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系統觀的研究方法

系統觀的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24 06:01:53

① 有誰能幫忙提供一些有關「系統論」(方法)的論述

隨著世界復雜性的發現。在科學研究中興起了建立復雜性科學的熱潮。貝塔朗菲指出,現代技術和社會已變得十分復雜,傳統的方法不再適用,「我們被迫在一切知識領域中運用整體或系統概念來處理復雜性問題」。普利高津斷言,現代科學在一切方面,一切層次上都遇到復雜性,必須「結束現實世界簡單性」這一傳統信念,要把復雜性當作復雜性來處理,建立復雜性科學。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現了一系列以探索復雜性為己任的學科,我們可統稱為系統科學。系統科學的發展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二戰前後控制論、資訊理論和一般系統論等的出現為標志,主要著眼於他組織系統的分析;第二階段以耗散結構論、協同學、超循環論等為標志,主要著眼於自組織系統的研究。信息學家魏沃爾指出:19世紀及其之前的科學是簡單性科學;20世紀前半葉則發展起無組織復雜性的科學,即建立在統計方法上的那些學科;而20世紀後半葉則發展起有組織的復雜性的科學,主要是自組織理論,
系統科學諸學科都著眼於世界的復雜性,確立了系統觀點也即復雜性方法論原則,系統觀點是對近代科學以分析為主的還原主義方法論和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的一個反動。根據我們對復雜性的討論以及系統科學的具體內容,我們可以把復雜性方法論原則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整體性原則。
系統觀點的第一個方面的內容就是整體性原理或者說聯系原理。從哲學上說,所謂系統觀點首先不外表達了這樣一個基本思想:世界是關系的集合體,而非實物的集合體。整體性方法論原則就根據於這種思想。
系統科學的一般理論可簡單概括如下:所謂系統是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元素(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體。所謂相互作用主要指非線性作用,它是系統存在的內在根據,構成系統全部特性的基礎。系統中當然存在著線性關系,但不構成系統的質的規定性。系統的首要特性是整體突現性,即系統作為整體具有部分或部分之和所沒有的性質,即整體不等於(大於或小於)部分之和,稱之為系統質。與此同時,系統組分受到系統整體的約束和限制,其性質被屏蔽,獨立性喪失。這種特性可稱之為整體突現性原理,也稱非加和性原理或非還原性原理。整體突現性來自於系統的非線性作用。系統存在的各種聯系方式的總和構成系統的結構。系統結構的直接內容就是系統要素之間的聯系方式;進一步來看,任何系統要素本身也同樣是一個系統,要素作為系統構成原系統的子系統,子系統又必然為次子系統構成…。如此,則…→次子系統→子系統→系統之間構成一種層次遞進關系。因而,系統結構另一個方面的重要內容就是系統的層次結構。系統的結構特性可稱之為等級層次原理。與一個系統相關聯的、系統的構成關系不再起作用的外部存在稱為系統的環境。系統相對於環境的變化稱為系統的行為,系統相對於環境表現出來的性質稱為系統的性能。系統行為所引起的環境變化,稱謂系統的功能。系統功能由元素、結構和環境三者共同決定。相對於環境而言,系統是封閉性和開放性的統一。這使系統在與環境不停地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中保持自身存在的連續性。系統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使二者組成一個更大的、更高等級的系統。
從系統科學的基本理論概念可以看到,在系統科學看來,系統是現實世界的普遍存在方式,任何一個事物都是一個系統,整個宇宙就是一個總系統。任何事物都通過相互作用而聯系在一起,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整體。所謂系統觀點也就是整體的觀點、聯系的觀點。系統科學首先是關於普遍聯系的科學。貝塔朗菲指出,系統理論可以定義為「關於『整體』的一般科學」。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把系統科學看作辯證法普遍聯系觀點的具體化、科學化。
整體性原則是系統科學方法論的首要原則。它認為,世界是關系的集合體,根本不存在所謂不可分析的終極單元;關系對於關系物是內在的,而非外在的。因而,近代科學以分析為手段而進行的把關系向始基的線性還原是不能允許的。整體性原則要求,我們必須從非線性作用的普遍性出發,始終立足於整體,通過部分之間、整體與部分之間、系統與環境之間的復雜的相互作用、相互聯系的考察達到對象的整體把握。具體來說,第一,從單因素分析進入到系統的組織性、相關性的把握。由於系統的整體突現性,單因素分析無法真實把握整體性質和功能。整體性質和功能根據於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實現於系統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是系統要素組織化的結果。因此,從組織方式上考察其整體相關性,是把握整體性質的必由之路。第二,從線性研究進入到非線性研究。如前所述,線性方法只能處理局部性的問題,不足以把握全局性、大范圍的問題;同時線性方法只能把握相對簡單的對象和對象相對簡單的方面,不足以把握復雜性。而非線性是一切復雜性的根源,因此,為達到對象整體和復雜性的把握,必須克服線性研究的局限性,建立非線性科學。第三從單向研究進入到多向研究。維數是現代科學的重要概念。系統思想要求克服單向度的、單維的看問題的傳統思維方式,轉而採用多維的、乃至全維的思維方式。
各門系統科學在其研究中,都自覺貫徹了整體性這一方法論原則。在一定意義上,系統科學的各種具體方法都是整體研究的基本方法。
信息方法是指運用信息觀點,把系統存在看作信息系統,把系統運動看作信息傳遞和轉換過程,通過對信息流程的分析和處理,達到對系統運動過程及其規律性的認識的方法。
運用信息方法,首先要根據信息觀點把對象處理為一個信息模型申農所提出的通信系統模型,不僅適用於通信系統,也可適用於非通訊系統。具有一般意義。這個環節的主要任務,可稱為信息分析。其次,要對信息模型進行定量化處理,即建立數學模型。再次,根據數學模型分析系統性態,預測其行為,確定利用原理和方法。
信息方法具有以下特點抽象性。它完全撇開對象的具體運動形態,把抽象的信息運動作為分析問題的基礎。整體性,信息方法直接從系統的整體存在出發,通過系統與環境的信息輸入輸出關系來綜合研究系統的信息過程。動態性。信息方法是一種動態性方法。是對對象進行動態研究的有力手段
2黑箱方法同樣是現代科學整體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所謂黑箱就是對認識主體而言,其內部結構還一無所知的客體。可見黑箱包含兩個方面的涵義:一方面,黑箱的黑在於內部結構的「黑」。另一方面,黑箱也並不黑,因為任何客體總有可以觀察到的外部變化,即行為。
所謂黑箱方法就是在客體結構未知或假定未知的前提下,給黑箱以輸入從而得到輸出,並通過對輸入輸出的考察來把握客體的方法。在運用黑箱方法時,首先要對箱子的性質和內容不作任何假定,但要確定有一些作用於它的手段。並以此對箱子進行工作,使人與箱子之間形成一個耦合系統。然後規定箱子的輸入,使耦合以確定而可重復的方式形成。最後通過輸入輸出數據建立數學模型,推導內部聯系。這里值得注意的是,黑箱方法考察的不是箱子本身,而是人—箱耦合系統。
絕對的黑箱實際上並不存在,任何客體可以說都是一個「灰箱」,即部分知的客體。因為在人類視野之外,不成其為客體,凡是納入主體范圍的認識對象,總已是有所知的東西了。,因此,絕對的「白箱」實際上也並不存在。白箱方法就是把系統結構按一定關系式表達出來,形成「白箱網路」,並進一步以白箱網路對系統進行再認識,預測系統未來行為,控制系統將來過程。
反饋方法是以原因和結果的相互作用來進行整體把握的方法。維納指出,反饋是控制系統的一種方法,它的特點是根據過去操作的情況去調整未來行為。所謂反饋就是系統的輸出結果再返回到系統中去,並和輸入一起調節和控制系統的再輸出的過程。如果前一行為結果加強了後來行為,稱為正反饋,如果前一行為結果削弱了後來行為,稱為負反饋。反饋在輸入輸出間建立起動態的雙向聯系。
反饋方法就是用反饋概念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它成立的客觀依據在於原因和結果的相互作用。不僅原因引起結果,結果也反作用於原因。因而對因果的科學把握必須把結果的反作用考慮在內。
功能模擬法是控制論發展出來的一種方法,它是模擬方法發展的新階段。是現代科學進行整體研究重要途徑。與其他模擬方法相比,功能模擬方法具有下列特點;
第一,以行為相似為基礎。在控制論看來,一個系統最根本的內容就是行為,即在與外部環境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現出來的系統整體的應答。與此相應,兩個系統間最重要的相似就是行為上的相似。在建立模型的過程中,可撇開結構,而只抓取行為上的等效,從而達到功能模擬的目的。控制論重新定義了行為概念:一個客體任何可從外部探知的改變就是行為。這一規定確立了行為的共同本質,使行為具有了普遍性,為功能模擬法的廣泛運用奠定了理論基礎。正是依據這一思想,人的智能活動與技術裝置的行為相似性得以建立,使智能的機械模擬得以實現。
第二,模型本身成為認識目的。在傳統模擬中,模型指使把握原型的手段。對模型的研究,目的是獲取原型的信息。例如,盧瑟福的原子的太陽系模型,本身沒有任何意義,只是研究原子結構的一個方便的手段。而在功能模擬中,模擬以行為為基礎,以功能為目的。模型是具有生物目的性行為的機器。這種機器的研製恰恰就是控制論的本來任務。在這個意義上說,人的行為本身反倒僅僅具有參照意義,這種原型反過來成為模型的手段。這是功能模擬區別於一般模擬的一個根本性特點。
第三,從功能到結構。一般模擬遵循的是從結構到功能的認識路線。而功能模擬相反,它首先把握的是整體行為和功能,而不要求結構的先行知識。但它並不否認結構決定功能,同時它也不滿足於行為和功能,它總是進而要求從行為和功能過渡到結構研究,獲得結構知識。例如,控制論運用功能模擬法建立了人的智能活動與技術裝置的行為相似性,由此發現了神經系統中反饋迴路的存在,從而推動了腦模型和神經結構的研究。
功能模擬方法忽略質料、結構和個別要素的分析,暫時撇開系統的結構、要素、屬性,單獨地研究行為,並通過行為功能把握其結構和性質。這不僅是可行的,而且是研究復雜客體的必要手段,尤其在客體結構知識尚付闕如的情況下,行為對我們把握客體就具有了根本性意義。控制論的技術任務就是要實現智能的機械模擬。若從質料和性質來看,人與機械裝置沒有任何一致性,因而智能機器是不可能的。但維納發現,「從結構上看,技術系統與生物系統都具有反饋迴路,表現在功能上則都具有自動調節和控制功能。這就是這兩種看似截然不同的系統之間所具有的相似性、統一性。確切地說,一切有目的的行為都可以看作需要負反饋的行為。」因此,盡管目的是不可定義的,但從目的的外在表現即目的性行為來看,二者是一致的,因而智能的機械模擬是完全可能的。另一方面,智能活動的物質結構是高度復雜的。人的大腦僅大腦皮層就有約140億個神經元,神經元的樹突和軸突的聯系異常復雜,而且大多為後天形成。從結構上來把握智能活動幾乎是不可能的。控制論的目標是智能機器,可暫時忽略其結構、要素,僅從行為上來把握。而從行為角度所把握到的是系統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現出來的整體存在,通過行為所實現的功能是系統與環境的整體聯系。因此,功能模擬法為現代科學提供了對復雜客體進行整體研究的重要途徑,即行為功能研究。

(2) 動態性原則
系統觀點的第二個方面的內容就是動態演化原理或過程原理。從哲學上看,這一原理不外是說:世界是過程的集合體,而非既成事物的集合體。動態性原則就依據於這一原理。
系統科學的動態演化原理的基本內容可概括如下:一切實際系統由於其內外部聯系復雜的相互作用,總是處於無序與有序、平衡與非平衡的相互轉化的運動變化之中的,任何系統都要經歷一個系統的發生、系統的維生、系統的消亡的不可逆的演化過程。也就是說,系統存在在本質上是一個動態過程,系統結構不過是動態過程的外部表現。而任一系統作為過程又構成更大過程的一個環節、一個階段。
與系統變化發展相關的重要概念,除了我們前面已經討論過的可逆與不可逆、確定性與隨機性之外,有序與無序也是刻畫系統演化形態特徵的重要范疇。熱力學、協同學、控制論和資訊理論分別用熵、序參量和信息量來刻畫有序與無序。在數學上,一般以對稱破缺來定量刻畫。通俗地說,所謂有序是指有規則的聯系,無序是指無規則的聯系。系統秩序的有序性首先是指結構有序。例如,類似雪花的晶體點陣、貝納德花樣、電子的殼層分布、激光、自激振盪等空間有序,行星繞日旋轉等各種周期運動為時間有序。結構無序是指組分的無規則堆積。例如,一盤散沙、滿天亂雲、垃圾堆等空間無序。原子分子的熱運動、分子的布朗運動、混沌等各種隨機運動為時間無序。此外系統秩序還包括行為和功能的有序與無序。平衡態與非平衡態則是刻畫系統狀態的概念。平衡態意味著差異的消除、運動能力的喪失。非平衡意味著分布的不均勻、差異的存在,從而意味著運動變化能力的保持。與此相聯系,有序可分為平衡有序與非平衡有序。平衡有序指有序一旦形成,就不再變化,如晶體。它往往是指微觀范圍內的有序。非平衡有序是指有序結構必須通過與外部環境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才能得以維持,並不斷隨之轉化更新。它往往是呈現在宏觀范圍內的有序。
二十世紀下半葉出現的自組織理論從多方面探討了有序與無序相互轉化的機制和條件、不可逆過程所導致的結果,即進化和退化及其關系問題,著重研究了系統從無序向有序、從低序向高序轉化也即進化的可能性和途徑問題。
1969年,普利高津提出耗散結構論,這一理論從時間不可逆性出發,採用薛定諤最早提出的「負熵流」概念,使得在不違反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條件下,得出這樣的結論:遠平衡開放系統可以通過負熵流來減少總熵,自發地達到一種新的穩定的有序狀態,即耗散結構狀態。耗散系統形成以遠離平衡態的開放系統和系統內非線性機制為條件。非穩定性即漲落是建立在非平衡態基礎上的耗散結構穩定性的杠桿。在平衡態沒有漲落的發生;在近平衡態的線性非平衡區,漲落只會使系統狀態發生暫時的偏離,而這種偏離將不斷衰減直至消失;而在遠平衡的非線性區,任何一個微小的漲落都會通過相干作用而得到放大,成為宏觀的、整體的「巨漲落」,使系統進入不穩定狀態,從而又躍遷到新的穩定態。
1976年德國理論物理學家赫爾曼•哈肯出版了《協同學導論》一書,1978年第二版增加了「混沌態」一章,建立了協同學理論的基本框架。協同學以資訊理論、控制論、突變論為基礎,並吸取了耗散結構論的成果,繼耗散結構理論之後進一步具體考察了非線性作用如何能夠造成系統的自組織。協同學認為,系統從無序向有序轉化的關鍵並不在於系統是否和在多大程度上處於非平衡態,只要是一個由大量子系統構成的系統,在一定條件下,它的子系統之間通過非線性的相互作用就能產生協同和相干效應,從也就能夠自發產生宏觀的時空結構,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自組織結構,表現出新的有序狀態。哈肯給出了決定論的動力學方程,並同時引入二分支概念。從而提供了系統由一個質態躍遷到另一質態的說明方法。當系統某個參數在域值范圍之外,系統處於穩定平衡位置;當系統參數進入域值范圍,系統就成為非穩定的,同時又要形成新的平衡位置。自組織系統形成的兩個基本條件是:開放系統和漲落的存在。由穩定平衡到非穩定平衡起作用的是外部條件,由非穩定平衡到新的穩定平衡其作用的是系統漲落。哈肯的理論較好地說明了物理學中的自組織現象,如激光、細胞繁殖等。但用它說明生物和社會系統有一定困難。
1971年德國生物學家愛肯正式提出了超循環論。其中心思想是在生命起源和發展中,從化學階段到生物進化之間有一個分子的自組織過程。這個進化階段的結果是形成了人們今日所見的具有統一遺傳密碼的細胞結構。這種遺傳密碼的形成有賴於超循環組織,這種組織具有「一旦建立就永遠存在下去」的選擇機制。總之,愛肯認為,「進化原理可理解為分子水平上的自組織」,以最終「從物質的已知性質來導出達爾文的原理」(《控制論、資訊理論、系統科學與哲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471頁)
自組織理論關於演化的基本觀點概括地說,主要有三點:
第一, 系統內部的相互作用是系統演化的內在根據和動力。
系統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是系統存在的內在依據,同時也構成系統演化的根本動力。系統內的相互作用空間來看就是系統的結構、聯系方式,從時間來看就是系統的運動變化,使相互作用中的各方力量總是處於此消彼長的變化之中,從而導致系統整體的變化。作為系統演化的根據。系統內的相互作用規定了系統演化的方向和趨勢。系統演化的基本方向和趨勢有二:首先,從無序到有序、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前進的、上升的運動,即進化。產生進化的基本根據是非線性作用及其對系統的正效應在系統中居於主導地位。在這一條件下,非線性作用進一步規定了什麼樣的有序結構可能出現並成為穩定吸引子,同時規定了系統演化可能的分支。其次,從有序到無序、從高級到低級、從復雜到簡單的倒退的、下降的方向,也即退化。熱力學第二定律已經表明,在孤立或封閉系統內,這一演化趨勢是不可避免的。普利高津指出,對於一個處於熱力學平衡態或近(線性)平衡態的開放系統,其運動由玻耳茲曼原理決定,其運動方向總是趨於無序。從相互作用上來理解,退化主要基於非線性相互作用對系統的負效應佔有了支配地位。
第二, 系統與環境的的相互作用是系統演化的外部條件。
從抽象意義上來理解,任何現實系統都是封閉性和開放性的統一。環境構成了系統內相互作用的場所,同時又限定了系統內相互作用的范圍和方式,系統內相互作用以系統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為前提,二者又總是相互轉化的。在這個意義上,系統內的相互作用是以系統的外部環境為條件的。
系統的進化尤其依賴於外部環境。系統的相干作用是在系統內存在差異的情況下表現出來的。沒有溫度梯度就不會有熱傳導,沒有化學勢梯度也不會有質量擴散。但熱力學第二定律指出,系統內在差異總是在自發的不可逆過程中傾向於被削平,導致系統向無序的平衡態演化。因此,必須不斷從外部環境獲得足夠的物質和能量才能使系統差異得以建立和恢復,維持遠平衡狀態,使非線性作用實現出來。因此系統必須對環境保持開放,才能進化。但開放性只是進化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普利高津的耗散結構論指出,孤立系統沒有熵流(即系統與外界交換物質和能量而引起的熵),而任一系統內部自發產生的熵總是大於或等於零的(當平衡時等於0)因此孤立系統的總熵大於零。它總是趨向於熵增,無序度增大。當一個系統的熵流不等於零時,即保持開放性時,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熱力學平衡態,此種系統中,熵流是大於零的,因此物質和能量的湧入大大增加了系統的總熵,加速了系統向平衡態的運動。第二種情況是線性平衡態。它是近平衡態。其熵流約等於零。這種系統一般開始時有一些有序結構,但最終無法抵抗系統內自發產生的熵的破壞而趨平衡態。第三種情況大為不同,這種系統遠離平衡態,即熵流小於零,因此物質和能量給系統帶來的是負熵,結果使系統有序性的增加大於無序性的增加,新的組織結構就能從中形成,這就是耗散結構。例如生命系統、社會系統等
第三,隨機漲落是系統演化的直接誘因
穩定與漲落上刻畫系統演化的重要概念。由於系統的內外相互作用,使系統要素性能會有偶然改變,耦合關系會有偶然起伏、環境會帶來隨機干擾。系統整體的宏觀量很難保持在某一平均值上。漲落就是系統宏觀量對平均值的偏離。按照對漲落的不同反應,可把穩定態分為三種:恆穩態,對任何漲落保持不變;亞穩態,對一定范圍內的漲落保持不變;不穩態,在任何微小漲落下會消失。對於穩定態而言,漲落將被系統收斂平息,表現為向某種狀態的回歸。在熱力學平衡態中,不論何種原因造成的溫度、密度、電磁屬性等的差異,最終都將被消除以至於平衡態。
但對於遠平衡態,如果系統中存在著正反饋機制,那麼,漲落就會被放大,導致系統失穩,從而把系統推到臨界點上。系統在臨界點上的行為有多種可能性,究竟走向哪一個分支,是不確定的。是走向進化,還是走向退化,是走向這一分支,還是走向那一分支。漲落在其中起著重要的選擇作用。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證明,生物物種的偶然變異的積累可以改變物種原有的遺傳特性,導致新物種的出現。耗散結構論和協同學則定量地證明,隨著外界控制參量的變化,原有的穩態會失穩,並在失穩的臨界點上出現新的演化分支。一個激光器,僅僅因為外界泵浦功率的改變,就可以穩定地發出自然光、激光或脈沖光,乃至混沌的紊光。由此可見,穩定態對漲落的獨立性是相對的,超出一定范圍,例如在上述條件下,漲落將支配系統行為。如果漲落被加以鞏固,那就意味著新穩態的形成。漲落在系統演化中的重要作用說明,系統演化是必然性與偶然性的辨證統一。普利高津指出,「遠離平衡條件下的自組織過程相當於偶然性與必然性之間、漲落和決定論法則之間的一個微妙的相互作用」。(普利高津《從混沌到有序》,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版,223頁)
從存在到演化,這是科學發展的必然。普利高津可以說是這一發展趨勢的理論代言人。
普利高津首先指出,近代經典科學乃至現代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都是關於存在的科學,機械論自然觀統治著近代西方世界的科學觀。他說:「對於經典科學的大多數奠基者甚至愛因斯坦來說,科學乃是一種嘗試,它要越過表面的世界,達到一個極其合理的沒有時間的世界」。「經典科學不承認演化和自然界的多樣性」因而,長期以來,時間成為一個「被遺忘的維數」。而機械論自然觀則認為「宇宙是單一的、無限的、不動的它不產生自身它是不可毀滅的它是不可改變的」
普利高津進而指出,現代科學正發生著根本性的改變。他說,「經典科學,簡單被動世界的神話科學,已屬於過去,它沒有被哲學批判或經驗主義的拋棄所扼殺,但卻被科學自身的內部發展所滅亡」。「一種新的統一性正現露出來:在所有層次上不可逆性都是有序性的源泉」。正是依據這一思想,普利高津以耗散結構論在熱力學第而定律的框架中解決了生物進化和熱力學退化的矛盾。而在1980年出版的《從存在到演化:自然科學中的時間和復雜性》一書中,普利高津總結和闡發了他建立演化科學的綱領。「也許有一種更為精妙的現實形式,它既包括定律,也包括博弈,即包括時間,又包括永恆性」 (以上引言轉引自《自然辯證法參考讀物》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119—120頁)。這里,普利高津試圖通過對時間的再理解,為存在和演化之間架起一座橋梁。
耗散結構理論建立為自然科學發展開辟了新的方向,協同學、超循環論、混沌理論乃至突變論可以說都是這一理論的繼續。自組織理論的發展使我們對自然演化的前提條件、動力根據、誘因途徑、組織形式和發展前途等已能夠加以較為具體的刻畫,對多樣性和統一性、質變和量變、肯定和否定、原因與結果、必然性與偶然性、可能性和現實性、進化和退化等的辨證統一關系進一步從科學上得到了說明,從而建立起真正的關於演化的科學。自組織理論的出現和發展影響是重大的,它前承早期的生物進化論、熱力學,後連大爆炸宇宙論、暴漲宇宙論以及C—P聯合變換不守恆規則,並與它們一起,展示了20世紀演化科學的時代。
系統演化原理的提出,最終確立了現代科學在方法論上的動態性原則。這一原則也可稱為歷時性原則。這一原則要求:不能把系統看作「死系統」,即已經完成的、靜止的、永恆的東西,不能僅滿足於靜態還原,雖然在研究中我們常常被迫採用理想的「孤立系統」、「封閉系統」的概念,但應始終牢記任何實際系統都是動態的「活系統」。熱力學第三定律指出,絕對零度永遠不可達到。而量子力學也已證明,即使在絕對零度,還有「零點能」的存在。因此我們必須克服靜止的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從系統的動態過程中來把握對象。要從對要素的靜態分析上升為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要素在系統整體中的變化的動態把握;從對結構的靜態分析上升為對內外相互作用、結構態的形成、保持和轉化的動態把握;要從對系統整體的靜態分析上升為對系統的發生、發展和消亡的總體過程的動態把握。
動態系統理論是系統科學的核心,突出地表現了系統科學的動態性原則。動態系統理論是關於系統狀態轉移的動力學過程的理論,其中心課題是把握系統的演變規律。其數學模型通常為動力學方程,或稱為演化方程。它以狀態變數表示系統狀態、把系統所有可能狀態的集合稱為狀態空間,以控制向量表示環境對系統的制約;以穩定性理論、吸引子理論、分叉理論刻畫系統的演化。在動力學方程中,一般以微分、差分、積分等表示動態特性的量,來描述動態過程中諸變數之間的關系。在動態系統理論看來,所謂靜態系統只能是一種靜態假設,它基於這樣一種假設:即系統狀態遷移可以瞬間完成。這意味著系統必須有無限儲能可資利用。但任一實際系統總是有限的,因而狀態轉移不可能瞬間完成。這就如在牛頓的絕對時空中所謂同時性的絕對性一樣。同時性假設要求光速必須是無限的,但實際上光速為有限常數。
動態性原則可以說貫穿於系統科學及其方法的每一個具體內容中。各種具體的系統科學方法無不體現出動態性特徵。自組織理論方法內容是系統在相互作用

②  礦產勘查的系統觀思維方法

按照唯物辯證法的系統觀,世界一切事物都是由其內部相互聯系、相互制約著的要素,按一定的層次、結構方式所組成,並同其周圍環境相互聯系與作用著的整體。也就是說,事物都是作為系統而存在的。這是現代系統科學的哲學基礎。系統科學是關於客觀世界的系統結構、信息聯系、反饋作用、自組織機制和行為功能的一般規律的知識體系。它是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耗散結構理論、協同學、超循環理論和系統工程等一類學科的統稱。系統科學的出現導致科學思想方法的3次大的轉向。即:從「實物中心論」思維向「系統中心論」思維的轉變;從「嚴格決定性」思維向「概率統計性」思維的轉變;從「退化歷史觀」思維向「進化歷史觀」思維的轉變。這是20世紀一次重大的科學思維突破。它不僅進一步深化了人們對現實世界的認識,而且還以其特有的新穎思路,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法,成為當今人們解決一些復雜的科學、技術、經濟和社會問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並且解決了單用傳統方法無法解決的許多跨學科、跨領域的科學難題。礦產勘查活動也是作為一個系統而存在的,在礦產勘查活動過程中必須按系統的觀點來觀察、分析和處理各種問題。

一、礦產勘查中「系統中心論」思維方法

著名科學家貝塔朗菲把「機體系統論」的思維方法原則提煉並推廣到其他學科領域,從而形成了帶有跨學科性質的一般系統論。系統論的思想方法在於,它抽象地研究系統,而不管它是基本粒子、太陽系、家庭和社會,即拋開系統賴以依存的具體物質基礎,著重考察系統中整體與部分、結構與功能、系統與環境的關系,並運用數學手段和工具確立適用於所用課題系統的一般思想方法和原則,從而起到某種方法論的作用。

傳統科學的「實物中心論」是指把個別對象置於研究中心的思維方式。將個別研究對象分解為各個部分予以分別考察,然後採取對部分認識的加和方式作為對研究對象整體的認識。這種思維方式在認識簡單組織和機械疊加性的事物時是可以的;這種思維方式是就對象本身來認識個別事物,是從單質、單層次、單思維、單變數和單因果關系的思維視角來認識對象的。

系統論向人們提供了一套超越以往科學思維框架的新的理性思維形式。現代科學的「系統中心論」是指把具有整體性特徵的復雜對象作為研究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在考察對象時是以全面聯系和功能上的非加和性的觀點來認識事物,是從多質、多層次、多維、多變數和復雜因果關系的思維視角來認識事物。「系統中心論」將有機系統置於研究的中心,而個別實物對象則成為系統有機組成要素,在考察問題時主要不是關心實物的物理性質和機械運動規律,而是它的組成要素之間的關系,即整體性、關聯性、結構性、功能性、非線性、協同性、有序性等。這種思維方法代表著當代科學思想方法的主流和走向,表現著人們對現實世界的理解方式已經從以認識個別部分為主轉向以認識系統整體為主,從認識實體為主轉向以認識系統和關系為主。

「系統中心論」的思維方法適用於研究有組織的復雜的對象。這些研究對象一般具有如下特點:一是非加和性,即整體實現了部分所沒有的性質,亦即「整體大於各組成部分之和」;二是非線性關系,即組成系統的各要素之間發生非線性的反饋作用,這是整體中新增加出來東西的來源;三是所研究的部分,其數量在兩個以上;四是等級性,即可以從3種層次水平上來描述對象:從它所具有的外在整體性的角度,從其內在結構的角度,從把對象理解為更大系統的子系統的角度。礦產勘查活動,無論從礦產勘查目標的判定、找礦靶區的選定,到具體勘查項目的實施活動中引進「系統中心論」思維方法是可行的,也是建立正確的礦產勘查思維方法的有效途徑。

在現代岩石學研究中,已不再是簡單的描述性研究,而成因岩石學和岩石動力學已成為岩石學的研究中心。為確定岩石的成因,必須把描述性岩石學、同位素岩石學、岩石化學、成因礦物學、構造學作為研究系統的組成要素,其中任何單一要素都不能反映出岩石在成因過程上整體的功能。其整體功能只能通過各要素之間的非線性關系得以體現。也就是說,岩石的成因認識過程不是各要素的簡單組合,而是通過各要素間的相互作用表現出來的總體功能。

在礦床勘探中,對礦體的認識也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應用「系統中心論」的勘探思維方法能有效地達到認識礦床這一目的。對礦體的認識是由控礦構造、蝕變特徵,礦體規模、形態、產狀,礦體空間變化,礦體成分、結構構造,含礦熱液性質,勘探工程式控制製程度,勘探人員觀察與認識能力等諸多要素構成的系統。這一礦體認識系統又從屬於礦床勘探的更大系統。礦床勘探系統又包括礦體認識、區域地質、水文地質、礦石采選冶性質、自然經濟地理、社會經濟環境、人財物及時間、勘探人員素質及組織形成等。就礦體認識這一系統而言,其各要素只能反映礦體的某一側面,而各要素機械相加的總體特徵又不是以全面反映礦體的整體特徵,對礦體的空間變化,形成規律及形成模式的認識必須把礦體各要素按其結構性和非加和性質原理及非線性的反饋作用原理來考慮。以熱液礦床為例,控礦構造控制礦體的規模、形態及產狀、控制礦體形成規律、含礦熱液的性質制約著礦體的成分、蝕變和形成模式;含礦熱液性質又反作用於控礦構造、勘探工程部署和揭露,影響對礦體空間分布的認識,勘探者觀察與認識能力直接關繫到各要素的研究成果和成礦模式的可靠性。只有在把各要素當作動態的相互作用過程來加以思考,才能達到完整認識礦體這一目的。因此,研究一個事物,必須從整體出發,從分析入手,通過對組織系統各要素之間的非線性相互作用的考察中,發現「整體大於各組成部分之和」的機制。運用把孤立的部分與過程統一起來,由部分間動態相互作用引起的功能同系統目標統一起來的「系統中心論」思維方法,才能起到推動礦產勘查思維的作用。

礦產勘查中「系統中心論」思維方法的研究對象是有組織的,可分解為相互作用要素的復雜的系統。這一系統體現出部分所沒有的性質,符合「整體大於各部分之和」的原理。「系統中心論」思維過程:一是考察研究對象,是否具有上述性質;二是分解出可相互作用的各要素,並分別研究各要素的個體特徵,對於單一要素可採用「實物中心論」的思維方法加以分析;三是以動態、過程的觀念來思考各要素間的相互作用,用要素相互作用引起的系統變化來推導整個系統的整體特徵,即把各要素和系統發展過程統一起來,而不是簡單地將各要素特徵進行綜合。從若干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中,歸納出在整體上具有、而各要素在孤立的情況所不具有的新的屬性或新規律性。

二、礦產勘查中「概率統計性」思維方法

人們都普遍認為事物的發展是有規律的,但是以什麼樣的規律發展,這在認識上存在著兩種不同的思維形式,一是傳統科學探尋事物發展聯系的「嚴格決定性」思維。二是隨著系統論的發展而出現的現代探尋事物發展聯系的「概率統計性」思維。

嚴格決定性思維方式認為,任何一個系統,只要知道了它的初始狀態,就可以根據普遍的動力學定律,推演出它隨時間的變化所經歷的一系列狀態。嚴格決定性思維是經典的科學思維方式,是傳統科學從時間的可逆性和現實世界的簡單性原則出發的必然產物。嚴格決定性思維對於簡單的系統是有效的。比如,根據牛頓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可以測定地球運動軌道,預報日食和月食。然而,對於一些復雜的事物則無法做到這一點。比如,天氣預報不能准確預報幾個月後的天氣,也不能根據剛發生的地震來推斷若干年後是否再發生地震。又如,在某一地區的地層中發現礦體,是否在不同地區同一層位有同樣的礦體?總之,一旦處理多自由度、多體系的系統問題時,就脫離了嚴格決定思維模式,而只能作出概率統計性的預測。

「概率統計性」思維方式認為無論是在自然界,還是在社會領域中,大多數事物的發展變化並不受單值的確定的因果關系的制約,而是具有幾種不同的可能性,究竟出現哪一種結果,往往帶有偶然性或隨機性。「概率統計性」思維代表了現代科學思維的一個基本方向,也是系統論在科學思維方面的重要成果。

客觀世界的事物關系是復雜的,不能都歸為單一的因果關系,更不能歸結為純粹的機械決定論的因果關系。正因為偶然性和隨機性關系的存在,世界上才沒有完全相同的事物,新事物才層出不窮,物質世界才豐富多彩。照「概率統計性」思維模式認為,事物發展變化規律服務於該統計性的規律,亦即可以大量的概率統計、平均值中看出隨機現象的發展變化趨向。「概率統計性」思維方式提示人們在認識復雜事物發展的問題時,要注意到影響事物發展變化的多種因素,用概率統計方法來探討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

礦產勘查中的「概率統計性」思維方法首先要求把勘查目標,不論是勘查計劃的制定,找礦靶區的確定,還是具體勘探項目的實施,都應理解為——受到許多因果關系制約的復雜的發展變化系統。其次不能依據某一因素的初始研究狀態,按某一規律來推測目標,對目標的推測要依據大量的概率統計的總體趨勢來確定。例如,在成礦預測過程中,不能依據某一地區存在矽卡岩型礦床就按岩體與碳酸鹽岩的接觸帶這一規律來劃分成礦預測區,而是要對該區內所有有關礦種的不同成因礦床進行統一分析,找出成礦類型的概率統計趨勢,並結合成礦系列進行成礦預測。同時要考慮到地球物理、地球化學、成因礦物、蝕變及找礦標志等影響預測結果的因果關系,才能得到成功率高的預測結果。在礦床勘探時,對金礦等礦體變化較大的礦體的認識也是採取了概率統計的思維方式。無論對礦體的品位變化還是厚度變化,僅就局部的數個觀察點,很難找出變化規律,礦體變化顯得雜亂無章,不能依據這些雜亂點來推測礦體的變化規律。然而對礦體作大量的觀察後,進行概率統計分析,就會顯示出總體的變化趨勢。這就是礦體變異函數分析方法。這其中就包含有「概率統計性」思維方法。由嚴格決定性思維向概率統計性思維的轉變,實質上是簡單性思維向復雜性思維的轉變。

三、礦產勘查中的「進化歷史觀」的思維方法

系統科學的最新成果,諸如耗散結構理論、協同學和超循環理論,突出了客觀世界中物質系統演化過程的方向性及其意義,即時間的矢量指向未來的過程不可逆性。這種「進化歷史觀」的思維方式相對於傳統科學關於時間反演的不變性和演化過程的退化趨勢等「退化歷史觀」的思維方式是一次思維方式上的轉變。兩種思維方式在地質學上亦顯現出其中矛盾表現。

傳統科學考察過程時採用的「退化演化觀」的思維方法。它認為時間是沒有方向性的,在認識過程中,用現在可以表現過去,即事物發展過程是可逆的。如,牛頓力學方程F=m(d2r/dt2),如果將時間改變符號,t改變為-t,該方程是不變的,它既可以決定未來,又可以說明過去。著名的薛定諤方程也是如此。地質學中傳統的將今論古原則,就包含有這種「退化歷史觀」的思維方法。用現代發生的地質作用和成礦作用來說明過去幾億、幾百萬年前的地質作用過程。這也是受到當時的科學思維發展所影響的結果。

普利高津所創立的耗散結構是一種關於非平衡系統的自組織理論。它研究各種不同系統的無序向有序轉化的共同規律和特點。因此它適合於不同的學科領域。在耗散結構理論中把歷史和進化的觀念引進到自然科學中,使時間這一概念不再是一個與可逆過程聯系在一起的簡單的運動參量,而是在非平衡世界中內部進化的度量,是與不可逆過程聯系在一起的。同時認為遠離平衡態的開放系統能夠在一定外界條件下,隨時間的推移,通過內部非線性的相互作用,在隨機漲落的誘發下,自行產生組織性和相乾性,即自組織現象。耗散結構理論不僅提出了時間演化的不可逆性,也反映出從無序到有序、從退化到進化的歷史演化過程。從而體現出其在思維方式上的轉變。

事實上,在生物進化論和地質漸變論等理論中,也都把歷史進化包含於自然科學領域。地質學及其所包容的礦產勘查學是一門「歷史性」的學科。地質演化是在非平衡系統中,通過各種地質作用的自組織性、相乾性,由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向復雜的方向演化。因此,在這樣一個具有歷史性的學科中,必須要充分重視「進化歷史觀」的科學思維方法。

將今論古的時間可逆性思維是以現在的情況來推斷過去,其中可加上其他工作方法,如同位素方法、實驗方法、模擬或跟蹤追溯過去地質作用等方法。它是地質學和礦產勘查學中經常使用的方法。然而就其根本思維方法來看,是與地球演化的不可逆性相矛盾的。

礦產也是不可逆性的演化的結果。古老時代的成礦作用是比較簡單的,越演化成礦作用越復雜、越多樣化。這一點從不同時代成礦作用類型的比較就可以得到結論。而且太古代的成礦作用在古生代和中生代不會重復產生。從礦種來看,25億年前太古代主要是鐵及一些金、鋅、鉻,沒有鉛礦。到幾億年,出現大量稀土、鉛礦。到古生代至中生代,大量的金屬都可以成礦。尤其是中生代是我國主要成礦時期,如汞礦、銻礦、金礦、鎢、錫、銻、鉬等礦床。而到白堊紀,第三紀才大量出現天然氣和石油。從中可以看到,在太古代是和銅共生的,數量少,類型簡單:而到中生代鋅和銅、鉛、金、銀等多種元素共生,數量也多,類型也復雜多樣。由此可見,成礦作用,礦產種類,類型,成礦元素等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豐富多彩,具有不可逆的演化進程。

對上述礦產的演化進程完全用「將今論古」的原則就不合適。用現在的情況推斷過去,過去沒有,或者過去有也是比較簡單。這是一種思維方法和物質演化相矛盾的思維方法。然而地球是一具有40多億年歷史的特殊研究對象,又沒有可以類比的星球,只有「將古論今」與地球各個組成部分的演化關系相聯系起來的思考才是一個科學的思維方法。如果只強調「將今論古」,很顯然會得出錯誤的看法。因此,強調在以認識地質與礦產的演化及其結果時,要採用「進化歷史觀」的思維方法。

四、用系統科學的觀點指導找礦工作

礦產在整個經濟社會大系統中是局部的一個要素,本身又是一個特定的系統。因此,遵循客觀規律要求,應當運用唯物辯證法系統的、聯系的觀點來認識和指導礦產勘查工作。

1.用系統的整體性原理部署找礦工作

系統是由要素和一定結構形式組成的整體。整體性是系統的第一個基本特徵。整體性存在於各組成要素以一定結構形式而產生的相互作用之中。從系統科學整體性原理出發,礦產勘查應當統籌安排,充分發揮整體的功能,在具體工作中一是要求用全面的整體觀點指導礦產勘查工作;二是要求正確處理全局與局部的關系。

用全面的整體的觀點來指導礦產勘查工作,首先要求我們考慮問題、處理問題要著眼於整體。因為有些事從局部看是合理的,而從全局看是不合理的、不可解的。只有從整體看可行,具體的事才可以辦。這也就是亞里士多德所說的,整體不等於各個孤立部分的總和。作為整體,首先要有一個整體的目標和任務要求,整體的各個要素都為實現整體的目的任務而協同動作,同時要對構成這個整體的各個要素統籌兼顧、全面安排。從空間角度看,要求把全國的勘查工作作為一個整體考慮;就一個地區而言,要求把所在地區的找礦工作作為一個整體;作為一個具體勘查項目,要求對有關這個項目的各方面問題考慮周到。

在礦產勘查中處理局部與全局的關系時,一是要做到局部服從全局;二是要重視局部對全局的制約。全局和局部之間的關系是辯證的關系,系統整體對其構成要素起主導和統帥作用,並規定和支配著所屬各個要素的地位和性能。系統的組成要素也可反過來制約著整體的性質和狀況。例如,對一個礦床評價來說,也要處理好局部與全局的關系,評價礦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礦床地質因素,采、選、冶性能和技術因素,市場價格經濟因素都影響著礦床評價的全局。如吉林省永吉縣倒木河金礦就是因為含砷高、選礦技術沒有完全解決而不能得到很好的開發利用。

2.用系統的結構性原理指導找礦

系統是各要素按一定結構組成的。要素組成系統時,並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按一定結構組成的。所謂結構性就是系統內各要素之間合乎規律的,相對穩定的相互聯系、相互結合、相互作用的方式。系統的總體功能取決於系統的結構,系統是要素和結構的統一整體。系統的要素和結構相同,其整體性能相同。系統的要素相同而結構不同,則整體性能就不相同。金剛石和石墨這兩種礦物的組成要素都是碳(C),但由於結構不同,結果使金剛石成為最硬的礦物(硬度10),而石墨成為最軟的礦物之一(硬度為1),由此可見結構的重要性。在找礦工作中,要注意不斷調整和優化礦產勘查的礦種結構、隊伍結構、技術結構、預查——普查——詳查——勘探的次序結構等,使整個地質勘查能在結構合理和優化的基礎上進行。

結構性對系統的發展起重要作用。結構的有序性是系統穩定發展的必要條件,合理的結構能促進事物(系統)的發展。例如,目前我們礦產勘查行業結構、礦產勘查隊伍結構不盡合理,這些不利於礦產勘查事業的發展。在各勘查單位也存在管理人員、野外調查人員、綜合研究人員、生產輔助人員等結構問題。在具體的勘查工作中也存在各種勘查手段的選擇、資金和設備等合理配置、人員優化組合等結構性問題。為此,以系統科學的思維方法合理安排結構關系對取得理想的找礦效果非常重要。

3.用系統的層次性原理指導找礦

系統的層次性是指規定系統和要素(子系統)之間地位、等級和相互關系的特性。系統都有一定的層次,都是由不同層次的子系統按一定結構所組成的復雜的結合體。就全國地質工作而言,是一個包括地質勘查、地質科研、地質教育、地質裝備及儀器生產、地質新聞出版事業等子系統組成的大系統。在地質勘查子系統中又有礦產勘查、基礎地質、環境地質等幾個次一級的子系統(要素)。在礦產勘查中又有更低一級的子系統、非金屬礦產地質勘查等等。在能源礦產勘查中又有石油、天然氣、煤、地熱及放射性等礦產勘查層次。從系統的層次性原理看,必須處理好國家、省(區、市)、地(市)、具體地勘單位之間,具體找礦項目之間,總體設計與子項目之間,礦產區與礦段、礦石之間等各層次性關系,有條不紊、層次分明地開展工作。

4.用系統的開放性原理指導找礦

系統的開放性是指系統同其周圍環境,即與其他系統之間的相互關系、相互作用。世界上孤立的系統是不存在的,任何系統都要與周圍環境發生一定的聯系,都要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和轉換。礦產勘查與周圍環境有關,如交通條件、氣候條件、地理條件、施工條件、資金條件、林業條件、環保條件、土地使用條件等等都對勘查工作有很大影響。這些條件好,將有利礦產勘查工作開展,能促進礦產勘查工作發展。條件不好,則會對找礦工作帶來制約。所以,在研究與部署礦產勘查工作時,就要考慮周圍環境和外部條件。但反過來,在考慮外部環境時還要注意到礦產勘查工作對外部環境的積極影響,要辯證地思維兩者之間的關系。外部條件不好,固然會制約找礦,但找礦的重大突破,也會促進和改善外部條件,我國攀枝花、白雲鄂博、金川等礦產資源的勘查、開發使之建設為現代化城市就是例證。

③ 系統學的研究方法

對於簡單系統和簡單巨系統,自然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包括運籌學、控制論、資訊理論、數學以及耗散結構理論、協同學、突變論等)是可以很好地描述和研究的,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70年代末以來有人把上述理論方法應用到復雜巨系統,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如超循環理論。但對整個復雜巨系統的研究,特別是對社會系統的研究,上述理論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例如對策論,就其理論框架而言,是研究社會系統的理想工具。但對策論已取得的成就,還不能處理社會系統的復雜性,問題在於對策論把人的社會性、復雜性、心理和行為的不確定性大大簡化了,以至把復雜巨系統問題變成了簡單巨系統或簡單系統的問題了。
為了尋找研究復雜巨系統的有效方法,錢學森根據國內外對復雜巨系統的工作經驗提出定性定量相結合的系統研究方法。這個研究方法是在以下三種復雜巨系統的豐富實踐基礎上,提煉、概括而抽象出來的。這就是:
①在社會系統中,由幾百個或幾千個變數所描述的定性定量相結合的系統工程技術對社會經濟問題的研究和應用;
②在人體系統中,中西醫相結合的臨床方法的大量研究和應用;
③在生態環境系統中,地理區域規劃方法的研究和應用。
定性定量相結合的系統研究方法,具有以下特點:
①把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有機結合起來;
②把宏觀研究和微觀研究結合起來;
③把多種學科結合起來進行交叉研究;
④把科學技術方法和經驗知識結合起來。
經驗知識雖不屬於科學技術范疇,但對認識、研究復雜巨系統仍有著重要作用。以上這些特點表明,這個方法不僅對解決復雜巨系統問題具有重要現實意義,而且對發展系統學的理論具有深遠的科學意義。

④ 系統研究法的什麼是系統研究法

系統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部分組成的有機體。任憑企業的有關環境和市場營銷活動過程實際上也是一個系統。企業的市場營銷系統,簡單地說是由企業(賣主)和目標市場(買主)這兩個基本部分組成的。在這兩部分之間,通過商品貨幣和信息這兩套流程聯結起來,實現系統的運行。但是,一個企業的市場營銷系統實際上是很復雜的,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有機的組成部分:
①企業(賣主);
②市場營銷渠道企業;
③目標市場(買主);
④競爭對手;
⑤企業周圍的各種公眾;
⑥ 宏觀環境力量等。
一個企業要想成功地為其目標市場服務,提高經營效益,在作市場營銷決策時就必須全面調查研究並考慮到企業本身、目標市場、市場營銷渠道企業、競爭對手、周圍公眾和宏觀環境等各方面的情況,統敵兼顧,處理好各種關系,從而使市場營銷系統內的各有關方面保持一種協調性,實現系統的合理有效運行,取得營銷的成功。這就是所謂的系統研究方法。

⑤ 系統觀念是具有什麼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系統觀念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重要內容,強調系統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若干組成部分結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體;要從事物的總體與全局上、從要素的聯系與結合上研究事物的運動與發展,找出規律、建立秩序,實現整個系統的優化;

用開放的復雜系統的觀點、用從定性到定量的綜合集成方法研究經濟社會問題。我國的「兩彈一星」、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神舟」系列飛船等重大工程就是堅持系統觀念、運用系統方法的成功案例。實踐表明,系統觀念、系統方法是組織管理重大工程、重大事業不可或缺的方式方法。

(5)系統觀的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堅持系統觀念是統籌「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科學方法。當前,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矛盾錯綜復雜,必須從系統觀念出發加以謀劃和解決,全面協調推動各領域工作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要運用系統觀念,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辦好發展安全兩件大事,堅持全國一盤棋,更好發揮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積極性,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注重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挑戰,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

⑥ 什麼是系統觀念

系統觀念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重要內容,強調系統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若干組成部分結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體;要從事物的總體與全局上、從要素的聯系與結合上研究事物的運動與發展,找出規律、建立秩序,實現整個系統的優化;用開放的復雜系統的觀點、用從定性到定量的綜合集成方法研究經濟社會問題。

我國的「兩彈一星」、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神舟」系列飛船等重大工程就是堅持系統觀念、運用系統方法的成功案例。實踐表明,系統觀念、系統方法是組織管理重大工程、重大事業不可或缺的方式方法。

(6)系統觀的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為我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堅持系統觀念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必須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辦好發展安全兩件大事,堅持全國一盤棋,更好發揮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積極性,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注重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挑戰,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

⑦ 地球科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地球科學的研究方法:

一是地球系統觀研究 ,在全球尺度上研究地球系統的各組成 (岩石圈、水圈、氣圈和生物圈 )的相互作用及其運行機制和演化。

二是地球復雜性研究 ,研究地球系統的開放性、多層次時空結構、不穩定性、不平衡性和不均一性 ,研究地球系統相互作用的多因素和多樣性以及它們之間的復雜的相互作用 ,不同組成、不同層次、不同作用的相互作用 ,以及作用過程和系統、子系統的整體行為和演化的非線性和不可逆性 。

三是跨學科綜合研究 ,在地球科學研究中 ,多學科研究 ,特別是跨學科研究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並成為主要研究方式。

⑧ 系統思維方法的系統思維研究的方法主要有

整體法
是在分析和處理問題的過程中,始終從整體來考慮,把整體放在第一位,而不是讓任何部分的東西凌駕於整體之上。整體法要求把思考問題的方向對准全局和整體、從全局和整體出發。但同時它不排斥重視局部,是在整體觀的指導下使局部問題得到解決,以實現整體功能的最大發揮。
結構法
進行系統思維時,注意系統內部的結構性。系統由各部分組成,部分與部分之間組合是否合理,對系統有很大影響。這就是系統中的結構問題。好的結構,是指組成系統的各部分間組織合理,是有機的聯系。從結構的方面著手研究問題能使思維清晰、有條不紊,在這個過程中也能盡量避免錯誤。
要素法
每一個系統都繁雜的因素構成的,其中相對具有重要意義的因素稱之為構成要素。要使整個系統正常運轉並發揮最好的作用或處於最佳狀態,必須對各要素考察周全和充分,充分發揮各要素的作用。
功能法
是指為了使一個系統呈現出最佳態勢,從大局出發來調整或是改變系統內部各部分的功能與作用。在此過程中,可能是使所有部分都向更好的方面改變,從而使系統狀態更佳,也可能為了求得系統的全局利益,以降低系統某部分的功能為代價。

⑨ 系統論有哪些基本觀點

系統論是研究系統的結構、特點、行為、動態、原則、規律以及系統間的聯系,並對其功能進行數學描述的新興學科。系統論的基本思想是把研究和處理的對象看作一個整體系統來對待。

最簡明的系統定義,莫過於「相互聯系著的要素構成的整體」。這個定義由三層遞進的含義,第一,系統是整體;第二,整體由要素構成;第三,要素是相互聯系的。層層遞進,缺一不可。

系統論的核心思想是系統的整體觀念。貝塔朗菲強調,任何系統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不是各個部分的機械組合或簡單相加,系統的整體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狀態下所沒有的性質。

關於要素和聯系的重要性,可以再舉幾個例子。譬如社會系統,是由人和人之間的聯系組成的。描述人和人之間的聯系有個專有名字——關系。

在社會系統中,除了戰爭和生育,不能大規模的主動的減增人口,而社會的發展、變革主要是改變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人群之間聯系緊密了,合作也就產生了。改變了人群的聯系,也就改變了社會。

(9)系統觀的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基本方法

系統論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處理的對象,當作一個系統,分析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研究系統、要素、環境三者的相互關系和變動的規律性,並優化系統觀點看問題,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個系統,系統是普遍存在的。

大至渺茫的宇宙,小至微觀的原子,一粒種子、一群蜜蜂、一台機器、一個工廠、一個學會團體、……都是系統,整個世界就是系統的集合。

系統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根據不同的原則和情況來劃分系統的類型。按人類干預的情況可劃分自然系統、人工系統;按學科領域就可分成自然系統、社會系統和思維系統;按范圍劃分則有宏觀系統、微觀系統。

按與環境的關系劃分就有開放系統、封閉系統、孤立系統;按狀態劃分就有平衡系統、非平衡系統、近平衡系統、遠平衡系統等等。此外還有大系統、小系統的相對區別。

閱讀全文

與系統觀的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計算題50種檢測方法 瀏覽:1
判斷蛋白質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9
酒精燈測量水溫的方法 瀏覽:21
鑒別酒精性肝炎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85
快速彈奏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296
碧歐泉精華露的使用方法 瀏覽:121
能讓自己快速近視的方法 瀏覽:625
輸送線翻箱安裝方法 瀏覽:57
繪制組合體三視圖的步驟方法 瀏覽:261
產後紗布腹帶的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199
三角梅如何嫁接方法視頻 瀏覽:372
壓線器的連接方法 瀏覽:550
古時人們常用的計時方法有 瀏覽:290
妊娠紋產品使用方法 瀏覽:778
定陶辣椒種植方法 瀏覽:578
產品計算方法有哪些 瀏覽:442
vivo手機鎖屏壁紙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16
e8耳機連接手機方法 瀏覽:12
輔助教學方法研究 瀏覽:830
兒童嗓子沙啞有痰治療方法 瀏覽: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