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馬氏溫灸法:10天循環灸,近視、散光、白內障......都可這樣灸
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形容一個人長得好看通常用「明眸皓長」,要知道眼睛是人們獲得光線色彩,形象信息的主要感官。由於眼睛的作用時刻伴隨著人們的生活以至於保護眼睛又成為很容易被人們忽視的問題。而且,如何採取適當的方法來愛護眼睛,更是很少有人認真考慮過的問題。真到出現了各種症狀,才會引起人們的重視。
現代 社會 ,人們視功能的逐漸減退受環境的影響較大。都市化帶給人類視覺功能和眼睛疾病的變化也是顯而易見的。 最明顯的例子是近視眼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糖尿病眼病、高血壓絕橘眼病及"乾眼症"也日益增多。很多上班族由於長期注視電猜橘腦屏幕,眼睛轉動次數減少,導致眼乾、眼澀、疲勞等不適症狀。
在艾灸的領域中,中醫眼科對人眼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疾病的診治方面的認識均有獨到之處。它把眼睛看作是以臟腑經絡為內在聯系的有機整體的一部分,因此更注重治病求本,辨證施治。 相對而言,中醫對以下眼病的防治具有優勢。
下面分享的是《馬氏溫灸法》里推薦的穴位,供您參考。
一、10日循灸法
【 治療】 按以下眼病常規炙法炙治。
第1日:中脘、足三里;
第2日:期門、太沖;
第3日:肝俞、章門;
第4日:筋縮、命門、曲泉;
第5日:瞳子髎、丘墟;
第6日:頭臨泣、光明;
第7日:巨髎、合谷;
第8日:頸四椎旁、中渚;
第9日:風池、上星、印堂。
第10日:腎俞、照海
註:
(1)遠視、散光、青光眼、白內障、結膜炎、虹膜炎、角膜炎等病均可按此法灸治。
(2)以上穴循環灸至愈,每日灸臍30分鍾。
二、案例分享
【 病案介紹】一:近視
陳某,女,29歲。
病史及症狀:患者自幼患近視,十幾歲時曾去醫院檢查,兩眼近視達400-500度。現不戴眼鏡時,距離2米以外的物體不能看清楚。
治療:從1967年8月開始,自按馬少群早年寫的資料溫灸研究與實驗」上所載灸法灸治。1日,中脘、足三里各灸30分鍾;2日,期門30分鍾,太沖25分鍾;3日,肝俞25分鍾,命門30分鍾,丘墟20分鍾;4日,風池、合谷各25分鍾。以上4日穴循環灸,每日灸臍30分鍾。連灸3個月,視力顯著好轉,以前照鏡子從未看見自己左眼旁有一黑痣,現已看清,遠望能看清200米以外建築上的門、窗等物。
【 病案介紹】二:散光
周某之女,7歲,於1963年4月來信求治。
病史及症狀:患女兩年前身體開始逐漸瘦弱,並於一年前因視力下降伴頭痛,去醫院檢查,診為散光,散光300度。
治療: 函囑每日灸頸四椎旁並兆團、肝俞、命門、合谷、光明各10分鍾,灸臍30分鍾。因患兒住托兒所,故只能在每周末灸1次,共灸7次,灸後視力顯著好轉,坐在教室後排座位也能看清黑板上的字,頭痛亦愈,以後因天氣炎熱而止灸。 3個月後周某函告,患兒視力已正常。
【 病案介紹】三:鞏膜炎、白內障
馬某,女,23歲,1963年11月27日初診。
病史及症狀:8個月前,因產後與丈夫吵架,哭了一天,以後右眼腫。4個月前,經天津眼科醫院診為右眼鞏膜炎,白內障。來診時仍右眼腫大,疼痛,內眼角至角膜部生有胬肉,黑睛渾白,不能視物,頭暈痛,失眠多夢,納差,便干。
查:眼四周穴,神庭、百會、風池及第3、4、9胸椎均有壓痛;兩脅及胃脘、臍周均有壓痛。
治療:囑其先自灸承山及左大橫,大便正常後按下法灸治。 1日,中脘、足三里各30分鍾;2日,期門30分鍾,太沖25分鍾;3日,風池、懸鍾各25分鍾;4日,肝俞25分鍾,章門30分鍾;5日,命門30分鍾,目窗、光明各20分鍾;6日,上星、百會各20分鍾,合谷25分鍾;7日,絲竹空、攢竹、陷谷各20分鍾;8日,脾俞、三陰交各25分鍾;9日,腎俞25分鍾,腕骨20分鍾,關元60分鍾。以上9日穴循環灸,每日灸臍30分鍾。
灸1周後,右眼之腫大已明顯消退,眼痛大減,飲食進步;灸至20天,右眼視力好轉,頭痛止。此後患者返回撫順市,仍每日自灸,至1964年4月來信雲,眼球上的胬肉已消失;7月8日來信雲,右眼視物幾乎與正常時相同,只是黑睛白翳沒有完全消退。
【 病案介紹】四:青光眼
許某,女,72歲,1975年5月19日初診。
病史及症狀:患者於3個月前開始左眼視物不清,眼球脹痛,在當地醫院診為青光眼並予手術治療。術後左眼仍視物不清,且右眼也開始有視物不清及脹痛症狀。
治療:囑自灸。 1日,中脘、足三里各30分鍾;2日,期門30分鍾,太沖25分鍾;3日,肝俞25分鍾,命門30分鍾;4日,頭臨泣、巨髎各20分鍾,關元60分鍾;5日,風池25分鍾,上星、合谷各20分鍾,6日,頸四椎旁、絲竹空、光明各20分鍾;7日,腎俞30分鍾,照海25分鍾。以上7日穴循環灸,每日灸臍30分鍾。灸10天後來信雲,兩眼均覺舒適;灸4個月後,來信告愈。
如果身體問題可以留言,定回復;如果您有艾灸調理案例,都可以留言分享出來,讓更多人了解艾灸,使用艾灸,真正做到綠色理療。此號專業艾灸學習號,歡迎您的點贊、關注;一起學習艾灸!