知識的拔高延伸,課堂展示時即所謂的「大展示」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展示內容要精心挑選、設計,一般理科按專題,文科按大段或板塊進行,大展示是基礎知識上的拔高,不能再以展示基礎知識部分為主,要以展示不同類型、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等內容為主。

第二,大展示要以小組為單位解答,各組派代表(一般不是組長)到黑板前講解,不到位的先由本組內補充然後其他組可點評、補充。展示完後教師、學生可做點評,也可反問、追問,讓學生探究深層次問題第三,學生展示時對教師的要求:①及時點評、評價;②發現學生閃光點並給予賞識、鼓勵;③做到「一看二聽」,看學生的投入度,調控參與人數,聽學生講解是否到位,語言

是否規范,聽學生點評及時追問。

第四,展示時追求三個結合:口頭表達與筆頭練習相結合;動與靜結合;展示提升與小對子反饋鞏固相結合

(5)穿插鞏固。是對展示內容的反饋鞏固 , 可對子間進行也可重點鞏固外組學生展示內容。步步高論文發表網,經濟勵志打造論文範文格式最完整、管理職稱論文範文最詳盡的論文資源網站。為廣大需要職稱評定,經濟論文快速寫作的客戶提供有效參考。

(6)達標測評。(課堂小結)對本節課的目標完成情況進行檢測。

「三」是指:每堂課學生的學習都要經過自主、合作、提高三個階段。也是「三個一」辦學理念的體現。

五、小班化課堂學習新特點

在小班化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明顯呈現出以下鮮明特點:

(1)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自主學習。學生在小班化的課堂學習中,學生的得到培養。

互動品質的培養,為學生綜合性學習能力的提高帶來質的幫助。

(2)學生在信息開發中探究學習。學習中強調對課本的開發性理解,對背景性材料的處理應用,在信息材料中把握學習的主題,都體現了引導學生應對復雜的信息材料,對學生善於開展探究性學習的綜合素質的培養。

六、課堂出現新變化

課堂人際互動明顯增多。原來以師—生交流為主,明顯轉變為師——生、生——生多向互動,個體之間、團體之間、個體與團體之間、個體自我心靈之間交流頻繁,更加自然。

課堂信息流動多向化。課堂中的信息流向隨著人際互動的增多也變得更為復雜化,信息在 10 人左右范圍內傳遞更為便捷,單位時間的流量也相應增大,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獲取的信息量明顯增加,課堂的知識容量、思想容量隨之增加,課堂的學習更有效率。

課堂的「學堂化」特徵更趨明顯。課堂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進一步的強化,課堂真正變為了學生自己參與體驗探究學習的「學堂」。在小班課堂教學里呈現出了「六多」現象:學生發言的人數多、實踐的時間多、合作的機會多、接受的個別輔導多、獲取的反饋信息多、得到的認可和欣賞多。

② 水稻有幾種育秧方法

1、水育秧法

水育秧是整個育秧期間,秧田以淹水管理為主的育秧方法,對利用水層保溫防寒和防除秧苗雜草有一定作用,且易拔秧,傷苗少,鹽鹼地秧田淹水,有防鹽護苗的作用,但長期淹水,土壤氧氣不足,秧苗易徒長及影響秧根下扎,秧苗素質差,是我國稻區採用的傳統方法,目前已很少採用。
水稻育秧一般需要注意種子質量及種子處理、播種質量、最佳播種期、播種量(密度)、秧田肥水條件、土壤通透性、秧田管理及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等方面。種子質量好是指種子必須有較強的生活力,發芽勢強,用這樣的種子能夠保證較好的種子基礎。優質的種子再經過適當的處理(如曬種),就能夠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和成秧率。

2、濕潤育秧法

濕潤育秧是介於水育秧和旱育秧之間的一種育秧方法,該育秧方式容易調節土壤中水氣矛盾,播後出苗快,出苗整齊,不易發生生理性立枯病,有利於促進出苗紮根,防止爛芽死苗,也能較好地通過水分管理來促進和控制秧苗生長,已成為替代水育秧的基本育秧方法。
較為常用的是塑料薄膜濕潤保溫育秧法,在濕潤育秧的基礎上,播種後於廂面加蓋一層薄膜,多為低拱架覆蓋。這種育秧方式有利於保溫、保濕、增溫,可適時早播,防止爛芽、爛秧,提高成秧率,在早春播種預防低溫冷害來說十分必要。

3、旱育秧法

旱育秧在整個育秧過程中,只保持土壤濕潤,不保持水層的育秧方法。常見的肥床細土法塑盤旱育秧(大棚中)、開閉式薄膜旱育秧等方式已成為寒冷地區和雙季早稻培育壯秧、抗寒、抗旱、節水的重要育秧方法。
肥床細土法塑盤旱育秧在肥沃疏鬆的秧床上,利用塑料軟盤或紙筒進行旱育秧。該育秧方法播種期不受水源限制,旱秧地育秧操作方便;適於大、中、小苗的培育,比塑料盤濕潤育秧秧齡延長,且不串根,有利於高產品種的搭配和應用范圍的擴大。另外,此方法便於統一供種,集中規模育種,並實現商品化供秧。塑盤旱育秧又是適宜機械拋秧的最佳育秧形式,具有廣闊的前景。
開閉式薄膜旱育秧。床面寬度1.5m,以竹片或紫穗槐條或鐵絲作拱棚,中間高度25~35cm,每隔50cm插一根。用一幅半塑料薄膜從兩側覆蓋,在拱棚頂部重疊20~30cm,通風煉苗時從頂部揭開,故稱開閉式。該方法從棚頂中間開口通氣煉苗,操作方便,省工省力,便於施肥、澆水、打葯,床內溫、光分布均勻,秧苗生長整齊,成苗率高;煉苗時薄膜由頂部開口落至拱棚兩側具有防風作用。另外,為防止兩幅膜介面處透氣影響保溫,播後可在床面鋪一層地膜,出苗後及時撤去。

4、兩段育秧法

兩段育秧是將整個育秧過程分兩段進行,第一階段是採用密播旱育秧或濕潤育秧方法培育3~4葉的小秧苗;第二階段是寄秧階段,將小秧苗帶土或不帶土按一定密度寄栽到經過耕耙施肥的寄秧田中,待培育成多個分櫱的大壯秧苗後,再移栽到大田。
這是一種適用於多茬口遲栽秧的育秧技術,優點是成秧率高、用種量少、早發性強,可調節茬口矛盾。尤其適用於麥茬遲栽中稻、雙季連作晚稻和雜交稻制種時生育期較長的父本秧。兩段育秧可解決早播與遲栽的矛盾,提早出穗期,以避開花期高溫或灌漿期低溫等不利影響。

5、塑料軟盤育秧法

該方法是從大棚育秧演變而來的一種育秧方式,能提高秧本田比例、降低育秧成本、管理方便,秧苗素質好,苗期不易發病。育出的秧苗可以手工栽插,更利於拋栽。
軟盤育秧常用用鈣塑軟盤,58cm,長寬28cm,深2.6~2.8cm,在田間置於床面上,裝上營養土,澆水,播種。人工插秧的稀播種,每盤70~80g;機械插秧的密播種,每盤100g,其餘操作同開閉式旱育秧。
軟盤育秧是降低成本,便於集約化,省工的育秧新技術,近年北方稻區發展很快,具有採用園田地、營養土、開閉式上通風、噴澆供水的優點,利用硫酸或調酸劑進行營養土調酸;播種後覆土,後覆地膜,苗齊苗壯等。另外,按機械或手插的合理密度播種,該方法可節省秧苗,可提早插秧,錯開播、插期。

拓展資料

水稻是草本稻屬的一種,也是稻屬中作為糧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種。原產中國,七千年前中國長江流域就種植水稻。

廣義水稻區別於旱稻;狹義水稻指淡水稻,區別於海水稻等。

按稻穀類型,水稻可以分為秈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還有其它分類,水稻一般栽培於水田,無土栽培的是水上稻。水稻一般沒有一米高,2米左右的為新培育的巨型稻。

我國科學家袁隆平對雜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水稻所結子實即稻穀,稻穀脫去穎殼後稱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層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為食。水稻除可食用外,還可以釀酒、製糖作工業原料,稻殼、稻稈,可以作為飼料。我國水稻主產區主要是東北地區、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屬於直接經濟作物。還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人類的主食。也是北方人民的主要有機食品。2017年9月,袁隆平宣布一項剔除水稻中重金屬鎘的新成果。

③ 課堂教學中,課堂椅擺放方式會影響教學方法的運用效果。一般說來,「秧田型」最適合的教學方法是( )。

【答案】:B
秧田式座位是讓學生以一排一排的方式面對教師而坐。這種座位布置方式限制了學生之間面對面的接觸,不利於學生之間的互動,但教師可以隨意走到教室任何地方,便於監控和管理學生,促使學生集中注意力,適合講授法。

閱讀全文

與秧田型最適合什麼教育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糾正x0型腿的快速方法 瀏覽:762
發泥的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130
老失眠怎麼辦和方法 瀏覽:815
愛蓮說快速背誦方法 瀏覽:303
amp測量方法原理 瀏覽:484
co2滅火器的檢測方法 瀏覽:685
氣動快速接頭的規格型號選定方法 瀏覽:684
軟土地基安裝方法 瀏覽:610
首烏藤食用方法 瀏覽:261
玻璃刮的使用方法 瀏覽:556
教資教學方法重要的有哪些 瀏覽:208
countif使用方法及實例 瀏覽:460
實例方法存儲在哪裡 瀏覽:135
勿忘草種子種植方法 瀏覽:768
空調中常用的測溫方法 瀏覽:610
多個太陽能鋁電池的連接方法 瀏覽:103
汕頭哪裡治小孩鼻炎的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11
口腔潰瘍噴霧劑使用方法圖片 瀏覽:225
微信添加銀行卡失敗查看解決方法 瀏覽:53
收藏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