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想備份存儲在手機里的照片和視頻,一般備份手機里的哪些文件夾呢
我們使用手機的時候,很多朋友都喜歡拍攝很多自己的照片或者視頻。但是多了以後手機的存儲空間越來越小,導致了手機的速度也越來越慢,並且當自己手機出現問題的時候,手機拍攝的照片和視頻可能就都丟失了,怎樣備份手機的照片和視頻呢?當然備份的方法有很多,現在有很多網盤大家可以使用,比如網路網盤,360網盤,還有騰訊微雲等等,小編介紹一下備份方法!方法一:手機雲服務
手機雲服務的一個比較實用的功能,而且很多手機廠商也在自己的手機中內置了雲服務備份的功能,如蘋果手機中的iCloud、華為手機中的華為雲服務等等,這樣我們只需登錄個人的賬號並開啟該功能,手機數據就會存儲在雲端了,比較的簡單方便。
方法二:果備份
有些人可能不太適應雲服務功能,而且這種雲備份也有一定的弊端,比如iCloud就只提供5GB的免費儲存空間,數據過多的情況下根本不夠使用,其實蘋果手機的話可以直接使用「果備份」,這是一款專業的蘋果數據備份軟體,可以一鍵備份微信聊天記錄、照片、通訊錄等多項數據,而且採用增量備份技術,越備份速度越快。
待軟體備份完成,我們還可以直接查看和導出備份好的數據,在這里以微信聊天記錄為例,在左側點擊微信聊天記錄進入後即可預覽數據,勾選需要的微信聊天記錄並在右下角選擇合適的的格式即可免費將聊天記錄導出。
方法三:藉助u盤
除了以上的方法,我們還可以藉助u盤進行數據備份,根據自己數據的多少,准備一個容量足夠的u盤,先將手機中的數據復制到電腦上,再將其拷貝到u盤中即可,十分的簡便。
手機怎麼備份所有數據?上面就是幾個簡單好用的備份方法了,個人認為果備份還是很方便實用的,不論是備份數據,還是查看和導出數據都很方便,如果你是蘋果手機的話,可以試試看哦!
❷ 手機里的照片怎麼備份
蘋果手機如何備份照片?很多人都喜歡用iPhone拍照,很快拍的視頻、照片,就把容量佔得差不多了!想把照片導出到電腦?可是發現,把照片從iPhone里導出來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為iPhone的IOS系統不是個開放的系統!這里小編介紹幾個快捷的方法,可以批量導出iPhone里的照片。
1.利用iTunes備份照片
首先確保您的PC上裝有最新版本的iTunes,將照片導入您的PC需要使用iTunes 12.5.1或更高版本;
用USB連接線將iPhone連接到PC,並用密碼解鎖您的iOS設備。當你在iOS設備上看到一條提示信息,詢問您是否信任此電腦。輕點「信任」或「允許」以繼續操作。
在備份與恢復頁面選擇【本電腦】,點擊【備份】即可。
2.利用果備份軟體
雖然iTunes是蘋果官方推出的備份軟體,但不少小夥伴反應,iTunes備份經常遇到各種錯誤,即使備份成功了,也是少則半小時,多至一天!小編給你推薦【果備份】軟體,安全高效,隨時檢查備份!
點擊左上角的設備圖標,在展開的很多數據選項中點擊「照片」圖標,即可在線預覽備份好的數據。勾選想要需要的數據,在右下角點擊【導出到電腦】即可成功導出。
iTunes備份文件怎麼看?
有些小夥伴已經利用iTunes備份手機後,如何查看iTunes備份文件?利用蘋果恢復大師即可查看iTunes備份文件內容!數據一覽無余並且可以單獨恢復某項數據,表面整機覆蓋的尷尬!
為避免下載到盜版軟體,建議小夥伴進入蘋果恢復大師官網:www.ifonebox.cn下載,運行蘋果恢復大師軟體,我們直接點擊「從iTunes備份文件恢復」的「開始掃描」按鈕。進入主頁面後,點擊【照片】即可。
蘋果手機如何備份照片?怎麼樣,是不是有了這些方法再也不用擔心照片沒地方放了?其實果備份軟體不止可以備份照片,其他常用的手機數據,如簡訊、微信聊天記錄、通訊錄、通話記錄等也是支持的哦~
❸ 手機相冊如何快速備份
方法一:通過U盤
如今不管是工作黨還是學生黨,基本上都人手一個U盤,以用於隨時存儲資料。這個小小的U盤其實就是很好的將手機照片和視頻,批量轉存到電腦的工具。如果你的U盤是普通U盤,通過一根OTG線即可將U盤連接手機,將手機里的照片和視頻,批量保存到U盤里,再將U盤插到電腦上復制或剪切出來即可。
如果你的U盤是手機電腦兩用U盤,就更方便了,直接將U盤插到手機上,將照片和視頻批量保存到U盤里,再通過U盤轉存到電腦上即可。
U盤空間充足的,照片不妨備份一份在U盤里,隨身攜帶,有需要時只要將U盤拿出連接手機,即可隨時調出查看或用於發到朋友圈等社交平台。
方法二:通過APP
說起通過APP,可能會有不少人想到微信或QQ等社交軟體。社交軟體有一個弊端,一次只能選擇9張照片,沒法批量處理。
教授這里說的是可以通過網盤、時光相冊之類的APP,將手機里的照片、視頻批量備份或上傳到手機APP,再通過PC端下了保存到電腦上即可。
方法三:通過數據線
除了以上兩種方法之外,還可以直接通過數據線備份。通過數據線將手機和電腦連接,別忘了在USB連接方式跳出來時,選擇「傳輸照片」或「傳輸文件」,然後批量將照片和視頻從手機中復制或者剪切出來就好。
家裡的電腦是MacBook這類只有Type-C介面的筆記本的,一樣可以通過數據線傳輸,如果是Type-C介面的手機,直接使用Type-C公對公數據線即可。
❹ 怎麼備份手機照片
我推薦使用網路雲盤或者微雲。這2家公司的雲服務儲存還是挺不錯的,不過第三方雲盤由於帶寬的成本增大,所以不得不對雲盤下載限速。不過絲毫不影響你上傳的速率,只要你的網速夠快就會自動備份照片到雲盤,還是挺不錯的。使用傳統的方式來備份你的照片,你可以將你手機的照片備份到電腦或者移動磁碟。如果照片多的情況下,建議入手一個硬碟。復制粘貼我相信大家都會,也就是把你手機的照片拷貝到終端儲存設備里。
❺ 手機裡面的照片如何備份
1.用電腦備份
如果你的照片不是很多的話,可以把手機的照片備份到你的電腦裡面。使用數據線連接手機和電腦,連接後找到【DCIM】相冊的文件夾,把重要的照片拷貝一份到電腦的文件夾里,以備不時之需。
2.備份到移動硬碟
如果不想備份在電腦里的話,還可以通過同樣的方法後把照片復制備份到移動硬碟里,同樣也要先把手機連接到電腦,同時也連接你的移動硬碟,這樣就可以把照片拷貝到硬碟里,多一層保障。
3.手機本地備份
現在有些安卓手機里會有一個本地系統備份,例如小米手機,可以開啟本地備份後,勾選【相冊】,這樣當你的相冊更新的時候,系統備份也會相應進行更新,比較方便快捷。
4.備份到雲端
還有一種方法可以通過雲端備份,登錄自己的雲賬號上傳重要的照片,這樣只要登錄賬號就可以輕松看到照片了,不過這種一般需要足夠的網路支持,記得在WiFi狀態下再上傳哦!
❻ 手機相片怎麼備份
手機相片怎麼備份?科技越來越發達,手機像素也越來越高,這就會導致手機的內存經常不夠用。保存照片我一般用第三方雲盤或者手機自帶的icloud,這個也是雲盤,這樣能節省很大一部分的手機內存。我覺得用雲端存儲是不錯的選擇,簡單高效。你還可以使用終端存儲,也就是自備內存卡或者硬碟,把照片拷貝到移動存儲設備,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區別於第三方雲盤限速的弊端。
備份手機照片的方法:
1、我推薦使用網路雲盤或者微雲。這2家公司的雲服務儲存還是挺不錯的,不過第三方雲盤由於帶寬的成本增大,所以不得不對雲盤下載限速。不過絲毫不影響你上傳的速率,只要你的網速夠快就會自動備份照片到雲盤,還是挺不錯的。
溫馨提醒:使用第三方雲盤備份照片的時候,記得在WIFI的環境下進行,以免大量消耗你的手機流量!
2、使用傳統的方式來備份你的照片,你可以將你手機的照片備份到電腦或者移動磁碟。如果照片多的情況下,建議入手一個硬碟。復制粘貼我相信大家都會,也就是把你手機的照片拷貝到終端儲存設備里。
3、手機連接電腦可能有人還不會,那麼我就介紹一下愛思助手。蘋果手機備份可以在電腦端下載愛思助手來備份照片,簡單方便。如果你會使用iTunes備份也是可以的,只不過第三方軟體的操作可視化要好一些。
4、安卓用戶可以使用豌豆莢來備份手機上的照片,或者其他第三方軟體。這需要用數據線連接電腦使用照片備份。
這4種方法都能有效的備份手機上的照片,不僅僅介紹了安卓和蘋果用戶怎麼備份手機照片,還介紹了使用第三方App來備份照片,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如果你有更好的備份手機照片的方法,下方留言,一起來交流吧!
❼ 換手機,怎麼把原來手機上的照片、通訊錄等資料備份到新手機
怎麼備份手機通訊錄?隨著人際關系圈越來越廣,手機通訊錄中保存的號碼也越來越多,一旦丟失都會給我們帶來一定的困擾,因此定期備份手機通訊錄也變得尤為重要,那通訊錄具體如何備份呢?換新機又該如何轉移呢?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下。
怎麼備份手機通訊錄?上面就是兩個簡單且好用的通訊錄備份方法了,大家在使用手機的過程中,一定要養成定期備份的好習慣,這樣才能防患於未然,再也不用怕有誤刪數據的煩惱啦!
❽ 蘋果手機換機,如何備份照片
蘋果手機換機可以使用「iCloud」備份照片。
准備工具:
iPhone11、ios14
具體步驟:
一、首先在iPhone 7手機桌面打開」設置「進入。
❾ 手機相機需要備份在怎麼備份
手機相冊備份的話,可以在手機管家那裡下載,然後的話備注手機相冊備注備份就有。
❿ 手機相冊怎麼備份
在聊正題之前,我想先問下你:你有備份手機相冊的主動意識嗎?你都是怎麼備份的手機相冊的?
就我身邊朋友的情況來說,有備份手機相冊主動意識的,比較少;這小部分人中,大多數都是使用的手機內置的雲服務備份,小部分是用有線備份到電腦或者移動硬碟,另外也有用網路網盤這類第三方的雲盤備份相冊的。
這些備份相冊的態度和方式,我好像都曾經歷過。
最開始,我也沒有手機照片備份的意識,在用諾基亞 N9 的兩年中拍攝的所有照片都在一次次刷機中付之一炬;
後來,等知道老照片有多珍貴之後,我開始有意識地不定期把 Palm Pre 上拍的照片導到移動硬碟上保存,不過和所有移動硬碟的最終宿命一樣,這些照片最終也都在一次次硬碟「事故」之後再也沒能重見天日;
再後來,我換了能自動把照片同步到 iCloud 的 iPhone 4S / 6,只是在 5GB 可用容量下,前赴後繼能殘存下來的照片,也就只剩下那麼幾張而已;
再再後來,我進入了數字尾巴,成為了一名智能手機體驗師,用各種中華米 OV 拍攝了各種照片、被上傳到了各種華為雲、小米雲、OV 雲,最終,都散落在了天涯……
我在備份相冊這件事兒上的掙扎,其實現象地反映了手機照片備份普遍存在的幾個痛點:
◉ 妥善備份相冊的習慣,和照片 / 視頻本身一樣重要
◉ 移動硬碟是風險很高的一種照片 / 視頻存儲方式
◉ 雲備份比本地備份靠譜,但付費擴容也少不了
◉ 各家都有各家的雲,統一備份也非常重要
所以,最終我的選擇是,用第三方的 OneDrive 來備份手機相冊。
而之所以最終決定換到 OneDrive,並不是因為粉軟,而是因為,OneDrive 這種第三方雲服務最能規避我在照片備份上遇到的各種痛點。
這篇文章,我就和大家聊聊,在照片備份這件事兒上,我為什麼最終會選擇了 OneDrive。
01/
跨平台的通用性
在選擇入駐這朵「雲」之前,這可能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問題:這個雲盤,它的通用性如何?
這個問題的關鍵之處在於,如果跨平台的通用性不強,那在切換其它平台的手機時,雖然有 Move to iOS 或者 Move to Android,最終你還是難免手忙腳亂一通操作,而且其中也有各種隱私暴露的風險(比如一加搬家,它就可以從 iCloud 上轉移數據到一加手機,但是不可思議的是,這個一加手機的原生 APP 居然用的不是跳轉驗證的方式獲取授權,而是直接索要用戶的 iCloud 賬號密碼來登陸下載數據)。
當然,除了手機上的 Android 和 iOS,你也要考慮雲盤是否有為 Windows 和 macOS 開發客戶端,因為即便你沒有在 PC 和 Mac 上備份 / 同步圖片和視頻的需求,用桌面設備的大屏管理、歸類、調整編輯你手機存儲在雲端的照片和視頻也會是剛需,如果沒有單獨的客戶端,那麼直接在網頁上完成這些工作就會非常痛苦。
考慮到這兩點,單就說「跨平台通用」,就足以說服我放棄所有手機內置的雲服務,比如 iCloud、華為雲、小米雲……這些內置雲服務要麼壓根兒就沒有想過要為其它平台開發 APP,要麼 APP 只進不出(典型如小米雲的 iOS 客戶端,只提供照片上傳的功能),要麼 UI 粗糙功能單薄無人維護,不一而足。
相反,在跨平台通用性這一點上,像是 OneDrive 這種主營非硬體業務的公司開發的雲產品,普遍做得比硬體公司好。其實這也不難理解,硬體公司不大可能主動把自家用戶數據送給競爭對手做嫁衣,而軟體公司就沒有這種顧慮,後者會盡量提供跨平台服務來提升用戶體驗以規模化用戶數量、壓低成本。
所以,考慮到跨平台的通用性之後,可供選擇的也就只有第三方的雲盤服務了,這裡面除了 OneDrive,還有像是國內巨頭網路網盤、國外主流 Dropbox、Google Photos,也都可以用作手機相冊的備份平台。
02/
付費擴容的成本
就像是文章開頭提到的,除了 Google 這種「商業的本質是廣告」的數據分析公司,其它公司提供的個人網盤大都不是免費的,所以想真的把網盤用作照片備份工具,付費擴容必不可少。
在野蠻生長的初生期,國內各種網盤為了吸收用戶,拚命推出各種超大容量的免費套餐,比如彼時的網路雲、騰訊微雲、115 網盤,動輒就許諾 2T 以上的免費空間來納新,甚至會喊出「終生免費」這種不切實際的口號。
這可能給我們普通用戶留下了這樣一種印象:網盤都是沒人要的爛白菜。
但是實際上,網盤的運維成本相當高,硬體成本、電費成本、網費成本會把網盤數據中心 + CDN 模式的成本拉高,比如之前回形針做過一期視頻,推算過網路雲陽泉數據中心的單 TB 運維成本可以高達 425 塊 / 年。
並不白菜。
當然,並不白菜的運維成本,最終,都是要轉嫁到用戶身上的。
在費用這一點上,OneDrive 也不算便宜,5GB 免費,100GB 15 塊,1TB 34 塊,和 iCloud、Dropbox 差不多同一檔,比它便宜的有 25 塊錢 5T 不限速的網路網盤,比它貴的也有各種專業協同辦公雲盤,比如堅果雲。
不過 OneDrive 有一項隱性福利,就是以每個月 40 塊錢訂閱 Office 365,微軟就會免費送 1TB 的 OneDrive 擴容空間,恰好我有使用 Office 365 的需求,所以對於我來說,OneDrive 的付費成本其實並不是那麼高,可以接受,甚至讓我有點佔了微軟便宜的小竊喜。
現在回想起來,不得不說 Office 365 免費送這個促銷,確實對我選擇 OneDrive 起了很大作用。
03/
數據傳輸的穩定性
既然不是本土雲服務,那就必須要考慮傳輸穩定性。因為通常沒有在內地架設伺服器的國外雲服務,通常必須走代理才可以穩定傳輸,但是畢竟很多代理服務是按流量計費的,而且傳輸速度也沒有保障,所以如果雲服務必須配合代理使用才能穩定傳輸,時間和經濟成本也會顯著增加。
因為一些特色原因,OneDrive 的存儲伺服器的物理地址也位於海外(如果你對隱私更在意,這反倒會成為 OneDrive 吸引你的優勢之一),但是它本身是不一定需要經由代理網路連接就可以在國內使用的。
我並沒有特意設定 OneDrive 走代理網路,印象中,似乎只是在兩年前遇到過一次 OneDrive 短時無法同步文件的情況,對於高頻使用的我而言,不走代理的前提下,OneDrive 這個 Ping 通幾率用作主力網盤沒有任何問題。
然後就是傳輸速度。
對比網路網盤免費版和付費版,在相同的網路環境下,分別上傳一個大文件 + 細碎文件填充組成的 2.59 GB 文件夾,三者的耗時分別為:
◉ OneDrive:6 分鍾
◉ 網路網盤付費版:10 分鍾
◉ 網路網盤免費版:66 分鍾
下載這個 2.59 GB 的文件夾,三者的耗時分別為:
◉ OneDrive:15 分鍾
◉ 網路網盤付費版:7 分鍾
◉ 網路網盤免費版:3 小時+
為了寫這篇文章,我也是第一次對比網路網盤來測試 OneDrive 的上傳和下載速度,之前日常使用,OneDrive 給我的感覺是速度完全夠用,但是在沒有代理的情況下能有這么高的傳輸速度,還是挺讓我意外的。
04/
系統整合度
OneDrive 在手機端的系統整合度顯然不能和系統內置的雲服務相提並論,很多的文件你必須調起 Share Sheet 才能手動上傳到 OneDrive,不過如果只是單就這篇文章討論的主題——「手機照片雲備份」,OneDrive 是支持後台自動同步的,所以單就照片和視頻來說,OneDrive 其實也可以和系統內置雲服務一樣,做到無感備份。
而桌面端同樣是決定一款雲盤體驗的關鍵,因為就像是前面提到的,桌面端其實充當了雲盤文件管理工具的角色,比如,手機同步的照片,我習慣在桌面端進行歸類、整理,也會用 LR 或者 FCP 編剪同步到 PC 或者 Mac 上的手機照片和視頻。
在桌面端,我認為 OneDrive 高系統整合度讓它成為了體驗最好的少數幾款網盤之一,在微軟自家的 PC 上當然自不用說,而在 Mac 上,我對它的評價甚至也是要優於 macOS 內置的 iCloud(iCloud 一切都好,只是同步頻率時快時慢難以捉摸)。
OneDrive 在桌面端的高系統整合度體現在本地掛載的特性上。本地掛載之後,OneDrive 在 PC 和 Mac 上都是以本地文件夾的形式整合在文件資源管理器和 Finder 內,同步進程後台無感同步本地和雲端數據,所以雲端和本地的界限非常模糊——
Android 手機備份到 OneDrive 上的照片 / 視頻固定路徑為 OneDrive / Images / 本機照片,iPhone 備份的照片 / 視頻則被進一步按年份 / 月份歸類在下級目錄中。所有的照片 / 視頻在同步到 PC / Mac 上之後,都可以直接在系統文件管理器中打開。
你可以理解為,手機同步的照片最終是通過無線自動傳輸到了你的 PC / Mac 上,只是同時,OneDrive 在雲端也對 PC / Mac 上的照片進行了自動雙向同步和備份,無論這些照片是否是被編輯整理過。
所以,最終用 OneDrive 備份手機相冊的一整套完整的 workflow 可能是這樣子的,手機拍攝照片 - OneDrive 手機客戶端後台備份 - OneDrive 雲端同步至 PC / Mac - PC / Mac 處理照片 - OneDrive 同步更新雲端照片 - 手機 OneDrive 客戶端下載照片 - 發朋友圈,這 7 個步驟中,刪除線的步驟都是由 OneDrive 後台自動完成,所以實際上你只需要 4 個步驟就可以完成這個 workflow,同時照片也自動獲得了雲端備份。
05/
後話
因為 OneDrive 手機 APP 備份相冊非常簡單,下載 APP 打開之後 OneDrive 會詢問是否自動備份相冊,確認並授予訪問相冊許可權之後,OneDrive 就可以自動備份的本地相冊到雲端,靜默無感,第一次打開之後你可能都不會點開它第二次,所以這里就不再贅述手機端的操作了。
最開始是考慮到平台通用性、付費擴容成本、數據傳輸穩定性以及系統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