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心理學人格考察的方法有哪些方面
一、應用領域:
1.臨床與咨詢心理學
2.教育心理學:研究教與學過程中的心理規律,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改進師資培訓和學業考試,並推動因材施教。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和創造力等。
學校心理學:在中小學工作,對在學校中學習困難。適應困難或有某種問題行為的學生進行振動和輔導,並協助家長和教師解決學校有關問題。
3.工業與組織心理學
消費心理學:以社會大眾的消費行為為研究對象,考察消費動機、購買行為以及影響和促進消費行為的各種因素。
5.法律與犯罪心理學:研究司法程序中犯罪動機,犯罪行為,犯罪證據的可靠性。*************發展心理學是當今心理學研究的熱點領域. 二、用科學的創造方法探討內部心理活動的規律。
2.人格心理學:研究個人獨特的心理特徵和個體行為的穩定性特徵,同時也探討人格形成的心理因素和對人格特徵進行測量、評估和培養。
社會心理學:主要研究人際間的行為和社會力量對行為的控制和影響。
3.發展心理學:研究心理學的發生,發展規律。一般以人的整個生活歷程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人在不同發展階段上的不同的心理特點,但廣義的講,它也包括動物心理學。
4.心理測量學:對行為和能力的測量,通常用心理測驗的方法進行。
5.生理心理學:研究行為因素對行為的影響,以及大腦,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生物化學因素等生理功能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㈡ 社會心理學入門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和群體的社會心理現象的心理學分支。個體社會心理現象指受他人和群體制約的個人的思想、感情和行為,如人際知覺、人際吸引、社會促進和社會抑制、順從等。群體社會心理現象指群體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徵,如群體凝聚力、社會心理氣氛、群體決策等。
都是群里製作的書籍,以心理學為主,需要書籍打包下載的,請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8d12f0100m4om.html
需要單獨下的,請到http://iask.sina.com.cn/u/1408815407/ish
書籍列表:
book14
E-Prime實驗設計技術 by 曾祥炎
學校心理咨詢:理論·方法·應用 by 劉曉明
社會心理學 by 俞國良
心的出路:讓你改變的十五堂課 by 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
心理與教育研究方法 by 董齊
詞以類記 TOEFL iBT詞彙 by 張紅岩 2006年版 帶OCR
GRE&GMAT閱讀難句教程 楊鵬編著 群言出版社 2009.03_12259279
TOEFL詞彙 王玉梅
這些道理沒有人告訴過你 新東方大愚求職系列叢書
知識管理 by 德魯克 哈佛商業評論精粹譯叢
發展心理學 第八版 下冊 by Newman 當代心理學經典教材譯叢 帶OCR
行為科學研究方法 by Frederick Gravetter 當代心理學經典教材譯叢 帶OCR
家庭治療概論 第六版 by Goldenburg 當代心理學經典教材譯叢 帶OCR
教育心理學 第四版 上冊 by Jeanne Ormrod 當代心理學經典教材譯叢帶OCR
教育心理學 第四版 下冊 by Jeanne Ormrod 當代心理學經典教材譯叢帶OCR
人格理論 第八版 by Richard Ryckman 當代心理學經典教材譯叢帶OCR
人類動機 by Robert Franken 當代心理學經典教材譯叢 帶OCR
異常心理學基礎 by Mark Durand 當代心理學經典教材譯叢 帶OCR
運動心理學導論 第三版 by Arnold Leunes 當代心理學經典教材譯叢帶OCR
當代心理學體系 by Noal&Smith 當代心理學經典教材譯叢 帶OCR
動機心理學 第五版 by Herbert Petri 當代心理學經典教材譯叢 帶OCR
發展心理學 第八版 上冊 by Newman 當代心理學經典教材譯叢 帶OCR
book13
20幾歲就要做女王——那些好女孩不懂的事 by 史蒂夫-桑塔蓋蒂
Blink 決斷兩秒間 by 馬爾科姆-格拉德韋爾
不說我也不知道你想干什麼——察行觀色3秒鍾洞悉對方心理 by 格里高利-哈特萊
亂亂腦 by 蓋瑞-馬庫斯
人間游戲——人際關繫心理學 by Eric Berne
你的記憶怎麼了 by 丹尼爾-夏克特
助推——事關健康、財富與快樂的最佳選擇 by 理查德-H-泰勒
右手,左手——大腦、身體、原子和文化中不對稱性的起源 by 克里斯-麥克馬納斯
夜間思維——關於我們為什麼會做夢以及如何做夢的科學觀點 by 安德烈-洛克
大腦里的8個騙子 by 科迪莉亞-法恩
幸運指數 by 理查德-懷斯曼
當綠葉緩緩落下——與生死學大師的最後對話 by 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
當預感來敲門 by 拉里-多西
性體驗與性愛心理 by 尤里-謝爾巴特赫
我們為什麼說謊 by 戴維-利文斯通
我是左撇子 by 赫爾曼-約瑟夫-左赫
智慧之矛盾——當大腦衰老時如何使大腦變得更聰慧 by 埃爾克諾恩-哥兒德伯格
極端的人群——群體行為的心理學 by 凱斯-桑斯坦
男人其實很憂郁 by 泰瑞斯-瑞爾
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踐 by 彼得-聖吉
腦的學習與記憶 by Marilee Sprenger
視覺思維——審美直覺心理學 by 魯道夫-阿恩海姆
解讀面孔 by 利奧波德-貝拉克
記憶博士 by D-J-馬森
說服你其實很簡單——從NO到YES的心理營銷戰術 by 凱爾-霍根
說服心理學——如何影響他人按你的方式思考 by 凱文-霍根
道德的重量 by 阿瑟-克萊曼
book12
轉角遇見心理學家 by 大衛-科恩
進化的大腦
常態下的癲狂 by 阿爾諾-格魯恩
華氏451 by 雷-布雷德伯利
找到你的靈魂伴侶 by 尼娜-拉里什-海德爾
原來可以這樣美 by 邁克爾-羅伊森
一生的減齡方案 by 邁克爾-羅伊森
長壽聖經 by 加里-斯莫爾
離你多遠才幸福 by 安東尼-卡斯卓
嚴肅的創造力——運用水平思考法獲得創意 by 愛德華-德-波諾
全球腦 by 楊友三
英語閱讀參考手冊 by 葉永昌
心理學職業生涯 第二版 by Robert Sterngerg 斯滕伯格
瑪雅 by 賈斯坦-賈德
終極抉擇——威脅人類的災難 by 艾薩克-阿西莫夫
一無所有 by 厄休拉-勒古恩
我了解女人 by 考特妮-戴維斯
小心,無良是一種病 by 瑪莎-斯托特
誰在掌控你的人生——破解生命的四大魔咒 by 韋志中
book11
吃的真相2 by 雲無心
海伯利安的隕落(上)
海伯利安的隕落(下)
男孩的腦子想什麼 by 邁克爾.古里安
少的力量——越簡單越厲害的生活工作雙贏法則 by 里奧.巴伯塔
【萬卷方法叢書】如何做綜述性研究 by 哈里斯.庫珀
【萬卷方法叢書】心理學論文寫作——基於APA格式的指導手冊 by 拉爾夫.羅斯諾
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by 今何在
怪誕行為學2 非理性的積極力量
科技英文寫作與講演 by 佩蒂-楊
上帝的迷思 by 理查德-道金斯
瘦之王道 by 西田一見
突破瓶頸 by 邁克爾-格伯
AMOS與研究方法 by 榮泰生
窺探術 薩姆-高斯林
地鐵 by 韓松
積極情緒的力量 by 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
改變思維 by 霍華德-加德納
高級迷信-學術左派及其科學的爭論 第二版 by 保羅-R-格羅斯
注意力經濟 by 托馬斯-達文波特
性趣探秘 人類性的進化 by 賈里德-戴蒙德
合作的進化 by 羅伯特-阿克塞爾羅德
積極心理學 by 克里斯托弗-彼得森
極端的人群 群體行為的心理學 by 凱斯-R-桑斯坦
記憶導圖 對大腦進行分區來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 by 薇拉-F-比肯比爾
深度生存 危機中智者的生存法則 by 勞倫斯-岡薩雷斯
誰在掌控你的人生 破解生命的四大魔咒
思考的藝術 非凡大腦養成手冊 by 文森特-賴安-拉吉羅
特斯拉回憶錄 被世界遺忘的天才 by 尼古拉-特斯拉
幸福是陷阱 by 路斯-哈里斯
book10
59秒.pdf
人因工程學導論(第二版).pdf
兒童心理理論 by 陳友慶.pdf
兒童心理理論的發展 by 鄧賜平.pdf
關於愛與性的一切,你全錯了 by 佩珀·舒瓦茨 .pdf
刺蝟的愛情:親密關系的心理故事.pdf
大腦開竅手冊.pdf
常用心理評估量表.pdf
開車經濟學 我們為什麼這樣開車?_12188716.pdf
當經濟學遇上生物學和心理學_12332921.pdf
心理學研究方法 原書第7版 約翰-肖內西 人民郵電出版社..pdf
心理工具:教育的社會文化研究.pdf
思考的整理術++這樣的思考,人生就不一樣_1....pdf
情愛關系中的選擇 婚姻家庭社會學入門.pdf
拆掉思維里的牆: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活 by 古典.pdf
文化和人類發展.pdf
最後舞蹈 關於死亡_12311004.pdf
慾望的演化 by 戴維 巴斯(buss).pdf
活出最樂觀的自己.pdf
生猛的進化心理學_12619408.pdf
窺探術 誰泄露了我的秘密_12363313.pdf
經濟思維_12441912.pdf
羅伯特議事規則(第十版).pdf
行為遺傳學(第四版).pdf
誘惑的藝術:贏得愛情比統率軍隊需要更多的天賦.pdf
說謊心理學.pdf
這樣做,至少多活20年.pdf
book9
《布魯克林有棵樹》(貝蒂·史密斯(Betty Smith))掃描版[PDF].pdf
學習的藝術 維茨金 著.pdf
實驗心理學:通過實例入門 (第七版) 索爾索.pdf
害羞心理學 [美]津巴多.pdf
思維改變生活:積極而實用的認知行為療法.pdf
拖延心理學.pdf
瘋狂實驗史 索爾索著.pdf
社會生物學--新的綜合(美)愛德華.威爾遜著.pdf
誰會認錯 我們為什麼會有如此愚蠢的信念、錯誤的決定和讓別人受傷的行為.pdf
進化心理學-心理的新科學(第二版) by David M.Buss.pdf
book8
為什麼選錯的總是我—— 大衛·韋爾奇( David A.Welch ).pdf
創造性:發現和發明的心理學 by 米哈伊·奇凱岑特米哈伊.pdf
團體咨詢的理論與實踐 (第六版) by 傑拉爾德·柯瑞.pdf
態度改變與社會影響 by [美]菲利普·津巴多.pdf
撬動幸福 by 奚愷元.pdf
改變-問題形成和解決的原則.pdf
津巴多普通心理學.pdf
直覺:你所不知的潛力與危害 by 戴維.邁爾斯.pdf
結構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與應用 吳明隆.pdf
美麗聖經 by 寶拉·培岡 簡體版.pdf
認知心理學 第5版 艾森克.pdf
進化的大腦:賦予我們愛情、記憶和美夢 by 戴維·J·林登.pdf
顛倒思維 by 保羅·阿登.pdf
進化心理學: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22901.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22903.html
拖延心理學: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23011.html
思維改變生活:積極而實用的認知行為療法: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28998.html
社會心理學 (第五版·中文第二版)阿倫森著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67565.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67566.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67567.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67569.html
學習的藝術 維茨金著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837264.html
布魯克林有棵樹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66374.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66360.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66365.html
吃的真相: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72862.html
誰會認錯 我們為什麼會有如此愚蠢的信念、錯誤的決定和讓別人受傷的行為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824636.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824637.html
瘋狂實驗史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824725.html
害羞心理學 津巴多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829609.html
哪來的天才——練習中的平凡與偉大 [美]傑夫·科爾文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829912.html
積極心理學:關於人類幸福和力量的科學 (美)阿蘭·卡爾著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868587.html
社會生物學--新的綜合(美)愛德華.威爾遜著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947002.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947171.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948190.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948191.html
結構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與應用 吳明隆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960784.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960785.html
為什麼選錯的總是我—— 大衛·韋爾奇( David A.Welch )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082194.html
進化的大腦:賦予我們愛情、記憶和美夢 by 戴維·J·林登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122572.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122573.html
顛倒思維 by 保羅·阿登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082192.html
幸福的真意 by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104231.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104232.html
創造性:發現和發明的心理學 by 米哈伊·奇凱岑特米哈伊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104233.html
慾望之源 by (美)伯納姆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121551.html
直覺:你所不知的潛力與危害 by 戴維.邁爾斯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121552.html
態度改變與社會影響 by [美]菲利普·津巴多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121553.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121555.html
改變-問題形成和解決的原則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122574.html
美麗聖經 by 寶拉·培岡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205076.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205077.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205078.html
撬動幸福 by 奚愷元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279151.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279152.html
心理學研究方法 舒華 張亞旭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301606.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301611.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301614.html
簡捷啟發式:讓我們更精明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306658.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306659.html
批判性思維:思維、溝通、寫作、應變、解決問題的根本技巧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308380.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308381.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308382.html
認知心理學 第5版 艾森克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308612.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308613.html
津巴多普通心理學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402652.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402674.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402675.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402696.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402699.html
索爾索&麥克林 實驗心理學(原書第8版)據說這個版本比第七版的《實驗心理學:通過實例入門》更好些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405438.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405440.html
團體咨詢的理論與實踐 (第六版) by 傑拉爾德·柯瑞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405442.html
為什麼大猩猩比專家高明 如何讓大腦幫你做出正確的選擇(英文名:How we decide)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468866.html
心理和腦 腦與心智歷程100項(英文名:Mind Hacks)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468868.html
不確定狀況下的判斷:啟發式和偏差 by 丹尼爾.卡尼曼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7860.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7861.html
思維與決策 (第四版)by Baron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8460.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8461.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8481.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8483.html
內向者優勢--如何在外向的世界中獲得成功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9146.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9148.html
行為科學統計 第七版 Statistic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中文版 by Frederick J Gravetter / Larry B. Wallnau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9357.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9359.html
象與騎象人 by 喬納森·海特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9362.html
心理和腦與生活 訓練腦與心智的75項竅門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9530.html
電醒人心——20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家米爾格拉姆人生傳奇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159156.html
直視驕陽-征服死亡恐懼 by 歐文亞龍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159157.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159158.html
心理資本 打造人的競爭優勢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159159.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159160.html
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 第三版 2009年 張春興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163366.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163365.html
為什麼男人愛撒謊女人愛哭泣
為什麼男人不聽 女人不看地圖
人格心理學:人性及其差異的研究 郭永玉
心理學與中國發展:中國的心理學向何處去
以下書籍由"君子不多"製作
集合起來__群體理論與團隊技巧 第9版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163367.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163369.html
學會批判性思維++跨學科批判性思維教學指南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857696.html
社會學與生活(插圖修訂第9版)
跨文化社會心理學
跨文化溝通心理學 by 彭凱平
路西法效應 簡體版 by 津巴多
合並PDF文件可以使用各個PDF瀏覽器的頁面操作功能,也可以用http://www.orsoon.com/Soft/4907.html方便快捷的實現合並。
書籍都會在http://iask.sina.com.cn/u/1408815407/ish更新
以上書籍之外,再推薦些絕對值得一看的書籍:
心理學類: 拆掉思維里的牆 學習樂觀 社會性動物 少有人走的路 社會心理學(阿倫森版) 決策與判斷 與眾不同的心理學 親密關系 影響力 拖延心理學 害羞心理學 進化心理學 無從選擇 思維改變生活 戰勝拖拉
其他類: 如何閱讀一本書 學會提問:批判性思維指南 把時間當做朋友 神奇的睡眠 中國健康調查報告
外語學習的真實方法及誤區
直達電梯:
第2頁: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4833042/?start=100
第3頁: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4833042/?start=200
第4頁: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4833042/?start=300#last
㈢ 人格心理學社會心裡學
請先允許我糾正一下:
心理咨詢師不等於心理醫生。心理咨詢師的工作是以解決人的日常生活困擾為主,如情感問題,人際關系問題等等。心理醫生是解決心理疾病為主,如強迫症、抑鬱症。作為心理醫生,必須同時具備醫學和心理學背景,和精神科大夫的學習經歷應該是很相似的。而心理咨詢師則不然,在我國心理咨詢師的職業認證的門檻並不是很高,非科班出身也可以考。
社會心理學和人格心理學在一些情況下可以歸為一類。美國心理學會把這兩個分支歸為同一學術期刊中。在研究生階段,也可以經常看到研究方向是「人格與社會心理學」。
如果打基礎的話,建議先從普通心理學開始,心理測量,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等等這些都應該要學習的。如果你的目標是心理咨詢師的話,那麼主攻方向至少應該是咨詢心理學,但學習內容不能僅限於此。
想要提高情商還是應該多和別人打交道,從人際關系中慢慢學習為人處事的方法,這不是看一兩本書就能解決的。想要知道一個人的內心想法,或者預測他或者她在某種情境下的行為,比起學心理學來說,更好的方法是和他(她)成為朋友。
㈣ 人格心理學的三種主要研究途徑是什麼
有三種主要方法一直被用來收集有關人格的資料:個案研究、相關研究和實驗法。行為的系統觀察是這三種方法的共同元素。這三種方法的主要不同是:所作觀察的類型,觀察的情景,如何檢驗觀察資料。個案研究意思是對單一個體行為,作詳細質化描述。個案研究可獲得深度及豐富的資料,這是相關研究與實驗所無法獲得的。個案研究的一個特別形式是生活歷史或敘說取向。相關研究是在相同情景下,就所觀察一群人的兩個或兩個以上變數(因素、特性、或蘊含價值的事件),檢驗其間量的關系。實驗是檢驗被系統改變的不同情境間量的關系,情境被預期導致人們行為的特定改變。元分析是指結合及評價許多相關研究的任何技術。
人格測量資料的來源之一是自陳人格量表,其基於正態樣本算出個人的量表分數。人格量表應有信度資料和效度資料。明尼蘇達多相人格量表(MMPI)是依據能區別有症狀的病人與正常人的標准答案發展而成。MMPI-2的18個量表(包括14個臨床量表與4個效度量表)常被畫成人格側面圖,可與MMPI圖解幾種不同形態的側面圖比較。MMPI可就側面圖預測不同群體的作為,但卻從未精確到能就特定個體做出明確的決定。除了自陳人格量表,評量人格的可能方法還有等級評定、題名與組合素描。從問卷與評定等級量表所得知的態度,對實際行為的預測力不高。自陳量表的回答這在某種程度可以「作假」。自陳量表同時也為潛在的反應定勢所困。反應定勢是回答問題的特性,它包括反應默從、反應偏離及社會贊許性。
㈤ 普通心理學、統計測量、研究方法、社會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發展心理學、教育
摘要 教育心理學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類的學習、教育干預的效果、教學心理,以及學校組織的社會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的重點是把心理學的理論或研究所得應用在教育上。教育心理學可應用於設計課程、改良教學方法、推動學習動機以及幫助學生面對成長過程中所遇上的各項困難和挑戰。「教育心理學」和「學校心理學」這兩個名詞經常交替使用,但通常從事理論工作及研究的人員較傾向稱作教育心理學家,而在學校或學校相關埸所從事實務工作的就被歸類為學校心理學家。教育心理學關注學生如何學習與發展,實務工作上特別關注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不論是資優兒童或有情緒、行為問題等學童)。通過與其他學科的關系,對理解教育心理學也有一定的幫助。首先,教育心理學是以心理學為基礎,兩門學科之間的關系就像醫學與生物學、或工程學與物理學之間的關系。然後,從教育心理學又可以發展出研究教育問題的眾多特殊領域,包括教學設計、教育技術學、課程發展、組織學習(Orga
㈥ 人格與社會心理學的人格結構
人格是構成一個人的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特有的統合模式。它具有獨特性、穩定性、統合性、功能性。人格是一個復雜的結構系統,它包括許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氣質、性格、認知風格、自我調控等方面。自我調控是人格中的內控系統,具有自我認知、自我體驗、自我控制三個子系統。
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結構,弗洛伊德將人格結構劃分為三個層次: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
位於人格結構的最低層,是由先天的本能、慾望所組成的能量系統,包括各種生理需要。本我是無意識,非理性的。遵循快樂原則。 不同看法
現在已經進入了人格的時代,可是人格心理學家McClelland卻說:「人格研究遠未成為一門日益積累的科學,而只是眾多分散工作的總稱;每個人似乎更醉心於提出一個新途徑」。這篇文章適合有心理學基礎的朋友閱讀。Psytopic成員Microwind分享了他的讀書心得,提出關於人格的研究,和人格心理學本身的學科建設,不一定要糾纏在一起。Psytopic的問題是:百家爭鳴與大一統,哪種更利於學科的發展,他們之間是對立關系嗎?
定義
古今中外對於「人格」一詞的定義眾說紛紜,而對「人格心理學」,卻有一個保守而似乎統一的定義:「人格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格心理現象及其發生發展規律的心理學分支學科。」這個解釋看起來毫無新意。因為把「人格」換成其他任何一個名詞,比如「審美」、比如「影視」,都是完全可以成為另一個「學科」的定義方式。定義的乏力似乎在預示著一些什麼。果不其然,連教材都承認「由於人格心理現象本身的廣泛性與復雜性,使得人格心理學幾乎與任何一個心理學分支學科都有重疊」、「人格心理學沒有專門的研究對象」。人格心理學的特色在哪呢?「其他心理學分支學科只是涉及到人格現象,而只有人格心理學才是對人格的全面系統與深入的探討。」
研究方法
人格心理學對於人格理論和研究方法,是做了比較全面的概括。教材更是辛苦地以「原欲」、「文化」、「特質」、「學習」、「人本」、「認知」和「人格」的關系為各章標題,力圖在概括的時候還顯出一些創新。但,全面不等於系統,羅列出來一堆理論或者范型也並非系統,即使用再新穎再有創意的標題。系統是什麼?新華字典中給出的定義是「同類事物按一定的關系組成的整體」。我所查到的其他一些定義如下:「系統是處於一定相互聯系中的與環境發生關系的各組成成分的總體」、「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或部分結合在一起並具有特定功能,達到同一目的的有機整體」。其實雖然定義各有不同,但卻有一個核心:相互聯系,有內在關系、內在邏輯的整體。很遺憾的是,似乎「原欲」與「文化」,「學習」與「人本」等等各個要素、各個理論相互之間的聯系並不多,起碼並不清晰。相互之間更多隻是羅列,看不出太多的關連。
㈦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各種方法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心理學研究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種,它們是: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測驗法。
一、觀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預先設置的情境中,而且有系統地觀察記錄並分析人的行為,以期獲得其心理活動產生和發展規律的方法。觀察法的優點是保持被觀察對象的自然流露和客觀性,獲得的資料比較真實。 但是觀察法的缺點是觀察者處於被動地位,只能消極等待被觀察者的某些行為表現,這是一種不高效。
二、實驗法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最廣泛,是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的一種。 實驗法是指人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變某些條件,使被試產生所要研究的某種心理現象,然後進行分析研究,由此得出心理現象發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規律性的結果。
三、調查法就某一問題要求被調查者回答其想法或做法,由此來分析、推測群體心理傾向的研究方法。 實施時雖然是以個人為對象,但是其目的是藉助許多個人的反映來分析和推測社會群體的整體心理趨向。
四、測驗法是個體心理特徵和行為表現的量化研究的主要工具,它的應用很廣泛。
㈧ 關於江西師范大學
沒有
江西師范大學2014年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簡章
考生須知
一、報考條件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願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2、已獲碩士學位的人員;應屆碩士畢業生(最遲須在入學前取得碩士學位);獲得學士學位6年或6年以上(從獲得學士學位到博士生入學之日)並達到與碩士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我校規定的體檢要求;
4、有2名本報考學科領域的教授(或相當職稱)專家推薦;
5、同等學力考生及跨專業考生報考須以第一作者在核心刊物上發表與所報考專業相同或相近的學術論文1篇以上,並由所報考導師出具同意報考的書面材料。
6、現役軍人考生報考,按照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的規定辦理。
二、報名及考試時間、地點
報名時間:2013年12月10日——2013年12月31日
初試時間:2014年3月下旬,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復試時間:待定
考試地點:江西師范大學
三、報名手續
1、符合報考條件者,進行網上報名(網上報名有關事項屆時見我校研究生招生網公告:http://yz.jxnu.e.cn/)。報名成功後列印有關表格,並繳納報名費。
2、報名後,考生應在規定的時間內向我校研究生院招生考試辦公室寄(送)下列報考材料:
(1)報考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登記表;
(2)專家推薦書;
(3)碩士學位證書(同等學力提供學士學位證書,應屆碩士生提供學生證)復印件。應屆碩士生最遲須在入學前校驗並補齊碩士學位證書復印件;
(4)縣級以上醫院通過的體格檢查表;
(5)碩士階段的成績單(同等學力考生提供本科階段成績單)、碩士學位論文(附評議書)、公開發表(出版)的論文(專著)、科研成果證明書、學習(工作)中獲獎證書、專家推薦信、自我評價等材料(論文、證書、科研成果等提供復印件即可);
(6)思想政治審查表。
註:(5)、(6)所列材料可在復試時提供。
3、資格審查及准考證發放:研究生院招生考試辦公室根據報考條件對考生進行資格初審,博士生導師根據本專業(方向)具體情況對考生進行資格終審。資格審查合格者由研究生院招生考試辦公室統一通知並寄發准考證。
同等學力考生須加試政治理論及2門碩士階段專業主幹課程。
江西師范大學2014年博士生招生專業目錄
001政法學院(0791-88120510劉老師)
030500 馬克思主義理論
1、研究方向及指導老師
01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問題研究 祝黃河
0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祝黃河、馮霞
0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基本理論與發展創新研究 王員、吳仁平
04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論與發展研究汪榮有、吳瑾菁
05中國近現代歷史進程與社會轉型研究張艷國、周利生
06馬克思主義與中國近現代農村社會變遷萬振凡
2、考試科目
① 1001英語
② 200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③ 01-02方向:3001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
03方向:3002中共黨史
04方向:3003思想政治教育原理
05方向:3004中國近現代史
06方向: 3006中國蘇區史
3、參考書目
(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馬克思恩格斯文集》,(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人民出版社出版2011版;《列寧專題文集》(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人民出版社出版2011版
(3)中共黨史:《中國共產黨歷史》(1-2卷)中共黨史出版社2002和2011年版
(4)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5)中國近現代史:李侃等:《中國近代史》,中華書局1994、王檜林:《中國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中國蘇區史:何友良:《中國蘇維埃區域社會變動史》當代中國出版社1996年版、萬振凡《蘇區革命與農村社會變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
4、同等學力加試專業課
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② 01-03方向:政治學原理
04方向:倫理學
05方向:辯證唯物主義
06方向:中共黨史
009心理學院(0791-88120280寧老師)
040201 基礎心理學
1、研究方向及指導老師
01認知心理學 胡竹菁
02心理統計與測量羅照盛
03人格心理研究劉建平
2、考試科目
① 1001英語
② 2002心理學研究方法
③ 01方向:3007認知心理學
02方向:3008心理統計與測量
03方向:3009人格心理學
3、參考書目
(1)心理學研究方法:《心理學研究方法》, 舒華,張亞旭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認知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王甦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3)心理統計與測量:1、《心理測量學》,戴海琦主編、羅照盛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心理統計學》,胡竹菁主編、董聖鴻、張闊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項目反應理論基礎》,羅照盛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4、《心理與教育測量學原理》,漆書青、戴海琦、丁樹良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人格心理學:1.社會與人格心理學研究方法手冊,哈里•T•賴斯 (Harry T. Reis)、查爾斯•M•賈德 (Charles M.Judd)、張建新、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 人格心理學,黃希庭,浙江教育出版社;3. 解讀中國人的人格,王登峰,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4. 人格心理學:人性的科學探索,蘭迪·拉森(Randy J.Larsen) 戴維·巴斯(David M.Buss) (作者), 郭永玉 (譯者),人民郵電出版社
4、同等學力加試專業課
①教育心理學;②社會心理學
011文學院(0791-88120297朱老師)
050100 中國語言文學
1、研究方向及指導老師
01文藝學賴大仁、陶水平、詹艾斌
02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李小軍
03中國古代文學劉松來、李舜臣
04中國現當代文學顏敏
05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傅修延
06文化藝術與傳播邱新有、鄧偉民
07現代語言理論與語言應用饒振輝、王明文
2、考試科目
① 1001英語
② 2003文學評論寫作
③ 01方向:3010文藝理論
02方向:3011漢語語法學
03方向:3012中國古代文學
04方向:3013中國現當代文學
05方向:3014西方文學
06方向:3015文化藝術與傳播
07方向:3016應用語言學
3、參考書目
(1)文學評論寫作:無參考書目
(2)文藝理論:1、【美】卡勒:《文學理論》(李平譯),遼寧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2、【英】拉曼塞爾登:《當代文學理論導讀》(劉象愚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3、童慶炳主編:《文學理論要略》,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4、陶東風主編:《文學理論基本問題》(第3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3)漢語語法學:1、朱德熙,《語法講義》,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2、陸儉明,《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3、Croft(克羅夫特),《語言類型學與語言共性》,龔群虎等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4、Traugott(特拉格特)等,《語法化學說》,梁銀峰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5、沈家煊,《認知與漢語語法研究》,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6、呂叔湘,《漢語語法論文集》,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7、邵敬敏,《漢語語法學史稿》,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
(4)中國古代文學:1、游國恩等主編《中國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2、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007版;3、劉松來主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中國文聯出版社,2006年版;4、朱東潤主編《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上海古籍出版社。
(5)中國現當代文學:1、顏敏、王嘉良主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下冊),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2、謝冕、孟繁華主編:《百年中國文學總系》(11卷本),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3、王曉明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4卷本),東方出版中心1997年;4、朱寨主編:《中國當代文學思潮史》,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5、陶東風主編:《當代中國文藝思潮與文化熱點》,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6)西方文學:1.雷·韋勒克/奧·沃倫:《文學理論》,劉象愚等譯,三聯書店,1984年版; 2.張寅德(編選):《敘述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版; 3.James Phelan/Peter J. Rabinowitz(主編):《當代敘事理論指南》,申丹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4.傅修延:《文本學――-文本主義文論系統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7)文化藝術與傳播:1、《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美)沃納·塞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鎮之等譯,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2、《作為文化的傳播》詹姆斯·凱瑞著,丁未譯,華夏出版社2005版。3、《藝術哲學》劉綱紀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4、《藝術形態學》(俄羅斯)卡岡著,凌繼堯 金亞娜譯,學林出版社2008年版。
(8)應用語言學:1、齊滬楊、陳昌來主編,《應用語言學綱要》(第二版)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9年出版2、陳昌來主編,《應用語言學導論》商務印書館 2007年出版3、MaCarthy, M. Issue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1/2006.4、王宗炎,《語言學與語言的運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8
4、同等學力加試專業課
①西方文論;②中國古代文論
018化學化工學院(0791-88120692韋老師)
070300 化學
1、研究方向及指導老師
01無機化學陳祥樹
02分析化學汪莉
03有機化學蔡明中、廖維林、雷愛文、俞初一
04高分子化學與物理侯豪情
05化學生物學 塗宗財、彭以元、王野喬、葉新山、杜宇國
06納米材料物理與化學顧剛、楊健夫、歐陽楚英
2、考試科目
① 1001英語
② 2004綜合化學
③ 01方向:3017高等無機化學
02方向:3018高等分析化學
03方向:3019高等有機化學
04方向:3020高分子化學
05方向:3021化學生物學
06方向:3022納米材料物理與化學
3、參考書目
(1)綜合化學:1、《無機化學》 武漢大學、吉林大學上、下冊 第三版 高教出版社 1994;2、《無機化學》 大連理工大學 第四版 高教出版社 2001;3、《有機化學》 胡宏紋 第二版 高教出版社 2001;4、《大學化學基礎》 榮國斌、蘇克曼 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0
(2)高等無機化學:1、高等無機化學 / 陳慧蘭主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無機合成與制備化學/作者:徐如人,龐文琴,霍啟升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3)高等分析化學:1.《分析化學》武漢大學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2.《儀器分析》朱明華等編,高教出版社,第四版;3.《21世紀的分析化學》 汪爾康等編, 科學出版社
(4)高等有機化學:1、《高等有機化學--反應、機理與結構》(美)史密斯,馬奇編著,李艷梅譯,出版 社: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時間: 2010-1-1 I S B N : 9787122053312 ;2. 《高等有機化學》魏榮寶 (作者, 編者)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版 (2007年12月1日 ISBN: 9787040211979 ;3.《高等有機化學》榮國斌、 等,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
(5)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科學簡明教程》,董炎明編,科學出版社
(6)化學生物學:1、《化學生物學基礎》,劉磊,陳鵬,趙勁、何川編著,科學出版社;2.《生命化學基礎》周晴中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7)納米材料物理與化學:1、《固體物理導論》(美)基泰爾著,項金鍾,吳興惠譯,化學工業出版社,ISBN:7-5025-7183-3,(2005)2、Electronic structure, Basic theory and practical methods,(美),Richard M. Mart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ISBN:0-52-178285-6, (2004). 3、《量子化學計算方法與應用》,林夢海編著,科學出版社,ISBN:7-03-012616-5(2004);4.Minimax Theorems,作者:M. Willem, 出版社:Birkhauser 1996. 5. Elliptic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作者:Qing Han and Fanghua Lin; 出版社:Amer. Math. Soc. 1997.
4、同等學力加試專業課
01方向:①無機合成;②配位化學
02方向:①儀器分析;②化學綜合實驗
03方向:①有機分析化學;②有機合成
04方向:①功能高分子;②高分子結構與性能
05方向:①有機化學;②基礎生物學
06方向:①計算方法;②材料設計基礎
㈨ 如何運用社會心理學理論分析人格的形成過程
16PF----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卡特爾十六種人格因素測驗),簡稱16PF)是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人格及能力測驗研究所卡特爾教授(R. B. Cattell)經過幾十年的系統觀察和科學實驗,以及用因素分析統計法慎重確定和編制而成的一種精確的測驗。這一測驗能以約四十五分鍾的時間測量出十六種主要人格特徵,凡具有相當於初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以使用。
本測驗在國際上頗有影響,具有較高的效度和信度,廣泛應用於人格測評、人才選拔、心理咨詢和職業咨詢等工作領域。該測驗已於1979年引入國內並由專業機構修訂為中文版。
十六種人格因素是各自獨立的,相互之間的相關度極小,每一種因素的測量都能使被試某一方面的人格特徵有清晰而獨特的認識,更能對被試人格的十六種不同因素的組合作出綜合性的了解,從而全面評價其整個人格。
明尼蘇達多項人格(MMPI)測驗
MMPI簡介
明尼蘇達多相人格調查表(MMPI)
明尼蘇達多相人格調查表(Minnesota,Maltiphasic,Peronality MMPI)問世於1943年,由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哈特衛(S·RHathawag)及麥金利(J·C·Mckinley)合作編制而成的。該測驗的問世是自稱法人格測驗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對人格測驗的研究進程產生了巨大影響.到目前為止,它已經被翻譯成各種文字版本達100餘種,廣泛應用於人類學\心理學和醫學領域,是世界上最常引證的人格自稱量表.我國對MMPI進行了研究和修訂,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開始,已形成了一個中國版本和常模。
MMPI的目的是試圖對人的人格特點提供客觀的評價。測驗一共有566個條目,包括14個分量表,其中10個為臨床量表,4個為效度量表.選用中國MMPI量表協作組的中國常模,主要確定十個與臨床有關的指標及五個研究量表指標。
十個與臨床有關的指標:
1、Hs(hypochondriasis,疑病);
2、D(depression,抑鬱);
3、hy(hysteria,癔症);
4、Pd(psychopathic deviate,心理變態);
5、Mf(masculinity-femininity,男性化~女性化);
6、Pa(paranoia,偏執);
7、Pt(psychasthenia,精神衰弱);
8、Sc(schizophrenia,精神分裂);
9、Ma(hypomania,輕躁症);
10、Si(social introversion,社會內向)
五個研究量表指標:
1、外顯性焦慮(Mas);
2、依賴性(Dy);
3、支配性(Do);
4、社會責任(Re);
5、控制力(Cn)
其它三個因素:
1、說謊或掩飾(L);
2、詐分(F);
3、校正分(K)
MMPI採用的是自我評估形式的題目,實際上是550題,因為加了16個重復內容的題目,所以變成566題。題目的內容範圍很廣,包括身體各方面的情況(如,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生殖系統等情況),精神狀態及對家庭,婚姻,宗教,政治,法律,社會等態度。MMPI實施時要求被測驗者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對所有題目作出「是-否」回答。
本測驗適用於年滿16歲、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及沒有什麼影響測驗結果的生理缺陷的人群
1912年在《精神病的組成》中,阿德勒把他的學術體系定名為個體心理學。同年他還創辦了這個學派的機關報《個體心理學雜志》。
阿德勒認為人的生命和精神活動都具有一定目標性,人是未來定向的。他覺得由於人們為精神生活確定一個目標,他們就會更好地適應現實。他把一切心理現像都看作反映某種統一的生活計劃,而生活計劃的總目標就是優越。心理活動都是圍繞著優越性這一目標進行的。
阿德勒理論的最後落腳點是人的優越和完善。他把為優越而奮力稱作生命的實質,為優越而奮力是阿德勒人格理論的基本動力。行為的動機出於人的社會性,而不是生物因素起主要作用。後來,阿德勒又把個人優越而奮力的觀點改變成個人為完善的社會而奮力。他同時還認為個人優越而奮力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如果一個人不顧別人和社會的需要,只專心於個人的優越,就可能產生優越情結,而具有優越情結的人可能成為一個專橫跋扈、自吹自擂、傲慢之人,這種人不太受社會歡迎。
通過閱讀阿德勒大量論文和著作,我覺得對我影響最深的是他寫的《自卑與超越》一書。該書以「自卑情結」為線索,比較系統地闡述了他創立的個體心理學思想。書中不僅涉及到人為什麼活著,心靈與肉體的關系,自卑感和優越感,家庭和學校對人的影響,而且還論及了早期記憶,夢,犯罪及愛情、婚姻等內容。他在書中著重論述了自卑感的形成,它對個人的影響,個人如何超越自卑感,如何將自卑感轉變為對優越地位的追求以取得成就。
自卑感在阿德勒的理論中佔有很大份量。他認為一般的自卑感是行為的原始決定力量,自卑感本身並不是變態的,它是一個人在追求優越地位時的一種正常的發展過程,優越感是每個人在一種內驅力的策動下力求達到的最終目標,它因每個人賦予生活的意義而不同。在書中,他還論述了家庭和學校對個人的影響,他認為,人的行為不是由生物學的本能力量決定的,而是由社會力量決定的。人的行為都是出自於自卑感及對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
阿德勒提出的自卑與補償作用,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愈來愈多受它影響的人認為,阿德勒對心理學的貢獻超過了弗洛伊德。不僅如此,阿德勒理論的社會意義也頗為深刻,心理學家墨菲指出:「阿德勒的心理學在心理學歷史中是第一個沿著我們今天應該稱之為社會科學的方向發展的心理學體系。」
精神分析
包含如下三重涵義:
1、精神分析的第一重涵義是1890年由弗洛伊德及其追隨者創立和發展的一種治療神經症的方式。
關鍵性的概念包括
a:替代了催眠術的自由聯想;
b:替代了給與指導或建議的解析;
c:移情。
精神分析技術由指導和幫助患者自由聯想、解析聯想和在聯想中遇到的阻礙、解析他的感覺和對分析師的態度等構成。嚴格地說,運用弗洛伊德理論結合其他技術的心理治療不是精神分析,而是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療。
2、精神分析的第二重涵義是一種解釋神經症的產生以及精神的發育過程的心理學理論。
關鍵性概念包括
a:潛意識概念——人們意識不到,但卻對人的行為發揮作用的心理活動;
b:阻抗的概念——通過運用防禦機制,抵抗潛意識的變為意識的過程;
c:移情概念——一個人與別人現在的關系受到他過去與別人的關系的影響,尤其是患者與治療師的關系,會再現患者與過去的親人的關系。
3、精神分析第三重涵義:廣義地講,所有弗洛伊德、榮格、阿德勒等及其追隨者的心理治療理論和方法都可以稱之為精神分析。
羅夏墨跡測驗
是由瑞士精神病學家羅夏於1921年編制的,是非常有代表性並在當今世界上廣為使用的投射測驗。它主要是通過觀察被試對一些標准化的墨跡圖形的自由反應,評估被試所投射出來的個性特徵。
該測驗最初製作時,是先在一張紙的中央滴一些墨汁,然後將紙對折,用力擠壓,使墨汁向四面八方流動,形成兩邊對稱但形狀不定的墨跡圖形。該測驗由10張精心製作的墨跡圖構成,其中7張為水墨墨跡圖,3張為彩色墨跡圖。
測驗分為兩步:一是聯想階段,將10張圖片按順序逐一交給受試者,問其看到什麼,不限時間和回答數目,一直到沒有回答時再換另一張,同時作好記錄。二是詢問階段,看完10張圖後,再從頭對每一回答都詢問一遍,問其看到的是圖的整體還是部分,為什麼說像某物,作好記錄。兩個階段結束,測驗即告完成,再進行結果分析。羅夏測驗的記分系統與結果分析較復雜,一般需根據反應時間、回答的部位、回答的依據、聯想的內容等幾個主要指標來分析。如針對形態水準評價, 優秀水準是反應內容與墨跡像一致,明細化和組織化方面一般應優秀;良好水準是反應內容與墨跡像大體相符,無不適當的|細化和毫無道理的構成;不良水準是正確度和一致性降低;病i水準是形態的正確度和一致性喪失。羅夏測驗用於診斷,主要靠經驗,主觀性大,技術復雜,訓練要求高,費時間,難掌握,我國目前臨床使用較少。
人本主義心理學
1、強調人的的責任
2、強調「此時此刻」
3、從現象學角度看個體
4、強調人的成長
人本主義心理學(humanistic psychology)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在當代西方心理學中的一種革新運動。60年代初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會成立後,這一運動有較大發展,1971年在荷蘭舉行過國際會議,影響擴及歐洲和亞洲。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心理學應著重研究人的價值和人格發展,他們既反對S.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把意識經驗還原為基本驅力或防禦機制,又反對行為把意識看作是行為的副現象。關於人的價值問題,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大都同意柏拉圖和盧梭的理想主義觀點,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惡是環境影響下的派生現象,因而人是可以通過教育提高的,理想社會是可能的。在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論方面,他們繼承了19世紀末W.狄爾泰和M.韋特海默的傳統,主張正確對待心理學研究對象的特殊性,反對用原子物理學和動物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類心理,主張以整體論取代還原論。
人本主義心理學作為一種運動是由許多具有類似觀點的心理學者共同發起的,主要有:人格心理學家G.W.奧爾波特、H.A.默里、G.墨菲;新精神分析學家K.霍妮、E.弗羅姆;存在主義心理學家R.梅;機體論者K.戈爾德施泰因;發展心理學家C.比勒、J.F.布根塔;比較心理學家和社會心理學家A.H.馬斯洛;心理咨詢家和教育改革家C.R.羅傑斯等。其中馬斯洛、羅傑斯和梅是這一運動公認的領袖人物。
人本主義以至的興起有一個較長的醞釀過程。二三十年代美國人格心理學、新精神分析和機體論的研究是早期的理論准備。奧爾波特認為人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構成的統一體,每一成人都不同於他人而以他自身獨特的內在和諧方式對待世界,這一看法和排除意識經驗的行為主義理論直接對立。以人格理論為基礎,奧爾波特後來成為創立哈佛大學社會關系學系的關鍵人物,這為學院中人本主義心理學和實驗心理學的分立創造了條件。默里和墨菲這一時期也有重要的人格理論著作發表,他們把人格的生物因素和社會因素結合起來,為人本主義理論的發展打下了基礎。霍妮、弗羅姆不同意弗洛伊德誇大性因素的作用,把美國工業社會發展中引起的社會問題看作是導致精神障礙的社會因素,這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和傳統精神分析的主要分歧之一。1939年戈爾德施泰因《機體論》的發表,被認為是該心理學的主要理論即自我實現論的基石,他第一次從機體潛能的發揮出發論述自我實現,用心理學的實證研究加強了這一本來是由哲學提出的概念。
第一批系統討論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代表作是在四五十年代陸續發表的,其中主要有:馬斯洛的《人類動機論》(1943)、《動機和人格》(1954);羅傑斯的《患者中心療法》(1951)、《論人的成長》(1961);及梅主編的《存在:精神病學和心理學中的新角度》(1959)。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和動機是一種層級結構,高級動機的出現有賴於低級需要的滿足。他並用比較心理學的資料論證,不論低級或高級的基本需要和動機都具有本能的或者說是類似本能的性質,即都有自發追求滿足的傾向,而高級的需要和動機如友愛、認知、審美和創造的滿足,即人的價值的實現或人性的自我實現。羅傑斯以心理治療和心理咨詢的經驗論證了人的內在建設性傾向,認為這種內在傾向雖然會受到環境條件的作用而發生障礙,但能通過醫師對患者的無條件關懷、移情理解和積極誘導使障礙消除而恢復心理健康。他並把這一理論用於教育改革,強調教育中建立師生親密關系和依靠學生自我指導能力的重要性。梅把歐洲存在主義心理學和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引入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人的處境雖然帶有悲劇的性質,但能通過勇氣的培養、焦慮的克服和自我的選擇趨向光明的未來。
80年代以來,人本主義運動進一步深化。其內部以馬斯洛和羅傑斯為一方的自我實現說和以梅及其他存在主義心理學家為另一方的自我選擇說,在馬斯洛逝世以後梅和羅傑斯關於人性問題開始了公開辯論,梅不同意羅傑斯關於惡是環境造成的說法,他認為惡和善都存在於人的本性中,都是人的潛能,不正視惡的問題對人本主義運動有很深的、有害的影響。
此外,代表人本主義心理學主流的自我實現理論也有不同的發展趨向。羅傑斯一派仍堅持以個體心理為中心的研究,但另一些人已開始研究超個人的心理學,探討個體意識如何超越自身而同廣闊的世界相融合。
最後是方法論的建設。馬斯洛曾提出,傳統的科學方法不足以解決人類心理的復雜問題,人本主義方法論不排除傳統的科學方法而是擴大科學研究的范圍,以解決過去一直排除在心理研究范圍之外的人類信念和價值問題。70年代末已出現一種以科學方法論加強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嘗試,代表人物是J.里奇克,他認為人本主義重新把目的論引進心理學是以新的範式取代舊的範式,但必須以辯證方法和嚴密邏輯增強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科學性才能完成這一轉變。
認知心理學
是二十世紀50年代中期在西方興起的一種心理學思潮,二十世紀70年代成為西方心理學的一個主要研究方向。它研究人的高級心理過程,主要是認識過程,如注意、知覺、表象、記憶、思維和語言等。
以信息加工觀點研究認知過程是現代認知心理學的主流,可以說認知心理學相當於信息加工心理學。它將人看作是一個信息加工的系統,認為認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覺輸入的變換、簡約、加工、存儲和使用的全過程。按照這一觀點,認知可以分解為一系列階段,每個階段是一個對輸入的信息進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單元,而反應則是這一系列階段和操作的產物。信息加工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都以某種方式相互聯系著。
特質流派
特質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奧爾伯特、卡特爾與艾森克。
奧爾伯特於1937年首次提出人格特質理論 ,他將人格分為共同特質和個人特質,而個人特質又包括首要特質、中心特質和次要特質。共同特質是指在某一社會文化形態下,大多數人或群體所具有的共同特質。個人特質是個體身上獨有的特質,依照生活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分為首要特質即個體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質;第二是中心特質,即構成個體獨特性的幾個重要特質,一般每個人身上有5至10個;其三為次要特質,只是在特殊情況下才表現出來。
卡特爾認為人格基本結構的元素是特質。認為特質是人在不同時間和情境中都保持的一致性。他還認為人格特質是有層次的,第一層次是個別特質和共同特質。第二層次是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表面特質是指外部表現能直接觀察到的行為或特徵,表面上看相似的行為有著不同的原因。根源特質是指具有相互關聯的特徵或行為以相同原因為基礎。例如:大學生考試作弊相同的表面特質後面有著及其不同的心理動因;而考前睡眠不好、考試緊張、體育測試雙腿發抖等都源於同樣的根源特質焦慮。1949年卡特爾用因素分析法篩選出16種人格根源特質,樂群性,聰慧性,穩定性,恃強性,興奮性,有恆性,敢為性,敏感性,懷疑性,幻想性,世故性,憂慮性,求新性,獨立性,自律性,緊張性,被廣泛使用在人格測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