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細菌有哪些培養方法

細菌有哪些培養方法

發布時間:2025-09-19 03:25:49

Ⅰ 細菌培養的方法有哪些

根據培養細菌的目的和培養物的特性培養方法分為一般培養法、二氧化碳培養法和厭氧培養法三種。

1、一般培養法:將已接種過的培養基,置37℃培養箱內18-24小時,需氧菌和兼性厭氧菌即可於培養基上生長。少數生長緩慢的細菌,需培養3-7天直至一個月才能生長。

為使培養箱內保持一定濕度,可在其內放置一杯水。培養時間較長的培養基,接種後應將試管口塞棉塞後用石臘凡士林封固,以防培養基乾裂。

2、二氧化碳培養法:某些細菌,如牛流產布氏桿菌和胎兒弧菌等需要在含有10%二氧化碳的空氣中才能生長,尤其是初代分離培養要求更為嚴格。將已接種的培養基置於二氧化碳環境中進行培養的方法即二氧化碳培養法,

3、厭氧培養法:常用的厭氧培養方法有厭氧罐法、氣袋法及厭氧箱三種。


(1)細菌有哪些培養方法擴展閱讀:

培養時應根據細菌種類和目的等選擇培養方法、培養基,制定培養條件(溫度、pH值、時間,對氧的需求與否等)。

一般操作步驟為先將標本接種於固體培養基上,做分離培養。再進一步對所得單個菌落進行形態、生化及血清學反應鑒定。培養基常用牛肉湯、蛋白腖、氯化鈉、葡萄糖、血液等和某些細菌所需的特殊物質配製成液體、半固體、固體等。

一般細菌可在有氧條件下,37℃中放18~24小時生長。厭氧菌則需在無氧環境中放2~3天後生長。個別細菌如結核菌要培養1個月之久。

通過日常管理、檢測、檢查,了解光合細菌的生長情況,就可以結合當時環境條件的變化進行分析,找出影響光合細菌生長繁殖的原因,採取相應的措施。影響光合細菌生長的原因很多,內因是菌種是否優良,外因是光照、溫度、營養、敵害和厭氣程度等。

溫度、光照和pH值都能影響著光合細菌的生長,而且溫度、光照和pH值之間是互相制約的,溫度與光照的強弱是對立統一的,所以光合細菌生長的最適條件應是互應的,即溫度高,光照應弱;溫度低,光照應強。

如果是溫度高,光照強,pH值就會迅速升高,培養基產生沉澱,抑制光台細菌的生長;如果溫度低,光照弱,光合細菌得不到最佳能源,生長速度也慢。經試驗得出光合細菌生長的最適條件是:

①溫度15~20℃時,光照30000~50000lx,培養基pH值為7.0;

②溫度25~30℃時,光照為3000~5000lx,培養基的pH值為7.0。

閱讀全文

與細菌有哪些培養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8x15x35的簡便方法 瀏覽:243
深度研究增長方法 瀏覽:26
簡單手工花盆製作方法 瀏覽:746
連身褲的裁剪方法視頻 瀏覽:7
如何玩微博賺錢方法大全 瀏覽:635
幼兒園體育教學方法論 瀏覽:848
細菌有哪些培養方法 瀏覽:999
6年級上冊數學第3單元解決問題方法 瀏覽:399
超簡單的旅行原木重置方法 瀏覽:62
丙二醇的鑒別採用那種方法 瀏覽:848
99x9的簡單計算方法 瀏覽:612
分析重要度的方法 瀏覽:577
衣櫃木板連接方法 瀏覽:504
腳踢子安裝方法 瀏覽:477
賣老果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881
孕婦阿膠的食用方法 瀏覽:394
鵝的肝炎治療方法 瀏覽:484
老人上肢肌肉鍛煉方法 瀏覽:137
語文教學方法研究建模 瀏覽:503
中學普通玻璃黑板安裝方法 瀏覽: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