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發興趣——樂意學
1、創設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要想讓學生喜歡識字,首先得讓學生沒有心理負擔,敢於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因此創設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至關重要的。以往的教學中,教師總處於一種凌駕於學生之上的特殊位置,動輒發號施令,指揮學生,這無疑會壓制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課堂上造成「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的局面。教師只有放下架子,親近學生,才能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接受知識。實踐證明,在這種氣氛下進行的學習,學生的興趣濃,主動性高,往往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多表揚鼓勵
低年級學生思想單純,愛聽好話,只要教師一表揚,便勁頭十足,往往會有出色的表現;受到批評,則萎靡不振,注意力容易分散。特級教師高林生曾在一次講座中說過:「要學會『哄』孩子」,「要准備一百頂高帽給學生戴,要真心實意地給他們戴」。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以表揚為主,我常掛嘴邊的是「你回答得真好!」「你真棒!」「有進步了,老師真為你高興!」……有時,學生說得好,我還會和學生一起鼓掌,於是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更濃了。
3、引導學生聯系生活主動識字
生活處處皆語文,生活為學習語文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廣告牌、商店名、包裝袋、車站名……都是學生學習漢字的活資源。曾經有一個學生,她總是忘了「福」字的發音,可有一天,當她和媽媽一個酒家吃飯時,門上倒掛一個 「福」字這個「福」字便無意被她牢牢記在了心裡。
二、運用方法——教會學
在識字教學中,利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達到識字的目的
1、兒歌識字法:讀兒歌是低年級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活動。教師可以根據漢字的特點,引導學生編一些適合兒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訣,讓他們反復誦讀,使學生對字形產生直觀形象,從而提高記憶字形的准確性。如:「一個王姑娘,一個白姑娘,坐在石頭上——碧」,「沒頭就是早,早上長青草,牛羊見它樂,禾苗見它惱——草」,「一點一橫長,一撇到左方,一對孿生樹,長在石頭上——磨」。
2、字謎識字法:學生對字謎非常感興趣,恰到好處地運用字謎幫助學生識字,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學生在猜字謎、編字謎的過程中,既識記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義,同時鍛煉了思維能力、語言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真是一舉多得。如:「三人同日去看花——春」,「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牛走獨木橋——生」,「1+1不等於2——王」,「六十天——朋」學生猜謎語的過程就是識記生字的過程,這種識記不同於機械識記,是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記憶,印象非常深刻。此時,學生無論猜得出或猜不出,都會開懷大笑,感受到一種成功的喜悅。
3、編順口溜識字法
每個漢字都是音、形、意的統一體。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根據每個生字的具體特點和兒童的心理特徵,抓住音、形、意中的主要矛盾,有重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如在《兩只小獅子》中教學「滾」字時,它的字音、字義都不難,但字形復雜難記。於是,我就給它編了一段順口溜:「滾」字好記,左邊三點水,右邊把「衣」分,中間加個「公」,合起來就是「滾」。學生一聽,一下子茅塞頓開,很快記住了滾的字形。在課堂上編一些順口溜,既可以調節氣氛,又可以增強學生記憶。在漢字中有一些形近字,字形非常相似,像孿生姐妹一樣,使人難以辨認。學生一不小心就混淆了或是容易張冠李戴,這時候、我會編幾句充滿童趣的順口溜幫助學生加以區分。如「雞、鴨、鵝」——「尖嘴雞,扁嘴鴨,我我我叫是大鵝」;「外、處」——「像外不是外,多了一長帶(處),處字不出頭,出頭到處走(外)」;又如為了區分「巳,己,已」我編了如下順口溜:開口「己」(jǐ),自己的「己」;半口「已」(yǐ),已經的「己」;閉口「巳」(sì),巳時的「巳」。通過巧編順口溜,把學生識字過程中的難點、疑點等難關一一攻破。在識字教學中,正是有了教師的鋪路搭橋,幫助學生尋找出隱含在漢字中的童趣,枯燥的識字教學才會變得妙趣橫生。
4、游戲識字法
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比較薄弱,容易分心,如果只是一味的識字,是無法很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的,對於識字的效果也會降低。因此,在識字過程中使用學生最喜歡的游戲,對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識記的幫助是不言而喻的。
①開火車的游戲法。這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游戲方法。但是這種游戲可以較大范圍的檢查學生的識字效果,對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很有好處。通常,在識字一開始,我會運用開火車的形式,了解一下學生對這些生字的熟悉程度,這樣教學時就可以側重地進行教學,可以提高學習效果。在鞏固環節,我也會使用開火車的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鞏固和及時的補強。在游戲方法上我也進行了「改良」,一開始,我先用掌聲和學生進行互動「火車火車往哪兒開?」「火車火車往這兒開!」,而且形式也多樣了,有單軌火車、雙軌火車,還有環城火車、翻山火車等等。形式多樣、操作簡單的開火車游戲法,給識字過程帶來了調劑,對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的益處。
②歡樂對對碰的游戲法。這個游戲,主要是激發學生的多向思維能力,提高學生靈活識字的能力。例如:在教科版第二冊《識字一 1》中,在鞏固階段,我出示了「亻」和「也、木、本、火、半、主、立」,讓學生同桌進行「歡樂對對碰」的游戲,在這個過程中,把部件和漢字組成新的漢字,同桌互相拍手邊拍邊說「歡樂對對碰,我來碰一碰,『亻』和『火』一碰,伙伙。」學生也還可以自己進行拓展,比如「歡樂對對碰,我來碰一碰,『亻』和『門』一碰,們們。」藉助這樣的形式,讓學生在游戲中,進行漢字重組,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識字樂趣,提高識記效果。
在識字過程中,引進游戲,可以增強學習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漢字,提高識字的效果。
識字寫字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而且識字量較大,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我們只有採用形式多樣的識字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掌握多樣的識字方法,促進學生識記效果的提高。總之,我們只有因地制宜、靈活多變的選擇恰當的識字方法,才能使學生更加熱愛語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語言文字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快樂。
B. 如何進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
一、 更新理念,激發學生興趣
識字本身是枯燥無味的,而對這樣的事物,很難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讓學生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提高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激發學生主動識字、寫字的願望。學生的識字興趣重在鼓勵,在教學中關注每一個有利於激發學生識字和寫字興趣的閃光點,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可以利用游戲、故事、兒歌、擂台賽等識字方式以及使用多媒體、字卡、黑板報、展示欄等輔助手段,使學生體會到識字、寫字的樂趣,感受到識字、寫字的成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於識字、主動識字。具體方法有:
1.圖畫記憶法
比如:教學「傘」字,我是這樣做的:請學生回憶看到過的傘,然後畫一畫。不一會兒,學生畫出了雨傘,太陽傘,然後與傘字作比較。不知不覺中,學生已經將這個「傘」字深深的印在了腦海里。
2.兒歌識字
兒歌琅琅上口,生動有趣,一旦記住便永久難忘。平日教學中我注意抓住字的特點編一些通俗易懂的兒歌,如教學「碧」字,編成「王大媽,白大媽,同坐一塊大石頭」; 「坐」字,編成「兩人背靠背,坐在土地上」;「告」字,編成「一口咬掉牛尾巴」;等。如此一編,易學易記,妙趣橫生,可以提高學生識字、辨字、記字的能力。
3.故事聯想識字記憶法
我們的漢字雖說是表意文字,但是是經過象形文字演化而來的。所以在教學中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幫助識記字形。例如:「休」字,讓學生想像:一個人去外地,走了好長時間很累,看到路邊有棵樹,於是停下來靠在樹上休息。這個字就是休息的休。
二、講究方法,提高學生水平
現在的高年級課堂上,教師在授課時往往對於識字的教授是一句帶過的。這就導致了學生在寫字時往往出現較多的錯別字。新課標增加了這一建議,就是要求我們任課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把識字教學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上。此外,對於不同學段的識字教學新課標也有所規定。可以說,在每一個學段,學生的學情以及教學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在長期的教學中,老師們創造出多種多樣的識字方法,如:比較標色法、字形分析法、減件法、加件法、換件法、形聲字識字法、會意歸類法等等。在教學中,我把這些識字方法博採眾長,綜合運用多種識字方法組織教學,根據識字內容教給學生識字方法,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教學中,輕松愉快地多認字,從而讓孩子們掌握自己喜歡的或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主動識字,學會獨立識字。在識字教學上做到有的放矢,則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細節,培養學生的寫字興趣
寫字並非一朝一夕所能練成的,關鍵在於持之以恆。要讓學生喜歡寫字,並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必須重視學生寫字興趣的培養。漢字是一種形體優美的文字,書寫時講究結構、筆勢和神韻。實踐證明,寫字是一項十分精細的活動,它要求學生寫字時神情專注,注意力集中。因此要求學生寫字時要坐端正,心神平靜,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寫字上。
1、 培養正確的姿勢。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對寫字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小學階段正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不正確的坐姿會影響他們的身體發育。因此學生在寫字之前,必先給他們調整好姿勢,要求學生坐姿達到:頭正、身直、臂開、足安。長此以往,學生自然養成了良好的寫字習慣。
2、 認真訓練學生寫字的基本功。要讓學生明確寫字要求:寫字態度要認真,筆順要規范、字跡要端正,做到「提筆就是練字」。首先,基本筆畫筆筆過硬,才能組配成好字。因此,低年段寫字教學的起始階段,應尤其注重基本筆畫的教學。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認識筆畫的名稱,觀察筆畫的外形,掌握每一個基本筆畫的書寫要領和書寫技巧。其次,漢字筆順的基本規則是:先橫後豎,先撇後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外到內,從內到外,從外到內後封口,先中間後兩邊等。所以教學中教師要要求學生嚴格按規范書寫。而基本筆順的指導既要結合識字教學進行,又要在寫字時加以提醒。最後,漢字的結構變化多樣。由於低段學生的生字都寫在田字格里,因此,可以要求學生藉助田字格來學好寫字。漢字的形體特點為方塊形,獨體字比較少,左右結構的字數量最多,左右偏旁高低不同、寬窄有別,要注意具體分類,如:左窄右寬,左寬右窄,左右相同等。
3、培養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有些漢字只有細微的差別,不仔細觀察就容易認錯,鬧出笑話。如:已、己、巳,經常有學生分不清,因此在認識其中一個時,就把它們放在一起比較、觀察,一下記住三個,避免以後出現問題。
4、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漢字的構成有一定的規律,為了幫助學生正確記憶,有時會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給生字編一個小故事。例如在指導學生寫「喝」和「渴」時,讓學生想辦法記住它們。有一個學生說:今天上體育課,我口渴,如果有點水該多好!下課後回到教室,我張大口喝水。需要水是「渴」,喝水要用口。這么一說,學生印象深刻,使用的正確率挺高。學生既認識了生字,又積極展開想像,還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真是一舉三得。
5、將識字與閱讀聯系起來,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兒童的言語發展是綜合能力的發展,並不是某一個階段只發展識字能力,而另一個階段只發展閱讀能力。教學中要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緊扣兒童知識基礎、思維能力和實際需要,正所謂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讓學生用字組詞,用詞造句,讓學生讀短文,學說話,學寫話,寫觀察日記等等。這些訓練可提供學生和字詞反復見面的機會,在發展全面的語言能力的同時也發展識字能力,學生只有在語言環境中才能完成好識字任務。
四、寫字教學與美育
學會欣賞字形美。 魯迅先生說過,我國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字形美對小學生而言就是寫字的結構要規范、正確。其次,幫助學生領悟字的韻味,總結出「字如其人」的欣賞理念,從而對美的追求得到更深層次的飛躍
總之,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培養是語文課程標準的一個明確目標,學生在小學階段奠定扎實的寫字基礎,無論是對學生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和藝術美,繼承傳統的書法藝術,還是對學生踏入社會後的實際應用,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值得每位教師去認真對待。
C. 傳統的識字方法有哪些
傳統的識字方法主要象形識字法、環境濡染法、生活識字法、游戲識字法、趣味識字法、思維識字法、看圖識字法、階梯想像識字法。
識字方法教學是整個小學階段,特別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學生在書寫過程中多筆少畫、弄混字形的現象時有發生。為突破這一難點,在識字教學中,我一改過去一筆一畫教學識字的機械做法,引導學生不拘一格,巧記字形。
(3)告字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對孩子識字方式上來說,興趣是非常重要而關鍵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3-6歲幼兒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和性格特點,他們愛玩好動,好奇心強,精神不易長時間集中,對於事物記得快忘得也快,硬性讓他們識2000-3000字不僅達不到閱讀的目的,還會損害孩子學習的興趣。
因此對於幼兒識字,應該採用幼兒比較鍾愛的游戲的方式來進行,我們的游戲識字課鎖遵循的即是這種思想,首先讓孩子愛來,能堅持,然後才能輕松學習,保證效果。
D. 如何做好小學語文識字教學
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學生只有有了一定的識字量才能比較順利地進行閱讀,寫作,拓寬知識面,提高學習的能力。因此,識字、寫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進行識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進行識字」。如何在識字量較大的情況下,貫徹新課程標準的先進理念,體現新課標的會認,會寫兩個方面的內容。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談我的體會:一、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我們都知道「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語文識字教學追求趣味,又並不是純粹地、盲目地為了追求趣味,追求趣味的目的是為了追求更高效的識字,認識並記住更有生命活力的生字。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深入挖掘教材中直觀形象的因素,利用漢字本身的規律,藉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在觀察、聯想、比較、思考、游戲中生動愉快地識字,有效地激發兒童學習語文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促使其思維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從而使識字教學事半功倍。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談如何在激發興趣中進行識字。1、生字早餐。把每天所學的生字板書在黑板上,早上學生進教室時,讓學生認一認這些生字,美其名曰「生字早餐」,每個學生「吃」完早餐後才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當識字以「生字早餐」的形式呈現時,學生們覺得新穎有趣,特別樂意去認讀,去識記,同時,這種方法檢查面廣,可以及時對學生進行幫助。2、兒歌識字。兒歌琅琅上口,生動有趣,一旦記住便永久難忘。平日教學中我注意抓住字的特點編一些通俗易懂的兒歌,如教學「碧」字,編成「王大媽,白大媽,同坐一塊大石頭」;「坐」字,編成「兩人背靠背,坐在土地上」;「告」字,編成「一口咬掉牛尾巴」;等。如此一編,易學易記,妙趣橫生,可以提高學生識字、辨字、記字的能力。 3、開火車游戲。 開火車(分小組進行)其他孩子學發火車開動的「嗚--咔嚓、咔嚓」 的聲音,我出示生字,問:「火車火車從哪裡開!」生:火車火車從我這里開!讓一組學生按順序讀字音、認字及分析字形。誰說錯了,火車停下,選其他組的修理員修理(重讀字音),修理好了繼續開(讀錯的學生再讀兩遍)。 4、大轉盤。 大轉盤 轉盤周圍生字字卡排成一圈,轉盤指針轉向哪個字,就讀出哪個字。也是學生輪流讀,讀錯的同學站起來,讀對再坐下。 5、摘蘋果。 我准備一個蘋果樹教具,掛上生字詞,讀對的就摘走,快速的讀,誰讀得多,讀得對,誰的蘋果就多,換得紅花就多。 6、生字加減法。在教學中,我和學生一起分析漢字的結構特點,讓學生通過加偏旁、減偏旁和換偏旁的方法利用已有的知識學習新的生字,靈活識字,有效地提高識字的效率。如:學習「咬」,學生有的說「口」加「交」是「咬」;有的說把餃子的「餃」的「飠」旁變成「口」字旁就是「咬」,這樣既能很快記住了「咬」字,又在這個過程中復習了「餃」字。再如學習「搶」,學生會說把「槍」的「木」字旁去掉,加上「扌」旁就是「搶」等。這種方法既學習了新的生字又復習了學過的生字,真是一舉兩得。7、故事聯想識字。識記有一些字,我通過調動孩子的觀察、分析、想像等各種能力,抓住字形特點,編成小故事,讓學生在聽故事編故事的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把字形永久地保留在腦中。例如:教「仙」字時,有學生會想到仙人是住在山上的。學習「凶」字時,有學生說凶的人是不好的,要打個「×」,然後為了提醒人們,就用個「 ㄩ 」把它框起來。......通過語言描述及學生的想像,把識字與語言有機的聯系在一起,豐富了孩子們的識字方法,促進了各種能力的提高。8、形象識字。低年級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比抽象思維能力要強得多。所以,識字教學與具體的事物和形象相結合,利於學生識記。如眼裡流出水「淚」,竹毛製成「筆」。通過這樣的描述,在學生頭腦中建立起直觀印象,達到了既認形又明意的效果。同時,有條件的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識字,更直觀,學生識字的興趣更濃,記憶更深刻。 9、猜字謎識字。在生字的識記中引入謎語,讓學生通過猜謎來學習和記憶一些生字,會極大地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教」畫」字,老師可說出謎面」空山中間一方田」,讓學生猜。教「雖」字,教師可說出謎面:一口吃下一條蟲。這些識字教學法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前提下,強化兒童對漢字音形義的記憶,能有效地預防錯別字的產生和減少錯別字,有利於兒童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想像力的培養。這樣進行教學,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效果也比較好。 二、教給識字方法 在長期的教學中,老師們創造出多種多樣的識字方法,如:讀筆畫書空法、比較標色法、字形分析法、減件法、加件法、換件法、形聲字識字法、會意歸類法等等。在教學中,我把這些識字方法博採眾長,綜合運用多種識字方法組織教學,根據識字內容教給學生識字方法,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教學中,輕松愉快地多認字,從而讓孩子們掌握自己喜歡的或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主動識字,學會獨立識字。 三、課堂上開展學習競賽 兒童好勝心強,樂於表現自己,課堂上適當組織一些競賽,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識字教學中,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引進多種學習競賽,增強競爭意識,使學生產生一種愉快的情感體驗,增添學習語文的樂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增強了他們的學習信心。如男女生比讀,小組賽讀,開火車讀等。 四、歸類識字 在教材中,一課少則有七八個漢字的識記任務,多則有十五六個漢字的識記任務,如果只是帶著學生一個字一個字地認讀、記憶,說完這個字說下一個字,確實不便於學生進行記憶。但是如果能把要認的這些字歸歸類、分分組的話,就會好得多了!比如,這一課的生字中有幾個字可以用同樣的識字方法進行記憶,那麼學生在說出其中一個字的識字方法時老師就可以順勢引導說出同種方法記憶的另幾個字;再比如,在要認的這些生字中有幾個字的結構、偏旁是一樣的,也可以把他們歸為一類指導學生記憶;另外像一課中同時出現了兩個同音字或形近字,也可以把他們放在一起,通過讓學生比較進行記憶,在《稱象》一課中就要求認識「稱」和「秤」,這兩個字就容易混淆,教學的時候就把這兩個字放在一起,讓學生從讀音、從字形分別進行比較,說說哪兒同哪兒不同,再通過組詞、語境中選字訓練進行區分……其實,隨便翻看教材每一課後面的生字,都可以找出有幾個字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都可以把它們按歸類的方法進行指導。 五、語境識字 進行歸類、重點指導,這些都只是幫助學生來記憶生字的形、生字的樣。字不離詞,詞不離句,所以,對認識的這些字的學習,還要引導學生用它多來組組詞、說說話,通過組詞說話加強對字的認識和使用。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有意地出示一些含有這些字的語句(不僅是課文中的,還要有其他一些內容),指名學生通過讀語句,在語境中辨析、鞏固記憶這些字,也是提高識字效率的途徑。 在寫字教學中,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指導的: 一、 認真訓練學生寫字的基本功。 寫字的基本功包括基本筆畫、基本筆順和間架結構三個方面。1、基本筆畫 基本筆畫筆筆過硬,才能組配成好字。因此,低年段寫字教學的起始階段,應尤其注重基本筆畫的教學。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認識筆畫的名稱,觀察筆畫的外形,掌握每一個基本筆畫的書寫要領和書寫技巧。而對於一些相似的基本筆畫要引導學生進行對比,區別外形和書寫要領的差異。例如:「豎折」和「豎彎」,從外形上看,「豎折」左下部拐角是尖銳的,而「豎彎」的左下部是圓滑的;從書寫運筆上看,「豎彎」行筆至左下要頓筆,而「豎彎」則不需要。另外,像「豎彎鉤」、「卧鉤」和「斜鉤」、「橫」和「提」、「豎鉤」和「豎提」、「橫鉤」和「橫撇」等等筆畫,都可以採用對比的方法進行教學。2、 基本筆順 漢字筆順的基本規則是:先橫後豎,先撇後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外到內,從內到外,從外到內後封口,先中間後兩邊等。所以教學中教師要要求學生嚴格按規范書寫。而基本筆順的指導既要結合識字教學進行,又要在寫字時加以提醒。筆順又有一定的靈活性,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如「田、由」中先里頭,後封口;「申、甲」則是最後寫豎。3、間架結構 漢字的結構變化多樣。由於低段學生的生字都寫在田字格里,因此,可以要求學生藉助田字格來學好寫字。漢字的形體特點為方塊形,獨體字比較少,左右結構的字數量最多,左右偏旁高低不同、寬窄有別,要注意具體分類,如:左窄右寬,左寬右窄,左右相同等。左中右結構的字各部分長短寬窄也要留心。上下結構、包圍結構、特殊結構的字,偏旁的高低、寬窄變化比較多樣,在教學中要提示學生注意。在每一次寫字中,我都要求學生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首先要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生字的結構。明確各部分構字部件在田字格中所佔的比例和准確的位置。這方面的指導需要教師花一定的時間,反復的訓練,根據字形的難點,堅持訓練下去,學生才能慢慢地把握好字形,最終離開田字格安排好字的結構。有了整體上的認識,就可以讓學生一筆一畫寫,也就是手到。字要寫得規范、准確,並與範字進行比較。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課標中提出「低年級學生要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要突出「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一、二年級要求學生養成「認真寫鉛筆字」的習慣,就是要讓學生按要求執筆,按規范保持坐姿,即我們常說的「雙姿」。 要學生動筆就「認真寫」,教師還要訓練讓學生放棄對橡皮的依賴,到了寫字環節,學生就主動地將橡皮收進文具盒中,做到寫一筆就成一筆。葉老說:「要養成一種習慣,必須經過反復的歷練」。由於學生的年齡小,保持良好雙姿時間特別短,教師要不惜花時間、不怕磨嘴皮子來矯正不正確的雙姿,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E. 告字的筆順怎麼寫
告的拼音:gào
筆畫數:7
筆順、筆畫:
撇、橫、豎、橫、豎、橫折、橫、
基本釋義:
1.說給別人,通知:~諭。~知。~誡。~訴。報~。勸~。奔走相~。 2.向行政司法機關檢舉、控訴:~發。~狀。控~。 3.表明,請求:~老。~急。自~奮勇。 4.宣布或表示某種情況出現:~成。~竭(宣布某種東西用盡)。~罄(現指財物用盡或貨物等售完)。公~。
F. 告字筆順怎麼寫
筆順:撇、橫、豎、橫、豎、橫折、橫
筆畫數:7
G. 》,談談應如何開展識字教學
一、激發興趣——樂意學
1、創設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要想讓學生喜歡識字,首先得讓學生沒有心理負擔,敢於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因此創設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至關重要的。以往的教學中,教師總處於一種凌駕於學生之上的特殊位置,動輒發號施令,指揮學生,這無疑會壓制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課堂上造成「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的局面。教師只有放下架子,親近學生,才能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接受知識。實踐證明,在這種氣氛下進行的學習,學生的興趣濃,主動性高,往往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多表揚鼓勵
低年級學生思想單純,愛聽好話,只要教師一表揚,便勁頭十足,往往會有出色的表現;受到批評,則萎靡不振,注意力容易分散。特級教師高林生曾在一次講座中說過:「要學會『哄』孩子」,「要准備一百頂高帽給學生戴,要真心實意地給他們戴」。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以表揚為主,我常掛嘴邊的是「你回答得真好!」「你真棒!」「有進步了,老師真為你高興!」……有時,學生說得好,我還會和學生一起鼓掌,於是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更濃了。
3、引導學生聯系生活主動識字
生活處處皆語文,生活為學習語文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廣告牌、商店名、包裝袋、車站名……都是學生學習漢字的活資源。曾經有一個學生,她總是忘了「福」字的發音,可有一天,當她和媽媽一個酒家吃飯時,門上倒掛一個 「福」字這個「福」字便無意被她牢牢記在了心裡。
二、運用方法——教會學
在識字教學中,利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達到識字的目的
1、兒歌識字法:讀兒歌是低年級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活動。教師可以根據漢字的特點,引導學生編一些適合兒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訣,讓他們反復誦讀,使學生對字形產生直觀形象,從而提高記憶字形的准確性。如:「一個王姑娘,一個白姑娘,坐在石頭上——碧」,「沒頭就是早,早上長青草,牛羊見它樂,禾苗見它惱——草」,「一點一橫長,一撇到左方,一對孿生樹,長在石頭上——磨」。
2、字謎識字法:學生對字謎非常感興趣,恰到好處地運用字謎幫助學生識字,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學生在猜字謎、編字謎的過程中,既識記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義,同時鍛煉了思維能力、語言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真是一舉多得。如:「三人同日去看花——春」,「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牛走獨木橋——生」,「1+1不等於2——王」,「六十天——朋」學生猜謎語的過程就是識記生字的過程,這種識記不同於機械識記,是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記憶,印象非常深刻。此時,學生無論猜得出或猜不出,都會開懷大笑,感受到一種成功的喜悅。
3、編順口溜識字法
每個漢字都是音、形、意的統一體。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根據每個生字的具體特點和兒童的心理特徵,抓住音、形、意中的主要矛盾,有重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如在《兩只小獅子》中教學「滾」字時,它的字音、字義都不難,但字形復雜難記。於是,我就給它編了一段順口溜:「滾」字好記,左邊三點水,右邊把「衣」分,中間加個「公」,合起來就是「滾」。學生一聽,一下子茅塞頓開,很快記住了滾的字形。在課堂上編一些順口溜,既可以調節氣氛,又可以增強學生記憶。在漢字中有一些形近字,字形非常相似,像孿生姐妹一樣,使人難以辨認。學生一不小心就混淆了或是容易張冠李戴,這時候、我會編幾句充滿童趣的順口溜幫助學生加以區分。如「雞、鴨、鵝」——「尖嘴雞,扁嘴鴨,我我我叫是大鵝」;「外、處」——「像外不是外,多了一長帶(處),處字不出頭,出頭到處走(外)」;又如為了區分「巳,己,已」我編了如下順口溜:開口「己」(jǐ),自己的「己」;半口「已」(yǐ),已經的「己」;閉口「巳」(sì),巳時的「巳」。通過巧編順口溜,把學生識字過程中的難點、疑點等難關一一攻破。在識字教學中,正是有了教師的鋪路搭橋,幫助學生尋找出隱含在漢字中的童趣,枯燥的識字教學才會變得妙趣橫生。
4、游戲識字法
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比較薄弱,容易分心,如果只是一味的識字,是無法很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的,對於識字的效果也會降低。因此,在識字過程中使用學生最喜歡的游戲,對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識記的幫助是不言而喻的。
①開火車的游戲法。這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游戲方法。但是這種游戲可以較大范圍的檢查學生的識字效果,對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很有好處。通常,在識字一開始,我會運用開火車的形式,了解一下學生對這些生字的熟悉程度,這樣教學時就可以側重地進行教學,可以提高學習效果。在鞏固環節,我也會使用開火車的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鞏固和及時的補強。在游戲方法上我也進行了「改良」,一開始,我先用掌聲和學生進行
H. 告的筆畫順序怎麼寫
告的筆畫順序為 撇、橫、豎、橫、豎、橫折、橫。
告
【讀音】
gào
【造字法】
會意,從牛、從口。
【基本字義】
1. 說給別人,通知:告諭。告知。告誡。告訴。報告。勸告。奔走相告。
2. 向行政司法機關檢舉、控訴:告發。告狀。控告。
3. 表明,請求:告老。告急。自告奮勇。
4. 宣布或表示某種情況出現:告成。告竭(宣布某種東西用盡)。告罄(現指財物用盡或貨物等售完)。公告。
I. 告字的五筆怎麼打
告字的五筆的打法:TFKF
釋義:
1.把事情向人陳述、解說。
2.向國家行政司法機關檢舉、控訴。
J. 怎樣教一年級的小學生認識筆畫較多的生字呢,有什麼竅門么
可以編一些順口溜。比如說:告字(一口咬掉牛尾巴)。甚至可以通過字謎來學習,邊學邊玩。記憶會很深刻。
怎樣教小學一年級的學生記住生字
呵呵,誰有好方法我這急需呀?
現在一年級的生字都比較難記,我推薦你使用這種方法:
1、用猜字謎的辦法。
(比如:一天24小時,72小時是什麼字?是 |晶| 字。)
(一口咬掉牛尾巴。就是|告|字)。。。。。。可以自擬,也可以上網查,只要形象生動,就很容易記住。
2、用諧音字的辦法。
(比如:栽和裁、悶和鬧。。。。。)
你先叫他找出這個兩個字有什麼不同,然後教他區別,就很容易記住。
3、用分左右或上下的辦法。
(比如:「狗」字)你先問他左邊是什麼偏旁,然後再問右邊是什麼字,這左右兩邊組成了什麼字。漸漸地他就會記住了。
嘗試學字法
[摘要]
嘗試學字法運用嘗試教學理論加工教學內容,設計出符合現代教學思想的課堂教學模式,同時主張活用模式。目前,諸多識字教學法,包括幾種新課改實驗的識字教學部分,均以灌輸、記憶為主,缺乏理想的教學模式,而且對「別字」束手無策,嘗試學字法能夠克服這些弊端。嘗試學字法課堂過程中,學生自主探究構字規則、用字規則,以學生為主、嘗試為主、練習為主,先練後講,多練少講。由於給學生提供了運用漢字的實踐機會,所以能有效地區分易混字、克服錯別字。本文還闡述了嘗試學字的概念、前提條件,以及嘗試學字法的重要組成部分——黃金練字法。
[正文]
海內外漢字識字教學法已經出現幾十種,這些教學方法基本相似,以灌輸、記憶為主,其課堂教學模式並沒有體現現代教學思想,絕大部分識字教學方法根本就沒有設計課堂模式,所有的識字教學方法都有別字,而且在克服「別字」問題上束手無策。小學語文新課改實驗在這些問題上也沒有新的突破。
嘗試學字法課堂就不同了,學生自主探究漢字構字規則、用字規則,先練後講,先學後教,學生為主,嘗試為主,練習為主,能有效克服錯別字。教學法的核心是課堂操作模式,先談模式。
1.嘗試學字法的一般模式
具體教學程序分六個環節,舉例說明如下。
1.1.導入新課,出示課題
青——清、請、晴、蜻、情; 精、睛。
1.2.基本訓練
1.2.1. 學習「青」字族的共同點
在背誦聲母、韻母表的基礎上精細辨識j,q,ing;拼讀練習jing1; qing1,qing2,qing3(阿拉伯數字標聲調,下同)。
3.2.2. 學習「青」字族的不同點
復習常用偏旁三字文。
言字旁,形變樣。表語言,說讀講。
日字旁,表太陽。晨早起,惜時光。
目字旁,眼有關。早已盼,去爬山。
三點水,形變樣。江河水,入海洋。
豎心旁,一條心。愛人民,懷真情。
蟲字旁,昆蟲多。小蜻蜓,小飛蛾。
米字旁,不少糧。有精食,有粗糠。
1.3.嘗試准備
復習《小qing1蛙》,背誦學材《小qing1蛙》。
《小qing1蛙》
河水 qing1qing1 天氣 qing2 ,
qing1qing1草地飛 qing1蜓。
稻田處處呱呱叫,
小 小qing1蛙大眼 jing1。
保護禾苗吃害蟲,
做了不少好事qing2。
Qing3你保護小qing1蛙,
它是莊稼好衛兵。
嘗試學字法學材利用早讀時間,提前熟讀成誦。
1.4.進行新課
1.4.1.出示嘗試題
選字填在學材中的拼音下面,「青,請,清,晴,蜻,情,睛,精」。
《小qing1 蛙》
河水 qing1 qing1 天氣qing2 ,
qing1 qing1 草地飛 qing1 蜓。
稻田處處呱呱叫,
小 小qing1 蛙大眼 jing 。
保護禾苗吃害蟲,
做了不少好事qing2 。
qing3 你保護小 qing1 蛙,
它是莊稼好衛兵。
1.4.2嘗試練習
學生自主探索,教師巡視輔導。
1.4.3.討論講解
學生介紹自己選字的理由或想法;學生講不清的,老師啟發、點撥。
經過以上環節,青字族不練也會默寫,書寫規范靠黃金練字法。
1.5.寫字教學
1.5.1.黃金練字板上粉筆書寫
學生模仿老師的範字嘗試書寫「青、請、睛」,老師巡視輔導。
典型作業討論,教師點撥。
教師示範書寫,學生模仿書寫。
1.5.2.黃金練字帖上鉛筆書寫
模仿字帖上的範字書寫青字族漢字,每字寫兩遍老師巡視輔導。
作業投影,討論、點撥。
每字再練習一遍。
1.6.小結,下課
2.什麼是嘗試學字法
「嘗試學字法」依據正常華語兒童學習華文的遷移規律,先學分詞分短語朗讀,在學會朗讀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識字目標,針對讀寫實踐中的別字白字問題,運用邱學華嘗試教學理論,把鄢文俊《字族文識字教材》加工為《嘗試學字學材》,設計出兒童在教師指導下自主探究漢字構字規則、用字規則的教學方法。它的顯著特徵是先練後講、多練少講。「嘗試學字法」能比較理想地解決以下四個問題:
兒童識字的內部需要如何產生?如何設計教學法才能大幅度減少讀寫實踐中的白字、別字?課堂教學如何設計才能出現自主、合作、探究?樣才能把識字、寫字結合起來,書寫規范、減輕負擔?
為何取名「嘗試學字法」?全國幾十種識字教學法在小學、幼兒園乃至海外都取得效果,說明識字不是難點;但是絕大多數識字教學方法的後遺症都一致——錯別字多。錯字的原因在哪裡?——漢字構形有規則,識字教學法沒有把構字規則作為重點。別字的原因在哪理?——漢字用字有規則,識字教學沒有把用字規則作為重點。構字規則和用字規則是在讀寫實踐中掌握的,諸多識字法以記憶字形為重點,在識字課堂教學中沒有給學生提供選擇使用形近、音近、義近字的實踐機會。識字的目標定位在記憶字形特徵;學字的目標定位在學習構形規則、用字規則。絕大多數識字教學法和寫字教學各行其是,沒有有機地結合起來,默寫生字和規范書寫依然缺乏理想的教學模式,漢字書寫水平依然不理想。「嘗試學字法」把學字和黃金練字有機地結合起來,不但減輕生字默寫負擔,而且學生能寫出規范漂亮的字。《語文課程標准•課程目標•總目標》第5條明確提出:「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著名語文特級教師靳家彥說,新課改實驗四年來,語文課堂上一直「自主」不起來。低段的識字教學更不能例外,只能「他主」——被動學習。筆者設計的「嘗試學字法」在課堂上恰恰能出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場面。嘗試學字課堂,有特色鮮明的第一次嘗試題、第二次嘗試題、書寫嘗試,以學生為主、自學為主、實踐為主,先練後講,多練少講。
3.「嘗試學字法」的前提——激發兒童學字的內部需要
入小學時,如果口語發展正常,說話時總是分詞、分短語、分句,字盲兒童的語料庫已經豐富到一定程度了。為什麼入學後讀書反而一字一頓?因為老師沒有很好利用並且繼續加大力度去豐富這個語料庫,而是另起爐灶,帶著學生每天用字卡強化字形,用教鞭指讀漢字,甚至指讀課文,學生讀書時,也要看清字形,生怕讀錯。老師絞盡腦汁,使出渾身解數,組織課堂教學過程,甚至調動一切評價激勵手段。這些都是兒童識字的外因。只能說明兒童識字過程是被動學習的過程。因為這時的識字需要是社會群體對兒童提出的要求,並不是兒童自己思想上產生的識字需要。能不能在兒童識字之前進行充分的准備,使兒童萌發識字的慾望,從而變被動識字為主動識字呢?應該如何准備?准備到什麼程度為好?筆者認為,這是識字教育科學化應該首要考慮的問題。下面來研究這個問題。
認識漢字:社會群體對兒童的要求,是兒童識字的外部需要。
聽讀故事:兒童纏著家長每天午、晚睡前讀故事聽。
筆者的孩子5周歲,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少兒版《西遊記》24萬多字,隨便翻開某頁某段,均能分詞分短語比較流利地朗讀。家長並沒有專門教孩子識字,都是在聽讀故事時不知不覺認識的。下面是她讀書識字的發展階段:
[1]7000多字262頁彩圖版《百變孫悟空》,孩子要聽讀。
[2]隨便翻開一頁,孩子都能正確流利地讀。
[3]隨便找一句話,孩子能正確流利地讀。
[4]用厚紙剪長方形窟隆蓋住某頁,露出四個字,隨便考,能認識。
[5]剪更小的窟隆,只露出兩個字,隨便考,能認識。
[6]剪最小的窟隆,只露出一個字,隨便考,能認識。
從[1]階段到[6]階段,都是她主動提出來要聽讀書,或自己打開書讀,家長沒有催促她,是故事情節在吸引她。胡適說,要引起兒童的文學興趣,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因為家裡書多,又開始聽讀《頑皮哪吒》等,偶爾想起讀《百變孫悟空》,她自己會讀,但個別字已經記不清怎麼讀,主動向家長請教。這是兒童個體的識字需要,不是社會群體對兒童的識字要求。這種需要是自然而然產生的。兒童有她自己的精神消費,家長(老師)不能要求她把《百變孫悟空》的用字全部掌握以後,再讀別的書。從書店買一些讀物,她能分短語正確、流利地朗讀。
實驗證明,從一年級開始聽讀故事學閱讀識漢字完全可行。使用人教版新課標實驗教材的老師,課堂上一般先領讀課文,先讀熟課文後識字。學生模仿老師讀熟300字的課文再識字14個,或者也可以先認識14個生字然後模仿老師學習熟讀300字課文。實踐證明,前者省時省力。如果熟讀30萬字課文再學生字,是不是更省力?如果選擇的閱讀材料不是課本而是印製精美的《孫悟空》、《哪吒》、《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彩圖本,是不是還能培養濃厚的閱讀興趣?
2000常用漢字中形聲字佔90%以上(王寧),多音字佔17%(周有光)。隨著朗讀數量質量發展,識字量不斷增加,易混字(別字、白字)越來越多,兒童逐漸產生了區分易混字的需要。引導兒童區分易混字,才是識字教學的重點。這時,筆者設計的自主探究構字規則、用字規則的「嘗試學字法」自然而然地適應了兒童的需要。
4嘗試學字法的變式
教學模式並不是僵化的教條,關鍵在於使用者靈活變通,變化中有一條不能變:先練後講,多練少講。使用一個階段以後,師生都熟悉了教學環節,而且常見的漢字形符也不多,就可以簡化程序,縮短嘗試練習之前的時間,精簡基本訓練的內容,教師可以仿照第二次嘗試練習題目設計第三次嘗試練習,因為同一個漢字可以在不同的語境中使用,變換語境訓練可以提高運用漢字的能力。
5嘗試學字法具有普遍適應性
不但可以進行嚴格的「嘗試學字法」實驗,而且可以作為普通班級中高年級讀寫白字、別字的預防措施。因為它抓住了兒童學習中文的要害問題。普通班級中高年級可以在語文課上以練習的形式進行嘗試學字訓練。
6黃金練字法
6.1漢字結體接近黃金分割比例
方塊漢字左小右大或右小左大,上小下大或上大下小,很難用田字格說明結構特徵。小學生在田字格里書寫漢字,整個字往往不在田字格的正中,很容易偏右偏下。著名書法家啟功認為,漢字結構特徵為「上緊下松,左緊右松」,合體字多,用「黃金格」說明結構特徵比較容易。和田字格相比,「黃金格」的方框內有兩縱兩橫四條參照線,兒童容易掌握合體字的結構,能夠克服田字格中寫字偏右偏下的毛病。
啟功曾作《論書絕句》百首,其中第九十九首專論漢字結構規律:「運筆何如結字難,縱橫聚散最相關。一從證得黃金律,頓覺全牛骨隙寬。」(北京三聯書店2002年7月第一版)為此,筆者依據啟功的研究成果設計了黃金練字板、黃金練字本,分別使用粉筆和鉛筆(鋼筆)書寫。
6.2粉筆書寫便於學生觀察領悟
鉛筆字太小,老師評改,學生難以領悟結字特徵;用粉筆書寫幾乎放大了一百多倍,老師用彩色粉筆在學生作業上直接評改,對錯、美醜,一目瞭然。
6.3粉筆書寫便於模仿老師運筆
兒童學寫字以模仿為主。學生用鉛筆,老師用粉筆,學生難以模仿老師寫字。如果學生也用粉筆,而且老師就在學生的字上用彩色粉筆改,學生近距離觀察,易於模仿。
6.4粉筆書寫適應肌肉發育狀態
六、七歲兒童,手指小肌肉群發育狀況還不大適應鉛筆寫字,控制能力差,手指酸困。操作粉筆以運腕為主,不易疲勞,易於控制。
6.5粉筆書寫避免近視保護頸椎
由於兒童注意力難以多方面分配,如果同時注意坐姿、握筆姿勢、字的部件組成、結構比例,必然顧此失彼。中小學生近視率居高不下、駝背,與此相關。學生先用小黑板和粉筆站立書寫,待初步掌握一組字的書寫要求以後,再用鉛筆、黃金練字本(帖)寫一遍。
6.6鉛筆書寫需要准備專用字帖
為便於學生模仿書寫,必須設計相應的黃金練字帖。
(附:石皇冠設計、書寫的黃金練字帖)
6.7寫字嘗試教學課堂模式設計
由於兒童聽話能力、觀察能力、肌肉控制能力正在培養中,老師先講學生後練,學生往往聽不明白,教學效果並不理想。筆者認真學習邱學華的嘗試教學理論,設計了先練後講的寫字教學常規步驟,具體內容如下。以「青、清、請、晴、蜻、情、睛」的書寫指導為例。
A基本訓練:書寫「青」字 ,說出「青」在黃金格中的位置。
B准備訓練:書寫偏旁「氵、訁、忄」,應該寫在黃金格的什麼位置?
C進行新課:
(1)出示嘗試題:書寫「清」「氵」和「青」應該寫在什麼位置?
(2)學生討論,嘗試書寫,老師輔導;
(3)學生講評,老師點撥、示範書寫;
(4)模仿書寫,老師輔導;
D第二次嘗試:「請、情」怎麼寫?
E課堂練習:用鉛筆、黃金練字本(帖)練習寫字;老師輔導,選取典型作業;作業投影講評。
F小結:師生共同總結「青」字族的結字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