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幼兒園體育教學方法論

幼兒園體育教學方法論

發布時間:2025-09-19 03:54:55

什麼是體育教學方法中的直觀法

它是指在體育教學中,藉助視覺、聽覺、肌肉本體感覺等感覺器官感知動作的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 常速示範

直接直觀法—動作示範直觀法 慢速示範

分類 間接直觀法—教具模式直觀法

電影、錄像直觀法

阻力、助力直觀法

定向直觀法 條件誘導

領先直觀法

(一)、動作示範

1、概念——示範是教師以具體的動作為範例,使學生明確所要學習的動作形象、技術結構、要領的一種方法。

2、運用要求:

(1)、動作示範要有明確的目的性

所謂目的明確,就是要求教師在每次示範前要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學生明確所要觀察的問題,具體從以下幾方面來考慮:

A、 示範什麼?——據任務而定:

新授課— 完整示範(常速)使學生了解完整的動作結構,有一整體概念。

跳遠 完整示範(慢速)使學生更清楚地觀察動作的各個環節。分解示範:技術關鍵或本次課所要解決的環節

復習課—據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示範,如助跑起跳的節奏不好,最後三步快不起來,則示範節奏。

B、 怎麼示範?——是採用正面?側面?背面?還是鏡面?是完整示範?還是分解示範?是常速示範?還是慢速示範?

C、 示範時要求學生觀察什麼?
挺身式跳遠 一次示範—看跳遠由哪幾個部分組成。

二次示範—著重看起跳時手腳配合動作,單

腳起跳

三次示範—看空中挺身動作,

四次示範—看收腹著地動作

五次示範—助跑的節奏。

這樣,學生每次都有觀看的重點,目的明確,很快就會學會動作。但示範的過程中,由於示範的目的不同,示範的側重點不同,大致有如下幾種示範:

l 使學生知道學什麼的動作示範

l 使學生清晰了解怎麼學的動作示範

l 糾正動作錯誤的動作示範。(參看P74)

(2)、示範要正確、熟練。

l 從生理學的角度講,學生掌握動作的過程,實質上是條件反射建立的過程,作為條件反射建立的刺激物——動作示範,如果是錯誤的,不規格的,就會給學生一個錯誤的信號刺激,學生建立起來的條件反射也是錯誤的,或不符合規格的,如果再通過練習反復的強化,學生就會形成錯誤的動力定型,到那時再想將錯誤糾正過來,就太困難了。因此,示範時要求教師的動作要符合規格,力求做到准確、熟練、輕快、優美,使學生一開始就對動作有一個正確的印象。

l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優美、熟練、正確的示範,能給人以美的享受,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提高學習的興趣,產生躍躍欲試之感,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積極性。如果教師的示範失敗,也會給學生造成一種畏懼心理,對學生學習起一種消極影響,如,手倒立,教師要是示範失敗,大門板式的倒地,學生就會產生畏懼心理,對這個動作望而生畏,不敢做。因此,教師在示範時一定要成功。

(3)、注意示範的位置和方向

A、 示範的位置應根據學生的隊形、動作的性質、技術結構、學生觀察動作的部位以及安全的要求等因素來決定。原則上,示範的位置要照顧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看清楚示範的動作。

三列橫隊—與前排排面成等邊三角形頂點。

隊形 縱隊—在隊伍的左側或右側的前方。

園形隊伍—園心上或園的邊上

註:有人認為在園心上學生觀看的示範面不同,有的看著正面,有的看著側面,有的背面。

雙杠前擺下——學生在杠側稍後的位置便於全體學生能觀看推手的動作關鍵。

性質 雙杠後擺下——學生在杠前稍前位置便於全體學

生觀看推手的關鍵動作。

移動動作的示範——離學生稍遠一些。

投擲動作的示範——應使投擲物的落地點避開學生。

B、 示範的方向,應根據動作的結構以及要求學生觀察的動作部位而定。因此,示範時要講究各種示範的面。

示範面有:正面、背面、側面、鏡面四種。

正面: 面對學生的示範為正面示範,正面示範在顯示動作的左右距離時採用,(如側滑步)。

背面示範:背對學生的示範為背面示範,一些方向、路線變化比較復雜的身體練習,可採用背面示範。

側面示範:身體側對學生的示範為側面示範,為顯示身體的前後距離或部位時採用。

鏡面示範:面對學生,教師動作方向與學生相反的示範為鏡面示範。在身體練習的技術結構較簡單,學生易於模仿時採用。

強化提問:下列身體練習的示範應採用什麼示範面:

l 簡單的廣播體操)——鏡面

l 跳遠——側面

l 武術(復雜)的套路——背面

l 單雙杠——側面

l 籃球的側滑步——正面

另外,示範位置和方向的選擇,不要使學生面向陽光或迎風,盡量避開繁華場面和有特殊物的方向,以便集中學生注意力。

(4)、講解與示範相結合。目的是運用多種感官使學生更快的感知教材,學會教材。見P110,形式有三種。

② 幼兒園教師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1.啟發式教學法 啟發式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據學習過程的客觀規律,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的思維和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方式。 啟發式教學法具有以下特點: 注重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幼兒愉快地參與到活動之中。 注重調動幼兒的心智活動,提供給幼兒一種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現的機會。 注重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雙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促進。 2.情景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幼兒創設一個具體、生動、形象的學習情景,並通過合適的方式把幼兒完全帶入這個情境之中,讓幼兒在具體情境的連續不斷的啟發下有效地進行學習。 運用情境教學法應注意以下問題 要讓幼兒身臨其境,在情境中觀察、感知、操作、體驗,在具體情境的感染下產生歡樂或苦惱、愛或恨、喜悅或憤怒等情感。 創設的模擬情境在形式上要新穎,新奇的刺激容易引起幼兒的注意,容易喚起幼兒的求知慾;在內容上要有實用性,創設的情境要能有效地達到目標,不搞花架子。 在運用情境教學法時,教師要根據需要作啟發講解、點撥總結,以幫助幼兒將獲得的感性經驗進行概括、提取。要在情境中給予幼兒充分表達、表現的機會和交往的機會,使他們成為活動的主體。 3.活動操作法 活動操作法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提供物質材料,引導幼兒在操作物質材料的活動中充分動手、動腦、動口,從而獲得經驗的方法。 4.暗示教學法 暗示教學法是運用心理學、生理學、精神病治療學有關知識和規律,精心設計教學環境,通過暗示、聯想與想像、智力活動、體力活動、練習、音樂等方式的綜合運用,巧妙地利用無意識的心理活動,激發個人的心理潛力,使兒童在輕松愉快的情況下學習的方法。 運用暗示教學法要注意 暗示必須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選擇恰當的暗示手段。 創設好暗示的環境,使幼兒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展開無需強記的無意識活動。 暗示的內容必須具體,使幼兒的無意識心理活動能產生教師預期的效果。 把握好暗示的時機,使幼兒的無意識心理活動有利於向有意識心理活動轉化。 重視教學中教師行為、觀念、態度、教學方法和教學環境對幼兒可能發生的潛移默化的暗示作用,發揮其積極影響,消除不利影響。 5.發現法 發現法指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概念和原理時,只給他們一些事實和問題,讓學生積極思考,獨立探究,自行發現並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的一種方法。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體育教學方法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8x15x35的簡便方法 瀏覽:243
深度研究增長方法 瀏覽:26
簡單手工花盆製作方法 瀏覽:746
連身褲的裁剪方法視頻 瀏覽:7
如何玩微博賺錢方法大全 瀏覽:635
幼兒園體育教學方法論 瀏覽:849
細菌有哪些培養方法 瀏覽:999
6年級上冊數學第3單元解決問題方法 瀏覽:400
超簡單的旅行原木重置方法 瀏覽:62
丙二醇的鑒別採用那種方法 瀏覽:848
99x9的簡單計算方法 瀏覽:612
分析重要度的方法 瀏覽:577
衣櫃木板連接方法 瀏覽:504
腳踢子安裝方法 瀏覽:478
賣老果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881
孕婦阿膠的食用方法 瀏覽:394
鵝的肝炎治療方法 瀏覽:484
老人上肢肌肉鍛煉方法 瀏覽:137
語文教學方法研究建模 瀏覽:503
中學普通玻璃黑板安裝方法 瀏覽: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