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英語長難句看不懂怎麼辦
學英語從題目的角度出發,去練單項題型,是錯誤的方式。這是用學數學的思維在學英語。高中英語拿分的本質,就是看得懂就會做,句子看不懂,題目刷再多也不會提分。
在理解的基礎之上去講做題技巧才是有意義的。
閱讀理解:得長句者得天下,長句理解的關鍵就是要能夠在句子中快速區分出單詞和短語,並且分別知道單詞和短語的意思。由於英語語序和漢語比較接近,稍微調整一下語序就能直接理解了。這樣我們就能夠直接跳過英語語法成分分析的步驟,看懂長句難句。所以,做題的時候建議用筆把句子中的片語短語都畫出來,便於區分。片語短語相對集中的段落往往也是題目的得分關鍵段落。
七選五:7選5,只要能夠看懂文章和選項的意思,在我眼裡就是屬於送分題。在7選5中有三個選項是可以直接成為答案的,另外的4項兩兩互為干擾。所以,我們先找到三個確定選項,剩下的4項我們隨便瞎猜,都有一半的正確率。我們可以先讀懂文章和選項,然後把三個確定項找出來,然後判斷,4個選項中是哪兩個互為干擾,把互為干擾的兩組確定以後,再去2選1。
作文:背範文並不是關鍵,想要拿高分要練衡水體字帖。在高考,字寫得好看不一定是高分,但是字寫得難看一定是低分。能寫出一手好字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多運用一些高頻的片語短語和固定用法去替換平時我們使用的簡單單詞,這樣作文就變得非常地道,更接近母語者的書寫習慣,拿高分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② 長難句怎麼分析
在考研英語的試卷中,經常出現單詞多、語法結構難度大的句子,這一類句子在教學中,我們稱之為「長難句」。無論是在閱讀還是在翻譯中,長難句都是一大難點也是一大考點。即使學習了大量語法知識之後,仍然有許多同學無法攻克長難句設置的「關卡」。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幫助。
首先來看看下面這個試題例句:
Last Thursday, the French Senate passed a digital services tax, which would impose an entirely new tax on large multinationals that provide digital services to consumers or users in France. (2020年Text4)
拿到這樣一個句子,大部分同學的處理方式都是通讀一遍,忽略掉讀不懂的地方,把自己能理解的部分拼湊起來,最後憑感覺想出句子的中文翻譯。很顯然,這樣理解出來的意思極大概率是錯誤的。那麼,理解長難句的正確方法到底是什麼呢?
我們處理的核心思想是「化長為短,化繁為簡」。通常可以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1.尋標志,斷長句;
2.抓主幹,識修飾/抓主句,識從句;
3.調語序,定句意;
4.依邏輯,組整句。
第一步:尋標志,斷長句。面對一個字數較多的句子,想一步就分析清楚,顯然難度很大,所以我們要學會分解任務,把這個長句分成比較短的幾個部分,也就是「斷長句」。
在斷句的時候我們不能憑感覺去分解,需要有合理的依據,也就是要「尋標志」。這些標志通常包括句中標點符號、從屬連詞、並列連詞等等。以上面的句子為例,就可以在逗號和that處斷句,斷句之後句子就可以分成三部分:
1) Last Thursday, the French Senate passed a digital services tax,
2) which would impose an entirely new tax on large multinationals
3) that provide digital services to consumers or users in France.
第二步:抓主幹,識修飾/抓主句,識從句。正式開始第二步之前,同學們需要做一個工作,即判斷句子中是否存在復合句的情況,如果是復合句,則先抓主句、識從句,在針對較復雜的主句或從句進一步進行抓主幹、識修飾;如果判斷出來句子是簡單句,則直接分析主幹和修飾。
就此句而言,句子顯然是復合句,因此需要先處理主句和從句。此外,從句的復雜程度要高於主句,所以第一步是先識別從句。通過觀察可發現,句中有「which」和「that」引導的兩個從句,那麼我們就需要分別去分析這兩個從句。
在分析從句的時候,我們需要完成的工作包括:1.找出從句的頭尾;2.判斷從句的類型;如果是充當修飾成分的從句,我們需要進行第三步,即3.判斷修飾對象。對於這里的which從句,它的開頭是which結尾是multinationals(也就是that之前),屬於定語從句,而這樣「逗號+which」的定語從句通常的修飾對象都是前面一整個句子(也有例外情況,可根據具體情況判斷),在本例句中也是這種情況。而that從句則是從that開頭到句末結束,做的是前面multinationals的定語從句。
分析完從句之後,主句就比較簡單了,就是「Last Thursday, the French Senate passed a digital services tax」。這句話中,主句及兩個從句都不算復雜,因此不需要進一步分析,第二步的工作到這里就完成了。
第三步:調語序,定句意。這一步的任務簡單來說,就是把之前斷句劃分出的幾個部分逐一翻譯出來,「語序」和「句意」都限於每一部分的內部。
首先是 1),結構比較簡單,就是句首的時間狀語「Last Thursday」,加上主句的主語「the French Senate」,謂語「passed」,再加上賓語「a digital services tax」,翻譯直接順譯即可:上周四,法國參議院通過了一項數字服務稅。
然後 2),主語「which(指前面的句子,可譯為:這)」,謂語would impose…on…(把動詞固定搭配整體都當做謂語,可以極大簡化句子結構的梳理),由於謂語的形式,此處有兩個賓語:「an entirely new tax」和「large multinationals」,翻譯出來就是:這會給大型跨國企業施加一項新的稅費。
最後 3),主語「that(指代large multinationals)」,謂語「provide…to…」,賓語「digital services」和「consumers or users」。除了主幹成分之外,句子最後還剩一個介詞短語「in France」,這部分是後置定語來修飾「consumers or users」,翻譯的時候,這種較短的定語需要前置到修飾對象之前。第3)部分可譯為:(大型跨國貨業)提供數字服務給法國的消費者和用戶。
第四部:依邏輯,組整句。在第三步的基礎上,我們需要判斷各部分的邏輯關系,最終分散的譯文組合成一個整句。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做狀語和定語的部分,因為英漢在這兩個成分上的語序不同。對於狀語而言,條件、時間、地點、讓步、比較、伴隨、方式等類型的狀語通常需要前置;對於定語而言,長度較短的定語需要前置,較長的定語一般會直接順譯,並把定語轉換為句子。
根據以上的規律,此句最終的譯文可以是:上周四,法國參議院通過了一項數字服務稅,給大型跨國企業施加一項新的稅費。徵收對象是提供數字服務給法國消費者和用戶的大型企業。
③ 搞不定長難句,就別想提高英語閱讀了
5年多的英語教學生涯中,輔導過很多雅思、托福、考研、SAT、及四六級的備考學生。很多學員都會問,怎麼提高閱讀的成績?
主要有這么幾大類的問題:
針對這樣的學生,都是存在著英語閱讀的障礙,這種障礙主要原因是不會做長難句分析。
搞不定長難句,就別想提高英語閱讀了!
而長難句分析最重要的是有夯實的語法基礎,能迅速地區別出來長難句中的語法結構,才能迅速准確地理解句子意思。
為什麼每個復雜的句子一定要區別出來內部的單個語法項目?
很多英語學習者在談到理解一個長難句時,都存在這樣的困惑。其中相當多的一部分人認為,我只需要大致判斷出某個部分屬於從句,某個部分屬於修飾,然後根據單詞意思組合即可。
首先,在這里我想問兩個問題,
如果做不到這兩點,那麼上面那種觀點不攻自破。
而且你對一個句子的理解也只能說是在滿足以下條件時:
只有這樣,才能較正確的理解目標長難句。
但是以上四個條件同時實現的幾率畢竟很低。
但凡一個長難句,如果不存在以下幾種情況,怎麼好意思稱其為長難句?
因而,在這里Grace想分享的一點就是,以上四隻攔路虎的1,3(背景知識復雜繁多,句中詞彙晦澀難懂)可以通過擴大相關領域背景知識,以及補充大量專業詞彙來解決。
但是2,4 (語言邏輯顛三倒四,好不容易認識的單詞又不走尋常路)則必須通過中文邏輯與英文邏輯的准確對接實現。語言邏輯方面,需要通過規則捋順,使得兩種邏輯成功對接。而認識的單詞不走尋常路,則往往因為其所承擔的語法作用發生變化,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所以 真正解決長難句的關鍵在於語法的習得 。so,語法的存在絕對不是為了難為勞苦功高的中國莘莘學子。
語法之所以存在並且有一套中文名字,且名稱豐富多樣,正是給我們語言學習者提供了一套快速有效的密碼破譯系統,使我們能短時間內連接不同的邏輯思路。但這里要注意,破譯是雙向的,如果僅了解英文的語法,而中文的語法雲里霧里平常講話只靠感覺的話,一樣破譯不能成功。因此經常抱怨學習語法沒什麼用的同學當真是要好好想想,是不是自己中文的語法還不太明朗,所以根本無法和英文的語法形成對接。
但是,母語使用者根本不會去學語法的好么?!
這個問題說得好,誠然如果你一輩子不學習第二外語,你可能不會專門學母語語法,但是,是否你在寫作文和寫論文的時候都需要別人去幫助修改。而這個幫助你修改的人,要麼就是讀書多,文章寫得好,對語言的感悟力強;要麼就是有以上三個條件的同時還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而你之所以找這樣的人幫助修改,只是因為人家懂(語)得(法)多(好)。所以千萬別再說母語使用者不學語法了,只不過大部分母語語法好的人學習語法的途徑都是通過讀書(而能通過讀書提升語法的前提是你是母語使用者),而在我國普遍不讀書的大環境下,難怪很多人母語語法也有問題。(注意這里說的是正式書面表達的語法,而不是平常講話無障礙就是沒有語法問題了)
也許在這里你也發現了一個小秘密,只有當你開始學習一門第二外語,甚至第三外語,你才會開始正統被動學習語法,所有語法的核心規則成分都是相通的,只是擺放順序不一樣,因此,學習外語的語法反而有助於母語語法的同步提升。而在Grace自己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感覺語法體系有頓悟時刻(ahamoment)出現時,恰好是死磕法語語法的時候。
因此語言是相輔相成的,各種的語言邏輯有相似性。難怪語言大家普遍認為人的一生可以掌握七八種語言,因為掌握的語言越多,你對語言核心規則的認知便越發到位。
最後,再回到我們最初的困惑,你會發現要求對長難句內部語言項目進行拆解,這不僅不是苛求,反而是大有裨益,一舉多得的好習慣。
Grace只想說: There's always something in the world that you will never know if you never try.
④ 英語閱讀長難句分析步驟
2021新東方英語考研直通車田靜核心語法及長難句解析(英語一)(高清視頻)網路網盤 鏈接: https://pan..com/s/1dtZAdRRVYdtJiOgv09ePLA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