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教育實驗法的計算方法

教育實驗法的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5-05-09 11:38:23

A. 教育實驗法怎麼實驗

任何一項課題研究都要依據一定的方法來進行,研究方法一般包括實驗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等,此外還有調查法、觀察法、案例法、比較法、歷史法、文獻法等。這些方法最常用的是實驗研究法和行動研究法。這里重點介紹一下實驗研究法:

(一)實驗研究法概論

1、實驗研究法的定義:

實驗研究法就是在可控的教育情景中,依據一定的理論假設,有目的地改變一些教育因素(自變數)。控制無關因素,觀察記錄另一些教育因素的變化,到了一定時間後,在統計分析的基礎上,找到兩類教育因素之間的內在聯系驗證理論假設的方法。

自變數也叫實驗變數,它是指實驗者操作的假定的原因變數;

因變數也叫反應變數,是自變數作用予實驗對象後出現的教育結果。

無關變數是指自變數與因變數之外的一切變數。

2、教育實驗的操作步驟

(1)定題就是提出實驗課題

定題要遵循有價值、有創造性和可行性等原則。

(2)建立實驗假說

所謂假說就是實驗者對自變數(實驗變數)與因變數(反變數)之間關系的推測與判斷。它是自己的教育經驗,科學理論,他人經驗綜合加工的結果。(好比實現理想先有的幻想)假如:北京市宏廟小學的研究者看到的小學生沒有得到全面和諧、充分地發展,於是確定了「小學生全面發展教育實驗」課題建立了「實現整體優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假說,開展了小學生教育整體優化實驗。

實驗假說具有三個特徵:假說應當沒想出實驗變數與反變數之間的關系。假說要用表述或條件句的形式明確地毫不含糊地展述出來。假說應當是可以檢驗的.

(3)實驗設計

實驗設計是指實驗者在實際著手驗證假說之前制定的實驗計劃.它的目的在與更科學更經濟地驗證假說.實驗設計的問答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實驗變數的操作與控制.確保實驗者依據實驗要求操作不走樣(自變數)

②反應變數的觀測方法.(因變數)測量手段:通過製表、繪圖等進行比較分析。

③無關變數的控制措施(消除法、恆定法)

④實驗對象的選擇。(被式的選擇)

⑤實驗的組織形式。(單組或等組)

⑥實驗數據處理方法的確定。

(4)實驗的實施

實驗的實施就是實驗工作者按照設計的實驗方案,操作實驗變數,控制無關變數,觀察、記錄、測量反應變數,搜集實驗信息的過程,也就是將實驗方案物質化、現實化的過程。

實施設計(計劃)必須做到以下兩方面工作:

一是實驗進程的控制,保持實驗過程按實驗設計的要求,程序進行。

二是經常地有重點地客觀地搜集實驗信息與資料、觀測反應變數,為因果推論提供事實和依據。

實驗進程的控制需做好以下的工作:

①健全實驗組織機構,准備好實驗的表格與器材。

②處理好教育實驗過程中的「動」(實驗因子、實驗變數)「靜」(非實驗因子,無關變數)關系。

③做好階段性總結。階段性小結的目的是查明在實驗措施的作用下,反應變數每個階段的變化情況,並認真地事實求事地記錄下來,看看哪些主觀假說被驗證,哪些被推翻,哪些有待於進一步驗證。從而及時發現問題,為修改方案,進一步做好下一段工作提供依據與經驗。

三是經常地有重點地客觀地搜集實驗信息與資料,觀測反應變數,為因果推論提供事實和數據。

(5)資料的統計處理

對在實驗過程中積累起來的資料,採用科學的統計方法進行統計分析。一般是先用描述的方法把反應結果的原始資料加以列表,圖示、或計算該資料的平均數、標准差和相關數等,然後再用推斷統計的方法來檢驗自變數與因變數之間的關系。在教育實驗中常用的推斷統計方法有乙檢驗、丁檢驗、F檢驗等。

(6)實驗報告

實驗報告是反應一項實驗的過程及結果並將其公布於世的文學材料,是教育科研成果的一種重要形式。

(7)教育信息情報

搞教育實驗開教育信息情報。教育信息情報貫穿於教育實驗的始終。選題、建立假說、實驗設計、實施實驗、撰寫實驗報告這一整體過程,體現了情報獲取、情報處理、情報運用和情報傳遞的全部內容。

(二)怎樣寫實驗計劃

實驗計劃是在實驗開始操作之前制定的關於實驗的內容和實施辦法的文件。它是在實驗設計的基礎上加上實驗課題形成的背景與實驗目的和人員的組織分工與條件保障兩大部分後形成的書面材料。

1、背景與目的

這一部分主要是說明:為什麼要搞這項試驗?這一課題是怎樣確定下來的,搞這項實驗要證明怎樣的推斷,控索一個什麼規律,以及這一實驗的目的和意義究境是什麼。

(1)實驗課題的確定過程一般源於以下幾種原因:一是源於實際工作中的問題;第二是源與領導上的要求;三是源於教育經驗的升華;四是源於理論的啟發。而大多數實驗課題的提出是以上多種原因的綜合作用所致。題目(課題)確定下來之後要對課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予以論證。(這部分內容一般以「課題的提出」為小題目)

(2)實驗假說

實驗在一定意義上說是通過控制驗證假說的活動。一個科學的實驗在實驗前應有一明確的假說。假說即在被實驗和邏輯證明之前那些憑經驗作出的判斷。一般的條件句或陳述句明確地表達出來。

(3)實驗的目的與意義

目的一般有兩個方面:一是驗證假說,探索教育規律;二是解決實際問題,提高教育科學質量與效益。意義也是兩大方面:一是豐富與發展教育提高理論;二是提高教育科學質量,促進教育科學的改革與發展。

2、實驗設計(也叫實驗方法)

(1)自變數(實驗變數)的操作定義與控制措施

給實驗變數下操作意義就是把抽象的概念形式的實驗變數轉化客觀的具體的指標或行為措施。從而使理論觀念教育設想科學地轉化為具體的可控制的操作步驟,以便於實驗者作嚴密的操作和觀察記錄。

實際上對實驗變數下操作定義就是規定變數在實驗過程中的操作程序。如果實驗變數不能以程序的形式給出,那麼就要把變數分解成一項具體可遵照操作的要求。(舉例可參看《中小學教育科研與論文寫作教程》P62)

實驗變數的控制措施一般通過集中培訓和平時檢查指導來完成,以確保實驗的准確進行。

(2)因變數(反應變數)的觀測指標與觀測方法

a、中小學教育教學實驗的觀測指標多數是學生的考試成績及自心素質的變化。

b、確定因變數的觀測指標就是把因變數變化用數字表示出來。(例如,考分是學生某一方面能力的標志,智商是一個人智力水平的標志等,搞教育實驗一定要想辦法把因變數的變化的數字化,否則,將來對因變數是否真的發生了變化或發生了多大的變化就說不清楚。c、在選擇實驗的因變數即反應變數時,最好選擇那些有量表或自己能夠製造測量手段的品質來當取應變數,而且,要在實驗計劃中說清究竟怎樣測出這些品質的變化。

(3)無關變數(無關因子因素)的控制措施。

在教育實驗中,通常採用清除法、恆定法、平衡法、隨機抽樣法和盲法控制來控制無關變數。

a、消除法:消失,比如家庭輔導

b、恆定法:前後不變,比如上課時間、學生作業

c、平衡法:分組實驗中,各組作用相同,比如教師水平,學生數目,知識基礎

d、盲法控制:讓學生(以及實驗者)不知道是在搞實驗,以消除其實驗意識和實驗情緒

e、代表性策略:選擇「普通」(教材、學生)確保代表性便於推廣。

(4)被式選擇:

被式選擇,即實驗對象的選擇,一般搞學生的選擇,除代表法外,常使用的是抽樣法。抽樣法即總體中抽出一定數量的個體組成一個即比總體小,又能反應總體性質的樣本。

a、簡單隨機抽樣:抽僉法

b、機械抽樣:等距抽樣、有規律、分組

c、分層抽樣:類型抽樣

d、整群抽樣

(5)實驗的組織形式

實驗計劃中要說清被式是怎樣組織的,也就是說明是搞單組實驗,還是搞等組實驗,或者是什麼其它的等組形式。

單組實驗是對隨機抽取的一組被式先後施加兩種不同的實驗措施,在無關因子保持恆定不變的情況下,觀察測量因變數的變化,從而確定自變數與因變數之間關系的組織形式。

等組實驗設計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條件大致相同的組作為實驗對象。一個組接受某個實驗因素的影響,另一組無實驗因素的影響,或兩個組同時分別接受不同實驗因素的影響,其它各種條件保持不變,然後比較教育實驗因素影響與實驗因素影響的不同效果或兩種不同實驗效果,從而證明實驗因素對反應變數是否產生了促進作用或證明兩種實驗變數是否有明顯的差別。

(6)資料的收集與處理方法

說明用什麼方法和爭取觀測出因變數的變化,最後用什麼統計方法判斷實驗手段是否有效。

3、實用人員與條件保障

(1)課題組成員及分工

這部分要把課題組的主要成員的姓名以及分工都寫清楚。如組長、副組長等。

(2)實驗所需要的儀器設備及其它條件保障

有的實驗需要特殊的儀器設備或必不可少的條件,實驗計劃應說明對這些必備和條件是否能夠滿足。

(三)怎樣寫實驗報告

寫實驗報告是搞教育實驗的最後一環,也是收獲成果的產健一步。應按照科學的程序和格式做好這一結尾工作。

中小學校教育實驗報告(是搞好教育實驗的最後一環)的格式與內容如下:

標題:××實驗報告

實驗單位,作者姓名

1、背景與目的(問題的提出)

(1)實驗課題確定的過程

(2)實驗的假說

(3)實驗的目的及意義

這部分與實驗計劃的內容基本相同,但是如果在實驗的實施過程中,對實驗計劃中的這部內容有所改變,那就要以改後的內容為准。

2、方法

(1)被式的選擇方法與組織形式

這部分與實驗計劃中的內容一樣。

(2)實驗變數的操作方法及輔助措施

這部分內容一方面要根據實驗計劃的內容來寫,另一方面更要以事實為根據,把實驗變數的實際操作程序或特點,全面詳細地寫出來。

如果實驗變數沒有操作程序,那就要把實驗措施和有關的要求說清楚。

如果除了主要變數外還有一些輔助措施,那麼就要把這些措施全部都說明白。

(3)無關變數的控制方法

主要說明在實驗中是怎樣控制無關因素的,一般應指出具體的控制方法。

(4)因變數的觀測方法

即說明用什麼方法獲得的關於因變數(反應變數)變化數據,採用的什麼量表,什麼儀器,參加的是哪一級的考試等。

3、結果

(1)實驗中得到的原始數據的描述統計結果

(2)根據描述統計的結果,採用推斷統計獲得的結果。

實驗報告的結果部分常常是一些表格和圖象以及根據這些數據表各中的數據推斷出來的統計結果。有時也列出一些工作中的成就,如果在竟賽中獲獎,在地區統考中取得好名次等,作為必要的說明。

按要求,實驗報告最好運用推斷統計下結論,讓數字說話,讓事實說話,而不能僅僅依靠工作中的成績,來做為實驗成功的依據。

結果部分所列的全部內容必須來自本實驗,既不能任意修改,增刪也不要添加自己的主觀見解。

4、討論與結論

(1)是否驗證了假說為什麼?

(2)對實際教育教學有什麼促進作用?

(3)有哪些意外的發現?

(4)有什麼建議。

討論與結論有時分開寫,有時合在一起寫,現在多數報告都合在一起寫,一邊討論,一邊下結論,還有的結果和討論放在一部分,把結果單列出來,有時甚至把結果討論結論三部分合在一部寫,這也是可以的。「結論」部分在保證寫清所要求的四部分內容外,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結論要簡短不要長篇大論

第二,結論一定要以本實驗的結果和分析為依據,不能誇大,也不能縮小,要確切地客觀地反映出整個實驗的收獲。

5、附錄

實驗報告的結果往往是很多表格圖像,一般在實驗報告里寫不全,所以經常以附錄的形式,把必要的材料附在報告的後面。

閱讀全文

與教育實驗法的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扇貝肉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739
直流電位差計使用方法 瀏覽:216
試驗差錯次數計算方法 瀏覽:547
硬體故障的分析方法 瀏覽:425
約分最簡單的轉化方法 瀏覽:206
化療除picc還有什麼方法 瀏覽:393
國際投資評估方法動態方法有哪些 瀏覽:632
運用什麼描寫方法寫范仲淹 瀏覽:437
會計表比率計算方法 瀏覽:211
脊髓炎康復治療方法 瀏覽:332
大骨湯的熬制方法怎麼吃火鍋好吃 瀏覽:162
蘋果手機的微信聲音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46
白背木耳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656
科學壓力訓練方法 瀏覽:393
78乘72的簡單方法 瀏覽:845
如何用打字方法呼叫siri 瀏覽:184
唯洛辛的使用方法 瀏覽:424
產品方法論如何找到 瀏覽:174
背景牆安裝方法 瀏覽:634
魅族5s鬧鍾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