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月見草都出芽了種還可以嗎
建造都出芽了,種還可以種下去吧,你說的是那就把它種下去唄,不過要小心,別把它的牙碰壞了就可以
B. 紅花月見草的月見草栽培技術
一. 選地與整地
栽培月見草應選擇保墒好、透光好的空曠地,向陽的山坡或荒草地,利用農田地栽培時應選擇土質稍肥沃的山坡地,以豆茬、玉米茬為宜。表土要細、平、凈 。
二. 播種技術
播種是月見草生產的一個重要環節。只有在種足、種好、實現全苗的基礎上,才有可能達到高產穩產。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為宜。播種過早,發芽遲緩,或苗期遇低溫受害;播種過晚,春旱嚴重影響出苗保苗,月見草種子較小,每kg種子約有40~50萬粒,按80%的田間出苗率計算,每畝播0.4kg種子可出苗13~15萬株。以生產月見草根為目的,可每畝播種0.5~0.7kg;以采種為目的,每畝播種0.4kg左右。月見草播種除適期、適量外,還必須淺播,只有當土壤缺墒時才略深播種,一般播種深度2cm左右。大面積人工栽培可露地直播和育苗移栽兩種方式。
三. 田間管理
合理密植,是增加單位面積株數,充分利用群體總生長量和種子產量優勢的一項栽培措施。由於播種量每畝0.4kg,約出苗13~15萬株,是正常密度8~10倍,所以出苗後的主要管理是間苗定苗,防止幼苗生長擁擠,否則,苗間爭光、爭水、爭肥,小苗瘦弱徒長。又因月見草小苗不耐旱,會大量缺苗斷壟,生產上應分2次間苗。
四. 中耕
除草培土中耕除草是培育壯苗的重要措施,苗期要早除、淺鋤、後期適當深鋤。一般中耕3次,原則是淺、深、淺。
五. 科學施肥
月見草同其它植物一樣,需要從土壤中吸收氮、磷、鉀等營養元素供自身生長發育的需要。生長期間應及時進行分次追肥。苗期追施尿素2~3kg,過磷酸鈣1.5kg;開花初期追施尿素10kg,過磷酸鈣4~5kg。
六. 灌水和防漬
月見草幼苗期不耐旱,早春乾旱,直接影響出苗和保苗,待要出現乾旱時應進行灌水,保證幼苗健壯生長。月見草抽莖後怕水漬,進入雨季後,要加強排水管理。3 收獲與加工
七. 收根
一般10月中、下旬地上枯萎後起收,抖去泥土,除掉枯葉,乾燥後出售。
八. 收種子
月見草蒴果成熟時自然開裂,所以收種子都以蒴果轉黃後,大量落葉時進行收獲。收種都是先帶植株收割,在近地面5~6cm處割下,捆成小捆,堆放2~4天後脫粒。脫粒後進行曬種,風揚去雜質即可榨油。生產留用的種子,尚須進一步篩選,除去癟粒留存備用
種子繁殖
用種子繁殖,北方春季播種,淮河以南各地,秋季或春季播種育苗。播種時,土要耙細且平,種子撒在畦面上,用耙輕輕耙一下,蓋上一薄層土,種子小,土不能蓋厚,否則影響種子萌發生長。種子播後,土壤要保持濕潤。播種後10~15天左右,種子即可萌發出幼苗。
播種春、秋兩季均可播種,秋播時期為10月中旬至封凍前。如果冬雪大,秋播好於春播,冬雪小易造成缺苗斷條。春播可在播小麥之前,土壤化凍2~3cm時進行播種。播種時由於播量少,公頃用60kg二銨拌種作填充物;若不足,可再加入一定量的干鋸末子或炒熟的小麥、油菜等進行播種,播深1~2cm,播後及時鎮壓。每公頃種子用量為6公斤,公頃保苗40~50萬株,播種時密度不能太小,否則有分枝,使成熟期不一致。
移栽種植
小苗裝盆時,先在盆底放入2~3公分厚的粗粒基質或者陶粒來作為濾水層,其上撒上一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厚度約為1~2公分,再蓋上一層基質,厚約1~2公分,然後放入植株,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上盆用的基質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菜園土:爐渣=3:1;或者園土:中粗河沙:鋸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葉土中的一種。或者草炭+珍珠岩+陶粒=2份+2份+1份;菜園土+爐渣=3份+1份;草炭+爐渣+陶粒=2份+2份+1份;鋸末+蛭石+中粗河沙=2份+2份+1份。
上完盆後澆一次透水,並放在略蔭環境養護一周。小苗移栽時,先挖好種植穴,在種植穴底部撒上一層有機肥料作為底肥(基肥),厚度約為4~6公分,再覆上一層土並放入苗木,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放入苗木後,回填土壤,把根系覆蓋住,並用腳把土壤踩實,澆一次透水。
田間管理
幼苗在第2對真葉伸展前與雜草幼苗極相似,容易混淆,這時不能中耕除草,只有在第2對真葉展開後才能進行。
當幼苗長到5~6葉時,禾本科雜草多時可用拿撲凈,精穩殺得噴霧滅草,生育期內應進行2遍耘鋤和2次中耕,鏟趟必須在開花前結束,苗罩壟時進行第1遍耘鋤和中耕。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進行2次人工拔大草,使田間沒有超過月見草株高的雜草。
D. 月見草在播種時,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
美麗月見草種子活力十分堅強不屈,在朝陽的小山坡、草坪乃至馬路邊都能生長發育,播種的時間也比較隨便,但是為了更好地讓其更強的出芽,大部分狀況下能挑選四月上、中下旬或十月中、中下旬播種。在我國領土面積較為大,全國各地的氣候、溫度等狀況也存有一定的差別。
因而在播種美麗月見草的情況下,要依據本地的詳細情況靈便的調節。美麗月見草在適合的情況下播種,能夠合理地提升其出芽率,可是要想讓植株更強的生長發育,還需要照料到它的習性,接下來看看播種月見草時需要留意的吧。
功效與作用
美麗月見草不僅植株形狀唯美,花瓣嬌艷欲滴,還具備非常高的功效與作用,無論是自身栽種用於賞析,或是用於造就經濟價值都不容易令人心寒,因此為了更好地讓其更強的發展,在栽種和照顧的全過程中,一定要用科學研究的方式。
E. 月見草種子怎麼服用
月見草種子有很好減肥效果,還可以減緩痛經、改善皮膚乾燥,豐胸減肥美膚三不誤! 灰姑娘豐胸法:狂吃月見草種子+維他命E,再加《女刊》上介紹的按摩法,輕松從A升到E! 用法及用量: 用量:月見草種子1-2克,維他命E6顆.(葯店有售) 用法:早上起床空腹吃(最遲吃早餐前半個小時)而且要吃光一天量,原因是空腹吸收力最好,月經來可以照吃. 按摩法:早晚各按一次,月經來不要按,從月經來的第11天開始按時機最好. 按摩方法: 上:按壓乳頭上方乳房的頂端(乳房隆起的邊緣)按壓5秒放2秒,反復10次。 中:乳頭正中央按壓5秒放2秒,反復10次。 右:乳頭右方3.5公分,按壓5秒放2秒,反復10次。 下:乳頭下方乳房的底端(乳房隆起的邊緣)按壓5秒放2秒,反復10次。 順序:上中右下 以上摘自《女刊瘦美人》 至於成都哪個地方能買到就不怎麼清楚了。網店裡有很多賣的,你可以試著網購。 不過這些服用方式及功效不知道有沒有經過科學論證還是謹慎為好!
F. 月見草種植方法是什麼
1、整地:種植月見草最好選擇比較肥沃且通透性好的土壤,在豆、瓜類茬口種植可以連作。
2、播種:播種可以在春季或者秋季兩季播種,秋播的時間不能太晚,如果冬天的雪比較大秋播效果會好於春播,冬天的雪小則會容易造成斷苗、缺苗等狀況。春天播種的話一般是在播種小麥之前,泥土化凍2~3cm左右即可播種。
3、除草:月見草的幼苗在第二對真葉展開之前與雜草幼苗相似度過高,不容易分辨所以不能進行中耕除草,第二對真葉徹底展開再進行第1次中耕。幼苗長出5~6片葉子的時候,可以直接使用農葯配合第2次中耕除草。
種植技巧
1、使用肥料的時候需要格外注意,在生產期間所使用的肥料大部分都是氮肥,可一旦進入孕蕾期就不能盲目使用氮肥,否則容易造成枝葉徒長和花蕾爭搶養分。
2、月見草容易得糜爛病,在發病之後根部會爛掉,整棵植株也會逐漸死亡。可以使用1%的石灰水,或者50%托布津1500倍溶液進行澆灌防治。
G. 月見草如何繁殖
1種子繁殖用種子繁殖,北方春季播種,淮河以南各地,秋季或春季播種育苗。播種時,土要耙細且平,種子撒在畦面上,用耙輕輕耙一下,蓋上一薄層土,種子小,土不能蓋厚,否則影響種子萌發生長。種子播後,土壤要保持濕潤。播種後10~15天左右,種子即可萌發出幼苗。 2 用來扦插的枝條稱為插穗。通常結合摘心工作,把摘下來的粗壯、無病蟲害的頂梢作為插穗,直接用頂梢扦插。插穗生根的最適溫度為18℃~25℃,低於18℃,插穗生根困難、緩慢;高於25℃,插穗的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爛,並且溫度越高,腐爛的比例越大。扦插後遇到低溫時,保溫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來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來;扦插後溫度太高溫時,降溫的措施主要是給插穗遮蔭,要遮去陽光的50~80%,同時,給插穗進行噴霧,每天3~5次,晴天溫度較高噴的次數也較多,陰雨天溫度較低溫度較大,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更詳細方法 請搜索網頁 月見草的繁殖方法
H. 月見草種子的問題
拉肚子肯定會的,月見草特別是月見草油也是一種葯物,是收錄在英國葯典、美國葯典中的,所以不能亂吃,雖然不是處方葯,還是有劑量要求的。月見草油的話建議每天10ml的量,特別是開始服用是劑量不要多,會引起心跳加速、腹瀉等症狀,慢慢服用一段時間就好了。
直接服用月見草籽還不清楚,臨床上也沒做過實驗,畢竟籽里不單純有油脂(脂肪類),還有纖維類、蛋白、糖等,不好說會有什麼反應,月見草籽腥苦味比較重,很難吃吧。沒做過臨床建議還是不要隨便吃吧,最主要的是可能引起過敏反應。
I. 月見草要怎樣培養
月見草自播力強,經一次種植,自播苗即可每年開花不絕。月見草的種子約於初秋成熟,採收晾乾後宜於10月播種。入冬後將幼苗囤於有防寒設備的陽畦內越冬,翌春定植於露地。早春3月播種的當年即可開花,但花的品質不如秋播的好。
不論秋播還是春播,播種出苗後長出2~3片真葉時移植一次,具有4~5片真葉時再定植。月見草主根較發達,一般上盆成活後即可進行摘心,促使其多分枝、多開花。花謝後及時剪除殘花,減少養分消耗,以利再次開花。生育期間每隔20天左右追施一次稀薄餅肥水,並保持土壤濕潤,屆時即能開花。
亦可將種子直接播於盆內,保持盆土濕潤,出苗後每盆僅留一株健壯苗,其餘除去。生長期間放陽光充足地方,每隔7~10天施一次液肥,也能茁壯生長,開花良好。
J. 月見草怎麼養,月見草的種植方法及注意事項
種子繁殖
用種子繁殖,北方春季播種,淮河以南各地,秋季或春季播種育苗。播種時,土要耙細且平,種子撒在畦面上,用耙輕輕耙一下,蓋上一薄層土,種子小,土不能蓋厚,否則影響種子萌發生長。種子播後,土壤要保持濕潤。播種後10~15天左右,種子即可萌發出幼苗。
播種春、秋兩季均可播種,秋播時期為10月中旬至封凍前。如果冬雪大,秋播好於春播,冬雪小易造成缺苗斷條。春播可在播小麥之前,土壤化凍2~3cm時進行播種。播種時由於播量少,公頃用60kg二銨拌種作填充物;若不足,可再加入一定量的干鋸末子或炒熟的小麥、油菜等進行播種,播深1~2cm,播後及時鎮壓。每公頃種子用量為6公斤,公頃保苗40~50萬株,播種時密度不能太小,否則有分枝,使成熟期不一致。
扦插技術
用來扦插的枝條稱為插穗。通常結合摘心工作,把摘下來的粗壯、無病蟲害的頂梢作為插穗,直接用頂梢扦插。
插穗生根的最適溫度為18℃~25℃,低於18℃,插穗生根困難、緩慢;高於25℃,插穗的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爛,並且溫度越高,腐爛的比例越大。扦插後遇到低溫時,保溫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來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來;扦插後溫度太高溫時,降溫的措施主要是給插穗遮蔭,要遮去陽光的50~80%,同時,給插穗進行噴霧,每天3~5次,晴天溫度較高噴的次數也較多,陰雨天溫度較低溫度較大,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
扦插後必須保持空氣的相對濕度在75~85%。可以通過給插穗進行噴霧來增加濕度,每天1~3次,晴天溫度越高噴的次數越多,陰雨天溫度越低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但過度地噴霧,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爛,因為很多種類的病菌就存在於水中。
光照:扦插繁殖離不開陽光的照射,但是,光照越強,則插穗體內的溫度越高,插穗的蒸騰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於插穗的成活。因此,在扦插後必須把陽光遮掉50~80%,待根系長出後,再逐步移去遮光網:晴天時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網,第二天上午9:00前蓋上遮光網。
田間管理
幼苗在第2對真葉伸展前與雜草幼苗極相似,容易混淆,這時不能中耕除草,只有在第2對真葉展開後才能進行。
當幼苗長到5~6葉時,禾本科雜草多時可用拿撲凈,精穩殺得噴霧滅草,生育期內應進行2遍耘鋤和2次中耕,鏟趟必須在開花前結束,苗罩壟時進行第1遍耘鋤和中耕。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進行2次人工拔大草,使田間沒有超過月見草株高的雜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