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小學數方格簡便方法

小學數方格簡便方法

發布時間:2022-02-07 08:39:20

『壹』 小學數學目標

小學數學四年級課程目標
一、數與代數
1.數的認識
(1)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讀、寫億以內的數,了解十進制計數法,認識數據改寫單位的必要性,會用萬、億為單位表示大數,並會比較多位數的大小。
(2)認識小數,會比較小數的大小。
(3)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
中的問題。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4)結合現實情境感受大數的實際意義,在實際生活中,能用四捨五入法
求比較大的數的近似數。
(5)能對生活中具體事物的數量用用合理的方法進行估算。
(6)進一步體會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會運用數表示事物,並能進行
交流。
2.數的運算
(1)會口算百以內一位數乘、除兩位數。
(2)能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
(3)能結合現實素材理解運算順序,並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以兩步為主,不超過三步)。
(4)探索和理解運算律,能應用運算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並能用商不變規律進行簡便計算。
(5)在具體運算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加與減、乘與除的互逆關系。
(6)會分別進行簡單的小數加、減、乘、除運算及混合運算(以兩步為主,不超過三步)。
(7)會解決有關小數的簡單實際問題。
(8)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能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養成估算的習慣。
(9)認識並會使用計算器,能藉助計算器進行較復雜的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探索簡單的數學規律。
3.式與方程
(1)在具體情境中會用字母表示數。
(2)會用方程表示具體情境中的簡單等量關系。
(3)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如�3x+2=5,2x-x=3)。
二、空間與圖形
1.圖形的認識
(1)了解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和兩條相交直線確定一個點。
(2)認識直線、線段與射線,會用字母正確讀出直線、線段與射線,能區分直線、線段和射線。
(3)體會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知道兩點間的距離。
(4)知道平角、周角的概念,了解角的大小之間的關系。
(5)結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兩條直線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關系。能用三角尺畫平行線和垂線;
(6)通過觀察、操作,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7)認識三角形,通過觀察、操作,了解三角形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三角形內角和是180°。
(8)認識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10)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
2.測量
(1)會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數,會畫指定度數的角,會用三角尺畫30°,45°,60°,90°角。
3.圖形與變換
(1)用折紙等方法確定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2)通過在方格紙上的操作活動,了解圖形的平移或旋轉的變化過程,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繞圖形上的某個頂點旋轉90°後的圖形。
(3)欣賞生活中的圖案,靈活運用平移、對稱和旋轉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4.圖形與位置
(2)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3)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4)在具體情境中,能用數對來表示位置,並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三、統計與概率
1.簡單數據統計過程
(1)經歷簡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體會統計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3).通過實例,進一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多個單位),認識折線統計圖;能根據數據畫折線圖,並能根據折線統計圖作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
(4)根據需要,選擇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直觀、有效地表示數據。
2.可能性
(1)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戲規則的公平性。
(2)能設計一個方案,符合指定的要求。
四、綜合應用
1.有綜合運用所學過的數與運算、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等相關知識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的成功體驗,初步樹立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自信心。
2.獲得綜合運用所學過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活動經驗和方法。
3.初步感受已學過的數學知識間的相互聯系,體會數學的作用。

小學數學五年級課程目標
一、數與代數
1.數的認識
(1)進一步認識小數和分數,認識百分數;探索小數、分數和百分數之間的關系,並會進行轉化(不包括將循環小數化為分數)。
(2)會比較小數、分數和百分數的大小。
(3)在1~100的自然數中,能找出10以內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倍數,並知道2,3,5的倍數的特徵,能判斷一個數是不是2,3,5的倍數,能找出10以內兩個自然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4)在1~100的自然數中,能找出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因數,能找出兩個自然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5)知道整數、奇數、偶數、質數、合數。
2.數的運算
(1)能分別進行簡單的整數、小數、分數(不含帶分數)加、減、乘、除運算及混合運算(以兩步為主,不超過三步)。
(2)能比較熟練地進行整數、小數、分數和百分數的相互轉化。
(3)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能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養成估算的習慣。
(4)能藉助計算器進行較復雜的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探索簡單的數學規律。
二、空間與圖形
1、圖形的認識
(1)能用不同方法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認識平行四邊形、三角形與梯形的底和,並會正確地畫高。
(2)通過觀察、操作,認識長方體、正方體,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圖。
2.測量
(1)利用方格紙或割補等方法,探索並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
(2)能用方格紙估計簡單不規則圖形的面積;並能用不方法計算簡單的不規則圖形的面積。
(3)能正確計算簡單組合圖形的面積,並能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
(4)通過實例,了解體積(包括容積)的意義及度量單位(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米3、分米3、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實際意義。
(5)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以及體積的計算方法
(6)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
三、統計與概率
1.簡單數據統計過程
(1)經歷簡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
(2)根據實際問題設計簡單的調查表。
(3)通過實例,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與作;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直觀、有效地表示數據。
(4)通過豐富的實例,理解中位數、眾數的意義,會求數據的中位數、眾數,並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根據具體的問題,能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徵。
(5)能從報刊雜志、電視等媒體中,有意識地獲得一些數據信息,並能讀懂簡單的統計圖表。
2.可能性
(1)在操作活動的過程中,能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能按指定可能性的大小,設計相關的方案
(3)對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預測,並闡述自己的理由。
四、綜合應用
1.有綜合運用所學過的數與運算、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等相關知識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的成功體驗,初步樹立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自信心。
2.獲得綜合運用所學過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活動經驗和方法。
3.初步感受已學過的數學知識間的相互聯系,體會數學的作用。

小學數學六年級課程目標
(註:根據現使用教材,按照《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數學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及參考《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進行分解。)
一、數與代數
1.數的認識
(1)理解倒數和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的讀、寫百分數。
(2)比較熟練的小數、分數和百分數互化。
(3)理解分數乘、除法的意義,理解比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4)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4)會比較小數、分數和百分數的大小。
(5)理解納稅、利息的意義。
(6)能區別比值和化簡比。
2.數的運算
(1)能進行簡單的分數(不含帶分數)乘、除運算及四則混合運算(以兩步為主,不超過三步)。
(3)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能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養成估算的習慣。
(4)掌握比基本性質,會求比值和化簡比。
(5)在實際情境中理解什麼是按比例分配,能應用比的知識解決簡單問題。
3.正比例、反比例
(1)掌握比例基本性質,會解比例。
(2)理解比例尺意義,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能掌握按給定的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掌握數值比例尺與線段比例尺的互化。
(3)通過具體問題認識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意義;會判斷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及應用。
二、空間與圖形
1.圖形的認識
(1)通過觀察、操作,認識圓,會用圓規畫圓。
(2)通過觀察、操作,認識圓柱和圓錐,認識圓柱的展開圖。
2.測量
(1)探索並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計算公式。
(2)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掌握圓柱的體積和表面積以及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
(3)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
三、統計與概率
(1)經歷簡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
(2)根據實際問題設計簡單的復式百分數統計表。
(3)通過實例,進一步認識條形統計圖,認識折線統計圖、選學扇形統計圖;會懂得有關統計圖的特點。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統計圖。
(4)選擇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直觀、有效地表示數據。
(5)能解釋統計結果,根據結果作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並能進行交流。
四、綜合應用
1.有綜合運用所學數與運算、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等相關知識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的成功體驗,初步樹立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自信心。
2、能解決有關分數和百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掌握有關利息、稅金等有關知識解決簡單問題。(不超過三步應用題)
3.獲得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活動經驗和方法。
4.初步感受已學過的數學知識間的相互聯系,體會數學的作用。

『貳』 在正方形小格中怎麼數矩形 算上正方形 以4*4的方格為例 誰知道有什麼簡便的方法

按面積大小來數

『叄』 小學一年級數學8格方格連續塗8個正方形有幾種方法

有兩種,第一種是8乘1,第二種是2乘4。

以下是乘法的相關介紹:

乘法(multiplication),是指將相同的數加起來的快捷方式。其運算結果稱為積,「x」是乘號。從哲學角度解析,乘法是加法的量變導致的質變結果。整數(包括負數),有理數(分數)和實數的乘法由這個基本定義的系統泛化來定義。

乘法也可以被視為計算排列在矩形(整數)中的對象或查找其邊長度給定的矩形的區域。 矩形的區域不取決於首先測量哪一側,這說明了交換屬性。 兩種測量的產物是一種新型的測量,例如,將矩形的兩邊的長度相乘給出其面積,這是尺寸分析的主題。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乘法

『肆』 請歸納小學數學簡便計算的幾種方法

對於那些成績較差的小學生來說,學習小學數學都有很大的難度,其實小學數學屬於基礎類的知識比較多,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還是比較容易掌握的.在小學,是一個需要養成良好習慣的時期,注重培養孩子的習慣和學習能力是重要的一方面,那小學數學有哪些技巧?

由此可見小學數學的技巧就是多做練習題,掌握基本知識.另外就是心態,不能見考試就膽怯,調整心態很重要.所以大家可以遵循這些技巧,來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進入到數學的海洋中去.

『伍』 小學數學的課程標準是什麼

1、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包括數學事實、數學活動經驗)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2、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3、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5)小學數方格簡便方法擴展閱讀: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目標:

1、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2、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了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陸』 小學數學題,數方格。

如果方格之間不重復,
50÷3=16……2,
16×16=256,
一共256個九宮格。

『柒』 小學數學中,數一共有多少格子的題怎麼做

按一定順序來算
(我以長,寬為4個小長方形的長寬來當圖給你講拉)
先算1小格的有16個
2小格的有4*3+4*3=24個
4小格的有3*3+3*3=18個
6小格的有2*3+2*3=12個
8小格的有1*3+1*3=6個
12小格的有2+2=4
16小格的有1個

所以共24+18+12+6+4+1=65個

你畫個圖,,然後分類別數就可以了

『捌』 小學簡便運算的技巧和方法

小學簡便運算,主要就是活用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以達到簡算的目的,總的來說就是要多觀察數的特點。

『玖』 小學數學數格子的方法

數格子要先看底層有幾個格子,在看被隱藏的格子,從正面和側面算出來被隱藏的格子,加在一起。

『拾』 這個小學一年級奧數題有什麼簡便做法

我是做出答案來了,但是基本上是一點點技巧+一個個列舉做了很久做出來的,沒想到應該用什麼推理方法。答案見下圖: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方格簡便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租戶如何對付物業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534
五級量化表分析方法 瀏覽:356
綁魚鉤的方法簡單圖解 瀏覽:782
石廠輸送帶的安裝方法 瀏覽:851
防爆棍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633
藍牙連接檢測設備方法 瀏覽:72
姬存希煥顏乳使用方法 瀏覽:786
鰻麥雞胸沙拉的食用方法 瀏覽:322
胸下肌鍛煉方法圖解 瀏覽:677
數字萬用表電容測量方法 瀏覽:590
電腦怎樣復原系統文件和設置方法 瀏覽:645
小產串門怎麼破解方法 瀏覽:439
電商拍照構圖方法和技巧 瀏覽:922
15乘以35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1
老人尿失禁治療方法 瀏覽:796
毛筆楷書快速練習方法 瀏覽:830
華為手機調節亮度方法 瀏覽:872
小班幼兒如何了解社區的方法 瀏覽:707
雙魚線的正確連接方法 瀏覽:759
野外接觸器接線方法視頻 瀏覽: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