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調研方法有哪些
1、實地觀察法
調查者在實地通過觀察獲得直接的、生動的感性認識和真實可靠的第一手資料。但因該法所觀察到的往往是事物的表面現象或外部聯系,帶有一定的偶然性,且受調查者主觀因素影響較大。
因此,不能進行大樣本觀察,需結合其他調查方法共同使用。通常適用於對那些不能夠、不需要或不願意進行語言交流的情況進行調查。
2、訪談調查法
該法是比實地觀察法更深一層次的調查方法,它能獲得更多、更有價值的信息,適用於調查的問題比較深入,調查的對象差別較大,調查的樣本較小,或者調查的場所不易接近等情況。
包括個別訪談法、集體訪談法、電話訪談法等。但由於訪談標准不一,其結果難以進行定量研究,且訪談過程耗時長、成本較高、隱秘性差、受周圍環境影響大,故難以大規模進行。
3、會議調查法
這種方法是訪談調查法的擴展和延伸,因其簡便易行故在調查研究工作中比較常用。通過邀請若干調查對象以座談會形式來搜集資料、分析和研究社會問題。
最突出的優點是工作效率高,可以較快地了解到比較詳細、可靠的社會信息,節省人力和時間。但由於這種做法不能完全排除被調查者之間的社會心理因素影響,調查結論往往難以全面反映真實的客觀情況。
4、問卷調查法
即間接的書面訪問,該法最大優點是能突破時空的限制,在廣闊的范圍內,對眾多的調查對象同時進行調查,適用於對現時問題、較大樣本、較短時期、相對簡單的調查,被調查對象應有一定文字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5、專家調查法
這是一種預測方法,即以專家作為索取信息的對象,依靠其知識和經驗,通過調查研究,對問題作出判斷和評估。最大優點是簡便直觀,特別適用於缺少信息資料和歷史數據,而又較多地受到社會的、政治的、人為的因素影響的信息分析與預測課題。
廣泛應用於對某一方案做出評價,或對若干個備選方案評價出相對名次,選出最優者;對達到某一目標的條件、途徑、手段及它們的相對重要程度做出估計等。
② 市場調研方法主要有哪些
電話訪問:企業內部的銷售代表或專業的第三方調研公司的人員通過電話對客戶進行有條理的訪問。電話訪問的優點是由於人性化的、與客戶直接的訪談,一般會有高的參與度。
在線訪問:企業利用在線的調查、免費的網上文字評語、在線的調研收集客戶的信息。在線訪問的優點包括由於便利而有比傳統郵寄調查更高的反饋率;對客戶和公司都有成本上的優勢;藉助軟體便於快速分析數據。
文案調研:主要是二手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主要的渠道來自網上資料搜索和圖書館等書籍信息搜索。
特殊調研:特殊調查有固定樣本、零售店銷量、消費者調查組等持續性實地調查;投影法、推測試驗法、語義區別法等購買動機調查;CATI計算機調查等形式。
集中小組調查:是經過仔細選擇邀請一定數量(6 – 15個)客戶,在一個專業的調研主持人的幫助下了解與客戶的滿意度、價值相關的內容。這種調研的優點是根據提供的討論指南和時間表對客戶的偏好和顧慮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便於與客戶建立良好的關系。
市場研究,國內還翻譯為「市場調查」、「營銷研究」、「市場調研」,全球市場研究者協會給出的定義為:「是指為實現信息目的而進行研究的過程,包括將相應問題所需的信息具體化、設計信息收集的方法、管理並實施數據收集過程、分析研究結果、得出結論並確定其含義等。
在分類中,包括定量研究、定性研究、零售研究、媒介和廣告研究、商業和工業研究、對少數民族和特殊群體的研究、民意調查以及桌面研究等。」近年來,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新技術的應用市場研究往往藉助專業在線調查收集信息,處理數據。
③ 調研方法有哪些
問卷法、訪談法、觀察法、文獻法、試點法、會議法以及特爾裴法(又稱專家調查法)。
④ 調研方式有哪些
1.典型調查。將每個地點、相關問題的情況的典型案例研究清楚,以點及面。⑤ 調研方法有哪些
1、問卷調查法
問卷法是目前國內外社會調查中較為廣泛使用的一種方法。問卷是指為統計和調查所用的、以設問的方式表述問題的表格。問卷法就是研究者用這種控制式的測量對所研究的問題進行度量,從而搜集到可靠的資料的一種方法。
問卷法大多用郵寄、個別分送或集體分發等多種方式發送問卷。由調查者按照表格所問來填寫答案。一般來講,問卷較之訪談表要更詳細、完整和易於控制。問卷法的主要優點在於標准化和成本低。因為問卷法是以設計好的問卷工具進行調查,問卷的設計要求規范化並可計量。
2、網路調查法
網路調查法是利用Internet 的互動式信息溝通渠道來搜集有關統計資料的一種方法。這種資料搜集方法包括兩種形式,一是在網上直接用問卷進行調查,二是通過網路來搜集統計調查中的一些二手資料。這種方法的優點是便利、快捷、調查效率高,調查成本低;缺點是調查范圍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調查時還有可能遭到計算機病毒的干擾和破壞,甚至前功盡棄。
3、實地調查法
實地調查法,是應用客觀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對某種社會現象,在確定的范圍內進行實地考察,並搜集大量資料以統計分析,從而探討社會現象。實地調查是在傳播研究范圍內,研究分析傳播媒介和受傳者之間的關系和影響。
實地調查的目的不僅在於發現事實,還在於將調查經過系統設計和理論探討,並形成假設,再利用科學方法到實地驗證,並形成新的推論或假說。
4、社會調查法
社會調查是指一種特定的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社會調查方法就是社會調查主體為保證其社會調查活動朝著預定的方向進行,達到了解和認識社會的目的所運用的手段、工具和方式的總和。社會調查方法在社會調查活動中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構成社會調查活動的第三大要素。
5、抽樣調查方法
就是從總體中不加任何分組、劃類、排隊等,完全隨機地抽取調查單位。特點是:每個樣本單位被抽中的概率相等,樣本的每個單位完全獨立,彼此間無一定的關聯性和排斥性。簡單隨機抽樣是其它各種抽樣形式的基礎。通常只是在總體單位之間差異程度較小和數目較少時,才採用這種方法。
6、統計調查方法
統計調查方法是指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搜集統計資料的方法。《統計法》規定的統計調查方法主要有普查、抽樣調查、統計報表、重點調查和綜合分析等。我國現行調查方法的選擇原則是:以周期性普查為基礎,以經常性抽樣調查為主體,綜合運用全面調查、重點調查等方法,並充分利用行政記錄等資料。
問卷調查法問題表述:
1、表述問題的原則
(1)具體性原則,即問題的內容要具體,不要提抽象、籠統的問題。
(2)單一性原則,即問題的內容要單一,不要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問題合在一起提。
(3)通俗性原則,即表述的語言要通俗,不要使用使被調查者感到陌生的語言,特別避免過於專業的術語。
(4)准確性原則,即表述問題的語言要准確,不要使用模稜兩可、含混不清或容易產生歧義的語言或概念。
(5)簡明性原則,即表述問題的語言應該盡可能簡單明確,不要冗長和啰嗦。
(6)客觀性原則,即表述問題的態度要客觀,不要有誘導性或傾向性語言。
(7)非否定性原則,即要避免使用否定句形式表述問題。
2、特殊問題的表述方式
(1)釋疑法.即在問題前面寫一段消除疑慮的功能性文字。
(2)假定法,即用一個假言判斷作為問題的前提,然後再詢問被調查者的看法。
(3)轉移法,即把回答問題的人轉移到別人身上,然後再請被調查者對別人的回答做出評價。
(4)模糊法,即對某些敏感問題設計出一些比較模糊的答案,以便被調查者做出真實的回答。例如,個人收入是一個比較敏感的問題,許多人不願做出具體回答。但是,如果這樣設計;
您本人全年的收入是:
①1000元以下 □ ②1001~2000元 □
③2001~5000元 □ ④5001~10000元 □
⑤10001~30000元 □ ⑥30001~50000元 □
⑦50001~100000元 □ ⑧100001元以上 □
這樣,被調查者就有可能做出比較符合實際的回答了。
網路-調查法
⑥ 調查設計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一、明確調查目的並將其具體化到指標。
明確調查目的是調查研究各個環節中最核心的問題。確定調查目的時應注意是要了解總體參數還是研究相關聯系。指標要精選,盡量用客觀、靈敏、精確的定量指標。
二、確定調查對象和觀察單位。
根據調查目的確定調查對象,即要確定調查總體及其同質范圍,觀察單位可為人、物、群體、地區等。
三、確定並選擇調查方法
根據調查目的和要求確定並選擇調查方法,有以下幾種:
1.普查(overall survey): 對總體中所有的觀察單位進行調查,一般用於了解總體在某一特定「時點」上的情況,如年中人口數、時點患病率。 在醫學領域的適用范圍是:①發病率較高的疾病;②具有靈敏度和特異度較高的檢查或診斷方法;③普查方法便於操作、易於接受;④具有實施條件。
2.抽樣調查(sampling survey):是醫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過隨機抽樣(random sampling)方法從總體中隨機抽取一定數量具代表性的觀察單位組成的樣本進行調查,然後根據樣本信息來推斷總體特徵。 常用的抽樣方法見第三節。
3.典型調查(typical survey):亦稱案例調查。即對事物進行全面了解的基礎上,有目的選擇典型的人和單位進行調查。如調查幾個衛生先進或後進單位,用於總結經驗教訓。
此外,流行病學中的病例對照研究和隊列研究也屬於調查研究的范疇。
四、確定樣本含量
詳見第13章「試驗設計」和有關的流行病學書籍。
五、確定資料的搜集方式
1.直接觀察法:直接觀察、檢查、測量。
2.采訪法:調查者直接或間接與被調查者交談,又分訪談、信訪和開調查會三種。
六、確定觀察指標
結合調查的實際問題,將調查目的轉化為具體的調查指標。
七、擬定調查項目和調查表
根據調查目的擬定預期分析指標(項目),按邏輯順序列成表格即是調查表。
1.調查表和問卷的一般結構
(1)說明部分:主要說明調查目的。
(2)填寫說明:詳細說明填寫表格的要求。
(3)核查項目:指與調查目的無關,不向調查對象詢問的質量控制項目,如調查員姓名、調查日期、復核結果、未調查原因等。
(4)調查項目:一般包括背景資料、人口學項目、研究項目三部分內容。其中研究項目是調查的核心內容。
2.問題的形式
開放式問題:對問題答案不加限制,由調查對象對問題自由回答。
封閉式問題:根據問題可能的答案,提出兩個或多個固定答案供調查對象選擇。
3.問題設計的一般原則
(1)盡量避免醫學專業術語
(2)避免混淆
(3)避免雙重問題
(4)避免誘導或強制
(5)問題應適合全部調查對象並符合邏輯
(6)涉及敏感問題(sensitive question)應採用特殊調查技術進行調查。
八、制定調查的組織計劃
包括組織領導、時間進度、分工與聯系、經費預算等。
九、整理、分析計劃的制定
1.資料核查
2.設計分組
3.數據的計算機錄入
4.擬定整理表和分析表
5.歸納匯總
?? 6.統計分法(方法選擇)
⑦ 調研形式有哪些
1.問卷,可以根據調查對象的不同設計幾種問卷。
2.走訪,建議深入看守所等地采訪特殊群體。
3.咨詢,主要是向相關專家咨詢。
4.座談,召集各方面代表,請大家暢所欲言。
5.體驗,反對閉門造車,建議去相關部門採取掛職研學的形式去親身體驗。
調研就是對大量一手市場調研數據的深入分析,全面客觀地剖析當前行業發展的總體市場容量、市場規模、競爭格局、進出口情況和市場需求特徵,以及行業重點企業的產銷運營分析,並根據各行業的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各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做出准確分析與預測。
調研報告是整個調查工作,包括計劃、實施、收集、整理等一系列過程的總結,是調查研究人員勞動與智慧的結晶,也是客戶需要的最重要的書面結果之一。
它是一種溝通、交流形式,其目的是將調查結果、戰略性的建議以及其他結果傳遞給管理人員或其他擔任專門職務的人員。因此,認真撰寫調研報告,准確分析調研結果,明確給出調研結論,是報告撰寫者的責任。
(7)調研設計的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調查報告的主要內容是事實,主要的表現方法是敘述。但調研報告的目的是從這些事實中概括出觀點,而觀點是調研報告的靈魂。因此,佔有大量材料,不一定就能寫好調研報告,還需要把調研的東西加以分析綜合,進而提煉出觀點。
對材料的研究,要在正確思想指導下,用科學方法經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過程,從事物發展的不同階段中,找出起支配作用的、本質的東西,把握事物內在的規律,運用最能說明問題的材料並合理安排,做到既要弄清事實,又要說明觀點。
這就需要在對事實敘述的基礎上進行恰當的議論,表達出論文的主題思想。議論是「畫龍點睛」之筆。調研報告緊緊圍繞事實進行議論,要求敘大於議,有敘有議,敘議結合。如果議大於敘,就成議論文了。所以要防止只敘不議,觀點不鮮明;也要防止空發議論,敘議脫節。夾敘夾議,是調研報告寫作的主要特色。
報告種類:
1、按服務對象分,可分為市場需求者調研報告(消費者調研報告)、市場供應者調研報告(生產者調研報告)。
2、按調研范圍分,可分為全國性市場調研報告、區域性市場調研報告、國際性市場調研報告。
3、按調研頻率分,可分為經常性市場調研報告、定期性市場調研報告、臨時性市場調研報告。
4、按調研對象分,可分為商品市場調研報告、房地產市場調研報告、金融市場調研報告等。
調研報告要用能揭示內容中心的標題,具體寫法有以下幾種:
(1)調研報告標題——公文式標題。這類調研報告標題多數由事由和文種構成,平實沉穩,如《關於知識分子經濟生活狀況的調研報告》;也有一些由調研對象和「調查」二字組成,如《知識分子情況的調查》。
(2)調研報告標題——一般文章式標題。這類調研報告標題直接揭示調研報告的中心,十分簡潔,如《本市老年人各有所好》。
(3)調研報告標題——提問式標題,如《「人情債」何時了》。這是典型調研報告常用的標題寫法,特點是具有吸引力。
(4)調研報告標題——正副題結合式標題,這是用得比較普遍的一種調研報告標題。特別是典型經驗的調研報告和新事物的調研報告的寫法。正題揭示調研報告的思想意義,副題表明調研報告的事項和范圍,如《深化廠務公開機制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關於武漢分局江岸車輛段深化廠務公開制度的調查》。
⑧ 調研方式有哪些
主要有四種方式:
典型調查
重點調查
抽樣調查
個案調查
⑨ 建築及環境設計的調研方法主要有哪些
實地調研啊
畫平面圖
測溫濕度、測風速
⑩ 終端調研方法設計有哪些
最具價值的經銷商訂貨會培訓專家、成長型企業品牌運營管理專家郭漢堯老師《品牌經銷商公司化運營》支招:終端調研方法設計!
如果二手資料不能完全滿足調研的需求,就需要去收集原始資料,這時就需要設計調研方法。收集原始資料的方法主要有調查法、觀察法和實驗法。調研中究竟採用何種方法去收集原始資料,要依據調研的目的、性質以及研究經費的多少而定。
(1)調查法。它適用於描述性調研,是調研中採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方法。它是利用人員訪問、電話訪問和郵寄問卷等方式進行調查,是收集被訪問者的社會經濟條件、態度、意見、動機以及外在行為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2)觀察法。觀察法多用於探測性調研,它通過觀察特定活動的實際運行來收集資料。
(3)實驗法。這是惟一能夠用於因果關系調研的方法,它通過對環境及現象的某些變數加以控制,來觀察了解相關變數之間的因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