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環氧樹脂通常用何種方法成型

環氧樹脂通常用何種方法成型

發布時間:2022-06-14 15:10:52

如何將環氧樹脂固化成型脫模

脫模是玻璃鋼製品生產過程中一道至關重要的工序。要想生產出質量優異、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玻璃鋼製品,要想實現玻璃鋼模具快速而完美的脫模效果,脫模材料和脫模方法的正確選用也是至關重要的。

眾所周知,合成樹脂具有很好的粘性,即使模具表面光滑也會使製品與模具粘結在一起。要使製品順利而快速地脫模,就要使用有效的脫模材料。若選用不當,會給施工帶來困難,使模具和製品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壞。常用的脫模材料有:薄膜、玻璃鋼專用脫模劑、脫模蠟、蜜蠟250、水性脫模蠟P525等。我們給客戶提供更加高效、環保、快捷的脫模劑產品及玻璃鋼模具脫模解決方案。

㈡ 水性環氧樹脂的制備方法

老兄
這方法多了去了
我是學工藝的
研究生論文做的也是
水溶性
環氧樹脂
其實環氧樹脂的生產本身不復雜
但想出產品就難了
關鍵在固化
我這邊有些資料
你可以先看看
不過怎麼給你呢
先舉個例子吧
合成環氧樹脂;
溴化環氧樹脂的合成二步法,第一步以
雙酚A

環氧氯丙烷
作原材,在
催化劑
作用下合成低分子量環氧樹脂;第二步以一定比例的低分子量環氧樹脂和四溴雙酚A作原材,加入催化劑經加熱反應、
擴鏈
製成溴化環氧樹脂。這種傳統的「單峰」型環氧樹脂相對分子質量較單一,使用上有一定困難。目前趨向於使用「雙峰」型的環氧樹脂,即將相對分子質量高的和低的兩種環氧樹脂進行混合,其做法是在製成的高相對分子質量
樹脂
中,趁熱加入
溶劑
(
丙酮
或丁酮),溶解均勻後添加一定比例的低相對分子質量環氧樹脂,配成所謂「雙峰」型的環氧樹脂。
環氧樹脂的生產
1、主要
單體

原料
製造環氧樹脂的單體和原料來自4個方面。
(1)
能導入
環氧基

化合物
,主要是環氧氯丙烷、
甲基環氧氯丙烷

環氧丙醇

(2)
能形成環氧基的化合物,主要是
過氧化物
、過氧化醋酸、過氧化氫。
(3)
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活潑氫的化合物或
預聚物
,包括
多元醇
、多元酚、多元羧酸、
多元胺
等。
(4)
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不飽和
雙鍵
的化合物或預聚物,主要是丁二烯、
丙烯醛
,戊二烯、異戊二烯的預聚物和
油脂

其中雙酚A和環氧氯丙烷是環氧樹脂最主要的單體。

㈢ 環氧樹脂的合成原理和固化原理

環氧樹脂有多種類別,以雙酚A型為例:
雙酚A型環氧樹脂的固化原理
在環氧樹脂的結構中有羥基(〉CH—OH)、醚基(—O—)和極為活潑的環氧基存在,羥基和醚基有高度的極性,使環氧分子與相鄰界面產生了較強的分子間作用力,而環氧基團則與介質表面(特別是金屬表面)的游離鍵起反應,形成化學鍵。因而,環氧樹脂具有很高的黏合力,用途很廣,商業上被稱作「萬能膠「。此外,環氧樹脂還可做塗料、澆鑄、浸漬及模具等用途。但是,環氧樹脂在未固化前是呈熱塑性的線型結構,使用時必須加入固化劑,固化劑與環氧樹脂的環氧基等反應,變成網狀結構的大分子
,成為不溶且不熔的熱固性成品。環氧樹脂在固化前相對分子質量都不高,只有通過固化才能形成體形高分子。環氧樹脂的固化要藉助固化劑,固化劑的種類很多,主要有多元胺和多元酸,他們的分子中都含有活波氫原子,其中用得最多的是液態多元胺類,如二亞乙基三胺和三乙胺等。環氧樹脂在室溫下固化時,還常常需要加些促進劑(如多元硫醇),已達到快速固化的效果。
固化劑的選擇與環氧樹脂的固化溫度有關,在通常溫度下固化一般用多元胺和多元硫胺等,而在較高溫度下固化一般選用酸酐和多元酸為固化劑。不同的固化劑,其交聯反應也不同。
合成原理
雙酚A型環氧樹脂是由雙酚A和環氧氯丙烷在鹼性催化劑(通常用NaOH)作用下縮聚而成。
合成方法
(1)液態雙酚A型環氧樹脂的合成方法歸納起來大致有兩種:一步法和二步法。一步法又可分為一次加鹼法和二次加鹼法。二步法又可分為間歇法和連續法。
(2)固態雙酚A型環氧樹脂的合成方法大體上也可分為兩種:一步法和二步法。一步法又可分為水洗法、溶劑萃取法和溶劑法。二步法又可分為本體聚合法和催化聚合法。

㈣ 環氧樹脂的幾種合成方法介紹

】一.有機過氧酸及其衍生物的環氧化法 1909年,Nilolaus Prilezhaev發現過氧乙酸能環氧化各種雙鍵,不管是鏈端雙鍵還是鏈中雙鍵,而且能環氧化脂肪環上的雙鍵。 此後的研究表明,有機過氧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環氧化劑,它和烯烴的環氯化過程是靜電加成。烯烴結構、過氧酸結構、反應介質和溫度影響環氧化反應的速率,催化劑對反應沒有影響。其中帶吸電基團的烯烴,如羥基會降低反應速率;反之,帶供電基團的,如烴基會加速反應。 過氧乙酸因結構簡單、易制備、價格便宜而得到廣泛使用。根據脂環族環氧樹脂制備反應過程中是否分離末反應完全的有機過氧酸,制各方法又可以分為原地環氧化法和分離環氧化法二種。 1.原地環氧化法 原地環氧化法是指合成有機過氧酸和烯烴的環氧化反應在同一體系中進行,這樣生成的有機過氧酸立即和烯烴反應,沒有過氧酸富集的過程。例如,乙酸先和含烯鏈的化合物混合,再向體系中加入雙氧水,乙酸和雙氧水反應生成過氧乙酸立即和含烯鍵的底物環氧化,從而得到產物。此方法的特點是工藝簡單,設備投資少,而且不存在過氧化物富集產生的安全隱患。 2.分離環氧化法 分離環氧化法和原地環氧化法不同,它是指合成有機過氧酸和環氧化過程分離。這種方法的特點是兩個過程分離,有利於對兩個過程分別檢測控制,因而適合工業化大生產。美國UCC公司和上海石油化工總廠都用此方法生產環氧樹脂。 二.鹵醇及其衍生物的環氧化法 最常見的鹵醇是次氯酸H0-C1+,它的環氧化的機理見反應式2。反應機理可以推廣到溴和碘.先是親電的鹵正離於進攻烯鍵,形成鹵翁離子,然後親核基團從背後進攻鹵翁正離子,這個親核基團可能是0H-、H20,然後在鹼的作用下,氧負子背後進攻和鹵相連的碳原子,鹵負離子離去形成環氧基。反應中親核基團還可能是鹵負離子,這樣就會形成副產雙鹵分子。從以上機理可以看出,反應有兩個背後進攻的立體化學過程,這樣產物就可以保持原料的立體構型,這是一些有機合成者對該環氧化法感興趣的原因。目前,國內主要用次氯酸法生產環氧丙烷。 80年代出現金屬卟啉化合物催化用次氯酸鈉做環氧化劑的環氧化反應,它的特點是反應過程從原來的兩步縮減到一步,而且金屬卟琳化合物催化活性很高,反應體系簡單,常溫即可。 三.雙氧水法 這種合成方法是以雙氧水做氧化劑,主要用來環氧化一些帶羥基的脂環族烯烴.反應的關鍵是需要高活性催化劑。五六十年代,三氧化鎢作為此反應的催化劑曾經佔有一定地位。目前.出現了眾多新型的催化劑,它們通常帶有金屬離子.如Ti4+、V4+、Cr3+。其中效果較好的是Ti/Si02促化劑、它可以在低溫下催化氧化分子量較小的分子。 四.無機氧化劑法 常見的氧化劑有氧氣、臭氧、鉻酸和高錳酸鉀等,其中氧氣作為最廉價的氧化劑一直是氧化還原反應中倍受青睞的原料。但到目前為止它不能作為普通的直接的環氧化劑,僅出現在一些特殊的環氧化反應中,如含有共軛雙健的α-蒎烯和氧氣發生[2+ 4]環化反應,再經過重排得雙環氧化合物 (方程式3)。重排過程是這個反應的關鍍,既可以是再加熱狀態下自發的熱力學重排,也可以是光誘導重排,還可以用鈷催化重排。還有,銀催化氧氣環氧化方法只用於合成環氧乙烷,它對長鏈烯烴無效(環氧丙烷也不是用這種方法生產),也不能環氧化脂環族烯烴。鉻酸和高錳酸鉀是傳統的氧化劑,如果控制好反應條件,也可以用於環氧化反應。五.仿生法 卟啉鐵作為血細胞中的活性物質,對氧氣有非常高的活性。因此,人們受到啟發,使用金屑葉琳催化環氧化反應。1979年, Groves最先用金屬卟啉模仿生物體系催化環氧化烯烴。

㈤ 有沒有辦法讓環氧樹脂凝固的更快的

1、提高溫度:如果要從理論上來說溫度每升高10℃,那麼固化速度就可以快1倍。

2、提高促進劑用量:比如促進劑越多,那麼就會固化得越快。

3、改變促進劑類型:最好就是使用活性更高的促進劑。不過要注意就是活性更高,那麼潛伏性就差,如果是單組份的產品,那麼就可以找一個平衡,雙組份就不要考慮這個。

4、固化劑加量:可以考慮改變固化劑量那麼就會改變固化物結構,這樣也就改變了漆膜或者塗層或者製品的性能。

環氧樹脂使用注意事項

使用環氧樹脂膠的時候需要首先了解一下使用說明,在使用的時候需要混合使用,這樣比較大的空隙也可以被填充起來。

使用時還需要注意周圍環境的溫度,零下50攝氏度到150攝氏度之間為佳。環氧樹脂膠可以使用在一般的正常環境中,可以防水,還可以防一些侵蝕性較強的物質,如強酸、強鹼等。在保存環氧樹脂膠的時候不能接受陽光的直射,所以陰涼處是保存的佳環境,一般這種膠水的保存時間也是有一定的期限的,超過12個月之後就不能使用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環氧樹脂固化劑、網路-環氧樹脂

㈥ 怎樣用環氧樹脂快速制模 方法步驟是怎樣的 最好具體點

環氧樹脂快速制模借用金屬澆注方法,將已准備好的澆注原料(樹脂均勻摻入添加劑)注入一定的型腔中使其固化(完成聚合或縮聚反應),從而得到模具的方法。環氧樹脂快速制模一般採用常溫、常壓條件下的靜態澆注,固化後無須或僅需少量的切削加工,僅根據模具情況對外形略作修整。直接在快速原型母模上澆注專門樹脂的快速制模方法,不像傳統金屬模具的製作需要高精密的設備進行機加工,大大節省了模具製作的時間和花費。

(1)模型准備當原型用作制模模型時,必須考慮到模具製造的一些具體問題。首先,真實功能零件製造中可能存在材料的收縮,因此,原型的形狀和尺寸應該適當修正以補償材料收縮引起的變形。另一個問題是由制模方法所決定的,用於製造環氧樹脂模具的快速原型應帶有適當的拔模斜度。

(2)底座製作並固定原型底座的製作要保證與模型及分型面相吻合,底座可以由一些容易刻鑿的材料像木材、金屬、塑料、玻璃、石膏、甚至耐火泥製作。

(3)塗脫模劑脫模劑應該塗得盡可能地薄,並且盡可能均勻地塗2~3遍。然而,起增強作用的金屬模框和一些鑲嵌件不能塗脫模劑。有時,為了使其與環氧樹脂連接更好,還應打磨其表面,或將其作為鑲嵌結構。將環氧樹脂與固化劑和填料及附加物金屬粉末等均勻混合,混合過程中必須仔細攪拌,盡可能地防止混進氣體。採用真空混料機可以有效地防止氣體的混入

(4)澆注樹脂應掌握澆注速度盡量均勻,並盡可能使環氧樹脂混合料從模框的最低點進入。搭建另一半模具的模框,噴灑脫膜劑,同樣過程澆注另一半模具。

(5)取出底座並進行另一半模的製作待樹脂混合物基本固化後,將模具小心地翻轉過來並移走底座,搭建另一半模的框架,噴灑脫模劑,採用同樣的過程澆注另一半模具。

(6)樹脂硬化並脫模待樹脂完全固化後,移走型框,將上下半模放入後處理的爐子內加熱並保溫,環氧樹脂的硬化過程可以在一定壓力下進行。實踐證實,壓力條件下進行硬化可以防止氣孔的產生,並可提高材料的緻密度以及模具的精度和表面的光潔度。由於光固化樹脂的力學性能較低,而且大部分做成中空結構(為了提高製造速度並節約樹脂材料),因此壓力不能太高。硬化過程最好在60℃以下,因為光固化樹脂材料的玻璃化轉變溫度一般在60~80℃之間。當環氧樹脂完全硬化後,採用頂模桿或專用起模裝置將原型從樹脂模具中取出。

(7)模具修整並組裝如果環氧樹脂模具上存在個別小的缺陷,可以進行手工修整。便可以與標準的或預先設計並加工好的模架進行裝配,完成環氧樹脂模具的製作,交付使用。

詳情請關注中國鋼板加工網

㈦ 環氧樹脂如何反應注射成型

反應注塑成型 反應注射成型(reaction injection moulding)簡稱 RIM。成型過程中有化學反應的一種注射成型方法,這種方法所用原料不是聚合物,而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液態單體或預聚物,以一定比例分別加到混合頭中,在加壓下混合均勻,立即注射到閉合模具中,在模具內聚合固化,定型成製品。由於所用原料是液體,用較小壓力即能快速充滿模腔,所以降低了合模力和模具造價,特別適用於生產大面積製件。 環氧樹脂成型 反應注射成型是20世紀70年代後期發展起來的。 美國採用反應注射成型方法,以異氰酸酯和聚醚製成聚氨酯半硬質塑料的汽車保險杠、翼子板、儀錶板等。此法具有設備投資及操作費用低、製件外表美觀,耐沖擊性好,設計靈活性大等優點,80年代發展很快。反應注射成型還可製得表層堅硬的聚氨酯結構的泡沫塑料。為了進一步提高製品剛性和強度,在原料中混入各種增強材料時稱為增強反應注射成型,產品可作汽車車身外板、發動機罩。開發的品種有環氧樹脂、雙環戊二烯聚合物、有機硅樹脂和互穿聚合物網路等。 注塑成型過程 反應注射成型要求各組分一經混合,立即快速反應,並且物料能固化到可以脫模程度。因此,要採用專用原料和配方,有時製品還需進行熱處理以改善其性能。成型設備的關鍵是混合頭的結構設計、各組分准確計量和輸送。此外,原料貯罐及模具溫度控制也十分重要。 希望此答案對您有幫助。

㈧ 環氧樹脂的成分和生產流程

環氧樹脂化學成分
主要成份是:酚醛樹脂;
酚醛樹脂是由苯酚和甲醛在催化劑條件下縮聚、經中和、水洗而製成的樹脂,其中以苯酚和甲醛樹脂為最重要。也是世界上最早由人工合成的,至今仍很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因選用催化劑的不同,可分為熱固性和熱塑性兩類。酚醛樹脂具有良好的耐酸性能、力學性能、耐熱性能,廣泛應用於防腐蝕工程、膠粘劑、阻燃材料、砂輪片製造等行業。

NL固化劑是酚醛樹脂呋喃樹脂的高效低毒固化劑。NL固化劑毒性低,基本無刺激味,樹脂固化後強度高、耐蝕性好,使用用量少,操作方便,貯存期長。本品適用於熱固性酚醛樹脂及呋喃樹脂的常溫固化。用來配製酚醛樹脂及呋喃膠泥;玻璃鋼製品;制筆、制刷、竹木等製品的粘合;也可用作鑄造樹脂的室溫固化劑。質量指標外觀 暗灰色液體相對密度(20℃) 1.16±0.01粘度(塗-4,25℃)秒 20-30 總酸度(以H2SO4計)% 18±2 游離酸(以H2SO4計)% 3-5 貯存期 一年以上(密閉存放)應用對酚醛樹脂或呋喃樹脂,NL固化劑的用量范圍一般為5-12%。環境溫度20℃時,2130酚醛樹脂的NL固化劑用量為8%左右,NL固化劑用量可隨溫度調整。參考配方 酚醛樹脂 酒精 NL固化劑 石英粉酚醛膠泥 100 0-5 6-10 150-200玻璃鋼膩子 100 0-5 6-10 120-200玻璃鋼面料 100 10 8-15 10-1520℃時NL用量為8%,1小時左右初凝,使用期30分鍾左右配方注意:酚醛樹脂或呋喃樹脂用NL固化劑來固化時,對填料的要求較高,要求填料的耐酸性達到規范的要求。劣質填料含有碳酸鈣等會與酸性固化劑反應產生氣泡,影響製品質量,並可能造成樹脂不固化。包裝及貯運10Kg、25Kg塑料桶裝。室溫密閉儲存。可長期貯存,超過一年復測合格可繼續使用。

材料簡介
環氧樹脂是泛指分子中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環氧基團的有機高分子化合物,除個別外,它們的相對分子質量都不高。環氧樹脂的分子結構是以分子鏈中含有活潑的環氧基團為其特徵,環氧基團可以位於分子鏈的末端、中間或成環狀結構。由於分子結構中含有活潑的環氧基團,使它們可與多種類型的固化劑發生交聯反應而形成不溶、不熔的具有三向網狀結構的高聚物。
[編輯本段]應用特性
1、 形式多樣。各種樹脂、固化劑、改性劑體系幾乎可以適應各種應用對形式提出的要求,其范圍可以從極低的粘度到高熔點固體。
2、 固化方便。選用各種不同的固化劑,環氧樹脂體系幾乎可以在0~180℃溫度范圍內固化。
3、 粘附力強。環氧樹脂分子鏈中固有的極性羥基和醚鍵的存在,使其對各種物質具有很高的粘附力。環氧樹脂固化時的收縮性低,產生的內應力小,這也有助於提高粘附強度。
4、 收縮性低。環氧樹脂和所用的固化劑的反應是通過直接加成反應或樹脂分子中環氧基的開環聚合反應來進行的,沒有水或其它揮發性副產物放出。它們和不飽和聚酯樹脂、酚醛樹脂相比,在固化過程中顯示出很低的收縮性(小於2%)。
5、 力學性能。固化後的環氧樹脂體系具有優良的力學性能。
6、 電性能。固化後的環氧樹脂體系是一種具有高介電性能、耐表面漏電、耐電弧的優良絕緣材料。
7、 化學穩定性。通常,固化後的環氧樹脂體系具有優良的耐鹼性、耐酸性和耐溶劑性。像固化環氧體系的其它性能一樣,化學穩定性也取決於所選用的樹脂和固化劑。適當地選用環氧樹脂和固化劑,可以使其具有特殊的化學穩定性能。
8、 尺寸穩定性。上述的許多性能的綜合,使環氧樹脂體系具有突出的尺寸穩定性和耐久性。
9、 耐黴菌。固化的環氧樹脂體系耐大多數黴菌,可以在苛刻的熱帶條件下使用。
類型分類
根據分子結構,環氧樹脂大體上可分為五大類:
1、 縮水甘油醚類環氧樹脂
2、 縮水甘油酯類環氧樹脂
3、 縮水甘油胺類環氧樹脂
4、 線型脂肪族類環氧樹脂
5、 脂環族類環氧樹脂
復合材料工業上使用量最大的環氧樹脂品種是上述第一類縮水甘油醚類環氧樹脂,而其中又以二酚基丙烷型環氧樹脂(簡稱雙酚A型環氧樹脂)為主。其次是縮水甘油胺類環氧樹脂。
1、 縮水甘油醚類環氧樹脂
縮水甘油醚類環氧樹脂是由含活潑氫的酚類或醇類與環氧氯丙烷縮聚而成的。
(1)二酚基丙烷型環氧樹脂 二酚基丙烷型環氧樹脂是由二酚基丙烷與環氧氯丙烷縮聚而成。
工業二酚基丙烷型環氧樹脂實際上是含不同聚合度的分子的混合物。其中大多數的分子是含有兩個環氧基端的線型結構。少數分子可能支化,極少數分子終止的基團是氯醇基團而不是環氧基。因此環氧樹脂的環氧基含量、氯含量等對樹脂的固化及固化物的性能有很大的影響。 工業上作為樹脂的控制指標如下:
①環氧值。環氧值是鑒別環氧樹脂性質的最主要的指標,工業環氧樹脂型號就是按環氧值不同來區分的。環氧值是指每100g樹脂中所含環氧基的物質的量數。環氧值的倒數乘以100就稱之為環氧當量。環氧當量的含義是:含有1mol環氧基的環氧樹脂的克數。
②無機氯含量。樹脂中的氯離子能與胺類固化劑起絡合作用而影響樹脂的固化,同時也影響固化樹脂的電性能,因此氯含量也環氧樹脂的一項重要指標。
③有機氯含量。樹脂中的有機氯含量標志著分子中未起閉環反應的那部分氯醇基團的含量,它含量應盡可能地降低,否則也要影響樹脂的固化及固化物的性能。
④揮發分。
⑤粘度或軟化點。
(2)酚醛多環氧樹脂 酚醛多環氧樹脂包括有苯酚甲醛型、鄰甲酚甲醛型多環氧樹脂,它與二酚基丙烷型環氧樹脂相比,在線型分子中含有兩個以上的環氧基,因此固化後產物的交聯密度大,具有優良的熱穩定性、力學性能、電絕緣性、耐水性和耐腐蝕性。它們是由線型酚醛樹脂與環氧氯丙烷縮聚而成的。
(3)其它多羥基酚類縮水甘油醚型環氧樹脂 這類樹脂中具有實用性的代表有:間苯二酚型環氧樹脂、間苯二酚-甲醛型環氧樹脂、四酚基乙烷型環氧樹脂和三羥苯基甲烷型環氧樹脂,這些多官能縮水甘油醚樹脂固化後具有高的熱變形溫度和剛性,可單獨
或者與通用E型樹脂共混,供作高性能復合材料(ACM)、印刷線路板等基體材料。
(4)脂族多元醇縮水甘油醚型環氧樹脂 脂族多元醇縮水甘油醚分子中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環氧基,這類樹脂絕大多數粘度很低;大多數是長鏈線型分子,因此富有柔韌性。
2、其它類型環氧樹脂
(1)縮水甘油酯類環氧樹脂 縮水甘油酯類環氧樹脂和二酚基丙烷環氧化樹脂比較,它具有粘度低,使用工藝性好;反應活性高;粘合力比通用環氧樹脂高,固化物力學性能好;電絕緣性好;耐氣候性好,並且具有良好的耐超低溫性,在超低溫條件下,仍具有比其它類型環氧樹脂高的粘結強度。有較好的表面光澤度,透光性、耐氣候性好。
(2)縮水甘油胺類環氧樹脂 這類樹脂的優點是多官能度、環氧當量高,交聯密度大,耐熱性顯著提高。上前國內外已利用縮水甘油胺環氧樹脂優越的粘接性和耐熱性,來製造碳纖維增強的復合材料(CFRP)用於飛機二次結構材料。
(3)脂環族環氧樹脂 這類環氧樹脂是由脂環族烯烴的雙鍵經環氧化而製得的,它們的分子結構和二酚基丙烷型環氧樹脂及其它環氧樹脂有很大差異,前者環氧基都直接連接在脂環上,而後者的環氧基都是以環氧丙基醚連接在苯核或脂肪烴上。脂環族環氧樹脂的固化物具有以下特點:①較高的壓縮與拉伸強度;②長期暴置在高溫條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力學性能;③耐電弧性、耐紫外光老化性能及耐氣候性較好。
(4)脂肪族環氧樹脂 這類環氧樹脂分子結構里不僅無苯核,也無脂環結構。僅有脂肪鏈,環氧基與脂肪鏈相連。環氧化聚丁二烯樹脂固化後的強度、韌性、粘接性、耐正負溫度性能都良好。
使用指南
環氧樹脂及環氧樹脂膠粘劑本身無毒,但由於在制備過程中添加了溶劑及其它有毒物,因此不少環氧樹脂「有毒」,近年國內環氧樹脂業正通過水性改性、避免添加等途徑,保持環氧樹脂「無毒」本色。目前絕大多數環氧樹脂塗料為溶劑型塗料,含有大量的可揮發有機化合物(VOC),有毒、易燃,因而對環境和人體造成危害。
環氧樹脂一般和添加物同時使用,以獲得應用價值。添加物可按不同用途加以選擇,常用添加物有以下幾類:(1)固化劑;(2)改性劑;(3)填料;(4)稀釋劑;(5)其它。
其中固化劑是必不可少的添加物,無論是作粘接劑、塗料、澆注料都需添加固化劑,否則環氧樹脂不能固化。
由於用途性能要求各不相同,對環氧樹脂及固化劑、改性劑、填料、稀釋劑等添加物也有不同的要求。現將它們的選擇方法簡介於下:
(一)環氧樹脂的選擇
1、 從用途上選擇
作粘接劑時最好選用中等環氧值(0.25-0.45)的樹脂,如6101、634;作澆注料時最好選用高環氧值(>0.40)的樹脂,如618、6101;作塗料用的一般選用低環氧值(<0.25)的樹脂,如601、604、607、609等。
2、 從機械強度上選擇
環氧值過高的樹脂強度較大,但較脆;環氧值中等的高低溫度時強度均好;環氧值低的則高溫時強度差些。因為強度和交聯度的大小有關,環氧值高固化後交聯度也高,環氧值低固化後交聯度也低,故引起強度上的差異。
3、 從操作要求上選擇
不需耐高溫,對強度要求不大,希望環氧樹脂能快乾,不易流失,可選擇環氧值較低的樹脂;如希望滲透性也,強度較好的,可選用環氧值較高的樹脂。
(二)、固化劑的選擇
1、固化劑種類:
常用環氧樹脂固化劑有脂肪胺、脂環胺、芳香胺、聚醯胺、酸酐、樹脂類、叔胺,另外在光引發劑的作用下紫外線或光也能使環氧樹脂固化。常溫或低溫固化一般選用胺類固化劑,加溫固化則常用酸酐、芳香類固化劑。
環氧值是鑒定環氧樹脂質量的最主要指標,環氧樹脂的型號劃分就是根據環氧值的不同來區分的。環氧值是指100克樹脂中所含環氧基的克當量數。
2、固化劑的用量
(1)胺類作交聯劑時按下式計算:
胺類用量=MG/Hn
式中:
M=胺分子量
Hn=含活潑氫數目
G=環氧值(每100克環氧樹脂中所含的環氧當量數)
改變的范圍不多於10-20%,若用過量的胺固化時,會使樹脂變脆。若用量過少則固化不完善。
(2)用酸酐類時按下式計算:
酸酐用量=MG(0.6~1)/100式中:
M=酸酐分子量
G=環氧值(0.6~1)為實驗系數
3、 選擇固化劑的原則:固化劑對環氧樹脂的性能影響較大,一般按下列幾點選擇。
(1)、從性能要求上選擇:有的要求耐高溫,有的要求柔性好,有的要求耐腐蝕性好,則根據不同要求選用適當的固化劑。
(2)、從固化方法上選擇:有的製品不能加熱,則不能選用熱固化的固化劑。
(3)、從適用期上選擇:所謂適用期,就是指環氧樹脂加入固化劑時起至不能使用時止的時間。要適用期長的,一般選用酸酐類或潛伏性固化劑。
(4)、從安全上選擇:一般要求毒性小的為好,便於安全生產。
(5)、從成本上選擇。
(三)、改性劑的選擇
改性劑的作用是為了改善環氧樹脂的鞣性、抗剪、抗彎、抗沖、提高絕緣性能等。常用改性劑有:
(1)、聚硫橡膠:可提高沖擊強度和抗剝性能。
(2)、聚醯胺樹脂:可改善脆性,提高粘接能力。
(3)、聚乙烯醇叔丁醛:提高抗沖擊鞣性。
(4)、丁腈橡膠類:提高抗沖擊鞣性。
(5)、酚醛樹脂類:可改善耐溫及耐腐蝕性能。
(6)、聚酯樹脂:提高抗沖擊鞣性。
(7)、尿醛三聚氰胺樹脂:增加抗化學性能和強度。
(8)、糠醛樹脂:改進靜彎曲性能,提高耐酸性能。
(9)、乙烯樹脂:提高抗剝性和抗沖強度。
(10)、異氰酸酯:降低潮氣滲透性和增加抗水性。
(11)、硅樹脂:提高耐熱性。
聚硫橡膠等的用量可以在50-300%之間,需加固化劑;聚醯胺樹脂、酚醛樹脂用量一般為50-100%,聚酯樹脂用量一般在20-30%,可以不再另外加固化劑,也可以少量加些固化劑促使反應快些。
一般說來改性劑用量越多,柔性就愈大,但樹脂製品的熱變形溫度就相應下降。
為改善樹脂的柔性,也常用增韌劑如:鄰苯二甲酸二丁酯或鄰苯二甲酸二辛酯。
(四)、填料的選擇
填料的作用是改善製品的一些性能,並改善樹脂固化時的散熱條件,用了填料也可以減少環氧樹脂的用量,降低成本。因用途不同可選用不同的填料。其大小最好小於100目,用量視用途而定。常用填料簡介如下:
填料名稱 作用
石棉纖維、玻璃纖維 增加韌性、耐沖擊性
石英粉、瓷粉、鐵粉、水泥、金剛砂 提高硬度
氧化鋁、瓷粉 增加粘接力,增加機械強度
石棉粉、硅膠粉、高溫水泥 提高耐熱性
石棉粉、石英粉、石粉 降低收縮率
鋁粉、銅粉、鐵粉等金屬粉末 增加導熱、導電率
石墨粉、滑石粉、石英粉 提高抗磨性能及潤滑性能
金剛砂及其它磨料 提高抗磨性能
雲母粉、瓷粉、石英粉 增加絕緣性能
各種顏料、石墨 具有色彩
另外據資料報導適量(27-35%)P、AS、Sb、Bi、Ge、Sn、Pb的氧化物添加在樹脂中能在高熱度、壓力下保持粘接性。
(五)、稀釋劑的選擇
其作用是降低粘度,改善樹脂的滲透性。稀釋劑可分惰性及活性二大類,用量一般不超過30%。常用稀釋劑如下:
活性稀釋劑
名稱 牌號 用途 備注
二縮水甘油醚 600 ~30% 需多加計算量固化劑
多縮水甘油醚 630 同上 同上
環氧丙烷丁基醚 660 ~15% 同上
環氧丙烷苯基醚 690 同上 同上
二環氧丙烷乙基醚669 同上 同上
三環氧丙烷丙基醚662 同上 同上
惰性稀釋劑
名稱 用量 備注
二甲苯 ~15% 不需多加固化劑
甲苯 同上 同上
苯 同上 同上
丙酮 同上 同上
在加入固化劑之前,必須對所使用的樹脂、固化劑、填料、改性劑、稀釋劑等所有材料加以檢查,應符合以下幾點要求:
(1)、不含水份:含水的材料首先要烘乾,含少量水的溶劑應盡量少用。
(2)、純度:除水份以外的雜質含量最好在1%以下,若雜質在5-25%時雖也可使用權,但須增加配方的百分比。少量使用時用試劑級較好。
(3)、了解各材料是否失效。
在缺少驗收條件的廠,使用前最好按配方做個小樣試驗。
(六)、固化的三個階段
1. 液體-操作時間
操作時間(也是工作時間或使用期)是固化時間的一部份,混合之後,樹脂/固化劑混合物仍然是液體和可以工作及適合應用。為了保證可靠的粘接,全部施工和定位工作應該在固化操作時間內做好。
2.凝膠-進入固化
混合物開始進入固化相(也稱作熟化階段),這時它開始凝膠或「突變」。這時的環氧沒有長時間的工作可能,也將失去粘性。在這個階段不能對其進行任何干擾。它將變成硬橡膠似的軟凝膠物,你用大拇指將能壓得動它。
因為這時混合物只是局部固化,新使用的環氧樹脂仍然能與它化學鏈接,因此該未處理的表面仍然可以進行粘接或反應。無論如何,接近固化的混合物這些能力在減小
3. 固體-最終固化
環氧混合物達到固化變成固體階段,這時能砂磨及整型。這時你用大拇指已壓不動它,在這時環氧樹脂約有90%的最終反應強度,因此可以除去固定夾件,將它放在室溫下維持若干天使它繼續固化。
這時新使用的環氧樹脂不能與它進行化學鏈接,因此該環氧表面必須適當地進行預處理如打磨,才能得到好的粘接機械強度。

㈨ 環氧樹脂是怎麼合成的具體步驟

環氧樹脂膠一般是環氧樹脂A膠和固化劑組成的。關於滴膠技術和步驟可免費咨詢格瑞斯水晶膠專家。不錯哦
水晶膠又稱水晶滴膠、假水晶,目前根據所採用的原材料不同分為聚胺脂PU膠、環氧樹脂AB膠兩大類,環氧樹脂型價格相對低廉應用廣泛,但耐黃變性與韌性相對要差,而聚胺脂PU膠有抗紫外線功能,可保證三年不黃變,不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變硬具有很好的韌性適用於車輛標牌等室外使用較多的高端產品,但因其價格較高而使用較少。
普通環氧水晶膠是由高純度環氧樹脂、固化劑及其。
格瑞斯水晶膠專家將其改性,使得固化產物具有耐水、耐化學腐蝕、耐黃變、晶瑩剔透之特點。
目前市面上的水晶膠大致分為:平面軟膠、平面硬膠、弧面軟膠、弧面硬膠、灌注膠、工藝假水、打磨膠等。
使用水晶膠可以對工藝品、飾品表面起到保護的作用以外,還能增加產品表面的光澤度和亮度。
水晶膠適用於影樓後期製作相冊,相片,相冊封面,徽章、面板、標貼、標牌、汽車面板、金屬、玻璃、證章、皮帶扣、太陽能面板、LED產品封裝,木材,石材。
水晶膠的性能特點
1、水晶膠外觀:無色透明粘稠液體,無機械雜質。
格瑞斯水晶膠,水晶膠固化速度快。
3、粘接力強,完全滿足粘接要求。
4、形成的膠層透光度高,固化後光透過率≥90%。
5、耐濕熱老化、耐輻射性能良好,能長期保持良好的粘接效果。
6、安全及毒性特徵:無揮發性有成分,無吸入危險,膠液固化後實際 無毒,使用方便安全。
7、貯存穩定性好,常溫下貯存期為半年。
水晶膠使用說明
一、水晶膠的種類及范圍

1、環氧型軟性水晶膠:
它是一種液型,雙組份、軟性自干型水晶膠,無色、透明、具有彈性,輕度劃擦表面即自行恢復原形。適用於滌綸、紙張、塑料等標牌裝飾。

2、環氧型硬性水晶膠:
它是一種液型,雙組份硬性水晶膠,無色、透明,適用於金屬標牌同時可製作各種水晶鈕扣、水晶瓶蓋、水晶木梳、水晶工藝品等高檔裝飾品。
3、PU聚氨脂型軟性水晶膠:
它是一種液型,雙組分PU聚氨酯樹脂表面豐滿、耐磨損、耐沖擊、耐黃變、耐老化、高透明、高軟度,適合用製造高檔商標、汽車銘板、貼花、徽章等裝飾。
二、工藝條件及使用方法
1、軟性水晶膠的操作方法:
l 准備好所用容器及清潔乾燥的標牌。
② 將所需用水晶膠的A和B兩組份以150:50稱量好,把A組加熱到40℃左右再加入B組,倒入容器,攪拌均勻,消氣泡(抽真空,真空泵)

③ 消泡後的膠用小燒杯或針筒等均勻滴在標牌上,如標牌邊緣水晶膠淌不到(基本都能走到),可用小針撥動,使膠均勻塗在表面。
④ 凝膠固化:塗好後的標牌,凝膠時間約為室溫25℃3小時;固化時間約為室溫36小時。或者將塗好後的標牌放入60℃的恆溫烘乾箱中,3小時即完全固化。
⑤ 如客戶有特殊要求,凝膠固化時間及固化後膠的軟、硬可根據客戶要求適當調配。
⑥ 膠的調配量、客戶可自行控制,剩餘膠不得超過1小時。
2、硬性熱固水晶膠的操作方法:
① 配置前准備同上。
② 將所需用水晶膠的A和B組份以3:1稱量好後,攪拌均勻,即可滴在標牌上。
③ 凝膠固:塗好的標牌放在烘箱中60℃左右加溫1.5小時即可;或常溫下放置13小時左右自干。
3、PU聚氨脂水晶膠的操作方法:
① 配置前所需用PU水晶膠的A和B兩組份以100:100稱量好,准備同上。
② 將所需用水晶膠的A和B組份以1:1稱量好後,攪拌均勻,即可滴在標牌上。
③ 但手滴PU速度較慢,對環境濕度要求較高,相對濕度要在40~60之間,才不會引起後期起泡。建議PU水晶膠採用滴膠機,方法參看滴膠機說明書。
三、貯存及注意事項
1、使用與保存應避免直接日光的照射及接觸高溫,以防膠凍。一般貯存在25℃陰涼避光處,尤其在夏天,最好低溫貯存。
2、水晶膠存放期一般以6個月,超過6個月性能良好仍可使用。
3、使用配置水晶膠遇到剩餘膠時,不要倒回原來未配置的包裝內,以免起反應作用,引起膠凍現象。
4、使用的針筒、燒杯等容器,可用丙酮。酒精清洗。
5、使用注意:配膠時不能加其它稀釋劑,以免降低強度。

㈩ 水性環氧的生產工藝,以及配方,注意事項

環氧樹脂具有優良的物理、機械、電絕緣性能及對各種材料的粘接性能,廣泛應用於塗料、復合材料、澆鑄料、膠粘劑、模壓材料和注射成型材料等領域¨ 。隨著工業的發展及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漸增強,不含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或少含VOC、以及不含有害空氣污染物(HAP)的體系已成為新型材料的研究方向 。近年來,以水為溶劑或分散介質的水性環氧樹脂越來越受到重視。水性環氧樹脂通常是指以微粒或液滴形式分散在以水為連續相的分散介質中而配製的穩定分散體系。一般可分為水乳型環氧樹脂膠液(環氧樹脂水乳液)以及水溶性環氧樹脂膠液(環氧樹脂水溶液)兩類,既保持了溶劑型環氧樹脂的優點,還具有合理的固化時間並
有著很高的交聯度和很大的粘度可調范圍,操作性能好,施工工具可直接用水清洗,可與其它水性聚合物體系混合使用,以及價廉、無氣味、VOC含量低、不燃,儲存、運輸和使用過程中安全性高等特點 。
隨著生產技術的不斷成熟和發展,水性環氧樹脂的應用前景良好。國內外已研究和開發了很多新的品種,並將其不斷地推廣到各個相關領域 l。
1 水性環氧樹脂的制備
水性環氧樹脂制備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1 直接乳化法
直接乳化法又稱機械法、直接法,通過球磨機、膠體磨、超聲波振盪、高速攪拌,均質機乳化等手段將環氧樹脂磨碎,在乳化劑水溶液的作用下,再通過機械攪拌將粒子分散於水中;或將環氧樹脂和乳化劑混合,加熱到適當的溫度,在激烈的攪拌下逐漸加入水而形成乳液。可採用的乳化劑有聚氧乙烯烷芳基醚(HLB=10 9~19、5)、聚氧乙烯烷基醚(HLB=10.8~16 5)、聚氧乙烯烷基酯(HLB=9 0~16 5)等,另外也可自製活性乳化劑 】。
機械法制備水性環氧樹脂乳液的優點是工藝簡單,所需乳化劑的用量較少,但乳液中環氧樹脂分散相微粒的尺寸較大,約50/tm左右,粒子形狀不規則且粒度分布較寬,所配得的乳液穩定性差,時間一長乳液就會分層,並且乳液的成膜性能也不是很好。
1.2 相反轉法
相反轉原指多組分體系中的連續相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的過程,如在油/水/乳化劑體系中,當連續相由水相向油相(或從油相向水相)轉變時,在連續相轉變區,體系的界面張力最低,因而分散相的尺寸最小。通過相反轉法將高分子樹脂乳化為乳液,其分散相的平均粒徑一般為1~2 ILm。
相反轉法是一種制備高分子樹脂乳液較為有效的方法,幾乎可將所有的高分子樹脂藉助於外加乳化劑的作用並通過物理乳化的方法製得相應的乳液。用相反轉法制備水性環氧樹脂乳液的具體過程是在高速剪切作用下先將乳化劑和環氧樹脂混合均勻,隨後在一定的剪切條件下緩慢地向體系中加入蒸餾水,隨著加水量的增加,整個體系逐步由油包水向水包油轉變,形成均勻穩定的水可稀釋體系。在這一過程中,水性環氧樹脂乳液的許多性質會發生突變,如體系的粘度、導電性和表面張力等,通過測定體系乳化過程中的電導率和粘度的變化就可判斷相反轉是否完全。該乳化過程可在室溫環境下進行,對於固體環氧樹脂,則需要藉助於少量有機溶劑或進行加熱來降低環氧樹脂的本體粘度,然後再進行乳化 -8l。
有研究按一定比例將環氧樹脂和表面活性劑通過加熱及過硫酸鉀溶液催化,製得反應型環氧樹脂乳化劑溶液,大大改善了乳化劑與環氧樹脂的相容性。然後將雙酚A型環氧樹脂的乙二醇單乙醚溶液和反應型環氧樹脂乳化劑按一定比例攪拌混合均勻,滴加蒸餾水至體系的粘度突然下降,此時體系的連續相由環氧樹脂溶液相轉變為水相,發生了相反轉,繼續高速攪拌一段U?I司後加入適量蒸餾水稀釋到一定的濃度,製得水性環氧樹脂乳液 l。
1.3 自乳化法
自乳化法,又稱化學法,或化學改性法。在環氧樹脂中,環氧基的存在使其具有較好的反應活性,因為環氧環為三元環,張力大,C、0電負性的不同使該三元環具有極性,容易受到親核試劑或親電試劑進攻而發生開環反應;分子骨架上所懸掛的羥基雖然具有一定反應活性,但由於空間位阻,其反應程度較差 。。。因此可在環氧樹脂分子骨架中引入一定量的強親水性基團,如磺酸基、羧酸基等酸性基團;胺基等鹼性基團,聚醚等非離子基團。這些親水性基團能幫助環氧樹脂在水中分散,使改性樹脂具有親水親油的兩親性能,當這種改性聚合物加水進行乳化時,疏水性高聚物分子鏈就會聚集成微粒,離子基團或極性基團分布在這些微粒的表面,由於帶有同種電荷而相互排斥,只要滿足一定的動力學條件,就可形成穩定的水性環氧樹脂乳液,從而使所得的改性環氧樹脂不用外加乳化劑即可自分散於水中形成乳液。所需親水基團的最低數量與親水基團的極性大小,樹脂的結構以及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有關。樹脂的相對分子質量小,相對分子質量分布寬時,其水溶性較好。因為高相對分子質量的分子在水中的擴散速度慢,且其溶液的粘度也大,增加了分子運動的阻力。而分子間的互溶效應則可使相對分子質量分布寬時的溶液的水溶性得到改善。
如用相對分子質量為4 000~20 000的雙環氧端基乳化劑與環氧當量為190的雙酚A環氧樹脂和雙酚A混合,以三苯基膦化氫為催化劑進行反應,可製得含親水性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鏈段的環氧樹脂,該樹脂不用#F;bu-~L化劑便可溶於水,且耐水性強⋯ 。
根據反應類型的不同,可將自乳化法分為以下幾類:
1.3.1 醚化反應型
由親核試劑直接進攻環氧環上的C原子即為醚化反應型。可用的方法有:將環氧樹脂和對位羥基苯甲酸甲酯反應,而後水解、中和;將環氧樹脂與巰基乙酸反應,而後水解、中和;將對位氨基苯甲酸與環氧樹脂反應,產物可穩定分散於合適的胺/水}昆合溶劑中[12l~
1.3.2 酯化反應型
酯化反應型與醚化反應型不同的是氫離子先將環氧環極化,酸根離子再進攻環氧環,使其開環。可行的方法有:用不飽和脂肪酸酯化環氧樹脂,再將所得產物與馬來酸酐反應,引入極性基;或者將不飽和脂肪酸先與馬來酸酐反應,所得中間產物與環氧樹脂發生酯化反應,然後中和產物上未反應的羧基。
在較激烈反應條件下,環氧樹脂可以和羧酸發生酯化反應,按化學計量加入二酸,可得到含一游離羧基的環氧酯,用有機胺中和即得穩定分散體:磷酸與環氧樹脂反應生成環氧磷酸酯,由於溶液有利於放熱反應進行,用環氧樹脂溶液反應可得最好結果,磷酸最好與水和醇一起逐步加入溶液中,反應極易製得二酯,二酯在醇作用下易解離成單磷酯,用胺中和,可得不易水解的較穩定水分散體。環氧樹脂與丙烯酸樹脂發生酯基轉移反應,或環氧樹脂與丙烯酸單體溶液反應,丙烯酸通過酯鍵接枝於環氧樹脂上,這兩種改性方法所得的水乳體系,大量用作罐頭內壁塗料。目前,環氧樹脂磺化水性化的報道較少,低相對分子質量的含環氧基有機物,在亞硫酸氫鈉作用下可以磺化,通過這種方法有可能將低相對分子質量的環氧樹脂改性,使其水性化。
酯化法的缺點是酯化產物的酯鍵會隨U?I司增加而水解,導致體系不穩定。為避免這一缺點,可將含羧基單體通過形成碳碳鍵接枝於高相對分子質量的環氧樹脂上 。
1.3.3 接枝型
James.T.K.Woo等人利用甲基丙烯酸單體與環氧樹脂在自由基引發劑(BPO)存在的條件下進行接枝聚合,將羧基引入環氧樹脂骨架中,製得水性環氧樹脂。並研究發現接枝位置為環氧分子鏈上的脂肪0HjC原子一O—CH:一CH—CH 一O一,接枝效率低於100% ,最後產物為未接枝的環氧樹脂、接枝的環氧樹脂和聚丙烯酸的混合物, 由於沒有酯鍵,用鹼中和,可得穩定的水乳液。引發劑用量至少為單體量的3%, 在自由基引發劑為單體量的3% ~15%范圍內,接枝率與引發劑用量呈線性關系,但過多的引發劑導致單體的自聚,或為鏈終止所消耗,接枝率不能保持原來的增加趨勢;用所得產物製得的乳液粒子的粒徑隨制備時引發劑用量的增加而變小。最後產物中未反應的環氧樹脂比原來的環氧樹脂平均相對分子質量要低,這是因為高相對分子質量的環氧樹脂有更
佳的接枝率,在高相對分子質量的環氧樹脂中(數均
相對分子質量約為10 000),大約有34個重復單元O H
l一(卜一CH廠CI{-_一CH廠0一, 則有34 x 5=170個氫原
子可被自由基離解而成為單體反應的起點,而如果使用的是低相對分子質量的環氧樹脂,如數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 000左右, 則在環氧骨架上約有2個0H一0一CH廠Cl_卜CH廠一0一單元,那麼只有1O個氫原子可作反應起點。由於這種接枝與通過酯鍵接枝於環氧骨架上不同,無需形成酯鍵,環氧官能基對其無影響,可用苯酚或苯甲酸將環氧官能基封端 。
1.3.4 開環接枝型
選羥基含量較高的環氧樹脂作骨架材料,用不飽和脂肪酸進行酯化製成環氧酯,再以不飽和二元羧酸(酐)與環氧酯的脂肪酸上的雙鍵進行自由基引發加成反應,以引進羧基。然後加鹼中和,直接加水稀釋即得水性環氧乳液。如可用亞麻油酸與環氧樹脂製成環氧酯後,與馬來酸酐進行自由基反應制備水性環氧樹脂 。
這種方法製得的粒子較細,通常為納米級,相反轉法以及直接乳化法製得的粒子較大,通常為微米級。從此意義上講,化學法雖然制備步驟多,不易操控,且成本高,但在某些方面仍具有實際意義。
1.4 固化劑乳化法
將多元胺固化劑進行擴鏈、接枝、成鹽,使其成為具有親環氧樹脂分子結構的水分散型固化劑,同時它作為陽離子型乳化劑對環氧樹脂進行乳化,兩組分混合後可製成穩定的乳液。雙酚A環氧樹脂和過量的二乙烯三胺反應,形成胺封端的環氧樹脂加成物,真空蒸餾除去多餘的二乙烯三胺,再加入單環氧基化合物將氨基上的伯氫反應掉,最後加入乙酸中和,製成酸中和的環氧樹脂固化劑。此固化劑可分散於水中,向其水溶液中直接加入環氧樹脂或環氧樹脂乳液,均可形成穩定的水乳化環氧一胺組合物,可配製水性常溫固化清漆 。
2 水性環氧樹脂體系的幾個重要參數「
2.1 粒子大小及其分布
粒子大小及其分布對分散體系的性質及塗層的性質是非常關鍵的。塗層的乾燥時間、塗層的透氣性等參量隨粒徑增大而提高;塗層的光澤、耐水性、硬度、乳液與顏料的結合力、乳液的粘度及穩定性等參量隨粒徑增大而減小。而粒子大小及分布主要取決於制備方法、設備、乳化劑類型及用量等因素。粒子越小,膜的硬化過程越慢,膜的最終硬度越大;相反,較大粒子會加速塗層的硬化過程,但最終硬度較小。所以,若調節體系的粒子大小,使其具有一定分布,不僅可以保證膜快速硬化,又能保證膜的最終硬度。由水性化體系的固化過程可知:粒子大,其表面的固化劑濃度高,導致快速固化;然而,隨著固化的進行,固化劑向微粒內部擴散的速度變慢,使粒子的內層來不及固化,導致固化不完全,降低了膜的最終硬度。相反,小粒子表面的固化劑濃度適中,固化速度慢,使固化劑有充分時間擴散到整個微粒,使之固化完全,形成均一的完全化的硬膜。
2.2 乳化劑濃度
乳化劑濃度對環氧樹脂微粒化水基化體系性質的影響也是非常顯著的,不僅影響粒子大小,而且也影響塗膜的性質,如膜的硬度。隨著乳化劑濃度的增加,粒子平均尺寸變小,但當乳化劑濃度較大時(如15PHR),進一步增加乳化劑濃度,平均粒子尺寸減小得不明顯。此外,乳化劑含量增加,塗層的硬度顯著降低。因為乳液成膜是一個由O/W變為W/0的相反轉過程,過多的乳化劑分散於塗膜中,導致膜的不均勻性;同時,乳化劑分散相起著增塑作用。
但可以想像,適量的乳化劑可以作為無機填料的表面處理劑,使無機填料與樹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從而提高塗膜性質。
2.3 其它重要參數 ¨
水性環氧樹脂乳液的穩定性也是一個重要參數。無論是外加乳化劑,還是自乳化環氧樹Ji~?L液,都處於熱力學不穩定狀態,尤其是外加乳化劑型乳液(包括外加反應性乳化劑所得的自乳化乳液),僅有一定的貯存期。首先,環氧分子能被水解成a一二醇,它不與胺固化劑反應;其次,大多用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乳化環氧樹脂,而由於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濁點問題,一旦溫度升高,聚醚和水的吸附量減少,即水化層厚度降低,液滴趨向於聚結成較大粒子,最終導致兩相分離。通常環氧乳液在20℃時可貯存1年;而在40℃ ,3個月即發生相分離;6o℃時貯存,穩定期不到1個月。用固體或半固體狀環氧樹脂制
得的環氧乳液比用液體環氧樹脂製得的乳液穩定性要好,這是因為固體環氧樹脂可以製得粒徑較小的乳液。對於自乳化環氧樹脂乳液,溫度上升,乳液也會沉澱,但一旦溫度下降,經攪拌又可恢復原樣,穩定性較好。確保乳液長期貯存穩定的最好方法是選擇適宜的乳化劑(復合型乳化劑),避免極端溫度(如低於0℃ ,或高於40℃)。乳液液滴的粒徑和分布對乳液的穩定性也極為重要,小粒徑和窄分布會大大增加乳液的穩定性。
此外,乳液流變特性的研究有助於指導施工過程。比較水基體系與有機溶劑體系的粘度與固含量的關系可見:水基體系的粘度更大,尤其是在高固含量時更是如此。這是因為水基體系中微粒表層的乳化劑與水形成強相互作用,導致體系的粘彈性增加所致。

1 水性環氧樹脂乳液的制備
眾所周知,環氧樹脂的親水親油平衡值(HI B)在3左右,是一種不溶於水也難於乳化的親油性聚合物。為使其乳
化形成穩定乳液,目前國內外最常用的方法可歸結為外加乳化劑法及自乳化法。
1 1 外加乳化劑法
這是一種藉外加乳化劑使環氧樹脂乳化而形成水包油型(O/W)乳液的方法。其最主要的實施方法包括直接乳化
法及相反轉法。
(1)直接乳化法Ⅲ 又稱機械法 可用球磨機、膠體磨或均
化器等先將環氧樹脂磨碎成粉末,然後加入乳化劑水溶液,繼而再通過強烈機械攪拌將樹脂粒子分散於水中而成。也可將環氧樹脂和乳化劑混合後加熱到適當溫度,在施以激烈機械攪拌後逐漸加入水而形成乳液。乳化劑通常採用較多的有聚氧化乙烯烷基醚(HI B值為10.8-16.5)及聚氧化乙烯烷基酯(HLB值為9.0-16.5)。目前國內外陸續有許多新的乳化劑被開拓應用,如利用雙酚A環氧樹脂在路易斯酸催化下與聚乙二醇的反應產物,環氧樹脂,聚乙二醇與多元胺作用的加成產物等。直接乳化法最大特點就是工藝簡單,乳化劑用量也較少,但所得乳液中作為分散相的環氧樹脂微粒粒徑較大(約50 m)且粒徑分布較寬,形狀也不規則,乳液穩定性及成膜性相對較差。影響這~ 方法的因素頗多,除乳化劑的選擇外,高效攪拌及分散時溫度控制都是十分重要的。
(2)相反轉法 這是一種有效制備高聚物水乳液的方法,包括從油包水(W/O)到水包油(O/W )的相轉變過程,
在此過程中乳液的黏度、導電性及表面張力等諸多性質均會發生突變。在室溫高速剪切作用下先將液態環氧樹脂與乳化劑均勻混合,然後繼續在一定剪切作用下緩慢地逐步向其中加入蒸餾水,增加到一定水量後,即出現整個體系逐步由油包水型向水包油型的轉變,而形成均勻穩定並可由水稀釋的乳液。若選用高分子質量固體環氧樹脂,則需要加少量有機溶劑並加熱以降低其本黏度,繼而再行轉換和乳化。這一方法的影響因素也較多,除必須有高效的高速剪切分散的設備外,乳化劑的類型、分子質量大小、使用濃度及操作溫度等,實際上都對相反轉過程、粒徑控制及分散乳化效果有著直接影響。近來有人 對其相反轉過程流變行為及相態發展進行了研究,在相反轉點附近,體系油水相的界面張力最
小,此時產生的乳液具有最小分散相尺寸。
1.2 自乳化法
又稱化學修飾法,這是利用環氧樹脂活性基團的反應活
性將親水性基團或鏈段引入到環氧樹脂分子上而進行化學修飾改性的方法。這種具有疏水及親水兩性的環氧樹脂,有著良好的表面活性,無需添加乳化劑而具有自乳化作用,自行分散於水中形成穩定乳液。親水性基團及鏈段的引入主要是充分利用了環氧樹脂分子中活性環氧基及活潑的次甲基上氫原子進行的。當然對高分子質量環氧樹脂而言,還有仲羥基,但其反應活性相對要低得多。
(1)與環氧基的反應_8 因環氧基有較大張力及極性,很易與親核試劑及親電試劑作用而開環,方便地引入親
水性基團及鏈段。例如選用氨基酸、氨基苯甲酸、氨基苯璜酸等小分子化合物與環氧樹脂反應,則氨基使環氧基開環得到相應含羧基、磺酸基的環氧樹脂,再經與氨水等鹼性化合行分散於水中,也可用此產物使純環氧
樹脂進行乳化。也有用羥基苯甲酸甲酯、巰基乙酸酯等小分子化合與環氧基反應,然後再進行酯基水解和中和而引入親水基團的。有人將丙烯酸齊聚物與環氧樹脂作用,藉羧基使環氧基開環而引入含多羧基基團的環氧樹脂再繼而用氨水中和成鹽,分散於水中形成穩定乳液。這類反應因使環氧基消失,一般需加入三聚氰胺或氮基樹脂等以利固化成膜。也有人選用端環氧基聚氧化乙烯或端環氧基聚氧化丙烯乳化劑及雙酚A與雙酚A環氧樹脂在三苯基膦化氫催化下反應.巧妙得到分別含親水性聚氧化乙烯及聚氧化丙烯鏈段並含有環氧基的改性環氧樹脂,不僅具有很好水分散性,且成膜後具有良好耐水性。也有以端羥基聚氧化乙烯或端羥基聚氧化丙烯代替上述雙環氧乳化劑與之反應的報道。
(2)與次甲基上氫的反應 」 有人將環氧樹脂溶於溶劑,加入引發劑及親水性單體如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加
熱使引發劑分解產生初級游離基,並進攻環氧樹脂次甲基使其活化而產生碳游離基成為新的活性中心,它引發單體進行聚合而使環氧樹脂成為含多羧基基團親水鏈的產物,用氨水中和得到了良好分散於水的穩定乳液。在游離基反應中一般對環氧基影響不大,但也有人將環氧基先用苯酚或苯甲酸或磷酸等予以保護,反應完後再予以還原。當然保護基的選擇應符合易於引入,形成的中間結構能經受所處後繼反應條件,並能在反應結束後不損及分子其他結構的條件下除去。
研究表明,這類接枝環氧樹脂中丙烯酸鏈段含量對乳液穩定性影響很大。
(3)與羥基的反應 對於分子質量較大的環氧樹脂中的仲羥基,雖然反應活性不及前者,但仍可以通過其反應而引入親水基團或鏈段。如有人使用磷酸與其反應形成單、雙或三磷酸酯環氧,用氨水中和成鹽而具親水性。也有酸酐與之反應形脂肪酸環氧,也有將不飽和脂肪酸與之反應形成不飽和脂肪酸環氧酯,再通過雙鍵作用與順丁烯二酸酐反應而製成水性脂肪酸環氧的報道。
1 3 改性固化劑乳化法[. ]
除上述方法外還可採用改性固化劑乳化法,它不需要先
將環氧樹脂改性和乳化,而在配製使用前與改性固化劑混合乳化,這種固化劑一般由多元胺固化劑進行加成擴鏈、接枝、成鹽而製得,非極性及具有表面活性的基團和鏈段的引入,不僅改善了與其環氧樹脂的相容性,而且對低分子質量液體樹脂有良好乳化作用,因而同時兼有乳化及交聯固化功能。
如將多乙烯多胺與單環氧或多環氧化物加成使大部分伯胺氫封閉,再用雙酚A環氧樹脂與之加成,達適當親水親油平衡值後與甲醛作用使伯胺氫羥甲基化。或將過量的多烯多胺與環氧樹脂加成後,用脂肪族或芳香族單環氧化合物封閉其伯胺氫,以水(或水溶性有機溶劑)稀釋後,以醋酸中和部分伯胺氫。封端的作用主要在於制約伯胺基上的氫的活性。
制備中控制好HLB值可保證其良好水分散性。
2 水性環氧樹脂的固化機理[18,1 9j 1 、 、
水性環氧樹脂乳液在配製時根據組成及成膜後性質的
不同要求,需調節環氧與固化劑 的摩爾比,當使用分子質量較大的固體環氧時,尚需加入乙二醇醚一類的成膜助劑。顏填料則可分別添加在環氧及固化劑內,最好質量相近。由於這是一種以溶有固化劑的水為連續相,環氧樹脂為分散相的多相體系,塗裝後水分在適當蒸汽壓條件下會逐漸揮發。有人認為隨水分大部分揮發,環氧顆粒相互接觸形成球體緊密堆積而聚結,而含固化劑的剩餘水分則填充於其間,繼而固化劑不斷擴散人環氧,二者相互作用而交聯固化成膜,殘余水分及其他添加助劑則擴散到膜表面揮發。但隨著交聯固化的進行,環氧顆粒內質量增大,黏度及玻璃化轉變溫度升高,會大大影響固化劑向內部擴散的速度,但速度過快並不利於成膜過程的進行,透射電鏡測試也顯示了其相應的兩相
結構,初步成膜後其固化反應實際上繼續進行,到完全固化需要持續一定時間。
由水的揮發,顆粒聚結,固化劑。擴散及交聯固化成膜的反應機制充分說明,水分的揮發及固化劑擴散速度是極重要的技術關鍵,環氧分散相的粒徑愈小,固化劑與環氧的相容性愈好,少量成膜助劑的使用及合適的水蒸發的控制手段都將直接影響成膜的過程及性質。陳聲銳指出 水分的蒸發分2個階段,先是流體狀態時其蒸發速率恆定,二是成膜後水分需從內部擴散到表面蒸發速率較慢,並指出固化成膜時的溫度、膜厚度及環境相對濕度皆制約著水分的蒸發。
3 有待改善的問題
以水性環氧樹脂為基礎的水性塗料具有環境污染小,對
許多基材包括潮濕基材都有良好附著力 可與水 泥砂漿或水性聚合物配合使用,操作方便,有很好的應用前景,但實踐中還是有不少問題需要予以改善。
(1)由於水的蒸汽壓及蒸發潛熱皆比有機溶劑高,作為
塗料塗裝後水的蒸發較慢,在低溫及潮濕環境下更甚,微量水分的殘留常造成塗膜表干時間延長,塗膜起泡或凹陷。
(2)由於水的冰點低,作為水性塗料,其凍融穩定性較溶
劑型為差。
(3)由於水的表面張力較大,作為水性塗料大大影響了
其對基材及添加的顏填料的潤濕及附著。
(4)由於水的電導率高及乳化劑存在,易使塗裝金屬受
到一定腐蝕。

閱讀全文

與環氧樹脂通常用何種方法成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雨井與管道連接方法 瀏覽:682
a2圖紙折疊方法視頻 瀏覽:714
用手機鍛煉的方法 瀏覽:512
貼牆倒立的正確方法 瀏覽:282
電磁治療儀器使用方法 瀏覽:251
科學研究方法通常有哪些 瀏覽:813
折紙最簡單的方法小星星的折法 瀏覽:644
游泳中暑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瀏覽:839
防靜電表測量方法 瀏覽:271
完善高中教學方法 瀏覽:830
鼠年茅台鑒別方法 瀏覽:385
手機殼包漿方法 瀏覽:430
羽毛球空手訓練方法 瀏覽:386
在雲南種菜有哪些方法 瀏覽:99
前列腺增生是有哪些治療方法 瀏覽:554
十種頸椎病治療方法 瀏覽:454
單人訓練模式開啟方法 瀏覽:122
種植百合土壤消毒方法 瀏覽:737
化糞池兩端連接方法 瀏覽:608
注冊不了滴滴有什麼方法嗎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