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手工扎掃帚的綁法視頻
手工扎掃帚的綁法:
手工扎笤帚,是農村人的傳統手藝。在過去,農村市場上沒有賣的機器扎的那些笤帚,農村人每家每戶都是要自己准備些原料,用來扎些笤帚,以備家裡用。
准備扎笤帚的原料主要有脫完粒的糜子穗和糜高糧穗這兩種,曬幹了捆綁好等農閑時就可以扎笤帚了。
扎笤帚前,先要將糜子穗和糜高粱穗用水噴濕備用。
准備工具,剪刀和扎笤帚用的細扎絲。用一粗繩綁在腰間,再找一個一米右的細繩子,民間叫「借繩」,一頭綁定在腰間的繩子上,另一頭綁上一個一尺左右的木棍,坐下用雙腳蹬住棍子,腿剛好展開為宜。
先將糜高糧穗綁紮成小把。方法是將糜高糧穂頭整齊頭,一把為3至4公分,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多與少。綁扎人坐下,將整好的高粱穗在用借繩纏上一圈,用腳蹬緊木棍滾一圈,將扎繩順勢纏緊兩圈綁緊。
然後,再將這樣的五個小把用同樣的方法綁扎在一起,就成為了一把笤帚了。也可以根據使用習慣,紮成斜面的或者是平均面的。
扎糜子穗笤帚的方法基本上和扎高粱穗笤帚的方法相同。但是比較簡單一些,不必要綁紮成小把了,而是先紮好一小把,然後將其它的小把直接夾在第一小把的中間,再綁扎,也是五個小把為紮成一把笤帚。最後,將紮成的笤帚疊放在一起,用石頭壓平整。
㈡ 美式T柺 T棍使用方法和教程
丁字棍(T型棍)又稱拐,T型拐,警拐,T型警棍.採用的是全聚碳酸脂材料(號稱塑料中的鋼鐵)一次整體鑄模成型,重量輕,強度高,具有最穩固的手感、最堅硬的強度和最精緻的做工.使用時可以用一對兒,也可以單獨使用.可擋、可防、可搭配,是防衛防護工作中的優良器械.
丁字棍[1]編輯本段功能與使用方法:這種兵器有幾大功能 :我們將長端稱為A短端稱為B,握手稱為H1、手握H端,將A收回靠在小臂上可用於格襠防禦2、同上動作,B端可以用來做近距離向前攻擊,如打心窩,上挑下顎3、同上動作,手肘彎曲,A端長於小臂的部分用來做頂肘攻擊4、同上動作,靠手腕旋轉加慣性,將A半圓弧甩出,可做橫掃進攻5、手握H,將A端放出,可以做前刺、劈、砍、抽等攻擊6、手握B,作為普通短棍使用7、手握A的最前端,可用H攻擊,做鉤、掛等動作;
格鬥方式:首先,我將拐分為三個主要打擊點。我不贊成將拐當做棍使用,因為它比短棍略長又比棍短許多。按照棍法使用太牽強。所以只粗淺將它的點的使用作一個分析。我將最長端有防滑花紋的手柄,稱為甲點。橫向突出於拐體有防滑花紋的短手柄,稱為乙點。拐體最前端沒有花紋的,稱為丙點。防禦:其實拐在實戰中作為盾牌的使用,是極為有效的。一般是手握乙,將丙順貼於手肘外側方向,用甲到丙的直線橫桿去磕架對方器械。這里有一點要注意,就是最好不要將丙頂在肘關節上迎擊。這樣,如果不懂得順勢瀉力,硬扛對方器械。很有可能,對方一擊就將你的肘關節報廢。最好將丙點貼在尺骨肌肉群上迎擊,肌肉的緩沖以及受力方向順手。可以有效控制拐的動態,隨時予以反擊。防禦時還可以使用勾,架動作,保護自己。勾這個動作,即使對於有一定使用經驗的人,我也不做推薦。一個是丙點沒有防滑紋,容易產生脫手。還有就是與其這樣被動防禦,不如手持丙點,將乙點做錘擊的主動攻擊了。勾,一般是對付對方手腳關節部位,或者頭頸。但是勾對方器械意義就不大了。這個勾的動作,依照當時環境,以及個人態勢而定,具體就不贅述了。只是要想好勾的動作後的招勢,就像組合拳。否則,不如改為擊打。架,是在沒有辦法將拐反手握持,形成盾牌迎擊。又必須擱擋對方器械時,使用的一種辦法。一般來說,就是手持甲點,將乙點向前對著對方來勢,用乙手柄底部迎擊擱架對方器械。這時,虎口正好在擱架後方,受力較順暢。如果此時有機會(已經完成擱架動作),還可以向上或向下用丙點抽刷對方身體,或將器械打脫手。我最推崇拐的使用方法為搗擊,就是手握乙,將丙順貼於手肘方向,用甲去打擊對方。這樣,手的握持狀態最穩固,而且類似於將一拳的力量附加在甲點上。無須接觸對方,形成比一拳威力更大的打擊而且絕對不是皮肉傷。手握持丙點,然後用乙點做錘狀打擊也是很有效的。就是要控制好丙點,防止滑脫手。還有一種要練習一段時間才能收放自如的招式。就是手握乙點,利用掄動手臂的離心力使丙點抽打對方。這個方法,第一要保證不在掄動中脫手。第二要保證不在掄動中阻滯。需要將丙點指向對方予以搗擊時,可以將甲點貼靠於手腕內側支撐使勁。當然最好還是掄回後將甲點指向目標搗擊。最簡單使用方法還是將拐正手握持,以短棍方式抽打。不推薦使用兩手使用拐,個人覺得意義不大。另一支手可以抓擊對方身體,也可以抓持別的器械。還能交替換手使用拐來打擊對方。實戰意義首先,在任何環境下,好象非公安人員持有這個都不是法律所允許的(當然,自各放家裡健身怡情,鍛煉身體不違法)。那麼,在你自己都不能解釋清是自衛,見義勇為,還是違法犯罪斗毆的情況下。還分什麼制服與毆打侵害,好象變的比較可笑。這個時候,先輩教導我們:「生命不止,戰斗不息!」真正遇到狀況,只要記得「一味的攻擊,就是最好的防禦。」至於以後,需要講道理,我們再講道理。當然,對於一個已經休克的人,講道理好象也比較弱智。這個時候,三十六計,敗戰記中有一個「走為上」計,應該比較適合你。要記住,做人一定要講道理,即使遇到一個不講道理的躲不開,非要動手了。也要懷著愛心的毆打對方。缺點最大缺點是不便攜。用環掛在腰上,太惹眼不說,如果環沒有一定硬度以及方向性,跑動中和屁股以及腿部碰擦是免不了的。這樣或許可以讓屁股更翹,但是長時間攜帶很不方便。最好在有外套遮蓋的情況下,做一個上下各一的尼龍套。這樣先插進上端丙點,再將甲點插入固定,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放置的位置,可以選擇腋下背後等不影響運動又容易抽取的部位。還有就是可以考慮將橫向防滑花紋做成大網紋滾花。這樣可以增加摩擦力,防脫手以及更好在手中定位。甲乙丙三個打擊點,可以適當做尖銳些,這樣用途更大。
㈢ 怎樣做斑鳩籠
准備好竹子,筷子,彎刀,削竹刀,彈簧片,小刀,電鑽,釘子,就可以了。
具體如下圖:
打籠機關常用的是,做個8字型的機關在籠子上就是這樣,鐵絲的也一樣。之後再籠子的頂部安裝根粗棍子或者筷子即可。
㈣ 兵哥哥教你野外用小木棍辨方向,具體是怎麼操作的
具體的操作方法很簡單,需要找四根木棒,等待15分鍾就可以。
野外探險是很多小夥伴喜歡挑戰的項目,如果無意間在野外迷路,沒有聯系工具,怎麼辨別方向呢。網上視頻中的兵哥哥,教大家一個最簡單的方法。
總之,野外生存知識需要了解一些,萬一哪天用上就是保命的方法。兵哥哥教的用木棒辨別方向,大家學會了嘛,有時間大家可以試驗一下。
㈤ 復合弓窺孔怎麼按啊,我之前用東西弄開弦,都斷了幾根毛了,又按不上不敢弄了,怕斷掉
理論上需要先用開工器卸弦,實際操作中可以用一根扁平而又光滑的小棍子,從窺孔邊伸進去,然後轉動棍子,把弦頂起來,這樣就可以拿下窺孔了,換好後再轉回原角度,弦就緊上了。
㈥ 甩棍收不回去了怎麼辦
甩棍出現鎖死的情況大多數都在第一節和第二節(細的兩節),對於一般的鎖死,可以在鎖死的連接處滴上幾滴防銹油浸上一會,然後垂直向下撞擊或用錘子敲上幾下,注意要保持棍子垂直並在下面墊上紙或布,免傷棍頭。
對於很嚴重的鎖死,一般有兩種方法:
一是用開水燙,把第一二節浸入開水中,保持開水溫度浸泡半小時左右,鎖死特別嚴重的適當加長浸泡時間,然後拿出棍子擦乾水,在鎖定部分的介面內外加註一點防銹油,垂直放上一會,(鎖特別死的多放上幾個小時至半天時間,期間補加幾次少量防銹油,然後用錘子垂直寸勁多敲幾下即可成功解鎖。需要注意的是,用開水解鎖後需要重新打磨擦防銹油,更要加強定期調整。
二是用火烤:以上方法還是不能解決的就只好使用這種方法了,但要仔細認真:1、關鍵是絕對不能用高火,離開火頭遠一點距離用微火均勻慢加熱,感到有些燙手的時候就可以了,2、千萬注意烤火不可過度,對於鎖特別死的也可以結合一下加點油,涼卻後再用錘子垂直寸勁敲沒有不解鎖的。另外提醒一下,此種方法可以會對棍子造成一定的損傷(鋼性退火的問題),不過大家也不必太擔心,只要按上方法基本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如果粗暴對待棍子,不進行磨合過程,一旦出現鎖死的情況又沒解決方法硬敲硬砸,那麼兩種鎖死解決方法都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