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中醫理論與科學研究方法相結合

中醫理論與科學研究方法相結合

發布時間:2022-06-24 02:15:59

⑴ 李銀濤的將中醫與西醫及現代科學相結合

「腫瘤三生態」新療法造福人類
除了在理論研究方面碩果累累外,李博士在臨床醫學研究中,將中、西醫以及現代科學有機地結合,在長期的探索與研究中,一項項新的醫療技術與手段問世,「腫瘤三生態」醫學體系的創立更為廣大腫瘤患者的生命帶來曙光。所謂「三生態」,指的是:第一,生理生態:身體的內環境的生態系統;第二是外環境生態:大氣,水等外部環境生態系統;第三是精神/心理態。這三個生態系統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我們平時得病是因為我們身體的內環境發生了改變,而這個內環境的平衡我們可以通過中醫的調理醫治可以辦到,但是如果我們只做到這一點,那樣是遠遠不夠的,平衡患者的外環境生態和精神/心理態也同樣重要。一個因為長期飲酒造成肝癌的病人,當你用中葯把他的身體治好,他的外環境飲酒的習慣沒有改變,相信再次復發也是遲早的事;而同樣因為對癌症的恐慌,而懼怕癌症的病人相信你沒處理好他的精神/心理狀況,也不能讓患者的治療有好的效果。正是因為三生態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系,李博士對每一個癌症患者或者是其他方面的病人,都做到從他們的身體、精神/心理和外部環境綜合去治療,那樣才可能真正結束病人的疾苦。而且李博士針對病人的生理態,提出了改良後的化療壓縮/沖擊療法,這種壓縮式的西醫化療結合中醫扶正的方法在腫瘤的治療方面效果顯著,有效的提高了中晚期腫瘤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期,為眾多患者帶來福音。此外,李博士經常通過報紙專欄、電視專訪、學術網站網路視頻等現代媒體手段為廣大市民群眾宣傳日常衛生保健科普知識,可謂是全方位地為老百姓的健康保駕護航。

⑵ 中西醫結合的結合方式

中西醫結合的方式和途徑有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大致有 5 個方面:一是把針灸應用於西醫臨床各科,所治疾病已達300 余種;二是傳統針刺技術與西醫理論和方法結合,創立頭皮針、耳針療法和電針、激光針療法、穴位注射方法等;三是用生理學、生理化學、微生物學及免疫學方法研究針灸對人體各系統的作用機制,為針灸提供現代科學依據;四是通過對針刺麻醉的臨床應用和對針刺鎮痛原理研究進行結合;五是在肯定經絡現象、總結循經感傳規律的基礎上,融匯中西醫理論,以現代實驗方法與科學抽象方法相結合,探索經絡機制。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實驗方法研究經絡及針灸作用原理的一門新學科——實驗針灸學,已經在中西醫結合的過程中逐步形成。

⑶ 中醫理論體系的建構方法是什麼

中醫醫理論體系的建構方法亦有人稱之為主要思維方法,它們促成了理論體系的形成。現就中醫學的主要思維方法分述如下:1.取象比類2.司外揣內3.揆度奇恆4.試探和反證5.演繹

1.取象比類:《素問。示從容論》說:「援物比類,化之冥冥」,所以,中醫又常把這種方法稱為援物比類法或比照類推法。此方法是根據被研究對象與已知對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類同(援物、取象),從而認為它們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是相似或類同的(比類),由此推導出被研究對象的其它性狀。這是由一事例推測到另一事例的方法。這種方法是科學認識過程中獲得新知識的重要手段。中醫理論體系中,比照類推是一常用的方法,尤其是與自然現象的比照類推,與五行屬性的比照類推。

⑷ 中葯葯理研究對中葯現代化的意義

中葯現代化是將傳統中醫葯的優勢、特色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以適應當代社會發展需求的過程。中葯現代化的關鍵是轉變思想觀念。即學術指導思想的現代化。中葯葯理研究不是簡單的「中葯」和「葯理」組合,中葯葯理研究應以中醫葯基礎理論為前提,以避免中葯的西化問題。中葯的使用是在中醫理論的措導下進行的,而中醫理論至今還沒有找到有力的證據,這使中葯也陷於同樣的境地,即一方面對於疾病臨床療效肯定,一方面又缺乏有力的科學數據來證明,而使其使用多限於經驗。中葯具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補瀉等性能和清熱、溫里、補氣等功效,用於治療病人整體的證;西葯有明確的化學成分,其構型和理化性質決定了其功效,用於治療病體局部的症。而目前所進行的所謂中葯葯理研究實質上相當部分是照搬了現代西葯葯理研究方法。筆者認為真正意義上的中葯葯理研究應該在傳統中醫理論和傳統的四氣五味等葯性理論的認識上有所突破。中葯葯理研究在指導思想和技術手段必須要在新思路、新突破。

中葯葯理學通過中葯葯理研究要有重點地逐項揭示中葯的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的實質。從臨床實踐出發,中葯葯理研究的重點應該是方劑,從研究方法上應以整體研究為主,建立大量科學合理的中醫病(證)動物模型。實驗方法、觀測指標及結果分析、判斷標記等,也就是完全符合中葯特點的葯理學方法。在此基礎上完善和提高血清葯理學、復方葯代動力學以及血清葯物化學、中葯復方化學的研究,同時積極發展中葯的分子葯理學、量子葯理學、受體葯理學,以及離子通道、酶、基因等方面的葯理學研究,整體與高體試驗相結合,分析與綜合相結合,中西醫葯相結合,從多方面、多層次全面深入地闡明中葯治療作用。目前中國學者在中醫「證」的實質研究方面已取得一定進展。

中葯葯理作為應用學科,在中葯新葯開發、研究和生產行業,更是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國中葯新葯研究的程序中,葯效毒理學研究已作為法定的必備研究項目。中葯現代化的基本任務之一就是要研製出能與國際醫葯市場接軌的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中葯產品,它的定位必然是「安全、高效、優質、穩定、可控」,其中安全有效是葯品最重要的特徵。葯效評價正是由中葯葯理學科完成的。中國現行的葯品管理法規定,任何中葯制劑在進入臨床試驗之前,都必須通過嚴格的葯效和安全評價試驗。由此可見,中葯葯理學無論在中醫葯的基礎理論研究或是在中葯現代化的研究中都將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強對中葯葯理學的基礎研究是勢在必行的。用科學的語言闡明中葯在體內的代謝過程、葯理作用和作用機理,這對中葯走向現代化,走向國際市場都具有潛在的社會意義和經濟價值。

⑸ 新中醫基礎理論的現代進展

中醫學在各個歷史時期也不斷地吸收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學術成就。早在秦漢時期,漢族就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得到西域各民族大量常用的葯材。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從西域各民族那裡學會種植諸如胡桃、葡萄等既是果蔬又是葯物的植物。聞名世界的唐代葯王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就汲取了亞洲等一些民族的醫葯經驗。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所載的民族葯物就更多了。各個國家醫學在臨床技術上、理論上也是相互滲透的,中醫眼科的金針撥白內障是唐代僧人由印度傳入的,經過吸收豐富以後,賡續創新,燦然豐富,延傳至今,已經成為中醫眼科的一項絕技。歷史上,中國各民族都對醫學做出了貢獻,如元代蒙古人忽思慧的《飲膳正要》是蒙古族的醫學傑作。正是民族間廣泛的文化交流,使中國各民族醫學具有了一定的共性。學術交流是雙向的。在中國近鄰之中,中醫學傳入越南、朝鮮和日本,至少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而經陸上絲綢之路,中醫學在中世紀便已遠傳西亞和歐洲。阿維森納的《醫典》是當時西方醫學的經典著作,其中便吸收了中國脈診的內容。《本草綱目》在17世紀就曾被翻譯成多國文字。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針灸更為廣泛地傳播到世界各國,世界衛生組織正式承認其作為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加以推廣,並制定了統一規范的經穴標准。綜上所述,中醫學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開放體系,其精深的理論、豐富的實踐、對異域文化的擇優吸收和不斷的自我更新,使它永葆青春。在世界幾大傳統醫學中,中醫學至今仍顯示著旺盛的生命力。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重視繼承發揚中醫葯學文化遺產,1982年將發展傳統醫葯載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其後成立專司傳統醫學管理的政府機構,大力發展中醫學。5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就提出中西醫結合的方針,中醫醫院、中醫院校和科研機構相繼建立。1978年,中醫教育開始招收研究生,並實施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制,近年來在一些中醫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中還設立了博士後流動站。中醫葯學術著作和刊物大量出版。在對醫史、古籍文獻的發掘、整理方面,以現代科學方法進行中醫理論、中葯和臨床研究方面等,均取得了有價值的成果。
中醫葯科學研究,主要是從中醫葯學的理論和實踐出發,探索人體生命和疾病過程的規律,提高中醫葯防治疾病的療效。一方面要對傳統的中醫葯學理論和實踐進行系統整理,另一方面要在研究探索中獲得創新和突破。目前,它已從古代散在的、自發的研究,發展為設有眾多專門研究機構,集中大批科研人員,採用多種研究方法進行研究的科研體系。當代中醫葯科學研究具有以下特徵:一是以中醫葯學體系為對象,例如臨床研究以探討辨證論治規律為主,從理、法、方、葯的不同層面或單獨、或綜合地進行;葯物研究則著重於葯性、功效、機理、炮製、配伍等。二是研究模式多元化,大致包括傳統內容的挖掘和深化、中醫現代化研究、中西醫結合三種類型。三是採用多學科、多途徑的方法,既用傳統研究方法,也應用現代科學方法;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臨床觀察方法、流行病學調查方法、動物模型及實驗方法、細胞學方法、病理學方法、免疫學方法、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方法、超微結構及影像學技術、文獻學方法、邏輯學方法、數理統計學方法、電子計算機方法以及科學抽象和建立假說方法等。四是新興的中醫葯學科相繼萌生,如中醫實驗動物學、中醫科研方法學、中醫護理學、中醫康復醫學、中醫急症學、中葯葯理學、中醫文獻學、中醫心理學、中醫腦病學以及中醫葯管理學等。
50年來,在醫史文獻、基礎理論、臨床、中葯等方面的科學研究,都取得了較大的成績。1963年在內蒙古多倫頭道窪石器時代遺址出土了磨製石針,為確定砭石起源時代提供了有力證據;以後,又相繼在河南鄭州和新鄭、山東日照、江蘇徐州高皇廟等地出土6枚砭石,驗證了《漢書·藝文志》等書中關於砭石的記載。1978年在內蒙古達拉特旗出土青銅針。骨針和竹針的發現也屢見不鮮。1978年河北滿城漢墓還曾出土了九針。1973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多種早於《黃帝內經》的古醫書——《脈法》、《五十二病方》、《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等,這些都為中醫理論的起源、經絡學說的演變提供了新認識。在文獻研究方面,40年來完成1萬余種中醫文獻編目整理,出版了《全國中醫圖書聯合目錄》,並對《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論》、《針灸甲乙經》、《脈經》、《諸病源候論》、《千金方》、《外台秘要》、《針灸大成》等名著進行校勘評注,大型醫史專著《中國醫學通史》的撰著也已經完成。在基礎理論方面,藏象學說與「證」是中醫學理論的重要內容,也是研究的重點,50年代以來從對腎陰虛、腎陽虛、脾氣虛、心氣虛、肺氣虛、肝鬱症、瘀血症等證發生機理和證候特徵的研究,獲得了很多有價值的實驗資料。60年代開始了治則治法研究,在對活血化瘀、通里攻下、清熱解毒、扶正培本等的研究中,不僅通過實驗闡明了機理,還把理論用於臨床,擴大了治療適應症。在經絡研究方面,肯定了循經感傳現象的存在,總結出了感傳規律。1958年發現針刺麻醉,針刺用於抗休克、抗炎症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並從神經和內分泌等方面探索針刺鎮痛的原理,得到了有力的科學論證。在舌診和脈診研究方面,除進行機理探討外,還研製了多種舌象儀、脈診儀等,向定量化、客觀化發展。辨證分型的方法較普遍地應用於臨床。1991年中國國家技術監督局頒布了《經穴部位》的國家標准,這一規范,使針灸學的學習、研究、臨床使用有了依據。1994年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頒布了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准》,1997年國家技術監督局頒布了《中醫臨床診療術語》的國家標准。在臨床治療方面,中醫葯治療急重症和難治病的能力不斷提高,並總結出一些新的治療方法和經驗,如用中葯治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心腦血管病、脈管炎、糖尿病、肝炎等都取得較好的療效。根據「動靜結合」的原則,運用手法復位和小夾板固定配合中葯治療某些骨折,使骨折癒合時間較單純西醫療法縮短三分之一,全療程縮短二分之一。運用「六腑以通為用」的理論,以通里攻下方法治療急性闌尾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和異位妊娠等,提高了非手術率,降低了復發率;並可以調整過度的炎症反應和異常免疫反應,治療急腹症中的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征。在中葯和方劑研究方面,從葯物資源調查到炮製、制劑、葯理、葯化等全面展開。1997年出版了載葯12 807種的中葯學巨著《中華本草》。在制劑方面,除丸、散、膏、丹、酒、露、茶等傳統劑型外,新發展了膠囊劑、口服液劑、袋泡劑、氣霧劑、注射劑、含服劑、葯膜、滴丸、栓劑等40餘種劑型。中葯新葯的開發研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從1985年至1996年間,獲得國家批准生產的中葯新葯近800種,如青蒿素、白血寧、醒腦靜、消痔靈等,為中醫葯走向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中葯、針灸和氣功現已遠傳海外120多個國家和地區,日益受到國際醫學界的重視。
中醫學既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寶庫,又是在歷史和現實社會中以其特質和活力不斷發展的醫學體系,它將繼續為人類健康做出貢獻。
1996年,有了現代中醫基礎理論的革命:如分形經絡,三元氣,數理陰陽,分形藏象五系統,中醫三個哲學觀,中醫分形集等。

⑹ 請簡要回答中西醫結合與近代科學融合發展的一致性

摘要 可以概括為三點:1.中醫與西醫皆是科學,皆有確切、系統的、獨特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概念(范疇)體系;2.兩者所面對的,皆是人的生命過程中的客觀實在;3.兩者的醫學目的(或服務的對象)皆是人的健康與長壽,這個「人」皆由形上(或原形)、形下(或原質)兩方面特性相合而成。

⑺ 中葯葯理作用研究的具體方法

1 血清葯理學方法學研究
在中葯葯理學研究中,有相當一部分葯理活性實驗和作用機理是在體外進行的,而利用中葯粗提物直接進行體外實驗,其結果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都受到很大影響。中葯血清葯理學研究方法是指給動物經口用葯後一定的時間采血,取含葯血清進行體外實驗的一種研究方法,該方法由日本學者田代真一提出,95年前後國內即陸續開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曾於1996年資助重點項目:中葯復方體外實驗的方法學研究,在含葯血清葯理作用強度與體內給葯的量效關系研究、給葯方案研究、反應體系中含葯物血清加入量的確定、采血時間的確定及時效關系研究、含葯血清低溫保存和血清滅活對效應的影響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以含頭風飲(川芎、天麻為主)葯物血清抗血小板釋放5-HT和阻滯內皮細胞鈣通 道作用為指標的實驗中證實:在一定范圍內,動物給葯量與吸收入血的葯物量及含葯血清的體外葯理效應呈正相關〔1〕;含葯血清的葯物濃度除與給葯劑量有關外,還與給葯方案 (如一日內給葯次數及給葯天數等)直接相關〔2〕;體外實驗體系中含葯血清加入量 的多少對葯理效應產生明顯的影響,因而對最佳反應體系的探索具有重要意義〔3〕 ;在採用血清葯理學方法進行實驗前,進行時效關系研究,找出給葯後最佳采血時間是十分 必要的〔4〕;含葯血清低溫保存和血清滅活可能對葯理效應產生明顯影響,應以使 用新鮮血清或保存時間較短的血清
為宜〔 5〕。鑒於目前多數中葯或復方有效成分尚不明確,成為制約中葯現代研究的瓶頸,近年 進行了中葯血清葯化學與血清葯理學協同研究的嘗試,以揭示產生葯效的物質基礎。提出在 建立血清化學成分指紋圖譜並測定相應含葯血清葯理效應強度後,進行葯物效應成分分析, 如果含葯血清的葯理效應強度與其血清指紋圖譜中某成分指紋峰大小相一致,則說明該成分 與所觀察葯理作用密切相關〔6〕。中葯血清葯理學針對中葯及其復方復雜多樣的化 學成分的特點,結合化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等多學科的先進技術手段,將有可能成為 中葯葯理學研究的一種新的方法體系。
2 單味葯葯理研究
常用單味中葯葯理研究是中葯葯理研究的重要內容。近年仍以對整體動物 葯理效應觀察及對器官、組織、細胞的影響等為主,現代生物技術如分子生物學研究方法 也受到廣泛關注和應用。研究的葯味相對集中,以補益葯、活血化瘀葯居多,不少常用中葯 的新葯理作用機理被揭示。
研究發現黃芪對自然衰老大鼠腦皮質、海馬、紋狀體3個腦區降低的M膽鹼受體和M1亞型受體密度有顯著的上調作用,並可調節老年大鼠血漿環核苷酸含量〔7〕;衰老大鼠心肌 β受體密度及T3、T4、皮質醇含量均降低,黃芪、人參、枸杞子可 升高之〔8,9〕;對肝硬化大鼠存在的下丘腦血管加壓素系統異常有改善作用 〔10〕;可以明顯提高腎病綜合征大鼠血漿白蛋白水平,改善腎小球濾過率和尿鈉排泄 〔11〕;對環磷醯胺所致免疫功能抑制小鼠細胞毒活性有顯著增強作用,並可能
通過調控巨噬細胞C1q的分泌功能來增強免疫和抗腫瘤作用〔12,13〕;還發現 黃芪煎劑及含黃芪小鼠血清均對小鼠脾淋巴細胞增殖、混合淋巴細胞培養反應及IL-2的產生有促進作用〔14〕。冬蟲夏草水提液能降低正常心肌細胞內Ca2+ 的濃度,減輕缺氧再給氧時細胞內Ca2+超載現象,並明顯減輕缺氧再給氧時細胞 內脂質過氧化〔15,16〕。紅參在預防高血壓性視網膜動 脈硬化起重要作用,能使內皮細胞膜的光整性、細胞器的結構及內皮細胞分泌各種血管舒縮 物質保持正常,抑制平滑肌細胞的異常增生,還有擴張血管、減少外周阻力及調節血壓的作 用〔17〕。生地黃可明顯抑制皮質酮致「陰虛」模型小鼠巨噬細胞Ia抗原 的高水平表達,降低其提呈抗原能力,從而表現出一定的免疫抑製作用〔18〕。丹參注射液可明顯降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大鼠腦水腫,減少腦皮層及海馬組織丙二醛含量,提高過氧化氫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還原型谷胱甘肽、三磷酸腺苷的含量〔19〕。
3 有效部位、有效單體葯理研究
隨著中葯化學成分提取、分離技術的進步,中葯葯理學與中葯化學學科結合更為密切, 中葯 有效部位、有效單體的葯理研究日益增多。近年研究涉及的有效部位和有效單體有數十種, 研究較多、較深入的有人參皂甙、雷公藤多甙、三七皂甙、淫羊藿總黃酮、川芎嗪、天花粉 蛋白、牛膝多糖、地黃多糖等。有效部位、有效單體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有助於揭示中葯 治療疾病的機理。研究發現,人參皂甙對輻射引起的細胞膜損傷有防護作用〔20〕 ;人參二醇皂甙對心肌缺血再灌注犬心臟功能具有保護作用〔21〕;人參根總皂甙 具有明顯抗DNA損傷及抗突變效應〔22〕;人參皂甙Rb1對應激性性行為低下有保護 作用,其機制可能與抑制應激動物血漿皮質酮升高和提高睾酮水平有關〔23〕。雷 公藤多甙具有抗炎和免疫抑製作用,能顯著降低人工晶體表面、虹膜和睫狀體的炎症反應 〔24,25〕;對哮喘豚鼠肺組織的磷脂酶A2有明顯抑製作用 〔26〕。三七總皂甙顯著提高心肌細胞內肌漿網膜鈣泵活性,減少心肌細胞Ca2 +〔27〕,對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有保護作用〔28〕。天花粉蛋白能 明顯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細胞S期DNA合成,通過抑制瘤細胞分裂增殖以及誘導瘤細胞凋亡而 抗腫瘤〔29〕。
4 復方葯理研究
復方是中醫用葯的主要形式,以中醫葯理論為指導,運用現代科學手段,對古方和現代經驗方進行多指標的系統葯理研究,可以在更深的層次揭示方劑的治療原理,有效地指導臨床用葯和中葯新產品研創。近年來,中葯復方在葯效學、葯代動力學和分子葯理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進展。
近年古方的葯理研究有數十首,其中桂枝湯、六味地黃湯、四君子湯、四物湯、大承氣湯、 補中益氣湯、當歸補血湯等研究較多。在古方研究中較多地探討了方劑的作用機制,給方劑 的傳統功效描述賦予現代葯理學內容。如桂枝湯可能通過影響興奮胃腸運動的胃泌素、胃動素、P物質以及抑制胃腸運動的生長抑素、 血管活性腸肽等在下丘腦和胃腸道中的含量來調節胃腸運動〔30~33〕;桂枝湯 對與呼吸道感染有關的10株病毒致細胞病變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製作用,其含 葯血清能抑制單純皰疹病毒等4株病毒對Hep-2細胞的增殖〔34〕。當歸補血湯 含葯血清隨給葯劑量增加可使造血祖細胞集落數明顯增多〔35〕。將六味地黃湯 方視為一個整體,以活性評價為導向,從六味地黃湯中定向追蹤分離 ,獲得了具有調節免疫功能的活性部位,該部位對TH及TC的功能有調節 作用〔36〕。這些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方劑的作用原理。經驗方的葯理研究 開展得更為廣泛,其研究內容多結合新葯研究的有關要求,著重於葯效及安全性評價,不少 方劑已經或即將開發為新葯。
配伍是中醫用葯的特點和優勢所在,用葯理研究方法觀察方劑配伍與葯理效應變化之間的關系,探討方劑的配伍規律,仍然是復方葯理研究的重要內容。近年雖然還是以方劑葯味加減 、正交設計等方法為主,但在應用中也有明顯提高,採用一些新方法來更好地分析方劑的配伍問題〔37〕。關於復方配伍規律的基礎研究99年納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研究 項目,強調運用高新技術手段探討方劑的物質基礎,綜合分析配伍-化學成分變化-葯理效 應三者之間的聯系,闡明配伍內涵,成為新的探索方向。生脈散復方化學動態變化與葯效關 系研究表明,各葯配伍後葯效的變化可能與產生新物質有關〔38〕。以方劑的物質 基礎研究為核心,注重方劑配伍理論與現代葯理交互作用理論結合,物質基礎分析與葯理效 應觀察相結合,從組成方劑的單味葯、方劑的化學部分以及化學成分三個層次探討方劑的配 伍與物質基礎的變化的關系,在整體動物、器官組織、細胞亞細胞及分子生物學四個水平上 探討方劑的配伍、物質基礎的變化與葯理效應間的聯系,已成為復方配伍研究的基本思路 〔39〕。
5 葯代動力學研究
葯代動力學研究機體對葯物的處理規律,對於深入了解葯物的作用機理,指導臨床合理用葯 ,制定適宜的用葯方案等均有重要意義。中葯葯代動力學尤其是方劑的葯代動力學研究尚 無很好的方法和手段,目前主要採用體內葯物濃度法、葯物累積法(動物急性死亡率法)、葯理效應法、微生物指標法等,但因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尚待進一步完善。近年進行了黃 芩 甙、葛根素、苦參鹼、芸香甙、綠原酸、鉤藤鹼、馬錢子鹼、千金藤素等成分在動物體內的 葯代動力學研究,但單一有效成分的葯代參數顯然還難以反映含有該成分的單味中葯或復方 的葯代動力學過程。1991年黃熙等提出復方效應成分動力學假說,將中葯復方看作是一個整 體的葯物,研究方劑效應成分在體內的命運。認為所謂「復方效應成分」可以是母方中的原 形單體,也可以是母方中不含有的新成分,既可能是一個,也可能是多個化學成分(組成); 「效應」既可以是活性效應,也可以是毒性效應〔40〕。有人提出綜合運用中葯有 效成分葯動學-葯效學同步分析統一模型、血清葯理學方法及高效毛細管電泳、二維及三維 高效液相色譜法、液質聯用或質質聯用技術等,進行中葯及復方的葯代動力學研究〔4 1〕。

⑻ 中醫養生學發展至今,其理論和方法對當代人有何意義

中醫養生學發展對當代的意義:中醫養生學是指根據生命發展的規律,採取能夠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手段,所進行的保健活動,並用這種理論和方法指導人們保健活動的實用科學。近些年來隨著社會大眾對於中醫養生的重視,相關中醫養生學的現狀研究也多了起來,但大都是針對養生學發展歷史及內涵、外延方面的相關探討。2012年,國家「十二五」首次設立10個中醫養生學重點學科,作為其中一份子,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在此提出對學科模式的思考,為中醫養生學科的發展及模式創新貢獻力量。
中醫養生學科內涵:中醫養生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貫穿了人整個生命過程中各個階段的一門事業,其內容不僅是探討未病先防,也包括已有疾病治療。我們採用的「扶正祛邪」思想所涉及到的與「扶正」相關的方法都屬於中醫養生學的范疇,例如在病後的恢復階段,如何去減少復發,如何去減少不良因素對疾病造成的傷害及病後的身體康復等。
中醫相關領域各個學科的內容也與中醫養生學有所關聯,我們有理由認為,有中醫存在的地方就離不開中醫養生,離開中醫養生談中醫,中醫就沒有了靈魂。
中醫養生學科建設核心:從養生學科內涵看,中醫養生學科的建設模式無法單一為一種,允許多種建設模式共存,但前提必須有一個核心為指導,而中醫養生學科的建設核心是「服務」。
如果服務是中醫養生學科建設的核心,那麼服務的對象就是所有希望延年益壽的人。根據人群的年齡不同、職業不同、所處階段不同,以及季節的不同,服務對象也是多種多樣的,進而決定著服務的方式也應靈活變通,大致可劃分為:定時定點、集中與分散、共性與個性、需求與必需幾種不同方式。養生沒有固定的方式方法,也不能單一地認為哪種方式最好,只要有養生的觀念,隨時隨地都能養生,即養生無定式,觀念最重要,圍著強身健體、預防疾病、健康調養的原則去養生保健。
中醫養生學科建設體系:不同時期,因社會發展特點不同、各醫家觀點不同,要求我們對於養生的理論學術研究要做到精細、精準及深入、全面,真正做到系統的對於古今文獻有關養生理論及各個醫家的學術思想整理、歸納、研究、闡發,並通過教學、科普等方式進行理論推廣。
中醫養生學的方法研究離不開適宜技術的繼承和創新,推廣及應用,還有人才培養作為後備軍。人才的培養應涵蓋養生范圍內不同方面,例如養生技術人才、科普推廣人才等。在養生保健產業方面,需要研究產品適應市場的時限,也要研究產品適應市場的能力,以學科的發展帶動產業的發展,而產業的發展則能更好地立足於實踐和服務。

閱讀全文

與中醫理論與科學研究方法相結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切西瓜9方法花樣視頻 瀏覽:800
食療養生中簡單的方法 瀏覽:114
如何動態請求多個方法 瀏覽:402
麂皮使用方法 瀏覽:681
用什麼方法解決耳朵里發癢 瀏覽:665
矩形管直角連接方法 瀏覽:325
去濕減肥好方法有哪些 瀏覽:310
堅果手機清理垃圾方法 瀏覽:105
女款襯衫的裁剪計算方法 瀏覽:240
大數據分析方法分類分析 瀏覽:452
壁掛爐外牆表箱安裝方法 瀏覽:414
炔烴的檢測方法 瀏覽:369
妮蔻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565
韓國面膜使用方法 瀏覽:853
背誦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999
污水余氯值檢測方法 瀏覽:531
兒童簡單的美甲方法圖片 瀏覽:429
花椒粉的及食用方法 瀏覽:129
手上濕疹水泡快速消退方法 瀏覽:933
如何做風雞的製作方法 瀏覽: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