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綠色建築評價指標
綠色建築評價指標分為五個主要類別:安全耐久、健康舒適、生活便利、資源節約和環境宜居。這些類別進一步細分為控制項、評分項以及提高與創新加分項,以確保建築的全面綠色性能。
安全耐久類指標著重於建築的基本要求,確保使用安全,同時通過提高建築的耐久性來減少長期維護成本和資源消耗。
健康舒適類指標關注於室內環境質量,包括空氣質量、水質、聲光環境以及熱濕調節,以降低疾病風險並提升居住者的整體效率。
生活便利類指標通過評估交通便捷性、服務設施、智能化管理以及物業服務等方面,來衡量建築對居住者日常生活的支持程度。
資源節約類指標覆蓋了節地、節能、節水以及節材等方面,旨在減少建築對資源的依賴和消耗。
環境宜居類指標則從場地生態、景觀設計以及室外物理環境等方面,評價建築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生。
提高與創新加分項則鼓勵創新和實踐,推動綠色建築技術、產品和管理的應用與發展。
中國綠色建築等級劃分與國際社會接軌,分為基本級、一星級、二星級和三星級,以促進綠色建築的廣泛推廣和應用。新增的基本級考慮到了地區和城鄉發展的不平衡,同時也為綠色建築的國際合作與交流提供了便利。
預計到2025年,新建建築將全面符合綠色建築標准,這將通過將所有控制項納入新的強制性規范來實現。這一改革不僅提升了建築標准,也為綠色建築的普及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B. 牆體材料的綠色度評價指標是怎樣的
(1)牆體材料具有承重、分隔、遮陽、避雨、擋風、絕熱、隔聲、吸聲和隔斷光線等作用。
(2)新型牆體材料指的是用混凝土、水泥、砂等硅酸質材料,有的再摻加部分粉煤灰、煤矸石、爐渣等工業廢料或建築垃圾經過壓制或燒結、蒸壓等製成的非粘土磚、建築砌塊及建築板材,一般具有保溫、隔熱、輕質、高強、節土、節能、利廢、保護環境、改善建築功能和增加房屋使用面積等一系列優點,其中相當一部分品種屬於綠色建材。
新型牆體材料目前的品種有近20種之多,按通常的分類方法,可分為板、塊、磚 3 大類。板可分為條板、薄板與復合板,塊可分為空心和實心,磚有實心磚和空心磚。
(3)新型牆體材料特點:
A、節約或少量使用天然原材料,特別是不可再生資源,如水泥、石灰、石膏、黏土等;
B、大量利用工業廢渣 (煤矸石、 粉煤灰、 爐渣等) 代替部分或全部天然資源生產牆體材料產品;
C、盡量使用具有潛在水硬性的工業廢渣代替部分水泥等膠凝材料;
D、生產過程中盡可能地節約能源,如煤、電、天然氣、油料等;
E、生產過程中盡可能少排放或不排放有害的廢渣、廢氣、廢水等;
F、生產的牆材產品要具有較高的質量、 較好的多功能性和長期的使用壽命;
G、施工性好、施工便捷、施工的效率高、 施工的勞動強度低、 施工技術成熟、施工配套機具齊全、施工質量可得到保證;
H、外牆採用復合保溫技術,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起到節能降耗的作用;
I、牆材產品使用壽命終結後, 可循環利用, 或廢棄產品可加工回收利用。
(4)新型牆材房屋建築體系發展緩慢,主要存在的問題:
A、新型牆材建築體系比傳統的磚混造價高,一次性投資大。
B、目前我國某些新型牆材應用(設計、 施工) 標准尚不夠完善,有些產品規格與舊有建築體系匹配不合,給設計和施工帶來困難,使得設計和
施工單位難以大量推廣應用;
C、對某些新型牆材產品應用技術未完全掌握,產品配套供應、配套設
計、配套應用也不夠,致使新型牆材建築體系大面積推廣困難重重。
(5)新型牆體材料的研究重點:
圍繞主導產品建設上檔次、上水平、成規模的生產線。
A、空心磚重點是發展利用廢渣的高摻加量、高空洞率、高保溫性能、高強度的承重多孔磚、外牆飾面的清水牆磚;
B、混凝土砌塊重點是發展雙排孔或多排孔的保溫承重砌塊、外牆飾面砌塊;C、輕板重點是發展機械化(擠壓式)生產的輕質多孔條板、外牆復合保溫或帶飾面的裝配式板材,並配合建設部門推廣應用輕鋼結構體系發展各種裝配式條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