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流域面平均降水量的計算方法有

流域面平均降水量的計算方法有

發布時間:2024-01-05 09:58:56

1. 流域降雨量如何計算

流域降雨量等於流域內各點的降雨量的平均值。但由於難以獲取每個點的降雨量,因此流域降雨量以流域內各雨量站量得的降雨按照泰森多邊形法進行加權平均法計算。

2. 流域平均pa

流域pa降雨量的計算流域平均降水量的計算方法主要有:算術平均法、加權平均法、泰森多邊形法、等雨量線法等。在面積較大的流域,最好用泰森多邊形法去計算即可算出流域平均pa。

3. 流域設計面雨量計算有哪些方法何謂動點動面關系

首先,我們目前常用的雨量是某流域內一個觀測點上測得的,可代表測點周圍一個小區域的平均降水量。但是單一觀察點往往不是那麼准確,不能准確預測某一流域准確的洪澇信息。因此我們需要由區域內各點降水量推求該區域的平均降水量—面雨量(單位面積上的降水量)。
面雨量是水文上重要的參數 ,其算方法我們一般用算術平均法,此外還有:三角形法、等值線法,等等。1)算術平均法是將該流域各站測得的同期雨量相加後,除以總站數,即為流域面雨量。2)三角形法的具體做法是先在流域內自先設定均勻分布的網格點,以網格點為重心將區域分成三角形,以網格點上的降水量代替對應三角形面積上的平均雨深。然後各三角形區域的平均雨深乘上三角形面積,得出三角形區域的降水總量,再將各三角形區域降水總量相加,除以流域總面積,即得流域面雨量。3)等值線法是根據流域內各測站實測的雨量資料繪出雨量等值的線,然後用數學方法求各相鄰兩等雨量線間的面積,再分別乘以各相鄰兩等雨量線雨深的平均值,即得該面積上的降水總量。將各面積上的降水總量相加,除以全流域的總面積,即得流域的面雨量。
關於動點動面關系:一般建立閉合的等雨線分布圖後,其中各條閉合等值雨線圍成的面積和這個面積內的平均雨深,之間的關系,在整合多次後會發現暴雨的暴雨中心地點和各等雨深線的位置及形狀均不相同,這種面深關系簡稱動點動面關系。動點動面關系反映了該流域內不同時段雨量隨面積變化的自然特性。

閱讀全文

與流域面平均降水量的計算方法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會計表比率計算方法 瀏覽:208
脊髓炎康復治療方法 瀏覽:330
大骨湯的熬制方法怎麼吃火鍋好吃 瀏覽:160
蘋果手機的微信聲音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44
白背木耳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654
科學壓力訓練方法 瀏覽:391
78乘72的簡單方法 瀏覽:844
如何用打字方法呼叫siri 瀏覽:182
唯洛辛的使用方法 瀏覽:422
產品方法論如何找到 瀏覽:174
背景牆安裝方法 瀏覽:632
魅族5s鬧鍾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54
薦片問題解決方法 瀏覽:369
運動黏度計算方法 瀏覽:484
高分子化合物連接方法 瀏覽:171
mt87使用方法 瀏覽:80
鑒別膠體最常用的方法是什麼 瀏覽:681
雙盤的訓練方法視頻 瀏覽:123
潤膚霜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653
消防器的簡單使用方法簡單概括 瀏覽: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